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茶館讀書筆記優質

茶館讀書筆記優質

《茶館》是以北京一座茶館爲舞臺,事實上,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展開了清末戊戌維新失敗以後、民國初年北洋軍閥混戰時期和國民政府在大陸的統治崩潰前夕三個不同時代的生活場景和歷史動向。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茶館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參閱。

茶館讀書筆記1

這一天,我隨意打開書架,不經意間看到書架的角落裏有一本老舍先生寫的《茶館》,這本書好像還沒看過。於是,我就拿起這本書來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這本書的故事很精彩,很有哲理。這本書寫的是戲劇,一個悲劇,一共分爲三個幕,分別寫了清末民初、民國中期,民國後期的人們生活經歷與狀態。這本書寫了一個掌櫃王利發的茶館由興盛到衰敗的過程,最後被軍閥勢力逼死的事。同時,也寫了一個農民——康六欠了別人的錢,被迫賣女兒被太監當老婆,結果害了自己女兒一生的事。

我看完這本書,竟然掉下了淚水。王利發一生中都趨炎附勢,見到別人總打招呼,只是爲了在亂世中得到生存。但是他的好話、他的鞠躬仍然不能讓他順利過完一輩子,結果落得個被軍閥逼到上吊自殺的下場。康六的女兒在太監家裏不敢出一聲哼,直到太監死了,纔得到了自由。但等到自由後,仍遭到別人的追殺,被迫一路逃亡。唉,這是傅儀的錯。傅儀統治時期,閉關鎖國政策讓人們的生活窮困潦倒,而傅儀卻認識不到這個錯誤,以致於自己做了亡國君王,被剝奪了自由與權利。但這一生是不能後悔的,這就是錯誤所付出的代價。在這本書中,我爲但是社會的黑暗而感到悲哀,爲人們的自私自利而痛心疾首。其實,這不應該把過錯歸咎於普通百姓上,爲了生計,每個人不得不變得狠心冷血。錯就錯在了軍閥勢力的統治衰敗,讓人們無處謀生,只得阿諛奉承,頷首低眉,像狗一樣生活着。

其實,現在的社會這樣的人也並不少。很多公司職員爲了搏得老闆的器重,爲了在公司有一席之地,用盡各種骯髒的手段陷害別人,擡高自己。這些人難道不像那個時候的老百姓嗎?但他們並沒有看清楚這是個民主社會,這是個知識決定命運的社會。只要我們有本領,有知識,何愁沒有伯樂呢?何處不是容身之所呢?

親愛的人們呀,拿起你們的尊嚴,拿出你們的本領吧,不要做個絞盡腦汁的陷害別人的人吧,要做一個憑本領脫穎而出的強者。

茶館讀書筆記2

茶館,在中國極爲常見,但卻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茶館幾乎濃縮了整個社會的各種形態,並隨着社會的變革而同步地演出着一幕幕的人間活劇。

這出三幕話劇中,共有70多個人物,其中50個是有姓名或綽號的,這些人物的身份差異大,有曾經做過國會議員的,有憲兵司令部裏的處長,有清朝遺老,有地方惡勢力的頭頭,也有說評書的藝人、看相算命及農民鄉婦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社會”層次。

《茶館》的創作意圖是十分清楚的,它通過“裕泰”的茶館陳設由古樸-新式-簡陋的變化,昭示了茶館在各個特定歷史時期中的時代特徵和文化特徵。開始時,茶客的弄鳥、吃茶、玩蟲,雖有些略帶古風的聲色,但由於“偵緝”的出現及“莫談國事”的紙條,一動一靜,均產生着一種壓抑的氣氛。第二幕中,“裕泰”的生存,及茶館設施的更新與場面的收縮,無疑暗示着茶館在這個矛盾不斷加劇的社會中所作的抗爭。茶館中的“洋氣”以及那張越寫越大的“莫談國事”紙條,則預示着更大的危機。到了第三幕,不僅“莫談國事”的紙條寫得更大,數目更多,而且旁邊還有一張紙條:“茶錢先付”。這表明了茶館已經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而“茶錢先付”“莫談國事”顯然反映了一種因果聯繫。

老舍以茶館爲載體,以小見大,反映社會的變革,是“吃茶”使各種人物、各個社會階層和各類社會活動聚合在一起,如果沒有“吃茶”一事,則茶館中任何事情都將不復存在。正因爲如此,老舍在劇中對北京茶館文化也花費了不少的筆墨。如早先的茶館裏,除了喝茶,還有點心“爛肉面”可吃,一邊喝茶,一邊還可以做不少與茶無涉的事情;北京的茶館也和江南茶館一樣,是個“吃講茶”的地方;茶館的老顧客是可以賒帳的,茶客也可以自己帶茶葉來居坐;茶館也是聽書的好地方,說書人可以在此謀得一份生活的來源……

這類細節,給《茶館》所要表現的主題,增添了一種真切的氛圍。除了爲表現主題服務之外,也展示了中國茶館文化之一斑。《茶館》的藝術價值不僅在於通過一個茶館反映了一段歷史時期的社會變革,同時也在於反映了社會變革對茶館經濟和茶館文化的影響。

茶館讀書筆記3

老舍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很熟悉的一位作家了,在此也就不多介紹了。倒是寫作背景得說說:話劇《寫於1956至1957年間,它是老舍一生中最優秀的戲劇創作,正像曹禺先生所說,它是“中國戲劇史上空前的範例”。老舍寫小說很少,卻寫了不少的戲。在寫《茶館》之前,他寫了話劇《春華秋實》、《西望長安》,在《茶館》之後寫了《紅大院》、《女店員》和《全家福》等。《茶館》跟這些配合時事政治的作品,在題材、風格以及創作模式上,都大不一樣,他重新寫起了解放前寫慣了的“陳年往事”。

茶館,彼此嘮家常,談山海經的地方。誰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會問題!除非友一位具有獨特視角的大師使它“活”起來,否則茶館平庸無奇,永遠不會有更深的意義。而那個人便是老舍——一位語言大師,他用其獨特的視角和手法使整部劇本的語言綻放生命的光彩。

老舍出生於一北京大雜院中,一戶舒姓的滿族貧民家。父親是護軍,母親靠洗衣賺錢。父親早逝之後,生活更爲窘迫,但幸運之神眷顧了老舍。一爲慈善家資助老舍上學,使他收到良好教育。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他漸小有成就。在之後的創作過程中,而是的境遇更是深深影響着他。而《茶館》之所以有“小中見大”的特色,與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聯繫。

《茶館》讓我們看清了那三個黑暗時代,也看清了那些生活在底層的人民,一個個破落、衰敗。《茶館》不愧爲“中國戲劇史上空前的範例”。

茶館讀書筆記4

這部劇運用對京城中裕泰大茶館裏人們的談話,體現了國家的興盛衰敗。從戊戌變法的失敗到解放戰爭的前夕,時代的變遷讓茶館裏發生的一件件小事變成了一部歷史劇,而這部歷史劇的主角當然就是茶館掌櫃王利發了。

王利發是個精明而正直的人,年僅二十歲就出來替早逝的父親打理生意,他生在一個混亂的、戰火連綿的年代,最後因爲不能忍受自己經營了幾十年的茶館被人強行霸佔而上吊自殺。是啊,用戲中的話說,那是一個人們“一堆一堆給洋人送鈔票”的日子,不少的人都當起了漢奸,特別是戲中的兩代小人——劉麻子和小劉麻子。

先說劉麻子吧,他見利忘義,幹着給人說媒拉線這種不正當的生意,不論雙方願意與否,只要有錢賺他就幹,有時甚至還賣人兒女。在第一幕中,他竟然把一位生活貧苦的農民——康六的女兒康順子以十兩銀子的價錢賣給了給了一個太監。

而劉麻子的兒子小劉麻子呢?他非但沒有“改邪歸正”,反而還“發揚光大”,要創辦一個專給美國人提供女招待的“花花聯合公司”,甚至想方設法霸佔了王掌櫃的裕泰茶館,把它改成了一個“取得大量情報,捉拿共產黨”的地方。

現如今,像這樣見利忘義的人還在少數嗎?有些奸商,爲了謀求暴利,用偷工減料製成的東西來矇騙消費者,甚至不惜搭上消費者的性命!

不過現在,隨着人們的意識不斷增強,理解那些爲祖國作貢獻的好心人越來越多,這是讓人們欣慰的一點。不管怎樣,《茶館》這篇局本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從中讀出了一位語言大師的愛國愛民,善解人意。

茶館讀書筆記5

茶館,在我們眼中只是彼此嘮家常,談山海經的地方。誰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會問題!除非有一位具有獨特視角的大師使它“活”起來,否則茶館依舊會是那樣的平庸無奇,永遠不會有更深的意義。而那位大師便是老舍,他用其獨特的視角和手法使整部劇本的語言綻放生命的炫彩,讓它成爲真正的藝術品,以幽默、風趣的語言,有力的諷刺度,深刻地體現了人們在舊社會時的生活、背景,深刻的諷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三個時代對人們的欺壓,及三個時代統治的黑暗,真實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真正本相。《茶館》也成爲了老舍個人漫長創作生涯中的高峯,也是五十六十年代劇作界的高峯,是前輩作家中少見的後期超過前期的高峯。

以老舍先生獨一無二的創作手法,使全劇顯得乾淨、簡潔。它最突出的特點便是全劇只有三幕,一幕一時段,從清末戊戌維新失敗到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割據時期再到國民黨政權覆滅前夕,是時間變遷,同時也是歷史變遷。用人物來表現年代,同時又把年代作爲人物表現的背景,二者相輔相成,使小小一茶館成爲中國舊時代的一個縮影,讓人以看“歷史劇”的眼光來評審。三教九流市場彙集地的茶館,仍有幾位核心人物始終貫穿其中,例如茶館掌櫃王利發,膽兒小的鬆二爺,十分愛國並胸懷正義常四爺等等。茶客間說的不是客套話便是奉承話,他們之間的談話使人更能深刻的體會到世態炎涼。

《茶館》中語言的精妙運用,同樣讓人印象深刻,尤其是第一幕裏茶客的東一句西一句,左一下右一下。那都是北京語言的精華,都是近百年京都生活的沉澱。它們多彩而不雜亂,節奏明快又一氣呵成。這使得第一幕成爲全劇的高峯,後邊兩幕也是由第一幕而來,託着襯着第一幕構成整部戲。

但是,老舍先生的《茶館》,並不像曹禺先生代表作《雷雨》一樣,在舞臺上演了半個多世紀,《茶館》低調的很,僅有一個電影演員劇團,算是業餘演話劇,排過,在郊區劇場也只演過一兩場。因爲《雷雨》寫的是貴族家庭,而《茶館》則是市井社會,三教九流,恰巧《茶館》在上演時,又正趕上--,更是由於作者老舍的原因被舞臺“排擠”。可真的藝術,無論何時,都會散發光輝。現在的《茶館》已經成爲人藝的經典保留節目,同時也在人們的心中紮下了根。

希望多年以後,我們也不會忘記那一句“我們吃下午茶去!”。

標籤:讀書筆記 茶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