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生命的奇蹟讀書筆記

第一篇:《教育的奇蹟》讀書筆記

生命的奇蹟讀書筆記

在《教育的奇蹟》裏讀到一則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25年前,有位教社會學的大學教授,曾叫班上學生到一貧民窟調查200名男孩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並對他們未來的發展作一評估。每個學生的結論都是“他毫無出頭的機會”。25年後,根據調查,這20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擔任律師、醫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教授他拜訪了當年曾受評估的年輕人,跟他們請教同一個問題,“你今日會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麼?”結果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回答:“因爲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教授找到她後,問她到底有何絕招,能讓這些在貧民窟長大的孩子個個出人頭地。這位老太太眼中閃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帶着微笑回答道:“其實也沒什麼,我愛這些孩子。”

讀完這個故事,我不由得掩卷而思: 對教師來說,沒有什麼比愛心更重要的。對此,我深有同感。記得去年剛接手二年級語文兼班主任,由於都是第一次,前頭萬緒,不知從何做起。班級裏男同學多,行爲習慣相當差,常規管理亂。接手後,我及時地瞭解原來班級的狀況,根據觀察,迅速建立班級管理機制,對班級裏有威信的同學委以重任。隨着班幹部的走馬上任,很快,同學們早讀不再是教室外玩,而是拿出書,自覺朗讀。作業收發,在組長的協助下,也非常有序,作業本丟失的情況再沒發生。班級管理走上正軌,我輕鬆了不少。可班級裏三村轉來了五個學生,語文成績排在末尾,還有施東東同學竟然自己的名字也會寫錯。第一單元一測試,他竟然不及格。每一天,他是最後一個交作業的。他不僅做作業拖拉,更麻煩的是上課不專心,下課貪玩。當我和他的家長聯繫時,他的父親把他的語文書一扔,家長不願管他。放棄吧?不行,得另想法子。終於,學校舉行冬季運動會比賽,班級裏田徑項目沒有人選,學生向我推薦:施東東跑步不錯。在試跑之後發現,他是最佳人選。我覺得這是一個契機,讓他展示自己的長處。我和他商量學習比賽兩不誤。果然,他上課專心多了,作業也能按時完成了。運動會上,他也取得很好的成績。在班會課上,我表揚了他,當同學們羨慕的眼光投向他時,他高興極了。後來,他對班級裏的事非常熱心。當然,語文成績進步非常快。

教育家夏丏尊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爲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

然而,在我們現實的教育生活中,缺乏愛心的現象實在太多:當學生有化解不開的思想癥結,不是努力捕捉,認真發現,耐心引導,而是視而不見,甚或冷嘲熱諷,大潑冷水;當學生有不遵守紀律的行爲,我們不是循循善誘,而是毫不留情,大聲呵斥,甚至揮以拳頭;當學生成績有波動,不是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熱情鼓勵,而是公開批評,使他懊喪不已,一次次地挫敗孩子那顆稚嫩的心……

陶行知說,在我們的冷眼之前,可能就有牛頓;在我們的棍棒之下,可能就有瓦特;在我們的惡語之中,可能就有愛迪生。是啊,從某種意義上說,成材與否是人的潛力發掘和發展的必然,是人的一種不應受到抹殺的天性,而我們有許許多多的同仁在有意無意中,卻摧毀了這種必然,踐踏了這種天性,“創造”了一個個不該發生、令人痛心的“奇蹟”!

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伯樂的眼光,賞識每一個孩子,多給孩子一些寬容,讓他們在老師愛的眼光中充滿自信,健康地成長;或許我們真誠的愛會創造教育的奇蹟呢!

第二篇:一切奇蹟皆有可能讀書筆記

一切奇蹟皆有可能

爲人師者,也許最爲喜悅的是看到了若干年來孩子們的變化、孩子們的成長、甚至是他們的一切奇蹟了吧。

讀了《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雷夫.艾斯奎斯老師對孩子的愛,對教育事業高度專注、全心負責的精神令我深受感動,許許多多點滴小事更是讓我從中受益非凡。

當我初讀本書時,我甚至都感覺不到一點閱讀的趣味:沒有優美華麗的詞藻,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只是如一個絮叨的婦人,在娓娓道來教室裏有關孩子們的一切故事。慢慢看下去,卻發現雷夫所闡述呈現給我們的恰恰是一個最爲本真的教育的內涵。也在絮叨中告訴我們:孩子們成長之路確實來不得一星半點的虛假啊!

作者雷夫.艾斯奎斯老師從教二十五年來,一直在一所叫霍伯特的國小擔任五年級老師。這所學校位於美國的洛杉磯,高達九成的學生家庭貧困並且大部分來自非英語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雷夫老師班裏國小生的成績高居全美標準化測試前5%,而且孩子們謙虛有禮誠實善良。長大後,他們紛紛進入哈弗、普林斯頓等名校就讀取得不凡的成就。更爲珍貴的是作者的着眼點不在於成功的結果上,而在他一輩子全心全意的過程中。他心態平和而自信地寫了許多發生在第56號教室中他和他的學生們零碎的事兒。這些小事兒,在我們的許多教室裏也會發生,情形似乎大同小異,但是第56號教室卻讓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義。

這本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首先是雷夫先生爲了讓孩子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付出了努力與艱辛讓我真正體會到了成功無捷徑的真諦。雷夫先生每天爲了自己的學生早上三點多從家裏出發,倒好幾次車在早上六點多趕到教室,晚上六點離校。節假日還帶着學生到學校去上課,這些都是免費的。他那所謂的“魔鬼式訓練”、學習“8法則”——解釋、示範、模仿、重複、重複、重複、重複、再重複,都是建立在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出於對學生的那份愛的基礎之上的。愛好孩子是很容易的,但要愛那些調皮搗蛋惹麻煩的孩子,就真的需要我們老師的愛心了。對於班上的任何一個學生,對他們的態度,雷夫先生都是不放棄,不拋棄。

其次就是教會孩子善待他人。“三劍客”的確深深地刺痛了雷夫先生,

並使雷夫先生陷入艱難的境遇。但雷夫先生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並沒有因此離開他所鍾愛的教育事業,而是領悟到要想教育孩子的前提是首先了解自我。我看到這裏時,非常清晰地感受到雷夫老師當時深深的難過心情,也完全理解他困惑的心境。所以雷夫先生想讓孩子們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他首先讓自己先成爲那樣的人,他爲孩子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他在實踐教育中,不斷總結和思考,逐步形成了“讓孩子們站在同一條起跑線”,“我們的期望決定孩子們的表現”、“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師”、“爲孩子將來過上一流的生活做準備”、“不要把信仰強加於孩子”、“孩子也是教師和家長的老師”、“教孩子終身受用的技能”、“永遠不要失去對孩子的關注”等等觀念和認識。

雖然中美國情不同,文化背景各異,但我們仍能從書中發現:中美教育面臨的許多相似之處,那就是教師的職業的確是一項非常特殊的職業。選擇這項職業,意味着教師不可隨意和率性而爲,而需傾其精力的奉獻,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用心做教育”吧。“教書教的不知頭髮着了火”是雷夫老師親歷的一件教室事故,也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他帶領班上學生做化學實驗,大家都準備好了,卻有一個學生因爲酒精燈老點不着,沒法完成準備,爲了幫助這個學生把燈芯太短的酒精燈修理好,他把頭捱得很近,去觀察時明時滅的酒精燈,連自己的頭髮着了火卻不知道,學生看見他頭髮直冒白煙,大聲驚呼他才知道。雷夫老師的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盡職的老師往往爲了學生的權益忘記了自己,同時也用這個故事期許天下的教師:教育是無悔的奉獻!他對於班上的任何一個學生,都是不放棄,不拋棄,始終做孩子們可靠的肩膀。

教育是一項久遠而艱苦的工作,需要經歷時間的考驗,需要一個好老師的聰明才智。“你就是榜樣”、“讓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們可靠的肩膀”、“紀律必須合乎邏輯”……我會在教學中借鑑雷夫的這些教育觀點、教育信念,在實際教育活動過程中,不斷反思、探討、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不斷引領孩子們快樂健康成長,並且和他們共同享受成長的喜悅與奇蹟!

無錫市新區南豐國小胡亞豔 2014-8-21

第三篇:《生命是“1”》讀書筆記

許多人都會認爲,個人的榮譽對於自己而言顯得多麼重要。有的人會甚至認爲自己的一生都在爲榮譽而拼搏,榮譽已經成爲決定他們生活是否快樂,前途是否光明的一面旗幟。曾經我也一度這麼認爲過,但當我細讀完這篇文章後,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生命是“1”》這篇文章講述了兩位遭遇相同,但命運卻截然不同的少年。一位是世界上著名的“蛇王”布萊恩。他能夠與百十條毒蛇同睡在一個地方達一個星期之久。有一次,他又開始在曼谷進行表演,一條蛇總是不聽他的指喚,在布萊恩與其它三十多條蛇完美表演,令在場人全部折服的時候,意外發生了:那條不聽話的毒蛇突然發動襲擊,導致布萊恩當場流血,在場人都勸他去醫院,可他就是不聽,認爲自己在表演中不應該發生差錯的,執意繼續表演。直到觀衆離開,他才倒在地上,最終導致了死亡。而幾乎同一個時刻,耍蛇人大衛也遭到了蛇咬。而他決定放下自己的榮譽,第一時間前往醫院治療,最終保全了生命。

這兩位“蛇王”都遭遇了同樣的情況,爲什麼最終的下場卻截然不同呢?布萊恩在遭遇到襲擊之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他的美譽,是他的名聲,他無法放下自己的擁有過的榮譽,即使到了萬分危機的關頭,也堅持着自己最後的努力保全美名。而大衛在遭遇生命危險的時候,沒有過多的考慮和盤算,將那些所謂“至高無上”的東西置之度外,爲自己贏取了時間,更贏取了自己重獲名譽的機會。相比之下,大衛的選擇更加明智,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深思。

其實,布萊恩只是沒有學會捨得與放棄。捨得,捨得,只有學會捨棄,纔會有所得。每一個人都不希望放棄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更不願捨棄對於自己而言最爲重要的東西。只是,我們的眼光不能那麼短淺,要有長遠的期待,放棄不代表懦弱,不代表永遠的失去,更不代表失敗,只有捨得放棄一時的功名得失,才能夠擁有捲土重來的機會,贏得更讓人欽佩的榮譽!

我們常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人的生命僅有一次,而獲得榮譽的機會卻可以是無數次。榮譽固然重要,而在寶貴的生命面前,只充當第二,變得多麼渺小。這又讓我想起了文中的那句話:“生命好比數字“1”,如果沒有這個“1”,後面縱使加無數個“0”,最後的結果不還是等於零嗎?”

第四篇:《生命的親吻》讀書筆記

今天,我在看一本名叫《心繫祖國,健康成長》的教育書籍,我從裏面選了一篇文章來讀,着篇文章就是《生命的親吻》。我一邊欣賞,一邊做筆記,認爲這是篇極好的教育文章。讀完後,真讓我受益非淺。

《生命的親吻》主要講了一位名叫於鴿的小女孩走進了一所《臨終關懷醫院》,去探望那些老人。裏面住的都是一些臨近死亡而又無親人撫養的老人。他們孤苦伶仃,在充滿絕望的同時也充滿着渴望,於鴿看見了,便拿出自己準備的水果,還把一大堆圖書送給老人們看,有一位89歲的陸奶奶已患有重病,她生前是一個護士長挽救過許多生命。於鴿瞭解情況後,便在陸奶奶的臉上親吻了兩下,突然,陸奶奶的臉上出現了兩朵紅暈,這就是能延長生命的吻。

此時此刻,好像有一股暖流涌進了我的心膛。就是這兩個吻,使陸奶奶重新得到了關懷,她們認爲自己不再是一個無人關心、照管的可憐人,她們是一個幸福的老人。只是兩個親熱的吻就讓一個老人得到了心靈上的安慰,這兩個吻具有特殊力量是無法抵擋的。雖然他們是老人,可老人不更需要關懷嗎?不懂得死亡,就不會熱愛生命。臨終老人用彎曲的手拍出的掌聲,是對臨終的老人更需要關懷。一個小女孩走進了這個陌生的地方,她給老人送去一份純真的愛,有了愛,一切變得美好,有了愛,就能抵抗痛苦,消滅痛苦。只有愛,才能消滅世界上一切的不幸。做晚輩的就應該更珍惜老人、愛護老人。他們已經年過半百了,也是時候在家中享受了。

每一個真摯的吻都能延長生命!是呀,世界上沒有冷酷無情的人,只有心地善良、熱情的人,只要人們都獻出一點愛,真心真意去對待,世界將充滿愛的陽光。讓我們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放眼世界,關注社會,關心他人,珍惜無私的親情,真摯的友情。

第五篇:《生命的留言》讀書筆記

我讀了一本好書《生命的留言》,作者是身患癌症晚期的陸幼青。這本書是作者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裏帶着強烈的身體痛楚、傾注個人的最後力量寫成的。

作者,他是一個非常堅強、幽默、樂觀而又很有勇氣的人。在這樣一種絕望下,他給我們展現出來的仍然是一種淡淡的藍色,而不是沉沉的黑色,這已經是一種奇蹟。我不知道,他是怎樣控制情緒的抖動,依然在悲傷中站立,是真正的堅強?還是絕望之後的平靜或是身爲男人的固執?

人生本來,可能都是綠色的,就像一株草或是一棵樹,這也就難怪,病中的陸幼青,會一次又一次要求妻子,幫自己逃出家門,去湖邊、去草地上,去一切和自然有關的地方,這個時候,也許只有綠色才能撫慰他。

讀着此書,感覺非常精彩,也非常感動,就像崔永元說的:陸幼青的文字往那一放,你再寫什麼都頓生難度。

讀着此書,感覺給自己增添了很好的一筆精神財富,受益匪淺。啓示一:雖然疾病的疼痛讓陸幼青難於言說,他仍然希望他的家人的生活不要有一絲陰影;他還呼籲:快樂起來吧,朋友們,不要爲年齡、健康、容貌、金錢、職務、公平之類的事情而不快樂。如果你不快樂自己,那世間事豈不變成荒唐事,比如:無論你多麼有錢都沒有用,因爲你不快樂。

啓示二:當誘惑來自內心,千萬小心。人生的功課實際就是一門,就是對各種誘惑的取捨啊!所謂成功者,是指他們拒絕了很多真的誘惑;所謂失敗者,只緣他們相信了很多假的誘惑。在誘惑面前的忙碌多是失敗者。

啓示三:春天是年年會來,可賞春人的心境能歲歲依舊嗎?想來答案是簡單的,全在於你如何評價自己的和家人的價值了,在於你看重的是自己的感受還是別人的印象了。

世上本無所謂“忙碌人生”,忙的只是一羣不曉輕重厲害的“無事忙”。

啓示四:他說,應該提倡博傻主義,因爲傻不是笨,更不是蠢,也不是低能。記住:吃虧就是福,這是孕含了中國文化幾千年的精髓的一句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