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精品的母親讀書筆記

精品的母親讀書筆記

看完了這本感人的書,這位媽媽真的很辛苦,也非常的勇敢、獨立,爲了賺錢扛起全家的生計,多種的工作都做過了,也從不喊苦,不管生活在多艱難都要打起精神好好生活,人生總有高高低低,站在高處得步步小心,每個人都會面對低潮,只要不認輸,永遠都是希望,下面爲大家精心整理雷雨習關於《母親》讀書筆記,請您閱讀。

《母親》讀書筆記1

高爾基先生的這部小說,再現了當時社會工人生活的現象,和自甘墮落者與尋求真理者的不同。在亡夫前的符拉索娃身上體現的是一種舊社會對婦女的歧視與不公,在亡夫後的她身上體現出的則變爲一位仁慈的母親,更是一個敢與面對真理的人。

而她的兒子巴威爾,則更是一個大寫的人。他不爲生在貧民區而自甘墮落,而是去尋求自由的所在。他也不負母親的期望,不會像在他身旁的青年們一般只會喝酒睡覺,他不甘過這種被資產階級奴役的日子,這也正是革命熱情的所在,對人們的思想與生活有着莫大的關聯,而正因爲如此,才能喚起廣大民衆的認同。

當母親感覺到巴威爾變得跟周圍的青年們不同的時候,並且意味到兒子已經獻身給一種神祕而又高尚的組織後,她的世界也逐漸從原來的暗淡黑暗中擺脫出來,和兒子站到了同一條戰線上。他們共同學習,因爲巴威爾說過:“我們必須懂得,我們的生活爲什麼這樣痛苦?”在文中有一段曾敘述了巴威爾向母親詢問她有什麼高興的事情的時候,母親只是悲傷的搖了搖頭,但同時卻又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既悲又喜的新鮮情感,悲的是對過去幾十年自己苦難的生活的自憐,喜的是第一次有人談及她自身。她只覺得一縷溫暖溫和地撫慰着她那千創百孔的心。而正是因爲這一句暖人貼心的話,讓母親開始嚮往兒子所從事的這一神祕事業所帶來的新的世界。

而文章的另一亮點則是巴威爾與他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之間無限的情誼了。他們之間那種純真的友誼,那種沒有猜忌的對待,那種爲了同一個目標而攜手並進的步伐,都是我們身在現當代的人們所企望的。當時,對自由的嚮往把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凝聚起來。文中也曾提到過,巴威爾與他的朋友們經常在一起談論外國工人階級的新聞。他們總會因爲遠在異國他鄉的革命鬥士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勇敢地同政府與地主、農場主而公開地聲討而熱烈地歡呼,像孩童似的快樂。他們的呼喊聲能傳播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傳播到那些他們所不認識的同志們耳畔。在這種情感的衝擊下,他們把許多人都融在了一起,也感動了母親那蒼老的心,雖然她並不老,可生活的苦難卻早已將她推向了衰老。

雖然巴威爾因爲他所從事的事業對那些統治階級的人極爲不利,所以兩度入獄。但母親卻繼續着兒子的事業,他們現在只想將全世界的苦難人民團結起來,喚醒他們沉睡的心,呼喚他們別在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下去。

在他們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號召大家罷工,推行八小時工作制度的時候,巴威爾與他的朋友們都不懼怕那些權勢在握的權貴們,他們用自己的感悟與號召力舉行了示威遊行。雖然部分人們依舊懼怕那些權貴的勢力,在鎮壓下退出了遊行,但巴威爾一行卻依舊將遊行進行到底。雖然後來有幾人被捕,但卻絲毫動搖不了他們的決心。權貴懼怕的就是這種人性的復甦。在巴威爾往廠裏散發傳單的時候就體現得十分明顯。

看完這本小說後,我心中都無法平靜下來,似乎還有些恨自己沒出生在亂世。每個人心中都需要這種不平靜,讓想要利用民衆的居心叵測之人無法得逞。讓所有逼迫人們無法平靜生活的人們知道,沒有誰可以被奴役。

《母親》讀書筆記2

昨天我和幾個朋友一起讀了高爾基的《母親》,讀完母親,確實在一些方面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反思

母親——作爲生活在當時俄國黑暗社會最底層的工人代表,從一個沒有靈魂的麻木的人,一躍而爲一個具有先進思想,爲推翻沙皇統治而站在第一線的人。

母親身上,所發生得重大變化,讓我們震撼,尤其是母親不識字,卻比那些識字的理解真理,理解俄國的未來。這些與她的兒子帕沙卡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她的兒子是工人的代表,是工人運動的領導者,不斷對他的母親灌輸革命的真理,將母親的思想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當然這與母親本身也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她對兒子的理解,對兒子所從事事業的信任,沒有對兒子的自豪,對兒子深深的愛,也不會使她在兒子被捕後,下定決心走兒子的路,從而真正成爲一個革命者,一個大造新時代的人。

這裏我們談到了理解,這不僅讓我想到一句話:理解萬歲。確實,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是無價的,理解可以創造奇蹟,就像理解可以將帕沙卡和她的母親,兩個思想完全不同的人,之間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一座信任的橋樑。在現代社會,很多問題有待於理解來解決,代溝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代表。試想,如果父母與子女之間加強交流,增進理解,又什麼問題解決不了呢?有時候我感覺父母不理解我,當然,爲題是出在雙方。父母當總是讓我一個勁的學習,殊不知,爲了責任而學習是很累人的。

書中的革命者爲了信仰,爲了人類美好的未來而奮不顧身。

其突出代表就是母親的兒子帕沙卡和他的同志安德烈,雷兵等革命者。他們有着智者的信念,不知疲倦的像工人,農民宣傳革命知識,剖析他們受苦受累而沒有得到回報的原因,他們不懼資產階級及其他們的走狗們,把坐牢當作工作之餘的休息,出獄後依舊投身革命事業。這是多麼讓人敬重!這不僅讓我想到了我國所經歷的艱苦歲月,同樣的故事也在我們這片熱土上發生過,那些革命的烈士,將長眠在共和國的懷抱之中。

說實話,從那時起就有點迷茫,在各方面的呼籲下努力學習,卻終究沒有確定一個明確的理想,總是過一天算一天,完成當前的任務就算了事。我也常想,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總是安慰自己,總之以後能報效祖國,名垂青史就是了,這就算我籠統的人生理想吧!

在前面我提到,由於害怕寫得太庸俗,所以不打算寫母愛的內容,可是當我寫到這兒才發現,這本書中未提一個“愛”字,卻無處不洋溢着母親對帕沙卡的愛。從母親對帕沙卡反常舉動的擔心,到得知他從事失業後的提心吊膽;對兒子的支持,到以兒子爲自豪,直至投身革命事業,一個母親年邁而執著的愛心,又對兒子的愛上升到了對全世界爲真理而奮鬥的無產革命者的愛,這是歷史的跨越。

《母親》是一部思想上的革命作品。它號召人民團結起來,爲自身利益而奮鬥。小說中,巴威爾這一羣青年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壯麗的革命事業。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爲無數平民的利益到處奔走,演說、散發傳單,用宣傳去喚醒人民,使人民從以沙皇反動政府爲主的壓迫大衆的機構中解脫出來。

他們追求真理、熱愛和平,所以他們要奮鬥,要用行動去打倒一切不平等的現象,去捍衛羣衆的利益,去創造社會主義的社會,去實現無產階級的和平夢想。他們崇高的理想和真誠的呼籲使無知的工農階級覺醒,他們偉大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感染了身邊的人。

母親正是從一個柔弱、溫順、憂鬱的傳統工人區婦女變成了一個有着深刻見地、滿腔熱情、勇敢無畏的新時代革命工作者。她不辭辛勞地長途跋涉送報紙、傳單,不顧警察的殘酷毒打向羣衆宣傳革命真理;她和青年們一起帶頭示威遊行,高高舉起代表理性、真理、自由的旗幟,向世界宣告着革命者強有力的信仰;她忍受着兒子被捕、骨肉離別的痛苦,在一個個革命者接連入獄後仍堅持着實現自己的宿願……當法庭審理這些革命者時,年輕人振奮人心的微笑顯示着革命事業的光榮與革命工作者的頑強,他們慷慨激昂的演說宣示着堅定的信念:“……你們使人們無法生活,毀滅他們;社會主義卻要把遭到你們摧殘的世界連成一個不可分割的偉大整體,而且這一點——一定要實現!”他們的眼睛裏閃爍着正義的光輝。

《母親》讀書筆記3

《母親》顯示了工人雖是犧牲品,但也有它的英雄形象,同時也說明了感情是無價的,每一個人都會有他對於情感的權力,不管是工人,還是革命鬥爭者,作者還突出描寫了這些英雄人物美好崇高的感情世界,母親對兒子的母愛,巴威爾和沙馨卡的愛情,革命者間的友誼等,寫的是那麼真摯感人。

《母親》讓我深刻地感受了母親,巴威爾及其其他無產階級的人物,他們也有自己的英雄形像,同時我也在深深的思考,爲什麼在其他作家的眼中工人就是社會的犧牲品?難道工人生來就是當犧牲品的嗎?難道工人就沒有自己的英雄形象嗎?難道工人就應該低人一等嗎?不,在革命時期工人也有自己典型性格和環境,他們也是支撐社會的英雄。我腦中又泛起曾經有過的一種想法:革命者沒有感情嗎?這本書卻十分肯定的推掉我這種想法,“它”通過描寫革命者美好的情操和無產階級人性美,深刻揭示了革命者的精神世界,讓我不得不承認革命者是有感情的,而且他們的情感世界比平凡人來的豐富、精彩。

一本好書讓我的假期更加精彩,一本好書讓我的課外知識更加豐富,一本好書讓我自己的世界更加成熟。而《母親》就是一本好書。《母親》深刻地反映了20世紀初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下波瀾壯闊的羣衆革命鬥爭:工人運動從自發到自覺,從經濟鬥爭轉到政治罷工,農民和工人在鬥爭中結成同盟。小說第一次塑造了具有社會主義覺悟的無產階級英雄的形象。因而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極爲重要的地位。

爲了表現小說的主題思想,作者精心設計了3組人物。第1組是革命者,包括革命工人和革命知識分子;第2組是工農羣衆,其中最重要的是母親和農民雷賓的形象;第3組是敵人,這裏有廠主、沙皇憲兵、法庭庭長,檢察官等。在這3組人物中,高爾基突出了巴維爾和母親這兩位主要英雄人物(巴維爾是作爲先進工人的代表,母親則是作爲革命羣衆的代表)。小說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通過他們兩人的成長以及羣衆的覺悟展示出來的。小說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重點寫巴維爾率領的馬克思主義工人小組在社會民主工黨領導下成長的過程,第二部分重點寫馬克思主義小組在羣衆中的作用和人民羣衆的覺醒。小說的人物形象體系和結構都是經過作者精心安排的。

在世界文學中,《母親》是一部劃時代的鉅著,開闢了無產階級文學的新紀元。在高爾基之前,不少俄國作家和西歐作家在創作中反映過工人的痛苦生活。在俄國,19世紀60年代,工人的日常生活和繁重勞動就成爲民主主義文學的重要內容。九十年代,在綏拉菲莫維奇等作家的創作中,對工業無產階級的描寫也佔有一定的地位。但那些作家總是把工人描繪成資本主義制度的犧牲品。《母親》同過去反映工人生活作品的根本區別,在於它第一次深刻地反映了馬克思主義政黨所領導的工人階級的革命鬥爭,反映了工人運動從自發到自覺的歷史階段。作者將時代的主要衝突作爲情節基礎來描寫。情節的開端是陰暗的工人區中一個貧困的家庭的情景,情節的基礎是革命運動的產生、擴大和蓬勃發展。小說歷史地具體地描寫了無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典型性格和典型環境:用社會主義思想武裝的自覺的工人和黨領導下蓬勃開展的工人運動,日益覺醒的農民和農村的革命形勢。它具有現實主義作品特有的具體性和逼真性。同時,它又是革命浪漫主義的作品,這不僅表現爲預見未來,展示通向未來的道路,而且表現在作者處處從未來的高度反映現實。

在《母親》中,對未來的浪漫主義嚮往是與深刻的生活真實性結合在一起的。

《母親》讀書筆記4

讀完高爾基的《母親》,按理說寫出的讀後感應該是關於讚美母親的,可我卻不想寫那些,當然,母愛是值得永久歌頌的,知識在沒有領會其真諦,沒有觸機靈魂的情況下寫出的文章,只能是膚淺的,和那些無病呻吟的文章一樣令人提不起興趣。

讀完母親。確實在一些方面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反思,主要有以下幾點。

1.母親——作爲生活在當時俄國黑暗社會最底層的工人代表,從一個沒有靈魂的麻木的人,一躍而爲一個具有先進思想,爲推翻沙皇統治而站在第一線的人。

母親身上,所發生得重大變化,讓我們震撼,尤其是母親不識字,卻比那些識字的理解,真理,理解俄國的未來。這些與她的兒子帕沙卡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她的兒子是工人的代表,是工人運動的領導者,不斷對他的母親灌輸革命的真理,將母親的思想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當然這與母親本身也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她對兒子的理解,對兒子所從事事業的信任,沒有對兒子的自豪,對兒子深深的愛,也不會使她在兒子被捕後,下定決心走兒子的路,從而真正成爲一個革命者,一個大造新時代的人。這裏我們談到了理解,這不僅讓我想到一句話:理解萬歲。確實,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是無價的,理解可以創造奇蹟,就像理解可以將帕沙卡和她的母親,兩個思想完全不同的人,之間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一座信任的橋樑。在現代社會,很多問題有待於理解來解決,代溝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代表。試想,如果父母與子女之間加強交流,增進理解,又什麼問題解決不了呢?有時候我感覺父母不理解我,當然,爲題是出在雙方。父母當總是讓我一個勁的學習,殊不知,爲了責任而學習是很累人的。

2.書中的革命者爲了信仰,爲了人類美好的未來而奮不顧身。

其突出代表就是母親的兒子帕沙卡和他的同志安德烈,雷兵等革命者。他們有着智者的信念,不知疲倦的像工人,農民宣傳革命知識,剖析他們受苦受累而沒有得到回報的原因,他們不懼資產階級及其他們的走狗們,把坐牢當作工作之餘的休息,出獄後依舊投身革命事業。這是多麼讓人敬重!這不僅讓我想到了我國所經歷的艱苦歲月,同樣的故事也在我們這片熱土上發生過,那些革命的烈士,將長眠在共和國的懷抱之中。這裏提到了信仰,在革命時期,信仰高於一切,有着執著信仰的人會爲它而拋棄生命。那些捨生取義的事蹟一直被人們坐傳倡,慢慢的好像已經成爲了傳說,我曾經懷疑,所謂亂世出英雄,不知道在現代社會,還會不會又爲了信仰而獻身的人,還有沒有那份勇氣,坦然地面對死亡,正氣浩然。在那時,信仰是人們前進的動力,這不僅讓我思索,偉人爲了信仰而不斷奮鬥終究成爲了偉人,而在當代,如何確立自己的信仰呢?我小時候想當五星上將,現在想來卻也可笑,一沒有軍事才能,二沒有軍事膽識,三沒有軍事機遇,談何成爲將軍?小時候想當將軍想必那是戰爭片子看多了,盲目崇拜上面的將軍罷了。說實話,從那時起就有點迷茫,在各方面的呼籲下努力學習,卻終究沒有確定一個明確的理想,總是過一天算一天,完成當前的任務就算了事。我也常想,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總是安慰自己,總之以後能報效祖國,名垂青史就是了,這就算我籠統的人生理想吧!在前面我提到,由於害怕寫得太庸俗,所以不打算寫母愛的內容,可是當我寫到這兒才發現,這本書中未提一個“愛”字,卻無處不洋溢着母親對帕沙卡的愛。從母親對帕沙卡反常舉動的擔心,到得知他從事失業後的提心吊膽;對兒子的支持,到以兒子爲自豪,直至投身革命事業,一個母親年邁而執著的愛心,又對兒子的愛上升到了對全世界爲真理而奮鬥的無產革命者的愛,這是歷史的跨越。

《母親》讀書筆記5

《母親》是我極爲欣賞和喜歡的一部作品。它描寫了前蘇聯時期工農人民爲真理,爲平等,爲自由,爲過上好的生活而不斷奮鬥的故事場面。巴威爾·符拉索夫是工人區中鉗工的兒子。他偷偷地學習——因爲這是工人所不能擁有的權利。一些工人的子女和他一起讀書、討論問題、辦報、散發傳單,幹起革命事業。母親起先擔憂自己的兒子,慢慢的,她喜歡並欽佩這些年輕的革命者們,自己也受到了教育,參加了革命工作。隨着革命事業的不斷壯大,沙皇反動政府開始迫-害革命者。但以巴威爾爲首的組織卻冒着生命危險宣傳革命思想。工農運動越來越浩大,羣衆的反響越來越強烈,母親的思想覺悟也越來越高,她將整個心靈獻給了屬於人民自己的革命事業。

《母親》是一部思想上的革命作品。它號召人民團結起來,爲自身利益而奮鬥。小說中,巴威爾這一羣青年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壯麗的革命事業。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爲無數平民的利益到處奔走,演說、散發傳單,用宣傳去喚醒人民,使人民從以沙皇反動政府爲主的壓迫大衆的機構中解脫出來。他們追求真理、熱愛和平,所以他們要奮鬥,要用行動去打-倒一切不平等的現象,去捍衛羣衆的利益,去創造社會主義的社會,去實現無產階級的和平夢想。他們崇高的理想和真誠的呼籲使無知的工農階級覺醒,他們偉大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感染了身邊的人。帕維爾的母親先是爲兒子擔心,但在兒子的感召下,她開始幫助兒子,由對兒子的愛,開始轉變爲對革命的愛,而在這個過程中,她也把自己造就成爲一位革命的母親,從一個柔弱、溫順、憂鬱的傳統工人區婦女變成了一個有着深刻見解、滿腔熱情、勇敢無畏的新時代革命工作者。她不辭辛勞地長途跋涉送報紙、傳單,不顧警-察的殘酷毒打向羣衆宣傳革命真理;她和青年們一起帶頭,高高舉起代表理性、真理、自由的旗幟,向世界宣告着革命者強有力的信仰;她忍受着兒子被捕、骨肉離別的痛苦,在一個個革命者接連入獄後仍堅持着實現自己的宿願……當法庭審理這些革命者時,年輕人振奮人心的微笑顯示着革命事業的光榮與革命工作者的頑強,他們慷慨激昂的演說宣示着堅定的信念:“……你們使人們無法生活,毀滅他們;社會主義卻要把遭到你們摧殘的世界連成一個不可分割的偉大整體,而且這一點——一定要實現!”他們的眼睛裏閃爍着正義的光輝。

這部小說使人熱血沸騰,令人強烈地感受到可敬的革命者們的勇敢不屈、正氣凜然,由衷地讚歎他們對理想的堅持,欽佩他們對偉大事業的獻身精神。特別是母親這個人物的思想轉變,由膽孝明哲保身的保守派到熱愛生活、傳播真理的革命先驅。這壯麗、激昂的革命故事震撼着我,我看到了生命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