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親愛的安德烈講書演講稿

親愛的安德烈

親愛的安德烈講書演講稿

大家好,我是講書人池。今天給大家講的這本書是《親愛的安德烈》。

大家是否有過類似的感受——

當孩子慢慢長大,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卻越來越疏遠,越來越沒有話說。

作爲父母,當你的孩子告訴你,“我失戀了”、“我在學校打架了”、“我可能讓你失望了,我這輩子就是個普通人”……我們會如何反應?會不會暴跳如雷、會不會失望透頂?

而作爲子女,當你的父母一遍一遍和你講他們當年受過的苦,當你成年了但父母還是事無鉅細管着你……我們會如何反應?會不會不耐煩、會不會想逃避?

我們真的會和家人溝通嗎?當我們在外面八面玲瓏、侃侃而談,混得風生水起時,我們回到家,面對至親的親人,我們能拿出面對同學、同事、客戶的耐心,陪他們好好說說話聊聊天嗎?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道出“中年父母的挫折,可能多半來自於,他們正在成長的孩子不願意把門打開,讓他們進入自己的世界,而不是父母不願意進入。”

作者龍應臺曾經面臨着和多數父母一樣,存在和孩子溝通困難的問題——

安德烈是龍應臺的大兒子,他14歲那年,龍應臺離開了歐洲的家,應馬英九的邀請到臺北做文化部部長。她這一呆就是三年半,龍應臺跟安德烈的聯繫就是每天打電話,可電話打久了之後,就“變得無話可談”——“你好嗎?好啊。學校如何?沒問題……”

當龍應臺恢復到個人生活時,安德烈已經18歲了,正處青春期,坐在桌子的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着媽媽。龍應臺覺得與兒子之間有了一座無形的牆,她感覺到: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

爲了不讓母子關係漸行漸遠,龍應臺問安德烈願不願意通過寫信、寫一個專欄的形式,來重新認識彼此。本來沒有抱任何希望,沒想到安德烈答應了,這一寫,就是三年。

《親愛的安德烈》堪稱新時代的家書,內容涉及國際政治、文化差異、音樂、鄉愁、美學,話題廣泛,情感深邃。

寫了三年,安德烈逐漸明白媽媽的苦心,爲什麼要和自己寫這些信,他變得樂在其中,雖然他不動聲色。母子之間的關係也通過這樣的溝通慢慢拉進。

個人認爲,整本書最打動人的地方,就是當安德烈告訴龍應臺,“媽,你要清楚接受一個事實,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安德烈說他不太可能擁有爸爸媽媽一樣的成就,他可能就是一個普通人,普通的學歷、普通的職業,不太有錢、也沒有名,問媽媽會不會失望。

龍應臺經過深思熟慮,精彩而獨特地回答:“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

“你是一個喜歡動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認爲銀行經理比較有成就,或者獅子、河馬的管理員‘平庸’。每天爲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而鬥爭,很可能不如每天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

“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如果孩子們問起父母讀書的意義在哪,什麼樣的人生纔是幸福的,我想這是很棒的回答。

書中除了對人生的思考,還有母子的趣談,安德烈問龍應臺,“你恨不得可以狠狠揍我—頓的,是什麼時候?什麼事情?”

龍應臺說:“對不起,你每一次抽菸,我都這麼想。”

龍應臺不喜歡人家抽菸、不喜歡煙味,更不喜歡兒子抽菸,但是一想到兒子已經是個獨立的成年人,有足夠的能力爲自己行爲負責、承擔錯誤,她就放棄反對安德烈抽菸。

細想一下,作爲成年人,你不會把煙從朋友口中奪走,對於孩子,也一樣道理,父母要學會尊重學會放手,成年的“孩子”不再是父母所有,他(她)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如此不同兩代人的對話裏,龍應臺是一個普通母親,面對成年的安德烈,她在認真地瞭解、認識兒子,感情是相互的,安德烈也努力在解釋他自己,打開一扇門讓媽媽進入他的世界,就像他說的:“兒子十八歲了還願意跟你寫信,你也應該夠滿足了。”

龍應臺對安德烈循循善誘的同時,安德烈也給媽媽上了一課:

母子兩在香港的餐廳吃飯,服務員把碗筷乒乒乓乓丟在桌上,好不容易上菜,卻弄錯了。龍應臺忍不住對侍者發火,讓他小心點。

安德烈坐在對面,不動聲色,他告訴媽媽說:“馬克·吐溫評判一個人的品格,不看他如何對待比他地位高的人,而看他如何對待比他地位低的人。”

分享這本書,是希望給同處一室、深愛彼此卻無話可談的父母與子女,構建起一座溝通的橋樑,在面對兩代的隔閡時,能夠像龍應臺和安德烈,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孩子體諒父母的一片苦心,父母給予空間讓孩子獨立茁壯成長。

深愛彼此的兩代人,隔着時光對視,打破沉默,侃侃而談,那畫面很美,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滿懷。

2017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