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忠誠與背叛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1.44W

忠誠與背叛觀後感【精品多篇】

《忠誠與背叛》觀後感 篇一

看完忠誠與背叛過後,我想深深地向那些始終對共產黨忠誠的優秀共產黨員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對那些背叛者投去可憐的眼光。人固有一死,有的重於泰山,有的輕於鴻毛。有時只在我們的一瞬之間便決定。

即使現在的我,沒有多高的精神境界,或許我沒有那時革命者們那種對於犧牲的毫無畏懼,但我深知像範阿根那樣有多可恥,因爲他的好賭,他不惜出賣共產黨來獲取自己的利益,犧牲了三條性命,自己犯下的錯誤卻還要連累集體,多麼地不負責任,是他覺得共產黨很講情義,會因爲他的那句“看在老孃的份上”而原諒他嗎?是的,共產黨是很講情義,但只是對那些忠於共產黨,爲了同一個理想而聚在一起的共產黨員們。在範阿根背叛共產黨的那一刻,他有想到他的娘嗎?他知道他娘在知道後的痛心嗎?那時候的國民政府正是看清了這一點,所以他們正是從像範阿根一樣的人下手,企圖擊敗共產黨,所以組建監察委員會顯得格外重要。

電影中給我留下很深印象的還有徐雲天,他和何夢蘭的愛情原本是那麼地讓我感動,“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爲什麼最終她還是背叛了這份愛情,背叛了黨?我真的無法想象夢蘭親自結束他的生命的時候的心情,該是多麼悲痛。

就像一句諺語說的,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在共產黨這個組織不斷擴大的情況下,沒有什麼入黨的標準,沒有什麼制約的機制,是完全不可行的,就像影片中說的,一個政黨必須有鐵的紀律,必須要採取措施來保持黨的純潔性。整個片子就圍繞建立監察委員會來展現忠誠與背叛的主題,讓我們深深感受到,革命勝利來之不易,它是用無數先烈的鮮血換來的。

忠誠與背叛充分闡釋了始終保持和維護黨的純潔性的重要性,熱情謳歌了王荷波和楊匏安等黨第一批紀檢幹部不畏艱險,忠實履職,以生命和熱血維護黨的純潔性的管會事蹟和忠誠品格。同時,也讓我們看清了人性的一些不好的地方,引人深思。

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就應該永遠記得自己的誓言,努力向黨組織靠攏,爲黨的發展壯大貢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就像我在前面說到的,或許自己還沒有那種對於犧牲毫不畏懼的勇氣,現在的我,就要努力學習黨的知識,努力成爲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我相信不是隻有死才能代表我的忠誠,在平凡的崗位也能體現出自己的價值,只要用心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忠誠與背叛》觀後感 篇二

忠誠與背叛》,片名的這兩個對立的動詞講述了在清黨的白色恐怖下,不同人的抉擇,是忠於黨還是背棄黨。沒有所謂的大腕,沒有當紅的青春偶像,純粹地描述一段歷史,在成本上也許不是鴻篇鉅製,但精神價值將生生不息!我在想,是不是有的人生來就是爲黨、爲國家、爲人民而犧牲、奮鬥的。看完後,我專門去搜索了一下“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這句貫穿全劇的話語,原文是“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爲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我們就不會被任何重負所壓倒,因爲這是爲全人類所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快樂,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

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撒下熱淚!”出自於卡爾·馬克思在中學畢業前夕發表的一篇文章《青年在選擇職 業時的考慮》,我很震驚,爲什麼一個剛剛中學畢業的人竟能有如此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感,而今天的我們爲什麼在大學即將畢業或人生的終點時,思想境界也達不到這樣,哪怕是十分之一,都說成長背景和環境決定一個人,很多時候或許正確,但不完全正確,同樣的背景,同樣的生存環境,面對生死抉擇、面對金錢誘惑的選擇竟然是大相徑庭。

王荷波、楊匏安,在清黨的白色恐怖下,放棄個人利益、家庭幸福,拋頭顱撒熱血,爲共產主義事業奔走呼號,就他們自身的地位而言,獲得榮華富貴很容易,但他們寧願窮得不能給孩子看病,也一如既往地忠於黨和人民。範阿根,因爲自身的賭癮,還不起賭債,就剋扣工會用來買槍支的救命錢。

王荷波同志的話引發了我的思考“很難想象,一個參加過三次武裝鬥爭的同志,竟然爲了貪念錢財,出賣同志,背叛革命”。範阿根,既然能參加三次武裝鬥爭,說明他應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可是在面臨剁手指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賣同志,背叛黨,爲什麼之前的不怕犧牲變成了後來的苟且偷生?

我究其原因,是因爲生活作風很有問題,如果他不好賭,又怎麼會被敵人抓住把柄,威脅性命。而這樣的不良生活作風,在很大程度上是會消磨人的意志的,這也可能導致他後來的革命精神全無。所以,作爲一個黨員,就應該抵制不良的生活作風,在這裏,我更加深刻明白毛澤東同志強調生活作風建設的重要性。

關於忠誠與背叛觀後感 篇三

6月29日上午,我公司全體黨員、幹部,在礦黨委的組織下到廉政教育基地集中觀看了影片《忠誠與背叛》。看完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內心被那個時代共產黨員爲了實現革命理想不惜犧牲一切的精神所感動,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腦海裏反覆出現一個詞,就是要忠誠於黨的事業!影片以1927年中共五大期間創立中央監察委員會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爲背景,講述了當時的艱難困境,已經發展到五萬九千多名黨員的中國共產黨面臨嚴峻考驗,建立一箇中央一級的監察機構監督黨員、純潔組織已成當務之急。再現了中央監察委員會成立的艱辛歷程,展現了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楊鮑安等革命先驅在白色恐怖籠罩的嚴峻形勢下,始終堅守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忠於黨的事業,用鮮血和生命捍衛黨的純潔性的崇高氣節和光輝形象,充分闡釋了始終保持和維護黨的純潔性的重大意義。

“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我作爲一名從事黨務工作的領導,不僅要忠誠於黨,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更要忠誠於黨的事業,熱愛黨務工作,全身心投入黨務工作,認真落實礦黨委提出的“主動、務實、精細、嚴格”的八字方針。主動體現的。是工作態度、精神面貌,解決的是作風轉變、工作效率;務實是腳踏實地實地的工作,認真落實上級的指示精神;精細是對工作精確、細緻、精益求精;嚴格是一項制度出臺,要嚴格的去落實考覈,確保制度的有效執行。同時,要保證公司安全、穩定、發展,就要有一個“鐵一樣的紀律”,不然我們的隊伍會成爲一盤散沙。

我們忠於黨,忠於黨務工作,也必須以鐵一樣的紀律作爲保證。我們要謹慎對待手中的權力,嚴守黨的紀律,就是要在崗盡職盡責,從業要清正謙潔,長修爲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長懷律己之心,堅持自警、自勵、自省、自律,嚴格規範自己的思想和行爲,不徇私情,不謀私利,淡泊名利,真正做到清正廉明、兩袖清風,幹事乾淨、乾淨幹事。要忠誠,不要背叛。我要時刻保持對黨的事業的絕對忠誠,在工作上,要克難攻艱,勇往直前;在權力和利益面前,要堅持原則,抵制誘惑,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爲公司的發展創造條件,爲了整個經濟共同體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忠誠與背叛電影觀後感優秀作文 篇四

一九二七年四月,中華大地腥風血雨,背叛革命的蔣介石勾結帝國主義勢力,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無辜民衆。面對困境,登報脫黨者有之,投敵變節者有之,腐化墮落者有之,已經發展到五萬九千多人的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面臨嚴峻考驗,建立一箇中央一級的監察機構監督黨員、純潔組織已成當務之急。

時任全國鐵路總工會書記的王荷波和中共廣東區監察委員會委員楊匏安以五大代表的名義向黨的第五次代表大會提出議案,排除各種困難和干擾,終於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前身)。

忠誠與背叛通過真實可感的故事、豐滿生動的人物形象譜寫了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成立、十名監察委員忠於職守、爲黨履職的光輝篇章,着力塑造了中央監察委員會第一任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楊匏安的英雄形象,熱情謳歌了老一輩黨的紀監幹部威武不屈、剛正不阿、忠於革命、視死如歸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總得信點什麼。古代相信神話,也可以稱之爲迷信,信仰是在坐穩了奴隸時代期盼這個“明君”長生不老,在做不得奴隸或者連努力都沒得做的時代期盼有個“明君”使自己好好做奴隸。清末就是一個連奴隸都做不得的時代,這時大衆的信仰就是依靠一個人來使自己吃飽穿暖,這已最大的夢想。黨的出現,給人民重新搭建起了願景,自己當家作主。所以那時的革命者是有動力的,是有精神追求的,“我們的事業並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這是反覆出現的一句臺詞,也是對於信仰的闡釋。失去生命是光榮的,不管別人有沒有記得自己,只要記得自己的羣體就行;失去生命是無所謂的,因爲自己在爲偉大的事業做貢獻,在爲這個國家、這個包括自己在內的人民大衆羣體做奴隸,一切便顯得無關緊要。忠誠是信仰力量的表現,是真正革命者最爲珍貴和優越的精神品質。黨帶領人民取得的勝利,其實是信仰的勝利。

一起經歷的黨的成立、發展、抗日、內戰、不斷壯大,人民對黨的信任也慢慢變大,大家都覺得跟着黨走就是正確的道路,以爲黨使得人們有飯吃、有地種,難道還有什麼比這個跟重要的嗎?沒有,至少是在當時。在毛真正掌權的時代,似乎又回到了家長制的時期,家天下就是國天下,他的位置越來越重要,他對歷史越來越重要,是人民對於一個社會形態的信仰變爲了對於個人的信仰,似乎這個人的存在就是那個理想中的社會形態的存在。太強的依賴不是好的事情,毛時代的離去是人們的信仰從個人回到了中央集體,但還是偏重於個人。歷史證明了這個階段的混亂,也揭示了信仰的混亂。

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應該是沒有錯的,因爲我們的生活狀況在改善,但這個經濟發展的速度似乎遠遠超過了人們靈魂進步的速度,我們適應不了這麼快的發展,或者說整個發展模式是有問題的,不過沒有關係,可能在以後的黨史是寫這是個積極的探索過程,因爲沒有人知道這個社會主義是什麼樣子,甚至是創立他的人。

爲什麼在看忠誠與背叛這類電影的時候不能引起一點點的心裏共鳴,我看到是表達意見時書記舉手大家才能舉手,我看到的是中國的電影必須有鏡頭,其實我想說的是電影究竟要傳達給我們怎樣的信息,爲什麼這樣的畫面會在這種電影裏出現,與此對比的是國外的影視作品更多不是教育和商業,而是給人以人性的感動,我們還能不能靜下心來做點事情,而不是完成任務和創造第一。如果我現在問你,你信仰什麼,內心真正的答案能不能說出來,不要害怕,因爲那就是你的真實想法,這個無關覺悟;如果我現在直接問一個黨員,你信仰什麼,不要官方,說出你的想法,永遠虛假的活着是沒有意義的,組織培養的是說真話和有真想法的人。心口不一是現階段我認爲最大的背叛,但不排除在特殊情況下正確引導的需要。

電影忠誠與背叛觀後感 篇五

市紀委組織觀看了電影《忠誠與背叛》,影片講述的是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初,背叛革命的勾結帝國主義勢力,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無辜民衆,在嚴峻的形勢下,登報脫黨者有之,投敵叛變者有之,腐化墮落者也存在。爲了維護黨的紀律,純潔黨員隊伍,加強黨內監督,成爲當務之急。時任全國鐵路總工會書記的王荷波、中共廣東區監察委員會的楊匏安等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議案,排除各種困難和干擾,創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

《忠誠與背叛》通過真實感人的故事、豐富生動的人物形象,譜寫了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成立、十名監察委員忠於職守、爲黨履職的光輝篇章,着力塑造了中央監察委員會第一任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楊匏安同志的英雄形象,熱情謳歌了老一輩紀監幹部爲黨的事業威武不屈、剛正不阿、忠於革命、視死如歸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看完《忠誠與背叛》,我思緒頗多,被那個時代所震撼,被那個時代的青年的熱血和激情所動容,同時也在思考,是什麼精神力量支撐一個人,如王荷波、楊匏安那樣,在當年清黨的白色恐怖下,甘願放棄個人利益,家庭幸福,敢冒拋頭顱灑熱血的風險,無怨無悔的爲一個黨派的生存和發展彈精竭慮,死而後已?正如影片中王荷波所說:“我們的事業並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也正是這羣人放棄了權利名望地位財富,選擇了一條兇險萬分,環境惡劣的人生道路,從事了一個註定不會顯赫一時的事業——爲中國富強民主獨立而奮鬥,甚至獻出生命。

回望歷史,革命先烈爲信仰而戰的真實場景歷歷在目,他們的偉大豐碑永遠矗立在我們心中。當前,作爲新時期的共產黨員,我們要時刻保持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在工作上,克難奮進,勇往直前;在權利和利益面前擺正位置,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爲黨的事業奮鬥終身,爭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關於忠誠與背叛觀後感 篇六

小說《紅巖》被譽爲“黎明時刻的一首悲壯史詩”,紅巖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最近,著名作家何建明與厲華聯袂創作完成了報告文學《忠誠與背叛———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紅巖》(重慶出版社2011年6月)。作者採訪了大屠殺中倖存的革命者及其後代,查閱大量解密的歷史檔案,以數十幅珍貴歷史照片,圖文並茂地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紅巖。

《忠誠與背叛》以生動紀實的筆法,大量可信的檔案史料,真實感人地講述了小說《紅巖》中衆多人物的真實生活原型。通過這些真實的歷史人物,再現了一大批共產黨人,在極其險惡的環境下真實的鬥爭和生活,揭示了共產黨人保持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義。隨着白公館與渣滓洞歷史檔案越來越多地被公佈於世,真實的“紅巖”革命鬥爭史裏所發生的故事,遠遠超過小說《紅巖》的精彩與深刻、生動與悲壯,意義也更加深遠。

在書中,何建明用了整整一章共十萬字來寫屠殺,真實目的就是爲了再現共產黨員對革命事業的堅定信念。根據從白公館脫險的郭德賢老人的回憶和相關材料,何建明向我們講述了革命烈士王振華一家四口的故事。王振華的小兒子在1949年11月26日晚上,還因爲飢餓向爸媽要吃的,無助的父母只好騙他“明天弄好吃的”。然而可憐的孩子哪知天亮後連發黴的稀粥都不可能再有了,等待他的只有慘遭殺害的命運。作爲報告文學,以細節填充歷史的骨架,更便於讓記憶得以飽滿地復原,其意義不亞於小說。

電影忠誠與背叛觀後感 篇七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九二七年四月,中華大地腥風血雨,背叛革命的蔣介石勾結帝國主義勢力,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無辜民衆。面對困境,共產黨內屢屢出現登報脫黨、投敵叛變、腐化墮落者,已經發展到五萬多名黨員的中國共產黨面臨嚴峻考驗,建立中共中央紀律檢查機構,加強監督、純潔組織,成爲當務之急。時任全國鐵路總工會書記的王荷波,中共廣東區監察委員會委員的楊匏安等,以中共五大代表的名義向大會提出議案,排除各種困難和干擾,促成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的誕生。

影片中有一句話被反覆引用,而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的事業並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這句話來自馬克思在中學畢業時一篇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文中這樣寫道:如果人只是爲了自己而勞動,他也許能成爲有名的學者、絕頂聰明的人、出色的詩人,但他決不能成爲真正的完人和偉人。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爲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我們就不會爲他的重負所壓倒,因爲這是爲全人類所作的犧牲,那時,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萬人,我們的事業並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

馬克思作爲一箇中學畢業生能夠有這樣高尚的思想和覺悟,而王荷波、楊匏安等烈士將革命作爲自己的事業,大義凜然、視死如歸、英勇果敢,甚至甘願放棄個人利益,家庭幸福,甘願拋頭顱撒熱血,爲了黨的生存和發展無怨無悔,死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