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2022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和啓示【精彩多篇】

觀後感8.8K

2022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和啓示【精彩多篇】

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 篇一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了英雄卻不知敬愛英雄的民族是無可救藥的。魯迅先生說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凌然。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一切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感動你我、感動中國,他們永遠是激勵我們前進的強大力量!

中國的科學研究領域從不缺少默默奉獻,潛心鑽研的英雄。他們青絲換了白髮,依舊只爭朝夕,他們從科研新兵到中堅力量,撐起中國的科技脊樑;他們以www本站uawen.本站cn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國。正是有了他們,中國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他是回國科學家第一人,他已是爲年歲過百卻堅持歸根的中國物理學家,他叫楊振寧。

因核輻射早早離世的鄧稼先曾給楊振寧寫過一封信:“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隔着幾十年的歲月與生死,年邁的他對同窗深情喊話:“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這五十年,符合你共同途的期望,我相信你會滿意的。”

《感動中國》的頒獎詞這樣寫道:站在科學和傳統的交叉點上,驚才絕絕。你貢獻給世界的,如此深奧,懂的人不多。逆風獻給祖國的,如此純真,我們都明白。曾經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現在,你與國家一起向未來。這就是我們的英雄,心中有大愛,鐵肩擔道義,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我們作爲新時代青少年,既是祖國的花朵,又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先輩們披荊斬棘,用血肉爲我們鋪就了一條明路,我們肩負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接力奮鬥的光榮使命,更應接過英雄先輩們的接力棒,衝鋒陷陣,浴血奮戰。我們應心中滿懷“少校誰有投比吏,論功還欲請長纓”的殷殷之情,胸中永葆“十年飲冰,赤誠肝膽”的熱血之志。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鬥,讓英雄精神在新時代中大放光彩!胸中有丘壑,立馬鎮山河;鮮花正豔,吾輩正當時;勁鬆正翠,吾輩當自強!讓我們接過時代火炬,置身時代潮流,點亮時代底色,在時代之光的照耀下,登上彩虹之巔!

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和啓示 篇二

“山到高處你是峯,路的盡頭是家園。”2月17日晚,《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毛相林入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1997年,毛相林帶領鄉親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懸崖峭壁上鑿石修道,用了整整7年,鋪就一條8公里的絕壁“天路”。隨後,毛相林又帶領村民們搞產業,一步步脫貧致富。他以20年的執着堅守求證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爲一名羣衆身邊的好乾部。”

“天路”源自人定勝天的信念。沒有路就沒有出路,毛相林立志改變村莊的命運,他做出了驚人的決定,要爲下莊村修一條通往山外的路。懸崖絕壁幾乎無處立足,在這裏修路就好比愚公移山。他對心存質疑的羣衆說道:“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就算我們這代人窮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讓下一輩人過上好日子!”爲了動員村民,毛相林帶頭賣豬賣糧,捐完了自己的所有積蓄,又求母親拿出攢了一輩子的養老金700塊。在他的帶動下,每家每戶擠出10塊錢,籌集了近4000元的啓動資金。1997年臘月初八,毛相林一聲令下,下莊人正式在絕壁上開始修路。正是靠着毛相林這種人力戰勝自然的“愚公”精神,才讓下莊村打響了改變命運的“第一炮”。

“天路”來自開天闢地的奮鬥。修路的艱險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1999年秋兩名村民被落石砸中摔下了萬丈深淵。毛相林說:那一刻我喊話問老百姓還修不修了,可以說男男女女舉雙手,喊出來“修”!我的眼淚都流出來了。村民們住山頂喝泉水睡山洞,沒有炮眼兒放繩鑿,沒有挖機用雙手挖,用大錘鋼釺等簡單的農牧工具開鑿希望。下莊村人修路的決心,讓社會各界爲之動容,源源不斷的物資被送到了下莊。2004年4月,歷時7年,毛相林帶領下莊人,硬是憑着決心和毅力,在陡峭的崖壁上,鑿出了一條長8公里的“天路”。七年時間堅持做一件事,毛相林爲我們詮釋了黨員幹部的堅持和擔當。

“天路”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道路修好以後,毛相林帶領鄉親們學會了種臍橙、種西瓜。村裏成立了專業合作社,收穫的果實通過這條天路源源不斷運往山外,每年帶來上百萬的收入。2005年以來,他培育“三色”經濟,發展鄉村旅遊,推進移風易俗,提振信心志氣,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讓鄉親們改變了貧困落後面貌,過上了富裕文明生活。2015年下莊村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2019年下莊村人均年收入,達到一萬兩千多元,比路通前翻了40多倍。如今年過六旬的毛相林依然閒不下來,帶領村民發展生態旅遊,對於下莊村的未來,他還有更大的夢想,讓每一個農戶都開上農家樂。戰鼓聲促,衝鋒號急,正是因爲有成千上萬的毛相林一樣的扶貧幹部堅守在脫貧攻堅的戰線上,脫貧攻堅工作才能取得全面勝利。

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 篇三

一年一期的《感動中國》如約而來,在每年春天開始的時候,一批各行各業感動國人的故事躍然屏幕,給予我們感動和力量,積澱了一年的淚水爲他們而流,這淚水正是他們人生的閃光點。他們一個個十三億分之一,用自己一生的執着堅持,用爲事業的默默付出,用危急時刻冒死拼搏,在十三億國人面前做出了表率。

兩個小時的直播,一個個精彩的而又有意思的節目讓活動一次次推上萬人矚目的高潮。我一定要像那些道德模範學習,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始終牽掛羣衆,惦記着羣衆的冷暖安危,用心用情爲羣衆辦實事、解難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數”換來羣衆的“幸福指數”。廖俊波經歷的崗位,都是“背石頭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但他始終把工作當事業幹,樂在其中。盧永根教授將十多個存摺的存款轉入華南農業大學的賬戶,盧永根夫婦一共捐出8809446元,這是她們畢生的積蓄,學校用這筆款設立了教育基金,用於獎勵貧困學生與優秀青年教師。他說:“黨培養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作最後的貢獻。生活中我們在學校中撿起廢紙或垃圾,這些垃圾看是很小,但它危害着學校的空氣環境,也污染這大地。我們學習道德模範要從小事做起,比如說主動撿拾垃圾,扶年邁的老奶奶過馬路,在公交車上爲老弱病殘讓座。爲上班勞累一天的爸爸媽媽泡上一杯熱茶,幫他們按按肩膀。

這些榜樣人物也激勵着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把榜樣力量化作精神動力,付諸工作實踐,作出自身努力,爲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四

作爲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身患絕症的張定宇同志忠誠履職、勇於擔當,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阻擊戰中,衝鋒在前、身先士卒,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書寫着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作爲黨員教師,我們要學習張定宇同志面對疫情衝鋒在前、挺身而出的精神,學習他勇於擔當、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學習他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堅守平凡崗位,幹好本職工作,做愛崗敬業的典範。

學習張定宇同志面對疫情衝鋒在前、身先士卒的精神。爲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張定宇同志雖患絕症卻仍不下火線,也顧不上被感染的妻子,他用因患漸凍症而一瘸一拐的腿,夜以繼日地奮力與病毒賽跑着。疫情發生以來,張定宇同志一直堅守在急難險重的崗位上,帶領全院醫護人員連續奮戰30多天。他曾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作爲黨員教師,我們要以張定宇同志爲榜樣,見賢思齊、自覺內化和完善自身品德,身先士卒做表率,不忘育人初心,牢記育人使命,把高標準履職盡責作爲基本要求,時刻不忘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做教書育人的表率。

學習張定宇同志勇於擔當、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共產黨員、院長、醫生,這是張定宇同志的三重身份。張定宇同志從醫33年,他曾隨中國醫療隊出征,援助阿爾及利亞;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他帶領湖北省第三醫療隊出現在重災區什邡市;2011年除夕,他以“無國界醫生”身份出現在巴基斯坦的蒂默加拉醫院;今天,他又戰鬥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前線……他和同事們的身影,總是會出現在重大事故和災害發生的現場。張定宇同志曾說:“無論哪個身份,在這非常時期、危急時刻,都沒理由退半步,必須堅決頂上去!”我們學習張定宇同志,就是要學習他勇於擔當、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敢於擔當是一種責任、一種精神、更是一種能力,是黨員的基本政治品格和素質要求。作爲黨員教師,要勇於擔當,全力履行自己的職責義務。在疫情防控面前,我們也應迅速行動、科學應對。不僅要做好個人衛生防護,起好帶頭作用,引導人們正確對待疫情防控,也要做好宣傳教育,豐富人們的疫情防控知識,引導科學地進行疫情防控,同時還要保持應有的清醒和冷靜,成爲謠言的止者,爲疫情防控營造良好的氛圍。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堅持守正創新,樹立優良的學風,科學施教,勇於創新,用自己堅定的信仰信念作爲指引和支撐學生成長髮展的精神支撐,着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學習張定宇同志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張定宇同志在自己身患絕症、妻子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情況下,仍堅守抗擊疫情最前線30余天,他的感人事蹟贏得社會各方人士點贊。當有公益基金人員聯繫張定宇,表示將向他和他家人捐贈100萬救助金時,卻被張定宇婉言謝絕。張定宇心中,只有急需幫助的醫護人員和病患者,希望把捐助款捐給更多需要幫助的醫務工作者和廣大患者。作爲黨員教師,我們要學習張定宇同志作爲醫護人員的“無我”初心,學習他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培養新時代的人才作爲自己的天職,把學生的進步當做對我們的回報,堅守平凡崗位,把自己的智慧和愛心無私地奉獻給我們的學生,做愛崗敬業的典範。

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 篇五

“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着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的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主持人深情地朗讀着。何h就婉如一朵美麗的鮮花,在我的眼前慢慢地綻放開來,散發着陣陣清香。

12歲何h,本與我們一樣揹着書包上學、放學、有樂趣、有夢想。然後,無情的病魔就這樣推殘的她的身軀――腦瘤擴散至腦部組織。當她得知自己的生命只有三個月時,她沒有哭,沒有沮喪,非常樂觀,表現異常堅強。當家人沉浸在悲痛萬分之中時,她很堅定的對父親說:“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把生命奉獻出來,讓我的生命得到延續,同時我也想讓我的生命更有價值,那怕是一點點”。在這廣西桂林這個地方有個風俗習慣――人死後屍體被解剖是極不道德的行爲。但這可是一個12歲何h的最後一個願望呀!爸爸懷着極度的悲痛幫何h在捐獻器官的申請書上籤下她的名字。

三個月後,何h安祥的走了,醫生用好身上的器官挽救了三個人的生命。何h雖然走了,但她最有價值的生命卻留下。她的坦然、鎮定、勇敢、堅強、還有那忘我的精神深深感動着我,鼓舞着我。

我再也不能再這樣依懶着父母了,一定要向何h姐姐那樣做個堅強有價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