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紅旗漫卷西風》紀錄片觀後感

觀後感3.14W

《紅旗漫卷西風》紀錄片觀後感

《紅旗漫卷西風》紀錄片觀後感1

是什麼樣的精神讓我們如此敬佩和懷戀,在紅軍長征70週年之際,讓我們回憶當年紅軍那種寧可犧牲自我,去保全集體的精神。

時間的思緒不由得飄回到70年前,紅軍長征過草地,爬雪山,四渡赤水的英勇畫面,爲了部隊的安全,34師師長陳樹湘率領部隊爲紅軍殿後,掩護主力隊伍撤退後,他們只剩下四五百人,等到他們撤退的時候,湘江已經被國民黨封鎖了,他們又餓着肚子,回湘西打游擊,撤退途中,陳師長腹部中了敵人的子彈,他命令其他戰士撤退,自己來掩護,不幸被敵人抓獲,敵人很高興,準備去邀功,陳師長把自己的腸子拉斷,最後壯烈犧牲,年僅29歲。

長征中還有許多的紅軍戰士爲了隊伍的安全,不惜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在我眼裏,紅軍能完成“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每個戰士都是英雄,要是沒有長征就不能保存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軍隊和革命根據地,就不會有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勝利,不會有新中國,更不會有現在改革開放的成就。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當唸到這句格言時,我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紅軍長征,我會想到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深深熔鑄於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之中。

今年是紀念長征70週年的時刻,讓我不禁想起毛澤東同志曾就長征作過的精闢總結“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隊”,70年過去了,長征精神依然鼓舞着我們華夏兒女。

正是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我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正在爲把祖國建設成爲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努力奮鬥,這是新的偉大的長征,我們黨已經形成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確定了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一系列方針,政策,制定了發展戰略和宏偉藍圖。

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徹底改變歷遺留下來的貧困落後的面貌是異常艱鉅的任務,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上,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各種困難和風險,需要我們不斷的發揚長征精神,發揚黨的艱苦奮鬥的傳統,以革命先輩爲榜樣,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激勵和鼓舞全國人民奮發圖強,開拓前進,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長征道路上,不斷奪取新的勝利。

《紅旗漫卷西風》紀錄片觀後感2

將毛澤東詞作中的名句作爲劇名,電視劇《紅旗漫卷西風》的紅色氣質得到了充分彰顯。值得稱道的是,這一次對於紅色氣質的再現,不再那麼循規蹈矩。由陝文投集團、SMG尚世影業、深圳廣電集團、北京春秋風雲等公司聯合出品,孫昌博、尹廉和擔任總製片人,王飛執導的《紅旗漫卷西風》,作爲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的獻禮劇,因其“年輕化”的創作理念,在紅色題材劇集密集的秋季檔期,備受關注。

全劇以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建立者和革命先驅爲原型,將1920__年到1949年期間的陝西革命史作爲背景,表現了“西北革命之火燎原全國”的歷史史實。“當年的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等革命家本身就是年輕人,滿腔熱情投身革命。以年輕人的故事感召年輕人,我們希望用這部講述理想和信念的作品影響更多的當代青年。”該劇製片人、尚影副總經理李暘談道。

“大事不拘、小事不虛”是創作的起點

1920__年,由於蔣介石和汪精衛等人的突然叛變,屠殺共產黨人的陰雲在全國籠罩。在西安城內,中山軍事學校學員隊與政治保衛隊成爲國共雙方暗自博弈的焦點。這個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軍事學校,是劇中三兄弟在各自走上不同革命道路前最後的成長交集:大哥秦懷文(姬他飾)在學校擔任教官,二哥秦懷武(封柏飾)是學校的學員,三弟同時也是主人公李致遠(張粟飾)在後來也進入了學校。

諸如此類“原生性歷史背景+戲劇化情節設計”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結構,在劇中比比皆是。對於任何一部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如何在創作中把握好歷史真實與藝術虛構之間的尺度,始終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原則性問題。對於《紅旗漫卷西風》而言,該劇的編劇範勝震強調的是“大事不虛、小事不拘”。

範勝震介紹,創作初期,編劇團隊就前往陝西照金進行採訪,整整在當地駐紮一個月的時間,不僅要看實地、看實物,還要拜訪老紅軍、黨史專家,力爭每寫一段就看透這一段相關的歷史資料。“比如薛家寨最後被攻破,是因爲出了叛徒,叛徒帶領敵人從後山小路攻上去——這樣看似很戲劇化的情節,其實都是在實地採訪後瞭解到,最終運用到創作當中來的。”該劇製片人、陝文投副總經理程宇補充道。

在“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原則的指導下,《紅旗漫卷西風》的故事脈絡在編劇團隊的筆下日漸清晰,“家國同構”的創作理念一以貫之:老一輩的三兄弟分屬不同的革命陣營,年輕一代的三兄弟同樣爲追求理想選擇不同的革命道路。“以家事寫國事,用基礎的人物架構,涵蓋當時的歷史情境。”程宇這樣闡釋劇本創作的意圖。

在劇中,蔣介石和馮玉祥的渭華起義、兩當兵變、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創建、西安事變、中條山抗戰和轉戰陝北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的次第搬演,“大事不虛”的創作風貌得以凸顯。同時,觀衆又能透過細節感受到精密、細緻的“小事不拘”:例如,爲了充分展現1933年的陳家坡會議——這一在西北革命歷史上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會議——創作團隊特意設計了主人公李致遠在會後傳達會議指示的段落;又如,將紅棗作爲愛情的信物,而將指南針作爲政治信仰的信物,則是主創團隊頭腦風暴了近四個小時的結果。

得益於劇本創作階段的“步步爲營”,《紅旗漫卷西風》在拍攝階段保持了“急行軍”的節奏。4月20日,開機;7月6日,殺青;9月10日,成片送審;10月21日,在東方衛視與觀衆見面。從開拍到播出僅僅5個月的時間。在劇中飾演樑冬梅的女主角呂一表示:“這是我拍戲以來,唯一一次,所有演員從來沒有在私底下吃過飯的。導演更是廢寢忘食,都忘記讓劇組放飯了。”

“年輕化”創作手法的核心在於共通、共鳴

該劇導演王飛表示,這部劇最大的特色就是“一部‘年輕化’的紅色革命劇”。而年輕演員面孔的出現,是這種“年輕化”最爲直觀的體現——主演中年齡最小的範凌子(高梓萱飾演者)是“95後”,其他年輕演員也都是“80後”。但是,既然要打“偶像牌”,爲什麼不起用相對具有更高人氣的“小鮮肉”呢?而張嘉譯(飾演程慕賢)、張光北(飾演秦聲達)和杜志國(飾演樑萬龍)等“老戲骨”的加盟又是爲何?

在選角問題上,王飛坦言自己曾考慮過一線的人氣偶像演員,“但我有好劇本、好平臺,可以用好演員,不一定在意他們的粉絲量有多少。”與“人氣”“顏值”等市場化的選角要素相比,主創團隊更看重演員是否“走心”。“我們選角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演員本身對角色要有認同感和貼合度,自我的精神世界和所要詮釋的這個人物的精神世界,要能夠有所融合。”李暘這樣認爲。在她看來,這幾位“老戲骨”更是“偶像”,爲這部電視劇增色不少。

演員的“年輕化”僅僅只是一種手段,創作路子的“年輕化”遠不止於此。“我們是拍電視劇,是講故事,何況即便在真實的革命年代,也不可能整天打打殺殺。而拍戲講故事,最重要的是以情動人。如果沒有情感認同的基礎,即便拍再多的戰爭場面和打鬥戲,也難以引起觀衆內心深處的共鳴。”在李暘的理解中,“年輕化”就是要拉近藝術創作與觀衆心靈之間的情感距離。

編劇範勝震曾經點題,認爲全劇的關鍵詞就是“信仰”和“選擇”。劇中的兩代三兄弟,既有共產主義的擁護者,又有三民主義的支持者,還有愛國的中間派,各自在不同的十字路口面臨着信仰的拷問與道路的抉擇。信仰和選擇,在革命年代是關乎家國前途的命題;在和平年代,則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人生命題,有着歷久彌新的現實意義。

“我們在深度挖掘紅色歷史的基礎上,高度凝練了關於信仰和選擇的主題,想要體現信仰之堅、抉擇之痛、人性之美,這與當下年輕人是有共通和共鳴的。不同的時代,一樣的年齡,同樣都面臨困惑和選擇——我究竟要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我能爲我的親人、愛人、家庭和社會去做些什麼?我該如何去選擇我的目標、實現我的理想?我想這是任何時代都不過時的主題,也是這部劇‘年輕化’的精神內核。”程宇強調了“共通”“共鳴”這兩個關鍵詞。從某種程度上,哪怕“感情戲戲份大於革命戰爭戲戲份”,只要能夠增強觀衆的認同感和代入感,這就是一部好劇應有的模樣。

《紅旗漫卷西風》紀錄片觀後感3

1935年,毛澤東翻越六盤山時,寫下了一首詠懷詩,名作《清平樂·六盤山》:“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峯,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該詞不僅表達了毛澤東及其率領的中國工農軍突破敵人防線,走向勝利的喜悅,還表達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決心與毅力,豪情與壯志。導演王飛取用毛澤東這一詩詞作爲片名,足見其用意之深,之重。可以說,這首《六盤山》很好的詮釋了電視劇《紅旗漫卷西風》的精神內核。正如片中張嘉譯飾演的中山軍事學校校長程慕賢所言,“革命的希望,不能寄託在某一個人身上,要靠組織和羣衆的力量。如果革命需要我做出犧牲,我在所不惜。”

作爲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的獻禮劇,《紅旗漫卷西風》以1920__年到1949年期間的陝西近現代革命史爲背景,以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建立者爲原型,講述了一段轟轟烈烈地,由西北延伸至全國的戰爭故事。該片是一部革命劇,對陝西地區,不同的政治黨派的人物心理的刻畫十分細膩。特別是,以樑萬龍(杜志國飾)爲首的三個家族之間的複雜人物關係。

在這個大家族中,樑萬龍,李耀川(郭曉峯飾)、秦聲達(張光北飾)三人分別處於不同的陣營。首先,樑萬龍作爲兄長,承擔起兄弟之間的橋樑工作,是情感紐帶,維繫着這三個家族的和平。其次,李耀川與秦聲達分屬於不同的陣營,一個心狠手辣,不念舊情,不顧百姓死活,只顧自己的前程,一個爲了人民孜孜眷眷地奉獻。在劇中,兄弟三人20__年未見,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團聚的歡樂暫時掩蓋了戰爭的創傷。只不過,這種“虛假”的兄弟情義之間的團結,因爲李耀川的出現而徹底的瓦解,因爲在李耀川的世界裏,只有自己的前途,只有自己,而不顧妻兒、兄弟,不顧平民百姓。李耀川是心狠手辣,想法設法地抓捕秦聲達,並且把“三民主義”扭曲地傳遞給秦聲達的兒子,讓他們父子“短兵相接”。

於是,樑萬龍,李耀川、秦聲達三個人的矛盾,逐漸轉化爲子女之間的矛盾與糾葛,同時,信仰的不同,造成了根本上的對立。而這一切,都從張粟飾演的李致遠視角而傳遞,因爲,他把這個夾雜在國共兩黨之間、親情之間、兄弟情之間、愛情之間的男人刻畫得很成功,獲得了觀衆的認同。按導演王飛的話說,這是一部融合了青春、熱血、信仰等元素的正劇,也是一部充滿了“紅色偶像”氣質的革命劇。

既然說到“紅色偶像”,就不得不提張粟塑造角色的“統一”。在演繹生涯中,張粟扮演的角色基本上都是革命題材的影視劇,如《辛亥革命》、諜戰劇《郵差》、《黃河英雄》、《紅旗漫卷西風》等等。這些“紅色”的形象,讓張粟成爲了“紅色人物”的代表。當然,需要指出的是,這些“紅色”角色,不管是張粟、呂一,還是張嘉譯、張光北等,都以活躍的肢體語言,凸顯人物的靈動,讓觀衆眼前一亮,開始對這些角色充滿期待。

李致遠,從小住在大伯樑萬龍家,生活無憂,有一股公子哥的氣質。李致遠與老人下棋,一橫一笑,表現出了一幅“牛逼”的模樣,但這種情感又不是不可一世,而是隱藏着良好的家教之風,讓隨行觀賞比賽的人,對其讚不絕口。面對着青梅竹馬的樑冬梅(呂一飾),他又顯得有些木訥,因爲他總是被欺負。這個情節的設置就奠定了李致遠這一人物的性格基調——有善心,有智慧,怕女人,還有些軟弱。這也可以說是,革命青春的描繪。李致遠與樑冬梅的青春,是在炮火中建立起來的。也就是說,李致遠從一開始拒絕大伯樑萬龍當面許配婚姻,是帶有一種“小孩子”的氣質,因爲在他的世界裏,他認爲冬梅總是欺負他,所以才拒絕。然而,在戰場中經歷了炮火的洗禮後,他逐漸認識到“青春”,並且以相同的追求,完成自己的青春書寫,既有保護“小家”的內涵,又有捍衛“大家”的意義。

其實,李致遠的青春要歸功於樑冬梅。樑冬梅,一個西北典型的女子,一個從名字就寓意了梅的傲骨與膽識,冷豔與不屈,頑強而有個性。在生活中,她是李致遠的指引者,處處能爲李致遠考慮。在革命工作中,她又是李致遠的領路人,讓他步入革命之旅,成爲一名真正的革命戰士。在炮火中,李致遠與樑冬梅的青春,伴隨着千難萬險,伴隨着殘酷,一步步走向了追尋信仰的道路,走向了與親人愛人患難與共的幸福之路。事實上,這一對對“青春”的刻畫,是革命者“捨我其誰”式的精神表達,也是“舍小家爲大家”的真情流露。

除了,戰火青春之外,更爲重要的一點是父子關係。在電視劇《紅旗漫卷西風》中,李致遠與父親李耀川20__年未見,心裏猶豫不決。一個人呆呆地關在屋子裏,思考,並向伯父樑萬龍袒露自己的心聲,內心既渴望,又不知所措。等到李耀川進來時,他是有所顧忌的,不知道如何與父親打招呼,只是盯着父親看,望了說話,望了動作。張粟爲了表現出這種矛盾的情感,表情凝固,不敢正視的看父親李耀川,而是偷偷地觀看,而等到父親要擁抱他時,又是不自覺得拒絕,表現出父子關係的隔閡。張粟並沒有太多的肢體動作或表情,而是默默地看着父親李耀川,看着他的一舉一動,是既陌生,又有些期待。張粟把父子之間的微妙關係表現得十分得真實,準確。

這種情感隨着李耀川的身份、行爲與李致遠的成長而改變。李耀川一直想培養李致遠,將其拉入自己的陣營,以至於,常常想方設法地阻止李致遠,讓他死心,卻不知,李致遠在李耀川的重重關卡中,破繭而出,明白了自己的堅守,也確信了自己的信仰。在劇中,李致遠目睹了父親李耀川抓捕舅舅秦聲達,目睹了兄長秦懷文追殺校長程慕賢后,他深深地被震撼了。他看着在死在自己眼前的程慕賢,他想阻止,卻無能無力。逐漸成長的李致遠,開始以“男兒本色”去體味這些複雜的情感。就像導演王飛所說,“感情戲的部分其實我們都很糾結,在現場我們不怕耽誤時間,不順的地方就停下來,演員們互相溝通,這個地方要用什麼樣的情緒,表演狀態是什麼樣的,討論好了、走順了再拍。這樣讓它更合理,更具藝術性,同時也不失商業價值。”

當然,無論是他與秦懷文、秦懷武的兄弟情,還是與身爲國民黨高官的父親李耀川,一心爲民的舅舅秦聲達和疼愛的大伯,以及初戀女友與妻子,都在家國之中構成了一個複雜人物關係圖景。此時的李致遠在把握時代背景,不同情境的心理狀態,即又愛又恨,又無奈又充滿希望的百感交集之情。

“以照金爲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要加強對革命根據地歷史的研究,總結歷史經驗,更好發揚革命精神和優良作風。”電視劇《紅旗漫卷西風》是記錄革命歷史光輝一頁的篇章,是書寫年輕人爲追求,爲夢想,爲信仰不斷奮鬥的凱歌。

《紅旗漫卷西風》紀錄片觀後感4

在20__年6月11日,作爲一名今年剛被黨組織討論吸收的預備黨員的我,有幸參加了單位組織的重走長征路活動。我懷着激動的心情早早的來到單位院內,生穿紅t恤,佩戴共產黨員標誌,乘車到六盤山山頂,參觀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重走革命先烈走過的歷程,並進行了宣誓,我滿懷激情地參加了每一項活動,認真感受到了長征精神帶給我們的震撼,仔細品味着每一次心靈交流的感動,切身體會着團隊協作的力量。

這次活動組織嚴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寓教於樂,效果良好,既對全體參加活動的集團幹部進行了革命傳統教育,又增進了大家的團隊意識和進取精神。大家一致認爲這是一次“紅色之旅”、“教育之旅”、“快樂之旅”和“團結之旅”。

長征是歷第一次、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同志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戰勝艱難險阻、戰勝敵人的英雄壯舉,是無數紅軍烈士的鮮血鑄成的歷史,是一部史無前例、雄偉壯麗的史詩。今年是我們黨成立90週年,是長征75週年的日子,但是長征精神永不落伍,依然散發着激盪人心的神奇魅力,它不僅激勵着中國幾代人,而且在全世界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長征已成爲中華民族意志與品格的註腳和前仆後繼追求光明與理想的象徵,長征精神更是革命先輩爲後人留下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體現,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艱苦奮鬥、勇往直前、團結協作的長征精神緊扣着時代脈搏一起律動,將永遠奏響出時代的音。

身爲一個新時代的青年預備黨員,我對長征的瞭解和認識大都來自於影像和文字。這是當代人的缺憾,亦是一種歷史記憶的淡漠。“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用如椽的大筆和包舉宇內的詩情,爲我們勾勒出當年的長征景象。然而詩歌畢竟是詩歌,多了分浪漫,多了些豪情,多了點希望。

《紅旗漫卷西風》紀錄片觀後感5

革命歷史題材紀錄片《紅旗漫卷西風》以大量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生動再現了中央紅軍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海結盟、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到達陝北;紅四方面軍歷經挫折、輾轉北上;紅二、六軍團突破重圍,轉戰雲貴、進入四川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合以及中國工農紅軍三大方面軍會師的長征史詩。《紅旗漫卷西風》展現了中國工農紅軍爲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不畏艱險的生動形象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非凡的智慧及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

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它預示着中國革命新的局面的開始。長征用鐵的事實表明,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具有戰勝任何困難的無比堅強的生命力,她們是國內外任何反動勢力所不可戰勝的。

黨的事業是無數革命先烈和無數優秀的共產黨人歷經艱難萬險用自己的青春、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是來之不易的。每一個黨員幹部要不斷學習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蹟,時刻牢記黨的歷史,時刻用紅軍長征的精神激勵自己、鞭策自己,積極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認真按照“兩學一做”的要求,努力學習,努力幹好自己的工作,要幹一行、愛一行,做到學思踐悟、學做結合、知行合一。要在“三嚴三實”的活動中,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踐行黨的宗旨,保持公僕情懷,時刻牢記共產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中的一員;要密切聯繫羣衆,一切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不斷加強黨性鍛鍊和道德修養,遵紀守法、廉潔從政、築牢拒腐防變的防線;始終保持幹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氣神,關鍵時刻衝得上去,隨時準備爲黨和人民犧牲一切,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