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大江大河》觀後感 觀電視劇大江大河有感多篇

觀後感3.22W

《大江大河》觀後感 觀電視劇大江大河有感多篇

《大江大河》觀後感1

近日,隨着電視劇《大江大河》的熱播,喚起了老一輩人的回憶,真實還原了活躍在改革開放前沿一代人的創業生活、奮鬥歷程和命運沉浮。那些年的青春是奮鬥的,幸福是純粹的。

宋運輝的一生,是奮鬥的,改革開放迎來恢復大學聯考,奮鬥總有收穫,最終也依靠自己的努力爲自己成功的人生奠定了基礎,正是憑着自己的一腔孤勇,書寫出了自己無悔的一生,如雷東寶、如楊巡,深刻體會到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好處,改革之路從來不平坦,但若是沒有堅強的意志與敢拼敢闖的勁兒,縱然雷東寶也不會在全村推行改革,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最終緊跟改革開放的步伐,帶領村民開闢了走向富裕的道路,楊巡亦是如此,緊跟改革開放步調,憑藉自己的艱苦奮鬥擁有了自己的事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作爲新時代青年的我們,更應該在新時代改革開放中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依靠新時代,起點新徵程。青春當如宋運輝、如雷東寶、如楊巡。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唯有回首,才能發現生活中發生的巨大變化。改革使人奮鬥,美好生活離不開奮鬥、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轉化離不開奮鬥,只要內心所愛,不畏傷害,哪怕手握鹹魚,心中也要懷揣夢想;哪怕移山填海,也要咬牙前行。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在基層的我們,就應該讓青春在泥土裏閃光,懷揣夢想,勇於實踐,抓好實踐工作,紮實學好每一個知識點,做好每一項基礎工作,艱苦奮鬥、敢於擔當,鍛造優良的品質和作風,在實踐中吸取更多的營養。

當下不少年輕幹部同志喜歡在實現一個個“小目標”中,獲得人生的“小確幸”,這自然無可厚非。但人生有絲竹清音,也當有黃鐘大呂;有柔情繾綣,更應有家國情懷。若想不負韶華,還應趁早思考安身立命的人生大課題。古往今來,成大事業者,無一不是早早立志,在人生道路起步之初便立下鴻鵠志。更應有無所畏懼永向前的氣魄與品質。青春正好,有志無畏。

習近平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我們生逢其時,重任在肩,要將這歷史豐碑牢牢印刻在靈魂之中,以報效祖國的青春熱忱,在改革開放的畫卷中書寫新的一頁。

《大江大河》觀後感2

作爲一部獻禮改革開放的電視劇,《大江大河》通過描繪宋運輝、雷東寶、楊巡三人的拼搏歷程,讓觀衆近距離地瞭解到普通人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如何在迷茫中摸索,在摸索中前進。劇中的三位主人公分別代表了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知識分子、農村改革者和個體戶,他們勇於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站在改革開放的潮頭,用一往無前的奮鬥精神和永不懈怠的進取精神開拓屬於自己的天地,更爲國家改革開放的進程添磚加瓦。

他們既是時代的縮影,更是千千萬萬投身到改革開放中的弄潮兒的縮影,他們身上閃耀着奮鬥的光輝,彰顯着進取的精神。

當前黨員幹部中急於求成的不在少數,往往勇氣有餘但理性不足,做事不缺乏激情,但缺乏韌勁,工作熱情高漲是好事,但往往幹事創業過於盲目。習近平總書記講:“青年幹部不能只熱衷於做“質變”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變”的積累工作”。對黨員幹部來說,要學習“水”的品質,潤萬物而無言,執着而不盲目,不能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半途而廢,牢記“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點一滴的積累方能厚積薄發。

要有拼搏奮鬥的傲然風骨,盡情抒寫壯麗的人生篇章。長江不擇細流方能浩浩蕩蕩,一個黨員幹部理應如此,無論是對待同事、下屬還是普通的人民羣衆,都應該力爭做到寬容不縱容,到位不越位,放手不放任。始終牢記“公僕”意識,不計較個人得失榮辱,乾乾淨淨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像涓涓細水一樣去做好每一件事,潺潺流淌,無聲無息,不求回報。“爲官避事平生恥。”敢於擔當是黨員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擔當大小,體現着幹部的胸懷、勇氣、格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

要有一心爲民的公僕情懷,爲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鬥。牢牢把握關係全局、關係長遠的戰略任務,堅持用發展的眼光、改革的思路和創新的精神謀劃工作。要深入研究和思考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戰略問題、重點難點問題和羣衆切身利益問題,不斷增強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精準思維和底線思維能力,着力創新工作理念,拓寬工作視野,真正把上級重大決策部署轉化爲加快轉型跨越的具體思路,轉化爲推進富民興川的措施辦法,轉化爲建設幸福家園的強大動力。

要有嚴於律己的崇高境界,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必成於嚴。要深入基層,深入羣衆,善於從火熱實踐中總結經驗,善於從人民羣衆中汲取發展動力;要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風落實工作,謀在關鍵、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努力把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任務落實、落細、落到位。在推動中國發展的過程中,黨員幹部要涵養爲民服務的心境,做人民公僕,忠誠於人民,以人民憂樂爲憂樂,以人民甘苦爲甘苦,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改革開放40週年其實就是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40年,是中國發展波瀾壯闊的40年,更是中華民族勇立世界潮頭的40年。《大江大河》這樣的獻禮劇將激勵和影響更多的年輕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以青年人的責任與擔當譜寫新時代的奮鬥樂章。

《大江大河》觀後感3

近期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大江大河》中,幾位主角也向我們重現了這幅歷史畫卷:從插隊青年積極爭取上學機會,到轉業軍人大刀闊斧帶領鄉民搞承包制、辦大隊企業,再到普通農民抓住商機創業致富……改革開放之路困難重重,他們雖然不斷遭遇失敗,但收穫更多。正是這些普通的勞動者們在改革開放中大膽嘗試、勇於實踐,才爲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提供了鮮活的樣本和無窮的動力。

《大江大河》讓我明白了改革開放是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新中國成立後,黨領導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生產資料公有制,促進了我國生產力的發展。隨着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組完成,人民公社下的集體勞動、集中到公共食堂吃大鍋飯的做法,越來越不利於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農業發展受到阻礙。

以安徽小崗村18位村民分田到戶做法爲標誌,農村生產方式發生了巨大變革,催生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給人民公社制度下的集體勞動帶來巨大沖擊。但是,在沒有現成政策的情況下,這種做法帶有極高的危險性,很容易被扣上走資本主義的帽子。《大江大河》中,主人公雷東寶帶領小雷家將土地丈量、分級分配的片段,還原了當時向前一步改革的艱難。

然而,在摸着石頭過河的過程中,在沒有現成社會主義建設經驗可以學習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人敢於大膽嘗試,對於那些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能夠認真做好理論研究,並上升爲全黨意志。因此,就有了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向全世界鄭重宣佈,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定。不固守封閉僵化的老路,毅然決然選擇改革開放的道路,是黨的一次偉大覺醒。

《大江大河》讓我明白了改革開放是黨的一次偉大實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共產黨人成功把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併爲此制定了到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凝聚了全國人民爲之奮鬥的強大合力。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中國共產黨人捍衛了社會主義,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黨的十六大以後,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等等。經過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接續努力,帶領中國人民用40年的時間取得了資本主義國家用幾百年的間取得的成就,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面貌屹立於世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各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無不是黨帶領中國人民勇於實踐的結果。

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社會主義實踐,又善於用實踐不斷完善、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因此產生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中國當代的馬克思主義。這是帶領中國人民取得改革開放偉大勝利的重要法寶。

新時代改革開放將繼續向前推進,《大江大河》中雷東寶、宋運輝、楊巡式的當代人物,在中國改革開放的熱土上“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劇情”仍將上演,大江大河滾滾向前,40載改革開放奮鬥不止,新時代的改革開放必將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大江大河》觀後感4

最近在收看的獻禮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的電視劇《大江大河》,其中雷東寶,他作爲一名村主任,真的爲全村人辦了很多實事。從最初的帶領全村人包產到戶、包乾到戶,到半磚窯廠、電纜廠等小工廠,他一直都衝在最前,一心一意爲村民謀福利。但由於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眼界不夠開闊,最終絆倒在新事物腳下。

其中,雷東寶作爲退伍複員軍人,回到大隊擔任副書記,他敢想敢闖敢幹,帶領全村率先進行改革,實行農村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開磚窯廠、成立建築工程隊等等,在鄉村改革的浪潮中帶領村民緊跟政策,一直走在時代的前沿。作爲大隊的帶頭人,他給當下我們基層幹部樹立了榜樣。

作爲基層村級組織帶頭人,要把全村羣衆的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雷東寶復員回到家鄉,看到小雷家依舊一貧如洗,從小玩到大的兄弟也都還是個個光棍,家家都以吃紅薯充飢,他就立志要帶領小雷家發家致富,讓小雷家的人吃飽穿暖、衣食無憂。正是有這樣想羣衆之所想,急羣衆之所急的念頭,才支撐着雷東寶一路排除萬難,讓小雷家過上好日子。

作爲基層村級組織帶頭人,要有開闊的思路視野和充足的知識儲備。村級組織由於地理位置的偏遠,相對於大城市來說,消息相對蔽塞。小雷家作爲一窮二白的偏遠村莊,村幹部的見識也很侷限。老書記看到上面發的聯產承包責任制文件,雖知他是好事要做,但卻由於視野和知識侷限,不知如何去做。雷東寶作爲出去見過世面的人,有幸有宋運輝這個大學生指點一二,方纔領悟到聯產承包的妙處,才點燃了他大隊幹部職業生涯的“第一把火”。

作爲基層村級組織帶頭人,要知人善任,管好“兩委”一班人。雷東寶開啓創業之路的一幫發小,各有所長,雷東寶用其所長,爲大隊工作選好人用對人。大隊最高學歷的雷士根,雖中間沒有緊跟他的腳步,最後雷東寶也不計前嫌,給予重用。雷東寶深受老書記賞識提攜,老書記在大隊德高望重,幸得老書記支持,才能在大隊裏順利開展各項工作。老書記退休了,雷東寶也知恩不忘,大事小情都聽聽老書記的意見,如此纔沒有失了老書記的心,纔沒有失去村民的擁護。

作爲基層村級組織帶頭人,要管好自己,也要管好家人。雷東寶的母親是典型的農村婦女形象,認爲自己的兒子當了大隊書記,就是大隊最大的人,就是大隊的土皇帝,自己就是皇太后,吃酒席都要坐在最尊貴的位置上。過年分肉,認爲自己的兒子理所應當的要比別人多分一點,不多分還不開心;別人通過她希望她的大隊書記兒子,去給婚禮做證婚,她也因爲愛面子就一口答應,後又因爲兒媳婦宋運萍與她意見不合,產生嫌隙,後又因種.種釀成不可收拾的悲劇。“勿以惡小而爲之”,雷東寶如果沒有管好自己,聽從了母親的意見,小到證婚,大到收賄受賄,終將把辛苦闖下的小雷家的美好生活全部毀滅。

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從這個故事典型中,我想作爲同樣是基層組織工作者,我們更應該要發揮示範帶動作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地試、勇敢地改,幹出了一片新天地。同時努力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堅持以人民爲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順應民心、尊重民意、關注民情、致力民生,社區也將結合本月固定黨員日的學習計劃,精心組織專題學習研討,全面學、貫通學、深入學,真正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大力營造學習貫徹講話精神的濃厚氛圍,讓人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激勵人民更加積極參與社區建設,更加自覺地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

《大江大河》觀後感5

根據小說《大江東去》改編的電視連續劇《大江大河》正在熱播。這部電視劇主要講述了1978到1992年間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以宋運輝、雷東寶、楊巡三個人爲代表的先行者們在變革浪潮中不斷探索和突圍的浮沉故事。三位主人公的背景、奮鬥方向不同,但都搭上了改革開放的快車,闖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透過《大江大河》,讓我看到了懷揣矢志不渝的逐夢之心。出身不好的宋運輝,打小就受到周圍人的排擠,備受歧視。當1978年重新恢復大學聯考,大學校門重新朝他敞開時,他勤學苦練,抓住機遇考上大學,之後深入基層,成爲一名國企技術人員,在變革的浪潮中,穩紮穩打,勇於追夢,奠定了自己成功的人生基礎。古人云,“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正值青春,有志無畏。年輕人當堅定“有志者事竟成”的人生信條,以勇銳蓋過怯懦,以進取壓倒苟安,承擔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將個人的夢想與時代同頻共振,堅定理想信念,矢志追夢,不懈奮鬥,爲祖國騰飛奉獻力量,書寫出無悔的青春。

透過《大江大河》,讓我看到了秉承敢爲人先的首創精神。復原軍人雷東寶帶領全村率先推行改革,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創辦磚廠、電線廠、組建建築工程隊,在鄉村改革的浪潮中帶領村民緊跟政策,一直走在時代的前沿,用他的話講“什麼事都要趕在前面”。鄧小平同志說過“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子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改革之路從來都不是一片坦途,廣大年輕人唯有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闖勁和“爲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英雄氣概,敢於啃硬骨頭、涉險灘、闖難關,以蹄疾而步穩的節奏一往無前,就一定能打開革新的新境界,創出一片新的天地。

《大江大河》觀後感6

熱播劇《大江大河》講述了1978到1992年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以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爲代表的弄潮兒們在改革浪潮中的不斷探索和突圍,真實還原了活躍在改革開放前沿一代人的創業生活、奮鬥歷程和命運沉浮。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用中華民族的智慧,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們自己的馬克思主義道路。40年的風雨歷程,40年的光輝歲月,我們向世界、向自己證明了改革開放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落後與封閉就要捱打,40年的奮鬥,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但我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恃強凌弱,成爲和平發展的代言人,國內穩定發展、人民生活安心。

40年春風化雨、春華秋實,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40年的改革開放充分證明了改革開放是一條正確之路、必經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是決定中華民族命運的關鍵抉擇。

的確,40年的改革開放深刻地改變了96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也改變了每一位中華兒女的生活,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說的那樣,“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站在改革開放的新起點上,面對着困難與挑戰全新升級的無限“險峯”,每一位青年幹部作爲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受益者,接續改革開放的建設者、開創者,更當義無反顧地投身於勇攀“險峯”的浩蕩之隊,懷揣着40年前的勇氣和底氣,衝鋒在前,砥礪奮進,再創輝煌。

將我之“小夢”匯入時代“大夢”。新時代屬於每一個有夢想的人。只是爲了讓生活過得好一點的小夢想,安徽小崗村的“大包乾”便改變了歷史的發展軌跡;只是爲了老百姓能不再忍受飢餓,“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便造福了世界人民;只是爲了給村裏的羣衆修出條“生路”,“太行公僕”吳金印帶領唐莊實現了飛躍式發展......他們在實現當初心內“小小夢想”的時候,決不會想到今天竟成爲了中國改革開放歷程中的一面面旗幟。今天,每一位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青年幹部們,不論此刻你是正坐在電腦前爲了落實一個惠民項目而絞盡腦汁,是正奔走在田地間向下一位貧困戶家中趕去,還是正在辦公室裏爲前來辦事的羣衆解疑答惑,你們此刻正在身體力行的“圓夢時刻”終將匯入“時代之夢”的大江大河,匯聚起激流勇進,乘風破浪的無窮力量。

以我之奮鬥助力國之強盛。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改革開放給了衆人無限的機遇,但也意味着更多的艱難險阻。“互聯網+”行動的探索者馬化騰,國企改革“邯鋼經驗”的創造者劉漢章,以及華西村改革發展的帶頭人吳仁寶等等,他們便是從0開始,一步步帶領有夢想的奮鬥者闖出瞭如今大有可爲的天地。青年幹部作爲如今時代的中流砥柱,要想真正成爲“定海神針”需要的不僅是堅定的意志、忠誠的品格,更是如他們一樣滿腔的鬥志和一身的本領。這便要求我們勇敢地邁出溫室,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到改革創新的主陣地、到脫貧攻堅的第一線、到信訪維穩的難點區去經受、歷練、在新問題中學習新知識,在新實踐中適應新時代,在疾風驟雨中蛻變出可以助力國之強盛的有力翅膀。

艱難曲折在險峯,無限風光更在險峯!青年人,讓我們一起懷揣着無限夢想,以勇攀“險峯”的奮鬥之音,奏響新時代的澎湃華章。

有道是,弄潮兒向濤頭立,改革關頭勇者勝。新時代,廣大年輕人當劈波斬浪,激流勇進,乘着改革浪潮的風帆,繼續在大江大河的潮流中,以堅定的意志與昂揚的風采去激揚最美的青春。

《大江大河》觀後感7

近日,《大江大河》主題連續劇熱播引起了熱烈反響,實力圈粉一大波60後、70後、80後,甚至90後與00後也參與這部劇的討論。該劇以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爲代表的弄潮兒們在改革浪潮中的不斷探索和突圍,真實還原了活躍在改革開放前沿一代人的創業生活、奮鬥歷程和命運沉浮,用大開大合的手法講述了3位年輕人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的起起伏伏,“風生水起逐浪高”,新時代的黨員幹部正是該“舟至中流奮力擊水”,用“大江大河”的胸襟去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

《大江大河》讓我明白,恰逢其時,奮鬥纔有意義。

作爲一名80後,我曾經以爲,自己擁有的一切是理所應得,讀高中上大學,找到一份喜歡的工作,都是自己勤奮學習換來的。大江大河一開篇就告訴我,40年前,這樣的經歷是頑強抗爭才換來的。是在烈日下暴曬,汗透衣衫,搖搖欲墜的消瘦身板拼出來的。還有更多的張運輝、李運輝、王運輝,他們拼盡全力,也沒能得到應得的一張錄取通知書,一如宋運萍。而宋永輝從一個有家庭成分問題的小綿羊最終變成國企領導,這其中固然與他個人努力不斷學習成長以及向社會的妥協分不開關係,但更是因爲國家形勢政策的改變成就了一個更加優秀的宋運輝。

當一個人的命運由出生就決定,當社會底層沒有了上升的通道,有的人無需努力就擁有一切,有的人無論如何努力也沒有機會,那麼,這個社會必然糜爛、頹廢。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纔會有積極向上的社會價值觀,推動世界不斷前行。知識改變命運,大學聯考改變人生,終於深刻認識到這句話的分量。

《大江大河》讓我明白,恰乘其勢,不負偉大時代。

循着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的成長脈絡,我們會發現他們並不是完美的人物,更沒有開掛的主角光環,他們在事業上也曾屢遭挫折甚至陷入困局、情感上也曾求而不得與幸福擦肩而過,難得的是他們都未曾言棄,反而愈挫愈勇。“弄潮三子”失意着也奮鬥着、躊躇着也前進着,不問未來如何、唯願不負當下,靠自己的雙手闖出新天地。通過對以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等人爲代表的普通中國人命運的刻畫,《大江大河》描繪了一幅大氣磅礴的時代畫卷,引領我們走入那些過往,感受中華民族如何胼手胝足,換來了今日的強盛。

作爲一名21世紀的當代大學生,由於年齡限制,我無法確切知道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具體是什麼樣子,只能憑着長輩的回憶和書中的描述去盡力體悟,但這阻礙不了改革開放帶給我們的巨大沖擊和幸福生活。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改革開放的直接受益者!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創新,努力學習,提升素質,不爲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堅定不移地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爲廣闊的發展前景,迎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我們應該向我們所經歷的這個偉大時代致敬。改革開放是掄向這個時代的一把斧頭,有了它的披荊斬棘,纔有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

《大江大河》觀後感8

最近一段時間熱播的年代劇《大江大河》,講述一羣年輕人追逐自己夢想的故事,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其中雷東寶這一角色作爲改革開放第一批基層幹部,藉着改革的大勢,摸着石頭過河,成爲農村改革者的典型。軍人出身的他帶領着村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興辦磚窯廠、電線廠,使小雷家村走出貧窮,每個人都富裕起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只有苦幹實幹、艱苦奮鬥、敢於擔當,才能讓人民獲得幸福感。

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光輝歷程,總結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作出了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等一系列戰略部署。作爲全面深化改革的排頭兵,新時代基層幹部既要當改革促進派又要當改革實幹家,盯住幹、馬上辦,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決心大於認識,擔當大於方法。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基層幹部要堅定改革信心和決心,面對新階段改革的複雜性、敏感性、艱鉅性,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不棄微末,不捨寸功。擔當,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爲“接受並負起責任”。在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我們的幹部要敢於擔當、勇於作爲,在工作中不推責諉過,不踢皮球,牢記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急羣衆所急,想羣衆所想。

取實大於取勢,解決大於發現。“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爲不成”。基層幹部既要不折不扣領會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務,又要一竿子插到底,在落實工作中要積極發揮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精神,在理解、謀劃、解決問題上“實實在在”。推動改革落實,關鍵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基層幹部要深入實際,堅持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

原則大於盲從,創新大於保守。基層幹部在工作中不能盲目、盲從、盲幹,要做到心中有方向、做人有原則、落實有規劃。要不怕失誤,敢於在方法上創新、方式上創新、思維上創新。摒棄“得過且過”“無過便是功”的保守思想。要深刻領會新時代新要求,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成爲新時代改革路上的實幹家。

《大江大河》觀後感9

電視劇《大江大河》主要展現了80年代三個青年人宋運輝、雷東寶、楊巡,在不同領域中,努力拚博,努力逐夢的故事:宋運輝求知若渴、永不服輸的勇氣,用知識改變人生軌跡,用技術發展工業生產,成爲一代國企幹部領頭人;退伍軍人雷東寶腳踏實地、不斷摸索,帶領全村人脫貧致富,成爲農民企業家的帶頭人;楊巡同樣踏實誠信、走南闖北,以勇氣和能力從自產自銷發展個體經營戶帶頭人,改變了自己和家人的命運,故事真實還原那個時代的精神面貌,三個側面、三個角度,人物經歷不同、命運不同,但追逐夢想的幹勁卻是相同的。

宋運輝天資聰穎,卻出身不好。他沒有向命運低頭,反而把握住了1978年恢復大學聯考的機會,勤學苦幹,當上了國企的技術人員,穩紮穩打的向上晉升;有過部隊經歷的雷東寶身上有一股別人沒有的闖勁、拼勁,他在鄉村改革的浪潮中帶領村民緊跟政策,一直走在時代的前沿;楊巡白手起家,把握住了商機,幾經波折,最終擁有了自己的產業。

改革開放這條漫漫征途我們已經走過了40年,正因爲堅定不移的遵守黨的領導,不忘初心,中國人民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實現了富國強國的巨大轉變。習近平總書記在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指出:我們黨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改革開放這艘航船沿着正確航向破浪前行。

新時代改革開放的任務更加艱鉅,更復雜多變,只有堅持我黨的正確領導,才能保證基本方向不動搖,纔能有決勝一切的信心和決心。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要像電視劇中的主人公一樣,戒驕戒躁,勇往直前,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爭做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弄潮兒!

《大江大河》觀後感10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大江大河》講述了1978到1992年間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三位主人公分別作爲國營經濟、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的典型代表,演繹出先行者們在變革浪潮中不斷探索和突圍的浮沉,讓沒經歷過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彷彿置身於當時的雲譎波詭。

該劇以經濟改革發展爲主線,各人命運的變遷爲支線,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從經濟政治領域的改革到社會生活、人民精神生活的變化,編織出了一幅從工人、農民、個體戶、政府官員、知識分子、海歸派縱橫交錯的社會網絡圖譜。

從電視劇中就可以看到,改革開放40週年,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首過去,路途艱辛,但是碩果累累。40年的發展,中國人民生活實現了一個由貧窮到溫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過程;中國的社會實現了由封閉、貧窮、落後和缺乏生機到開放、富強、文明和充滿活力的歷史鉅變;中國的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提高;中國民生得到改善,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科技教育快速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羣衆主人翁意識增強,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提高,社會整體文明程度提升,中國科技飛速發展,中國社會發生全方位的歷史性轉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大旗,以“四個全面”、“五位一體”的方針,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改革開放,使我國社會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已進入新時代。中國要向高質量、高標準、高科技的現代化方向邁進,取得全面開放的新勝利,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使我們懂得與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只有堅持全面改革開放,纔是實現偉大夢想的正確道路,黨的十九大帶領全國人民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徵程。

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沿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的新長征之路,萬衆一心,團結奮鬥,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