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觀看《金剛川》的個人感悟心得體會多篇

觀後感1.36W

觀看《金剛川》的個人感悟心得體會多篇

《金剛川》的故事是發生在抗美援朝的末期,當時爲了爭取談判主動權,志願軍發動最後一次大型戰役。大家看完之後都有什麼感受呢?小編在這裏給大家帶來觀看《金剛川》的個人感悟心得體會5篇,但願對你有借鑑作用!

觀看《金剛川》的個人感悟1

“金剛川迎來了黎明的第一縷光輝,蔥鬱的山林一片寧靜,沒有人知道,眼前的這片山林到底藏了多少紅軍戰士。敵人的偵查機盤旋在上空……”這是《金剛川》這部電影的開頭,本片是以抗美援朝末期的金城戰役改編。影片中所表現出的紅軍形象,是那麼的令人以敬畏而震撼!我真切地感受到戰爭的殘酷以及和平的來之不易!其中有兩個片段最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個片段是一位已經被炸彈炸傷的紅軍戰士,他依舊用自己生命最後的時間向敵軍的偵察機發出致命一擊。這位紅軍戰士起初是在一個發射炮的位置,當敵人以爲自己打垮了這臺發射炮臺的時候,這位紅軍戰士在被炮彈炸燬的廢墟中爬了起來。此時的他已經失去了右臂和左腿,鮮血不斷從他受傷的部位涌出,但是他依舊咬着牙齒,拿着破碎的衣服進行着簡單的止血,然後撿起身邊的一根長樹枝作柺杖,艱難地去彈藥箱那裏取彈藥。他用繩子綁住彈藥掛在脖子上,然後一點一點向另一個發射炮臺走去。很難想象,失去右手和左腿的他要忍受多大的疼痛!這一段距離對他來說是多麼遙遠和艱難!

第二個片段是離大部隊進攻的時間越來越近,橋幾乎被炸燬,而下一秒,是一座震驚中外的“人橋”。那個水那麼深,水面那麼急,但是這座橋是真的堅不可摧!橋上,是兩隊整整齊齊、動作迅速的要發起進攻的紅軍戰士;橋下,是無懼困難,堅守職責的工兵。不管是橋上還是橋下的紅軍戰士,他們都有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他們都有一個目標,就是打退敵軍、保家衛國!爲什麼?因爲我國的領土主權絕不允許侵犯!

這兩個片段給我的印象最深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每一位紅軍戰士的無所畏懼,不怕犧牲的精神。我們都知道,1950年6月朝鮮半島爆發軍事衝突,我們稱爲“朝鮮戰爭”。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應朝鮮請求赴朝,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經過歷次戰役最終將戰線穩定在“三八線”一帶。那時候,新中國剛剛成立,不管在軍事上還是在經濟上都遠遠落後於國外的資本主義國家。這場戰爭中國人民達到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目的,挽救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穩定了朝鮮半島的局勢,保衛了中國大陸的安全,維護了亞洲及世界的和平,也極大地提高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威望。影片中的“主角”——橋,被炸燬又被修復,反反覆覆到最後用血肉之軀築成的“人橋”。在面對一次比一次困難的處境中,紅軍戰士們迎難而上,堅韌頑強。他們已經拋棄了生死,駕馭在生死之上的是人民的幸福,國家的尊嚴!

最感觸我的話的是“他們都只是十八、九歲的孩子”,十八、九歲,正處於花樣年華,在祖國的號召下、面對殘忍的敵人、戰鬥在生死未卜的戰場,他們無懼前行,勇往直前!我和他們一樣的年紀,生活在不同的時代。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在祖國的保護中長大。我深深地感受到祖國的溫暖,祖國的強大。新時代下的我們,應該緬懷歷史,致敬英雄!我們應該認識到,新中國成立至今,是多少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我們的今天。時間會讓過去成爲歷史,滄桑的歷史中不能被忘卻的是烽煙的戰火和前輩們的堅強意志。當我們站在祖國的大地上享受溫暖的陽光的時候,不能忘記了踩在我們腳下的土地是多麼的寶貴!

新中國的藍天要有更多敢於“翱翔的雄鷹”!新一代的我們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新時代下的青年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學好本領,學會擔當,肩負起自己的使命,譜寫屬於我們的青春之歌!新時代下的我會好好學習,積極進取,繼承和弘揚民族精神,儘自己的能力爲國家做出貢獻!

觀看《金剛川》的個人感悟2

昨天剛看完《金剛川》,本來沒想着看,但實在是週六,如果不去做點什麼,感覺就很荒廢。於是,和我的好朋友,去看了這個新上映的電影《金剛川》。

說實話,我對這部分歷史實在是知之甚少,大的背景我知道,是抗美援朝,但再詳細地讓我論述,我真的還說不出來什麼。實在是太羞愧了,所以,在看完《金剛川》後,又進行了一次又一次資料蒐集和整理,才慢慢了解到那段了不起的歷史。

《金剛川》電影是從兩個視角來進行講述的,從我方士兵和敵方的視角講電影的每一個細節,重複編排,襯托敵我雙方的應對方法和心路歷程。

《金剛川》觀後感:那是血肉鑄造出的橋

故事一開始簡單闡述金城戰役,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次戰役,也是規模最大的陣地攻堅戰。在對戰期間,我方軍中物資開始短缺,需要後續部隊的人力、物資不斷運往前線,但通往戰場前線唯一的通路——一條跨越金剛川的橋,被美軍炸燬了。而這金剛川是必經之地,河面寬60多米,水流湍急。如果沒有橋,就等於切斷了前線部隊的生命線。面對這種情況,放棄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爲物資的提供直接會影響戰爭結果的走向,於是,上級下命令,需要建橋送物資。看着湍急的流水,破敗的橋,戰士們心裏也會有犯嘀咕的聲音,但還是決定拼盡一切,試一試。

他們開始計劃,編排,伐木建橋,每時每刻,不敢停歇,終於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橋修好了,建好了,準備開始渡河計劃了,正值此時,美軍巡遊的飛機發現橋又被建好了,就又開始無情的進行轟炸。在建橋部隊中,還有兩個炮臺掩護建橋,在美軍轟擊時候,進行反擊擊打飛機。在看的時候,就覺得好艱辛呀,美軍的飛機在空中叫囂,投放各種研製的炮彈,但我們的炮臺在地上,還在用人眼識別飛機位置,不斷調節角度和方向進行反擊,真的覺得在機械物資上,我們就受了很多很多的制約。所以,想到了現在祖國大力發展科技軍事,增強軍事設備研究投入是真的很有必要,因爲我們之前吃過這樣虧,才知道科技強國就是我們必須重視的。

這邊我們的士兵在建橋,後邊又有美軍不斷驚擾毀橋,看着橋在來來回回的建好和損毀之間,時間也開始愈發緊急,延遲一秒都是對前線戰爭的不利,每個人都很焦灼,每個人又有了更強的信念,我們一定要把橋建好。所以,就憑這頑強的信念和爲了老百姓的安寧和太平,戰士們開始以鮮血和自己的血肉之軀開始架設可以承重的橋樑,最後,一層又一層的人,從河裏生生的扛起了一座人力橋,讓物資和部隊繼續前進。即使在這過程中,敵機仍然沒放棄侵擾,在不斷轟炸,而我們的士兵就一個接一個,一個倒下,下一個繼續扛起,木板!

電影中也詳細刻畫了戰士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戰友之間的濃厚的戰友情,以及每個人的堅強和堅韌的品格,他們爲了身後的祖國的強大和老百姓的安寧幸福,他們甘願赴湯蹈火,他們是我們民族的英雄。而且,張譯的演技真的是觸動到我,然後眼淚鼻涕一把又一把。

就像我看到《新聞聯播》裏說的一樣,有些戰士即使烈火燒身,手深深扎進泥土裏緩解痛苦,也不願意發出一聲痛苦的呻吟,因爲他害怕自己的聲音暴露周圍的戰友們;有些戰士即使前方會導致粉身碎骨,但還是勇往無前扛着炸藥包也要炸燬敵人的一道防線;說着這些烈士們的事蹟,主持人的眼眶紅了,作爲觀衆的我也深刻感受到,那種無畏無懼的英雄精神,也深深地被那些曾經爲了我們能有現在安寧日子奮鬥的烈士們,壯士們所感動,是他們的血肉之軀築起了我們今日的安寧幸福的保障之牆。

電影最後,拍攝了一些抗美援朝老戰士們的親口講述,我看了一個就起身離開了,因爲我無法控制自己的眼淚,我怕自己收不住,我不能想象他們怎麼那麼堅強,就那麼無畏,讓我自己也很羞愧,我現在在這個和諧美好的社會氛圍中,每天還在爲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幽幽寡歡,而不知道這麼舒適的環境下,是多少前輩們以及現在的戰士們付出了多大的心力和辛酸。

謝謝你們,如此勇敢和偉大!

觀看《金剛川》的個人感悟3

截至目前,電影《金剛川》看過全片的朋友對電影質量讚不絕口,直言該片是今年的王炸,"也是當前中國電影工業水平的最好體現"。通過官方的物料,廣大網友管中窺豹,對電影的期待值與日俱增。

近日,《金剛川》的導演葛瑞接受中國電影報道的採訪,解答關於電影《金剛川》的部分問題。

金剛川的含義

"金剛川"是地名,1953年7月13日,金城戰役打響,作爲朝鮮戰爭最後一場戰役,它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金剛川則是軍隊與物資通往金城戰場的必經之地。

金剛川地勢險峻,是朝鮮境內的一條山谷,山谷內有一條河流,河流之上的長橋是渡河的唯一通道,因此,守住橋成爲了志願軍隊的當務之急。飾演炮手張飛的張譯,在拍攝怒吼戲過程中,因極度投入而缺氧暈眩,稍作調整便繼續進入狀態;吳京爲了更好地融入角色,與戲中炮兵連兄弟們共同訓練、交流感情;李九霄、魏晨也接受了軍姿、施工等特別訓練;而鄧超爲求更加真實自然的人物呈現,首次挑戰家鄉方言對白。

三位硬核導演各展所長,從戰場上小人物的個體視角去感受戰爭。而如何以現代電影工業手段呈現當年歷史景象,同樣令觀衆倍加期待。對此攝影指導羅攀回憶拍攝歷程:“我們找到了彩色歷史照的反轉片效果,同時又有數字時代電影特點的綜合路線,影像上既有真實感,又有電影感。”

作爲戰爭電影,《金剛川》追求的正是讓觀衆感受真實氛圍、看到戰爭的殘酷性,向曾經的先烈致敬。

此番“金剛天團”集結,衆實力主演懷揣對歷史和先烈的敬畏,奉獻出動人演繹,力求追尋當年志願軍戰士的精神風貌。

影片裏三條故事線的設定讓人聯想到導演諾蘭的《敦刻爾克》,而由郭帆負責的這條線恰巧與《敦刻爾克》有相似之處,都以飛行員的視角來俯瞰整場戰局。

不同的是,郭帆以敵軍飛行員的角度出發。這一部分將有大量的特效鏡頭,而郭帆及其團隊已憑藉代表作《流浪地球》證明了自己對視覺特效的掌控力。

五大金剛的分別是誰?

此前,《金剛川》官方平臺發佈終極海報,海報是影片中的"五大金剛"。"五大金剛"是指五位演員張譯、吳京、鄧超、李九霄、魏晨的角色。

張譯在電影中扮演根據戰鬥英雄劉四一改編的人物張飛,他是河岸前線的炮兵,據悉,電影中的張飛操着一口西北方言,張譯在拿到臺詞後就找到自己的西北朋友幫忙調整口音。

吳京與張譯曾一起主演電影《攀登者》,這次兩人又同在一條故事線中,他飾演關班長,預告片中有他與張飛一同向轟炸機開炮的熱血鏡頭,吳京的形象也很符合具有血性和鋼骨的中國志願軍。

《金剛川》是魏晨和管虎的第二次合作,他與張譯一同出演了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此次魏晨繼續與管虎合作,足見後者對他的欣賞。電影《金剛川》懷抱時代感召、回溯歷史記憶,以光影呈現中國人民志願軍保家衛國的艱苦作戰。

電影《金剛川》懷抱時代感召、回溯歷史記憶,以光影呈現中國人民志願軍保家衛國的艱苦作戰。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前線,不懼艱難險阻,取得勝利,爲新中國的和平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歷史基礎。

在《八佰》中亮過相的除了張譯和魏晨,還有李九霄,在《金剛川》中飾演新兵劉浩,電影通過一場步兵行動展現他的成長過程,相信這個人物在電影裏會大放異彩。

與李九霄處於同一故事線的還有鄧超,這次鄧超返璞歸真,扮演士兵長官高福來。作爲特別出演,鄧超戲份不多但使命沉重,高福來是新兵成長路上的燈塔。

金剛川既是地名也是中國志願軍精神的象徵,中國志願軍化身叱吒金剛,以血肉之軀澆築鋼鐵壁壘。

觀看《金剛川》的個人感悟4

於10月30日下午,公司組織了《金剛川》觀影活動,正是這次觀影活動讓我許久沒觸碰到的淚腺開關“啪嗒”一聲,悄然打開。話說七尺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是隱隱的淚花還是模糊了鏡框…

就座完畢,震撼的電影片頭曲震撼響起,頓時讓人有種即將要上戰場的感覺。緊接着,一句略帶磁性的旁白把我帶入到電影故事情節當中: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當聽到電影《金剛川》預告片中這句旁白時,很多人或許會和我一樣想着,這是一座什麼橋?它到底有多麼重要?

其實,這是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期間護橋修橋志願軍戰士與美軍展開殊死搏鬥的戰爭影片。作爲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場戰役---《金城戰役》。影片描述爲了使志願軍戰士在指定時間內渡水到達戰役前線,後方戰士在敵人的狂轟濫炸之下,從下午到凌晨,不斷搭建並搶修木橋片段。37米長的橋,7炸7修,夜以繼日的反覆搶修。實際上就是聚焦在下午到凌晨志願軍橫渡金剛川的艱難過程,故事內容比較簡單,但卻分別從步兵、高炮班、美軍轟炸機、橋四個視角還原了這一場戰事。這段歷史可能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鮮有耳聞,甚至都不知道還有這麼一段祕辛。拿破崙說:“不以小事爲輕,而後可以成大事”。恰好《金剛川》這部影片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反觀當今社會,大到國家榮辱,細到家庭個體以及工作上。是否我們也應該保持着一顆熱血澎湃的心呢?人生幾十年,縱使生活虐我千萬遍,依然要愛生活如已出,這種生活態度恰好是我們所需要的。從影片當中可以看到所刻畫的人物都極其鮮明:一個目標-過橋;一個配合-分工合作;一個精神-堅持不懈。這種感人的畫面直到現在都依然清晰的浮現在腦海中。

至此,觀影活動圓滿結束,忍不住的感動和對先輩的緬懷仍久久圍繞現場。未來,作爲普通民衆的一員,我們更多的是做好現在手頭上的工作,並深知家庭的責任,努力改善生活質量。可能過程會經歷很多挫折失敗,但是絕不能澆滅我們通往成功之路的希望。

請銘記:時刻都要守護好我們心中的那道“橋”,因爲它是一種信念!

觀看《金剛川》的個人感悟5

前日,我帶着滿滿的期待,走進了影院觀看電影《金剛川》。說實話,我是個軍事歷史愛好者,比較喜歡看這類戰爭題材的電影。特別是前段時間的《八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朋友圈中大力推薦這部電影。

《金剛川》開始之後不久,我就看到了一個與戰場不和諧的鏡頭:一個連長竟然騎着一匹大白馬,到處馳騁着喊大家臥倒隱蔽。在朝鮮戰場,一個小小的連長有可能騎一匹大白馬嗎?大家都臥倒隱蔽了,大白馬這麼大的一個目標,不是活生生的導向標嗎?

《八佰》中的大白馬貫穿了整個劇情,在電影故事的推進過程中,能有着某種隱含的意味在裏頭。而且在歷史上,謝晉元確實也喜歡騎白馬。因此,在電影的細節上,講得通,有意義。但《金剛川》中的白馬,實在是細節上的敗筆。

這個小細節有瑕疵,很快就過了。很多觀衆也不會那麼深思。但是,隨着美軍飛行員的視角結束(第二遍),再來一道高射炮陣地的視角(第三遍),很多觀衆的心裏已經開始嘀咕了!

也許,導演的意思,每一個視角展現的細節,比如,橋上那兩個人點着煙在談些什麼;飛機爲什麼去而復回;延時炸彈是哪一次空襲時投下的;關排長與張飛之間的恩怨從何而來,等等,這些細節,在第一個視角中一閃而過,沒有交代清楚,因此,需要第二個、第三個視角補充上來,類似於古代詩文中的互文見意,才能讓觀衆的情緒多層疊加,讓觀衆的情緒昇華到頂點。

在重複三個情節的同時,導演似乎很理解觀衆,生怕觀衆看不懂電影,於是加了不少字幕,標出的節點,比如,B26炸橋、喀秋莎攻擊對方陣地……等等,作爲下一篇轉場鋪墊的空鏡。但是,這樣的標註和畫外音,並沒有加深觀衆觀影的代入感,反而因而重複的鏡頭太多了,讓觀衆感覺到這部電影並沒有講好志願軍的英雄故事,只是在重複拖長時間,在影片的後期讓觀衆心裏面生出了疲憊感和厭煩感。

以致於觀影到快結束時,我心裏頭涌起了一個成語:三鼓而竭!!

“竭”的觀衆的觀影熱情!說實話,《八佰》我有二刷,以後要是央視的電影頻道再播放,我還會原原本本看一遍。但《金剛川》一遍就看完了,沒興趣了。

觀看《金剛川》的個人感悟心得體會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