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覺醒年代》觀後感精彩多篇

觀後感4.34K

《覺醒年代》觀後感精彩多篇

《覺醒年代》觀後感 篇一

讓“三分之一”注入黨的事業強大活力

“80後、90後”黨員已超過總數的三分之一!中央組織部最新黨內統計數據顯示的這一結果,讓人們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生機和永葆青春的活力,黨的肌體不斷補充新鮮血液,黨員隊伍結構得到優化,黨的生力軍持續壯大發展,黨的事業永遠朝氣蓬勃。

100年前,一批有志青年彙集黨的一大,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從此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這也是一次年輕人的會議,參加會議的代表最年長的不過45歲,最年輕的只有19歲,平均年齡只有28歲,此後改變整個中國面貌的中國共產黨,最初就是由這樣一些年輕人成立起來的。共產黨從成立一開始,就是一個青春的政黨。正如黨的創始人之一李大釗所言,是以“青春之我”,創“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

從那時開始,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中,總是集合了了一批又一批意氣風發、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在革命戰爭年代獻出生命的20xx多萬烈士中,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劉胡蘭、董存瑞……無數年輕人爲偉大事業獻出青春和生命。正是無數優秀青年暗夜中的孜孜以求、探索中的前赴後繼、前行中的不離不棄,才讓我們黨走過100年風雨歷程,仍然保持着蓬勃的生機和活力、擁有青春的激情與魅力,讓一個從只有50多名黨員的政黨,發展成爲擁有9000多萬黨員的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從嘉興南湖紅船上尋找光明的擺渡人,發展到駕馭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領航者。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我們黨擔負着千秋大業,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爲之奮鬥。100年來,無論是血雨腥風的革命年代,還是如火如荼的建設時期,無論是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時期,還是偉大復興的新時代,廣大青年始終堅定共產主義的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定黨和人民事業必勝的信心,一顆紅心向黨,成爲先鋒隊的一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他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鬥,以堅定的信念、寬廣的胸懷、奉獻的精神、務實的作風,爲黨旗增光、讓黨徽閃光,使黨的事業後繼有人、薪火相傳。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讓黨的事業生生不息、滾滾向前,需要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彙集在黨旗下,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敢地肩負起歷史使命,無私奉獻、奮發有爲,踊躍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爲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譜寫壯麗的奮鬥之歌。

《覺醒年代》觀後感 篇二

原來政治書上需要我們死記硬背的東西,曾經真的有一羣人把它當做畢生的理想和信念去奮鬥。在看《覺醒年代》前,我也知道他們很偉大,但如今我才真正明白,歷史書上的紙張太過單薄,寫不盡他們傳奇而偉大的一生。

袁世凱爲一己私慾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張勳“辮子軍”進京,溥儀和一衆清朝遺老妄想復辟,無知的民衆爭相搶奪假辮子。這一切都足以證明先輩們在探索過程中的艱難,但他們不畏艱難險阻,即使前方的路再艱難,他們也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陳延年和陳喬年兄弟倆就義是一個29歲,一個26歲,正是人生中最好的年華,他們在風雨和苦難中來,如陽光般耀眼,正如延喬路雖短,盡頭卻是繁華大道。

生逢亂世,即使人命如螻蟻,但仍有人心向光明。在那樣國土淪喪的背景下最終勝利,才更像是癡人說夢,原來,我們今天所習以爲常的一切並不是歷史進程的必然結果,當漢奸的想不到會有今天,而成爲英雄歷史的那些人,其實他們大約也是想不到的,直到現在我才真正明白原來堅定的信仰是這個意思,原來我一直知道他們偉大,卻依然低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毛澤東的出場,他從風雨中來,如陽光般耀眼,他看到了這些苦難,他記在了心中,而他也改變了這種現狀。

而革命人士的愛情也令人動容,陳獨秀的夫人高君曼,北女師的高材生,她有文藝女青年的浪漫,也有着賢妻良母的溫柔。李大釗和趙仞蘭,“憨坨”和“姐”的絕美愛情,趙仞蘭不識字,是個地道的村姑,但她一直義無反顧的支持他的憨坨。胡適是個深受西方文化薰陶的人,在新舊文化衝擊的時代,他和江東秀的婚姻多了幾分戲劇性,他們後來也算恩愛白頭到老。

還有人血饅頭,死刑犯被殺時周圍人是漠然的,人死後卻有一羣人衝上去,爭搶着要用饅頭蘸新鮮的人血。其實魯迅先生是寫過這個詩的,但當時感觸並不深,直到在劇中親眼所見才感到了驚恐與不適,如看客般冷漠的深情讓人毛骨悚然。賣孩子,嫁公雞,窮人家的孩子高燒卻沒錢醫治,救國迫在眉睫,卻找不到良策,共和國的探索艱險仍然歷歷在目。

他們的犧牲沒有白費,如今,太平盛世,如您所願。先生,泱泱華夏,代代出人才,中華兒女必將不辱使命,砥礪前行。

他們的精神跨越百年,彷彿又站在了我的眼前……

《覺醒年代》觀後感 篇三

最近,我觀看了電視劇《覺醒年代》,讓我感慨萬千。

新生的中華民國在北洋軍閥的統治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不甘沉淪,一心想着救國,他們經過痛苦的反思認識到: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啓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並徹底盪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才能使中國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才能推動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徹底消滅舊中國,建設新中國。

“南陳北李,相約建黨”是中國共產黨史上一段廣爲傳頌的佳話。那麼“南陳”與“北李”是如何認識,並走到一起的呢?他們的第一次交手,談論的是什麼問題?劇中一開篇,就展現了陳獨秀與李大釗相識的過程。

開頭幾集,於和偉扮演的陳獨秀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有激情卻不用力過猛,有氣場卻不虛張聲勢。既展現了先進知識分子的深邃思想和澎湃的激情,又有普通人的無可奈何。人物的塑造有溫度有情感,看起來極具感染力。

看《覺醒年代》就像在看歷史,年代感、畫面感極強。劇情清晰勾勒出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與精神風貌。劇中的人物刻畫非常生動和形象,往往一出場,便令人肅然起敬,根本分不清誰纔是主角。有故事,有思想,有現實,有理想,有情懷,有教育。展現了那個時代的文化人之風骨,爲天下蒼生的擔當。他們不畏艱難險阻,勇敢地追求真理,以自己的一腔熱血和理想抱負,積極投身於革新運動中,着實令人敬佩不已。

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作爲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奮發有爲,積極探索,刻苦學習,爭做國家棟梁,爲國家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覺醒年代觀後感 篇四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史詩鉅製《覺醒年代》在央視開播,看完久久不能平靜。通過劇集,讓我近距離的看到了他們本身。該劇講述了從《青年雜誌》辦立,到中共一大召開,中間太多人物震撼我心。我看到仲甫先生鮮活的人格魅力,守常先生關心大衆疾苦,二人甘爲革命犧牲自我的決絕;蔡公一代北大校長的風姿,讓人肅然起敬;年輕的延年,喬年,世炎,仲懈,心剛…一羣青年人的一顆愛國之心。

該劇帶給我的感動太多,讓我每每爲年輕的生命心痛不已,感慨他們如此的風華正好,卻被迫害致死。他們一定是死得其所,爲信仰不惜所有。他們不是幾個人,是一衆革命先人的縮影,他們年紀輕輕就爲這個國家付出寶貴的生命,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劇中毛澤東的出場是兩分鐘的奔跑,他穿過長沙街頭,懷中緊抱着《青年雜誌》,雨中的長沙所呈現的是20世紀國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整個畫面是一個“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時代的隱喻。

該劇明確寫清楚了在明清帝國覆滅後,無論是通過科舉還是功蔭都無法進一步完成社會身份構建的一批人的生存和精神狀態;它體現了民國初年通過科舉獲得政治身份的人的自傲與膽怯和沒能參加科舉青年的衝動和執着。

年輕時,陳獨秀勸諫其想當縣長的朋友孟鄒說過:“在這年頭,當官是最高危最短命的職業,那說完蛋就完蛋,不如開一書社,一能謀生,二能爲革命籌集資金。”這裏也充分體現着明清社會結構並不足夠本質,看起來可以以士人身份成爲統治階級的一員,但士人身份是虛假的,階級地位是晃動的。換言之如果滿足於此,那等待的結果只有慢性死亡。在當時分配資源系統不足以支撐社會發展下,五四運動給明清青年士人以古典的方式登上舞臺,我黨和國民黨均提供了這個渠道。看《覺醒年代》讓我們學會要真正理解社會生產,構建與當下甚至未來的社會生產相對應的社會身份。

當時的陳獨秀們的階層到今天還需要覺醒來打破,打破的不是經濟階層而是思想階層。當今社會是因爲在落後的地區,在貧窮的地區,很多人的思想和心智依然得不到教育資源的啓蒙和人脈資源的開眼界。所以即使陳獨秀覺醒年代一百年後的今天,還有很多人因爲落後,思想和心智還是沉睡着的。然而今天的社會又發展太快,快得讓很多人看到的只是貧富差距而不是思想差距,看到的是紙醉金迷,看不到的是思想貧乏和心智不成熟。所以很多人都心態浮躁,愛攀比,活得不開心,抱怨社會,抱怨起點低,仇富。所以有了更多防不勝防的誘惑和騙局。

作爲當代青年人,我們的脊樑又該何去何從?私以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首先就要修身。善良和愛永遠是這個世界最偉大的東西,當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願當代青年能夠仰望星空,秉承先輩愛國之精神奮勇前行,激勵自己:祖國需強大,吾輩當自強。

《覺醒年代》觀後感 篇五

讓“五四”精神指引廣大青年的不斷前行

2019年是“五四”運動100週年。100年來,無數中華優秀青年不約而同地走在了民族解放、民族復興道路上,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捍衛了祖國的完整、捍衛了民族的榮譽。今天我們站在偉大祖國進入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作爲新一代青年,我們必須深刻認識“五四”運動倡導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思想,以時不我待、積極作爲、勇於擔當的勇氣,不斷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力量。

愛國,“五四”精神的基本核心。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以青年學生爲主,廣大羣衆、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從此,“愛國”成爲廣大青年心中的永恆主題,至此在中國大地上迅速掀起了愛國救國的熱潮,一大批優秀青年投身於愛國救國運動,如陳獨秀、李大釗、鄧中夏、張太雷、陳潭秋、張聞天、周恩來、沈澤民等等,在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旗幟的指引下,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讓我們繼續以“五四”運動的愛國精神爲指引,激勵廣大當代青年全身心投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

進步,“五四”精神的永恆主題。五四運動也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需要進步的文化、進步的思想來指引中國革命。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爲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送來了進步的思想,在俄國革命的號召下,在列寧的號召之下,在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號召下,大批贊成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進行了自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最徹底的文化革命,從此帶領軟弱的中國走上了馬克思主義道路,實現了偉大祖國的偉大統一。在新中國成立後,面對一貧如洗的中國,經濟落後、生產力落後,中國共產黨人依然用進步的思想創立了改革開放,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實現了祖國從站起來到強起來的跨越。當前,我們站在偉大祖國的新時代下,仍然需要進步、需要復興,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進步的思想指引廣大青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繼續努力。

民主,五四精神的時代特徵。五四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現代意義的民主實踐,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個傳統,“皇家就是國家,忠君就是報國。”近現代以來,西方列強步步緊逼,羣衆靠誰?靠皇帝?皇帝跑了;靠北洋政府?袁世凱倒了,段祺瑞、徐世昌等一撥又一撥,走馬燈似的,都不行。所以,毛澤東在1919年7月寫下了《民衆的大聯合》,指出“我們醒覺了!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幹,誰幹?”這個“我們”就是民衆。人民要靠自己的力量來掌握自己的命運,從五四運動的民主意識和民主精神,誕生了人民當家作主。現在,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科學,五四精神的中國道路。五四運動的科學精神不僅僅是自然科學,更重要的是拯救中國、發展中國所探索的選擇的道路的科學。五四運動以後中國人民一直在探索什麼樣的救國方案、救國道路才能真正的讓中國從水深火熱中走向統一、走向富強、走向未來。經過檢驗資本主義、改良主義、自由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等等道路在中國都行不通,只有馬克思主義、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逐步成爲中國人民的共同認識、歷史選擇和現實勝利。今天,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引,不斷開闢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

《覺醒年代》觀後感 篇六

一部《覺醒時代》充分展現了從新文化運動到中國共產黨建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讓我們看到了在那個覺醒年代的百態人生。如今,作爲新時代的青年幹部們,你覺醒了嗎?

新時代的覺醒,需要有“人生道路千萬條,爲民服務第一條”的理想信念。從我們黨這一路走來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艱苦奮鬥的初心是人民。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無論是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還是南方洪災,我們都在用行動踐行“一切爲了人民”。作爲青年幹部,光有一腔熱情是不夠的,更要樹立自己爲人民服務的信念,“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爲心。”與人民同聲共氣、心心相印當成爲青年幹部的自覺追求,以“人民至上”的責任心服務基層羣衆。

新時代的覺醒,還要有“艱難險阻路迢迢,風雨兼程勇向前”的拼搏進取。從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抗日戰爭的勝利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再到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走過了無數艱難崎嶇的道理,越過了無數陡峭險阻的山崖。他們憑着那一股拼搏之力、那一股堅韌之勁和那一腔奮勇之氣,爲我們創造瞭如今的良好環境。大江潮涌,勇者弄帆。在時代發展、事業前進中,作爲青年幹部,任他千般苦、萬般難,我們也要敢於衝鋒在前,不用揚鞭自奮蹄。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風雨兼程,奮勇向前”從來都不是簡單的口號,而應是“刻進骨子裏、融入血液中、記在心坎上、落在行動上”的錚錚誓言。

新時代的覺醒,更要有“以夢爲馬啓新程,腳踏實地譜新篇”的砥礪奮鬥。歷史一次次證明,中華民族的每一個夢想從來都不是簡單的口號和虛無縹緲的空想,我們以夢想爲指引,以踏實刻苦的拼搏,將每一個夢想都變成了現實。作爲青年幹部,要始終牢記奮鬥就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青年風華正茂,更應當潮而立。面對美好歲月,我們要少一些望洋興嘆的怯懦,多一些乘風破浪的勇毅;面對複雜形勢,我要少一些“與我何干”的推卸,多一些“衝鋒在前”的擔當,始終抱有一股以夢爲馬的激情和穩紮穩打的幹勁,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以更穩健的速度和力度,揚鞭而進,譜寫新篇。

《覺醒年代》的觀後感 篇七

春天的味道是什麼?一枝怒放的花會在枝頭告訴你。或是一場春雨,在清涼的洗滌下,讓你品味春天的味道。

而這種味道卻搖身一變,悄悄地飄到海外的落葉上,飄進了那個別樣的深秋。這是一個特殊的年代,一個被袁世凱復闢帝制的濃煙所籠罩的時代!之所以稱之爲“年代”,而非“時代”,大概是因爲它蒙上了歷史的面紗,雖久遠卻不得不被銘記——因爲正是那個年代,正是那個年代裏的那些人,以頑強不屈、無私奉獻的精神成就了我們今天的新中華!

還記得那個衣着破破爛爛、渾身長滿了蝨子,但眼睛炯炯有神、爲人善良開朗、血氣方剛的“乞丐”嗎?沒錯,他就是創辦了《青年雜誌》的陳獨秀,也就是那個用科學與民主照耀中國的革命家!正因爲他獨特的方式、細緻的思慮,讓身處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李大釗由衷地感嘆:“現在雖然是深秋,但我從他的《青年雜誌》中感受到了春天的味道!”

然而,春天不會只停留在一處。

一碗清水裏也有春天!你瞧,那隻歡快的小螞蟻還在游泳呢!正在碼頭勞作的延年見了他,沒有粗暴地將他丟棄,而是輕輕地將他捏起,放在碧綠的葉片上,讓他來一場森林之旅。一盤荷葉黃牛蹄裏也有春天!雖然只是一隻無辜的小青蛙,已上餐桌的它卻沒遭扼殺,借仲甫的'手,又迴歸了自然,回到了清澈的小池塘裏,繼續自由地生活。

春天的味道竟如此美妙,但在一個個革命家庭裏,卻如此可遇不可求!

有一對兄妹正在提一個沉重的水桶,要把水倒進水缸裏。這時走進了一個人,他“八字鬍”,身着長袍,提着木箱,熱情地幫助他們,結果卻被這一家錯認成了“黃鼠狼”!好一隻“黃鼠狼”啊,那就是兄妹倆的父親——李大釗!

爲了探索救國之路,多少革命家長居海外,刻苦鑽研!看着他親切地喊一聲:“姐,我回來了。”那種久別重逢的團聚不也是春天的味道嗎?看着他柔情地抱起女兒,洋溢着歡快的笑容,我真想激動地喊一聲:“春天真美啊!”

《覺醒年代》觀後感 篇八

解好時代“疑難題” 爭當優秀“答卷人”

去年,中組部印發的《關於改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精準設置關鍵性、引領性指標,實行分級分類考覈,引導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抓重點破難題、補短板鍛長板”。合格的領導幹部,不僅要能夠妥善處理好日常的常規工作,更是要有發現難題、直面難題和解決難題的能力。爲此,廣大黨員幹部當以《通知》的精神爲“航向標”,從工作中的“硬骨頭”和“痼疾”中着手,力戒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主動向重點和難題發出挑戰,競相爭當優秀的時代“答卷人”。

力戒“耳目閉塞”,煉就洞察秋毫“火眼金睛”。“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中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面對新變化新發展,需要領導幹部們堅持好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問題導向”,深刻聚焦我國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找到癥結所在,方能對症下藥。爲此,黨員幹部既要準確識別國內外大環境變化帶來的新挑戰,增強風險防範的意識;又要深刻認識基層各項工作推進中的複雜問題和民生難題,做好化危爲機的準備;同時,也要時常照鏡自省,對照優秀楷模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加以重視。以新發展理念爲指引,轉變以往對問題視而不見、對難題置之不理的處事方法,以敏銳眼光洞察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最爲棘手的難點痛點,傾聽好時代的呼聲。

力戒“避重就輕”,鑄成迎難而上“鐵肩膀”。當前,全面深化改革進入了攻堅深水期,面臨的阻礙和挑戰都前所未有。值此“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之際,黨員幹部本該一鼓作氣衝鋒向前,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不少幹部卻被畏難情緒束縛住了幹事創業的腳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敷衍心態有之,“戰戰兢兢畏首畏尾”的猶豫不決亦有之。李大釗曾說:“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衝過去的。”黨員幹部當時刻謹記自己的初心,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用遠大的理想信念激揚超越功過的擔當精神,在矛盾衝突面前敢於迎難而上、在危機困難面前敢於挺身而出,少一分個人得失的算計,多一分捨我其誰、攻堅克難的拼搏奮發,扛起使命,知難而進,百折不回。

力戒“庸碌無能”,鍛造披荊斬棘“金剛鑽”。在各種各樣的難題面前,領導幹部不僅要敢於擔當,更要能夠擔當。能夠擔當,便是要求堅持在與前進道路上各種重難點進行鬥爭的過程中提高戰鬥本領,不被輕易打敗。正所謂“繩短不能汲深井,淺水難以負大舟”,領導幹部身在其位,肩負國家與人民的期望,與“位”相匹配的“爲”必不可少。新長征路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有待去攻克,克服“本領恐慌”、提高戰鬥能力刻不容緩。唯有在攻堅克難中多經歷幾遍“風吹浪打”、多捧幾次“燙手山芋”、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不斷砥礪治理能力、動員能力和貫徹執行能力,補短板、揚優勢,才能切實做到手中有招、心中有數,用發展來解決發展中的難題,用確定性戰勝不確定性,交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滿分“答卷”。

覺醒年代觀後感 篇九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強則國家強。五四風雷激盪百年,青春中國風華正茂先驅長逝歷史已遠,然天下居廟堂者與處江湖者,當以史爲鑑,牢記民生之重、國運之重、使命之重。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重託、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

覺醒年代觀後感 篇十

對於百年前的歷史,除去歷史書上那些晦澀難記的考點,你還知道多少呢?魯迅是在什麼樣的情景下,寫出那些讓我們現在“背誦全文”的文章?“新文化運動總司令”陳獨秀會被親生兒子罵“僞君子”?毛澤東在看到《新青年》時,是怎樣的心情?這些書本鮮少提及的,或許纔是那個年代人們爲信念奮戰的真實一生。

《覺醒年代》帶我們走進了那個年代,帶我們走進了革命先輩們爲了理想信念奮戰的一生。

“天發殺機,戰雲四飛,倭族趁機,逼我夏宇,留日學子,羈身異域,回望神州,仰天悲憤”。這是李大釗在日留學時聽聞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時的振臂高呼。此時的他迫切的想爲中國尋求一條出路,想解救人民於水火之中。

令我感觸最深的一幕,是“他從雨中走來”,青年毛澤東在雨巷中奔跑,他一路跑來,所看到的一幕幕,鏡頭所呈現出來的畫面,正是那個年代的縮影。在雨巷中,有策馬狂奔的軍閥,有在小轎車裏吃着麪包看着雨中小巷的富家子弟,有在街邊賣女兒的婦女,也有在雨中撿食物狼吞虎嚥的乞丐。他從雨中走來,從人民的疾苦中走來。看到這一幕,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復。

也正是因爲這樣的疾苦,激勵了革命的先輩們他們不忍心看到自己所熱愛的國家淪陷,他們迫切的想爲國家尋求一條正確的道路。他們一路跌跌撞撞,可他們從未放棄,使他們如此堅定的只有他們的信仰——愛國!

在網上看到一段話:我們站在歷史後人的視角看先輩們,感覺到他們偉大,但他們的偉大和悲壯,遠比我們所能想象深重的多,因爲我們看見了他們的勝利,而他們在犧牲時並不能預知未來,不知道自己的犧牲,對中國的勝利有多大意義,也不知道我們要用多少年才能迎來勝利,甚至不確定我們能不能勝利,他們抱着一腔熱血,在犧牲之時所能依賴的只有滿懷的信念,曾經我一度想不通,爲什麼有人要當漢奸,後來有一天和人聊起這個話題,他說,他們又不知道中國能否扛過去,在那樣的背景下最終勝利更像癡人說夢。我們今天習以爲常的一切,並不是歷史進程的必然結果當壞人的人想不到會有今天,而成爲英雄的那些人大約也想不到。到那一天我才突然明白,原來那些人說着“我們一定會獲得最終勝利”時,並不真正知道他們真的能成功,原來他們前赴後繼犧牲的時候也並不真正的確定。他們的犧牲時表示能換來想要的結果原來堅定地信仰是這個意思,原來我一直知道他們偉大卻依然低估了他們的偉大。

陳延年說:“作爲長子,我可能不能爲父母盡孝,不能爲弟弟妹妹盡責,因爲我也是立志要爲國家獻身的”。他在29歲被國民黨反動派亂刀砍死,他的弟弟陳喬年26歲時被國民黨殺害。無數的革命先輩爲了信念獻身爲了理想獻身,爲了國家爲了人民獻身。

看完這部劇之後,以前只是一個個名字的先烈突然鮮活了,以前只是歷史課死記硬背的任務評價歷史意義在某一刻突然懂了,原來在《情深深雨濛濛》的那個年代並不只是才子佳人,花前月下,醉生夢死,更是哀鴻遍野,餓殍累累的亂世。真的有人吃人血饅頭救命有人爲國家一夜白頭。

作爲後輩我在享受着先烈帶來的盛世時,也更要銘記,要心懷感恩,更要以他們爲榜樣。堅定信念,以一腔熱血,報先烈之恩,創盛世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