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精品的百家講壇觀後感

觀後感3.21W

精品的百家講壇觀後感

《百家講壇》欄目走紅、系列圖書暢銷、主講人成名引發了極其廣泛的關注和爭議,成爲一種文化現象、出版現象和社會現象。以下是爲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百家講壇觀後感,給大家作爲參考,歡迎閱讀!

百家講壇觀後感1

暑假的一天,我在電視裏看到了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先生講的《我的歷史觀》,他提出了一些新穎的觀點,比如:人的本性都是惡的,善是後天形成的,一個人如果想作惡,能作惡,會作惡,也敢作惡,但是他就是不作惡,這就叫善。易中天在講《我的歷史觀》時眉飛色舞,手不斷地比劃着,語氣抑揚頓挫。我聽得津津有味,節目放完了,我還意猶未盡。於是,我記住了欄目名稱:《百家講壇》;播出時間:12:45至13:28;頻道:CCTV10。以後每天一到那個時間我就會坐在電視機前準時收看。

但是,問題出現了:開學了。怎麼辦呢?我想了個辦法:上網看。於是我就上網搜,終於在土豆網上搜到了幾集《品三國》,我欣喜若狂。但是由於網速的限制,那些視頻總是放一會兒,停一會兒,非常不爽。怎麼辦呢?

一天,媽媽帶我去新華書店,想給我買些文學類的書。但是,我一進門就看見了幾本《百家講壇》的書,我如獲至寶,腳像生了根一樣,再也無法挪動。我捧起一本《品三國》,貪婪地看了起來。在媽媽的再三催促下,我才極不情願地來到了文學類書的區域,可這時的我哪裏還有心思看這些書?我站在這些書中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只走馬觀花匆匆轉了一圈,就迫不及待回到了《百家講壇》的書旁。在我的軟磨硬泡之下,媽媽終於同意我買《百家講壇》的書了。我一口氣買了《玄奘西遊記》、《品三國》、《唐高宗的真相》和《康熙大帝》這4本書,心滿意足地回家了。一到家,我就埋頭看了起來。

《百家講壇》爲我展示了一個精彩而新奇的世界。看了錢文忠教授的《玄奘西遊記》,我知道了玄奘法師是個勇敢堅強、充滿大智慧的人物,與《西遊記》中窩囊的唐僧大相徑庭;看了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國》,我知道了漢末三國的一些歷史真相,與小說《三國演義》描寫的大不一樣;看了趙曉嵐教授的《李煜》,我知道了南唐後主李煜雖然在政治上是個庸才,但是在詞壇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稱爲“詞中之帝”,我還把他的一些詞放到了我的QQ空間裏……

《百家講壇》,壇壇都是好酒,這酒甘甜醇厚,而且富有營養;《百家講壇》是我的老師,用知識的甘泉滋潤着我的心田;《百家講壇》還是我的朋友,陪我度過許多快樂的時光。我愛你,《百家講壇》!我永遠是你忠實的fan。

百家講壇觀後感2

百家講壇一直是我比較喜歡的欄目。從紀連海的《正說和珅》到易中天的《品三國》。這幾天我就關注着于丹教授的《論語》。

《論語》是一本記錄孔子與他的弟子的言行的書。孔子說,一個人要有人格的尊嚴。他不提倡以怨抱怨。因爲冤冤相報何時了?他也不提倡以德抱怨。他說那是一種浪費。是對人生的浪費。試想,人家很對不起你,可是你仍然忍辱負重,還在那裏對他人寬容,忍讓,會讓那人感到你是可欺的。這樣會讓那個人瞧不起你的,你要用你的公正,磊落的人格,既不是德,也不是怨,要把有限的情感留在最有用的地方。因爲人生有限,生也有涯。光明磊落纔是你應該做的事情。

于丹教授把孔子說的文言文給予大家解釋得惟妙惟肖。讓人容易懂得爲人處世道理,她講述的人生哲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所以我認真做着筆記。我需要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因爲在我的面前總感到很困惑,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我真的不知道如何處理爲好。如今我找到了答案。

其實,身爲教師不光要看看。學生們也可以看看答案補充紀連海講的《紀曉嵐之謎》最好看,通過《紀曉嵐之謎》我知道了紀曉嵐先當官,然後犯了錯誤,被髮配到新疆。在去新疆的路上,他寫了好多好多文章,後被編成《閱微草堂筆記》。紀曉嵐在新疆待了兩年,因爲要編《四庫全書》,又被調回到北京。《四庫全書》編了十年,編書特別辛苦,十年中還累死了好多人,幸好紀曉嵐沒死。這部書總共寫了七卷,保存到了中國的七個地方,有北京頤和園,北京故宮,臺北,瀋陽等。後來,有幾個地方的書因爲外國人的侵略被燒燬,還有幾個地方的書全部保存到現在。

通過這個講壇,我的腦子裏又增加了許多知識。我想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也登上講壇,爲大家講知識。

百家講壇觀後感3

中華民族的璀璨五千年曆史,象一卷優美動聽的樂章。然而在這跌蕩起伏的樂章中,有幾個不和諧的音符------朝政中的貪官。

他們象一隻只害蟲,侵蝕着繁榮昌盛的國家。而我看的歷史節目:《百家講壇》中,也披露了和坤這個大貪官。這期節目主要介紹了:在偶然的一次護皇上出宮的過程中,和坤因爲好記性,回答了皇上的難題,因此被皇上看中,後來他掌管朝廷中的重要職務,貪贓枉法,橫行霸道,謀害忠臣,甚至還偷穿龍袍。

當他後來被皇帝抄家問斬時,人們在他家裏竟發現他的家產有白銀8億到10億兩之多,抵得上朝廷10年的收入。看完電視後,我禁不住倒吸幾口冷氣。和坤貪污的東西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數目大得令我震驚。此刻我的眼前浮現出和坤搜刮奇珍異寶時的情形。我閉上眼睛,努力回憶着和坤步步高昇的過程。

可8億兩白銀這個數字總在我的腦海裏盤旋,揮之不去。它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我,使我對和坤這樣的人瞭解得越來越透徹。和坤從一個小小的護轎士衛,到朝廷裏的大官,令我困惑不解的是,舉報和坤的人不止一個,爲什麼皇上寧可相信一個貪官,也不願相信身邊的忠臣呢?也許是因爲皇上被他的甜言蜜語所矇蔽;也許是和坤掩人耳目、不斷變化的花招;也許……

我憤慨地做着各種推測,但是我卻忽略了一個問題,一個本質的問題:難道和坤從一開始就有那麼大的野心嗎?不是。在朝廷這個利弊分明的環境中,清官常常受苦受難,而貪官卻能凌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樣的環境中,如果沒有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念,便十分容易被誘惑,而和坤就是在白花花的銀子中越陷越深的吧。貪官,是摧毀國家的頭號“原子彈”,一個集體中,如果冒出一個小和坤,這個集體的後果就不堪設想。每當我看到“貪官”這兩個字,我就總會聯想到我們班的班長。

我們的班長大多數都是“老好人”,辦事看關係,你跟他要好,他就幫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要跟他關係不好,他就處處抓你的“小辯子”。雖然我對這些作法有看法,但有時自己也會犯同樣的錯誤。

掩面而思,不禁想到:“貪字就象毒品,會使人越陷越深。只有把個人的利益置之度外,才能真正爲祖國效勞”。所以,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時,不能忘記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通過收看《百家講壇》,使我明白了許多,瞭解了許多,知道了許多……

而今天我所受到的啓迪,可能使我終身受益。

百家講壇觀後感4

《論語》所記載的,是孔夫子從生活中演繹出來的爲人處世的經驗和他對弟子的教導。其中許多經

典的詞句是我們許多人耳熟能祥的,這部曾經統治中國社會思想兩千多年的儒家經典,今天仍然能爲我

們現代人構建和諧社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提供一份溫馨的勸導。

北京師範大學的于丹教授將做客《百家講壇》,從七個方面,爲觀衆朋友講述她解讀《論語》的心

得。

《天地人之道》:您知道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嗎?我們一個生命個體,在浩瀚的宇宙中意味着什麼?

《心靈之道》:人生不如意事常九,當遇到人生的缺憾時,我們該如何面對呢?

《處世之道》: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怎樣才能保持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

《君子之道》:我們常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那麼何爲君子,何爲小人呢?

《交友之道》: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我們如何分辨好朋友和壞朋友,又如何才能交到好

朋友而遠離壞朋友呢?

《理想之道》:“匹夫不可以奪志”,理想是一個人奮鬥的動力和前進的方向,但我們該怎麼理解

“理想”的含義呢?

《人生之道》:您知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

逾矩。”的真正含義嗎?

這兩天,看到于丹教授的講課,很精彩!她是一個很有文采的一個學者,這些年隨着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國民在物質生活逐步提高的過程中,人們的精神需求越來越強烈,政府也在逐步引導,把中國2000多年的儒家文化的精髓在這個物質至上,道德淪喪的時代作爲一個軟力量在宣講,不但在國內宣講也越來越讓“孔子文化”對國際上在宣講。在聽的同時,自己也感受到對聖經知識的缺乏,對中國古代文化和歷史的匱乏。

教授講解的《論語心得》,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這部在中國傳承了近2500多年的《論語》,詮釋了人類的道德品質,淨化了人類的靈魂。而教授把先賢那些精闢的理論轉化成了大衆易於接受的平民化的內容,影響到了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羣,同時也深深的影響到了我。更令我感觸的是教授講課時的氣概,真是一種大家風範,言談舉止,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氣勢,對我來說真是來自於心靈的震撼與洗禮!

教授講解的過程中有一句話給了我深刻的印象,就是泰戈爾說過的:如果你因爲失去月亮而哭泣,你也可能失去星星。這是教授在講解《論語心得》之——心靈之道時引用的一句話。孔子曰:人生百年,熟能無憾?教授是這樣給我們詮釋這句話的含義的: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你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

也正如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多學會寬容的看待學生,看待工作,其實就給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闊天空。如果那樣的話,我們的教育就會變成一件其樂無窮的事,也會讓我們樂在其中的。

教授講解的《論語心得》精髓不是我們能立刻領悟的,但心靈的震撼和淨化卻是實實在在的。

百家講壇觀後感5

寒假,老師佈置作業要求我們看《百家講壇》關於蘇軾的內容,並且還要我們寫一篇觀後感。我艱難的看完了蘇軾的十集一開始不以爲然的,可到後來聽《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我熱血沸騰,再到《江城子-記夢》時,感於蘇東坡先生“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的言簡意深。全篇看下來,讓我覺得這位古人爲世界創造了許多歷史。

年少的蘇軾,有着很好的家庭教育,父親蘇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寫得一手好文章,對蘇軾很嚴格。蘇軾之名的由來,便是父親對兒子的一片苦心期待。蘇洵希望兒子不要太過於鋒芒畢露,而是一點一點地展現自己的才華。蘇軾少年成名,22歲考了相當於現在全國大學聯考的第二名,實際是第一名,當時的主考官歐陽修以爲是自己學生曾鞏的考卷,寫的太好了,但怕人說他徇私舞弊,把這份考卷點了第二名,實際考卷是蘇軾的。後來歐陽修對老友說:“捧讀蘇軾的信,我全身喜極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當今奇才,我應當迴避,放他出人頭地。請大家記住我的話,三十年後沒有人會再說起我來的!”當時歐陽修名滿天下,天下士子進退之權全操在歐陽修一人之手,歐陽修這一句話,蘇軾之名頃刻傳遍全國,“出人頭地”這一成語就是從這裏來的。蘇軾25歲時在制科考試中被皇帝點爲第一名。制科考試在宋朝只舉行過22次而且不定期,錄取的人員只有41人,蘇軾是所有人中成績最好的,百年第一。

那個時代的蘇軾善於以文字表達自己的感情,抒情、論國策,所以我們今天才有機會讀到他的許多作品,並在文字的帶領下回到那個時代體會他的心靜與喜怒哀樂。反觀如今,我們真的沒太多機會寫作了。其實寫作,一在記錄,二在思考。更何況蘇軾可以一直保持以一顆赤子之心去生活並抒發自我情感,只這個境界就是足以貫穿千古。無外乎歐陽修曾說,千年之前沒有出現過蘇軾這樣的才華超羣的人,我不知道千年之後,還能否出現第二個蘇軾。

蘇軾是個名副其實的大文豪,他的詞自成一派,讓人望之感嘆。他的一生充滿了神奇的色彩,雖然鬱郁不得志,但是他有豪邁的胸襟,能包容天下,雖寄情與山水之間,卻有自己獨特的政治解讀,他的政治抱負未能施展於朝野,卻通達於後人。正所謂“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