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2021袁隆平遺體送別儀式個人觀後感

觀後感1.63W

2021袁隆平遺體送別儀式個人觀後感

2021袁隆平送別儀式觀後感1

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習近平總書記委託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專程看望袁隆平同志的家屬,並強調我們對袁隆平同志最好的紀念,就是學習他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信念堅定、矢志不渝,勇於創新、樸實無華的高貴品質。只有向這位稻田裏的“追夢人”“耕耘者”“服務員”致敬,才能真正接過他手中的接力棒,承載他的夢想、弘揚他的精神。

袁隆平常說“我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正因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堅持,纔有了他的信念堅定、矢志不渝,纔有了稻浪中的米香、百姓家中的笑臉,纔有了水稻高產夢的實現,“雜交水稻”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爲了實現夢想,他從未停止過向前探索的腳步,用一生致力於對雜交水稻的研究、應用與推廣。初心易得,始終難守。他卻用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詮釋着什麼是信念堅定,什麼是矢志不渝。他信念堅定,不管碰到怎樣的難題和困難,他都不變方向、穩紮穩打、逐一攻關;他矢志不渝,一直堅持下田,只爲心中所夢。向他學習,就是要如他一般聽黨話、跟黨走,做勇敢的“追夢人”。

風吹過稻浪,總能看到一個樸實無華的背影,時而如普通農民般辛勤勞作,時而在田裏現場記錄水稻的相關數據,時而在爲身旁的其他研究院或者學生耐心講解着。那背影便是稻田裏的“耕耘者”——袁隆平。一縷米香裏,有他的懷揣夢想、辛勤付出;一陣稻浪裏,有他的腳踏實地、勇敢逐夢;一方禾田裏,有他的悉心呵護、用心照料。每一次小小的成功、大大的突破裏藏着他的腳踏實地、默默耕耘、不辭辛苦。淌下的是汗珠,換來的是飽滿的穗子;付出的是努力,收穫的是端穩的中國飯碗。如他一般腳踏實地、不辭辛苦,才能在耕耘中有所收穫、在創新中不斷突破、在奮鬥中成長進步。

袁隆平23歲時就說過“要解決糧食增產問題,不讓老百姓捱餓”,字裏行間流露出他濃厚的爲民情懷。從起初發現“鶴立雞羣”的飽滿稻株的異常欣喜,到百試無果的曲折低落,再到走入正軌後的漸入佳境,他一直走在“讓大家吃飽又吃好”的路上。倘若沒有他心中時刻想着國家和人民,一心爲民、無私奉獻,就沒有那一個個“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成果,就沒有雜交水稻的應用與推廣,就沒有風吹稻浪時的芬芳。最好的紀念就是向他學習,最好的致敬便是如他一般。如他一般時刻與人民羣衆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幹在一起,當好“服務員”,把羣衆最關心的問題解決好,真正端穩中國碗、裝滿中國糧。

“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讓我們如他一般信念堅定、矢志不渝,勇於創新、樸實無華,努力做一粒好種子。

2021袁隆平送別儀式觀後感2

一粒種子,一生追夢。袁隆平窮盡一生上下求索,讓中國人牢牢地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裏!袁隆平夢裏夢外鞠躬盡瘁,讓神州大地各處都飄散着豐收的喜悅!一生風雨兼程,一生不懈探索,不知經歷了多少赤日炎炎、多少揮汗如雨?未曾改變的是袁隆平堅定的臉龐,未曾動搖的是袁隆平如炬的眼光。爲了讓國人吃飽飯,袁隆平窮盡一生、堅守一生、奮鬥一生。如今,巨星隕落,精神不朽,夢想不滅,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堅守”這兩個字背後的“精神內核”。

源於**年代的飢餓記憶,親眼見到倒伏在路邊的餓殍,讓年輕的袁隆平萌生了讓大家“吃飽飯”的強烈願望。農業科學研究,沒有任何經驗可尋,註定了是一條艱難曲折的道路。從爲找到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跑遍大半個中國達六年之久……袁隆平從未選擇放棄。不論是太陽暴曬,還是風雨交加,他始終腳踏泥土、埋頭彎腰在田間勞作。即使耄耋之年,他亦是該上班就上班、該下田就下田,把論文寫在田野之上、把一生都貢獻給稻田裏,孜孜不倦、初心不改、奮鬥不息。數十年如一日向田野奔跑忙碌,讓袁隆平不斷向惠澤衆生的“禾下夢”邁進,徹底解決了中國人“吃飽飯”的問題。袁隆平給我們樹立了一面“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鏡子,砥礪廣大青年學習奮發有爲、增強本領,把科學精神、執着精神融入血脈,在新時代中建功立業。

高產、再高產、更高產、超高產!”這是袁隆平一生所求,對於雜交水稻的產量,袁隆平的追求沒有盡頭,也永遠不會知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一生的夢想是將雜交水稻種植覆蓋全球,讓更多的人吃飽飯。袁隆平院士長期致力於雜交水稻研究,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始終居世界領先水平。先後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水稻等,同時還提出並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實現水稻的推廣種植和豐收後,袁隆平敢於自我突破,敢於技術創新,把雜交水稻種到了沙漠,種到了鹽鹼地,使中國的農業技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受到世界的矚目。他還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國,傳授雜交水稻技術,以幫助克服糧食短缺和飢餓問題,爲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卓越貢獻。新時代的我們,要永遠銘記袁隆平的不朽貢獻,傳承袁隆平勤勉敬業的操守,書寫屬於我們的燦爛明天。

袁隆平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的身上最值錢的,是裝在腦子裏的知識和一顆責任心。”一輩子只專注一件事——解決吃飯的問題,袁隆平用自己的堅持和心血,爲做好這件事竭盡全力、付出所有。這份堅守與執着的背後,是他大愛無言的家國情懷,信仰如光的“中國夢”。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給袁隆平的頒獎詞曾寫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71年來,袁隆平從未停下逐夢的腳步,在他的一生中,沒有休息,沒有退休,哪怕鮐背之年,他依然“管不住”那邁向稻田的腿,“收不住”那顆向着水稻的心。因爲他在以自己的力量,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傾力傾情。

梳耙耬犁,把一生浸在稻田裏;宅心仁厚,把蒼生裝在心頭上。您是稻田裏的守望者,您是真正的國之脊樑。袁老,一路走好!

2021袁隆平送別儀式觀後感3

5月22日下午,“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逝世。一石激起千層浪,沉痛的消息頓時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上引發廣大羣衆強烈的反響,無數羣衆自發前往袁隆平先生故居、住所等地方哀悼紀念。“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袁老俯仰一生,不褪人民“底色”,無愧“偉人”稱號。

衡量一個人自我價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他的所作所爲有沒有促進社會的發展,有沒有推動歷史的進步,有沒有滿足人民的期待。袁隆平自小便立志學農,在那個常常填不飽肚子的年代,面對飢餓,有人選擇“獨善其身”,只顧照顧自己,而袁老“位卑未敢忘憂國”,胸懷天下的他希望用校園學到的知識技術,讓全體中國人民從此擺脫飢餓的困擾。能夠“學成文武藝”,並希望在社會實踐中真正學以致用,在奮鬥中解決整民族的“溫飽”問題,這是一個普通人難以想象的夢想,也是偉人之所以偉大的根本原因。

民以食爲天”,農業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國家最根本最基礎的“命根子”,作爲一個人口衆多的大國,滿足廣大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是對農業特別是糧食產量的“起跑線”要求,然而這“起跑線”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卻是舉步維艱。面對國外學者的發難,袁隆平先生多年來研究的雜交水稻騰空出世,從此解決了困擾一個民族的“口糧”問題,用僅佔世界7%的耕地面積養活了佔世界20%人口數量的人民,用不斷刷新產量的“中國奇蹟”完滿解決了質疑,更用不斷升級的水稻讓人民在“吃飽”的基礎上進一步“吃好”。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一個人能力出衆並不能因此偉大,只有深入羣衆才能完成“止於至善”。袁老一生爲人民“口糧”事業奮鬥終生,目標純粹得令人敬畏,但同時他又是少有的同人民打成一片的人民科學家。面對鏡頭,他侃侃而談,沒有所謂科學家的“端架子”;面對網友的善意調侃,他欣然接受並開懷大笑,迅速獲得“袁爺爺”的稱號。認知中的科學家形象同鮮活真實的“爺爺”之間的差距,讓百姓對袁隆平先生的敬意多了一份親近。

有網友評論,“有人來時餓殍遍野,有人走時繁華盛世。”袁隆平先生畢生追求都爲了“沒有人捱餓”,一生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把他擡得很高很高。

2021袁隆平送別儀式觀後感4

“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說的一句話,也是他用一生踐行初心的生動註腳。如今,當我們站在稻禾的土地上仰望星空時,我們應該以“做一粒好種子”來悼念心懷“禾下乘涼夢”的袁隆平院士。

以夢爲馬,做一粒顆粒飽滿的好種子。出生在新中國成立前的袁隆平,從小經歷了災荒戰亂,所經之處看到的都是荒蕪的田野和滿目瘡痍的土地,從那時起,他就立下“讓中國人吃飽飯”的誓言。報考大學時,父母都不同意他報考農學專業,他說吃飯是第一件大事,沒有農民種田,就不能生存,最終堅持了自己的選擇。袁隆平最初從事的是紅薯育種研究教學,但面對國家糧食非常短缺的現狀,於是轉而從事國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種。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種田”,哪怕在病重住院期間,還念念不忘稻子的長勢,希望弟子們把雜交水稻事業發展好,把雜交水稻推廣好。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稻田裏的守望者心中時刻裝着國家和人民。我們新時代的年輕一代要肩負起以天下爲己任的責任擔當,繼續堅守奉獻國家、服務人民的底色,在祖國的稻田裏做一粒好種子。

堅定紮根,做一粒深埋土壤的好種子。科學探索的路從來都是漫長而艱辛的,沒有汗水和辛勤換不來豐收和喜悅。“下田”是他對年輕人的第一位要求,也是他自己一輩子的追求,他常說電腦和書本里面是種不出水稻來的。正是因爲“下田”的本領高強,讓當時即將本科畢業的李建武得到了袁隆平院士的肯定,而後被破格招錄爲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袁隆平院士的這一選材標準,激勵着學生們埋頭麥田,將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如今,人民羣衆的溫飽問題解決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他從未停止探索的步伐。湖南省農科院在袁隆平住宅旁安排了一塊試驗田,已有90高齡的袁隆平每天起牀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田邊“打卡”,他常說,“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我們新時代的年輕一代要在工作崗位上深耕厚植、厚積薄發,繼續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開拓前進,在祖國的稻田裏做一粒好種子。

敢於破土,做一粒奮力萌芽的好種子。面對雜交水稻這個世界性難題,他說:“外國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們中國人不行!”他以科學的膽識和眼光,無懼“這是對遺傳學無知”的嘲笑,義無反顧地開始了探索。但夢變成現實,需要付出大量艱苦的勞動和努力。通過不懈地觀察、尋找、探索,1970年,最終在海南島發現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野敗”。隨後,經過團隊三年來的反覆實驗,袁隆平在全國水稻科研會議上宣佈,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法”取得成功。從1964年開創雜交水稻研究到2020年實現了週年畝產稻穀3000斤的攻關目標,正是一次次的突破與創新,才能讓水稻的畝產量持續攀升,這就是敢爲人先、勇於創新的力量。我們新時代的年輕一代要崇尚科學、勇攀高峯,繼續引領科技不斷向廣度和深度進軍,在祖國的稻田裏做一粒好種子。

袁隆平院士帶着夢的種子走了,卻將理想、奮鬥、創新的種子留給了我們。回眸他的一生,爲祖國和人民做得每一件小事都值得被銘記,誠如他所言,我們是新時代中國青年,必定會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做一粒好種子,躬行實踐、厚積薄發,不辜負時代的擔當。

2021袁隆平送別儀式觀後感5

“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院士,於5月22日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23日下午,受習近平總書記委託,湖南省委書記看望了袁隆平院士的家屬,轉達習近平總書記對袁隆平同志的深切悼念和對其家屬的親切問候。

習近平高度肯定袁隆平同志爲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技創新、世界糧食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並要求廣大黨員、幹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同志學習,強調我們對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紀念,就是學習他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信念堅定、矢志不渝,勇於創新、樸實無華的高貴品質,學習他以祖國和人民需要爲己任,以奉獻祖國和人民爲目標,一輩子躬耕田野,腳踏實地把科技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崇高風範。

感動中國中袁隆平院士的頒獎詞中提到,“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年輕時代與飢餓有關的一幕幕場景成爲袁隆平院士前進道路上的動力。從此,他立志使我國農民擺脫貧困,立志向飢餓挑戰。爲了人民不爲飢餓所困擾,爲了國家不被“一粒糧食”所“絆倒”,他始終堅定着“要把超級水稻雜交稻合成”和“讓雜交稻走向世界”的信念,將一生都奉獻給了雜交水稻事業。學習袁隆平院士就要學習他的這種爲國爲民、信念堅定的精神。八個人的理想同國家、民族的奮鬥目標統一起來,把個人的人生追求同社會的改革實踐結合起來,牢固事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遠大理想和永遠跟黨走的堅定信念。

袁隆平院士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爲了實現這兩個夢想,他始終銘記投身科學研究的激情與夢想,始終銘記把雜交水稻不斷帶向更高的不渝追求。90歲的他依然時刻警醒自己,“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依然醉心於提升雜交水稻產量,醉心於科技興農大業。作爲新時代下實現復興夢的實踐者,學習袁隆平院士就要學習他這種勇於追夢、敢於追夢的精神,始終保持一以貫之、慎終如始的激情與活力,心懷不拋棄、不放棄的決心與毅力,不故步自封、不坐井觀天,在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新徵程,在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中,拼搏奮鬥、矢志奉獻,書寫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新篇章。

雜交水稻是世界上的一個難題。這條路從一開始,就困難重重。明知道是難題,但袁隆平院士還是選擇了難題。幾十年如一日的頭頂烈日,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都沒能擋住他探索和實踐的腳步,憑藉他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打破難題,終於發明了新一代的水稻品種。學習袁隆平院士更要學習他那種知難而進的精神,正視挫折、珍惜挫折,不因一時的遭際就一蹶不振,不因一時的困難就止步不前,時刻保持戰勝困難的鬥志,在挫折面前不氣餒,困難面前不退卻,歷經“千錘百煉”方能“百鍊成鋼”,成爲黨和人民事業的“實踐者”,不斷朝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