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金陵十三釵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2.35W

金陵十三釵觀後感(精品多篇)

金陵十三釵電影觀後感 篇一

觀後對片中多個鏡頭歷歷在目,心境分外沉痛。戰爭是不分國家、不分地域、不分種族的,戰爭是殘酷的,在☆☆我們抱怨當年日軍暴行的時候,事實上在之前的納粹二戰中,早已上演過。不管是在歐洲大陸上的猶太人杯具,還是在亞洲大陸上中國的隕落,歷史只是一次次在上演人類的貪婪與野心,慾望與自私。片中的細節不管是不是真實的,我們都相信在戰亂的年代,國人是團結的,中華兒女是齊心的。即便政府早已不復存在,“國”在當時必須是凝聚衆人的基礎,信念的所在!大到現任政府、小到如俾草民,一句話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泯滅——落後就要捱打!

對於沒有多少寄託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環和貓,都值得她們冒死追尋。這就是她們的精神寄託,無關世間安穩和**。和平年代,她們也是邊緣人,戰爭年代,同樣沒有逃脫邊緣。從良家女子變爲妓女起,她們就學會了在自我的世界裏求生存。

電影比小說更充實飽滿,色彩的運用體現了張藝謀獨特的美學,教堂彩色的玻璃在電影中其實起到了很重要的視覺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電影情節很緊湊,一環扣一環,不像小說天馬行空。

作爲電影來說,無論是情節人物設置,還是畫面拍攝手法,大到戰爭場面,小到地窖裏的十四釵生活,都看得到張導的用心良苦。

全片幾乎一半英文一半南京話,注意了一下,貝爾的英文對話都儘量簡潔,句式簡單,玉墨的英語則用了許多很漂亮的句式和詞彙,顯得她很有教養,畢竟是在教會學校呆過6年,是班上英文最好的。從這一點上說,十三釵具備了國際大片的基本素養。

學會尊重下層人民,這是禮貌人的基本素養。因爲每一天裝扮得光鮮亮麗,人模人樣的,未必背地裏做的勾當就比妓女檯面上的錢色交易更正當。“妓女是婦女最古老的職業。”和那些被包養的女人相比,起碼她們是靠自我謀生。這些人之所以比我們過的不堪,更多的不是因爲她們自身的原因,而是被社會放逐了。

搞藝術的,請不要用常人的世俗心態來揣度他們。不是所有導演都衝着金錢和利益而去,不是拍了個電影就是爲了拿奧斯卡。他們想做的,無非就是拍一個好電影。一個首先是自我喜歡的電影,然後是能贏得觀衆喜歡的電影,最終纔是評委喜歡的電影。

真正的藝術家,不爲別人而創作。他的創作,是內心的需要,是藝術的呼喚。好片不怕被潑髒水,好導演根本就不在乎無道德的詆譭。

《金陵十三釵》觀後感 篇二

南京大屠殺,這是一段中國歷史上最悲慘最深重的恥辱,是永遠無法癒合的傷痕。以至於張藝謀2011年導演的《金陵十三釵》我2019年才觀看。很早之前就聽朋友們說起過這個電影,無一例外都是好評,但是隻要我想起是南京大屠殺這一題材時就心生膽怯,不敢觀看。今天是下定了很大的決心去觀看的,畢竟事情已經發生無法逃避,不如主動面對。《金陵十三釵》這部影片把我帶進了那段嵌入我們靈魂,深入我們骨髓的慘痛歷史中:南京大屠殺,整整六個星期,南京就淪爲了地獄,30萬同胞慘死在敵人的刀槍下,無數的婦女慘遭蹂躪,到處是死屍,到處是鮮血,山河失色,日月無光。在這場毫無人性的殺戮中,每個人的命運都和整個國家的命運連在了一起,這裏面有像花骨朵般還未綻放的十三四歲的教會學校的女學生,有秦淮河邊倚欄賣笑出賣肉體的妓女,有一個教堂的小打雜,有一個開始還只是想賺點錢撈點油水的美國殯葬師。當死亡向他們逼近時,當一羣花朵般純潔嬌豔的少女即將遭受到日本鬼子禽獸般的蹂躪時,相信每一個身處其間的有一點點做人的良知的人都會挺身而出,在殘酷的戰爭面前,他們每個人都完成着自己的心靈救贖,那個二流子殯葬師成爲拯救女孩們最關鍵的人物,那些秦淮河邊賣笑的妓女們和那位教堂小打雜頂替了女孩們慷慨赴死。

影片對這些生活在人羣最底層的妓女們的刻畫非常成功,妓女們剛進入教堂時霸佔了地窖,妓女們袒胸露乳,濃妝豔抹,話語粗俗,一片活色生香的場面與之後妓女們打算頂替女孩們去赴死亡之約,她們洗去鉛華,剪掉頭髮形成鮮明的對比,“商女猶知亡國恨”,當屏幕上出現了妓女們脫掉豔麗的旗袍,剪去妖豔的頭髮,換上學生們的服裝時,我相信所有的觀衆也隨着她們進行了一場心靈的洗禮,她們看起來是那樣的純潔,那樣的高尚,就像小說中寫到的:人生來是有貴賤之分的,女人尤其如此,如果一個國家的災難都不能使這些女人莊重起來,她們也只能是比糞土還賤的命了。這羣可敬可佩的妓女們,用她們的生命洗滌了身上的污垢,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展現出人性的光輝,那一刻她們像天使般純潔,像聖母般高尚。影片中還有一個人物的塑造,我覺得非常成功,那就是佟大爲飾演的軍人李教官的形象,他是整個沉重壓抑的背景下最亮麗的色彩,他是中華民族衝破黑暗走向光明的一線曙光,他是中國人不屈不撓,誓死衛國的精神的代表,中國正是因爲有着無數這樣的不願做亡國奴的中國人,才使中國從那個噩夢中驚醒,奮起反抗,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最終把日本鬼子趕出了中國的土地。

這大概是我看到的,第一部,也是最後一部不敢看第二遍的電影了吧。我已經無法用文明的語言來描述日軍的禽獸之行了,縱然說上一萬句罵人的話,也無法安撫飽受摧殘的先人的傷痛。但是身爲中華兒女,不敢不盡綿薄之力,我將與我後代子孫共同銘記這段歷史,刻於骨,融於血。

金陵十三釵電影觀後感 篇三

看完《金陵十三釵》,我很難不被這十三釵觸動,我甚至會忘記了她們的職業——妓女。她們第一次來到教堂的時候,眉目豔麗,穿着旗袍披着貂皮,嬉笑怒罵,走起路來腰肢一扭一扭,滿是風塵女子的味道。一來就佔領了地下室,在裏面肆無忌憚地打牌,換衣服,衣衫不整地和外國人調情。

“她們把秦淮河的脂粉味帶進了教堂。”

一羣讓人生厭的女人。

沒人會想到就是這樣一羣女人,會爲了一根琴絃而用生命犯險,沒人會想到,就是這樣一羣女人,願意用命去護着一羣抗拒她們的孩子。人性——這是我在她們身上最爲觸動的一點,也是貫穿了整部電影的一點。我不想談諸如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糾結這種宏大的主題,我只想說一說電影裏的這羣人體現出來的人性和感情。

張藝謀在電影裏,用了很多反轉的手法來塑造人物,將這份人性和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表現得那麼動人。

電影裏的每一個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她們不是完美無缺的,她們都有缺點。那個來教堂收殮教父的外國人約翰,貪財,好色,怕事兒,應對男孩的免費修車請求不爲所動。這樣的一個人,在日軍闖進教堂時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躲起來,把那羣無力的女學生丟在外面。但就是這樣一個貪生怕死的人,用還在顫抖的手撐起了教堂的紅十字旗,大聲控訴日軍的罪過和教堂的不可侵犯,將那羣女學生護在身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同伴告知自我僅有唯一一個機會離開南京時說“我不能拋下那羣學生”。當然還有那羣女人,我還記得她們因爲怕死把全身是傷的軍人趕出教堂時的氣憤,所以我能更清楚得感受到看到她們代替女學生赴死時的難過。

這樣先抑後揚的手法,讓這份人性更加動人。電影中的每一個正面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這個特徵,都有着一份生命的鮮活。

《金陵十三釵》的故事發生在南京大屠殺期間,電影背景便免不了戰爭的血腥和慘痛。電影的開場就是女學生在戰爭的狼藉中逃命,身後是猙獰的日軍。導演在電影開頭就不遺餘力地渲染了戰爭的殘酷和日軍的殘忍。其中中國軍人排成隊,用身體擋住坦克,讓爆破手盡力接近坦克的畫面狠狠地刺痛了我。落後的祖國啊,付出那麼多條生命才炸掉了一輛坦克,而敵人後面還有很多輛坦克。張藝謀是細節處理的高手,他讓緊接補上的那輛坦克只在鏡頭裏出現一小部分,但已經足夠刺痛人心。

那十幾個女人的出現讓我們短暫地忘了這份殘酷,將歡笑和生機帶進了教堂。敵人是野蠻的,軍人是冷酷的,女學生是驚恐而蒼白的,僅有這十幾個女人是鮮活的,笑嘻嘻的。她們來的時候是笑的,包括最終決定代替女學生赴死的時候也是笑嘻嘻的,爽朗甚至有點潑辣地叫喊要改一改自古以來“婊子無情”“商女不知亡國恨”的罵名。她們在笑,約翰教父在強裝地笑,女學生因爲逃過一劫在笑,她們都在笑,笑得讓我們差一點就相信了這次赴宴不是必死,那些女人還有機會回來,直到小蚊子上車前突然爆發的哭喊,我們才突然醒悟。

導演一向沒把主角刻畫成完美無缺的英雄,人性的第一個字是人。他用小蚊子的哭告訴觀衆,這些女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會怕死,但即使這樣她們仍然選擇赴死。最終她們離開教堂時,鏡頭從空中往下俯拍——十三釵們穿過地上大大的紅十字架一個個走出去,紅十字架是救贖、生命的體現,這樣的鏡頭讓這一次離別充滿杯具和諷刺色彩。

電影結束了,人們的思考卻沒有結束。

《金陵十三釵》觀後感 篇四

如若有一天,你去到南京——一個在古時喚做金陵、有過無數興衰往事的地方,你未聞得秦淮河畔的吳儂軟調溫柔心扉;未賞得琵琶撥盡黃昏月動人心絃;更未遇得翠禧樓金陵十三釵環佩叮噹豔琳琅……那一定是1937年12月13日後,菸灰漫卷的南京城。

那裏埋葬了一羣女子,出身風塵最終也歸於風塵;那裏埋藏着一段故事,聽之潸然,思之哀嘆。

戰火連綿的1937,日軍入侵南京屠殺百姓,殘害生靈,燒殺掠搶,肆意妄爲。六朝古都化爲廢墟一片,陷在青灰煙霧中,再看不清原本模樣。長長的街道,向前是殘垣斷壁,往後是屍橫遍野,目光所及皆是荒涼與心魂驚顫。殘暴的日軍滿城尋覓,找尋漏網的、活着的中國人。南京,南京,陷落的南京。

廢墟中頑強屹立的聖保羅教堂,聖歌不再輕聲吟哦,禮拜聲不再虔誠動聽,寸寸磚瓦早被濃煙燻黑,不再聖潔,教堂外是殊死抵抗的軍人將士、是與侵略者同歸於盡的傷兵、是以隊友身軀爲盾英勇赴死的爆破手;教堂內是一羣正逢青春年華的教會女學生、一個爲護學生假冒神父的美國人,以及14位躲避戰火的風塵女子。故事在聖保羅教堂徐徐鋪陳開來,又在聖保羅教堂緩緩落下帷幕,只是這一幕戲,必將深深烙在每個人的心頭,清晰着,也滾燙着。當同胞的鮮血染透了風情萬種的秦淮河,當南京的失落城牆在風中嗚咽,當冰冷的槍炮與暴虐的人性狠狠戳着每個國人的脊樑骨,當侵略者要在這片陷落的土地開慶功宴……他們命令——教會女學生們,讓如花般年華的女孩子在他們的慶功宴上歌唱。他們的齷齪之念,昭然若揭。這是何等的侮辱!羞辱!“他們侵我家國,佔我故土,不能再讓他們侵犯我們的軀體!”女學生們欲保貞潔攀上了教堂高高的塔樓,她們站在呼嘯的風中,一擡眼,不再是那座古韻凌波十里歡,風搖畫舫雨含煙的南京城,此刻的南京,灰天伴着白霧,混沌中,她們看不到絲毫的光。

14位秦淮歌女從高聳塔樓救下她們。14個眉眼生媚的風塵女子卸了紅妝,剪短頭髮,披上縫補修改過的唱詩袍——那更像是甲冑加身的戰袍,巧笑嫣然着說,別害怕,姐姐們替你們去,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她們一生倥傯,半世伶俜,那煙柳畫橋、風簾翠幕的秦淮河畔,曾是她們難得的家。商女亦知亡國恨。教堂的彩色大玻璃,有斑斕的光在上面流轉,當被血浸透的琵琶弦輕輕撥動出第一段旋律,當《秦淮景》被彈出第一尾音,有羣美麗而堅強的女子從幻境中款款而來。“我有一段情呀,唱給諸公聽呀……”秦淮的繁華,金陵的古韻,就都在那朱脣的一開一合,眉眼的一顰一笑,還有琵琶的一撥一弄中細細描摹。那是她們最後一次爲故園歌唱,哀而不傷,悲而不戚。她們是凜然的、不屈的,國難橫空,她們亦是血骨錚錚的中國人。愛與恨,不會有人比她們更清楚,琵琶弦上說相思,相思實則謂鄉思。

“震撼”與“沉重”,是劇終後立刻浮於我腦海的關鍵詞。影片中有一句刻進人記憶深處的話:不願當亡國奴的人,唯有拿命去拼。面對國破山河風飄絮,無論何時何地,無論男女老幼,中國人的民族氣節是永不倒的。曾記否,有那樣一羣人恍若不知疼痛不知死生,火焰覆蓋肉身,槍炮擊穿靈魂,爲了革命理想前進,;曾記否,有那樣一羣人鐵骨錚錚頂天立地,死守國門,忠魂永垂。那光波輪轉的彩色玻璃映照的是前途之光——是成千上萬的國人棄之生死不顧,用寸寸血骨築起的國之出路。生逢盛世,滿目硝煙的戰場似乎離我們遠了又遠,可曾經外族鐵騎踏足的山河瘡痍回想起仍歷歷在目。那是段不能忘懷的殘酷歷史,那是我們迄今依舊要引以爲鑑的苦難往事。而今的中國,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流淌着不屈不撓的血液,傳承着忠貞不屈的傲骨;中華兒女,自古以來就懷揣着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勇氣,存留着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意識。中國共產黨,從血雨腥風中崛起,千磨萬擊還堅勁;在風雨如晦的時代掙扎,儘管前路巨浪滔天、荊棘密佈,我們堅強而無畏的黨永懷青衿之志,履踐致遠;儘管前路暗流涌動、詭譎難測,我們偉大而執着的黨始終堅持韜光逐藪,含章未曜。歷史是一面鏡子,鑑古知今,學史明智。往事如煙,終將彌散在時間長河中,新時代已啓新篇,新徵程必將砥礪,黨旗依舊美如畫,我們依然在路上。

“我有一段情呀,唱給諸公聽呀……瞻園裏,堂闊宇深呀;白鷺洲水漣漣,世外桃源呀”。今朝的南京城,千里鶯啼綠映紅,幾多樓臺煙雨中;今朝的秦淮河畔,兩岸霓虹畫影裁,依舊有人將琵琶輕輕彈,將那《秦淮景》輕輕唱。

建黨百年,漫舟漾波,盛景好年華。

《金陵十三釵》觀後感 篇五

故事發生在南京,謝朓的《入朝曲》是寫過南京的,他啊,看到的是炫彩繁華的南京,眼簾裏的南京是“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如此美景,如此繁華。南京自古便是極美的,斜陽巷口,橋邊野草,便是柳永筆下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勝不出金陵幾分。六朝古都的金陵自古是文人騷客的必經之地,金陵自古繁華,流淌在詩人的筆下,向後人靜靜訴說着時間的痕跡。詩人筆下的金陵啊,除了美好還有淡淡的悲傷和悽美。“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這詞句和“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是異曲同工的,想來,這便是人們對於秦淮河岸邊的女人們的映像。電影《金陵十三釵》裏便有這一句臺詞,想來這些秦淮河岸的女人也是不喜歡這千古罵名的。

也是在南京,又是在南京。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國民黨部隊與日軍展開了凇滬會戰,期間國軍投入重兵,但是依然沒有守住上海和南京,退回重慶大西南。侵華日軍於1937年12月13日攻陷南京,攻陷南京後的六個星期裏,日軍在南京城對手無寸鐵的中國百姓和戰俘進行了大規模屠殺。搶掠、殺害……這一系列罪行使得南京變成了人間地獄。據中國學者考證,在南京大屠殺中死傷的中國民衆高達30萬人以上。電影《金陵十三釵》便是建立在這樣的背景之上。

影片於2011年12月15日在中國上映,上映之後在中國擁有極高的聲譽。《金陵十三釵》這部電影有三個視角,女學生代表着歷史,約翰代表着國際人道主義,妓女則代表着救贖。

電影開場,一片戰亂,滿目淒涼。到處都是屍體,到處都是倉皇出逃的人羣。中國軍隊與日本軍隊進行了殊死搏鬥,可惜敵我力量懸殊,中方損失慘重。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僅僅一天時間,南京就全面淪陷,城內未能及時逃出的百姓命運未知。日本的炮火在南京城肆虐,六朝古都,千年名城在這炮火聲中變得千瘡百孔。百姓到處逃竄,東躲西藏,比時南京城之大,卻無一藏身之所。只有一座洋教堂,因爲是美國人所建,所以在炮火中倖免於難。所有的事情都是在這座天主教堂裏發生的。

入殮師約翰,爲了負責給死去的英格曼神父化妝,在學生的幫助下進入了教堂。約翰進入教堂之後,一羣秦淮河妓女爲了逃命也來到這裏。當然,學生們並不歡迎她們,在玉墨的帶領下她們翻牆而入。她們住了下來,稍有安穩之時,她們又恢復了往日塗脂抹粉、打牌喝酒的生活。書娟和唱詩班的女學生都象看待垃圾那樣看待這些娼妓,覺得她們無比骯髒。

夜半時分,死人堆裏爬出來的傷兵來到到教堂門口,留下了一個快要死的小兵。傷兵們放棄了最後一搏,保護了女人們,沒有讓日本軍隊毀滅教堂。然而幾天以後,日本兵又來了。日軍衝進教堂並且發現了女學生。日軍想要女學生去慶功會爲日軍表演節目,女學生們不甘被日軍凌辱,深夜,幾個女學生決定一齊跳樓自殺,寧死不屈。就在她們準備跳下去的那一刻,被妓女們救下。最後,這13個平日裏被視爲下賤的風塵女子,身披唱詩袍,懷揣剪刀,代替教堂裏的女學生去了日本軍隊,而學生們安全離開了。

電影的名字是《金陵十三釵》,何其美妙的名字,內容上卻是國破家亡、山河破碎、血流成河的悲劇,以及秦淮河畔那些爲千古文人所不齒的妓女們以身救人的悽美。《金陵十三釵》是秦淮河畔這些女人的讚歌亦是她們的誄文。

看完《金陵十三釵》我最大的感受是非常的痛恨戰爭帶給普通人民的傷害,戰爭是殘酷無情的,沒有什麼好戰爭,壞和平。然而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通過這部電影讓我們知道人性本善,鏡頭展現了戰爭的殘酷與悲壯,也展現了人性的善良和高貴。雖然世俗認爲秦淮河畔的這些風塵女子無比骯髒,但是在戰爭她們體現的是一種奉獻和視死如歸的精神。李教官一生爲國爲民,李教官在這部電影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直是十分高尚的品質,他憂國憂民、同情弱小、大義凜然,他的犧牲暫時救了教堂裏的人。那個被炸燬的樓是個賣布匹的樓,樓炸燬的一瞬間彩色的布匹像禮花一樣四處綻放,有勝利之意。戰爭進行到最後,更多的是無奈和身不由已。日軍少佐長谷川彈奏《故鄉》勾起了士兵們的思想情緒。他給人的感覺是有謙和有禮,但骨子裏他又是一個冷漠殘酷的人。面對約翰神父的質疑,他有過掙扎,有過無可奈何,但是還是優雅且殘忍的去殘害他人的生命。約翰從一個酒鬼最終扮演了一個保護者的角色。我們無法選擇環境和現狀,但是,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的所作所爲,堅守內心深處的善意。

雨果說過由上帝賦予了一個經受得住愛情和苦難的靈魂的人,即使是在煎熬中,也仍然是快樂的!凡是不曾在這雙重的光裏觀察過世事和人心的人都可以說是什麼也沒有看真切,什麼也不懂。在戀愛和痛苦中的心靈是處在卓絕的狀態中的。玉墨和約翰就是經受得住愛情和苦難的人,玉墨和另外十一個風塵女子以及一個男扮女裝的男孩走向了死亡和毀滅,約翰和十二個女孩子走向了生存和自由。

電影的結局是這些風塵女子乘車離開教堂,約翰帶着學生們乘坐修好的車也離開了教堂,同樣的方式,等待他們的卻是不同的結局。女學生,秦淮河的風塵女子,她們的命運由於日軍攻陷南京而交織在一起,她們不過是戰爭面前的千紅一哭、萬豔同悲,不過是人性面前的光輝燦爛,耀眼奪目。

商女猶知亡國恨,帶着金陵風雅情,細細說與諸公聽……

《金陵十三釵》觀後感 篇六

《金陵十三釵》真的是一部很震撼人心的電影。

銀幕上的場景觸動着我的視覺神經,自己彷彿也處在那個**的年代,那個極度的煉獄中。

沉淪的南京依舊充斥着熱血,因有勇士與他存在繼續與日本軍做着殊死搏鬥,我因哪怕只剩一人也要與敵人同歸於盡、不惜衝在死亡的前線保護教堂的女學生的中國士兵而感動,因他們的痛而痛;爲日本軍隊在南京到處搜抓女學生,對女性如牲畜般的蹂躪、殘殺而而激憤;爲那些逃命的淪落風塵的女子在最後關頭挺身而出代替女學生的去參加日本軍隊所謂的慶功宴而對他們激賞,同時又爲自己的無能爲力感到徹骨的辛酸和深深的無奈。

電影院中的我只能靜靜地坐着,默默強忍着想哭的衝動,整顆心都是那麼的沉重和苦澀。

回家的路上心久久不能平復,想哭卻不知爲了什麼,可能是爲了那些慘烈犧牲的戰士而哭,可能是爲了那些慘遭日本軍隊殺害和蹂躪的女性而哭,也可能是爲了中國大陸上曾有過這麼深深地煉獄,同時也爲中國的統治腐敗而哭,爲統治者的無知而哭,爲日本侵略作文軍的愚忠而哭,他們似乎已經喪失了“人之初,性本善”這種人性的基礎,那是何等的悲哀啊!

最終電影並沒有交代那些那些代替女學生去日本軍營的女人結果如何,只是交代了女學生最終是如何在外國人的幫助下順利逃離了南京,些女人或許是活着出來了,或許是被那些日本軍給殘殺了,相比前者而言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但作爲一箇中國人我寧願相信前者。

偉大的祖國孕育了我們,但是一場炮火轟擊了我們的國門,偉大的土地印上了印上了侵略者的足跡。中國人民拿起了我們的武器,和他們進行了戰鬥,可是,那些自以爲是勤勞、勇敢的官僚們卻一味的退縮,才造成南京的悲劇!如果當時每個中國人民都敢於拿起自己的武器去對抗我們的敵人,那麼中國也就不會被摧殘到如此境地。

在如今這個和平的年代,作爲中國人,我們不能忘記屈辱的歷史,要時常保持警惕,關心國家大事,關注世界上的發展趨勢,尤其是對於帝國主義國家更是不能失去了戒心。古人說得好“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現在的我們更需要的是居安思危。

《金陵十三釵》觀後感 篇七

張藝謀對電影藝術的探索始終不渝當是不需論證的事實,他的電影總是爲中國電影開思潮與風尚之先河。其中有一條是張藝謀電影永恆不變的主題——關注普通人物。他當然不是敘寫普通人的普通故事與生命存在,他獨特的藝術目光總會滯留在普通人的普通故事與生命存在的某一個點上,並將那個點放大,再進一步推向極致。這使得他電影中的人物總是與衆不同,超凡脫俗,張揚着旺盛的生命慾望。比如,《紅高粱》中的我奶奶、《菊豆》中的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頌蓮、《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一個都不能少》中的魏敏芝、《我的父親母親》中的駱老師和招娣、《山楂樹之戀》中的靜秋與老三。

《金陵十三釵》中,張藝謀的藝術目光聚焦到了南京大屠殺時暫借美國人的一家天主教堂活命的13位社會最底層的妓女身上,她們在生與死、苟活與被污辱的關頭,挺身而出,高昂地唱出了“商女亦知亡國恨,隔江猶唱英雄花”的大風歌,其震憾人心之程度無疑超越了他之前的多部電影。當然,電影《金陵十三釵》表現的不僅僅是13位妓女,還有拼至生命最後一刻的中國軍人、美國的一位由殯葬師轉而擔當起牧師職責的約翰,甚至還有不起眼的被牧師撿來的小雜役,他們共同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什麼叫人性。這人性的光芒將燭照被戰爭陰霾籠罩的死亡之城。

電影《金陵十三釵》一點也不晦澀難懂,其情節的連貫與故事的縝密甚至是張藝謀電影創作團隊的刻意爲之。電影通過一系列情節與人物彰顯了人性的溫暖與偉大,它們由無數的小溪匯聚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已經成爲死亡之城的南京城裏到處都是槍炮聲與嘶叫聲,還有日軍的燒殺搶掠與姦淫;無數的被俘士兵遭到日軍的集體屠殺,躲避戰火與日軍追殺的青年男女在殘垣斷壁中逃竄;戰火與硝煙,還有恐怖,籠罩了城市的每一個空間。一小隊僅存的中國軍人本可以僥倖撤退出城,但他們卻突然發現了十幾個女學生被日軍瘋狂地追逐抓捕,遂放棄了逃離,就地阻擊日軍,與之展開激烈的巷戰。女學生們逃脫了,一小隊僅存的中國軍人卻幾近全部陣亡。僅存的李教官在將一受傷的少年送進教堂後,重新回到巷子裏,將數顆手榴彈佈置在教堂周圍。當發現衝進教堂的日軍欺負女學生時,李教官對日本兵扣響扳機,然後與衝進來的一夥日軍進行了最後的拼死搏鬥。明知寡不敵衆,明知還有逃生的希望,但他們在那一瞬間裏,卻選擇瞭解救女學生。他們面對日軍的坦克與槍林彈雨,挺起胸膛,用鮮血與生命詮釋了中國男人的血性。作爲電影的開端,他們的鮮血爲這部電影塗抹了鮮紅的英雄底色。

貫穿電影始終的是一名美國的殯葬師約翰,貪財的他冒死應約來教堂給被日軍炸死的牧師作法事,不但沒掙着錢,反而被捲入因保護女學生而與日軍進行的生死搏鬥之中。他本來有理由,也有機會與同伴一起撤離南京,但他親眼目睹的日軍的罪惡與暴行激發了他身上善的力量,他用他的勇敢與才智,並在“漢奸”、妓女及小雜役的協助下,成功地將女學生們救出。

約翰的出場,一切都是爲了錢;而隨後的遭遇,他不僅僅是由殯葬師轉換成了牧師,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超越了國家與民族,讓人性具有了人類普世的價值與意義。小雜役陳喬治用自己的生命替代一名女學生赴日軍慶功會,出身的“卑微”遮掩不住他底層生命那微弱的閃光。十幾位女學生在最後的時刻選擇了集體跳樓自殺,這一壯舉確實讓我們難以置信,她們還只是剛剛離開母親懷抱的十四五歲的孩子。而女學生書娟在日本兵追逐她時向躲在地窖裏妓女們的一瞥,又給我們留下了多少值得咀嚼的意味呢?

將女學生們從集體跳樓自殺的剎那解救下來的是13名妓女,她們無疑是中國社會最底層的人,最讓人在人格與道德上進行多重詆譭的羣落;而且她們強行進入教堂既破壞了教堂原有的寧靜與和諧,還污染了學生們的心靈與宗教的神聖,並與學生們之間發生諸多齟齬。然而,就在女學生們生與死的緊要關頭,她們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身體與生命代替女學生們前往日軍的慶功會。她們的血性與大義並不輸給那些在槍林彈雨中穿行的軍人。她們那輕鬆燦爛的笑容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苦澀的淚水,還有永恆的懷想。這一情節具有豐富的內涵與思想,無論是電影藝術的呈現,還是理論批評的闡釋,都有廣闊深厚的空間。至此,人性的深度,或曰人性的光芒,在這些普通人物的身上得到極其鮮明且豐富的張揚與呈現。編劇之一劉恆說,《金陵十三釵》是“用人類之善向人類之惡宣戰”。觀衆會被影片感動是因爲“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善良的角落和土地,一旦種子播種下去就會開花結果”。

這一次張藝謀與自己以及中國電影的以往完全不同。許多觀衆都說張藝謀與此前的電影有了超越。筆者認爲更重要的是張藝謀有了一種世界性的眼光。在電影《金陵十三釵》中,張藝謀不僅僅還原了普遍的人性,讓人性重新回到了現實的大地,回到普通人的心底,還讓這普通的人性呈現出耀眼的光芒,足以燭照被戰爭和滅絕人性的罪惡陰霾籠罩着的黑暗的天空與大地;更重要的是,他將人性上升爲一種超越國家與民族的精神,燭照着更爲廣闊的人類現實時空與未來。

《金陵十三釵》經創作團隊數年經心打磨,但也並非無瑕疵可言。約翰對玉墨的一見鍾情與追求似可理解,但玉墨的迴應——與其牀第之歡便有些過分。當然這裏會有玉墨對約翰的感激,也會因爲玉墨的妓女出身,但畢竟是明天就要以自己的身體,甚至生命去面對兇殘的日軍。於是,這牀第之歡無疑消解了此前與此後的莊嚴與慘烈。體現人性不假,卻有氾濫之嫌。影片的結局過於虛幻與浪漫,將始終的悲慘氣氛一下子轉換成詩意的畫面並不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筆者以爲,結局如果將赴會妓女們慘烈的抗爭場面呈現出來,並且跟約翰帶領學生們逃離的畫面交替進行,以進一步增強影片的悲劇效果,突顯她們赴死的價值與意義。影片還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比如翻譯能將既多又重的修車工具輕鬆地帶進教堂,約翰又在日軍嚴密監視的院子裏將一輛廢棄的卡車修好,這樣的細節處理只能說是懶漢的辦法,破壞了影片整體上的嚴謹。

金陵十三釵個人觀後感相關文章: 篇八

無法忘卻的記憶

——讀《金陵十三釵》有感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

火光滿天,槍炮轟鳴,血流成河。

三十萬人,躺在血泊中,生命永遠定格。

這慘痛的記憶,永遠也無法讓我們苦難深重的民族忘卻。

隔着歷史的風雲,越過歲月的塵埃,導演們一次次在銀幕上重現這一幕,《南京南京》讓所有觀衆淚奔;雕塑家們用血淚雕成凝固的歷史,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前樹立的一尊尊雕像記錄着民族的苦難;作家們壓抑着悲痛將殘酷的戰爭濃縮爲文字,字裏行間流淌着回憶的苦痛……而小說《金陵十三釵》,被改編爲電影,一次次震撼着我們的靈魂!

書中以一個十四歲少女的視角來寫,她的見聞、她的感受、她的恐懼……,真實地再現了日本侵略者滅絕人性的暴行,讓我們再次感受遭受異族侵略和殺戮時的無助。

令人唯一欣慰的是,在這冰冷的槍聲中還有一絲餘存的人性善意的溫情:明知庇護傷兵可能會給教堂帶來滅頂之災,英格曼神父還是收留了無助的他們;五個死裏逃生的戰士,爲了保護教堂裏的人不受連累,甘願挺身受死;……異常是文章最終,那十三個秦淮河上賣笑的女子、被自視爲純潔的女學生瞧不起、認爲她們無恥下流的十三個女子,卻在生死關頭毅然決然地選擇替女學生進入虎口受難……這滴着血的溫情,一次次進入我的心靈,讓我的心緊緊地揪在一齊,爲我們的民族、爲我們的國家、爲我們的同胞所遭受的苦頭而悲憤!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十三四歲的豆蔻年華,無憂無慮,像我們,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成長,不會有生命危險,更不會被任何骯髒的東西玷污……可是,戰爭這個魔鬼卻會破壞這完美的一切,讓人性泯滅、獸性大發。他不僅僅斷送女孩無憂無慮的生活,並且會將她們送到人間地獄甚至是死亡。那個十五歲的少女安妮,最大的願望是做一名記者和作家,卻因爲希特勒發動的一場邪惡的戰爭,於花季之齡死於納粹集中營。《安妮日記》中的“我期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讓所有讀過的人心酸。而《金陵十三釵》中的金陵女子學院的女孩被心懷叵測的日本鬼子在聖誕之夜要求去爲他們唱讚美歌,手無寸鐵的她們面臨的是被蹂躪被殘殺的命運!在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時,有一面關於外國人保護中國難民的紀念牆,其中一段文字印證了十三釵的命運:每一天晚上,日本人都會來到金陵女子學院,帶走20多位十幾歲的女孩,而這些被帶走的女孩,很少被送回來……

掩上書卷,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公祭日的講話又一次如黃鐘大呂般在耳邊響起:“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僅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維護和平,僅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纔是有期望的。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着重犯……”是的,這段歷史永遠不能被忘記!同樣十四五歲的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麼幸運!但我們更要努力學習,讓我們的國家更強盛!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爲了祖國完美的明天,我們該啓程了……

#485225電影金陵十三釵的觀後感2

最初嚴歌苓的《金陵十三釵》吸引到我是因爲它的名字,讓我聯想到了曹雪芹先生筆下的“金陵十二釵”,十二個鮮活的如花女子。而相隔數百年之後,同在金陵,這個六朝古都,又孕育出十三位可歌可泣的人物——金陵十三釵。

《金陵十三釵》主要講述的是1937年南京淪陷以後,日軍進行血腥屠城,所到之處血流成河,哀鴻遍野。此時南京的一個教堂臨時成爲了避難之所,一個美國殮葬師、一羣教會女學生、幾個軍人和傷兵還有14個淪落風塵的秦淮女子都來到了那裏,共同應對一場生死浩劫。最終日軍還是闖入了那裏,發現了女學生,中國軍人殊死抵抗,以生命的代價救下了這些女學生。然而日軍再一次要求強徵女學生前往慶功會表演節目。女大學生們不堪受日軍凌辱,決定團體自殺。卻被以玉墨爲首的妓女們和假扮神父的約翰救下。這12個平風塵女子,身披唱詩袍,懷揣利剪,代替教堂裏的女學生,去赴一場悲壯的生死之約。

想想國軍戰士們如何用身體來抵擋坦克,我就心驚肉跳。想想豆蔻死的慘景,真的很揪心。那種慘,好像不是能夠想象的,不敢想象那些畫面,那種仇日情緒一下子就在我心裏翻騰。很多讀者看到那裏,大聲嘲笑她們的傻,竟然會爲了琵琶弦、耳環和貓而跑出去冒險,而對於沒有多少寄託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環和貓,都值得她們冒死追尋。這就是她們的精神寄託,無關世間安穩和**,畢竟她們是遭人嘲笑戲弄的邊緣人啊。和平年代,她們也是邊緣人,戰爭年代,同樣沒有逃脫邊緣。從良家女子變爲妓女起,她們就學會了在自我的世界裏求生存。

同是13歲的豆蔻年華,教堂裏的女學生們依然過着天真浪漫的生活,而玉墨就被迫從一個好女孩變成一個“壞女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兒在春天到來之前就遭受了殘忍的摧殘,她本該天真無邪的生活徹底被那些逼良爲娼的人們所改變了。在這些歲月裏,她們的天真浪漫早已消耗殆盡,受過摧殘的她們更懂得保護年幼的女孩,所以她們挺身而出了。恰恰是這樣一些邊緣女性,她們在關鍵時刻,用生命包容了這個世界的醜陋。她們的英勇可歌可泣、可嘆可悲。她們的偉大更顯得日軍的卑鄙,對她們的敬佩更激發我們隊日軍的憎恨。

那曲《秦淮景》,她們是第一次穿着學生服唱的,而在書娟的回憶裏,卻是穿着豔麗旗袍的十三釵。歌聲彷彿把我們帶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地窖裏留下了她們最終的光彩,很悽美,很蒼涼。吳語總柔軟,卻唱了一曲的剛烈。

在古詩《泊秦淮》裏有一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其實不然,商女亦知亡國恨!

#485226電影金陵十三釵的觀後感3

看完《金陵十三釵》,我很難不被這十三釵觸動,我甚至會忘記了她們的職業——妓女。她們第一次來到教堂的時候,眉目豔麗,穿着旗袍披着貂皮,嬉笑怒罵,走起路來腰肢一扭一扭,滿是風塵女子的味道。一來就佔領了地下室,在裏面肆無忌憚地打牌,換衣服,衣衫不整地和外國人調情。

“她們把秦淮河的脂粉味帶進了教堂。”

一羣讓人生厭的女人。

沒人會想到就是這樣一羣女人,會爲了一根琴絃而用生命犯險,沒人會想到,就是這樣一羣女人,願意用命去護着一羣抗拒她們的孩子。人性——這是我在她們身上最爲觸動的一點,也是貫穿了整部電影的一點。我不想談諸如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糾結這種宏大的主題,我只想說一說電影裏的這羣人體現出來的人性和感情。

張藝謀在電影裏,用了很多反轉的手法來塑造人物,將這份人性和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表現得那麼動人。

電影裏的每一個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她們不是完美無缺的,她們都有缺點。那個來教堂收殮教父的外國人約翰,貪財,好色,怕事兒,應對男孩的免費修車請求不爲所動。這樣的一個人,在日軍闖進教堂時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躲起來,把那羣無力的女學生丟在外面。但就是這樣一個貪生怕死的人,用還在顫抖的手撐起了教堂的紅十字旗,大聲控訴日軍的罪過和教堂的不可侵犯,將那羣女學生護在身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同伴告知自我僅有唯一一個機會離開南京時說“我不能拋下那羣學生”。當然還有那羣女人,我還記得她們因爲怕死把全身是傷的軍人趕出教堂時的氣憤,所以我能更清楚得感受到看到她們代替女學生赴死時的難過。

這樣先抑後揚的手法,讓這份人性更加動人。電影中的每一個正面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這個特徵,都有着一份生命的鮮活。

《金陵十三釵》的故事發生在南京大屠殺期間,電影背景便免不了戰爭的血腥和慘痛。電影的開場就是女學生在戰爭的狼藉中逃命,身後是猙獰的日軍。導演在電影開頭就不遺餘力地渲染了戰爭的殘酷和日軍的殘忍。其中中國軍人排成隊,用身體擋住坦克,讓爆破手盡力接近坦克的畫面狠狠地刺痛了我。落後的祖國啊,付出那麼多條生命才炸掉了一輛坦克,而敵人後面還有很多輛坦克。張藝謀是細節處理的高手,他讓緊接補上的那輛坦克只在鏡頭裏出現一小部分,但已經足夠刺痛人心。

那十幾個女人的出現讓我們短暫地忘了這份殘酷,將歡笑和生機帶進了教堂。敵人是野蠻的,軍人是冷酷的,女學生是驚恐而蒼白的,僅有這十幾個女人是鮮活的,笑嘻嘻的。她們來的時候是笑的,包括最終決定代替女學生赴死的時候也是笑嘻嘻的,爽朗甚至有點潑辣地叫喊要改一改自古以來“婊子無情”“商女不知亡國恨”的罵名。她們在笑,約翰教父在強裝地笑,女學生因爲逃過一劫在笑,她們都在笑,笑得讓我們差一點就相信了這次赴宴不是必死,那些女人還有機會回來,直到小蚊子上車前突然爆發的哭喊,我們才突然醒悟。

導演一向沒把主角刻畫成完美無缺的英雄,人性的第一個字是人。他用小蚊子的哭告訴觀衆,這些女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會怕死,但即使這樣她們仍然選擇赴死。最終她們離開教堂時,鏡頭從空中往下俯拍——十三釵們穿過地上大大的紅十字架一個個走出去,紅十字架是救贖、生命的體現,這樣的鏡頭讓這一次離別充滿杯具和諷刺色彩。

電影結束了,人們的思考卻沒有結束。

#485227電影金陵十三釵的觀後感4

觀後對片中多個鏡頭歷歷在目,心境分外沉痛。戰爭是不分國家、不分地域、不分種族的,戰爭是殘酷的,在我們抱怨當年日軍暴行的時候,事實上在之前的納粹二戰中,早已上演過。不管是在歐洲大陸上的猶太人杯具,還是在亞洲大陸上中國的隕落,歷史只是一次次在上演人類的貪婪與野心,慾望與自私。片中的細節不管是不是真實的,我們都相信在戰亂的年代,國人是團結的,中華兒女是齊心的。即便政府早已不復存在,“國”在當時必須是凝聚衆人的基礎,信念的所在!大到現任政府、小到如俾草民,一句話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泯滅——落後就要捱打!

對於沒有多少寄託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環和貓,都值得她們冒死追尋。這就是她們的精神寄託,無關世間安穩和**。和平年代,她們也是邊緣人,戰爭年代,同樣沒有逃脫邊緣。從良家女子變爲妓女起,她們就學會了在自我的世界裏求生存。

電影比小說更充實飽滿,色彩的運用體現了張藝謀獨特的美學,教堂彩色的玻璃在電影中其實起到了很重要的視覺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電影情節很緊湊,一環扣一環,不像小說天馬行空。

作爲電影來說,無論是情節人物設置,還是畫面拍攝手法,大到戰爭場面,小到地窖裏的十四釵生活,都看得到張導的用心良苦。

全片幾乎一半英文一半南京話,注意了一下,貝爾的英文對話都儘量簡潔,句式簡單,玉墨的英語則用了許多很漂亮的句式和詞彙,顯得她很有教養,畢竟是在教會學校呆過6年,是班上英文最好的。從這一點上說,十三釵具備了國際大片的基本素養。

學會尊重下層人民,這是禮貌人的基本素養。因爲每一天裝扮得光鮮亮麗,人模人樣的,未必背地裏做的勾當就比妓女檯面上的錢色交易更正當。“妓女是婦女最古老的職業。”和那些被包養的女人相比,起碼她們是靠自我謀生。這些人之所以比我們過的不堪,更多的不是因爲她們自身的原因,而是被社會放逐了。

搞藝術的,請不要用常人的世俗心態來揣度他們。不是所有導演都衝着金錢和利益而去,不是拍了個電影就是爲了拿奧斯卡。他們想做的,無非就是拍一個好電影。一個首先是自我喜歡的電影,然後是能贏得觀衆喜歡的電影,最終纔是評委喜歡的電影。

真正的藝術家,不爲別人而創作。他的創作,是內心的需要,是藝術的呼喚。好片不怕被潑髒水,好導演根本就不在乎無道德的詆譭。

#485228電影金陵十三釵的觀後感5

看完金陵十三釵,我的心被震撼到了。我感覺自我就生活在那個硝煙瀰漫的南京。我爲眼前的人的痛而痛;我爲日本軍卑鄙、下流的行爲而憤怒;我爲放棄離開已淪陷的南京的勇敢戰士們而感動。我爲秦淮河的女人的品質而流淚。此刻,電影裏的畫面還在我腦海裏輪迴。

故事發生在1937的南京。那時的南京已經成爲了所有人的噩夢,那裏被日本軍害的滿目蒼夷,已經是一片黑暗,統統籠罩在戰火之中。血肉模糊的屍體縱橫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上,尖叫聲、槍聲隨處可聞。在這戰火之中有十二個女學生和一個孤兒陳喬治在匆忙的向教堂奔去,她們的臉上有着常人無法體會到的痛苦,有着難以傾訴的苦楚。她們失去了美麗的家園,失去了最親最親的家人。與此同時,一羣秦淮河的妓女也到教堂去避難。那些日本軍到處搜捕女學生,對女學生如牲畜般的蹂躪。更可惡的是,日本人竟然還要這些女學生在他們的慶功大典上唱歌,爲他們助興。就在這火燒眉毛之時。那些妓女挺身而出,代替了那十三個女學生。在南京的教堂,那個爲了送葬教父的送葬者,爲了肩上的一份職責,爲了保護那些教堂的女孩子們,能安全離開那個可怕的南京,不惜自我冒着生命危險,修好了卡車,把她們帶出了南京!

影片的最終沒有交代那些女人最終如何。但我相信大家猜也猜得出她們如何,僅有死。

妓女的身份很低,大家都說他們無情,但她們做的的事情卻有情有義。可又有幾個人有這種情義呢?在南京危在旦夕之時,正是這種身份卑微的人,獻出了力量。

在看影片時,我一次又一次的流淚,我真想嚎啕大哭,我的心是那麼的沉重,脆弱。一個個場景像一把尖刀一痕一痕刮在我的心上。望着那日本軍殘害中國人的場面,想起那三十萬觸目驚心的數字,想起那一堆堆的屍體,我就想哭。我真爲那些日本軍隊的軍官和士兵一向受的思想教育而感到深深地悲哀。我還爲中國的腐敗而哭,如果那時的中國強大,日本人敢來欺負我們嗎?只要強大了,我們誰也不怕。一個國家想要在世界立足,只能取決於自我的國家,看你堅不堅強,強不強大。此刻我們的國家強大了,可是我們不能忘記中國歷史上的屈辱。

我們今日的幸福是勇敢的戰士們用鮮血換來的,在我們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那些爲革命流過鮮血的革命烈士們……

《金陵十三釵》觀後感 篇九

《金陵十三釵》是部極好的小說,而張藝謀的電影改編的要比原著小說更好。電影多了更多的愛恨,多了更多的矛盾,雖說整部劇的節奏依然是緊湊而趨於平緩,最終的結尾似乎水到渠成,沒有什麼突如其來、跌宕起伏和戛然而止,但在145分鐘裏,依然讓我淚流滿面。

電影開始不久是一場小規模的?戰,士兵們掩護着女學生的逃亡,放棄了自己出城的機會,敵不過坦克,就以自己的身軀前赴後繼,掩護同伴前進,最終的一個帶着炸彈衝向坦克。最終一個個犧牲。然後是第一個讓我記憶深刻的鏡頭,消滅了緊跟着的一羣日軍之後,女學生們一個接一個向前繼續逃,士兵們躲在殘垣斷壁之後靜默地目送她們遠去。這樣的一刻,沒有言語,來不及道謝,學生們只是邊跑邊轉過頭看着滿身硝煙的士兵,只有那麼短暫的一剎那,除卻踩在瓦礫上凌亂的腳步聲,只有眼神的交流,卻包含了太多太多。

第二個鏡頭當屬秦淮河女人們的登場,美麗的旗袍,精緻的妝容,實在是驚豔無比。雖說是在逃難,她們那樣款款走來,一顰一笑,風韻十足。從《色?戒》開始,我就一直很迷戀烈焰紅脣的旗袍女子,女主角上挑的眼線恰到好處。她放下提箱,用帶着手套的手輕觸紅脣,向樓上的美國殯葬師送去一個飛吻,霎時迷倒萬千。好似她雖出於風塵,卻依然高貴優雅。

我以爲李教官會同小說裏一樣,躲入教堂,然而電影中卻沒有。他悄悄地將之前女學生拉下的鞋子放在門口,他一個人獨自睡在教堂對面紙店的廢墟里,他在傍晚布好手榴彈,他及時地救下了書娟,他?法極準,他一個人消滅了一堆的鬼子,他在自己的身上綁上引線,臨死時從樓上墜落,消滅了最後一小批鬼子。我想最終擊斃他的那個日本兵在動手前猶豫了,他沒有料到之前的襲擊都是由這一個中國兵完成的,他看到那人臨死前的笑容時恐懼了,然後他萬萬沒有想到,在他扣動扳機之後,迎接他的,也是死亡。

對於流裏流氣滿眼只有錢的美國殯葬師米勒是如何變成神父約翰的,我覺得貝爾將這個過程詮釋的非常好。影帝總是有影帝的實力的。他醉酒、愛錢、愛美女、不祈禱,卻在危難的時刻穿着屬於神父的袍服,用自己掩護着身後的女學生們,大叫着“ThisisthehouseoftheLord!”他衝出去尋找失蹤的香蘭和豆蔻,他撒了善意的謊言,告訴其他人豆蔻和香蘭只是被流彈所傷,沒有受苦,他放棄了和同胞一同乘船離開的機會,他義正言辭地告訴日軍:“Childrencannotgo!”他最終帶着女學生們逃出南京。我忘不了他電影最後的那個眼神,髒兮兮的車窗後面,他開着車,眼睛裏有如釋重負也有無盡的悲哀,然後漸漸地紅了,漸漸地涌上了眼淚。不知他在想誰,是死去的孟先生,前途未卜的喬治,死去的香蘭和豆蔻,還是,日軍車上的女人們,和玉墨呢?

我其實很喜歡豆蔻這個角色,從看小說的時候就喜歡。她其實很單純,她喜歡王浦生,又或者她其實只是想要個平平淡淡安安定定的生活。她說,浦生,你娶我吧,我跟你回家種地。可浦生沒有田。她說,那我彈琵琶,你拿個棍,我們要飯給你媽吃,可浦生沒有媽。她想在浦生彌留的時候彈琵琶給他聽,可琵琶只剩一根弦,她一定要回去拿琴絃,甚至冒着生命危險去而復返,終於被禽獸不如的日軍抓住,凌辱致死。只留下一卷染血的琴絃。同樣的還有香蘭,她只是個愛漂亮的小姑娘,她回去找耳墜,還不忘在破碎的鏡子前照照,看着自己依舊姣好的容顏,她在中?倒地之後還抱住日軍的腿,想阻止他們去害豆蔻,然而只是螳臂當車,日軍在她死後也沒有放過她。花一樣的生命啊,就這樣流逝了。其實小說裏說的是豆蔻被折磨得瘋了,而口裏卻一直念着浦生的名字。

玉墨是個太美好的角色。她是秦淮河的頭牌,她姿容出色,她氣質出塵,她擅長琴曲,她講着一口流利的英語,她聰明機智,她處變不驚,她深明大義,她是個有故事的女人。我想,要不是這亂世,她也是秦淮八豔似的人物,驚才絕豔,會有無數風流才俊爲她一擲千金卻依然難以一親芳澤。然而她不幸生於戰火紛飛國破家亡的年代,她有不幸的童年,她淪落風塵。可她能在危急時刻爲女學生們打開地窖的門,她對書娟說,我替你去。她也有脆弱的時候,她在踏上生死未卜的前途之前對約翰說,別在戰後找我,明天之後,我的身體就不是我的了,你現在就帶我走吧。她想回到自己的十三歲,她說她十三歲之前都是個好姑娘,她在臨去之前拿起琵琶,帶着姐妹們爲女學生唱一首《秦淮景》。她義無反顧地登上日軍的車,卻紅着眼眶回頭看着約翰微笑。

其實小說裏寫書娟不喜歡玉墨,是因爲玉墨是介入了她的家庭的第三者,直接導致她的父母去了美國把她一個人丟在南京,因而她恨玉墨。而電影裏並沒有這樣的橋段,書娟她們只是單純地將自己和所謂的釣魚巷女人劃分開來,不喜歡她們,卻一點點地瞭解了她們。書娟其實是個很不一樣的小女孩,她不同於其他的同學,她很冷靜,她也很大膽。她躲在管道里大着膽子同約翰說話,她看到日軍衝過來,爲了掩護地窖中的女人們,果斷地作出決定帶着同學們跑到樓上,她機智地跟日軍說小蚊子是她們丟了校服的同學,她跟夥伴們說,不能讓日軍糟蹋我們,於是排好隊爬上教堂最高處準備自盡,自己站在第一個。她以平緩悲痛的語調敘述這個故事總是帶着一雙純澈的眼睛觀察四周,看着周圍的人來了,又走了,再也不出現。

喬治是個好孩子,我確定。他一定要完成英格曼神父的遺志,好好照顧女孩們。他請求約翰留下來,請求他修好卡車帶他們逃出南京。他決然地成爲了第十三釵,他不願意中途跳車,爲的是給約翰和女學生以充足的逃跑時間。他帶上滑稽的假髮辦成女孩子,那一剎那我卻笑不出來,只能流出眼淚。那個帶着瓜皮帽小眼鏡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英語的稚嫩男孩,那個帶着假髮穿着旗袍深深地低着頭青澀的假女學生,我不願意去想他的結局。

孟先生是個漢奸,他爲日本人做事,他不是普通人眼中的好人,然而他是個好父親。他拼了自己的命,也要保住女兒的安全,於是冒着風險給約翰送來修卡車的工具。他緊緊跟隨着日本軍官,懇求他救出自己的女兒,卻發現上了日本人的車的其實不是那些女學生,他驚訝地愣住,卻什麼都沒有說。日本軍官忽然轉身朝他開?的時候,隨着那砰的一聲,我的心一顫。於是這位父親就那麼曝屍街頭,約翰來不及將他埋葬,只能用帽子蓋住他的面容,他臨死,也沒能見到女兒一面。

電影裏,玉墨說,別人總說商女不知亡國恨,一位姐妹接着說,隔江猶唱後庭花。別人罵我們的話,我當然要記住。於是這羣女子作出了這樣一番轟轟烈烈的事來。其實小說裏還有一句話,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難道我們不唱,國就不亡了嗎?最終的那曲絕唱,那曲《秦淮景》,吳儂軟語,煞是好聽。女子們旗袍豔麗,款款走來,依舊是衣香鬢影。曲子裏唱的是江南錦繡,金陵風雅情,彷彿外面的廢墟瓦礫,殘垣斷壁都是假的,走出這個教堂,外面還是堂闊宇深,世外桃源……然後她們走了,她們穿上女學生的衣服,她們也可以嬌俏清純,她們再也杳無音訊。約翰說,她們的工作是有關愛與恨,只是她們的愛和恨,比平常人要多一點。

我覺得,這是我看過的張藝謀的片子裏最好的一部。因爲唯一一部我在看預告片的時候就能找出中心思想的電影,而不似《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劇情畫面華麗無比,卻看了幾遍都不知道到底想表達什麼。雖說還是南京大屠殺的老題材,這裏卻沒有《南京,南京》那樣大規模的戰爭衝突場面,也沒有《拉貝日記》裏面那樣的救世主。大部分的劇情只是發生在這個小教堂裏面,每個人都是最底層的普通人。獨特的視角決定了這個故事的不同。面對戰爭普通人的無能爲力和積極反抗相互交織,纏繞出的是人性的魅力。每個人心目中的國仇家恨,讓他們在這麼一刻由普通人成爲了英雄。好似女主角對約翰說的:“What you did today makes you a hero.”

《金陵十三釵》觀後感 篇十

皓月當空,月下人影綽綽,古往今來煙雨江南唯一不變的只有緩緩淌着的那道秦淮河。河畔楊柳拂面,河面微波粼粼。隱約得聞江南女子特有的甜糯嗓音:“我有一段情呀,唱給諸公聽……”

已是數次看《金陵十三釵》,每看一次便有一種不同的滋味在心上。

時至今日,仍聽得人言“婊子無情。”似乎那樣的形象已經是深入人心,不可扭轉。但是如果不是走投無路,誰又會選擇走上一條不歸路呢。許多人認爲,這樣的女人,是不會動情的。可只要是人,總會有心呢,只要有心,便會有情。

……李教官將戰爭中遭受重創的士兵浦生託付給了玉墨等人,豆蔻說,浦生的年紀與她弟弟相仿,便好生照看。等到浦生從昏迷中清醒時,豆蔻用一根弦的琵琶給浦生彈了小半首《秦淮景》,嫌一根弦彈得太過難聽,豆蔻放下琵琶,擁着浦生說:“等你好了,我帶你去最大的舞廳,看最漂亮的女人。”“謝……謝。”“小老鄉,不要謝我,娶我吧。我跟你回家種田。”“我家沒田。”“那你家有什麼?”“我傢什麼也沒有。”“那我就天天彈琵琶給你聽,我彈琵琶,你拿個棍,要飯,給你媽吃。”……好像在豆蔻的腦海中已然是描繪出了以後的生活,哪怕粗茶淡飯,日子難度,還是想要有一個安穩的家。她想到的並不是錦衣玉食,雕樑畫柱,生的那樣美貌的一個女人,所圖的也僅僅是一個安穩。也許看到“要飯,給你媽吃。”這句話,還會有人忍俊不禁,覺得她講話太過俗氣。是在講玩笑話。相識那麼短時間的男孩,一個妓女又怎麼會對他那麼情真意切。後來浦生重傷不治,豆蔻跑出教堂,到那座佈滿惡鬼的金陵城中找琵琶弦,玉墨問起來,春花纔講:“豆蔻非要去翠禧樓拿琵琶弦,她想給浦生彈《秦淮景》,她說浦生可憐,像她親弟弟,她想給弟弟彈首好聽的曲子。她說一根弦不行,四根弦就能彈了……”結果可想而知,女人與惡鬼纏鬥,最終勝出的絕不會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約翰拿回了沾着被凌辱致死的豆蔻鮮紅的血的琵琶弦,暗紅的觸目驚心的琵琶弦上浸染的是一個執着的女人對一個素昧平生的男孩的憐愛,對往日的追思和安穩日子的嚮往。

和豆蔻的情感不同,玉墨更多的留戀年少時光和青春記憶。“像書娟一樣,我也曾愛上過某人,一個年輕乾淨的男人,有世上最好看的眼睛。”她說“乾淨”,已經很少有人這樣來形容愛人了,大抵是她覺得自己已經墜入風塵,並不“乾淨”了。愛人的眼睛裏有光,像這世間最明亮的星星,僅僅是望過一眼,便會覺得看盡了宇宙萬物。回憶起來也定當是眼角眉梢自帶風情萬種。那種心動是人生中爲數不多的美好時光。她是迫不得已才淪落在煙花之地,當約翰最後爲她化妝時,問:“女士,你想變成幾歲?十四歲?”“十三歲好嗎?十三歲之前我是個好女孩。”……所有人都不知道她到底經歷了什麼,那麼一個知書達理,溫柔獨立的漂亮女人會變得世俗又深諳對付男人之道。

悲傷的離別總是人生的常態,雖說“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她們卻要去做一件有情義的大事——代替女學生們去參加屠城日軍的宴會,爲這些小妹妹們掙得生還的機會。她們說要改一改世人心中的印象。

20120120144657_4kJms.jpg

77b4bc73-d1a9-443f-baee-4d566ef4f063_5.jpg

臨別之時,春花將一對湛清碧綠的玉鐲子留給了女學生,她說:“他給了我這副鐲子,要領我走,我怕他不是真心的,想再等等看,我當時要是跟他走了就好了,我真傻。”是想等等看吧,看看男人是不是像戲本子裏頭唱的那樣喜新厭舊,是不是隻是一時衝動,膩味了就丟掉了,是不是像世人一樣輕賤青樓女子。是不知道明天到底會怎麼樣,心裏頭覺得自己這樣的身份根本就配不上一個男人交付的真心,沒有安全感,想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可是這一等,等的兩地相隔,生離死別。應該也曾付出過情意,又被辜負,所以不敢去觸碰那一點點美好,怕幻想破滅,最後還是一個人孤獨的等待。後悔嗎,後悔吧。紅菱也將自己的贖身錢留給了女學生:“我像你這麼大,接客都不知道接了多少回了,小妹妹,記得還給我,姐姐還要拿這錢贖身呢。”“姐姐……對不起。”“替姐姐好好活……”後來玉墨抱起豆蔻的琵琶,接上了浸染豆蔻鮮血的琵琶弦,和姐妹們爲小姑娘們唱了一首《秦淮景》,那一聲聲道出來的竟然有無盡的解脫和看透生死的淡然。

災難是人性的試金石,面對生死,有人選擇了苟延殘喘,有人選擇了大義赴死,那些女人有着“永恆的力量和美”,她們“很堅強,勇敢,細膩,出色。”

戰火的硝煙已然消散,秦淮河還如從前一般細細淌着江南的諸般溫柔,站在小橋上看着河底的水草緩緩流動,耳畔又傳來了吳儂軟語:“秦淮緩緩流呀,盤古到如今,江南錦繡,金陵風雅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