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博物館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2.69W

博物館觀後感精品多篇

參觀博物館觀後感大全 篇一

上個星期,我們學校組織了去博物館參觀的活動,聽到這個消息,我們振奮極了。我換上了最酷的裝備,準備出發。

烈日當頭照,來到博物館門口,我就有些受不了了!一條幹燥的舌頭總盼望着下雨似的。

終於可以進去了,我似乎忘記了剛纔那難受般的感覺,活蹦亂跳的,開心極了!我動瞅瞅,西望望,一二樓無爲就是一些民族風俗和歷史文化等,沒有勾起我太大的關注。直到我上到三樓參觀時,我才真正被吸引注,而流連忘返了!你們想知道我看到了什麼嗎?那就跟我一起去看吧!

進到大廳,首先我眼簾的是那櫥窗內的東西。裏面是戰士們的一些遺物。下面我就爲你們一一描繪。

綿襖大衣,這是一件青黃色的綿襖大衣,它一經“老”了,在它的身上透露着那淡黃的綿花,我扒在櫥窗前,還可以隱約看到着上面許多的補丁。

水壺-着是一個年久上修的鐵水壺,在戰爭中,它曾經伴隨戰士們,一起上戰場,一起過生活。可惜,它現在是一個沒有用的水壺,它只能激起人們回想過去,留在人們心中。

櫃子-這是一個破爛的用竹子編成的一個小衣櫃,着裏面曾經裝過戰士們那襤褸的衣服,可惜,戰士們現在已經不能再看到這伴隨他們一生的小衣櫃了,因爲它已經成爲戰士們的遺物。

獎彰-這是一個用血汗所得來的功勞,它身上雖然有些漆已經脫落,那金黃裏泛着暗灰,但它已經不遭受到人的排斥,而是人們現在最好的老師,因爲在它身上暗喻着-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努力學習,爲祖國的明天再增輝煌!

戰士們的遺像-在最後一個櫥窗前,是戰士們那偉大的肖像,我站在它前面,好象有些自悲感,戰士們爲了祖國美麗的明天寧可犧牲自己的性命,而我們現在,有這麼好的學習環境我們都不好好學習,這有些對不起他們。

這些都是我在博物館中所看到的,它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負。它讓我想起了戰爭時的那一幕,今天,戰士們的一切將成爲永遠的豐碑,它會激勵人們好好學習,努力建設祖國,爲祖國添上一片光芒。

今天去博物館,它給我上了一節很好的思想教育課!它讓我重新振作,爲自己的學習下苦功。放心吧!戰士們,祖國的新一代不會讓你們失望,我們一定會比你們幹得更好!

戰士,我爲你自豪!

博物館觀後感 篇二

一感悟傳統文化

到了博物館,剛走進大廳,一股古老的氣息便撲面而來,在幽暗的燈光下,透着它的神祕。整個一樓大廳有各種陶器和石器,可以想象出在那個時代裏,人們用石器做出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每一件物品都有獨特的氣質,更加體現了徐州作爲兩漢發源地濃厚的文化底蘊。

上了二樓,則是漢室遺珍展廳,在其中擺放着各種陳列銅器、金銀器、玉器和陶石器,有簸箕山出土的“宛胸侯”龜紐印、金腰帶扣、金代鉤、金虎頭、金羊頭、明光宮等。通過這些鎏金的寶物可以預見當時皇廷是何極的輝煌,它彰顯了我們中華民族氣壯山河的大氣,象徵着漢代的強盛。往下走,一面古樸的大門映在眼前,荒古而厚重的暗紅顏色,是火與血的交融,象徵着漢王朝的權利與勝利。

整個大廳展示了一個泱泱大國所蘊含的民族魂,作爲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它是一個民族存在的根本。民族存在於何處?它存在於血液骨髓裏,如果沒有發掘出民族魂,那麼這個民族的人必將會變得茫然、變得背叛。因爲他們沒有精神支柱。歷史上,漢族曾經多少次被少數民族征服,但是作爲漢民族卻一直沒有消亡,反而是征服者在不知不覺中被漢民族同化,這和漢文化的先進性有着直接的關係。

二、學習民族傳統文化

參觀了二樓3廳,往裏面走則是各種兵器、鎧甲。其中一件是一位將軍的鎧甲,透過泛着寒光的鐵衣,我感到了一股肅殺的氣息,當年的他必定在沙場上馳騁飛揚吧。然後是“鎖子鉀”,用鐵鏈結成,重十幾斤,可以試想一下,當時的戰士穿着這種衣服是多麼的辛苦。那鐵衣上的裂痕顯示了戰爭的殘忍,正是因爲有着民族精神的支撐,他們從不退卻,兩漢的民族氣節支撐着他們錚錚的鐵骨。各種兵器排列在大廳的四周,有短刃匕首,有長槍鐵戟,斑斑的銅鏽遮不住它們的寒氣,森森的寒光炫耀着它們曾經的倔強。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兵器,但他們無一不體現了漢民族應有的血性。這血性是“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決心;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烈;是“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絕;是“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豪情……

一件件兵器象徵着一個個英魂,也許沒有他們的名字,也許他們不曾流芳百世;但這種“血性”確是他們傳承後人的,這血性不是“衝冠一怒,流血千里”的莽夫,而是面對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他們遇到過困難,他們失敗過,但他們最終都戰勝了困難,爲黎民百姓搏得一個太平盛世。

正如劉邦項羽爭天下,劉邦敗了多少次?不重要!因爲他最終勝利了。歷史對劉邦褒貶不一,因爲項羽太強大了,強大到讓所有人佩服。他可以背水一戰,可以力能扛鼎,可以一夫當開萬夫莫開。但他終究是敗了,敗給了劉邦更敗給了他自己,因爲他輸不起。而劉邦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纔是我們要學習的,堅持失敗就是最大的成功。

正如俞洪敏先生所說:作爲一顆草,人們可以隨意的'踐踏你,不會因爲你的痛苦而他產生痛苦,因爲人們根本就無視你的存在。只有像樹一樣不屈不撓的成長,長成一顆參天大樹,遠方的地方人們才能看到你,走進你,你能給人一片綠蔭,活着是美麗的風景,死了依然是棟樑之才。這是我們要學習的中國精神,也是兩漢文化所要告訴我們的真理。

三、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最後看到的是“金縷玉衣”這件金縷玉衣是王侯的葬衣,據史書記載玉衣以玉爲福,如鎧狀,連縫之,以黃金爲縷,腰以下玉爲機,長一尺,二寸半爲柙,下至足,跡縫以黃金縷。通過這介紹,我們瞭解了金縷玉衣的由來,看着這套金縷玉衣彷彿是一位王者躺在那裏,不怒自威。

時至今日,許多人崇洋媚外。誠然,國外的許多國家比中國發展的好。但是“我們”被放在哪裏?民族文化被放在哪裏?假設我們不從世界、國家的大角度看,僅從徐州來看的話,就可以清晰的看出博物館存在的意義了。它用這種方式激勵後人,讓過去的先輩教會我們不屈的精神,掀起一個波瀾起伏的時代。通過這跨越歷史的文化與精神傳承,讓現代的徐州人再次發出歷史的輝煌之光,讓徐州這座古城增光添彩。

不得不承認,徐州這座擁有濃厚歷史文化的古城已經落後於其他城市了,在鉅變的三十年裏,徐州進步太小了,不說與上海、深圳等沿海新生城市相比,就是周邊城市都有超越徐州的趨勢了。也許是時代束縛了我們的腳步,但作爲漢文化的發源地,弘揚民族文化我們責無旁貸。

越過古老的街道,聆聽着聖賢的教誨,細數漢家之往事,弘揚漢家文化與精神。在這個古樸的藏館裏,我向宣誓“怒向刀從覓小詩,我以我血薦軒轅”!

博物館觀後感 篇三

暑假裏,我去了許多地方,其中第一次去了恐龍化石博物館。恐龍耶!化石哦!好多神奇的東西啊!幸虧我今年參加了夏令營活動,纔有這樣一個參觀的好機會。雖然說只是參觀一下這種生活在侏羅紀時代的龐然大物的化石而已,但我在外面排隊的時候,心裏彷彿就像藏了一隻活蹦亂跳的兔子一樣,蹦啊蹦的,似乎就要蹦出來似的。

我們走進了恐龍化石博物館,首先映人眼簾的是魚龍的化石,這種兩億年前的生物,約長十六米呢!看到它那麼龐大,我以前似乎浮現出它們在《侏羅紀公園》裏霸稱一方的形象,我不禁拍了拍胸口,心想:幸好我沒有生活在那個時代,不然的話,我個子那麼矮小,可能還不夠它們塞牙縫呢!

然後我看見了海百合的化石,海百合的樣子好像植物,其實是動物。那海百合長在水底,嘴一張一合,專等微生物來了,它張口就吃。時間長了,眼睛就退化了,真是個懶惰的傢伙,我可不喜歡它!

我還看見了齒頭龍、周氏墨魚龍、海龍等遠古生物的化石,這些化石形態各異,而且越古老的化石,樣子就越簡單。這些化石都是非常珍貴的!博物館裏的化石又多又奇妙,真是多姿多彩啊!

博物館觀後感 篇四

中國文字博物館是一座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功能爲一體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也是中國第一座以文字爲主題的博物館。由於沒來過安陽一直對安陽文字博物館很嚮往,今天我有幸去了哪裏。

剛到就看到“中國文字博物館”這七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這些大字上面是甲骨文中‘字“的模型。從大門口看博物館主體那金玉輝煌的高大建築,這座古式建築真宏偉。外表刻畫很多中國特有的各種圖騰,散發着古老的中華氣息。穿過大門通向主題館的道路兩旁,由28片銅質甲骨組成的碑林,它隱含了殷商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兩種文化元素——甲骨文和青銅器,它代表28星宿,象徵人與自然和諧統一,是中國古典哲學中“天人和一”思想的生動體現。走過碑林,金碧輝煌的屋檐紅黑相間的柱子的主體館已展現在眼前,主體館地上四層、地下還有一層,高度32.5米,建築採用殷商時期的饕餮紋、蟠螭紋圖案浮雕金頂,採用紅黑圖案的雕牆和雕柱,展現殷商宮殿“四阿重屋”的特徵。博物館的外形來源於象形文字“墉”,這是殷商甲骨文、金文所概括富有哲理、經典、最神聖的建築形文字的“墉”字,不僅表現了中國文字文化內涵,也顯示了文字在中國文明發展史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進入館內便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甲骨文,這些文字是有我們的祖先按照實物形態所創造週末又到了,今天沒事。我和室友一起來到中國文字博物館。沒事的時候在網上查過一的。中國文字應該算是現存最古老的文字。中國文字的主要發展歷史,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中國文字博物館反映了中國文字發展史的基本脈絡,可以說是一部讓世人領略中華文明的景觀式文字大典。儘管這些文字已不再使用,但是它也爲我們現在的文字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些都是我們祖先絞盡腦汁纔想出來的,值得我們去回顧去留戀。

在一樓展區,當看到“一片甲骨驚天下”展區,我不由的驚呆了。一排排展臺和大廳四周的牆壁上佈滿了刻着甲骨文的甲骨、卜骨,這些價值連城的國寶級文物,見證了中華大地悠久的歷史和璀燦的文明,述說着中國文字的源遠流長。我從對甲骨文的人一無所知到了對甲骨文有了些許的瞭解,有次感到我國的文字也是那麼的博大精深,那片片甲骨都凝聚着中華文化的結晶。

甲骨文的發現宣告中國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已形成較成熟的文字體系。如今,發現的甲骨文單字約4500個,能夠釋讀的約1500字。它是商王占卜的紀錄,刻在牛骨和龜甲上,也有少量的羊骨、豬骨和鹿骨等。

商朝時期,生產力仍很低下,人們難以抗拒自然界的災害。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就要求助神靈的護佑,因此商代的祭祀活動十分頻繁,在祭祀的同時,商王根據自己的需要,讓貞人即主持占卜的人用甲骨進行占卜,向神靈詢問吉凶。具體做法是在甲骨上面鑽孔或鑿孔,然後燒灼,在甲骨的背面就會出現裂紋,即兆紋,根據裂紋走向判斷吉凶,最後將占卜內容及結果用文字的形式刻在甲骨上。這就是甲骨文的形成,它記錄了商代社會繁榮景象。

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蔡倫的活字印刷術的製作流程。它分爲7步,漚竹、浸灰水、打漿、蒸煮、蕩簾抄紙、焙紙、揭紙。這我國四大發明之一造紙工程。正是有了這個發明人們才很方便的攜帶書籍。

在二樓,主要有鐘鼎千秋、物以載文兩個單元。這裏展示大量珍貴文物,包括各式造型古樸、莊重肅穆的青銅器;出土於墓葬青銅器,每件青銅器內都有銘文“爰”字,是商代某家族的“族徽”。長短不一、難以保存的竹簡;造型小巧精緻的銅印;晶瑩剔透,質地溫潤的玉器,看到這些珍貴的文物怎麼不令我們爲之嘆服。

殷墟出土作冊兄鼎:高22.1釐米,口徑15.7釐米,腹徑16釐米。銘文爲“乍冊兄”三個字。這件銅器的造型非常奇特,從整體看,如三個象首相連,它的足如同象鼻。它的上下以連珠紋裝飾,腹部裝飾着三組獸面紋。

雲幾鼎:這件圓鼎內側有兩個銘文。第一個字是一個族徽。第二個字是自己的“己”字。商代青銅器上的金文字數普遍很少。當時的貴族常常把自己名字或家族的族徽鑄造在上面。這件青銅器紋飾精美,正面是殷商時期常見的獸面紋。

金文是刻或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重在紀念和流傳,商周時期同樣重要。先秦時期政府公文、文化典籍、民間契約、書信往來等等書寫在竹、木簡或絲帛上面。

先看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冊”與“典”兩個字,“冊”明顯是一個象形字,爲用兩根繩子編聯的若干根竹簡。而“典”則是在“冊”的基礎上引申出來的,爲單手或雙手捧冊。單就甲骨文金文中“冊”字的出現,就足以說明商朝時期人們已在簡牘上書寫。

在三樓,中國文字博物館專門開設了“民族文字大家庭展廳”,主要展示我國的民族文字。這裏展示了我國的許多民族的文字。比如:藏文、蒙古文、維吾爾文等這些在我國少數民族使用最爲廣泛,在這裏還有在我國沿用時間極短的文字,雖然極短,但是對於瞭解和發掘少數民族文化十分重要。

我國從古至今出現過近40種少數民族文字。根據我國少數民族文字的產生年代和使用功能,大致可分爲古代民族文字、傳統民族文字、新創與改進民族文字等類別。這個展廳分爲古代民族文字、傳統民族文字、創新民族文字三個單元。

三樓第四展廳中有小篆,小篆是秦朝是統一使用的文字,它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看到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陳列着的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等名家真跡。

進入三樓第五展廳主要展示從印刷術到資訊化,分爲印刷術起源、雕版印刷、活字演變、漢字進入電腦,展現了從印刷術到信息化,將縱覽漢字從雕版印刷到計算機時代的歷程。

觀看了文字博物館以後,我瞭解了我國文字的發展歷程。這些文字的創作耗費了我們祖先多少心血啊!我被這種敢於探索的精神所感動。正是有了這些文字才使得我們彼此之間的交流更加的方便,纔是我們的世界更加的豐富多彩。我們應該懂得珍惜它們。並且完完整整的將它們傳給下一代。

儘管現在已經進入了計算機時代,但是我們不能廢棄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財產。我們要將它們傳承下去。我們應將它發揚光大,讓世界人都知道我們祖先給我們留下的這一筆偉大的財富。讓中華文化在世界大放光彩。

參觀博物館觀後感大全 篇五

上個星期五,我們國中部組織了一次參觀臺山市博物館的活動。由於博物館離我們很近,學校也爲了讓我們鍛鍊,全體學生會徒步過去。

第二節課一下課,班主任就組織我們到小廣場集合。譚主任和高主任分別就安全問題和禮儀問題對我們進行了講解,讓我們緊跟隊伍,不要掉隊;進入博物館以後也不要大聲喧譁,要懷着一顆敬畏的心去參觀。

接着,每個班都領到了一面旗,雄赳赳氣昂昂的出發了。大家的心情都很雀躍,本以爲很長的路程,沒想到二十分鐘左右就到了。確定好集合時間後,大家就各自分散開去參觀。臺山市博物館非常的大,非常漂亮,一共有四層,我與同學們是從最頂樓開始的。裏面的東西很多,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古時候的那些衣服、傢俱了,雖然過了這麼久,我依然覺得它們是美麗動人的。博物館裏介紹了很多有名的街道,還有臺城的學校、房子、馬路等等,還看到了整個城市的沙盤,我們還找到了臺碧呢。據說四樓還有遊戲玩,可是工作人員說要10分鐘左右才能開始,但那時候我們還有幾分鐘就要集合了,所以只能失望的離開,只能把希望寄託在下次了。

走到集合地,我發現大多數同學都到了,整合完畢,返校!雖然今天走的我腿都快斷了,但我依然很開心,因爲這次的參觀讓我大開眼界,我瞭解到了很多僑鄉的文化、歷史,對這個城市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想到圓明園,我也深刻地意識到:我國的國寶不能掉入任何人手裏,因爲這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繁榮富強的見證,也是中華人民的財富,是中國的魂。

博物館觀後感 篇六

這學期,學校組織了我們全體預備年級以及部分老師一起到中國武術博物館參觀。當我們排着整整齊齊的隊伍,準備近武術博物館的大門時,我的心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

一走進風采館,就看到了一根巍然屹立着的柱子,講解員在一旁有聲有色的做介紹:“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武魂柱。”接着把我們引到武魂柱的後面,只聽到前面的同學到了轉角處都譁然一片,我驚奇地想是什麼讓他們那樣驚訝,當我也來到了武魂柱的後面,只見一個全是兵器的展廳出現在大家的眼前:三節棍、大刀、複合劍……“好漂亮!”我不由發自內心的讚歎起來。展廳的後面是一個立體影院,通過3D短片讓我們知道了武術源遠流長的歷史,對武術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

我們又來到了博物館的地下一層——數字化多媒體互動區域。瞧!那裏有幾個人在一個神祕的紅棕色屋子裏嬉笑着,走過去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他們在玩“聽聲辨位”的遊戲。

突然,從不遠處又傳來一陣陣笑聲,聞聲而去,只見幾個人在一個個木樁上走路,紅燈亮到哪裏就要走哪裏,看誰能堅持到最後不從木樁上摔下來,原來這是“梅花樁”。我也馬上向那些一個個紅燈“宣戰”。遊戲開始了,前面的木樁的紅燈亮了,我迅速往前方走去,可是忽然紅燈又出現在了我的右後方,這下我可着急了,趕快轉個身,可是已經來不及了,我只能試着伸出左腳,想去碰後面的那個木樁,但一個沒踩穩,就敗下陣來。還有“神拳無敵”、“眼疾手快”……有趣的體驗活動讓我大開眼界。

這次中國武術博物館之行,讓我明白了武術不僅能鍛鍊人們強壯的體魄還能鍛鍊人們堅強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