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白鹿原》影評絕望之後

觀後感2.1W

《白鹿原》影評絕望之後

《白鹿原》影評絕望之後

世間再無倔忠實。

陳忠實丟下他的《白鹿原》匆匆而去了,一時間引發熱議。

有人說,中國的文壇,失去了一股又一股涌流的清泉,正一步步地走向絕望的深淵,無以爲繼。

想來便是。中國的作家是擅長寫田野,寫鄉村,寫蠻荒的,無數的主流的亦或變奏的鄉愁,便是文壇上一枝枝五彩斑斕的鮮花。然忠實走了,留下了他的棄子陝北;楊絳走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先生揮手相別,再看如今的書店裏玄幻小說,青春文學充斥書架,真正的大部頭,小情思都被束之高閣。嗚呼!此即是中國文學之大頹之勢,不久便即病入膏亮,無藥可救是也?

內心不禁生起了一番絕望之意。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拋灑汗水於這塊土地,今日即將荒蕪邪?

可我卻偏編要說一個“不”。被斷定爲“大限不遠”的中國文學,於我而言,此時恰恰是最好的轉變時機。絕望之後,恰恰是絕處逢生。

既然鄉愁說不盡,道不完,千篇一律,那就另闢蹊徑,彰顯城市文學的真正個性與魅力。是凡城市文學大抵提及物慾橫流紙醉金速之屬浮華糜爛的都市生活,資產階級的爾虞我作,人心的道德沉浮充斥於字裏行間。殊不知,此爲一葉障目之觀念也。

三十年來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已然成爲多數人生活的載體。然中國文學表達“城市生活”仍舊是一個尷尬的話題。這一畝城市文學之田,尚未開墾,又怎能說"中國文學它絕望呢?

且看現今當下,74屆雨果獎郝景芳憑藉《北京摺疊》榮獲最佳短篇小說獎。《北京摺疊》便是切入國人要害之作。針貶時弊,切中肯綮,字字珠璣。又如金宇澄之《繁花》,滬語吚吚呀呀,你儂我儂恰恰能真切反映平民上海人的豐富生活。再談王安憶《比鄰而居》,平平常常的煙道亦展現不同人家豐富有趣的生活情調,展示了人間百態風情。

故而,所謂的"文學之殤”,“文學已死”“絕望之巔”之說,大可退矣,文學正如一棵常青之木,屹立不倒。

絕望之後是什麼?恰恰可能是文學光明人與心之坦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