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白鹿原》讀書報告

走向現代化之路上的塵埃:古舊座標中的小小村落

《白鹿原》讀書報告

——《白鹿原》讀書報告

武漢作家方方說:“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山。”作爲一本現實主義小說,《白鹿原》切入角度新奇,它並沒有以宏觀的視角去展現清末到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段歷史,相反,它將視角下移,着力於對白鹿原村裏白家和鹿家兩大家族變遷的描寫,通過對小人物在時代大潮下命運浮沉的展現,以小見大地再現了那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反映出亂世之下平民百姓生存的不易。書中反映出的禮法宗族制度、道德規範等也引人深思。

1、宗法文化:維繫白鹿原的血脈橋樑

中國的宗法制度完善於周朝。此後,宗法制度作爲以血緣關係爲紐帶維繫家族統治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對此後的歷朝歷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白鹿原》中以白家和鹿家爲中心的故事情節,便脫胎於宗法制度,其中的宗法文化體現在多個方面:

1)奉行族長負責制

白鹿村中的居民以族長白嘉軒爲核心,聽從白嘉軒的調遣。當白狼對白鹿村產生威脅時,白嘉軒登高一呼,人們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趕到祠堂,修築圍牆。在應對“印章稅事件”中,白嘉軒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託人上交農具,迫使縣長離職,成功帶領白鹿村度過了這次危機。

2)以長爲尊,祖先崇拜

作爲族長,白嘉軒提議修建學堂,但他並未直接動工,而是在徵求了比自己大一輩的鹿子霖的父親鹿泰恆的同意後再作打算。白鹿兩家的祠堂的修建資金由兩家成員捐贈,同時,兩家的成員每年都會去祠堂祭拜,香火不曾斷絕。

3)實行族長之位世襲制

白嘉軒打算將族長之位傳給長子白孝文,奈何白孝文與田小娥糾纏,這對白嘉軒來說無法接受,於是白嘉軒又將白孝武接回,讓他接任族長之位。

由此可知,宗法制度已經滲透到了白鹿村的方方面面。作爲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代表,宗法文化提倡“長幼有別、尊卑有序”,在白鹿村民中劃出了明確的等級界限,它規劃出白鹿村的組織系統和權力結構,賦予了白鹿村強大的宗族凝聚力,爲白鹿村平穩度過一次次的困境提供了有效保障。然而,宗法文化過度強調家庭本位和等級秩序,辛亥革命後提倡的“自由”“平等”的新思想無法得到有效傳播,造成白鹿村與村落外世界的信息不對稱,導致白鹿村落後於時代潮流,這也成爲白鹿村最後歸於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

2、鄉風民俗:中國傳統的文化符號

《白鹿原》一書故事的發生地位於陝西關中地區,作者在建構故事情節時加入了諸多關中地區的民俗元素。民俗作爲中國傳統的文化符號之一,在《白鹿原》的情節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豐富了小說內容,也使小說有了更爲深厚的古典氣息。

1、強烈的生殖崇拜

《白鹿原》中有對“棒槌會”的描寫,而舉辦“棒槌會”的意圖在於紀念女媧。每當舉辦“棒槌會”之時,還未生育的人們便上山尋歡,以此來求子、求福。

2、土地崇拜與祈雨

長久以來,中國便是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爲主體的農耕社會,農作物的收成好壞直接關乎人民生計和社會經濟發展,而種植農作物的土地也被視爲一種最爲寶貴的財富。《白鹿原》中,白家爲與鹿家交換有着白鹿祥符護佑的風水寶地,白嘉軒不惜違抗母親的意志,用自己的二畝河牀地與之交換。爲應對乾旱威脅,保證收成,族長白嘉軒組織“伐神取水”,人們還在龍王廟前跪伏、唱歌、跳舞祈求西海龍王的憐憫,以保證來年風調雨順。

這些極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在增強小說趣味性的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文化繼承與發展的思考。在今天的關中平原,隨着現代化進程的加快,這種民俗文化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已迫在眉睫。由於傳統文化的劣根性所在,文化保守主義的傾向必不可取,全面繼承必然導致泥沙俱下;而文化虛無主義抹殺了傳統文化的價值,同樣有失妥當。唯有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纔是文化繼承與發展的正道。

3、命運浮沉:小人物奏響的時代輓歌

小人物,通常是時代變化之下的受影響最大者,而改朝換代對小人物來說無疑更是一種災難。白鹿原經辛亥革命、農民運動、國共分裂、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一系列變革後,白嘉軒所不遺餘力維持的羣體規範被打破,白鹿原內部勢力也開始出現分化,經社會變動,白靈、田小娥、朱先生、鹿兆海等人死去,鹿子霖變得瘋癲,白嘉軒也落下殘疾。一個個鮮活生命的逝去,是小人物被時代的車輪碾壓留下的痕跡,它意味着白鹿原中堅力量的垮塌,也暗示着白鹿原這個舊時代餘灰的最後的終結,生命的崩逝,奏響的不僅是白鹿原的輓歌,更是時代的輓歌。當新舊制度青黃不接,新的政治秩序尚未建立,勢必導致社會秩序的混亂,小人物的悲哀也會被無限放大。在舊社會的裹挾下,又有誰能夠在時代的災難中獨善其身呢?而平民百姓的落難,又何嘗不是時代的悲哀呢?《白鹿原》一書最終以解放戰爭的勝利作結,意味着消逝的不僅是白鹿原,更是這個破敗的舊社會,表明新的秩序將被建立,而光明終將到來。

總而言之,《白鹿原》作爲中國尋根文學的代表之一,是在當時的時代政治背景下掀起的“反思”思潮的應景之作。其對社會黑暗現實的深刻反映以及對人性黑暗面的充分描摹與鞭撻,都予人以深刻印象。而鑲嵌於其中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也成爲這本書的一大特色。其中反映出的小人物的悲哀,更引發着人們的思考與啓迪。正是書中對民族文化的深刻反思,鑄就了這部經典的史詩,使小說的深刻性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