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覺醒年代觀影觀後感心得1500字【精品多篇】

觀後感2.93W

覺醒年代觀影觀後感心得1500字【精品多篇】

覺醒年代觀後感 篇一

近日,在閒暇之餘看完了覺醒年代,每每想起,胸中依然頗多感慨,實在是這部劇將歷史書上用些許篇幅一筆帶過的偉大人物表現的生動鮮活,躍然紙上。他們不僅是被刻在書本上名聲響亮的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更是真真切切活在那個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的中國的子民。在那個帝國主義侵略,封建主義壓迫,軍閥割據混戰,民智未開的國家,有這樣一羣人在苦苦探索一條思想啓蒙,打倒封建禮教的救國救民之路。他們是迷茫的,是懷疑的,是惴惴不安的,但對真理的追尋是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對挽救國家拯救國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是用一腔熱血和孤勇獻出一切的。他們的每一聲吶喊每一次演講每一次運動都傳遞着振聾發聵的力量,即使百年以後,我也能窺見其對這個國家命運的擔憂,對每一寸土地的熱愛,對勞苦大衆的悲憫。

說到新青年,新文化運動,必然要提到胡適之先生,一篇<文學改良芻議>颳起了”活文學”的'大風。我時常感嘆胡適先生是一個真學者,也只是一個學者,他溫文爾雅,寬厚沉穩,待人如沐春風,對學術的追求和造詣極高,倘若他生在我們這樣一個和平的年代,必定能大展宏圖。

還有我們最可愛的人兒大釗先生,他真的滿心滿眼都是勞動人民,他善良,正直,無私,剛毅,樸實,堅定,勇敢,無畏,我覺得一切美好的形容詞用在他身上都不爲過。他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鬥士,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信徒,爲中國革命開闢了新的出路。劇中他的夫人來北大看望他,與他說“學校好美啊……我覺得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就是學校響亮亮的讀書聲……我在家裏最高興的時候,就是收到你的來信……我要是認字就好了,我要是認字就能跟我的憨坨寫封信,跟他說說我的心裏話”,大釗先生承諾等學校可以擺上一張安靜課桌的時候,可以傳出朗朗讀書聲時,他會帶着她一筆一畫的讀書寫字,等她給他寫一封信。大釗先生這盛世已如您所願,學校到處都是安靜的課桌,您卻食言了,您和夫人在那邊肯定生活的很幸福吧。

還有我們的魯迅先生,個人覺得這部劇魯迅先生選角非常好,他撰寫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的片段,太燃了。"如果我嚷幾聲,能叫醒那幾個人,你就決不能說,他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錢玄同先生與魯迅先生如是說到。魯迅先生,以筆爲劍,以墨爲鋒,以字爲刃,與舊勢力宣戰,批判諷刺黑暗腐朽的舊社會,爲打破這個鐵屋貢獻了巨大的力量,他特立獨行,清高孤傲,愛憎分明的性格讓人不得不愛。

蔡元培校長愛才惜才,猶記得他在陳獨秀離開北大南下時說“那年大雪紛飛,我迎先生到北大來,如今天涼入秋,我卻要送先生離開”,蔡公對仲甫的戀戀不捨和惺惺相惜着實令人感動,當初蔡公三顧茅廬請仲甫來北大任文科學長,這一來就是三年,期間兩人一起實施北大教學改革,推廣新文化運動,成爲了彼此的後盾。蔡公爲人謙和,篤行務實,對待學生開放尊重包容,我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深深地吸引。

覺醒年代這部劇將人物性格刻畫的十分鮮明,很多臺詞都值得我們一遍遍回味、品讀,每一次看一定能收穫新的體會和感受,值得二刷。哈哈哈,第一次自己主動寫觀後感,洋洋灑灑又臭又長,只是想表達些許愚之拙見,望君見諒。

覺醒年代觀後感 篇二

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中央頻道播出了《覺醒年代》,這部劇首次全景式展現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時代風雲和歷史畫卷,清晰地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和中國共產黨創建的全過程。全景還原建黨歷程揭示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必然。我在閒暇時間看完了這部劇,被震撼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視線拉回100年前,民不聊生,滿目瘡痍,破敗的國家,腐朽的統治。那個時代渴望出現拯救他的人。

劇情開篇,髒亂的衣服,毛躁的頭髮,長長的鬍子,誰都想不到,這是陳獨秀先生。袁世凱爲了復辟簽署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陳獨秀認識到中國最大的問題是思想腐朽,於是創辦了《新青年》雜誌,來傳播新文化,以達到塑造新青年的目的。後來,蔡元培請仲甫先生擔任北大的文科學長,與李大釗、胡適、魯迅等人以北大爲陣地,積極提倡民主科學,積極倡導青少年,開展五四運動。到後來在李大釗的影響下,積極探索馬克思主義,這就有了共產黨早期組織。先生後因病去世,享年63歲。陳獨秀先生對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的功勞不可磨滅,他的兩個兒子陳延年,陳喬年的事蹟更是撼動人心。因陳獨秀早期遠離家鄉求學,和這兩個孩子相處很少,但他們兩個勤奮好學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後來出國留學,回國後積極投身革命。可是天妒英才,29歲的陳延年在酷刑的逼問下,寧死不屈,至死不跪,被亂刀砍死。26歲的陳喬年更是堅貞不屈,還不忘鼓勵其他同志,後被槍殺。爲了紀念他們,安徽合肥把一條路命名爲延喬路,而它的盡頭是繁華大道。父子三人爲了革命事業而犧牲自我的精神正是百餘年前革命先輩的大無畏精神,中國自古以來就不缺乏“家國情懷”,正是這些先輩將家國情懷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用行動甚至生命去推動革命的發展,犧牲自我而換取民族的希望!

“吾願吾親愛之青年,生於青春死於青春,生於少年死於少年也,進前而勿顧後,背黑暗而向光明,爲世界進文明,爲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這段話節選自李大釗先生的《青春》。早年間的李大釗在日本留學,受到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的鼓舞,毅然辭學返回國內參與新文化運動。李大釗作爲 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奠基人之一,影響了整整一代青年。他爲人誠實、謙和,學識淵博,思想深邃,深受廣大青年的敬仰和愛戴,包括毛澤東這位時代偉人。獨德高望重的李大釗沒有門戶偏見,賞識毛澤東這樣身無分文的年輕人。李大釗是北大的圖書館長,他把毛澤東給安排到了北大圖書館當助理,一個月8個大洋的薪水,給了年輕人在北京安身立命之處,在生活大不易的北京可以養活自己,而圖書管理員這份工作,閒餘時間又可以讀書充實自己,讓毛澤東又有充分的時間研究政治。可以說李大釗是毛澤東的精神導師。劇中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記憶是,李大釗先生參加五四運動在劇院揮灑抵制巴黎和約的紙張,大聲呼喊着:“同胞們!團結起來!堅決抵制無恥的巴黎和約!”他與獨秀先生在兩處揮灑宣傳紙。讓我熱血澎湃,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我們自己的國家,我們不愛,誰愛!願以吾輩之青春,護我盛世之中華!因爲這件事,陳獨秀被關進監獄,李大釗被迫遠走上海等地開展調查,他深入工人與農民之中,爲他們教授知識、傳播思想,着手創辦夜校,舉行演講,讓文化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屬。他更加堅定了馬克思主義思想,也更加急切救這個落後的國家。然而正是因爲他對軍閥的精準打擊,觸動了賣國求榮的東北軍閥張作霖的利益,於1927年被殺害。

最後,我想以魯迅先生在《熱風:隨感錄四十一》中的話“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來告誡中國的青年積極向上,用你們該有的青春來奉獻這個一直在向上走的中國,不負先輩。

《覺醒年代》觀後感 篇三

那是一個混亂的時代。在亂世中,或是沉睡,或是覺醒。《覺醒年代》作爲當下熱播的電視劇,以幽默風趣的口吻儘可能地還原了當時社會的種種現象或病態。“覺醒”,就是嘗試的過程。所謂覺醒,就是建黨的坎坷道路。

我有時會想到那個民國年代,想看看這些滿腔熱血的青年們,想與他們“切磋”。我也是非常震撼,甚至產生了“我怎麼就沒生在那個年代和大家一起進步”的念頭。黑暗才能襯托光明的來之不易。給我印象較深的就是各學派爭論、切磋時的場景。不管是保皇派還是革新派,雙方有過爭執、爭吵、爭論。但是都是爲了學術的切磋,誰還不是爲了中國的發展?觀點不同罷了。我之前總以爲像黃侃、辜鴻銘等都是社會的“惡人”阻撓社會進步。包括辜鴻銘的經典動作——漱口,也是讓我感覺很不禮貌。可實際上他們之間並沒惡意。哪怕是同樣支持革新的'胡適李大釗兩人也會因爲如何改革的問題“一見面就吵”,但是這並不傷感情。我認爲這點是非常可貴的,我想他們都知道大家都是爲了祖國吧,只有百家爭鳴才能找到最適合的方式不是嗎?

這個電視劇更像是一副羣像描寫。無論是決心改革北大的蔡元培,是探尋救國之路的陳獨秀,是注重工人階級改革的李大釗,是崇尚美國實驗注意的胡適……都無不懷揣着對未來的憧憬。

魯迅也是其中之一。魯迅目前位列中國小人羣中的“三怕”。但是我卻不這麼認爲。他的一生都在做鬥爭,人到晚年依然銳氣十足。在該電視劇中他的戲份不多,出場率低。可這並不影響我對他的欽佩和膜拜。給我印象較深的是他完成新中國第一篇本站小說《狂人日記》累得癱倒在地的場景,還有他顫顫巍巍給作品寫下“魯迅”二字的時候。“魯”是母親的姓,“迅”是他的小名。癱倒在地,可見工作壓力之大。不過我還是相信魯迅他還是幸福的——他終於做了他想做的事,說了他想說的話,完成了他一直想完成的作品。這種幸福感,是超出常人幸福的幸福感。四處散亂的稿紙,不知爲什麼讓我的心揪了一下,心中產生了對魯迅莫名的心疼。在這樣的背景下,新中國第一部本站小說和他的“爹”就誕生了,“魯迅”也成了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他始終堅信希望可能就從絕望中誕生。橫眉冷對千夫指的是他,青年過北漂生活的也是他,關心新青年發展的還是他。魯迅的一生都在尋找更好的環境,更好的方式,去喚醒國民,改變國民性。雖然有些沒有在覺醒年代中得到體現,但都是魯迅深刻的內涵。

在黑暗中我也看到了希望。無論什麼時候,未來都該是屬於新青年的。我從陳獨秀的兩個兒子身上就看到了希望。劇中說到“不對付”這個詞,但是“不對付”只是一開始的思想觀念不同罷了。陳延年滿腔熱血,有主見,有義氣;陳喬年相比之下雖然沒有他的哥哥那麼“搶鏡”,但是劇中很明顯地改變了陳喬年的思想轉變,開始變得有思考,有見解,甚至是還翻譯了國際歌的副歌。兩人唯一遺憾的就是過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被反動當局迫害。不過我相信,逆時代發展者,必將被時代拋棄。他們殺的死陳延年陳喬年,卻殺不死無數的熱血青年!新青年們就是那個時代讓我看到的曙光。

作爲青少年的我們,只有吃夠自律的苦,才能夠將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擁有想要的人生。在這個浮躁的年代,只有自律的人,才能夠脫穎而出,成就大事。站在五星紅旗下,流着華夏人民的血。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當代的青年生活在富裕和平的社會環境之中更不能失去了勤奮與理想,要知道這些都是前輩們用鮮血換來的。身爲革命者們的後代,我們應當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