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鴻門宴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2.36W

鴻門宴電影觀後感

鴻門宴電影觀後感1

項劉之爭,一代霸王卻輸給了劉邦,輸給了一個曾在自己面前彎弓屈膝,車前馬後,尊稱自己爲“項王”的臣子。

項王雄兵40萬,戰將無數,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謂兵多將廣,稱一時之霸主!但偏偏卻輸了。他究竟輸給了誰,爲什麼輸?

劉邦尊項羽令,護送虞姬回楚,卻因心繫天下百姓,反將倒戈,入主咸陽,勸降秦王,軟禁虞姬,又在咸陽城內得謀士張良,戰將韓信。

項羽爲此勃然大怒,舉兵討伐,又進謀士亞夫之言,退兵回城。特設鴻門宴以宴請劉邦,尋機殺之,並在此之時派人刺殺楚懷王,但卻因劉邦派韓信暗中護駕而“刺王未遂”.

鴻門宴之時劉邦進張良言“忍辱負重”雖說是依然惹怒了項羽險些丟了性命,但卻因韓信的特赦令及時到達,而僥倖逃生。

鴻門宴後張良稱臣項羽,與亞夫共爲項羽謀士,項羽得此2人,又擁雄兵40萬,天下本應隨即可定,登基稱帝。卻不知此不過是張良的“詐降計”張良“詐降”成功又用“反間計”將項羽與亞夫挑撥,使亞夫失去了項羽的信任。是的,在戰場上,在政治上,亞夫與張良是不共戴天的宿敵。

項羽失去亞夫,張良也隨即離去回劉邦大營。

項羽再次大怒,弒殺了楚懷王。惹怒了八路諸侯,致使劉邦聯合八路諸侯齊討項家軍,項家軍大敗,項羽自刎。將劉邦順理成章的推像了帝王寶座。

項羽輸了,事實以如此,無法改變。但不知他是否想過,他爲何會輸。

早期的項羽自信,意氣風發,隨時隨地都透漏着一種王者的霸氣,那是一種絕世男兒特有的品質,難能可貴,值得讚揚,但卻太過殘暴,不得民心,致使張良詐降,不願爲他所用,他輸給了殘暴。

韓信,武藝蓋世,用兵如神,神勇過人,卻不得他重用,致使韓信倒戈。他輸給了自己的眼光。

鴻門宴後,他輕信張良之言,不進亞夫直言,並最終氣走了亞夫,氣走了那個曾輔佐他項家3代,助他成爲霸主,即將一統天下之人。亞夫走後他隨即成爲了無牙之虎。他輸給了自己的疑心。

亞夫走後,他雖成無牙之虎,但他“西楚霸王”的名銜依然在,他的40萬雄兵依然在,俗話說“老虎雖死,餘威猶在”況且“老虎還未死”,相信亞夫走後,他只要肯等,等待合適的時機,他依然有坐擁天下的機會,但他卻沒有等,他急於討伐,弒殺了楚懷王。致使八路諸侯倒戈,聯合劉邦討伐項家軍。他輸了,輸給了自己的自負。

是的,項羽輸了,致使他輸的地方有很多,可總的來說天下沒人可與他匹敵,。唯一擊敗他的是他自己。他無法正視自己,擺不正自己的方位,克服不了自己的缺陷。最終只能以此下場結局。

而劉邦,忍辱負重,進逆耳忠言且心慈仁厚,心存天下。他得到了民心,戰勝了自己,他贏了,贏的很漂亮。成者爲王,敗者爲寇。

劉邦在拜張良爲軍師時,張良問“敢問將軍大志”劉邦答“天下百姓盡存我心”張良建議劉邦放棄咸陽,以保全咸陽百姓,劉邦答應了,雖然反對之聲此起彼伏,可劉邦權衡輕重後還是答應了,不爲別的,只爲保住咸陽城內的百姓,當時的他確實沒有那個能力保護咸陽百姓,但若放棄咸陽,卻有談何容易,可劉邦做到了,他忍痛割愛了。雖然那只是張良試探他的一句“玩笑”之言。他卻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出那樣的決定,他乃豪傑,這樣的品質,你與我都沒有。

亞夫走後,張良去看望亞夫,盡顯友人情誼,並未有任何的宿敵之情,“英雄惺惺相惜”!!!亞夫說“在我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就有一種特別的感覺,讓我看到了我年輕的時候!或許最懂亞夫的人莫過張良,但最瞭解張良的人,也莫過亞夫了吧。那是一種無言的交流。

年輕的你我,如果跟劉邦的“大志”相比,你我簡直是微不足道,胸無大志。或許我們也不需要像劉邦那樣的大志,但若能像劉邦學習,像他那樣的去一步一步的戰勝自己,相信輝煌就在不遠處。大事都是從小節開始的。

劉邦是一個值得學習的人。

項羽是一個值得借鑑的人。

《鴻門宴》拍的很好,像一個鏡子,可明己。

鴻門宴電影觀後感2

有幸能看到這部電影,我不敢說全部都看懂了。

歷史上,真正的鴻門宴是怎麼樣的,我在《史記》裏已經讀了個通透,甚至有些讀膩了,讀煩了。但在看完電影之後,我不得不承認心念爲之一動,有些酸楚的感覺。

我並不是說電影的魅力高於書籍,而是爲電影裏所詮釋的以鴻門宴爲線索的我們當下與人交往時仍存在的那麼一點,就被那麼一點,感動了。

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在上國中三年級的時候種下的種子,在那之前,可以說我是一個頑童。在那之後,有所改變,能讓我真正高興的,是這麼長時間裏結識了許多朋友,也維持了許多友好的關係。經常在想有些朋友爲什麼可以維持到現在,而有些朋友卻只是匆匆的一面?兩三年前我似乎找到了一個答案,那就是能稱兄道弟的人,我們之間沒有任何的利益關係;能相交至今的朋友,我們之間的利益關係不那麼明顯;匆匆一面的朋友就屬於“你死我活”的了。當然,這個答案並沒有怎麼站住腳。

我的好兄弟王悅,他和我並不是從小玩兒到大的,只是陌路相識罷了。但是我們之間的那種默契,那種互相賞識,他對我的那種無私的幫助,讓我覺得在我們初遇時彷彿認識了很久。

還有楊兄,只是因爲一場比武就拉近了我們之間的友誼。比武場上,我們都不曾留手,都被對方打傷過。可是這種傷,讓我們笑得更爲歡暢。

徐靖,是我的兄弟中的開心果,沒他不好玩兒,沒他沒意思。不是他多麼會講笑話,其實他不善於此道,而是他肯讓我們來笑,從不反駁,更無怨言。似乎他也享受在其中。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胸襟和氣魄啊!

浩偉,可以說他時運不濟,也可以說他咎由自取。自打上高中二年級以後,說實話,我對他的某些行爲感到不齒。但是爲什麼我捨不得離開這位兄弟?

馬寧,一個硬漢。單打獨挑勇闖四方,我很佩服他。老王也是這樣的人。拿起電話,不知道該打給誰的時候,馬寧不做第二人選。聊上兩句,即便不能見面,那個孤寂的心也落下來了。

老彭,國中以後我們就沒聯繫過了,直到有一年大學時期到青島玩兒才見。可是很奇怪,見面之後,我們之間並沒有感到陌生,反而覺得比以前熟悉。

奇峯,怪才啊。我們少不得的是爭吵,吵到面紅耳赤,吵到天翻地覆,吵到差點兒大打出手。他不服我,我不服他。真是人生難得一位吵的知己。

努爾,在她面前我就像跟在姐姐身邊的孩子。離京之前,她陪我喝酒,聽我講一些傷心難過的事情,從旁開解。連我自己都記不得什麼時候跟她建立起這麼深厚的友誼。

立冬,說起她。至今我猶敬之若天人。本以爲國中以後,不會再有什麼聯繫了。萬沒想到,事隔八年,她還肯來讀我寫的詩篇和小說。每想至此,心頭涌出一份慰籍。

海鑫,爲什麼她會那麼信任我?從來不曾懷疑。我並非樣樣通曉,事事能平。我辦砸過很多事兒,我被難倒過許多次。可她仍對我堅信不疑。只是一個“磁”,解釋得通嗎?

邵哥,可以說他是一個功成名就的男人。而我只是一個初出茅廬,且沒有什麼經天緯地之才的毛頭小子。我相信他看到的.我寫的那篇稿子,對他而言司空見慣。但這知遇之情......

如果說我之前得出的答案還能成立的話,那他們的友誼將把那個答案破掉。電影版的《鴻門宴》,通篇上下我只看到了“有情有義”這四個字。一個人,學識可以縱貫寰宇,武功可以蓋世無雙,計謀可以深不可測,品行可以德高望重,境界可以至高無上,財產可以富可敵國,名聲可以威震九州......但是情義二字,如何去形容,如何去詮釋呢?是什麼把我們拉到了一起?理想、信念、利益,這些統統不靠譜兒。如果只是因爲一個“情”字,那麼似乎太單純了。不過,也許就是這麼單純而已。

鴻門宴電影觀後感3

11月30日,小雨寒夜,與友人小聚後,去大華看《鴻門宴》,大華影城那棟樓的一層依舊空空蕩蕩,原先的服裝店全都關門了,友人笑曰:這是馬鞍山市中心~其人是浙江人,這樣的話,我這馬鞍山人聽了心裏不是滋味,也無可奈何~

《鴻門宴》好片子,拍得精彩~看完後,我在想一個問題,楚漢相爭和馬蕪之爭像麼?項羽從當年的義軍盟主,40萬大軍在握,發展到後期兵敗烏江~劉邦最終繼承大統~真是形勢調轉~馬鞍山當年也曾有這樣的強勢啊~曾幾何時,馬鞍山人也曾對蕪湖人說,歡迎蕪湖人到馬鞍山來坐無人售票車,吃肯德基~那種溢於言表的驕傲,現在已不知去向何處~蕪湖人會對馬鞍山人說,來蕪湖逛步行街,吃美食,遊方特吧~

影片結尾,項羽烏江自刎~我和友人開玩笑,應該註明:烏江,今馬鞍山境內和縣烏江鎮~馬鞍山,可以發展的旅遊資源就只有李白麼?楚漢相爭的歷史題材,劉邦、項羽、虞姬,這些不都是麼?馬鞍山可以發展的只有採石李白的衣冠冢,當塗青山的李白墓麼?烏江的霸王祠呢?古戰場呢?李仁港的這部大片,票房,上座率,已經不用質疑了~可是中國有多少觀衆知道這個悽美的愛情故事,這個蕩氣迴腸的楚漢爭霸結局都在我們馬鞍山呢?我們有沒有炒作的意識?爲什麼不能搞電影植入廣告呢?爲什麼不能爭取首映式在馬鞍山呢?爲什麼不能以這個主題吸引華僑城、中旅集團來和縣烏江搞影視基地,主題公園呢?這個旅遊基地,在寧馬合蕪滁五市之間,題材新穎,吸引你客源有可能麼?馬鞍山的外宣部門、旅遊部門、招商部門、規劃部門考慮過這些問題麼?

鴻門宴電影觀後感4

看了鴻門宴以後,我深有體會。

本片以張良敘述這千古棋局爲主要,向觀衆們把鴻門宴的始終展現出來,表達出衆人因鴻門宴而改變命運的無奈,透過的虞姬一句“你知道赴宴的代價嗎”道出命運的無情。本片以鴻門宴爲矛盾中心,再現了歷史上的楚漢戰爭,以及在戰爭中謀士的機謀較量和項羽與虞姬的悽美戀歌。

本片的一大敘事特點在於設懸與釋懸,通過懸念的設置引起觀者的求知慾。神祕的老人爲太傅及其學生講述這場楚漢戰爭的故事,老人的身份是設下的第一個懸念,一直到最後揭示他是張良纔算是釋懸。本片便是張良的一場回憶錄。如果說范增錦囊的懸念,內容是兔死狗烹的開端。那麼虞姬的那句:“這赴宴的代價你知道嗎?”的設置懸念,則是揭示全篇的猜忌。這個代價在本片最 後由垂垂老矣的劉邦來釋懸,這赴宴的代價,就是你失去能力去相信任何人。而本片的最大懸念是范增與張良的最後一盤棋的結果,最後歷史詮釋了這結果——兩敗俱傷。歷代君主與帝王內心最大的敵人就是猜忌,位高權重,時時刻刻提防別人覬覦自己的位子,內心的多疑使身邊的朋友一個一個的離去,只剩下孤寂,沒有了敵人與朋友的人生也就沒有那麼可以留戀的樂趣。

整部電影人物鮮明,諸多人物都被刻畫得栩栩如生,項羽的霸氣,劉邦的深沉,范增的算計,張良

的韜略,韓信的急功近利,樊噲的粗魯直爽,虞姬的柔情似水,及諸多死士的蒼涼壯烈。

我從這裏知道了,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也不要輕易聽取別人的話,更不要多疑自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