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科技培訓心得體會多篇

科技培訓心得體會多篇

科技培訓心得體會篇1

20XX年5月16日至26日,我有幸參加縣教育局組織的中國小教務主任、副主任、教研員赴上海培訓學習。在培訓的前階段,我們分別聆聽了楊浦區教育局領導和楊浦區進修學院領導就上海教學常規管理、教育科研、校本研修、課堂的組織、學生的學習方式、各種活動的開展作具體的要求,隨後我、徐華春和巖退被分到了復旦科技園國小。現在就我在復旦科技園國小的學習談談自己的幾點感受:

一、對復旦科技園國小的認識

1、學校基本概況

復旦科技園國小創建於2002年9月,是一所建校五年的公辦民助學校。從2002年起學校體制正式從公助民辦轉爲公辦。學校也從原址許昌路整體搬遷至“城市綠肺”之一的溼地自然風景區——新江灣城。走進復旦科技園校園,只見花木蔥蘢,現代化的教學大樓令人賞心悅目。學校現有16個教學班,共有四個年級,一至四年級,每個年級有四個班。學校佔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0600平方米。教學設施一流,各種專用教室配備齊全,設施先進。

2、該校辦學理念

五年來,學校本着依靠全體教師、服務全體學生、培養個性特長、全面和諧發展的辦學思想,打造了一支愛崗、敬業的教師隊伍;更培養了一羣勤學好問、積極進取的學生。

3、該校辦學特色

爲了進一步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學校將以科技教育和英語教育爲突破口,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力打造辦學質量高、社會信譽好的品牌學校,努力爭創楊浦區的一流學校。

二、學校的管理制度好

上海的學校對教師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它有一套完善的鼓勵教師發展,獎勵教師成名,制約教師行爲的規範機制,優勝略汰,教師有緊迫感。老師在學生中的學識魅力是真正主宰自己生存命運的重要東西。學校看的是結果,只要學生成績高,你就可以立足。但我們卻看不到教師們晚來早走,離開辦公室,都在學校備課作習題批改學生作業,還有嚴格規定是,去上課不準遲到,壓堂和提前下課,他們倡導的是,在相同的時間,高質高量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對每一個教師備課的質量要求相當高,任何人都不敢有絲毫鬆懈行動。同時他們強調團隊智慧,非常重視集體備課。學校除了發揮文化建設這一陣地外,日常行爲規範抓的也比較到位。常抓規範管理。重視愛國教育和行爲規範,學校要求學生用規範嚴格要求自己,講文明,守紀律,衛生掃除徹底。從學習這段時間看,不論你何時走進校園,總會看到衛生清潔,好溫馨的校園。學生習慣的養成方面,他們更是細緻,而且形成氛圍。學校的物質豐厚,計劃性強,人文管理到位,教師對學校有較高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我們深知教師是學校發展的主體,教師生存沒有後顧之憂,職業幸福感流淌在教師心中,在這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地方,教師們都很珍惜這份工作,同時也熱愛自己的事業,教師把發奮進取,愛崗敬業作爲不懈的追求。這裏的食堂真正是面向師生,葷素搭配實在。學校有專門的體育館、實驗室、心理實驗室等。

三、教務工作方面

理念是先導,學習是保證。作爲一個學校的教學組織者和管理者,首先應具備的是過硬的專業素質的協調管理能力。能正確定位,努力做好校長的助手,協調好教導處成員,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常規教學工作

1、做到五個流程管理。從教師的備課、上課、學生的作業批改、質量監控(即:每學期的期中、期末成績質量分析)、學困生的輔導五方面來狠抓流程管理。定期的檢查教師的基本工作。

2、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加強實施新課程領導和新課程設置管理,嚴格開齊、開足、上好各科,做到總課表、班級課程表、教師任課表“三表”統一。

3、全體教師要堅持做到按日課表上課,自覺認真地上好每一堂課。認真學習常規管理的基本要求,找準薄弱點,嚴格控制學生的家庭作業量,保證學生的活動時間。

4、強調教學管理層次性,強化教學工作的管理力度。校長、教導處、教研組層級負責,強化教學規程、學校規程的實施。

在王歡慶主任的指導下,我們對上海教務工作方面的開展有了更深沉的瞭解,通過學習,我們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使我認識到在學校管理中,教務主任的工作是上級領導的協助者,是學校教學工作中的管理者,師生關係和教師關係的協調者,既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又是教育教學目標的調度者和督導者。

(二)、抓好教學研修工作

在瞿蔚老師的講解下,我們對教研工作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精心組織活動,強化校本研究。要認真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恰當安排好活動地點、時間和方式,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各教研組做好每次教研活動的記載。教師要立足課堂教學,努力實現教學觀念的創新,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手段的創新、教學模式的創新。學校領導不定時深入課堂,涵蓋各類學科。對學困生成因及個案分析與研究,引導教師自主思考,提升理論學習實效。

(三)、學校特色的拓展課

在復旦科技園國小,我們看到了豐富多彩的課外興趣活動。在盧冰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學生的拓展課。有不同學科的拓展,比如,在這所學校裏看到的都是以英語和科技爲前提的興趣課,學生多半是自己動手操作和實踐的。

四、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在這次培訓中,我們分別聽了18節不同學科的課程,老師們精彩的課堂讓我耳目一新。他們深厚的文學底蘊、厚實的專業知識、精湛的講課藝術、流利的口頭表達、幽默而風趣的語言博得了我們內心陣陣的掌聲。在快樂中,我們不僅學習了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讓我們領略到了老師們的教育教學的智慧和藝術水平。特別是王歡慶主任的那節《巧算》課,既教會學生做題的方法,又培養了學生各種技能知識,比如說話要乾脆、簡練。還有周萍老師那節經典的音樂課,上的如此精彩,讓人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很舒服。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們反思,學習。真是收穫多多,受益匪淺。

五、參加楊浦區教研活動

在培訓期間,我有幸參加參加了楊浦區一年級數學教研活動,聽了兩節精彩而內容豐富的公開課,通過聽課,教研組長說課,區教研員評課的過程,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教師們精彩的課堂讓人印象深刻。教研員精闢的點評更讓人記憶猶新。期間,我們還有機會參加了楊浦區科技節的開幕式,觀看了科技節開幕式的文藝匯演,聆聽了辛靈中學謝校長精彩的報告。從中我學到了許多可行的做法,收穫很大,我感覺自己在今後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還有許多事要做,還有許多地方有待完善,同時也對自己以後的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思考。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使我認識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差距,今後應不斷學習,勤於積累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管理水平,做一名合格的教務管理者。

科技培訓心得體會篇2

有幸參加第三期科技骨幹教師培訓班,在導師、班主任的精心安排下,收穫良多。在此感謝所有的老師和同學。

一、科學、有效的學習安排

十分讚賞本次的學習方式,靈活、有實效。本來以爲要每週脫產學習天聽教授講座,

得知是以實踐學習爲主,加上導師對項目親臨指導的模式,覺得不愧是科學老師的安排——太科學了,再也不用陷入學校工作忙得走不開、耽誤學習的兩難處境。帶着愉快的心情有效學習,還有自由選擇的空間。通過在線和導師聯繫,指導科技創新、論文等項目。楊禮香教授給予我的指導意見十分到位,感謝她的專業點評和積極聯繫院校資源。

二、資源共享、促進發展

在學習期間,雷特把各個學員學校資源調動起來,逢有大型科技或科學教研活動,就通知大家參與,親自體驗友校科技實踐活動中。通過參與式學習,獲得靈感、啓發,更獲得有效資源。這些寶貴經驗對自己開展科技教育活動是如甘露滋潤,是每個科技教育人渴望獲得最有效的營養。如參加鐵四小的酵素環保活動,瞭解如何把科技活動和德育活動緊密聯繫、如何在全校開展科學普及性活動,對自己在學校綜合利用整合資源進行了更深一步的思考。通過在棠德南國小參加天河區科學教師傳感器的應用主題教研活動,進一步瞭解傳感器這一科技工具。從而調整自己的一節公開課,把傳感器帶入課堂,增強了項目研究的科學性,讓學生懂得科學實驗的數據不是靠估計和大約,而是可以準確測量,高效有說服力。聽課的是我們學校的幫扶對象惠州中心國小、白雲區新世紀國小的老師們,這節課展示的新觀念、新方法讓他們耳目一新。這也是我參加骨幹學習的一個重大收穫。

三、開闊眼界、更新更好

省科學中心和深圳之行更是讓我們開闊眼界,瞭解到前沿的科技教育模式。尤其是深圳前海港灣國小,建成才100天,但科技教育做爲學校發展的主要特色,學校特色鮮明。創客文化的建設讓人歎服、學校科學團隊的敬業精神和高水平讓我敬佩。簡約、大氣、科學的校園設計,創客工作室的配備、教師的科學教育理念和實踐方式讓我深深覺得本校的差距。有了這樣的學習機會,纔有更新的標準和更高的要求,更有更高的目標和理想。

四、反思和提升

和各位導師、學員成爲圈中好友,在思想、行動、生活各方面給我指導和鼓勵。感謝雷特對我的厚愛,通過朋友圈,她十分了解、理解我,提供給我站在臺上和學員們交流的機會。全體學員來到學校指導我的科技教育工作。在跟大家交流討論的同時,也是對自己開展的科技教育工作的一個反思,同行們的建議和肯定也是對我的提升。

這樣有意義的學習是我人生的寶貴經歷,見識科技教育專家風采、結識科學教育的優秀同行、認識自己科技教育不足之處,從實踐能力、理論水平、思想認識得到提升、進步,也更堅定、踏實的走在科技教育的大路上,雖然辛苦、縱然操勞,但始終不變,爲學生的科技素養、爲學校的科技教育付出努力。

科技興則國家興,科技老師強則科技教育強,科技教師有社會責任感則學生有社會責任感。努力奔跑吧,勇敢的科技教師!

再次感謝所有的領導、導師、班主任、學員同行們,祝大家工作愉快、生活順意、身體健康!

科技培訓心得體會篇3

本次科技輔導員研修班培訓是由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貴州省教育廳辦公室主辦。平且聘請參加往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的教授和研究員授課,各地區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科技創新活動優秀擔任班主任。本次科技輔導員研修班培訓可以說是一次高層次的科技輔導培訓,是一次最重要的科技輔導培訓。因此,上課時間緊任務重,但是,大家都千方百計地完成此次學習任務。

我本人能夠成爲此次培訓的`一員感到非常的榮欣。通過參加這幾天的緊張培訓學習,深感受益匪淺。特別是束炯教授半扶半放的精彩講課和學員們的熱烈討論,使我增長見識、開拓視野。並且對於科技論文怎麼做、怎麼寫,怎樣指導學生才能做到創新,都心中有數。說真的,這麼大型、重要的培訓,我還是第一次參加。由於自己的學識水平低、見識少,所以在學習上感覺壓力還是比較大。當我看到學員們發表自己的意見時,個個都說得頭頭是道,而且非常流利。而我只有沉默地看着他們精彩的表演,我好羨慕他們。

通過這次培訓,我深深地體會到:只有不斷地多讀書,加強學習,多與同事溝通、多與外界交流,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在此,請老師和學員們給我多多指教。

科技培訓心得體會篇4

開始於7月,至此將近年底的骨幹教師培訓活動即將結束,在此培訓結束之前,將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寫出來,以供大家共勉。

一、學習雖然緊張,但值得

這次的骨幹教師培訓是經歷了申報與評審,再在教育局網站公示的一個過程,這個機會是來之不易的,所以我們都顯得特別珍惜。大家知道,學校的科技教師是沒有專職崗位的,都是各個學科的兼職教師。尤其是有些擔任統考科目的教師,因爲有考試排名壓力的存在,都只能分出一部分精力去參加這次培訓活動。有時培訓會時間倉促些、任務較緊些,但發現很多教師還是能按時按要求參加活動,這個精神是值得表揚的。每次培訓聚會的時間都很短,但大家在一齊,就感覺是一家人,尤其是導師,讓人倍感親切。培訓活動的內容還是有一定的深度,跟大家在一齊,感覺還是學到點東西,所以認爲這次學習機會還是很值得的。

二、培訓雖短,但路還很遠

這一次的科技培訓,只是我們科技教育歷程中的一個短片,如果放大來看,它卻可以影響我們今後的人生態度。通過接觸瞭解導師,從導師紮實的專業知識、導師積極的人生態度,等等,讓我們看到了即使今後的路如何艱難,我們也一定要走下去。雖然,現在的教育還是偏向應試教育。但是,我們還是相信,國家是非常重視科技教育的,今後的科技教育在學校的比重會越來越大,科技教師必定會吃香。路在前方,但靠我們選擇。有這麼個說法,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不在於你走得多快,而在於你能走得多遠。所以,科技教師一定要能堅持,要有持之以恆的心態,面對未來。

三、學到就要用到,不要等

青少年的教育有個時效性,階段性,不同階段的學習對學習效果有很大的不同,亦會對人生起到很大的作用。錯過了對未知的科技最感興趣的這個階段,將會是人生的一大損失。因此,作爲科技教師外出培訓,從外面學習到的寶貴經驗,回來後一定要即時應用在我們學生身上,培養學生的科技知識與能力,讓科技體現它應有的力量。例如,我前面積極報名參加學習了3D打印知識,創意機器人比賽知識,在今年的xx市中國小智能服務機器人(垃圾分類專題)競賽中就派上用場,培養了一批對科技感興趣的學生,也讓學生經歷了人生中重要的一次比賽,我覺得收穫很大。

很感謝這次骨幹教師培訓機會,讓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的同行,能互相學習交流。也讓我們有機會向前輩導師們學習,藉此提高自己的科技教育水平。

科技培訓心得體會篇5

6月9日我有幸參加了海港區科協組織的全區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活動。一天的學習時間即緊張又豐富,但卻使我對輔導員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在培訓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點和相關概念,掌握了一些新的工作技巧,進一步增強了我從事輔導員的工作信心,爲今後順利開展科技輔導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培訓的主要內容

參加聽北京特級教師的講座。

二、學習體會

通過這次學習培訓,使我對青少年科技創新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認識,感受到科技創新並不神祕,並非遙不可及,很多發明創造都是源自於生活中碰到的問題,學生能不能有所發明,有所創造,主要看他會不會思考,會不會探究;幾天的學習,也讓我認識到開展科技教育的目的並非是爲了讓學生在各類比賽中獲獎,主要是培養學生善於思考、善於探究、善於創新和善於實踐的習慣。對於我們一線教師來說,掌握創新的技法,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以及如何指導學生進行科技實踐的深入開展等問題都是尤爲重要的。

①通過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活動,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活動,能使學生參與科學探究的過程,瞭解和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途徑,提高了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創新能力,具備科學創新素質。

②要指導好學生進行青少年科技活動,教師必須有強烈的活動和輔導意識,要有高尚的品德以及高度的意識和耐心。要認識到這也是完成教學任務所必須的,作爲教師對搞好此項活動責無旁貸。

③要指導學生開展青少年科技活動,教師要注意改變教育觀念。由重視應試教育轉爲重視素質教育,要具有正確的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觀念。在活動中,要做到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操作能力,發揮學生在科技活動中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聰明才智,做到指導學生但不包辦代替,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可以採用如下一些有效的措施:⑴活動前對學生進行培訓,提高學生的意識,明確活動目的,提高對活動的興趣,積極主動參與活動。⑵成立活動小組,選舉活動小組長,由組長安排好各成員的工作。⑶指導學生選擇好課題、項目,指導學生採用多種多樣的研究手段,如獨立開展、集體合作等。⑷指導學生精心設計研究方法、合理利用文獻資料,善於觀察和記錄實驗的過程、結果和現象,同時對實驗結果進行科學的分析。最後要注意指導學生撰寫出實驗報告和科技小論文、調查報告等。

三、幾點思考

1、目前,學校科普教育活動層次較低,缺少系統性和有效的指導。

2、素質教育的開展與學校評價機制的改革需不斷深入,學校繁重的教學任務使科技教育及科普活動在時間安排和人員配置上顯得過於單薄。而實際上,課外校園科普和科技小組活動是培育科學意識,發展科學精神,形成學校特色的重要渠道,是教學主渠道不可缺少的拓展和延伸。

3、農村區學校科學研究設施和教師的科技創新能力與大城市的學校不可同日而語。我認爲,首先要觀念的轉變,其次是師資的培養,第三才是經費的保障。如此活動纔會有實效、實績。

科技培訓心得體會篇6

從高一年級加入了××科技俱樂部,開始我的科學研究活動,轉眼到現在已經有兩年多了。二載光陰,雖不甚長,感悟頗多。

在科學實踐活動中,我最大的收穫就是交流能力。這其中,不僅僅是同學之間的交流,還有與老師、教授之間的交流。

與同學的交流,是樂趣,更是學習。譬如在我最初研究阿基米德多面體的時候,就曾經與學長××同學進行過大量的交流。××曾經研究過“足球”的構造問題,因此對於幾何有很深的研究。在與他的交流過程中,我們就從“足球”說起,一步步拓展思路,最後基本上是自己摸索出了阿基米德多面體的定義(即我的論文第一稿,《復正多面體的研究》)。其間,我還有幸借到了××的數學書,在許多我們平時看來“絕對正確”的敘述旁××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是質疑,有的是自己的引申與拓展。這一點對我的觸動頗大--原來平常見到的許多我們早已司空見慣的現象,只要加以進一步的思考,就可以得到許多新鮮的感悟;我們身旁並不缺乏可以研究的東西,而只是缺乏發現可以研究的東西的眼光。於是在這之後,我也努力鍛鍊自己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僅僅對我的研究影響很大,還使我對許多課本上的知識有了進一步的瞭解認識,使我的求知質疑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當然,我做得還遠遠不夠,在這一方面,我還需要進一步學習實踐,做一個有心人。

再比如研究阿基米德多面體過程中另一位對我幫助很大的同學,郭一鳴,在看過我的初稿後也曾與我進行了大量的交流,他常常提出許多問題,一些是質疑性的,促使我的研究向更加嚴謹的方向改進;而另一些則是啓發性的,是我的研究思路有了很大的拓展。××最擅長的除了數學,還有化學,所以他對於晶體結構等方面很有研究。在與他的交流過程中,我就學到了許多包括晶體空間結構、晶體空間鑲嵌的知識,可謂受益匪淺。後來,郭一鳴還與我一起在查閱了英文原版資料後,在學校給其他同學講解歐拉多面體公式,這無疑也是對我們個人能力的很好的鍛鍊。

與老師的交流,學習的成分就更多了,而且不但是學習科學知識,還學習一種做人、做學問的態度。記得在參加“明天小小科學家”終評活動第一天的項目展示時,××教授就給我講了一堂課。從圖形的對稱到兩個圖形對偶性,還有不同的圖形之間的變換關係。這些內容都是在平常課堂的學習中所學不到的,真正讓我有醍醐灌頂的快感。再如第二天的綜合素質測評,還是前一天的幾個評委,然而交流的內容卻已不限於我的研究項目。從生活點滴到社會百態,從數理科學到哲學文藝,真可謂是包羅萬象。我談,教授們也談,每個人都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交流、並且探討。如果說第一天的項目展示是一個向評委們學習科學知識的過程,那麼第二天的“面試”就是一個向評委們學習爲人處事的過程。

還有平常與××教授的交流溝通。××教授是科技俱樂部的指導教授之一,一直對我幫助有加。從我最初接觸應用數學,並且就學校圖書館的書籍擺放問題進行研究的時候,他就對我的研究方法、論文寫作的規範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細緻的指導。後來研究阿基米德多面體,劉教授更是多方尋找相關資料,給予我很大幫助。××教授強調嚴謹但不保守的研究態度,從潛移默化中傳達着爲人的品德,這無疑是我的一筆精神財富。

另外,對於科技創新活動,我還有一些個人的感悟。

餘秋雨先生在《雨夜詩意》一文中寫了這樣一句話:“人生許多關節點的出現常常由於偶然。種種選擇發端於一顆柔弱的心,這顆心不能不受到突發性情景的執意安排。無數偶然中隱伏着必然,換言之,堂皇的必然中遍佈着偶然。人生長途延伸到一個偶然性的境遇,預定的走向也常常會扭轉。”偶讀至此,與我心頗有觸動。我常常在想,自己是多麼的幸運:如果不是科技俱樂部××老師伯樂慧眼(不好意思,其實我可並非什麼寶馬良駒),從多少默默的會員中挑出了我,使我得以在多少名師大家的指導下發展研究能力;如果不是在學生會宣傳部當幹事的時候與學長田昊樞共事了一年;如果不是平常有郭一鳴一樣的同學能夠隨時相互交流學習……如果不是這一切,我也許現在依然在科技創新的殿堂外徘徊。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實正是如此,正是因爲在我的周圍有許許多多優秀的師長同學,正是因爲有這麼多人的幫助與關懷,我才能在科學研究的路上走這麼遠,走這麼快。

因此我就想,21世紀正是一個講求科技創新的世紀中華民族的崛起渴望着擁有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人才。雖然說,人才的培養重要的還是個人的努力,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環境的力量仍不容忽視。而學校、科技俱樂部、各類科技創新獎勵機制乃至整個社會就正是這樣的環境。我是幸運的,因爲我身處這樣一個積極的環境,但是在許多地方,有許多我的同齡人則未必有如此的幸運。正如在參加“明天小小科學家”終評活動時,我的室友××所說:“有一些地方,學校並不鼓勵(創新活動)。”我想,倘使有一天,整個國家都能夠積極倡導培養科技創新型人才,全社會都能夠鼓勵扶持科技創新活動,那麼,中華民族的崛起便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