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統計學學習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統計學學習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統計 統計學 篇一

1、使學生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複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2、使學生在認識、填寫、分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發展統計觀念。並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學習與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體驗統計方法,在統計過程中初步學習統計的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提高合作交流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

體會複式統計表的優點,認識並能根據相關數據填寫、分析統計表。

掌握正確的統計方法,根據相關數據填寫、分析統計表。

多媒體課件,計算器、小黑板。

1、師生談話:青雲國小五年級的同學們在課餘時間參加了興趣小組活動,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課件出示:教科書105頁例一的場景圖)

2、師:青雲國小五年級有哪幾個興趣小組在活動?從圖中你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3、師:我們要把這些信息進行統計,統計的方式有哪些?

4、揭示課題:統計表是統計的方式之一,今天我們就來繼續學習和研究較複雜的統計表。

板書課題:統計表

【設計意圖】

用多媒體課件直接導入新課。從學生常見的活動中,提出學習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生活中的數學。

1、師:你能根據圖中的信息填寫下面的統計表嗎?學生獨立填寫在書上。

2、師:想想應該怎樣進行簡單核對呢?

學生同桌討論。

集體覈對,訂正。

3、師:比一比這4張統計表,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4、師:哪個組的男生最多?哪個組的女生最少?

5、師:如果老師要查有關五年級興趣小組活動人數情況,要查幾張表?方便嗎?

能不能把四個小組的人數合併在一張統計表裏呢?

6、師指出:這裏的每張統計表都只是反映了一個組的男、女生人數,如果要對不同小組的男、女生人數情況進行對比就比較麻煩。所以,人們就想到把這些簡單統計表合併成一張統計表。

【設計意圖】

尊重學生,採用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也就是從事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的活動。在學生用簡單的統計表整理數據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髮現簡單統計表的缺陷,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複式統計表的慾望。

1、把這4張統計表合併在一張統計表裏,這張表大概是個什麼樣子的呢?應該設計成幾行幾列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討論。

學生交流。

(課件出示例題複式統計表空表)。

2、引導學生認識複式統計表各部分名稱:標題、製表日期、表頭、項目名稱、數據。

①師:誰先來給這張統計表取個名稱?

生:青雲國小五年級興趣小組活動人數統計表。(課件同步顯示)

②師:製表日期知道嗎?

生齊答:20xx年12月。(課件同步顯示)

③師:爲了能清楚的看出表中統計的內容,我們要在統計表的這一格設計好表頭。師指着表頭,告訴學生,這叫統計表的。表頭,它被分成了幾部分?

④師:我們先來看第一部分,課件顯示:組別、航模小組、民樂小組、書法小組、美術小組。“組別”代表哪幾個欄目?

⑤師:(課件顯示:性別、男、女。)“性別”代表哪幾個欄目?共3頁,當前第1頁123

⑥師:(課件顯示:合計、總計)各小組的合計數分別填在表中的什麼位置?“總計欄”的總計數分別怎樣算?

⑦師:(課件顯示:人數)“人數”代表表中的空格,也就我們所要填寫的數據。

⑧討論:先填什麼?再填什麼?

學生獨立填表,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設計意圖】

教材給學生提供了結構完整的複式統計表,合理地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學生課前已經進行了一定的預習,所以教師沒有花時間讓學生獨立設計統計表,而是直接用課件演示覆式統計表的常用格式,通過逐步演示與探討,讓學生認識、理解複式統計表各個部分的名稱及填寫方法。

1、校對數據(課件逐步演示)

2、師:怎樣計算合計數與總計數?有什麼區別?

3、小結:合計數是男女生人數的合計,應橫向相加;總計數是四個小組人數的總計,應縱向相加。

4、分析數據:從統計表中你能知道些什麼?它和前面的四張統計表比,有什麼不同?

學生分組討論,再彙報交流。

5、你有什麼體會或想法?

學生自由發言。

6、小結:這個統計表是把四個有聯繫的簡單統計表合併而成的,橫向、縱向的欄目都比較多,我們把這樣的統計表叫做複式統計表。(板書“複式”,完善課題)

【設計意圖】

填寫合計數和總計數是填寫複式統計表的難點,讓學生討論填寫方法,有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填寫方法,理解統計這些數據的意義。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複式統計表的必要性。

1、完成第106頁“練一練”。

①、師:你能試着填寫這張統計表嗎?

學生獨立填表。

②學生嘗試填寫,師巡視,讓一名同學板演(小黑板)。

③師:請大家在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填寫的?

生小組交流。指名全班交流。

④師追問:

“合計數”是怎樣算出來的?總計數呢?還可以怎樣計算?師:總計數有兩種計算方法,正好起到了相互檢驗的作用。

⑤師:從這張統計表中,你瞭解了什麼?有何感想?

【設計意圖】

加深對複式統計表的認識,鞏固對統計表的填寫,加強對統計數據的分析。體會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1、完成練習二十第1題

①簡單介紹“農村固定電話”、“城市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的含義。

②提出填表的要求。提醒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合計數”和“總計數”,學生獨立填空。

③分析統計表,引導學生解答討論題。

④追問:看了這兩張統計表中,你有哪些想法?

2、完成練習二十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學生交流。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哪些收穫與體會?

(課件出示統計表)請同學們課後完成五年級一班同學家庭電話擁有情況統計表。

【設計意圖】

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有利於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受統計與生活的聯繫,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價值。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105-106頁例1、練一練、練習二十第1、2題。

教材分析:

例1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呈現了五年級4個興趣小組活動的情境,並給出每個興趣小組男女生的人數,先讓學生把4個興趣小組的人數填在單式統計表裏。這樣,既讓學生回憶了單式統計表的結構和填寫方法,體會到每張統計表只能反映一個興趣小組男、女生人數情況,又爲引出複式統計表提供了素材。之後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把4個小組的人數合併在一張統計表裏。這一明確的問題有助於引發學生學習複式統計表的需要,體會複式統計表的作用。考慮到複式統計表的結構、表內數據的填寫和分析,都要比單式統計表複雜,教材給學生提供了結構完整的複式統計表,只要求學生把數據填寫在複式統計表裏,而不要求學生自己製作複式統計表,這就合理地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學生通過填寫數據,體會到複式統計表是前面幾個同類單式統計表的綜合,在一張複式統計表裏能夠同時反映4個興趣小組男、女生人數。在填表後、教材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針對填表過程中容易發生的錯誤,讓學生交流計算合計數和總計數的方法;第二個問題是讓學生通過比較和分析進一步體會複式統計表的特點,以及它與單式統計表的聯繫和區別。

設計思路:

本課是有關複式統計表的新授課,主要學習複式統計表的設計與數據分析。教學時,讓學生面對實際情境或問題學習統計。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新課開始,從學生感興趣的興趣小組活動導入新課,填好四張單式統計表後,明確每張統計表都只能反映某一興趣小組的男女生情況,如果要對不同小組的男女生人數進行比較就顯得不太方便,引出複式統計表。

教學複式統計表時,先讓學生思考合併後的統計表要統計哪些內容,是什麼樣子,讓學生有思考的機會,在初步思考的基礎上,再通過電腦的直觀演示,讓學生體會複式統計表的結構,然後讓學生試着填寫複式統計表,讓學生在填表時體會,表裏的每一格都有相應的組別、性別;每個數據填入表格,都要根據它的組別、性別,找到相應的位置。學生獨立填寫後,再組織交流。再與前面的單式統計表作比較,讓學生說說從統計表裏知道些什麼,讓學生體會到複式統計表的特點,它容納的數據信息比單式統計表多得多。最後通過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引導學生不斷增強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

統計 統計學 篇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簡單的複式統計表的優點,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2、讓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3、通過對熟悉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4、滲透一些基本的生活習慣如不偏食、多參加課外活動等等,使學生明確統計的知識是爲生活服務的。

教學重點: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的過程。

教學難點:根據統計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答題卡。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收集數據。

1、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參加暑假的夏令營活動嗎?我們二年級7班和8班決定在暑假組織一次夏令營活動,一共有四個地點供大家選擇,一起來看看。(課件1)

a、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有着豐富的文化遺產,是我國文明城市的領航者。

b、上海是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剛剛開幕的世博會就是在這裏舉行的。

c、海南三亞在我國的南方,金色的沙灘碧藍的大海,是很多人嚮往的地方。

d、雲南的昆明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四季如春,百花盛開。

師:現在我想問問小朋友想去哪裏舉行夏令營呢?大家的想法現在不統一呀,可是我們只能去一個地方,怎麼辦?

生:統計。

師:統計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板書:統計)

2、初步統計。

師:那你準備用什麼方法來統計呢?

統計之前老師要提醒大家,想好你最想去的地方,每人只能舉一次手,你們兩個可別忘記自己呀,準備好了嗎?開始。

二、整理數據。

1觀察統計結果。

師:一起來看看,咱們班的小朋友最想去哪個地方?

生:xx。

師:那咱們兩個班就可以決定去xx舉行夏令營了嗎?

師:爲什麼不是?誰來說說看?這只是我們班的情況,那還要怎麼辦呢?

師:在課前老師已經把7班的情況調查統計過了,瞧(出示表2)從這兩個統計表中你們能知道去哪個城市了嗎?但是這樣的兩張表看起來方便嗎?爲了讓大家一看就能清楚明白的知道應該去哪個地方舉辦夏令營,老師給大家想了個辦法。把兩個班的統計結果填在一個統計表中。(出示表3)

2、認識複式統計表。

師:像這樣的表格我們叫它複式統計表。(繼續板書課題)

師:複式統計表的上面一排是城市的名稱,左邊是班級。7班想去每個地方的人數寫在上面一排,8班想去每個地方的人數寫在下面一排。

師:能完成這張統計表嗎?誰到前面來試試?(請一生上臺)

師:現在統計的結果出來了,我們應該去哪個地方舉辦夏令營活動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是的,應該分類的彙總,把兩個班去每個地方的人數加起來。

三、分析表中的數據,根據表中的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師:請大家仔細的觀察這張統計表,回答下面的問題。(課件)

師:是的,統計表能讓我們清楚明白的知道一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並及時解決問題。

四、小組合作,體驗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

1、導入。

2、學生小組活動,小組長收集數據填在表格裏。

3、每組的組長彙報,全班彙總。

4、根據這些數據,回答下面的問題。(課件)

師: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樣來安排比賽的時間?

5、小結:大家下課後要多開展有益的課外活動,這段時間老師就發現下課後再也沒有追趕打鬧的小朋友了,這樣有益於身心健康,希望大家能繼續保持發揚。

五、獨立自主學習填寫複式統計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1、導入:老師還發現咱們班的小朋友挺愛運動的,多運動鍛鍊身體,能增強人的體質,老師帶來了咱們班小朋友一年級時的體重表,(課件出示)二年級時的體重表(課件出示),請你打開書翻到107面,先完成中間的複式統計表,再回答下面的問題。

2、對於體重較輕和較重的小朋友你有什麼建議?

師:是的,我們不能偏食和挑食,每種菜裏的營養都不同,我們要合理搭配,這樣纔能有好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學習。

3、預測三年級時體重在哪個千克段的人最多?

師: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體重也在不斷的增加,大家的推測是有道理的。

六、聯繫實際說說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今天這節課一起學習了複式統計表,統計表能讓我們清楚明白的知道一些信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運用了統計的知識?數學和生活是緊密聯繫的,只要我們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一定能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統計學的含義與應用 篇三

一。什麼是統計學

統計學是一門研究數據的科學,按大百科全書的定義:統計學是用以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和由數據得出結論的一組概念、原則和方法。

統計分析數據分兩種:描述統計和推斷統計

描述統計是研究數據蒐集、處理和描述的統計學方法。其內容 包括如何取得研究所需要的數據,如何用圖表形式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展示,如何通過對數據的綜合、概括與分析,得出所關心的數據特徵。

統計描述是指對由實驗或調查而得到的數據進行登記、審覈、整理、歸類、計算出各種能反映總體數量特徵的綜合指標,並加以分析,從中抽出有用的信息,用表格或圖像把它表示出來。是統計研究的基礎。它通過對分散無序的原始資料的整理歸納,運用分組法和綜合指標法得到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徵,揭露客觀事物內在數量規律性,達到認識的目的。

分組法是研究總體內部差異的重要方法,通過分組可以研究總體中不同類型的性質以及它們的分佈情況

綜合指標法是指運用各種統計指標來反映和研究客觀總體現象的一般數量特徵和數量關係的方法

統計模型法是綜合指標法的擴展。它是根據一定的理論和假定條件,用數學方程去模擬現實客觀現象相互關係的一種研究方法。

推斷統計則是研究如何利用樣本數據來推斷總體特徵的統計學方法,內容包括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兩大類。

所謂統計推斷就是以一定的置信標準要求,根據樣本數據來判斷總體數量特徵的歸納推理的方法。統計推斷是邏輯歸納法在統計推理的應用,所以稱爲歸納推理的方法。

(1)參數估計法:當總體的界限已劃定,總體某一數量特徵(如總體平均數、方差等)的數值就是唯一確定的,所以把總體的數量特徵稱爲總體參數。但是總體參數通常不知道,這就需要通過樣本數據計算樣本統計量,並以此作爲總體參數的估計量來估計總體參數的取值或取值區間,這種方法稱之爲參數估計法。

(2)假設檢驗法:假設檢驗的特點是,由於對總體的變化情況不瞭解,不妨先對總體的狀況作某種假設,然後根據樣本實際觀察的資料對所作假設進行檢驗,來判斷這種假設的真僞,以決定行動的取捨。假設檢驗的方法是統計推斷常用的方法。

二。統計的應用

(一)統計的應用領域

統計是適用於所有學科領域的通用數據分析方法,是一種通用的數據分析語言。

(二)統計的誤用與濫用

統計常常被人們有意或無意地濫用。如,錯誤的統計定義、錯誤的圖表提示、一個不合理的樣本、數據的遺漏或邏輯錯誤等。這些誤用有些是常識性的,有些是技術性的,有些則是故意的`。作爲從數據中尋找事實的統計,卻被有人變成了歪曲事實的工具。

統計 統計學 篇四

人教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複式統計表》第一課時

1、使學生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複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2、使學生在認識、填寫、分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學習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使學生認識複式統計表,會根據複式統計表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通過數據的整理和分析,使學生能對數據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

統計表、課件教學過程:

學生打鼓表演。

師:同學們表演得太好了,謝謝你們!

對了,老師昨天安排大家去收集三年級各班同學打鼓的人數,收集好了嗎?(生:?)好,請同學們告訴老師,各班打鼓的人數是多少。(師隨機出示各班打鼓人數)

師:同學們表現的真好!能夠認真完成老師安排的任務。現在,誰能根據這些數據很快說出哪個班參加打鼓的男生最少?(生:)這位同學回答正確,但老師覺得還不夠快。如果我們把這些數據整理一下,結果又會怎樣呢?

請同學們拿出表

1、表2,告訴老師,表

1、表2分別統計的是什麼內容?

學生合作完成表

1、表2,並指明兩位同學上臺填表。

學生完成後,教師出示表

1、表2,根據學生彙報,完成表

1、表2.師:現在你能很快說出哪個班參加打鼓的女生最多嗎?對,通過我們整理之後填在統計表的數據一目瞭然,能很快看出誰多誰少。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張表:表1只統計了三年級各班男生打鼓的人數,表2只統計了女生打鼓的人數,它們統計的內容都比較單一,我們把這樣的統計表叫做“單式統計表”

(1)、這兩張表有什麼相同?什麼不同?(2)、三(1)班參加打鼓的男生多還是女生多?(3)、三(2)班參加打鼓的男生比女生少幾人?根據解決問題存在不方便,嘗試把兩張表合併起來。

1、介紹表格出示複式統計表,簡單介紹表頭、標題。

2、填寫複式統計表。同桌合作完成表3,指明上臺填寫。

4、命名統計表

像表3這種可以統計兩組或更多組數據的統計表叫做“複式統計表”

(1)、哪兩個班參加打鼓的男生人數一樣多?(2)、三(4)班一共有多少人蔘加打鼓?

1、出示圖片,學生觀察圖片內容。

2、統計本班同學喜歡這些活動的情況。完成表4指明兩位同學上臺,一位填表,一位統計數據並彙報。

3、根據統計數據回答問題

(1)、你能從這張複式統計表中獲得什麼信息?

(2)、你能根據表中統計的數據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3)、你對調查的結果有什麼看法和建議嗎?

(4)、從這張統計表中你能算出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全班有多少人嗎?

4、根據學生計算的人數適時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這節課我們學了什麼知識?

統計 統計學 篇五

1、使學生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複式統計表,體會到製作複式統計表的必要性,從而認識複式統計表,會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2、使學生在形成、認識、填寫、分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讓學生在統計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統計的方法,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和慾望,同時提高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

引導學生在單式統計表的基礎上,逐步“合併”形成複式統計表,並體會製作複式統計圖的必要,會填寫複式統計表,並能對統計表作簡單的分析。

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結構並體會其優越性

課件、作業紙

一、創設情境,激發認知衝突

1、收集信息,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我們學校週二下午開展的社團興趣小組活動使大家的學習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我們也都參加過,你參加了什麼興趣小組呀?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青雲國小,看看青雲國小五年級同學參加興趣小組的情況(出示主題圖)。從圖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師:爲了更清楚地看出各組的人數情況,我們可以把這些數據整理到統計表中。(依次出示四個興趣小組圖和相應的統計表)。今天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統計表。(板書:統計表)

2、填表

(1)學生獨立完成練習紙表格。

(2)小組交流,全班校對。

3、製造衝突,激發自主探究慾望。

(1)眼力大考驗

師:現在老師要來考考大家的眼力了。根據這四張統計表,看看你能不能快速得找到問題的答案。

問題1:古箏興趣小組男生有多少人?葫蘆絲興趣小組男生有多少人?(全班齊答)

請一列學生開火車回答,比賽。

問題2:古箏興趣小組一共有多少人?

問題3:葫蘆絲興趣小組女生有多少人?

問題4:笛子興趣小組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問題5:小提琴興趣小組男生有多少人?女生呢?

問題6:小提琴興趣小組一共有多少人?問題7:這四個興趣小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

(問題比較淡薄,多提幾個,___比___多/少,男總,女總等)

師:(對着最後一個學生)你的速度最慢,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2)交流:比賽不公平。前面幾個問題可以在一張表中直接看出來,最後一個問題要看四張表,信息不集中,不能一下子看出來,還需要進行計算,感覺麻煩了。師:既然感覺麻煩,那你有什麼好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3)討論。學生獨立思考,在小組討論交流。(產生把四張合併成一張的需求)

二、自主探究,經歷複式統計表的形成

(一)嘗試、合作、交流

(1)剛纔同學們通過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一致認爲要把四張表的信息合併到一張表中,究竟怎麼合呢?請大家拿出老師準備的表格試一試。你可以使用整個表格,或選擇表格中的一部分。要求:先獨立思考,完成後小組交流,每組選擇一張比較滿意的作品準備展示。

(2)收集答案,展示。

(3)師生交流:師:剛纔同學們通過思考、交流,把四張表合併到現在的一張表中,很不錯,每一種都是你們創造的,了不起。我們來看一下,這些合併方法你喜歡哪種?爲什麼?其他幾個呢?

a。(完全是機械性合併的)你有什麼感覺?

b。(稍微精簡一些的)這個怎麼樣,還有什麼地方需要改善的?從這張表格中你能知道些什麼?

c。(更加完整的)剛剛四張表格中的信息在這一張表格中都能找到嗎?

(這張表格已經和我們數學上規範的統計表很像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書上的統計表。看一看有什麼不同,引導學生關注到表頭部分)

(二)完善統計表

師:剛纔同學們通過思考、交流,把四張表合併到現在的一張表中,很不錯,每一種都是你們創造的,了不起。通過進一步比較,大家認爲方案三比較科學合理。好現在我們就針對方案三具體來看一看還有什麼改進的地方嗎?視情況而定:

1、重複的欄去掉。

2、標題錯誤的修改。添上製表日期。

3、添加“總計”一欄(爲了更加方便統計四個組的男生人數和四個組的女生人數,咱們通常還要加上總計一欄,你會填嗎?依次說一說是怎樣填的,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4、完善表頭。說說表格中各個項目。最上面一行表示的是性別,最左邊一列表示的是四個不同興趣小組的名稱,就是組別。表格的右下方是數據,這裏表示的是人數,單位/人。左上角寫性別你覺得妥嗎?在這一格中要反映出什麼?如何填寫呢?(根據學生回答分層完成表頭設計)這三部分內容合起來我們稱之爲這個表格的表頭。通過表頭我們就可以很快知道這個表格每一部分所表示的內容了。

(上面這一塊要調整,重點認識表頭,認識統計表的結構,可以說一說每一格表示什麼含義)

(三)歸納小結,揭示“複式統計表”名稱

我們已經把這四張簡單的統計表合併成一張比較複雜一點兒的統計表了,簡單一點的統計表我們叫單式統計表,比較複雜的這張表就叫複式統計表(板書添上“複式”)複式統計表是由三部分組成,它們分別是標題、製表日期、表格,最主要的部分是表格,在表格中我們主要是要看懂表頭,這個表頭有三個部分,分別是性別、組別和人數。在這張表中,橫欄反映的是性別,縱欄反映的是組別,數據欄反映的是人數。

(四)填寫統計表

一起填寫,思考“合計數”怎麼填寫,“總計數”怎麼算。還可以怎樣算?(教師可以用不同顏色的比把兩種不同算法的數字框起來。)

師:總計數有兩種計算方法,正好起到了相互檢驗的作用。(總計數非常非常重要,必須要檢驗,橫算則豎算檢驗,豎算則橫算檢驗)

(五)眼力再考驗

看着這張複式統計表再玩一次眼力大考驗問題(把書上幾個問題放進來)(“從複式統計表中,你還能瞭解到哪些信息?”這個問題要讓學生多說一說)。這次你有什麼感受,你感覺複式統計圖有什麼優點?(板書:更集中、更豐富、好比較)(好比較放在最後)

三、組織實際調查(第85頁練一練)

1、提出問題

師:剛纔提到的四種樂器,古箏、葫蘆絲、笛子和小提琴,如果選擇其中一種,你想學習什麼?其他同學呢?你覺得男、女生對這些樂器的喜好有什麼區別嗎?要回答這個問題該怎麼辦?(可以先進行調查)那我們需要調查哪些內容呢?

2、收集、整理數據

怎樣來進行這個活動呢?(小組交流,集體評議,引導明確:先在小組內調查統計,分類整理收集數據,再把小組數據彙總到全班完成統計)可以請一名學生來組織全班的彙總。

3、描述數據

把收集到的數據整理到書上的複式統計表中,說一說合計欄和總計欄怎麼填寫。(表頭先不出示,讓學生想一想這張統計表的表頭可以怎樣設計)

4、分析比較

(1)全班同學想學習哪種樂器的最多

(2)男生想學習哪種樂器的最多?女生呢?你覺得男、女生對這些樂器的喜好有什麼區別?

(3)根據統計結果,你還能想到什麼?

四、練習應用,感受聯繫(練習十五第一題)

陽陽調查了東山國小各個班級會游泳的人數,統計的結果如下:(課件出示)從中你能知道些什麼?(一共六個年級,每個年級都是有3個班,每班都有一些會游泳的同學)你能把這些數據填在下面的統計表裏嗎?並回答下面的三個問題。獨立完成在書上。提醒他們認真填寫,確保準確無誤。全班校對。指名學生重點說一說合計欄和總計欄應該怎樣計算,以鞏固對複式統計表的認識。交流表格下面的三個問題。

(計算量非常大,可以嘗試使用計算器幫助計算,重點要放在分析解決問題上面)

五、全課總結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力有關統計的知識,認識了一種新的統計表,叫什麼?那你有什麼收穫呢?在生活中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樣的複式統計表嗎?

2、課後實踐作業(練習十五第二題)。小組合作,利用課餘時間調查本校各年級男、女生人數,並把數據整理到一張複式統計表中。說一說通過調查,你有什麼發現。【汪】要注意到複式統計表的幾個注意點:

1、複式統計表結構的完整(標題、日期、表格)

2、複式統計表數據的準確(總計這一欄要重點講,必須要檢驗)

3、複式統計表排版的美觀(總體佈局是橫排還是豎排視情況而定)

統計 統計學 篇六

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複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在認識、填寫、分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據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數據分析方法的多樣性,培養數據分析觀念。

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目標解析】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對收集數據、記錄數據的方法已經有初步的體驗,會將數據整理後填入單式統計表,並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和解決簡單的問題,也積累了一定的學習經驗。在此基礎上,本單元藉助複式統計表的學習,進一步體會數據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數據分析方法的多樣性,體會數據中蘊含的豐富信息及其應用價值,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統計的方法和意義。複式統計表呈現、處理數據的方法也是學生以後學習複式條形統計圖、複式折線統計圖的基礎。

教學重點:認識複式統計表,能正確填寫數據,並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教學難點: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培養數據分析觀念。

ppt課件等。

1.師生交流:同學們,課餘時間你有什麼興趣愛好?

2.(相機出示情境圖中的六項活動)提出問題:我們班同學最喜歡的活動是什麼?怎樣驗證你的想法?

學生意見不一,引發用統計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聯繫生活實際,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爲出發點,創設了一個調查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統計的必要性,爲複式統計表的學習做好鋪墊。

1.複習舊知,鋪墊新知

(1)收集數據

統計一下本班同學最喜歡的活動(每人限選一種)。你打算用什麼方式進行調查呢?

預設1:全班集體舉手表決;

預設2:男生和女生的特點不一樣,喜歡的活動也有很大差別,應該分開統計。

集體討論後,用男女生分開統計的方法進行調查統計。

(2)整理數據

根據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並填入以下表格。

問題1:觀察統計表,能驗證你剛纔的想法嗎?

問題2:從統計表中還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統計表時有什麼發現?

(3)分析數據

從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對比分析,引發衝突。

(1)觀察討論:這兩張表有什麼共同點?又有什麼不同點?

(這兩張表統計的項目都是一樣的,但調查的對象不同,每項的數據也不同。)

(2)提出問題:最喜歡看書的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多多少?

最喜歡踢球的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多多少?

……

(3)引發衝突:兩張表不方便比較,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項對比更方便?

3.合併表格,揭示課題。

(1)合併表格,認識“表頭”。

(2)比較表格:這張統計表與合併前的統計表有什麼不同?

(3)揭示課題:複式統計表。

4.解讀信息,體驗優勢。

這張表包含哪幾項內容?根據上表回答下面的問題。

(1)男生最喜歡哪種活動的人最多?女生呢?

(2)參加調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對調查的結果有什麼看法和建議?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新課教學的主體,在認識、填寫、分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培養數據分析觀念。從複習二年級上冊學過的單式統計表入手,把握學生知識的起點,通過對比分析,引發學生內在的認知衝突,從而產生合併創造一個更簡潔的表格的慾望,真切地感受到複式統計表的優越性和必要性,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

1.課件出示教材第37頁“做一做”。

(1)全班討論,集體收集數據。

(2)記錄數據,小組討論分析。

(3)解讀信息,完成三個問題。

2.課件出示教材第38頁練習八第1題。

思考:這個表格與例題相比有什麼不同?怎樣閱讀表格?

引導學生根據表格結構有序地閱讀信息,在此基礎上完成本題辨析。

3.課件出示教材第39頁練習八第2題。

4.設計活動(課件出示對應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分層練習,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鞏固運用複式統計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回顧課堂,暢談收穫

這節課我們研究了什麼問題?你有什麼收穫?

2.新舊對比,積累經驗

複式統計表和單式統計表相比有什麼不同?它有什麼優勢?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總結、暢談收穫讓學生重溫回顧本課內容的同時,也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複式統計表的優越性,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深化統計思想,享受數學的簡潔美。

教材練習八第4~6題。

學習統計學心得體會 篇七

這學期專業開設了統計學課程,通過一學期的學習我們對統計學應用領域及其類型和基本概念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掌握了數據的收集、展示、分析的技術。但這都是些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是紙上談兵。統計是處理數據的一門科學,統計學是收集、處理、分析、解釋數據並從數據中得出結論的科學,統計方法是適用於所有學科領域的通用數據分析方法,只要有數據的地方就會用到統計方法。理論須用來指導實踐,把我們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去,這是我們學習的目的也是教育改革的方向。爲此,在本學期即將結束之時,我們教研室特安排了一週的試驗時間。通過實踐提高我們動手操作的能力和把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去的思想,也通過試驗加深我們對課本上理論的認識和掌握。

隨着人們對定量研究的日益重視,統計方法已被應用到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衆多領域。幾乎所有的的研究領域都要用到統計方法,比如政府部門、學術研究領、日常生活中、公司和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中都要統計。因此學好統計學對我們以後的工作和生活鬥有好處,通過時間加深對統計學理論的掌握和應用顯得更爲重要。

統計 統計學 篇八

教學內容:教材第65頁例1。練習十二的第1——3題。

1.學生能根據等式的基本性質解形如ax±b=c的方程,初步學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思維靈活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3.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的數學運用意識與規範書寫和自覺檢驗的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解形如ax±b=c方程的解法。

教學難點:正確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係,列出方程。

一、複習鋪墊:

1.解方程。

x-2.5=10 0. 4x=12 3.2+x=40

2.根據下列句子說出其數量間相等的關係。

1)女生比男生人數的3倍少10人。

2)這個月比上個月水電費的2倍多200元。

二、情景導入:

同學們見過足球吧?(出示1個足球)

(出示例1)一起觀察掛圖,問:圖中的哪些信息是解決“共有多少塊黑色皮?”這個問題所需要的?

三、探究新知:

1.師:要想知道黑色皮有多少塊,就必須瞭解黑色皮的塊數和白色皮的塊數有什麼等量關係?

老師可以用線路圖表示幫助學生分析題中的等量關係。

2.請學生依據等量關係式列出方程;還有另外的學生找到另外的等量關係式,列方程。

3.師:大家依據不同的等量關係列出較複雜的方程,怎樣解答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稍複雜的方程”。(板書課題)

4.探究求解過程。

1)生:我們可以用“黑色皮的塊數×2-4=白色皮的塊數”這個等量關係式列方程,可以怎麼解呢?

2)強調:把2x看作一個整體,先求出2x等於多少,再求出x等於多少。

3)最後求出x=12,還要檢驗12是不是這個方程的解。(學生在黑板上展示解方程的步驟)

4)2x-20=4這樣的方程能轉化成我們原來學過的簡單的方程再解答嗎?(在黑板上展示方程的解法步驟)

5)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這幾個同學解答較複雜的方程都是先轉化成簡單的方程,然後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請同學們不要忘記,最後要檢驗結果是否正確。

5.大家在用方程解決問題的時候,有什麼共同特點嗎?步驟是什麼呢?

(生答完特點後,師生共同總結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步驟:

①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用x表示;

②分析、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係,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檢驗並寫答語。)

四、鞏固拓展:

1.p66第1題解下列方程3x+6=18 2x-7.5=8.5 16+8x=40 4x-3x9=29

2.p66第2題

五、全課總結:

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作業:p66 3

板書設計:稍複雜的方程

例1解:設共有x塊黑色皮。

黑色皮塊數x2-4=白色皮塊數

2x-4=20

2x-4+4=20+4

2x=24

2x÷2=24÷2

x=12

答:共有12塊黑色皮。

課後小記:這節課由於有了前面的幾節課對等量關係的訓練,在根據老師出示的線段圖,學生很快就找到了等量關係,列出了方程,方程的求解過程就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一定要反覆的請學生說,達到都會的結果。

統計 統計學 篇九

《體積單位換算》這節課我是按照平時上課的要求來上的,沒有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但上課的效果看來比精心準備的公開課來得實在一些,就此也對這節課的設計以及上課後的實踐談談自己的想法。

本節課的最初設計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來感知體積單位,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但是考慮到1000這個數字太大了,如果說要讓學生感受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就用1000個學具小正方體裝在1個1立方分米的學具盒內,但是一千個這樣的國小具不好找,再說找到了也得花費很多的時間去實踐操作。基於以下原因:1.考慮到自己的課件操作水平較好。2.觀察法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方法,雖然不常用,但也在一定的領域產生相應的作用!3.新課標指出:現代信息技術也是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學習的方式,使學生易於並有更多的經歷投入到顯示的、探索的數學活動。所以本節課期望通過學生觀察課件的演示來理解這個進率關係。

本節課的教學純粹依靠課件的演示和教師的講解。教學方法主要以學生的觀察學習法和教師的講解法爲主。所以本節課教師的語言要求非常關鍵,重點在於10個小正方體排過去長10cm也就是1dm,寬數過去共有10個小正方體共10cm也就是1dm,高數上去共有10個小正方體共10個10cm也就是1dm。爲了突出本節課的重點,我加強了板書的設計,力求以合理醒目的板書來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1.由於製作的課件能夠很好的給學生以直觀的演示,演示過程中又有個計數器來記錄小正方體的個數,學生一邊觀看演示,一邊跟着計數器來數小正方體的個數。很好的理解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如果說直觀演示從感性的角度來認識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關係,通過第二環節的推導給學生從理性推理的角度來認識這個規律。

通過觀察學生的上課參與反應和課後習題的完成情況,可以感覺到這節課的上課效益還是挺好的。

我想這次課上得比較成功的原因是課件的製作能夠比較直觀的給學生1個棱長爲1分米的正方體可以裝1000個棱長爲1釐米的小正方體。從而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這樣課件的動態演示消除了以往靜態的模型教學。

這樣的教學設計雖然能夠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我又擔心沒有符合新課標的讓學生經歷這個過程。

回頭我又想了想,讓學生通過觀察不也是讓學生在體驗嗎?經歷並不一定侷限在所謂的動手操作吧?想想現在的課堂爲了迎合新課標的要求一味的追求所謂的動手操作而出現有動手沒有實質的空虛課堂!我這節課雖然沒有通過學生的動手,但卻讓學生動眼動腦,經歷了這個知識的形成啊!回想起學生一邊觀察課件的演示一遍隨着課件小正方體的增1,2,3,……,10,20,30,……,100,200,300……的數,不是印證了他們也在體驗這個過程嗎?

統計 統計學 篇十

1.學生把幾個單式統計表合併成複式統計表時,體會引入複式統計表的必要性,體會複式統計表的優點。通過對比,便於比較、瞭解複式統計表的意義。

2.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複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3.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重點難點

1.把幾個單式統計表合併成複式統計表,體會引入複式統計表的必要性。

2.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難點:把幾個單式統計表合併成複式統計表,體會引入複式統計表的必要性。

教學教具

相關課件

教學設計

一、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昨天你們在學校圖書館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書,並製作了統計表?完成的很好,我們一起來看看統計結果。

二、新知探究

(一)感受複式統計表的必要性

師:這是男生制定的統計表(出示男生制定的統計表),女生可以提問題。(預設:喜歡哪類圖書的人最多?.......)

師:這是女生制定的統計表(出示女生制定的統計表),男生可以提問題,女生回答問題。(預設:參加調查的女生有多少人?......)師:反應真快!爲什麼回答地這麼快?

那下面這幾個問題你能很快回答出來嗎?請聽題,全班一共有多少人蔘加調查?喜歡動漫類圖書的是男生多還是女士多?你能很快說出來嗎?

生:有困難。表格裏沒有,要兩張表中放一起,通過比較或計算才能得到。

師:是呀,這四張統計表都是單一的反映了一種情況,如果要對男女生的一些情況進行對比或者瞭解全班的情況,這兩張統計表就顯得不太方便了,那有什麼好辦法讓我們一下子既能看出男女生組的情況又能看出全班的情況呢,有沒有辦法?

生:可以把兩張表重新安排製作成一張新的統計表。

師:嗯,辦法不錯。把這兩個小組的信息都反映在一張統計表上了。那你覺得這樣的一張新的統計表應該反映出哪些信息呢?(或這樣的一張統計表裏應該設置哪些項目呢?)小組之間討論一下!

(預設:把學習的權力交給學生,出示他們想出的各種情況,提出改進的意見。從而引導學生制定出複式統計表。)

師:對!把同學們所說的這些項目排列起來,首先要有性別,可以分爲男、女兩欄,然後加上表格線、表頭,我們再給它添上一個名稱,就可以製作成這樣一張統計表(課件逐一展示)。出示統計表。我們把這樣的統計表叫做複式統計表。

板書:複式統計表。

(二)學習複式統計表

師:首先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一格(師指)一般統計表的左上角一格稱爲統計表的“表頭”。(板書“表頭”)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表頭,表頭用斜線分成三個部分:右上部分說明橫欄的類別;左下部分說明豎欄的類別;中間部分說明右下方的空格是留着填寫數據的。所以一個表頭可分爲三部分,橫欄類別、豎欄類別、表中數據。課件展示並板書:橫欄類別、豎欄類別、表中數據。在這張統計表中,“性別”是對橫欄內容的概括,它包括男、女這兩個欄目,“類別”是對豎欄內容的概括,它包括四種類型的書。那麼“人數”指的就是表格中填的數據,清楚了嗎?

師:好,表格製作好了,你會把相關的數據填進去嗎?學生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填寫。(課件逐一展示)

師:現在,看着這張複式統計表,你能不能很快回答老師剛纔提出的問題了呢?我們來試一試,

全班一共有多少人蔘加調查?喜歡動漫類圖書的是男生多還是女士多?答案都可以從表中直接找到,方便嗎?

你對調查的結果有什麼看法和建議?

師:嗯,的確很方便。那麼你覺得這張複式統計表和前面兩張統計表相比,有什麼不同呢?(課件)

(學生回答)

師:說得很好!這張統計表能容納的數據信息比前面兩張統計表多得多,全面反映了統計情況,而且便於組與組之間進行比較。

板書:信息全面,便於比較。

師:正因爲如此,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要用到“複式統計表”。比如:開學時,老師要統計我們學校每個年級的人數以及整個學校的總人數,就要用到複式統計表。學校對面的如海超市統計飲料銷售情況也要用到複式統計表……

三、鞏固拓展

複式統計表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我們同學業餘生活豐富多彩。不僅愛看書,還有各種愛好。看看同學們都喜歡幹什麼?

1、請看一組信息。(出示課件)

(1)你能根據這些信息,獨立完成這張統計表嗎?拿出作業紙,完成這一題。(學生回答)

(2)那麼,從這張統計表中,你還能回答哪些問題呢?(學生回答)

2、師:請各小組下去統計一下調查本班學生最喜歡哪種電視節目(1)小組長彙報後,教師填在表格中,請同學們拿出作業紙,完成這張複式統計表。

(2)看着這張複式統計表,你又獲得了哪些信息?(回答問題)

四、全課總結

師:請同學們翻到教材第36頁,課下完成例1的內容。將你統計的結果直接填寫在書上。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複式統計表”,說說看,你有什麼收穫?你覺得填寫複式統計表要注意些什麼?

生1:寫表頭的時候要注意不丟項目,並且填寫的數字和每個項目一一對應。生2:分析複式統計表的時候要認真,看清哪個項目對應的哪些數,不要看串了。

師:這節課我們認識了簡單的複式統計表,大家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你們表現很棒!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