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課題研究學習心得多篇

課題研究學習心得多篇

課題研究學習心得篇1

9月26日我有幸參加了漢陰縣教研室關於全縣廣大教師申報小課題研究的培訓學習,我受益匪淺。作爲一名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態度,才能不斷地提升自己。聽取了張主任和劉康花老師在大會上作了精彩的報告,使我更清楚地認識到,教育教研是教育事業的需要,是提高廣大教師自身素養的需要,更是推進一個地方教育發展的需要。通過本次學習,我懂得了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體會如下:

首先我懂得了課題就是一個問題、願景、主題,課題研究是科學研究最常見最基本的方式。課題研究的過程包括課題的選擇與論證、制定研究計劃、查閱文獻資料等。我們就行課題研究是學校發展的需要,教師成長的需要。課題的原則一共有8個,那就是:方向性原則、科學性原則、過程性原則、合作性原則、推廣性原則。課題研究的一般流程有選題、論證、成立課題組、申請立項、開題、制定課題實施方案、按計劃實施研究、結題鑑定。

課題的來源有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選題一共有四個方面:

1、從日常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

2、從教育教學實際,所急需解決的問題中提出問題。

3、從先進的經驗和方法中提出問題。

4、從有關部門發佈的課題指南中得到問題。選題注意事項一是從實際出發,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貪多,提倡小課題。課題論證是對已初步確定的課題進行分析、評價和預測,是課題確定的深化。

劉老師強調:做一個小課題需要有一個業務能力強,組織能力強的團隊,踏踏實實幹事的人。課題負責人就是一個核心人物,領導者、組織者。我的小課《國小低段數學教學中學生動手實踐的有效性研究》已立項通過。既高興又有壓力,我也同樣堅信認識比行動更重要,我們要進行課題研究,首先認識到課題研究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改變自己,然後落實到行動上。我們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斷思考,不斷嘗試新的挑戰。我們要建立一個規範的團隊,不斷學習,要科學、有一定的策略。

劉老師的報告使我知道了教育應該是一種幸福而完整的生活,我們要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一堂好課那就是:有意義、有效率、有生成型、爲學生爲孩子上課,做到紮實、充實、真實,就組成了一堂好課。讓我明白了不要教給學生現成答案,一定要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要讓學生愛上自己的課堂。我們要給孩子學習的動力,教師自身就是一種教學資源,看你如何去挖掘孩子的潛力。要面帶微笑、滿懷激情的上好每一堂課。我們課堂現在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重結果輕過程,教學時千萬不要急於求成,一定讓學生去經歷親自動手、實踐操作、大膽探究,更要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讓學生在實踐動手操作中學得輕鬆愉快。

其次,我梳理了做小課題研究的過程及必要的方法和理論指導。完成了選題,明確了研究的方向。接下來就是如何制定小課題實施計劃,撰寫開題報告?如何實施課題,進行怎樣安排與管理?這些疑惑,教研室劉老師以職教中心賴老師如何做市級和省級優秀課題爲例,我們的指導老師—鄧良紅老師再三鼓勵,給我們認真細緻地講解實施方案和研究過程,他的一句:有困難隨時打電話聯繫並一一指導。爲我們掃除心理障礙,在一個輕鬆愉悅的環境中給了我積極向上的動力。

通過學習,我再一次審視自己的課題,對照自己的想法與後期安排,內容不夠充實,操作方法簡單。我會帶領好我的小團隊,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及時有效的反思研究的收穫與不足,酸甜苦辣都是營養,成功失敗都是收穫。最後把簡單的事做好,持之以恆進行課題研究,力爭做到真實有效的課題。

課題研究學習心得篇2

參加北京師範大學“同一起跑線”課題研究已有將近一年的時間,就學習以來感受作學習心得如下:

城鄉教育之間差距越來越大,兩級分化現象嚴重是普遍存在的事實。隨着課改的進一步深入,城鄉學校之間在資金投入、辦學條件改善、師資水平和教學水平諸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學生都往城裏跑,農村學校生源日漸減少。我校也不例外,且矛盾日趨突出。爲了促進教育的公平,逐步實現縣域內學校間均衡發展,必須創新探索新的理念和模式,創造新的教育增長點,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大幅度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逐步縮小城鄉學校間教育教學質量的差距。因此我校確立了《同一起跑線》這一課題,試圖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有力的促進我校語文學科教學的跨越式發展。

一節課的效率高不高主要看達標率。如果目標合理而適度,學生就應當堂達標且要人人達標,只有少部分學生達標的課不能算是好課。有些教師在”達標測試”環節上往往流於形式,主要表現在:

1、只檢查好學生。教師隨便提問幾個好學生,這幾個學生會了教師就以爲全班學生都達標了。這種檢查有很大的隨意性和偶然性。在一節課上,教師要儘量檢查到每類學生,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單靠教師的提問很難做到這一點,可通過合作小組相互檢查的做法來實現。

2、雖然全部檢查,但對落後學生沒有補救措施。有些教師在下課前也搞全班檢測,做對的舉手,但對沒有舉手的同學教師沒有問錯在什麼地方,課後誰來給他補課,何時彙報結果。沒有具體的補救措施,這些學生就會逐步變成落後生。

雖然對於需要拓展和提升的問題以及能力訓練和價值觀的問題,不可能做到堂堂清、人人清,但對於每堂課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核心概念,應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掌握。這既是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實教育公平的基本措施。我們一定要把課堂教學提高到促進教育公平的高度來看待。

3、要做到”堂堂清、人人清”,首先要做到”步步清”。如詩歌教學,第一步要求每個學生都要熟讀,這包括字音字義、斷句、熟練程度等。不要只檢查幾個好學生,而是分組讓每個學生都要讀,同學相互檢查、相互幫助,向老師彙報,大家都過關了就是”步步清”了。然後是翻譯課文,要求每個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合上書不看課本註釋、不看參考資料、不能相互討論,能夠獨立翻譯出來,這纔是真會了。只有把課堂教學的每一步都夯實了,每個學生都檢查到了,才能做到堂堂清。這樣做看似耽誤時間,其實是節省了重複勞動的時間和課後大量作業的時間。不然僅靠下課前的幾分鐘搞一個達標測試,不會的學生也沒有時間”清”了,只能放到課後,又加重了學生的課後負擔。

4、“堂堂清”的方法很多。如有的學校讓學生當堂練習,教師逐一批改。這樣做,教師的工作量比較大,也不能全部看完。另一種辦法就是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2人一小組、6人一大組,先由小組的兩個人相互檢查,大組長複查,教師巡迴檢查。這樣一個少不了,能夠覆蓋到全體學生,班額大點也不怕。2人小組不能解決的6人大組解決,大組不能解決的由教師來解決。個別不會的由本組同學幫助補課並向教師彙報。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教師才能省心省力,也才能培養和鍛鍊學生的能力。魏書生說的”只有懶老師才能培養出勤學生”就是這個道理。此時,教師在下課時才能自豪地說:”這節課所學的基本知識我班內的每個學生都掌握了。”這就是一堂好課,一堂高效率的課。

如果一名教師在課後能對以上四個問題做出明確回答,就知道自己的課是否高效,也可以從這四個方面來評價其他教師的課。

課題研究學習心得篇3

上週五,學校請來了石明晶書記爲我們做了一場“課題研究----選題與立項”的培訓。通過培訓,我真正懂得了課題研究的過程和好處。一個教師要作好課題研究會對教學有很大的幫助,有利於教學的順利進行,有價值、有意義的課題總是在深入揭示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之間矛盾的基礎上提出的,爲了選取有研究價值的課題,就需要學習、鑽研教育理論,收集與分析有關的教育研究資料;需要對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經驗進行回顧;對面臨的各種教育現象細心觀察、思索,對大大小小的教育實際問題進行整理、辨析;還要對主觀條件作出正確的分析、估價,所以課題的研究,又是教師自我提高的過程。下面我對進行課題研究應如何選題發表一些簡單的看法:

(一)選題必須有價值。

一是所選擇的研究課題是否符合社會發展、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是否有利於提高教育質量,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二是所選的研究課題是根據教育科學本身發展的需要,是爲了檢驗、修正、創新和發展教育理論,建立科學的教育理論體系的需要。

(二)選題必須有科學的現實性。

選題的現實性,集中表現爲選定的問題要有科學性,指導思想及目的的明確,理論根據充實、合理。

(三)選題必須具體明確。

選定的問題一定要具體化,界限要清,範圍宜小,不能太籠統。課題是否具體、適度,往往影響全局的成敗。那種大而空、籠統模糊、針對性不強的課題往往科學性差。只有對選題有清晰透徹的瞭解,才能爲建構指導研究方向的參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據。因此不宜把課題選得太寬、太大、太複雜。

(四)選題要新穎,有獨創性。

選定的問題應是前人未曾解決或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通過研究應有所創新,有新意和時代感。

(五)選題要有可行性。

所謂可行性,指的是選題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現實可能性。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如果沒有挑戰的意識和準備,那麼就面臨着失敗乃至落後,因爲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之後,我們才能明白得更多,理解得更多,也學得更多,在挑戰的浪潮中洗禮與充實自我,以至向成功一步步靠近,最後到達成功的殿堂。

課題研究學習心得篇4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我們組的研究課題終於完成了。在這次研究中,我有很多的收穫。

首先,我學會了如何自主學習。在面對一個老師上課沒講過的課題時,該如何着手去了解,調查和總結。比如在進行研究前,我們對中醫並不十分了解。大家自己行動起來,查閱圖書,上網… … 還真學到不少的新東西!這說明,學習並不僅僅限於課堂之上,生活處處皆學問。有許許多多知識,是需要自己去發現,瞭解的。

其次,我還學會了如何與他人協作,配合。在最開始的選題過程中,大家就有許多不同的意見,最終經過不斷的協商,完善才確立下課題。還有分發問卷,這可是個浩大的工程!正是因爲大家的協作,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終於把200份問卷的任務完成。這極大地改變了我之前“單槍匹馬。唯吾獨尊”的作風。。學會與他人合作,集思廣益,各自取長補短。最終達到1+1>2的效果,取得成功。而且團隊的成功避過人的成功更難能可貴。

第三,這次研究鍛鍊了我們的韌性和意志(毫不誇張)。開始選題時就磕磕絆絆。前期工作時,爲了查閱資料,我跑了2個新華書店,泡在圖書館裏1周,百度搜索前十幾也都被我翻了個遍。製作問卷也是煞費苦心,改了又刪,刪了又改,反覆了n個輪迴才定稿。製作ppt還借用了老師的電腦… …此類的事情不勝枚舉,曾一度課題就要被遺忘拋棄了,大家都怨聲載道。不過一路走來,我們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完成了這項研究,對於其中種種艱難困苦,大家感慨頗多,不過大家克服困難,勇於探索的精神,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

最後,這次研究性學習讓我品嚐到了與以往不同的成功的喜悅。由於課題是自己選的,我對於這個課題自然是充滿興趣,從開始到最後也是盡心盡力,到最終要結稿時,心中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畢竟 ,這是自己花了一個學期的研究成果!以前看到科學家們做研究,得出結論造福人類。今天,自己的成果就要問世了,怎麼不感到高興呢?陽光總在風雨後,克服困難之後的成功更覺得喜悅!

在完成這一課題後,我們得到了很多,,也收穫很多,在這次研究中所積累的自我學習的方法、與他人合作的默契、克服困難的毅力,還有奮鬥之後成功的喜悅。都將成爲我們無形的財富,伴隨我們走向今後的生活… …

課題研究學習心得篇5

作爲一名年輕教師,我對課題研究可謂是一無所知,總認爲教育調查研究工作是沒有必要的,不搞課題研究一樣可以把教學工作做好,特別是工作在一線的老師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時間去做。但事實證明,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學習,我發現其實課題研究是與我們日常工作息息相關的。通過做課題,我們可以很好的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課題研究也是把我們自己的日常工作總結、歸納成有一定理論依據的經驗,然後再指導具體的工作,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近段時間的理論研究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我總結了以下幾點體會:

一、直觀式啓發式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智慧的源泉,培養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是啓發他們進行積極思維的第一步。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採用直觀的啓發式教學法,充分利用直觀教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感性認識,減少學習中的困難,幫助學生取得鮮明的感知印象,從而進入積極的觀察與思維。

教學中創設一定的場景,運用多媒體教學、單詞卡片、錄音機等直觀教具,讓學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圍中學習,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red、yellow、green、blue”這幾個單詞的時候,我拿出不同顏色的粉筆,讓學生直觀形象的去感知,當我拿出紅色粉筆時教學生認讀“red”,使學生看到紅色的物品馬上脫口而出“red”這一單詞,藉助情景加深印象不易忘記。

二、討論式啓發性教學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鼓勵學生大膽張口、互相討論,從而積極開展思維活動,增強語言表達能力。例如,我在講“ways to go to school”這一課時,課前先和學生進行“free talk”,以小組爲單位討論、總結並選出代表發言,說出自己平時的出行方式以及上學時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學生討論激烈,各小組代表積極發言,這樣的課堂設計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精心設計問題,承前啓後,通過啓發學生的積極性思維活動,使其獲得新知識。

三、設疑式啓發式教學

“疑”是探求知識的起點,也是啓發學生思維的支點。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巧設懸念,啓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問題。例如,在講解“must 和have to”兩者間的區別時,先分別給出“we must go at once”和“i have to do my homework now”兩個例句讓學生觀察,然後生疑、質疑,激發他們解疑的興趣,通過觀察兩個句子的意思從而發現“must”更側重於說話人的主觀看法,認爲有必要或有義務去做某事,而“have to”則重於客觀需要,有不得不或被迫的意思。通過設疑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及培養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

啓發式教學是啓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能夠自己思考問題的答案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強調教師是主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啓發學生積極思維,旨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正確的理解,系統的掌握所學的知識。在教學工作中,我們應儘可能最大限度地創設各種教學情境,發掘和依靠課堂教學中的各種積極因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自覺性和創造性,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啓發他們獨立思考,發展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啓發性原則在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其深遠的影響和積極的作用。

通過這段時間做課題研究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還增強了教學實踐能力。研究課題要有理論支撐,因此我們必須查閱、收集、學習大量的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資料、書籍。這樣就會有意無意地促進了我們多看書,多瞭解最新的教育、教學信息,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當我們閱讀了大量的有關教育、教學的書籍後,就有利於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教育科研實踐活動不但轉變我們的教育觀念,重要的是使我們養成一種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審視自己的日常工作的習慣。自覺地去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進行反思教學。如果長期參與課題研究,一定會形成自己的獨特的教學風格。

課題研究學習心得篇6

今天王小女老師與我們分享了她在日常教學中進行課題研究的點點滴滴,讓我對課題研究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了課題研究的重要性,讓我知道課題研究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點滴教育教學過程中。深感作爲一名教師,要有終生學習的態度,才能不斷提升自我。

通過王老師的講座,還使我更清楚地認識到,教育科研是教育事業的需要,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需要,知道了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

一、首先要選好課題。

課題研究的課題的選擇非常重要,選題作好了,應當說研究就成爲可能。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所以課題要反映現有的理論和實踐的廣度與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廣度與深度,需要創造力與想象力。

選題注意從實際出發,研究中實踐,實踐中研究,不能貪大求全。要注重平時積累,從小處着手。要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平時時時處處留心觀察,在工作中要多問幾個爲什麼。善於發現工作中的問題,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

二、其次有做好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是課題研究成功的保障。用心去做好方案,就是向課題成功邁進了一大步。

最後就是用心去研究,做好案例分、反思、總結等等了。

總之,作爲一名一線教師,我想只要在教育教學、課題研究過程中,認真去做、用心積累,一定有所收穫。

課題研究學習心得篇7

走上工作崗位也有幾年的時間,在這幾年的教學中,對於“如何進行課題研究”我也是似懂非懂的,自從上週參見了教研室郭老師主持的《如何開展課題研究》的培訓,纔對這方面真正的有了一些瞭解。下面簡單地談談自己的幾點心得:

一、做課題研究有利於老師的專業成長,對教師是非常有用的。

做課題研究主要是爲了解決在教育、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遇到的困惑。可以使教學實踐的問題、學生行爲習慣、道德表現的問題、學校教育的問題和學校管理模式的問題。隨着教育改革的步伐,教育、教學工作的模式由“經驗型”轉向“科研型”,教師在教育教學上必須積極參與教科研的實踐,自覺學習理論,更新教育觀念,以科研帶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對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大有裨益。

二、知道了如何命題、選題。

以前不會對課題研究不理解,每次進行課題研究,都沒有立上項,現在才知道原因是命題和選題都不恰當。

1、課題的選擇應具體、實在,研究範圍宜小一些,適合開展研究。

2、課題名稱的表述準確,注意使用科學概念和規範用語,不要使用誇張等修辭手法,而且課題選題要有創新意識,突出具體研究內容的特點。

3、加強選題對教育教學實踐指導的針對性,選擇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需要解決又力所能及的問題進行研究。

課題研究學習心得篇8

有幸聆聽石明晶老師的講座,讓我對課題研究的選題與立項有了更清晰的瞭解。

石明晶老師不僅闡述了課題爲什麼這麼熱,課題研究的外顯價值和內隱價值,而且還融入自己多年來對課題的理解,深刻而又引人。接下來石老師層層深入,從課題是什麼,課題研究的一般過程,到一線教師如何做小課題,怎樣開展課題研究,進行了層層剖析。

一、規範操作

石老師一再強調課題要有正確的格式,做到符合課題研究的規則。第一,選題要新穎。力求別出心裁,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第二,寫明研究背景,不宜多,寫出爲什麼做;第三,要有完整的研究思路,包括目標、內容、方法,尤其是研究目標做到前後一致;第四,總結研究結果,闡明研究的成果。

二、客觀呈現

從石老師身上感受到他對課題研究的執着以及對課題真實、客觀呈現的追求。“客觀”和“真實”可謂是本次王老師講座的精髓。

1、選題客觀

所選課題要來自於自己的課堂,不是爲了獲獎而寫,而是需要而寫,是爲了教師自身發展而寫,能夠解決當前遇到的實際問題的功能。

2、過程客觀

研究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必須把每一次研究的過程客觀記錄下來,以備日後作爲原材料展現給別人。不造價,不做作,實事求是,腳踏實地。

3、總結客觀

根據研究的過程,如實併合理的解釋取得的結果。

這次培訓會收穫頗豐,希望學校給我們提供還有更多的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