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習禮儀個人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學習禮儀個人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禮儀學習心得體會 篇一

優雅的談吐能反映出一個人受過的良好教育,它是由多方面的結合而體現出來的的,諸如講話的聲音、講話的語速、講話的姿態、講話的內容甚至詞彙的選擇等等,這些細節總是能很真實的反映出一個人的本來面貌。

我們說聲音是可以塑造的,歌唱家之所以有那麼美妙的歌喉,並不完全是天生的,蔡琴的聲音那麼厚,鄧麗君的聲音那麼柔,還有你看那模仿秀,可以模仿出聲線不同的名家的聲音,都充分說明了聲音是可以塑造的。不光是唱歌,講話也是一樣,相信我們在看相聲表演時也會產生這樣的感覺,一直以爲成爲一名相聲演員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他們幽默、詼諧、有文化底蘊並富有表現力,而且這門職業是小時候的夢想喲!可惜現在的相聲藝術似乎進入了一個低谷狀態,相聲的創作也是不盡人意,許多相聲演員都幹起了遠離相聲的行當,有時真感到惋惜和遺憾。

記得以前在學校讀書時,語音老師特別嚴格,經常會用同學們的一些說話習慣和發音做反面教材,現在想想這門學科是多麼重要。四聲的特質,對古漢語的瞭解,這一切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練聲不光是對於專業的歌唱演員重要,而對於我們做講師的一樣重要,找出自己彈性的“音域”,也就是“你有多大發揮的空間和多大的可塑性”。

控制音量很重要。經常在公衆場合聽到一些人旁若無人的大聲說話,有一些人是天生的大嗓門,還有的是因爲聽力差,又或是因爲已習慣大聲講話,感覺他們從來不會說“悄悄話”。先談談先天的大嗓門吧,一般來說黑人的聲音比較大,也比較渾厚。正因爲如此,黑人歌星的聲音多半比白人響亮,這是因爲他們的口腔較大,好比樂器的共鳴箱愈大,聲音愈大,也愈厚。黑人的確口腔大,從側面比較黑人和白人,黑人從後腦勺到前面牙齒的距離八成比白人大。說得好笑點,黑人咬一口西瓜,恐怕有白人一口半的量。再想想,那些聲樂家,就算是白人、黃種人,是不是也往往脖子比一般人粗?帕瓦羅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三大男高音,哪個脖子不粗?他們甚至粗到頭和脖子好像一條線下來。所以想要聲音洪亮,就算你天生薄弱,也可以和歌唱家一樣,靠後天的練習改善。再談談後天的“音量”。以前我有個習慣,常在關車門時太用力嚇人一跳,其實只是出於安全的考慮。現在想想還真是個不雅的舉動,呵呵!還有特別是在訓斥孩子時,聲音便會高八度,用大聲的訓斥代替理性的教誨。(現在想想這樣是不是顯得自己太無能,有理不在聲高吧!)其實說話的音量可能在第一時間已經顯示了你出身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你能不小心嗎?

以前在看演講比賽時總有這種感覺,特別是臨近尾聲時,演講者總要拉大嗓門,握拳高舉,喊幾句口號不可,好像不這樣就沒有力量,就不算結束,也不管聽者皮膚上產生的任何劇烈反應。甚至一些領導在做報告時也無視先進的音響設備,仍然難改拉着嗓子說話的舊習。說話要用多大的音量,全得看環境。但是有一點很明確,最親切感人的語言,往往不是“吼”出來的。談到這裏相信很多人會有和我相同的感受,我的一位備受尊崇的老師給我們的感覺一直是如涓涓細流般娓娓道來,沒有強勢的語言和眼神,卻能讓離開後的人們一直思索着她的每一句話,真正體會到什麼叫餘音繞樑。

人在緊張或者焦躁的情況下說話就會快,而且還不自知,原來預計好的講話時間總是會提前結束。如果自己感覺到了這一點,可以在講稿上寫一個大大的“慢”字,還要告訴自己在每個段落之間多停頓一下,用眼睛橫掃一下現場,或笑笑。這樣做,非但能使那停頓的時間夠長,而且會給人一種“空白的充實感”。就是雖然你停下來了,但停得有道理、有情緒,好像你特別停一下,要大家想一想你剛纔所說。還有就是將現場的講話攝下來,沒事的時候自己看看便對自己當時的狀況有個清楚而客觀的瞭解了。

總是感覺自己對於這樣那樣的禮儀知識“相知恨晚”,現在想想如果教育部能把這方面的內容融入不同階段的學校教育,那可真是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的一件幸事。

學習禮儀心得體會 篇二

孔子說過:“禮,敬也!”

荀子說過:“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禮即尊重。尊重自己,尊重別人。

儀即表現。形於外,成於式。

“教師禮儀”即教師尊重自己,尊重學生的規範的表現形式。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禮儀,是社會文明的寶貴遺產之一,是自然和諧的美好結晶,它展示了社會成員的文明形象。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我們既要摒棄傳統禮儀中的繁文縟節,又要把中華禮儀中的精華髮揚光大,並與世界接軌,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現代禮儀文化,以適應現代交際的需要。

有人說 “教養體現於細節,細節展示素質,細節決定成敗。”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着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禮儀的修養如何,不僅直接影響其教學效果,而且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社會中傳播人類文明的效果。

“教師禮儀”指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如何表現教師應有的氣質與風度。“教師儀表”是教師整體風範之一,他們的音容笑貌、舉止文明、作風正派、知識淵博、風度儒雅,衣着髮式無形中都成爲學生和社會學習的楷模。

通過對《教師禮儀》一書的學習,我對教師這一神聖的職業又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爲一名教師,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還需要具備更多的素質。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一名優秀的教師,除了必須以滿腔的熱情對待事業、對待學生以外,還必須自覺地、高標準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從而才能培養出學生健康的人格。因此,教師的禮儀必須規範。

當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要誠信、守禮,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還是品德。教師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價值觀都會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在我們現在的教師隊伍當中有很多的年輕人,他們有的趕時髦穿着奇裝異服,梳着怪發在學生當中穿來走去,給學生帶來了很不好的印象,也迫使一些學生進行效仿。

由於教師的大部分時間是與學生在課堂上共同度過的,因此在教育教學中要注意尊重學生,與學生互動時要使用文明語言。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曖,惡語傷人六月寒”, 像平常很多教師都會說:“別人都會你怎麼不會,你笨死了。”“看你寫的什麼亂七八糟的!”“你出去,就你搗亂!”等等惡語在傷害着孩子們,這使得學生和老師產生了對立狀況。這些都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沒有注意尊重學生,與學生互動時缺乏使用文明語言而引起的惡果,這嚴重影響了教師的形象。如果我們使用了文明語言,不僅有助於思維、情緒的完善表達,還能使學生產生美感、親切感,從而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

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通過在課堂上講課實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還會規範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風範,對學生實施教育,通過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對學生髮揮影響。因爲“身教重於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身正”是教書育人的先決條件,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身體力行,要求學生相信的,自己必須堅信不移;不允許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學生面前做到的,在學生不在時也必須做到。因此教師要通過自己的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嚴厲並不是苛刻,老師也是有七情六慾的,但不能把學生當作發泄的對象,這不是教育學生。我覺得傳統中的師德師風與新時期的師德師風都應該是一樣的,但現在存在的區別在於:師生關係的變化。以前的學生對教師要絕對服從,但現在則要求教師對學生也應尊重,這是個進步。因此,新時代的教師在關愛和嚴格要求學生上要提出新的標準。

一個人的品德好壞往往能決定他行事結果的正與負,一個邪惡的天才所造成的災難,總要好幾代人才能扭轉過來。自由發展不等於要忽視個性素質。什麼是個性素質?就是良好的個性。良好個性體現何在?那就是,合理地進取,合理地忍讓,適當時敢於競爭,關鍵時能顧全大局。其實成功人士們都有很好的個性,他們那很不錯的人緣就是最起碼的證明。但如今的學生們已越來越不會接受批評,受了點委屈後就要死要活或喊打喊殺,這不能不引起大人們的注意。

總之從事了教師的職業,就意味着我們的整個人生航程將面臨着一種人格上的挑戰。我們必須鼓足勇氣,義無返顧的朝着人格發展的新高度不斷攀登。每一位人民教師都應加強自身修養,不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平時嚴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師德形象爲學生樹立一個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爲學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貢獻一份力量。

禮儀學習心得體會 篇三

5月14日下午,公司組織觀看了中國人民大學金正昆教授的商務禮儀知識的視頻講座。金教授把單調枯燥的商務禮儀知識用通俗詼諧的語言表達出來,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讓我們知道在商務交往中接待客人、交換名片、贈送禮品、得體着裝等方面的要求,看過講座後,我深深體會到禮儀的重要性,發現自己在人際交往中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衣食足而知禮儀。禮儀就在我們身邊,對每個人來講都是很重要的。那麼,什麼是禮儀呢?金教授認爲,禮儀就是前人定的規矩、家法和行規,做人的規則。“禮由心生”,一個具有良好文明意識的現代人,禮是必備的基本教養,必須表裏如一。“文明禮貌服務,怎麼對待別人?那就要做到‘待客三聲’——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不僅要形式美而且要心靈美。”金正昆教授給我們的啓示是,良好的禮儀可以贏得陌生人的友善,贏得朋友的關心,贏得同事的尊重。禮儀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是一個人內在素質與儀表特點的和諧之美、綜合之美、完善之美,更代表一種深刻的道德指引。

商務禮儀看似虛無抽象,其實包含在我們每一天的工作中。作爲一名工作在服務崗位的員工,每天都會接觸一些不同層次、不同修養的人,這些人都是我的客戶,他們就是我在商務交往中的對象。對照自已在爲客戶服務中的一言一行,我感覺有很多地方都還有待改進。對待客戶,既要堅持公司的原則,維護公司的利益,同時也要從客戶的角度着想,靈活地處理一些無關原則的小事、瑣事,儘可能地爲客戶提供細緻周到的服務,同形形色色的客戶處理好關係。

得體的商務禮儀,體現的是一個人道德修養、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人都是平等的,既要尊重自己,同時也要尊重他人。尊重上級是一種天職,尊重下級是一種美德,尊重客戶是一種常識,尊重同事是一種本分,尊重所有人是一種教養。而尊重他人是要講究一定方法和原則的,要善於表達對他人的敬意和友好,爲他人所接受,形成互動,否則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誤會。總的來說,我覺得一個人以其高雅的儀表風度、完善的語言藝術、良好的個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氣質修養,贏得尊重,便是自己生活和事業成功的基礎。所以,如果公司每一名員工都能學會尊重他人,包容他人,同時時時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儀容儀表,以樂觀積極的形象去迎接生活的每一天,那麼我們不僅能提升自我形象,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還能充分提升公司企業形象,創建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促進公司和諧發展。

禮儀學習心得體會 篇四

回想半個學期學習商務禮儀課程,我的感觸頗深。

一、認識

記得第一次上課講的是坐姿、站姿以及走路的姿勢,老師還教了我們一種盤發的方式,我回寢室後一直在練習,還教給了寢室其他的女生。那時候我第一次認識到,商務禮儀的重要性,禮儀不僅僅是關係到我們的個人形象,更是一門非常有用的學問,也是一門高深的文化。

讓我作爲一名現代的大學生,必須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除了提高成績鍛鍊智商外,還應該提高文化修養來培養自己的情商。

中國一向是禮儀之邦,禮儀對每個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會見親朋好友或者是在人與人的打交道上,都離不開禮儀。禮儀被認爲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表現,一個人若毫無禮儀可言,那麼他在學習或工作時都將不會很順利,因爲沒有人願意和這樣一個人相處。如何才能脫穎而出,除了需要卓越的能力外,還要掌握有效溝通及妥善人際關係,建立良好優雅的企業形象,此時,商務禮儀便起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商務禮儀就是商務活動中對人的儀容儀表和言談舉止的普遍要求,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同時也約束了商務活動中的某些方面。而在商務往來中,任何一個表現都可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結果,也許是一塊手錶,也許是一頓晚餐。

之後,有一次老師現場給我們出了一道題目,關於十萬塊來開一個會的題,我相信大家都印象頗深。雖然那次我沒有當組長,但是在和組員的激烈討論以及老師的指點過程中,我才深刻體會到,要籌劃一次會議是多麼的困難!這也是商務禮儀中的一部分啊。

在上這門課程之前,我從來都不清楚一些高級成衣和化妝品、飾品等奢侈品的價格和款式,也從來沒有去了解過自己適合外形的打扮。

接觸了商務禮儀,我居然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我已經快二十歲了,我不再是一個稚氣的女孩童,我要面臨的是未來的職業生涯和即將踏入青年時期的改變。

二、感受

學習商務禮儀可以提高個人的素養。比爾蓋茨曾講過,企業競爭,是員工素質的競爭,進而到企業,就是企業形象的競爭,教養體現細節,細節展示素質,可見一個人的素養高低對企業的發展是多麼重要啊!可以交際應酬,因爲商務活動中畢竟是離不開禮儀的,在不同的交往活動中我們會遇到不同的人,如何讓人感到舒服,卻又沒有拍馬屁的嫌疑是非常關鍵的。有助於維護企業形象。在商務交往中,個人便代表了整體,個人的所作所爲,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就是企業的典型活體廣告。等我們一出學校,找工作,面試,哪一樣不要求我們要有良好的商務禮儀。當今社會,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如何才能在龐大的就業壓力與挑戰中拔得頭籌,如何才能在面試中給主考官留下一個好印象,一直是困擾每個畢業生的最大問題。而很多公司在招新人,除了考慮學歷,更會觀察是否有良好的禮儀規範,從最基本的穿着打扮,到言談舉止,主考官可是看的很清楚呢。因此有人說禮儀是面試成功與否的重要砝碼是很有道理的。良好的禮儀表現會給主考官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進而取得他們的好感,尊重與信任,而沒有什麼會比信任更爲重要了。而能夠在面試的種種細節上表現出良好的素質,相信在與客戶洽談時也一定不會有差錯,同時還能代表公司形象。良好禮儀同時還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現代企業強調團隊精神,而禮儀可以促進這一力量。好的商務禮儀在人際交往中會給人一種親和力,增進吸引和情感交流,增強信任和了解。

學習商務禮儀的課程,讓我領略到了很多曾經未曾關注過的也未知的東西,帶我走進了一個很真實很貼近未來生活的世界。其實這個學期學完了還真有點捨不得。老師跟我們講的東西,我想我會很深刻地銘記在腦海,並應用於實踐中。

禮儀學習心得體會 篇五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爲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爲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爲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中國,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國。早已丟棄了已久的文明,孔子先生說得好:“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意思是,人如果沒有了禮儀,就不用生活;做事情如果沒有禮儀,就不會辦成;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了禮儀,就不會安寧。是啊,做什麼事情,都要尊重別人,別人纔會尊重你。請問,你們有這樣做過嗎?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着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着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裏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在這裏,“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爲,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爲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去過外國遊玩的小朋友,一定知道外國人是很遵守交通規則的。有一次,我在《文明歷史》節目中,看到有一位非洲老奶奶,走在街上,大街上一輛車也沒有,紅燈了,那位老奶奶,沒有過街,而是等到綠燈後,緩緩的走過去。記者問這位老奶奶爲什麼這樣做,老奶奶回答:“我害怕孩子們看見了,還以爲紅燈可以過去。”請問,你們有這樣做過嗎?在公交車上,一位年邁的老奶奶緩緩地走上公交,司機看到了,一遍遍的壓着提示鈴聲:“請給老弱病殘孕及帶小孩的乘客讓座。”可是,公交車上的少男少女無動於衷,心中毫無半點慚愧之意。一位7歲的小男孩站起來,用他那稚嫩淳樸的聲音,對老奶奶說:“奶奶,您請坐!”周圍的人看見了,都羞愧的把頭轉了過去。請問,在現實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經羞愧的把頭轉過去了嗎?文明和禮儀,是人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你丟棄了文明,等於說就丟棄了做人的真諦。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纔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爲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