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看見的讀書心得2000字

看見的讀書心得2000字

看見的讀書心得2000字範文1

“一個人的智商是和他的閱讀量以及詞彙量成正比的。”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過這句話,不必考究這句話出自誰口。但我深刻地理解:博覽羣書總是好的。牢記這一點,所以週末空閒的時候就會帶孩子去克拉瑪依書城閱讀。在一樓收費處的櫃檯後,是“推薦書目”,第一次看見了《看見》擺在最顯眼的地方,心中洋溢着我對柴靜的印象:非常喜愛的一個新聞人,很喜歡她作爲記者時央視播放的《新聞調查》。柴靜,個人覺得不漂亮,但卻很美麗。這又使我想起國中時代語文老師的話:“人,不是因爲美麗纔可愛,而是因爲可愛而美麗。”

因爲孩子年齡小,我收看《新聞調查》並不按時、準時,只是偶爾打開電視時喜歡鎖定央視“新聞頻道”。柴靜那清秀的臉龐,以及犀利的語言總是令我對她深深地敬佩。

《看見》作爲暢銷書擺放了很久,決心購買吧。封面是柴靜採訪中的照片,幾位滿臉皺紋的老農笑着圍坐在一起,一個小朋友也毫不怯場地在大家面前玩耍。我知道,在農村能讓老人和小孩如此放鬆地出現在攝像機前,那絕不是容易的事情。翻過來是柴靜的簡介,寥寥幾句寫完了她的工作簡歷,不像許多名人出書,會在簡介一欄寫滿各類獲獎信息或頭銜。

看完柴靜的《看見》,感覺她是用心在寫書,就像是對讀者講述一件件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並且講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酸甜苦辣,以及自己內心的感受,讀來讓人有特別真實的感覺。但心裏卻有一種說不清的滋味,這本書看得很沉重,很久沒有看這麼沉重的書了。在閱讀的時候,心情總是格外的沉重,時而皺眉,時而落淚,時而震驚,時而無奈。我原以爲這只是一本記錄一個記者在十年以來的採訪,或是一本記錄十年裏的榮譽自傳,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這本書裏寫下的,是自己的錯誤和失敗、內省和反思,這是一本記錄她成長的書。讀它時,讓我猶如身在其中,感受當事人的情感,體會事件的本質,感悟人生的真諦,內心有太多無法言表的情感就那樣不斷的肆意翻滾着、流淌着。

生活在安逸的小都市中的我,彷彿跟隨着柴靜一起走進了一件件毫無頭緒的事件,對話,思考,對話,思考,周而往復。抽絲剝繭之後真正獲得的黑與白交織的真相,往往引得一聲聲嘆息。柴靜透過文字造就的一個個畫面,讓我陷入深沉的思考,讓我心中的正和邪跳出來對話。

藥家鑫的故事我聽過很多次,《看見》是從藥家鑫父親的角度來闡述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的。初次聽說藥家鑫,心中想法:“怎麼會這麼殘忍地殺害同學呢?”讀了《看見》後,當知道藥家鑫的同學是怎樣歧視他,甚至將小便尿到他的牀上時,對他的就只有同情和惋惜了。這也使我記起:很小的時候,不管看到什麼電視,第一個反應就是問這個人是好人嗎?其實長大了才真正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純粹的好人和純粹的壞人,人們都是活在一個相對的世界中罷了。正如《看見》第178頁描述一樣:“新聞調查”的同事小莊有句話,電視節目習慣把一個人塑造爲好人,另一個是壞人,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是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

《看見》中藥家鑫的故事也使我牢記:關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兒子的成長以及父親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當父親用暴力手段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手法必然是暴力,當父親對受欺負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時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結論是這就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暴力才能解決問題。一個自己看着長大的孩子,作爲家長卻沒有機會或者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真是太遺憾了。

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從小別人照顧你,到你長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承擔越來越多的角色,也許有的角色我們扮演得好,有的角色我們扮演得不夠好,但一旦我們選擇了爲人父母的角色時候,就需要關注孩子成長中的心理健康的培養。人是家庭的也是社會的,別輕易做這個決定,更別輕易放棄他(她)!

柴靜用柔軟的刀子刻削別人的同時,她同樣毫不留情地對自己下手,不斷地把自己的不足和缺失首先亮給自己,然後亮給讀者。偌大的世界,繁雜到哲學,便只剩下兩樣,一樣是現象,一樣是本質。柴靜看到了什麼?她看到了一如我們所看到的,唯一的不同是她尋蹤覓跡,試圖把一切異樣的現象努力變成真相。不管變成變不成,她都真誠地幫我們揭開了新娘的帽頭紅,讓我們看到了新娘或俊或醜或真或假的模樣。

《看見》向我們展示的是肉眼無法看到的東西,而是通過內心能看得見的。去年暑假讀的這本書,讀罷內心有種說不出的力量還是信心的東西。時隔幾月後再來寫感想,它仍然使我對自身、對世人、對世界有種渴望,讓人去思索、思考吧!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書裏的話:不惹眼、不鬧騰,也不勉強自己,要做個落後於時代的人,凝視人心。

看見的讀書心得2000字範文2

《看見》這本書23萬字,柴靜說陸續寫了3年,羣友推薦、讀者雜誌報道、微博上傳播,終於決定買回來,一方面爲了羣友間交流有共同話題,一方面也想借鑑一下暢銷書到底如何打造的。從一開始泛讀到後期精讀摘錄包括讀後感整理約用了12小時,收穫還不錯:

瞭解新聞媒體業一些知識和新聞背後的故事,柴靜採訪的一些人物給她的啓發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特別關注她從湖南衛視“新青年”主持紅人到央視轉行新聞從零開始的艱難轉型。

一、新聞背後的一些故事,對人的關注,對人性的理解。

對藥家鑫採訪報道那篇,讓我又一次深刻體會到,給孩子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太重要了;藥家鑫因恐懼不敢面對嚴厲爸爸纔在剎那間失去人性,殘忍捅殺張妙;柴靜採訪過的一個憂鬱症孩子給她來信說,他能理解藥家鑫,他也曾因爲爸爸嚴厲管教而恨他,得了憂鬱症,後來慶幸在心理醫生那裏得到了宣泄,爸爸和孩子都得救了,而藥家鑫沒有,直到他被執行死刑後,他爸爸可能都還沒有完全意識到他的嚴厲缺愛對兒子造成的傷害有多大,也許這也是上天對他的懲罰吧—中年失子。

二、獨特人物採訪,給她啓發也讓我收穫頗豐

1、老爺子大智慧;

柴靜某次採訪一位老爺子,做企業十幾年,掙了幾百億,捐出四十億做公益。他崇拜曾國藩,要“求缺”。閒着沒事的時候,我說你經商很成功,那要你來經營新聞,能做成麼。他認爲跟企業一樣,抓住核心競爭力,建立品牌,品牌就是人。我說負面新聞你怎麼處理?他搖搖頭說,新聞不分正面負面,新聞的核心是真實。這老爺子大智慧:核心競爭力基礎上的品牌才更有生命力,企業和個人可能都一樣

2、胡適的自由獨立觀點;

1946年,胡適在北大演講中說,你們要爭獨立,不要爭自由。你們說要爭自由,自由是針對外面束縛而言的,獨立是你們自己的事,給你自由而不獨立,仍是奴隸。獨立要不盲從,不手欺騙,不依賴門戶,不依賴別人,這就是獨立的精神。

3、哈佛教授的浮出水面“不得不”:

我問一個哈佛的老教授,社會上那麼多問題,改起來有很多惰性,怎麼改?他說,讓問題浮出水面,讓它“不得不”改變。聯想到當下不斷爆出各類貪官腐敗案和食品安全事件,根據哈佛老教授的觀點,原來讓問題浮出水面不是情況更糟糕,而是我們已進入改進過程。電臺新聞聽到,7月1日起中央在從上而下自上率下改進作風,恩,對這屆政府有信心,對中國未來有信心,明天會更好!

4、長期默默廣西支教的德國人盧安克轉而高調:

在接受柴靜採訪時,盧安克說:“以前我不想見記者,不想給別人看到我做的事情。後來我看到曼德拉的一句話,他說,如果因爲怕別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覺得該做的事情,把它隱藏起來,那就等於說誰都不能做這個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來並讓人看到,那就等於說誰都可以這樣做,然後很多人都會這樣去做。因爲這句話我才考慮接受你們的採訪。”當下我們看到社會中的很多人在高調做公益做慈善,我們終於可以找到依據出處了。

前期有羣友對美麗去陽光之家給智障孩子上公益閱讀課並拍照分享有非議,他們認爲做好事就該低調,不該張揚。我是這麼理解慈善和公益的:“有人認爲,慈善就該低調,作爲個體這麼想也是對的。但如果是站在社會管理者角度,一定是發動更多人加入愛心奉獻團隊爲首要己任。慈善不是有錢人的專利,需要更多有心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國家財力有限,社會需要更多資源和力量來做慈善,包括公益,如果沒有我的分享,包括還有其他很多媒體的宣傳,大家還知道有那麼一個弱勢羣體存在嗎?說實在話,沒去那兒體驗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陽光之家這些孩子們的存在,根本瞭解他們的需求”,也許我們高調宣傳推廣幸福讀書會愛心公益也是一樣,希望通過我們的先行動再帶動更多人愛讀書,讀好書,提升幸福感,傳播正能量,讀書是件幸福快樂的事!

猶太人年均讀書40多本,美國人均7本,日本人均8本,中國人均讀書4.3本,也許中國人廣泛閱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也許也正是我們幸福讀書會存在並發展的社會意義所在吧。

三、從省臺娛樂紅人到央視新聞的艱難轉型。

她從湖南衛視“新青年”當紅主持人,到央視時空連線16分鐘時事評論,連線多方專家同時討論,這對柴靜是很大挑戰:從頭開始,點滴學起,不斷積累,打磨三年,終於在新聞調查中,積極主動爭取2003年非典報道並憑此夯實在央視地位。時空連線同事說,柴靜那時天天採訪前打40分鐘電話,寫出100多個採訪問題,化妝時還斜着眼睛繼續寫。

觀衆說那個就是報道非典的央視記者,柴靜聽到這句話的成就感抵去之前幾個月的辛勞。她在央視的起步是專業還是勇氣?!反正有些在一線工作的人比如醫務工作者也被染上了sars。沒有人隨隨便便可以成功,也許需要智慧、需要專業、有時更需要奮不顧身的勇氣!

讀完這本書延伸出自己想進一步讀的書一是胡適傳記和他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另一是斯賓羅莎《倫理學》,深入研究幸福學也需要專業積累。

看見的讀書心得2000字範文3

魯迅先生曾經說:“我們從古至今,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

央視十三年,奮鬥的十三年,成長的十三年。非新聞專業畢業,摸爬滾打中,探尋在人性之間,製作了柴靜風格映照大衆靈魂的節目——《看見》。

寫下這寥寥數語時,內心忐忑,還未曾在工作中擡起頭來的我,怎敢評價頗有成績的名人,但既是普通人,就從平凡處解讀我內心的波瀾起伏。

“總結,不爲給任何人,只是自己給自己的總結。”

若要走得快,就一個人走,若要走得遠,就一起走。初進新聞調查時,柴靜就憑藉自己的不懈努力兢兢業業站穩腳跟,每一位有職業理想的前輩的幫助,讓她在不斷質疑與實踐中看見了生命的最遠處。

每一步的紮紮實實,勤勤懇懇,都是個人價值最大化的完美詮釋,爲自己工作,自身更加完善,纔有足夠的正能量不斷的帶領大衆從矇昧中睜開眼來,爲社會,爲百姓,爲人,提供了見證民主的空隙。

“人最大的慈悲就是給生命一個救贖的機會。”

“看見”節目播放藥家鑫案的時候我看了,有一些憤恨,一些惋惜,而拿到《看見》時,我首先偶然看到了“採訪是病友間的相互探問”,捧着呈現的文字,這一次我哭了。

柴靜用最平淡的陳述再現了事件中人物的經歷和對白,讓我們看到了在情境中人性赤裸裸的暴露,有缺乏理解的骯髒的批判,也有充滿仁愛的理解。

作爲一名教師,我不得不反思教育的疏漏。

父親對藥家鑫總是以打擊爲核心的教育方式,導致了最終車禍時,藥家鑫猶豫了,特別是看到了女孩微擡着頭望着車牌時,他害怕了,害怕女孩記下了車牌號。他表明殺人意圖時,說道“農村人難纏”,“怕她沒完沒了的纏着我的父母”,這種託詞表現了不敢勇敢的承擔責任,脆弱到害怕受傷,自我保護的意識。有人也說,他並不壞,並非主觀踐踏生命。

面對孩子的錯誤,不能縱容或忽視,但在批評孩子時,應善於發現孩子哪怕是微小的優點,及時給予認可、肯定,這就是心理學中講到的“放大效應”,國中階段的孩子有三個顯着特點,極強的自尊心,強烈的獨立意識,還容易受到壞的方面影響,他們很需要被重視,需要表揚自己來認識自我、增強自信,更需要表揚他人爲自己的言行樹立榜樣。

因爲尊重,更加珍惜。

“當一個人關心別人時,纔會忘記自己。”

斷斷續續的讀完《看見》,最大的感受便是想揭自己的短兒說真話。

我們追求優質教育,高端教育,這背後藏匿着隱忍?

高分的現實迫使人們追求的只是成績單上的數字,我們關注到多少孩子委屈地想哭或已躲在角落裏放聲大哭?

優質教育的環境中,我們幸運的是鮮有正面衝突與暴力的反抗,但面對弱小的孩子,有多少次是成年人無意中逼迫他們走進了青春期?

爲了保護做師長的尊嚴,我們抗拒不服從,反對個性,以愛的名義教化孩子無條件的跟從,才覺欣慰。

當一個人忘不掉自己時,如何能換位思考,真正關心別人?

如在廣西山村陪伴當地的留守兒童的德國人盧安克,沒有收入,沒有愛情,沒有房子。

又如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國醫生施韋澤,在非洲叢林韋黑人服務五十年,他在書中說:

“無論如何,你看到的總是你自己,死在路上的甲蟲,它是像你一樣爲了生存而奮鬥的生命,像你一樣喜歡太陽,像你一樣懂得害怕和痛苦,現在,它卻成了腐爛的機體,就像你今後也會如此。”

“只有同樣經歷過無邊黑暗的人,纔有資格說,我理解你。”

柴靜呈現汶川地震的畫面時,多是無聲的狀態,默默的走,靜靜的聽,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關於生死離別。只有一次,我知道了什麼是失去。

小時候,家教嚴厲,在父母身邊多是“不能做”,“不許做”,而姑姑總是以無所謂的態度讓我參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記得學習包餃子時,我把一個餃子捏露了,如果在家裏,我接受的便是呵斥,而在姑姑家,大家會用笑聲寬容一個孩子的成長,看到是在無法挽救時,再教我拿一個餃子皮包裹在外面,讓小餃子穿着兩件衣服下鍋。

高中時,姑姑在大連突發腦溢血,當我見到姑姑時,她已經痊癒了,我極力掩飾自己的悲傷,仍然控制不了,放聲抽泣,我第一次知道怕失去一個親人的感覺。

我坐在姑姑身邊,淚水肆意的涌,就像小時候每一次受到委屈時,跑到她跟前訴苦一樣,只有到了這裏,小小的我纔會自由的哭,好像只有這樣纔有安全感。

“承受痛苦是一種清洗。”

虐貓事件**已然平息。而備受家庭重壓孤獨的當事人依舊不能被大衆原諒,因爲手段的殘忍已經越過了大家的底線。

被採訪時,她沒有滿足大衆的需求,表現出懺悔或沉痛,但有多少人會理解那笑容的背後是咬緊牙關的靈魂?

記事兒後,我的記憶中便沒有經歷過大的波瀾,或者說因爲痛苦已經成爲向前的力量,這之後的艱難已經能夠自然地接受了。包括落榜,失戀,失業,痛苦於當時的自己是難以忍受並平復的,但挺過了之後,我得到的是再次面對問題時需要的力量。

愛的基礎是理解。

這個假期,拼音不熟練的父親終於會發信息了,轟隆的火車上,給我發了一條有別字的信息,說我離家後,一關燈他就能感覺我在另一個房間看電視,這種感覺至少需要調整半個月。

我淚水奔涌,放下手中的雜誌。

過了一會兒,對面的男孩兒問我借《讀者》,我強顏笑着遞過去,他問:“你看哪篇文章哭的?我想看看。”

看見的讀書心得2000字範文4

書名《看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但仔細揣摩,其實大不簡單,因爲這至少要回答三個問題:爲什麼看?看什麼?如何看?我將這本書粗讀了一篇,又細讀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靜整本書都是在回答這幾個問題。她在那麼多的採訪手記裏,留下了許多片段式的思考,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跡、自然而然地“長”了出來,而實際上它們是有一根線串在一起的。

首先說說爲什麼看和看什麼。如果說早期柴靜是出於一個新聞人的職業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話,那後期則完全是出於一個“人”的內心呼喚。在許多作品獲獎之後,她卻說:“我心裏清清楚楚,這些不是我打心眼裏有慾望的題,它們不會觸動我”。她評價自己是個不愛扎堆的人,似乎與新聞人的要求背道而馳。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麼,當看到一個老師帶着艾滋病孤兒的事,瞭解到那麼多女子會殺夫入獄,她知道,這些都是她想“看見”的,她也決定告別慣例,從採訪自己家的小區居民入手。可以說,看什麼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柴靜後繼採訪的成功,有內心的驅動力,你纔會窮根溯源,不辭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覺得,柴靜對於這些超出她經驗和認識範圍之外的事情,從開始的好奇和預設答案到後期的僅僅只是去理解和呈現,這個認識發生了質的變化。早期柴靜的問題,其實是所有未經過生活摔打的理想主義者的通病;以理想橫掃一切,以道德審視一切;拒絕對複雜性的體認,追求捷徑或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不講邏輯,不追求精確性。說到底是一種惰性,畢竟追求準確是一件耗時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靜迅速成長起來了,她越來越精準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現,不要預設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帶着道德優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爲這隻會帶來冷酷),不要愛惜自己的羽毛而給自己很多“爲民請命”的由頭,不要爲了感動自己或別人而在涕淚交加中失去真相,這一切都沒必要,觀衆自會做是非對錯的判斷,要做的只是準確地呈現,按照事物發展本身的邏輯去步步爲營地呈現,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夠了,“你”不必成爲“我”的心和“我”的腦。進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麼多“形容詞”,“真實自有千鈞之力”,“事物自會折射出它本身蘊含的感情”。這一切成長靠的是什麼?是經驗。就像她尊敬的錢剛說的:清水裏嗆嗆,血水裏泡泡,鹹水裏滾滾。只有在長天大地盡情摔打過,只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有了切身體會,你纔有足夠的經驗以及由經驗昇華出來的智慧和直覺去做最準確的判斷。也許這麼說不夠形象,還是用錢剛的話吧,他說:你只管用力把一個人一件事吃透了,後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來,柴靜寫的是一個新聞人的進階之路,實際上,她寫的是一個人迴歸理性、迴歸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狀態的過程,或者更簡單地說,就是迴歸“尋常”,就像她的同事評價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說話”。無論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淚,還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親不要喝酒吸菸以準備再次懷孕,雖然看起來違背新聞人的職業準則,但它是對一個正常人情感的迴歸。正是基於這種迴歸,她會擁抱失去妻子的孤獨走在奧運村的德國奧運冠軍,她也會被聽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擁抱。無他,唯誠而已,一種基於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東西的真誠而已。這種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認識到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惡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惡卻機緣巧合迸發出來了(這就是我曾經爲“相似的你我”這個網名深深激賞的原因),所以採訪就是“病友間的相互探問”,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

我認爲,所有的章節裏,《無能的力量》是核心,讀明白了這一篇,能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我讀完這一章只有兩個感受:第一,爲什麼我們要歷經千辛萬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適的人讀到合適的書纔會形成的一些觀念,在一個德國人盧安克的世界裏竟是如此稀鬆平常和理所當然。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樣想,也那樣做了,他們覺得尋常的事情,到了我們這裏爲何如此之難?看來,我們對於“尋常”的理解,早就錯位到一種離譜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聞和教育。既不可爲了印證自己想好的主題去採訪,也不要想象孩子應該怎麼樣就拿這個去“規範”孩子的發展;新聞歸根結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爲了讓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潑而不是像我們現在做的那樣“讓心死去”。

現實有些殘酷,中國的事情就像柴靜引用的里爾克的詩:哪有什麼勝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怎麼辦?柴靜隱隱約約、斷斷續續地給出了一些答案:要麼像錢剛說的“讓問題浮出水面,自會一步步解決”;要麼像盧安克說的,不帶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變什麼,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陳丹青說的那樣從內心深處“認了”,覺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勞。柴靜舉出的例子很多,美國民權之母帕克斯說“我只是討厭屈服”,中國的胡適說“要獨立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戶,不依賴別人”,而眼下她的採訪對象、爲一瓶礦泉水要發票的郝勁鬆說:我要憲法賦予我的那個世界。

我覺得,柴靜是個決絕的人,人性的柔韌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暫時是。她關心“弱勢羣體”和發自內心地羨慕盧安克都可以說明這一點。她渴望像盧安克一樣思考和看待問題,可那是另一種社會情境和價值體系下發生滋長出來的思維方式和行爲方式,就像盧安克說的:德國都已經完成了,中國纔剛剛開始。她還需要繼續上路,修行,我們更應該如此。

看見的讀書心得2000字範文5

我喜歡柴靜,所以我不認爲自己是追星,只覺得,我看她、傾聽她,閱讀她,可以看到那些能引起我思考的思想。喜歡的思想有很多,柴靜碰巧是無論在年齡、閱歷、思維方式上,其豐富程度多過我,卻又離我最近的那一個。所以,很喜歡柴靜在首發式上的那句話,讓我們在字裏行間中見書如唔吧。

拿到《看見》這本書後,一週之內讀完,勾勾畫畫,圈圈點點,大部分都是引起我對自身的思考和審視的句子。比如說“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纔會存在”;“比如說”正義是自己內心對自己的期許,不是用來脅迫人的“;比如說”可貴在於產生分歧“。從前不知道,我爲什麼喜歡她,第一次看到她不是在時空連線,是她作爲記者,只看了一次就開始喜歡這個記者。看完這本書,有一點感悟,原來一個人的思想、性格可以通過他的眼神、行爲、談吐表達出來。我感覺到了從那雙犀利的眼神後面傳遞出來的她倔強、獨立的靈魂。

想寫篇讀後感,記錄我的想法。觸動心靈的句子有很多,每個人喜歡的柴靜都不同,我只寫我看到的柴靜、我爲什麼喜歡柴靜。

一、關注內心的變化,關注自己成長的過程。

初次接到陳虻的電話,柴靜心高氣傲,說:”我知道我能達到的高度“、”體制裏的工作我幹不了“。開始了中央臺的工作,有一陣連話都不會說了,再然後知道什麼樣的題能拿獎和被表揚,然而那只是工作,爲了虛榮心和恐懼,而不是發自內心。我相信大部分起步的人都有這個過程,不同的是一些人看到了,關注了並重視自己的內心的感受,然後追求變化;一些人迷失於這個過程,變成了那個當初自己反對的人。人生就是這樣,社會總有它的規則將你的驕傲搓殺,棱角抹平。你要努力的去尋找那個契合點,那個能被社會接納,又能聽從內心的契合點,才能綻放你的顏色出來。當了記者,報道了地震、非典,讓真實的生活紮紮實實的敲打了內心,讓內心的觸動貼着地皮長了出來,量變之後,一個契機,開始質變,纔有了之後不斷漸進的完善、再完善。只是這一變化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就像在事實面前,不是每個人都會追求真相,在真相面前,不是每個人都會獨立思考,獨立思考的過程,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堅持。追求真相的、獨立思考的、堅持的人有一個共同點,尊重自己的內心。內心是那個起點,獨立的起點,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戶、不依賴別人的起點。

首發式上,很多人不止一次的提到,柴靜要幸福。幸福的柴靜要抱着孩子、攜着老公、面帶微笑。我不這麼認爲,我不認爲已經結婚、有了孩子,衣食無憂,或者滿臉微笑的女人就是幸福的,也不認爲單身的、未婚的、或者還沒有生孩子的女人就是不幸福的。幸福沒有公式,沒有條件句,幸福是一種內心感受,一種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感受,每個人的幸福都不同,每個時段的幸福都不一樣。我喜歡柴靜的回答,她說,我要配得上我希望的幸福。”

二、執着的追求自己想做的事。

一九九八年,柴靜到北京,去一家雜誌社實習,寫國內研究的困境,不肯按編輯的要求修改內容,失去了來北京後的第一份工作。還是九八年,給一家刊登了一張十六歲的三陪女和男朋友的照片的雜誌寫了一封《生命本身並無羞恥》的信,願意給他們無償做記者,唯一的期望,是能和拍那張照片的攝影師趙鐵林合作。在東方時空時,看到女子監獄,暴力重犯六成是因殺夫入獄,到了新聞調查,要繼續完成這個事,做女殺夫女犯人的調查。後來柴靜越來越有名,有名之後,很多追求容易被掩蓋,看不見。或者,很多想做的事更容易做成,但也有很多事情更容易被放棄。書裏寫到山西這個煤炭大省嚴重的環境污染,寫到焦黃色的天空、惡臭的河流、各種各樣的癌症和拿着布袋子裝的現金。一個官員問她:你是山西人,怎麼就不給山西辦點好事兒?柴靜說:我辦的就是好事。

同樣是執着,最初的拒絕修改和無償自薦是執着,後來的山西報告也是執着。後一種,更難一些。看過柴靜的兩個採訪,一個是採訪《一九四二》的作者和導演,劉震雲和馮小剛,十年,不斷拿起、不斷擱下,然後再拿起這個電影,一個是採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導演李安,一個電影界公認最不可能拍成的電影,一部拍了四年的電影。也許記者有時候會將自己最關心的問題和答案通過採訪表達出來。如果我認爲是對的、應該做的,就一定會做。柴靜說,原來她也不怎麼求實,總是用那股四兩撥千斤的巧勁,是後來經歷了嚴格的思維訓練。其實,我覺得那只是方法,真正起作用的還是骨子裏的那股執着和堅持。哪怕是對待導師陳虻的勸誡、批評,也是一樣,錯的還是對的,你說了不算,撞了南牆,也我要自己認識到。

三、尊重人、理解人。

尊重和理解,說起來容易,真正做到卻困難無比。尊重不是禮貌;理解不是可憐。新聞調查,柴靜連續做了幾期節目,關於戒毒所強迫戒毒的人賣淫;關於一個1974年,因撿了一張蔣介石的傳單,而無卷宗、無判決、無罪名被超期羈押28年的謝洪武;關於被鄙視、被拋棄、極易感染艾滋病的同性戀者。她寫到“沒有人會關心一個吸毒的人的死活”;寫到療養院工作人員把謝洪武和其他老人整齊的背對滿天紅霞坐成一排,老人直視前方,看上去無動於衷,她還是忍不住跟工作人員說“能不能把他們的椅子轉一下,換成另一個方向”;寫到“一個人對性和愛的態度‘不在於男男、女女、男女’,只是在於這個人本身”。在記錄這幅內容章節的結尾,她用了一句話“我們最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

對不同於大多數人的尊重和理解,容易接受。對於已經聲名鵲起,或地位尊崇的人,需要的同樣是尊敬和理解。柴靜書中,周其仁推薦陳錫文時,說“就算反對他的人,也是尊重他的”。朋友談論她從鬥士轉爲採訪官員,她說,不管報道誰,都是平等的吧。當然,她談到,哪一種尊重和理解之後,職業要求的是準確。其實這對於每一個人也都一樣,要真正做到不卑不亢的尊重和理解每一個人,要求以理性的態度和豐富的知識爲基礎。

四、真誠的感激每一種情感。

在《看見》首發式上,最後一刻,邱啓明發自內心的表達了自己對於柴靜的敬佩,用了一句“再怎麼變,也還是那樣的欣賞你、喜歡你”,我覺得,我看見,那一刻,柴靜有些羞澀的低下了頭。書中,柴靜寫到非典結束了,“數月之後,我接到一封信,很短……他在最後說:‘你會覺得好笑嗎?我曾以爲你會是我的另外一半’。”這兩個細節,一個看到的是柴靜的真誠,因爲她相信別人的真誠;一個看到的是柴靜的尊重,她尊重每一段真摯的感情。

首發式上,主持人,稱柴靜爲柴老,柴靜自己提到很多人稱她柴記者,也有人稱她爲柴姑娘。我想就稱呼柴靜,因爲在字裏行間閱讀柴靜的時候,在思想交匯的時候,在沉思的時候,我們平等。

標籤: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