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延安整風團結統一心得體會怎麼寫 延安整風與黨團結統一心得體會多篇

延安整風團結統一心得體會怎麼寫 延安整風與黨團結統一心得體會多篇

推薦延安整風團結統一心得體會怎麼寫 篇一

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中發揮了巨大的精神動力作用。延安精神是我黨,也是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對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產生着巨大和深遠的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很好地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促進自身成長,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進而促進中國夢的快速實現。爲此我結合自身生活和工作,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繼承和弘揚延安精神: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延安精神最核心的內容,是延安精神的最集中體現。艱苦奮鬥既是一種思想和精神境界,也是一種生活作風和工作作風。面對生活和工作,我們要不怕苦,要積極進取,敢於奮鬥、敢於拼搏。中國仍處於並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沒有不繼續艱苦奮鬥的理由,即使以後發展起來、富強起來了,我們仍然不能丟掉艱苦奮鬥的精神。中國的教育事業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就必須繼續堅持艱苦奮鬥的精神。我們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枯燥的,如果我們沒有這種精神,我們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就不能很好地爲學生服務,就很難爲教育事業作出貢獻。只要不怕苦、不怕累,踏實奮進,才能爲教育事業貢獻自己應盡的力量。

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對於我們黨員教師,爲人民服務就是要時刻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加強和家長的溝通與交流,切實維護學生利益和學校利益。要儘可能多地深入學生羣體,深入瞭解學生實際情況,認真調查研究學情,傾聽學生的心聲,關心學生、幫助學生,使他們不但學到知識、掌握技能,而且儘快成爲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與時俱進就是解放思想,只要與時俱進才能開拓創新,有所發展。我們黨員教師要解放思想,深入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結合自身教學情況,向優秀黨員和教師學習、交流,全面提高自身水平,爲祖國培養新時代的棟樑之才。

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活的靈魂,是黨的思想路線的精髓。無論是堅持艱苦奮鬥、與時俱進,還是堅持爲人民服務都必須堅持都要靠實事求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黨員、教師只有堅持了實事求是,才能不脫離羣衆、不脫離實際,才能把教育真正搞好,才能爲祖國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勤儉節約、艱苦樸素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雖然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們的國家並不富裕,人均水平還很低。所以依然有必要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精神。我們黨員要起到帶頭作用,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不要鋪張浪費和超前消費,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長期堅持,養成節約的良好習慣。同時也要教導孩子們勤儉節約,不要隨意浪費紙張,教育他們保護環境、愛護森林。

批評和自我批評作風、與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羣衆是我黨必須始終堅持的三大優良作風。批評是爲了團結和進步,自我批評是對自己的剖析和反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能夠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水平,培養良好的心態,促進自身不斷完善提高。我們要時時刻刻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不論是生活問題還是工作問題,都要用心的反省。只有經常的深入反省,並且不斷改進,才能取得真正的進步。在教學中,也要鼓勵學生大膽地批評和自我批評,教育孩子誠實做人、踏實做事。只有如此真正、徹底地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學習,使學生更加茁壯地成長。

總之,通過這次“弘揚延安精神大討論活動”,我在思想深處進行了認真的反思,決心從自身做起,從當下做起,真抓實幹,改進工作,努力成爲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推薦延安整風團結統一心得體會怎麼寫 篇二

一、弘揚延安精神,凝聚新時代轉型發展、追趕超越的磅礴力量

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培育形成的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爲主要內容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集中體現,具有超越時空的恆久價值,承載着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蘊含着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動力。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來陝考察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幹部,用以滋養初心、淬鍊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這一重要論述是對延安精神時代價值又一次與時俱進的認識創新,爲我們加強黨性修養和作風建設指明瞭方向。延安精神的學習和堅守永無止境,作爲革命聖地、總書記家鄉的黨員領導幹部,更應該終生奮鬥踐行、模範弘揚繼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堅持從延安精神中汲取養分、增添力量,把xx新時代轉型發展、追趕超越不斷推向前進。

要從延安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始終堅定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於天,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延安時期,儘管物質匱乏、條件艱苦,環境惡劣,卻朝氣蓬勃、激情燃燒、充滿生機,成爲成千上萬有志之士景仰、嚮往和奔赴的精神高地。根本原因在於那裏有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真理的光輝、民族的希望。“割掉皮肉還有筋,打斷骨頭還有心。只要還有一口氣,爬也爬到延安城。”“到延安去!”一時成爲那個時代青年發自肺腑的呼喚和強烈的願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是一個國家、民族和政黨團結奮鬥的精神旗幟,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立身安命的根本”。進入新時代,我們學習延安精神,就是要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牢牢把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切實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要堅守共產主義信仰,堅定抗疫必勝、脫貧攻堅必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定實現的信念,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要從延安精神中查找黨性的差距,永葆對黨絕對忠誠。延安時期,我們黨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開展整風運動,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成爲全黨的思想路線和行動自覺,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黨的七大將毛澤東思想寫入黨章,正式形成了以毛澤東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從此,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中國革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延安時期確立核心、維護核心的成功實踐證明,維護黨中央權威,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必須要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全黨忠於核心、維護核心,是黨的建設極爲重要的一環,是完成黨的使命任務的堅強保證。新時代的共產黨人,要堅持把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爲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深刻汲取秦嶺違建別墅問題教訓,時刻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滿懷敬畏,深刻領會什麼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麼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築牢人民情懷,錘鍊過硬黨性,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到實際行動中。

要從延安精神中校準前進的方向,着力淨化政治生態。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通過培育良好的政治生態,順利完成了“建設一個全國範圍的、廣大羣衆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的工程”,明確了“走歷史必由之路”這個堅定不移和科學正確的政治方向。從1937年因戀愛不成槍殺女青年的黃克功案,到1941年因貪污被判死刑的肖玉碧案,都生動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從嚴治黨以及在邊區依法執政的理念。正是因爲培育了良好的政治生態,延安時期出現了毛澤東講的“十個沒有”的幹部新作風和社會新氣象,也纔有了朱德總司令說的“只見公僕不見官”的社會新風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治方向是黨生存發展第一位的問題,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事業興衰成敗”“加強黨的建設,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進入新時代、面對新要求,要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尊崇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嚴格按原則、按規矩辦事,把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落到具體的人和事,帶動各項紀律嚴起來。要匡正選人用人風氣,把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嚴把幹部選拔任用監督關口,科學運用“三項機制”,打造政治過硬、紀律嚴明、本領高強的幹部隊伍。要堅決全面徹底肅清趙正永流毒和惡劣影響,深入開展馮振東案、祁玉江案“以案促改”,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營造風清氣正、心齊氣順的政治生態。

二、堅持實事求是,以實績實效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是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習近平總書記在回憶樑家河歲月時說,陝北的七年,最大的收穫有兩點,其中之一就是讓他懂得了什麼叫實際,什麼叫實事求是,這是讓他獲益終生的東西。

在踐行“兩個維護”上存在的突出矛盾和最大敵人就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集中表現爲:一是對貫徹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僅僅滿足於“輪流圈閱”“層層轉發”“安排部署”;二是對中央精神不吃透、不消化、不吸收,落實工作“上下一般粗”,簡單照搬照抄,缺乏實際行動和具體措施;三是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口是心非、陽奉陰違,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四是思想上隨大流,做事依賴“慣性思維”,對自己分管職責外的工作不聞不問、推諉扯皮,不擔當、不作爲等等。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背離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導致工作目的扭曲、工作方法變形。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疊加衝擊,我們必須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不動搖,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斷增強駕馭問題、解決問題、創新發展的能力,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要以新發展理念爲引領,錘鍊實事求是的基本功。新發展理念體現着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貫穿着鮮明的問題導向和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樹立與時代和實踐發展相適應的思維方式,注重從實際出發、按客觀規律辦事,更好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新的發展實踐。要堅持以問題爲牽引,着力解決思想解放不夠、經濟結構單一、轉型速度不快等問題,在破解發展難題中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要以理論聯繫實際爲準則,踐行實事求是的方法論。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度解放思想觀念,敢於突破條條框框和舊的經驗,從事物本原出發,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學習先進理念,擺脫路徑依賴,善於登高望遠,大膽試、大膽闖、主動改、創新干,努力破解制約發展的思想瓶頸。要善於發現問題,更要跳出問題分析問題,用思想觀念的解放和體制機制的創新,打通攻堅中的“斷頭路”、搬走攻堅中的“攔路虎”、化解攻堅中的“中梗阻”。

要以人民滿意爲標尺,堅守實事求是的政績觀。堅持把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統一起來,把對羣衆負責和自己負責結合起來,精準糾治“四風”問題,切實爲基層減負,努力作出經得起歷史、實踐、人民檢驗的工作實績。堅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價值取向,在脫貧攻堅、人居環境整治、老舊小區改造、教育醫療改革等方面出實招、辦實事,解決好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把民生工作做深、做細、做出實效,用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

三、勇於擔當奮進,全力做好“加試題”、答好“兩張考卷”

當前,貫徹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加試題”,答好決戰脫貧攻堅和實現“六穩、六保”、全年目標任務“兩張考卷”。

要堅決做好疫情防控“加試題”。奪取疫情防控鬥爭全面勝利,既是對中國製度優勢的一次檢驗,也是是對廣大黨員幹部的重大考驗。因此,全區上下要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認真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常態化疫情防控策略,持續加強人員密集場所管控,夯實街道社區屬地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切實做好北京等中等風險地區人員來延返延人員排查防控,以疫情防控實效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要針對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公共衛生體系,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織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

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脫貧攻堅是一項對中華民族、對整個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是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立了軍令狀的政治任務,更是總書記最關心、最關注的“一號工程”。當前,脫貧攻堅到了攻克最後堡壘、全面檢驗收官的衝刺階段,全區上下要堅決樹牢脫貧攻堅“交總賬”意識、“軍令狀”意識,紮實開展“三排查三清零”回頭看,對標“五查十八看”要求,再動員、再部署、再加力,加強業務培訓,逐項落實整改,務必做到省級交叉檢查和國家全面普查零失誤、零差錯、百分之百達標,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要着眼長遠長效,把脫貧摘帽作爲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推動脫貧摘帽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完善監測預警、動態幫扶、帶貧益貧等長效機制,確保貧困羣衆脫貧之後穩步走上致富之路。

要堅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回望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每一次災難和危機背後都孕育着新的希望和機遇,把握住機遇就能佔據未來發展的主動。要善於危中尋機、化危爲機。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和更加複雜嚴峻經濟形勢,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強化辯證思維,勇於正視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敏銳把握國家硬核政策、“新基建”、消費回補、公共服務“補短板”等帶來的利好和機遇,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推動經濟發展行穩致遠。要謀求重點突破、奮力趕超。以脫貧攻堅決勝年、產業園區攻堅年爲抓手,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爭奪“制高點”、成爲“領跑者”推動新經濟、新基建雙新融合賦能、數字xx惠民,打造系統集成改革xx樣板,不斷開創轉型發展、追趕超越新局面。要堅持穩中求進、統籌推進,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牢固樹立“保民營企業、保實體經濟就是保就業、保增長、保穩定”的意識,採取精準措施惠企、幫企、穩企,全面恢復市場主體活力,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想方設法增強消費拉動,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更多項目落地投產達效,奮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四、加強黨的建設,推動xx新時代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氣象新作爲

做好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核心在黨,關鍵在人。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把抓好黨建作爲最大的政績”理念,圍繞發展大局,強化黨建引領,爲奮力譜寫xx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提供堅強保障。

要發揮“關鍵少數”的頭雁效應。各級黨組織書記是“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一言一行是一個地方或單位的風向標。要堅持以領導幹部的率先垂範來引領作風轉變,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勇於挑最重的擔子,敢於啃最硬的骨頭,堅決防止口號喊得震天響、行動起來輕飄飄。要帶頭講政治、謀發展、抓落實,一級帶着一級幹、一級做給一級看,不搞虛的、不弄假的、不做空的,吃透上級精神,找準癥結所在,全力以赴狠抓落實。

要突出“戰鬥堡壘”的引領作用。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要圍繞“建一流班子、帶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樹一流形象”的目標,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強化幹部教育培訓,切實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在各條戰線高高飄揚,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要營造“求真務實”的新風正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我們黨堅決反對的不正之風,也是人民羣衆深惡痛絕、反映最爲強烈的問題。要大力弘揚直面矛盾、較真碰硬、善作善成的鬥爭精神,敢於對各種歪風邪氣批評制止、亮劍出擊,決不當老好人、和事佬和太平官,讓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無處遁形。要持續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緊緊圍繞三大攻堅戰、優化營商環境、項目落地、系統集成改革等重點任務,從初心使命統一思想、用過硬作風狠抓落實,真正把“用戶思維、客戶體驗”理念植入到靈魂深處,切實爲企業和羣衆當好“服務員”,砥礪新時代“延安作風”,推動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同志們,不忘初心方能行穩致遠,牢記使命才能開闢未來。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的要求,堅持用延安精神滋養初心、汲取力量,凝心聚力、砥礪前行,奮力譜寫xx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推薦延安整風團結統一心得體會怎麼寫 篇三

一、黨風及加強黨風建設的重要性

(一) 什麼是黨風?

作風問題,是大至一個黨、小至一個人,在自己的思維和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行爲取向和風格特點,反映的是按什麼樣的思維方式研究問題、用什麼樣的態度學習理論、在什麼樣的精神狀態下工作、用什麼樣的方式將自己的理想和主張付諸實施,以及向外部世界展示什麼樣的形象和特點等。黨的作風,既是黨的性質、品格的體現,也是黨的追求和行爲準則的體現,是我們判斷一個黨是否有吸引力、有無執政能力的重要依據,因此黨風問題是我們要認識、瞭解我們黨,換句話說,是我們決定否決定加入黨組織和爲之風斗的一個的必須把握的極爲重要的方面。黨的作風包括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黨的幹部的生活作風等,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三大作風——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羣衆,批評與自我批評;思想作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生活作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等等。其他還有很多,都是“三大作風”在不同發展時期,根據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的不同,或從不同的側面(角度)發展演化出來的。

(二) 加強黨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新世紀新階段,隨着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給我們黨提

出了嚴峻的挑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否實現,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目標能否實現,黨的執政能力能否提高,都有賴於党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自身建設,抓緊解決黨的組織和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始終保持一個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形象,始終保持一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形象,把全黨、全社會的力量凝聚起來,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因此作爲“執政黨的黨風建設關係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全黨同志要居安思爲危,增強憂患意識,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是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迫切需要,是開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保證。

二、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形成與發展

80多年來,我們黨始終重視作風建設,堅持把作風作爲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回顧我們黨革命和建設的發展里程,我們可以看到我們黨的作風建設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

(一) 黨的作風問題的提出

最早使用“作風”一詞是恩格斯,他在談論黨的建設書信中,對一些黨員阿諛奉承、華而不實的風氣進行了批評,但他在這裏談的是個人作風問題;

列寧也多次使用“作風”一詞,批評蘇聯共產黨中存在的嚴重脫離羣衆的官僚習氣,這裏談的主要是工作作風問題。

我黨歷史上提出“黨風”科學概念的是毛澤東同志,他在1941年9月10日所作的《反對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一文中,最早使用了“黨風”這個概念,在延安整風運動系統地學習理論,總結歷史經驗的過程中,1942年2月1日在《整頓黨的作風》一文中,具體闡述了黨風的含義:即“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並強調“學風和文風都是黨的作風”。

1945年黨的七大系統地總結作風建設的經驗,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中對黨的作風作了明確的概括,提出了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和人民羣衆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即黨的“三大作風”。

(二)黨的作風建設的發展

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終注意黨的作風建設,在七大提出“三大作風”後,隨着形勢和任務的變化,在其後的歷史進程中,黨的作風建設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

1949年中國革命的勝利,使黨的政治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也給黨的作風建設提出了新的課題。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清醒地指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我們有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武器。我們能夠去掉不良作風,保持優良作風。”新中國建立候後,經過醫治戰爭創傷和實行社會主義改造,至1956年我國宣佈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同年9月舉行的黨的八大上,總結執政7年的初步經驗,對黨的作風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要堅持和發揚黨的羣衆路線的傳統,密切黨與人民羣衆的聯繫;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原則;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等等。

但是隨着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特別是我們黨從一個革命黨變成一個執政黨後,爲解決執政黨與人民羣衆的關係,克服執政中的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於是,毛澤東提出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並決定以此爲指導思想,採用民主的方式開展黨內整風(後發展爲反右鬥爭和反右鬥爭擴大化是另外一個問題)。但十年“文化大革命”使黨的優良作風遭到了嚴重破壞。 “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黨在各個領域全面撥亂反正,同時把端正黨風、恢復優良傳統作爲一項重要任務提上了日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通過平反冤假錯案,使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作風得到了恢復。鄧小平、陳雲等提出“執政黨的黨風關乎黨的生死存亡”重要論述。鄧小平同志在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還提出了:發揚大公無私、服從大局、艱苦奮鬥、廉潔奉公、堅持共產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道德的五種革命精神。爲了實現黨風的根本好轉,十二大之後集中開展了整黨工作。根據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新情況,黨有針對性地制定政策措施,反對不正之風,開展廉政建設。鄧小平對黨風建設特別是反腐敗鬥爭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強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

十三屆四中全會之後,黨中央作出《關於加強黨同人民羣衆聯繫的決定》。對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等,提出了全面的要求。針對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黨把反腐敗鬥爭作爲黨風建設的重點,強調反腐敗是一場嚴重的政治鬥爭。明確提出,領導幹部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堅決反對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在全黨範圍內開展“三講”教育。與此同時,中央制定了許多黨規黨法,使作風建設不斷向縱深發展。

在世紀之交,爲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迎接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和挑戰,使我們黨在應對各種風險的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爲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始終成爲堅強的領導核心,我們黨不僅在xx大上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而且在xx屆六中全會上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決定》不僅闡述了新世紀新階段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而且明確了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提出了著名的“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即:“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反對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反對照抄照搬、本本主義;堅持密切聯繫羣衆,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反對獨斷專行、軟弱渙散;堅持黨的紀律,反對自由主義;堅持清正廉潔,反對以權謀私;堅持艱苦奮鬥,反對享樂主義;堅持任人唯賢,反對用人上的不正之風”。

xx大後,以爲的黨中央,首先從自身做起,率先垂範,改進領導方式,帶領中央政治局委員到西柏坡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號召全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牢記“兩個務必”,大力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要堅持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並且強調:“要加強黨風政風建設,改進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轉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維護人民羣衆的合法權益。”爲新時期幹部作風建設指明瞭方向。並在此基礎上在全黨範圍內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

在xx屆中央紀委第七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八個優良作風”:(一)、要勤奮好學、學以致用。(二)、要心繫羣衆、服務人民。(三)、要真抓實幹、務求實效。(四)、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五)、要顧全大局、令行禁止。(六)、要發揚民主、團結共事。(七)、要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八)、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在黨的xx大報告中提出“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強調必須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爲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貫徹爲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以堅定理想信念爲重點加強思想建設,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幹部隊伍爲重點加強組織建設,以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爲重點加強作風建設,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爲重點加強制度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爲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使黨始終成爲立黨爲公、執政爲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鬥、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以上是對我黨作風建設歷史的簡單回顧,從以上的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我們黨自建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視作風建設,並在實踐中不斷髮展和豐富,但在所有的作風中,最核心最根本的是“三大作風”,因此今天重點討論黨的“三大作風”以及如何在工作和黨內生活中加以運用。

三、如何科學理解和運用黨的三大作風

(一)三大作風的科學內涵

1、理論聯繫實際

所謂理論聯繫實際,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是在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的指導下,堅持從實際出發,使主觀與客觀相一致的實事求是的作風。這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是全部哲學的最高問題,也就是運用正確處理物質和意識關係問題這一原理在社會實踐中的體現。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這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能否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是能否做好各項工作的必要條件。從反面講,如果不能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就會犯教條主義、經驗主義、主觀主義的錯誤,理論就會與現實脫節,我們的決策就會發生失誤,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就會給我們的事業帶來嚴重的損失,甚至失敗。

2、密切聯繫羣衆

人民羣衆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密切聯繫羣衆 ,堅持羣衆路線,是我黨最重要的工作作風, 用毛主席的話說就是堅持“爲人民服務”,“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充分發動羣衆,充分依靠羣衆”,這是由我們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決定的,是黨的宗旨、任務的集中體現。從本質上講,羣衆路線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羣衆創造歷史的根本立場和觀點,它是唯物史觀在黨的工作中的具體運用,是我們黨根本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堅持緊密聯繫羣衆,核心問題是羣衆觀點即如何對待羣衆的問題,落腳點是羣衆利益,爲人民謀利益,維護羣衆利益,並充分調動和凝聚羣衆的力量,是各項工作的政治保證,如果我們脫離了羣衆,高高在上,不僅會一事無成,而且是極爲危險的。正如所說: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羣衆,執政的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羣衆。我們要從黨和國家的命運、中華民族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堅持密切聯繫羣衆的作風的重要性。

3、批評與自我批評

開展黨內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開展思想鬥爭、提高自身修養,加強自身建設,維護黨組織的統一和團結,保持和增強黨組織的戰鬥力的重要途徑和思想武器。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原則和方法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團結——批評——團結”,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也是由我們黨的性質所決定、所要求的,正如毛主席在《爲人民服務》的演講中所說,爲人民的利益堅持正確的,爲人民的利益改正錯誤的,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這是共產黨人特有的品格,也是辯證唯物主義關於“揚棄”觀點的具體運用。只有通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來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才能使我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使自己的主觀世界也得到改造,才能使黨的事業沿着正確的方向前進。

(二)三大作風形成是我黨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

黨的三大作風不是憑空產生的,是無數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其形成是我黨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是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實踐的智慧的結晶,實踐證明沒有三大作風就沒有我們黨的發展和事業的成功。

我們黨的歷史一次次的證明,什麼時候我們堅持理論聯繫實際,我們的事業就能得到發展,什麼時候理論脫離實際,我們就會遭到挫折和失敗。大革命的失敗、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反右鬥爭擴大化、文化大革命的發生等,都是理論脫離實際,教條主義、主觀主義、經驗主義作祟的結果;“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選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確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改革開放路線方針的確立,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次飛躍和科學發展觀的提出,都是理論聯繫實際的結果。這些事實,從正反兩個方面,用鐵的事實驗證了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性。

其次,堅持羣衆路線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我們黨爲什麼能有今天,就是堅持走羣衆路線的結果。我們黨從建立之初就十分重視羣衆

工作,放手發動羣衆壯大革命力量。從國共第一次合作時舉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培養農民運動骨幹,爲黨的事業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在大革命失敗後,毛澤東帶領秋收起義失敗後保存的幾百人的隊伍上了井岡山,之所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和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被迫長征,到達陝北時僅剩8千多人的隊伍,全國的革命隊伍不到3萬人,而在其後不到7年的時間,共產黨員由幾萬人迅速發展到七大時的120多萬人,擁有九千多萬人口的革命根據地,人民軍隊發展到200多萬(包括游擊隊),還有,我們能夠取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特別是三大戰役的勝利,靠的是什麼,一是我們的軍隊,更重要的是廣大人民的支持,(陳老總:淮海戰役的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車輪推出來的。

淮海戰役我軍參戰部隊60萬人,而參加支前的老百姓就有500多萬人);我國建國後之所以能夠迅速掀起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高潮,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改變了我國一窮二白的面貌,取得了一個個巨大的成就(陳書記上次講過);改革開放後,農村改革、城市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改革開放30年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所有這一切都是我黨堅持羣衆路線的結果,其根本原因正如毛主席所說的一樣是因爲“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爲着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爲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正是由於我們的黨堅持“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走羣衆路線,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才贏得了人民羣衆的擁護和支持,纔不斷髮展壯大,才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設的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第三,批評與自我批評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如果沒有批評和自我批評,不能正視現實,從黨和人民以及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也同樣沒有我們黨和黨的事業的今天。在大革命失敗後,如果沒有八七會議上毛澤東等人的據理力爭和對以陳獨秀爲首的右傾機會主義的鬥爭、在遵義會議上沒有毛澤東、周恩來等人與王明、李德等爲首的左傾冒險主義的堅決鬥爭、長征途中如果沒有對張國濤分裂主義的鬥爭、如果在延安沒有以批評與自我批評爲突出特徵的整風運動、在文化大革命後如果沒有“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在改革開放的關鍵時刻如果沒有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以及由此開展的黨內對發展問題的深刻反省,改革開放就不能深入發展。總之,我們黨正是在發展進程中的關鍵時刻,充分地運用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才確保了黨組織的團結,及時修正了自己的錯誤,把握了正確的方向。如果沒有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有力武器,我們黨的歷史將被改寫,其後果將不堪設想。

由此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在國民黨和共產黨幾十年的鬥爭中,共產黨爲什麼能夠取得勝利,國民黨爲什麼會失敗。其原因除了國民黨所代表的不是人民的利益(而是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這一根本原因外,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國民黨沒有自己的精神塑造系統,沒有我們黨的“三大作風”,一個沒有精神支柱的人和組織,其發展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從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堅持和發揚三大作風的重要意義。 但是,具體到我們在自己的工作中,應如何繼承和發揚“三大作風”呢?我想從運用,也就是操作的層面,結合自己的體會談一點看法。

(三)如何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1、如何理論聯繫實際?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爲主要要把握好三點:

第一、要加強理論學習。首先要有理論積累,這是前提,沒有理論,拿什麼去聯繫實際。這裏必須要解決關於理論學習的三大命題:即爲什麼學,學什麼和怎麼學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陳書記在上次聘任大會的講話中已經爲大家做了全面深刻的論述,材料已經發給了大家,在此我就不展開了。

第二、要加強調查研究。這是理論聯繫的中間橋樑,不進行調查研究,不弄清問題所在,不把握具體情況,其結果只能是瞎聯繫、亂聯繫,無的放失。

第三、科學有效的運用。就是要在進行結合、講求實效上下功夫。就是要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結合形勢需要,結合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實際,進行深入的思考,從中梳理出清晰的工作思路、改進工作的措施和辦法,並在實踐中不斷檢驗、調整,最終達到提高分析解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如何堅持羣衆路線?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爲主要把握以下三點:

第一, 樹立正確的羣衆觀。首先要解決對待羣衆的態度問題。要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羣衆利益無小事”的理念,堅持“以人爲本”考慮問題、開展工作特別是處理各種矛盾糾紛時要從羣衆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要把“羣衆擁不擁護,二,羣衆支不支持,三,羣衆滿不滿意”作爲檢驗和衡量我們工作的標準。要發自內心、真心誠意地爲羣衆服務。

第二, 要充分依靠羣衆開展工作。這是方法問題。就是要時刻注意不要脫離羣衆,要按照“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工作方法,要深入羣衆,貼近羣衆,一方面要傾聽羣衆的呼聲,瞭解羣衆的願望;另一方面要要以民爲師,問計於民,要善於集中羣衆的智慧,凝聚羣衆的力量,充分調動羣衆的積極性,團結帶領羣衆共同推動工作的開展。任弼市時同志曾說過:只要依靠羣衆,虛心向羣衆學習,一切問題都有辦法解決。

第三, 要爲羣衆辦事實。堅持羣衆路線不能只掛在口頭上,不能做表面文章。要事實在在地、千方百計地想辦法爲羣衆辦實事、辦好事,爲羣衆解難題。中央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明確提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最終目的是要讓“人民羣衆得實惠”;還有中央近年特別強調要解決事關羣衆根本利益的看病難、上學難、就業難等問題;在面對金融海嘯,在實施保增長、保穩定的戰略中,將民生工程放到了突出的位臵,贏得了廣大人民羣衆的擁護和歡迎。

再從我們學院的實際工作中也看到,一年多來,我們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理順人事分配、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工作,使廣大職工真正感受到了學習實踐活動的成果,受到羣衆的擁護和支持。事實證明,只有堅持爲羣衆辦事實,才能不辜負羣衆的期望,才能真正贏得羣衆的信任。這裏有一點需要強調的就是在爲羣衆辦實事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克服畏難情緒,羣衆的一些困難既瑣碎又複雜,很難做,我們有的同志面對這些問題時,嫌麻煩,怕擔責任,往往是採取躲和拖的辦法,致使許多問題積壓,造成民怨,傷害了羣衆的感情,損害了組織的形象。在這個問題上,我有一個感悟,羣衆沒有困難是不會找組織找黨員找幹部的,好辦還用找你嗎?羣衆找我們是對我們的信任,如果把難辦的事情辦成了、辦好了,纔有意義,辦成一件難事比辦成10件容易辦的事意義更大。

3、如何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能否切實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衡量一個政黨的執政水平與能力高低的問題,也是體現一個單位黨的建設水平高低、組織生活是否正常的關鍵。對於如何有效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我認爲主要要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正確認識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黨組織自身建設和黨員黨性修養的需要。人犯錯誤是難免的,黨員也不例外,毛澤東同志說過“不犯錯誤的人一個也沒有”,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目的在於修正錯誤,在於幫助同志,有時是爲了挽救同志;同時我們還必須明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最終目的是爲了團結,一個單位、一個組織有不同的人就會有分析有矛盾,毛澤東同志曾說過,矛盾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在解決矛盾中前進,如果沒有了矛盾,黨也就沒有了生命和進步。因此批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方法,目的是更好地統一認識,團結起來共同工作。所以我們要從爲黨組織負責,爲黨的事業負責的高度來認識批評與自我批評。

第二、要正確對待批評與自我批評。

一是要敢於批評。從目前黨內生活的情況看,特別是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我們看到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方面,往往是自我批評相對容易,批評別人比較難,有的礙於情面,做老好人,民主生活會上只談優點,即便批評也是蜻蜓點水,不痛不癢,毫無觸動,這種情況不僅是對組織和同志的極不負責,也是與黨員的要求格格不入的。二是要正確對待別人的批評。當別人對自己提出批評時要虛心聽取,認真對照,並對別人的批評心存感激,即便別人說的與實際情況有出入,或方法上有欠妥之處,也要心平氣和地對待,會後還可以進一步交流溝通,以求得真正的幫助,促進自己改進提高;三是要認真進行自我批評。

是否能進行認真自我批評首先反映一個黨員的黨性修養,在組織生活會或組織生活會之前,要對自己的思想工作情況進行認真的梳理和反思,對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應在會上進行認真的剖析,做到誠誠懇懇,坦坦蕩蕩,以求得其他同志的理解和幫助。同時對自己查找的問題和別人的意見要進行認真消化,以實際行動不斷修正自己,決不能會上說自己存在許多不足,會後依然故我,毫無改進,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種情況可以說是既是對自己不負責任,說得更重一點說是對組織的欺騙和對黨的不忠誠。

第三, 要注意講究批評的原則和方法。對別人提出批評首先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要有事實有依據,決不能爲批評而批評,不負責任地進行無端指責,更不能借機對他人進行攻擊;其次要把握“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原則,對別人存在的問題,不能避重就輕,知道的不說,說的不透,不利於別人真正認識存在的問題,這實際上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再者,要注意講究批評的方式方法,提意見是爲了幫助別人改正錯誤,既要指出問題,又要提出建議,同時還要言語誠懇,入情入理,利於別人接受,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出互相幫助,互相啓發,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圍,真正達到批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