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俄狄浦斯王的讀書心得(精品多篇)

俄狄浦斯王的讀書心得(精品多篇)

俄狄浦斯王的讀書心得 篇一

魯迅先生有言,“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古語則有云,“不知者無罪”。秉持着這兩種觀點來讀索福克勒斯悲劇《俄狄浦斯王》,便對俄狄浦斯產生了一種淺陋而矛盾的解讀:一方面,他是勇於挑戰命運的強者;另一方面,他又是無辜受害的弱者。然而真正細究索福克勒斯的用意,卻會產生另一種解讀:“無知”本身,恰恰就是罪過所在;也正是因此,悲劇恰恰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呈現給人看。

俄狄浦斯因爲解答了斯芬克斯之謎,給出了“人”的答案,一度解救忒拜城邦;然而因爲未能明晰“自己”的身世,因一時血性殺死生身父親,又不加辨識輕易迎娶了親生母親,所以最終將忒拜城推向“麥穗枯萎”、“牛得瘟疫”、“婦人流產”這般生命湮滅的絕望境地,可見確是一位罪人,而罪惡的根源,就在於他對於自身的無知。

那麼悲劇中“人生有價值的東西”究竟在哪裏呢?說是俄狄浦斯所代表的人類大體對於命運的頑強抗爭,可能並不準確。我認爲,其價值所在,一是正義的最終勝利,二是對於罪責的主動攬承。

無論是不是神明的肆意安排,畢竟是俄狄浦斯弒父又弒君、僭越了父權與王權、淆亂了維持城邦生活的人倫秩序、犯下了不可原諒的重罪。因此神明置俄狄浦斯於失喪親人、黯淡雙眼、流放他鄉的悲苦境地,而對忒拜這座罪惡之城降下瘟疫,如同舊約中上帝降下洪水滅絕被罪惡之血污染的一切生靈。可以說,治罪本身即是爲了揚善,苦難本身就是“正義”得以彰顯。由此悲劇教化觀衆去認清自身,警示觀衆遠離罪惡,並以罪惡自身的毀滅給人以欣慰與安然之感,正如黑格爾所說,悲劇的快感來自於“永恆正義的勝利”。

更重要的是,“罪大惡極”的俄狄浦斯同時也有着英雄的閃光。一旦他洞悉了事實的真相,便不加猶疑地刺瞎雙眼,自我流放。他說:“是阿波羅使這些兇惡的,兇惡的災難實現的;但是刺瞎了這兩隻眼睛的不是別人的手,而是我自己的”(見於退場,約第1330行),明知自己也是命運的玩偶,神明操縱了他作惡的雙手,但是對於罪責的懲戒,卻是他自己主動施行的。他當然可以以一句“我不知道”來自我開脫、來苟延殘喘、來置瘟疫中的忒拜於不顧,但是他選擇了承擔。只有在這個時候他是真正自由的(又不免使人聯想到後世康德所謂“自由意志”),他自由地選擇了負擔罪責,用無邊的黑暗和漫長的流落來贖罪。

在今天,在這個科學理性和商業理性壓倒神權與命運之敬畏的現代社會,在人們無數次以“沒有預見其結果”或“未曾明瞭其緣由”作爲開脫自身錯誤的藉口之時,俄狄浦斯式的崇高更顯得彌足珍貴。至於弗洛伊德以“俄狄浦斯情結”來解釋弒父戀母的暴行,用“力比多”置換掉“原罪”,最終爲俄狄浦斯和人類的罪惡免責,不正是將這部悲劇價值的思考抹煞了麼?

俄狄浦斯王的讀書心得 篇二

一本輕輕薄薄的書,一種無法阻擋的命運。

對於任何一個文本,都有不同的解讀。而在關於《俄狄浦斯王》的衆多解讀中,相比於俄狄浦斯情結,悲劇意識,自我毀滅精神等等,我更傾向於這樣一種觀點:這部偉大的著作是索福克羅斯對於命運的追問和反思。

《俄狄浦斯王》體現了典型意義的希臘悲劇衝突——人跟命運的衝突。濃重的命運觀念,使俄狄浦斯逃脫不了體現命運的太陽神“神視”的羅網。爲擺脫殺父娶母的神視,俄狄浦斯離開家鄉,卻未曾想到,這是他逐步走到命運漩渦的開始。未能走出命運悲劇的俄狄浦斯,只能以一種自我毀滅精神去解救忒拜城的衆生,這是一種勇於獻身的力量!

命運這個話題已經困擾我許久,人到底是被命運所掌控,還是可以以自己的力量向命運發出對抗?總有這樣一些時候,命運就像一張無邊的大網,籠罩着我們,另我們無法逃離,被命運中籠罩着的我們,拼了命地想去逃脫,卻發現,自己不過是如來佛手中不斷翻着筋斗雲的孫悟空,曾欣喜地認爲自己以逃離了掌控,卻失落的發現,自己只不過在命運的掌控中轉了個小圈。誠然,我們也不該感到沮喪,命運其實該是讓我們不斷去探索的力量,就像一句惡俗的話所說:“縱使風雨兼程,我也要走向遠方。”我們何嘗不是需要一種像想俄狄浦斯一樣,勇於向命運發出挑戰,不斷抗爭的精神呢?

只是征途險阻,我們需要一顆淡然的心,去勇於面對命運的安排。小的時候不明白,總以爲努力了,付出了,事情就會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走,總會有回報。現在才知道,有時候,命中註定會怎樣,它就會怎麼樣。這就出現了內心的不平靜與嫉妒。當下,拜金主義盛行,追究短期的成功與繁耀成爲一種時尚。總有那樣的姑娘,爲了包包,爲了漂亮裙子,爲了房子,車子,努力想嫁個“好人”,甚至爲此不惜去改變自己的容貌,掩飾自己的性情,本以爲這樣就改變了命運,翻身坐了上等人,殊不知,這短期的快樂只是剛剛一個開始,那一生的命運,怎會如此就輕易改變?《俄狄浦斯王》在劇末的時候這樣說道:“在我們等着瞧那最末的日子的時候,不要說一個凡人是幸福的。在他還沒有跨過生命的界限,在沒有的到痛苦的解脫之前。”

所以,不過是在做了的努力後,懷着一顆平淡的心,看雲起雲落。說命運大,它不過是一張網,不斷與命運去較量與妥協又何嘗不是人生一樂事?忘了那起起落落,享受歲月之美好,有何嘗不好呢?命運怎樣不公,怎樣眷顧,總抵不過過程之美吧!

俄狄浦斯王的讀書心得 篇三

就這樣昭示神的高高在上,主宰宿命。而我們則活在命運聯鎖的怪圈裏,當我們意識到時業已身在其中,懵懵懂懂的浪費了之前被暗中控制的年少時光。當我們意識到要去反抗,控訴時,面對的只有一片殘局。只能困惑的等待,結果的未知。

我想整個世界和人類的進化其實就是一個大的蝴蝶效應:從最原初的a影響b,b反之,到a影響c,b影響c,ab共同影響,c則反之,進而越來越多的個人和排列組合相互影響,這就是所謂的命運。在我們小時候是無法反抗這種命運的。就像俄狄浦斯是不能決定其母親伊奧卡斯特將其雙足釘釘拋入山中,被牧羊人收養,並被波呂波斯王撫養等一系列事情的,而成長的過程便是一個要求自我獨立的過程,只不過他的命運過於悲慘,要求獨立,反抗命運,反抗神示卻反而墜入了連鎖的命運怪圈。

神示其實無處不在,在我所處的周圍環境的中人們通常是被這樣的神示告知的:我們被要求學習人文,自然科學,並被簡略的告訴我們之前的不知是否被篡改過,隱瞞過的歷史,被放置在被一種主流價值觀引領的大環境裏(這種主流價值觀只是此時代的標準,很可能有悖於之前任何一個和時代的觀念。我們在這種怪頭換面中嘲笑前代的無知愚蠢,前代的亡靈則唯唯諾諾活在自己的概念中。但不否認即使在時代變革後,美德與否,詬病與否還是被有所保留的沿襲)。

我慶幸自己步入了一個質疑的,趨向獨立的人生階段,開始彌補原來的不自主和愚鈍無知。每個人在開始都希望成爲一個優秀的人,可自己現在並未成爲那種人,這是我自己的缺失和遺憾。現在要求自己有規律計劃的去探求未知,主動意識到自己的匱乏和空缺。不再神示下麻木,俄狄浦斯在被折磨中質疑責備了阿波羅,我也沒必要過於順從了。

有“命運悲劇大師”的索福克勒斯開闢了這個超越倫理之外的悲劇命題,懸念層層揭開,構思創意絕對巧妙。故事,情節,敘事強於《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1、從先知遲遲不道破天機給俄狄浦斯帶來的疑惑---2.伊奧卡斯特提出老國王拉伊奧斯得到的神示,拋棄的嬰兒,被殺的地點,初步揭開了事情的原委---3.波呂波斯王的報信人傳來老國王的死訊,帶來神示未應驗的短暫的如釋重負---4.再到報信人說俄狄浦斯並不是波呂波斯王親生和知情的牧羊人的出現,揭開了他弒父娶母並與母親生下了自己的兄弟的悲劇,最後以王后自殺,俄狄浦斯刺瞎雙目爲結局。

俄狄浦斯王的讀書心得 篇四

“歌德認爲:悲劇的關鍵在於有衝突而得不到解決,而悲劇人物可以由於任何關係的矛盾而發生衝突,只要這種矛盾有自然基礎,而且真正是悲劇性的。”i悲劇衝突儘管多種多樣,但仍可歸納爲兩種:外部衝突和內部衝突。外部衝突主要包括人與自然的衝突,人與社會的衝突,內部衝突主要指人的精神內部各種心理力量之間的衝突。

一、人與自然的衝突自人類產生以來,人與自然的矛盾就成爲一個永恆的矛盾。恩格斯曾告誡過:“但是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在古希臘悲劇中,“神”象徵着宇宙的意志,大自然的力量。在《俄狄浦斯王》中,一方面,俄狄浦斯十分敬畏神意。在放逐後,他曾想過尋思,以此一了百了,減輕自己和女兒的痛苦,但是他知道神意不許他這樣做,然後他遵循阿波羅的意思,開始在希臘全境內流浪,試圖找到復仇女神。另一方面,當俄狄浦斯聽到阿波羅預言他將殺害父親,娶生母爲妻時,他毅然決然離開波呂波斯,他想靠自身的理性和意志反抗自然的力量。另外,書中所寫道的“他從她的外衣上摘下金鉤子,緊緊地抓住它們,高高舉起,深深地戳穿自己眼睛,直到眼窩裏血流如注,好讓他可以不再看見他所作過和他所遭受的一切。”面對殘酷的預言的實現,他承認了在不知情的狀況下犯的錯誤,但是他以自刺雙目來昭示他的反抗自然的力量。

二、肉體毀滅型的結局

悲劇的結局具有毀滅性,或者是肉體被毀滅,而精神未滅;或者是肉體未滅,但精神崩潰而痛苦不堪,性格被扭曲甚至異化等等。概括的說,悲劇的結局主要有肉體毀滅型、精神損傷型、和解團圓型三種情況。

俄狄浦斯一出生就註定被那個詛咒所籠罩,他奮力反抗,卻終究逃不脫命運的安排。但是也正是他用盡一生與強大的命運抗衡,忍受着各種痛苦、恥辱高傲地生活時顯現出來的那種尊嚴和價值深深地感染着人類。俄狄浦斯成爲國王后,他的個體不只是個人的命運,而擔負着整個社會的命運。他一出場時就對請願的人們說道:“我知道你們大家很痛苦,但是,沒有一個人比我更加痛苦。因爲你們每個人只爲自己悲哀,不爲旁人。而我的悲痛卻同時是爲城邦,爲我自己,也爲你們。”“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後輕於鴻毛。”俄狄浦斯在拒絕了兩方面的親人給予他的誘惑的諾言,將他們委之於復仇的神的意旨後,生命也走到了盡頭,上天開始呼喊他。此時,他不允許任何人觸摸他的軀體,“昂然而強健地走在行列的前面,領頭向命運女神所指引的目的地走去”。這是何等的莊重、肅穆!讓讀者們對他的敬意頓時油然而生。

三、反抗與超越的意蘊

悲劇的意蘊主要從兩方面充分體現出來:一是指人的社會解放與自由發展,另一方面是指人的自我解放與自由全面的發展。

人因爲有了各種的慾望,就會對社會現狀產生不滿,從而產生抗爭,與周圍環境、人物反正衝突,或者對現狀進行超越。這些都體現了悲劇精神。在《俄狄浦斯王》中,最終促使他走向死亡的是他自身的勇氣和堅毅。他可以選擇投靠他的兩個兒子,他可以選擇留在科洛諾斯安享晚年,但是他不。他希望忒拜城能爲真正賢明的人掌管。他希望百姓能安居樂業。他追求真理。他不願妥協。在多個選項放在面前時,他自由地選擇了走向死亡,沒有一絲畏懼。

總的來說,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一部超的希臘悲劇的典範作品”,它向我們揭示了人類是有限的,而自然是無限的,人類無法用有限的視角看盡無限的宇宙。但是俄狄浦斯的可貴就在於他敢於接受無限的宇宙、無限的自然給予的挑戰。

俄狄浦斯王的讀書心得 篇五

所謂“命運悲劇”是指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同命運對抗,其結局則是他無法逃脫命運的羅網而歸於毀滅。自由意志與命運的衝突,向來被認爲是古希臘悲劇的主旋律,古希臘三大悲劇家都涉及到了自由意志與命運衝突的主題。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正是體現這種命運造成悲劇的經典作品,劇中俄狄浦斯的悲劇就緣於其無法逃脫的命運羅網。

俄狄浦斯王的神話是人類從殺父娶母引向亂倫禁忌這一文明進程的反映與折射,他爲了種族而走向毀滅。刺瞎雙眼放逐是他自己的選擇,也非他的選擇,或者說命運由不得他選擇。俄狄浦斯知與不知的悲劇在表現命運不可抗拒性的同時,也表現了對命運不合理性的譴責。俄狄浦斯聰明、誠實、正直、勇敢,他勇於向不合理的命運挑戰,與之抗爭。但是,命運卻註定這樣一個優秀人物成爲罪人,他要承擔前人的罪過,受到厄運的懲罰,其實這一切都是命運的捉弄和俄狄浦斯自己的意志所造成的。

我們來看俄狄浦斯的命運:出生後三天,他就被鐵絲穿過腳踵然後棄於荒野,只是由於執行命令的牧人起了憐惜之心,把他送給科任託斯的牧人,才大難不死。他日後成爲科任託斯國王玻呂玻斯的養子,成人後因從神諭中得知自己必將殺父娶母的命運,於是離開“父母”所在的科任託斯,向真正的故國忒拜城進發。在三岔路口與一老者發生爭執,誤將其殺死,這老者實爲他的生父拉伊俄斯。隨後他來到了忒拜城解開了獅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之謎,剷除了爲害忒拜人的妖魔,被擁戴爲王,並依例娶了前王遺孀伊俄卡斯武--他的親生母親。其殺父娶母的厄運全部應驗,而他卻毫不知曉。在這場悲劇中,俄狄浦斯曾努力試圖躲避災難,卻始終逃不出命運的捉弄。

人們都認爲俄狄浦斯是無辜的,因爲還在他出生之前殺父娶母的悲劇就已經安排好。他的智慧、他的求知求真、他的誠實勇敢、他的責任感,所有的一切,不僅沒有使他逃脫命運的魔掌,相反使他陷入到命運的怪圈中。既然俄狄浦斯沒有選擇的機會,就不應該爲罪惡承擔責任。所以,嚴格地說俄狄浦斯不是兇手,而是這場殺父娶母悲劇的受害者。那麼,誰該爲這出悲劇承擔責任呢?命運!到底什麼是“命運”呢?所謂“命運”,就是先定的生命過程朝向某一目的的趨近,這種趨近不是人的理性所能改變的。“命運”就是外在於人且支配人的一種超自然的神祕力量,不管個人怎麼抗爭都是無法改變這種力量的。

然而,俄狄浦斯的悲劇僅僅是由他的命運造成的麼?如果說命中註定他會弒父娶母,這是既成的事實,是無法避免的悲劇,但俄狄浦斯對這一切並不知情。在這一切悲劇被揭示於衆前,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國王,他的王國國泰民安,他的王后美麗動人,他有兩兒兩女,有着幸福的生活。那麼又是誰攪亂了這一切寧靜,讓俄狄浦斯面對這種生不如死的痛苦的呢?這個罪魁禍首其實就是俄狄浦斯的自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