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微習慣心得體會多篇

微習慣心得體會多篇

微習慣心得體會篇1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我認爲有以下幾點要做好。

一、興趣的培養要體現於每個教育環節

首先,新頒佈的課程標準識字量要求下降,有利於各種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方法的養成。教師要認真地落實課標要求,精心設計教學,讓學生在入學不久就喜歡漢字,做到自主識字。

二是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心理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爲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例如,可以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識字。比如,學生入學不久可以佈置這樣的家庭作業:做一個可以有圖畫等裝飾的姓名卡片。上學後,在課間或課下鼓勵同學之間互相交換,互相認識。學生會很容易、愉快地認識許多字,並激發一定的認字興趣。語文學習和社會生活是緊密相關的,學校的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都可以作爲識字的途徑,作爲學生識字的課堂。如,指導學生把平時閱讀、生活中認識的字剪下來或寫,粘貼製成自己的識字樂園。比如說,每天上學經過的商店、路牌、廣告、書店都有自己的名稱;人民幣上面的漢字,這些都是學生識字的好機會,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能讓學生喜歡識字。

三是在課堂識字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情境培養學生識字的`願望。還可以利用遊戲、競賽、表演等形式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比如,在進行識字單元教學的時候,爲學生創設比賽情境,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競爭的慾望。在識字教學過程還要關注學生個性化的識字策略。

四是不同的識字方法都有各自的優勢,要選擇合適的識字方法來教學。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識字方法。教科書所要求會認、會寫的字,是最基本的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儘可能完成。但是應該給那些已達到基本要求的學生提供一些空間和機會,體現差異性。當學生掌握識字方法,樂於識字、善於識字後,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讓語文因生活而精彩,讓識字因閱讀而豐富,讓我們的學生更加喜歡我們的語文課。

二、保持好寫字的姿勢,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首先,語文老師要寫一筆好字,要具備這種指導學生寫字的基本技能。然後把寫字教育和書法教育融入到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去。

二是不僅僅是語文老師,其他學科的老師,如果在課堂上展示出來寫得非常精彩的字的話,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引領、引導和影響。因此,所有學科的老師都要練字,我們大家來享受書法藝術的薰陶,享受它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三是通過教師的感染與示範幫助學生在課堂上認認真真寫好字。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能夠做到在黑板上板演、範寫,注重筆順,注重間架結構,同時讓學生在老師範寫的時候認真看,用心記,模仿寫,這樣做的話,寫字教學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文化。學生寫字的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非常重要,這不僅僅關係到寫字的質量,還關係到學生的身心健康。

四是在寫字的評價方面,一定要以鼓勵學生爲主,形式要活潑。在佈置寫作業時,作業量要適中,作業形式要多樣化,可以讓學生把同偏旁的字寫在卡片上,把卡片剪成水果狀在全班交流,在黑板上畫一棵大樹,把卡片貼上去等。識字評價要激勵學生識字的興趣,展示學生識字的成果,不要讓寫字成爲學生的負擔。

微習慣心得體會篇2

在這一學期中,我們中班對孩子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我覺得效果真的很不錯,其中效果最好最明顯的是普通話的運用和區角活動時玩完玩具後分類收玩具的良好習慣等。

我們是怎樣來給幼兒養成和鞏固這些好習慣的呢,要求幼兒一進幼兒園必須講普通話,我利用了。

1、表揚鼓勵法,如:在某一幼兒用普通話與老師和小朋友交談時,我會及時表揚鼓勵,某一小朋友普通話講得真好,老師要獎給他一顆小紅五角星,然後把紅五角星貼在他的額頭上。引起其他幼兒的關注,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們講普通話的激情。

2、家庭教育要和幼兒園教育要保持一致。孩子在幼兒園得到的教育,良好的行爲習慣的建立,家長應予以瞭解,並積極配合幼兒園對孩子進行一致性的教育,以免家、園教育出現脫節,不利於良好的行爲習慣的形成和鞏固,爲此我們利用家園共育欄和家長會,與家長講解原由、舉案例等,讓家長配合幼兒園對孩子講普通話的鞏固方法。 由於我們在農村,是村辦幼兒園,對農民來說,他們講慣了方言,講普通話還是有點兒彆扭,比如:一次有一位家長來送孩子時,孩子還在哭泣,我忙問孩子是怎麼回事,家長很生氣的對我說:“老師,這孩子不好好說話,我揍他了。”我忙問怎麼啦,這位家長說:“我送他上學,他嚷着要解大便,我問他什麼,他還在說解大便,我又聽不清什麼意思,最後他說,我要拉屎,把我這個氣,拉屎就拉屎,還解什麼大面,你還解饃饃呢,所以我就狠狠的揍了他一頓。”聽了這些話讓我哭笑不得,後來我弄清因爲這個孩子說話咬詞不清楚,把“大便”講成“大面”,家長對大便的意思又不是很明白,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事情雖小,但對孩子來說很不利,本來孩子在幼兒園剛剛形成講普通話的習慣,可在家卻因講普通話捱了打,孩子還有學講普通話的興趣嗎?所以讓家長配合幼兒園給孩子創造一個講普通話的生活環境,孩子很自然而然的形成講普通話的良好習慣。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班幼兒的普通話已經講的很好,孩子與孩子之間交流用普通話與老師交流更是用普通話,久而久之,孩子已形成了與任何人交流都會用普通話的良好習慣。

對於玩完玩具後,分類收玩具的良好習慣更是鞏固得特別好,以前孩子們玩完玩具後把玩具弄得亂糟糟,還得老師幫助他們收好玩具,自從提出培養讓孩子分類收放玩具的習慣後,在老師的指導下,漸漸的養成了分類收放玩具的良好習慣。孩子們再玩玩具時再也沒有出現亂扔亂放的,收玩具時會擺放的整整齊齊,老師也變得好像有點很清閒的樣子,不再忙於幫孩子們收放玩具了。

經過這一學期的培養,孩子們已經養成了很多良好的生活行爲習慣,這些好的習慣都離不開家庭與幼兒園的共同聯手教育。

微習慣心得體會篇3

我時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優秀教師與普通教師的區別到底在哪裏?是什麼造就了優秀的教師?是機遇?是激情?是信心?還是毅力……讀了由著名特級教師宋運來主編的《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一書後,我感慨很多,沒想到要成爲一個優秀的教師,是這樣的困難,還有這麼多的要求。這本書列舉了教師的100個好習慣,自己邊讀邊反省,再與自身比較,發現自己竟然還有這麼多的習慣沒有養成,還有很多習慣自己沒意識到要培養與重視。

優秀教師與普通教師的最大區別在於他們的習慣。習慣影響着教師的一生,好的習慣能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併成爲優秀教師成功的基石。

其實,教師的習慣就是教師個人的教育生活方式,是教師在教育場景中形成的一種相對固定、相對一致的教育行爲方式。一個教師如何面對學生、如何處理教材、如何展開教學的各個環節、如何處理和同事的關係以及如何保持一種生活狀態,都存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行爲方式。當這種行爲方式延伸到各種新的教育情景中、延續到各種教育環節中之後,就變成了一種習慣。當這種行爲方式成爲一所學校衆多教師共有的習慣之時,他就變成了教師一種自在狀態的教育生活方式,進而成爲一種教師文化。

在教育習慣篇中,要求做一名陽光的教師,可有時候我的內心是灰暗的,比較悲觀,例如我會想:爲什麼我會來到這個地方,爲什麼我會教國小數學,前途在哪?等等。書中說教師要記住學生的名字,等於給別人一個巧妙而有效的讚美。

說來慚愧,在我任教的五個班當中,連一半學生的名字都沒記住,有時候小孩子熱情跟我打招呼,可我卻叫不出他們的名字,上課的時候,叫同學回答問題,都是說這個同學,那個同學請你說說……當學生犯“錯誤”時,有的教師往往習慣於把學生叫到辦公室談話或直接找學生家長;當學生的試卷上出錯時,有的教師習慣於要求學生將錯題訂正並再做幾遍;在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習慣於面無表情,不苟言笑,習慣於講講講、練練練,習慣於僅僅關注結果而不注重過程,習慣於僅僅佈置作業;在處理與同事關係上,有的教師習慣於單打獨鬥,習慣於競爭,習慣於對同事橫挑鼻子豎挑眼;在處理與學生的關係上,有的教師習慣於批評、懲罰;面對教育的困境,有的教師習慣於抱怨、傷感、憂愁,習慣於放棄心中的目標、追求、理想,習慣於遠離與逃避——毫無疑問,這些是教師的不良習慣。

有的教師習慣於欣賞和讚美學生,習慣於尊重何關壞學生,習慣於幫助與鼓勵學生;有的教師習慣於和同事相互理解與支持,和同事交流與合作,習慣於與同事研究與探索;有的教師習慣於品味生活,從中發現、尋找生活的樂趣;有的教師習慣於反思、審視自己,儘可能的完善自己;有的教師習慣於拓展教材,習慣於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儘可能開展探究、體驗、交往、實踐等學習活動;有的教師習慣於多讀書、勤思考、善積累、重反思——這些無疑是教師的好習慣。

教育是心靈對心靈的交流,靈魂對靈魂的塑造,境界對境界的提升。真正的教育存在於人與人心理距離最短的時刻,存在於無言的感動中。《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是一部研究教師習慣的經典著作,也是一部對教師影響最深遠、最直接的經典著作。如果我們老師能夠蹲下身子,放下架子,走進學生中間,用民主的意識、民主的態度,去培養民主的性格,那麼我們的教育就能塑造出個性厚重、人格強健的有用之才。

微習慣心得體會篇4

我國教育家葉聖陶認爲“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可見培養習慣的重要性。好的習慣能讓人一生受益,壞的習慣有時會毀掉一個人的一切。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下面就結合筆者的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要及早開始培養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從國小入學的第一天起,就要有目的有計劃的注意培養,否則,當不良習慣養成後再糾正就困難了。筆者從抓課堂常規入手,因爲課堂常規是正常教學的保證,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保證。國小生課堂常規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學習用品放置的位置。應培養學生到校後就按當天課程表將書包裏的教科書和作業本一一取出放在一定的位置,每節課後要準備好下一節課的學習用品,上課時不能削鉛筆打墨水借學習用品等。

2、坐、站的姿勢要正確。坐的姿勢:頭要正,眼睛看前方,兩肩要平,背要挺直,兩腿併攏,雙手放在膝上或自然下垂;站的姿勢:向左或向右側跨出一步,呈立正姿勢。課前向老師行禮,課上發言都要保持正確的站立姿勢。

3、課前發言要舉手,不隨便插嘴。一般舉左手,舉起手時五指併攏,肘關節與肩平。老師指定某一同學發言後,其他同學將手放下。

4、聽到預備鈴聲立即不再講話,以最快的速度跑進教室,入座後靜候老師到來。通過這樣的常規訓練,班上一般都能形成較好的教學秩序。

二、循序漸進,逐步發展良好的學習習慣。

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養成,也不能全部一下子養成,它有一個由簡單到複雜逐漸形成的過程。所以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教學的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使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少到多,由部分到整體,持續穩定地得到發展。隨着年齡的增長,學習水平的提高、知識的不斷增多,到國小高年級,就要在簡單的學習習慣基礎上逐步訓練養成更高要求的學習習慣。如閱讀習慣、勇於創新習慣等。那種不遵循習慣形成規律,幻想一朝一夕就養成某種學習習慣的想法是不切合實際的,也是極其有害的。

三、加強訓練,密切配合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覆的實踐,並且對學生來說,應主要放在課堂上進行。

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只講要求,而應結合教學實際,精心備課,細心指導,反覆訓練,認真檢查,嚴格督促,對做得好的個人或小組給予語言鼓勵或授予小紅星,使良好習慣的養成融於課堂教學之中。同時在反覆實踐和強化訓練中,尤其要注意各科老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班與班之間的密切配合,步調一致,否則會降低強化效果,影響良好習慣的形成。

四、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

樹立榜樣不僅對國小低年級的學生,就是對高年級學習習慣的養成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如在班上多表揚上課認真聽講、開動腦筋、獨立完成作業、作業本整潔、認真檢查的學生,舉辦優秀作業展覽會。使其他學生自覺模仿,形成習慣、對學生的每一點良好行爲,教師不僅要及時給予表揚,而且要在班上營造一種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家長和教師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學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習慣“傳染”到孩子的身上。對高年級的學生則要給他們多講一些名人怎樣持之以恆、勤奮好學、刻苦鑽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導他們多讀一些課外書籍,從中感受良好習慣對一個人成才的重要影響,從而自覺養成良好的習慣。

五、發揮“主導”與“主體”的和諧作用。

在培養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要發揮巨大的作用,必須要靠教師正確的、合理的、及時的引導。在學生學習行爲出現異常時,及時與之探討互商對策,並尊重學生的意見和想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不是一味的“講”“灌”“壓”。只要師生關係融洽了,“主導”與“主體”的作用也就體現了,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教師要以一個參與者、指導者、監督者的身份來教育影響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使“主導”與“主體”之間達到和諧統一,從而取得最佳的培養效果。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永久性的話題,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工作。隨着社會的變革,培養的策略也要與時俱進。要適應21世紀的教育特點,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不斷總結。

微習慣心得體會篇5

xx年3月8日下午,作爲班主任代表我在一中會議室聽取了一小呂銀普老師的班主任工作彙報,對我來說,雖從事班主任工作二十多年,但感悟太深,受益匪淺。淺談幾點收穫。

一、在課堂上,學習習慣最重要

1、關注書包文化。學生天天背書包上課,銀普老師從關注學生的書包做起,形成自己特色的“書包文化”,值得借鑑。

2、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老師在強調書寫方法的同時,要注意各學科之間的協調運作,步調一致才能取得勝利。

3、教師要不斷積累良好的學習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在學校這個家庭中如何做人

1、培養學生尊師。看到學生做好事,要大力表揚,產生轟動效應,此時教師因勢利導,使他意識到老師對他的關注,感覺到教師的偉大,進而影響到班務工作的執行。

2、助人的習慣。通過典型事例,教師大肆渲染,烘托氛圍,使學生學會友善,意識到幫助他人同時也快樂自己的理念。

3、學會寬容培養自信。遇到學生之間不和諧的問題,教師要把握實質,通過事例教育他們學會寬容、不糾結。對待差生,要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點撥表彰,使他覺得我也行,不斷增強他的自信。

三、培養學生做事有序的良好習慣

1、在班務活動中,通過有秩序地擺放學習用品、值日用品、良好的衛生習慣等培養學生做事有序的良好習慣。

2、遇到紛繁瑣碎事情,指導學生換位思考,培養其積極主動性。

3、多讓學生參加集體活動,給每個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覺悟。

微習慣心得體會篇6

我有一個好習慣――節約。它一直伴隨我成長。

記得有一次,父母就教我背什麼唐代李紳的《憫農》“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什麼“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那時,我並不知道這是要我節約糧食,但卻我在節約美德薰陶中漸漸長大。

上學了,老師教育我們:“你們雖然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好,但不要擺闊氣,講排場,要從小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我們的祖國還不富裕,資源不足,你們要從小樹立節約的意識,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我記住了老師的每一句話,也逐漸養成了節約。我知道節約是一種素質,一種美德,一種品格。我經常把一張紙兩面用,把用短的鉛筆套上筆筒寫,把叔叔阿姨給我的壓歲錢存起來。

記得有一次我們上科技課,老師講了節約的許多方法,我回家立刻開始嘗試:用塑料袋套在浴室噴頭上,第二天一看,果然滴了一大袋水,我把它們收集起來,用來沖廁所,父母看見了大加讚賞。

我心中,潛意識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我記得爸爸說過“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媽媽告訴我“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戰略眼光,一種智慧。”在他們的引導下,我每次外出聚餐,剩下的食物能打包的我都要求打包,大人們都說我從小有節約的品德。

微習慣心得體會篇7

我閱讀了《反思教育習慣》一書,瞭解了一些關於素質教育方面的理論和別人成功的經驗,更感到作爲一名教育者,原來反思自己的教育習慣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改變一些教育中的習慣,可以爲架構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創造條件。無論是在校園裏,或是家庭中,亦或是社會上,這都會涵養出一種健康向上的人格。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使我很有感觸:“要使學生不犯錯誤,那只是我們的美好願望;儘管我們對錯誤圍追堵截,問題仍然層出不窮。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義的,把孩子看作是一個完整的人,糾正錯誤的本身就是引導學生自我教育的過程。”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蹦亂跳的天真的稚氣的孩子,學習不認真,瘋打鬧,遲到,不聽話、屢犯錯誤等那是常有的事,以往,每當我在課堂上講得盡興,而有的學生卻在低着頭做小動作時;每當我正在組織大家一起活動,而有的學生卻在一邊搗亂時。我都會非常生氣,停止講課或活動,嚴厲地訓斥一頓,既耽誤了講課,又破壞了班級的氣氛,更別提教學效果了。

而看完了這本書,我才深深領悟:在面對學生的錯誤與不足時,老師更應該具備的一種品質———“寬容”。教師的寬容是對學生的不足、缺點甚至錯誤的包容、理解和原諒,是對學生髮展緩慢的一種等待、期待。教師的寬容是學生自信心的保護傘,是學生髮展的一種動力。教師的寬容爲學生的成長留足了自主反思的空間。

總之,教育習慣需要反思,讓我們在刻意要求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同時,也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習慣,讓我們不斷地反思不斷地完善自我。

微習慣心得體會篇8

作爲一位當代的大學生,我對農村進行了調查。

一位失學的學生,從國中沒有上完,就去打工。當他真正來到大城市,才發現自己的無知和對知識的渴望。和他在一起的很多同伴很多和他一樣,國中沒有上完,更有甚者連國小也沒有上玩。面對當前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上學無用論的思想的蔓延,還有當今,農村國小基礎教育普遍存在着老師個人師德不高。他確不知道,作爲一位老師,他(她)的一言一行都影響着他們。同時我對自己所在的農村進行了調查,我的很多鄰居的小孩,他們很多都沒有接受完完整的義務教育。我一直在思索,是什麼導致了當今居高不下的農村義務教育的失學率?

面對當今社會風氣的敗壞,犯罪少年化的傾向,上學無用論思想的蔓延,我深刻的發現當今農村基礎教育普遍薄弱,加強農村基礎教育才是改變當今義務教育出現的問題的癥結所在。一棵小樹,在它幼小時我們可以對它很容易的去塑造它,當這棵小樹長成參天大樹時,我們對它基本上無能爲力。對於一個國小生來說,我們就應該給他們配備更好的基礎教育,在這點上,基礎教育的老師是關鍵,同時家長的配合也很重要。對於老師,當今一些從事基礎教育的老師,師德確實不能讓人恭維。老師的一言一行,卻影響着一個學生的一生,也是學生個人品性的形成關鍵階段。我們不能本末倒置,只有提高基礎教育,培養他們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思考,有了一個人應該具有的生存,才能培養出更多的創新的人才。沒有好的地基,一座大樓能站的穩嗎?沒有好的基礎教育,一個人他(她)能有跟大的發展嗎?

我殷切期望對當今基礎教育加強改革,提高對基礎教育老師的嚴格考覈,對於那些不能勝任的老師,要一律不能任用,因爲他(她)所影響的是一個人的一生,關係到國家的未來,民族素質的根基。

農村義務教育的老師很多還是走關係去當老師,他們根本不能勝任這個職務,自己對所帶的課專業知識都不紮實,師德又不高,怎麼教好我們的學生?學高爲師,爲人師表,應該對當今義務教育加以規範。

標籤:心得體會 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