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多篇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多篇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篇1

今天有幸聽到郭鑫悅老師針對培養孩子認真品格的專家講座,我受益匪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我們確實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過於焦慮的心態,教育孩子簡單粗暴等。聽了講座後,我們有必要痛下決心,改變自我。

在講座開始,老師分享了一位家長的日誌,我聽着特耳熟,文中的這位媽媽不就是說的我嗎?對於我家小季同學,我也像文中的媽媽一樣,一直非常自信地認爲她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比較強,而且孩子只要健康快樂就行,從而忽略了她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在她學習生活中又比較致命的毛病。小季同學有很明顯的拖延症,而且沒有時間觀念。就在最近一次數學練習中,居然答題來不及!老師跟我說了這個問題,其實我的內心是非常緊張的,我就反思我的日常教育,是不是每次她做作業我都陪着的原因?我也一直關注她的專注力,時間觀念等,怎麼還出現這種情況?我每次跟她說提升速度,她就會去找時間,怎麼做題快速,怎麼能夠做題專心,怎麼做題更熟練就能夠有時間複復查題目?我明明很認真了,怎麼還是會出錯?

孩子的這些問題看似簡單,但是對於不專業的我來說還是比較棘手的。孩子的成長學習過程家庭教育是最關鍵的,畢竟父母纔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聽課的過程中我一直在反思自己對待孩子的一些不當行爲。原來我最重要的一點是沒有教會孩子日常反思,沒有幫助孩子制定正確的學習目標。我只顧學習成績,不顧學習效率。孩子拖拉的學習習慣,我也沒有及時的幫助她改正等等。我以後要做個有智慧的媽媽,不能把自身的情緒發泄給孩子,我要找對溝通的方式,耐心地跟孩子溝通,給她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一個輕鬆的學習環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孩子制定時間觀念,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自信心!尊重孩子的夢想,讓其有努力的方向!要懂得給予孩子鼓勵,讓她感到付出會有所收穫!

感謝學校給我們安排的這次專家講座,讓我初步知道怎麼解決孩子的這些問題,而且讓我知道了我應該教育孩子學習要有態度,要記筆記,要分享,學習還要堅持,畢竟沒有誰能夠一步到達羅馬,有理想、有實踐、有愛、善於安排時間、堅持不懈,有好品格必有好成績和好人生的道理。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篇2

今天有幸聽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郭鑫悅老師分享的“如何培養孩子的認真品格”的講座,講座從四個方面開始展開,使我感觸頗深。

作爲家長我們應讓孩子將認真作爲一種本能的習慣,這能讓孩子摒棄浮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一步一個腳印,並且要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抗枯燥能力、抗干擾能力。只有擁有這種做事認真的習慣,孩子才能在學習和事業上取得成功。“簡單的事做好了就不簡單,平凡的事做好了就不平凡、有些時候,我們作爲家長,首要目的就在於告訴孩子做事情應該認真、細緻、有頭有尾,與其給他講很多道理,費時費力,而且可能還吃力不討好,孩子未必能聽得進去,還不如教給孩子把事情做好的方法,孩子方能受益終身。郭老師還提到“吾日三省吾身”,是呀作爲家長我們應當以身作則,在孩子學習時要做到不拿手機,不做影響孩子的行爲,還要有規劃的跟孩子分析做的不足之處,並找到原因,討論如何改正這些不足。

做事情馬虎、毛躁、不踏實是成功的最大敵人。如果孩子受到這個習慣左右,將很難做好一件事情,今後更不可能有所建樹。當孩子做事不認真的時候,其實作爲家長並不應該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不認真,想要改掉孩子的這種毛病,首先要從孩子做事情丟三落四開始,這時候我們應該使用視頻中郭老師講到的我們家長日常工作中常用的OKR工作法模式,將它使用到孩子平時的學習計劃管理中,首先我們要確認好O(Objectives)且目標必須是可衡量的,是有挑戰性卻又不至於讓人絕望的,對於完成它,大約抱有50%左右的信心。然後我們再細化KR(KeyResults)以實現O爲原則,制定好後,放在孩子比較容易看到的地方,久而久之他就會形成一種習慣,從而做事的時候也會養成認真的習慣。

通過視頻學習我更加堅信只有正確地陪伴和引導孩子,潛意識的激發孩子端正認真態度,這樣孩子纔可以養成認真的品格。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篇3

一、培養幼兒家務勞動的意識

家務勞動是維持家庭正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父母應有意識地讓孩子感受到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分子,有責任和義務爲這個家做些什麼。要讓孩子明白,參加掃地、洗菜、擦桌子等家務勞動是他的義務,而不是幫別人幹活,這樣孩子在幹家務時,就會心甘情願去做,而不是討價還價地講條件了。最好不要以賄賂的手段利誘孩子做家務勞動,否則,沒有“實惠”作強化物時,孩子就不願幹家務活。許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不捨得讓他一起參與家務,等到覺得孩子大了可以幫忙了纔開始指揮,吆喝孩子做這做那,結果發現孩子根本就不情願。如果從孩子的幼兒期開始,就讓其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愉快地參加,而且沒有辛苦的感覺,更不會認爲是額外負擔。

二、培養幼兒家務勞動的興趣

首先,成人要成爲孩子熱愛家務勞動的榜樣。平時父母在做家務時不要因爲做家務太累或討厭做家務而在孩子面前發牢騷,以免給孩子造成做家務活很煩人的印象。父母做家務時可以放點音樂、哼哼歌,以營造良好氛圍。

其次,讓孩子模仿成人做家務。孩子在幼兒期是充滿好奇和喜好模仿的,他們在看到家長整理房間、洗衣服、洗菜時,會有一種新奇感,也會產生濃厚的興趣,非常樂意模仿家長做這些家務活。這時,我們一定要抓住時機,引導孩子做一些十分簡單的事情,如:洗衣服時,可以引導孩子洗小手絹、襪子等小件物品;打掃房間時給孩子也準備一塊抹布等。

最後,要讓孩子體會到勞動的快樂。開始的時候可以安排一些能和孩子一起做的家務。當孩子做完一件事情後,家長一定要給予肯定,或者在衆人面前表揚孩子,這樣孩子便會更加願意參加勞動。

三、培養幼兒家務勞動的習慣

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應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幼兒進行經常的家務勞動。

首先,應正確看待孩子的年齡特徵及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家長應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提出相應的要求。如:三四歲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學習飯前擺放餐具、洗手絹、整理圖書玩具等;五六歲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學習疊被褥、洗碗、收拾飯桌、掃地等。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儘早學會去做家務勞動,並能做好,這是人之常情,但家長也應看到孩子的實際能力。除了必要的幫助外,不宜要求過高、過嚴,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讓孩子一點一點進步。

其次,在習慣的養成中一定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孩子剛開始做家務,往往做得很慢,有時甚至“闖禍”,家長不要因此就不讓孩子動手,而要給孩子示範正確的動作,耐心教他們怎樣做,鼓勵孩子堅持勞動。有些家長有時心血來潮,讓孩子做家務,看到孩子做得不合心意,便大聲呵斥孩子:“看你乾的啥?越幫越忙!”這樣做的後果只會打擊孩子做家務的積極性,讓他們形成“你做得好,你做吧”的消極心態。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長期堅持,所以合理的要求一經提出,就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第三,用記錄表的方式,評價孩子在家的勞動情況。

家長可以設計“小能手勞動情況記錄表”,記錄幼兒在家獨立生活及勞動的情況。如:完全獨立完成的項目打“√”,有時獨立完成的打“△”,常需成人幫助完成的打“×”。五六歲的孩子可以設計洗碗、收拾飯桌、掃地、整理書桌書櫥、整理牀鋪等欄目,請孩子自己把每天做的情況用符號標出來。爲了調動勞動的積極性,開始可以用“貼畫”記錄,後來慢慢用打“√”代替。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篇4

今天,我認真觀看了郭鑫悅老師的《如何培養孩子的認真品格》的專題講座,觀後深受啓發——不少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感到煩惱,很多媽媽抱怨過孩子粗心的毛病,因爲粗心而影響學習成績。其實作爲成年人,我們也有粗心的問題,說得明白點就是不夠認真,不夠專注。既然我們大人都會這樣,那爲什麼不能包容自己的孩子呢?當你接納了孩子的“問題”,接納了這個結果,孩子才能放鬆下來,接受父母的指導和幫助,找到根本的解決辦法。我想談四點感想:

一、培養孩子認真嚴謹的習慣

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要告訴孩子什麼是做事認真?認真就是幹一件事就要幹好一件事。看一個人是否是成功人士,不是看他做了多少件事,而是看一件事情是否做得非常成功。一次性,就是在做好一件事情之前不再做別的事情,直到把這件事情做到最好。幹一件成一件,步步爲營,你就會得到無比的信心和快樂!

那麼在孩子的學習上,目標就是把一個個點的知識學會。由不會至學會,由不懂至懂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可以分小步驟,一次完成一小部分。每個小部分的目標就是正確率提高。剛開始可能會慢,但是堅持下去這個知識點就熟練了,這個習慣也能養成了。

二、關注孩子認真細心的地方

遇到孩子粗心的問題,一般的家長要麼抱怨、要麼批評,但這樣做往往效果不是很明顯。其實,家長如果轉換一下思維,圍繞細心做文章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有時,我不是盯住孩子因爲粗心而犯的錯誤不放,而是尋找機會表揚孩子的細心之處。如孩子在沒有經過大人的提醒下把地板掃乾淨了、孩子避免了一次以前經常會犯的錯誤等,我都會注意這一點,當孩子出現粗心的毛病時,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比如:“你真是屢教不改”、“你就是一個‘小馬虎’、我看你這粗心的毛病是真改不了了”,當家長說出這樣的話時,孩子自己也會喪失信心。

人往往是有求證心理的,孩子更是如此。如果我們努力去尋找孩子的細心點,並不失時機地肯定他!鼓勵他!孩子便會感覺自己真的`很細心。當孩子的細心點越來越多時,細心便成爲了孩子的一種習慣。

三、幫助孩子鍛鍊專注的方法

我家孩子數學成績不穩定,經過我和孩子仔細分析他每次做錯題的原因,我們得出一致的結論:不是題不會做,而是每次都會把題目看錯。由此,我得知,容易看錯題目就是孩子的“粗心點”。

於是,我便告訴孩子:“你粗心的原因是每到審題時,你的思維就滑過去了。怎麼辦呢?以後你每次再做這樣的題時,先停一下,閉上眼睛數三個數,然後再睜開眼睛往下寫,這樣就不容易錯了。因爲你沒讓思維滑過去,而是有意識地給它設了一個障礙。這就像警察叔叔在交通事故多發地段設置提示牌一樣。”

孩子用我教他的方法去做,效果果真很明顯,每次做作業時,因爲粗心出現的錯誤少多了。

四、引導孩子總結成功的經驗

每次寫完作業,讓孩子自己檢查作業,每次考試結束讓孩子學會分析自己的漏分處,製作一個錯題本。找到錯誤的地方,自己想辦法改正。在這個尋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能力就培養出來了,這種學習的能力會給孩子的學習生活,將來的工作,帶來很多幫助。而家長只是孩子的支持者,鼓勵者。不會去代替孩子焦慮,代替孩子成長。

另外,如果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無序的家庭中,沒有一個的作息時間、沒有一個好的生活習慣,那麼孩子做事丟三落四、馬馬虎虎就會成爲“家常便飯”。

所以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養成整齊有序的生活習慣。生活上,讓孩子養成保管自己物品的好習慣,不僅僅是學習用品,衣服、鞋子等也要放到自己的櫃子裏,自己保管。學習上,要培養孩子養成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做完作業要檢查、課前要預習、課後要複習等好習慣。

生活、學習都整齊有序地進行,粗心大意、馬馬虎虎當然也就隨之減少了。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篇5

“你不用掃地,你去幹你該乾的事情!”“你要是這次考不好,我就罰你做一禮拜家務!”“我一天到晚幹家務,你就這點分兒你對得起我嗎?”我在準備寫這篇文章之前,腦子裏播放出這樣一組組畫面——我想,是時候給家務勞動平反了。

當你聽到勞動這兩個字的時候,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階級鬥爭?勞苦大衆?髒活累活?窮人?或者……高級勞動與低級勞動?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我想,可能這個詞是一個最能夠引起人們浮想聯翩的詞彙,你總會帶有複雜的情感去看待這個詞。你也漸漸發現,除了五一過節的時候我們會用到這個詞,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很少再提及這個曾經處於中國人思想核心的詞彙。勞動是如此的抽象,又是如此的中性,讓我們可以忘記它的存在。在中國人,尤其是很多中國家長的眼中,勞動與大老粗是劃等號的,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卻從沒有人說勞動可以改變命運。有趣的是,成功人士在介紹自己的成功經驗時,也往往會強調知識和理念,卻不願意大談特談他在背後付出的艱辛勞動……知識總是給人以高大上的感覺,勞動卻讓人覺得不足掛齒。

我們爲什麼不幸福?這個問題我想了很多年,我在與很多朋友進行深度訪談之後,得出了一個結論——我們不幸福,是因爲我們不欣賞自己的勞動。我畢業後到一所公立學校工作,而後由於“世界很大,想出去走走”,便來到一家出版社做少兒出版。到了出版社,很多同事們就對我的選擇表示不解,“學校多好啊?怎麼選擇來這兒了呢?你看,學校有寒暑假,也不用出差!”聽到這些話,我有些發懵,但仍然堅持做了3年,後來由於明確了自己的親子教育工作方向,便辭職再一次來到一所中學任職,到了那裏,新同事又來到我的身邊,對我的選擇表示好奇,“出版社多好啊?聽着就覺得高大上!能認識很多作家吧?來這兒幹什麼啊?”聽了這些話,我恍然大悟,原來人們都不滿意自己現在所從事的工作,都對於自己未曾接觸且不瞭解的工作表示嚮往和欣賞。於是,爲了讓大家心態平和,我跟大家分享了各種工作的苦衷,聽完大家忍俊不禁。

我還做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統計,教師的孩子大多有四個毛病:懶惰、邋遢、磨蹭、盲目,這確實與老師的勞動性質有關——大人過多的說教與指揮,小孩過少的自主判斷與挫折體驗。這還不是最震驚的發現,最震驚的發現是教師在談到自己孩子的擇業時,100%不同意自己的孩子繼續做教師,他們是有多麼不認同自己的勞動呢!我在採訪不同行業,包括銀行、媒體記者、公務員、程序員等不同的人員時,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所以,你又會理解一個答案。中國的家長把希望寄託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他們不要在成爲想自己一樣的勞動者——雖然,他們也不知道孩子應該成爲什麼樣的勞動者。他們只知道努力學習,才能改變命運,考全班第一就比考全班第五更有希望。在他們拼命要求自己孩子的同時,也意味他們不再樹立自己的夢想,他們已經放棄了對於自己的改變。他們把對自己現狀不滿的內心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孩子的成績成爲了他們的焦點與賭注。更有荒唐的人,便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之語掛在嘴邊,讓孩子放棄一切興趣愛好,一門心思功課考試。家務勞動成爲了耽誤學習成績,浪費時間的事情,正好以此爲說法,逼迫孩子刻苦讀書。

分數能不能改變人的命運,我們不做深談,但至少一點,我們從大學聯考趨勢改革能夠看出未來人才需求的端倪——社會需求的是具有綜合素養的人才,這個素養便包括你的勞動意識與勞動能力。從這一點講,家務勞動乃是培養孩子這方面素養的最好的.親子互動形式。曾經有一篇文章在朋友圈瘋轉,它以圖畫的形式告訴大家中外家長在孩子1—6歲,每一年的要求有和不同。大概是這樣的,在1歲的時候中國家長要求背數字,外國家長要求1歲的孩子可以撿一些簡單家庭垃圾;在2歲的時候中國家長要求孩子背唐詩,外國家長要求孩子收拾餐具……以此類推,你會發現外國的家長非常看重家務勞動,而中國的家長非常看重“精神勞動”。在我看來,家務勞動至少有以下一些好處:

1、家務勞動增進了親子情感。任何的親子互動都可以增進親子情感,家務勞動也不例外!父母爲孩子分配的簡單工作,是對孩子極大的信任!他們非常情願與家長一道完成各種“有趣的”任務。

2、家務勞動產生家庭責任感。怎麼能產生家庭責任感?只有參與家庭生活,成爲家庭的共建者,纔能有價值感與責任感。責任感不一定體現在做出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只要心中有家庭、能夠從家庭的角度考慮問題,便是具備家庭的責任感。

3、家務勞動激發了合作與團結意識。在家庭勞動面前,人人平等。孩子與家長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便是讓這個家庭變得乾淨、有序、美麗。這個目標考一個人是完成不了的,需要每一個家庭成員共同配合完成,這也就訓練了孩子的團隊協作能力。

4、家務勞動培養了良好的行爲習慣。家務勞動告訴了孩子,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什麼事情可以堅持去做。“好的行爲多了,壞的毛病便減少了”,心理諮詢也常常用這樣的思路與方法來處理孩子的一些問題行爲。

5、家務勞動推動了孩子的社會化。家庭式孩子的社會化場所,通過什麼讓孩子接受社會規範與文化呢?粗暴的說教,不利於孩子接受社會文化;共同的社會勞動卻讓孩子很容易明白社會規範與人之常情。參與家務勞動,必將影響孩子的一生——“愛勞動的人總是最招人喜歡!”

我的女兒不到一歲時,便喜歡坐在學步車裏拿着掃帚“掃着玩”;二歲的時候她便與媽媽一起在廁所“洗衣服”,三歲的她已經成爲了真正的勞動者,她願意和外婆一起擇豆角、自己收拾碗筷、扔垃圾……她並沒有覺得勞動是一件麻煩的事情,反而她樂在其中!倒是有的時候,我會自私地想,她如此“賢惠”,將來會不會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