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優化設計心得體會多篇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優化設計心得體會多篇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優化設計心得體會篇1

一紙“雙減”文件,以雷霆之勢,讓教育迴歸正規,讓教育迴歸校園。通過觀看講座,我們對作業設計有了清晰的規劃。在課內重視基礎性作業的同時,課外作業減少書面作業,設計能拓展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課外作業和閱讀作業等等。

要做到作業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動活潑的“口頭”作業,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我們老師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費更多的時間,做更深入的教學研究,課前準備要更加充分,教材研習要更加透徹,知識要點要更加突出,學生的情況要全面瞭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和作業安排。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我們要儘量避免出現機械、單調、重複性無效作業或懲罰性作業,儘量縮減一些死記硬背、反覆抄寫的練習;作業設計要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規律,作業的形式必須多樣化,切忌只有單調的書面作業,應該增加更多的實踐性、操作性等體驗類作業。各種體驗類作業形式不僅是學生所喜愛的,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習困難生的學習興趣;作業設計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兼顧個體差異,我們也要積極探索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的設計,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業設計;

教學是一條漫長的鑽研之路,而不斷求索,才能帶着孩子一起探究學習的樂趣。我們將立足課程標準,進一步深研、深析教材,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力求將核心素養根植到生動的課堂中去,減負增效,提升教師、成就學生。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優化設計心得體會篇2

隨着“雙減”政策的落地,作業的管理機制、總量、設計質量、作業指導以及課餘時間如何科學利用都有了明確的規定。在壓縮作業總量和時長的情況下確保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業水平成爲教師教育教學首要思考的問題。

接下來,在本文中,我想結合英語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重點談談如何提升英語作業的質的問題。

首先,對於基礎知識鞏固型作業,把主陣地放在課堂最後的5-10分鐘時間。“雙減”更要求教師提高課堂效率,實施精準教學,將話語權定格在40分鐘的課堂,不佔用學生的課餘時間,能在課堂上解決的問題絕不留到課後。對於有新的語法現象的單元來說,課堂上歸納和總結完語法知識後,呈現給學生精選的針對性練習,當堂解決問題,隨後讓學生完成加強鞏固性練習,如果課堂時間夠用,則要當堂解決,如果不夠用,那麼教師及時迅速批改課堂上未處理完的練習就十分重要,批閱完成後,對於練習有問題的學生,最好的方式面評面改。

第二,在基礎知識夯實的常規作業下,重視語言的交際功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口頭表達類作業方面,我校利用智慧課堂聽說練習中心每天定量佈置3-5分鐘單詞、對話或篇章的朗讀、對話等,量不在多,而在於讓學生養成每日開口的習慣,只有日積月累地朗讀,才能提升語言感知能力,此外,英語早讀前的十分鐘,我們開展了英語晨誦,內容涉及英文詩歌、英語美文、英語格言警句等。課前1-3分鐘的英文演講爲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供了運用和展示的平臺。在書面表達方面,進行單元話題寫作專項練習,以主題的視角審視每一個單元,提煉單元主題,創設主題真實情境,教給學生寫作的思路與方法,對於寫作能力較弱的學生形成作文範文,利用早讀給予充分的時間進行背誦,創設類似情境,讓學生的儲備有出處,學以致用,從口頭表達轉向書面表達。

第三,定期舉辦學科活動,指向參與式、實踐性、應用性。學科活動將學習從教室面向舞臺,師生共同參與互動的頻率更高,機會更多,而且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學習的程度也更高,更重要的是爲了班級共同的活動表現得更出色,學生也更願意使出更多的氣力、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反覆練習,在這個準備的過程中,學生自己就能感受得到自己在英語的語音、語調、表達的熟練程度等方面驚人的提高,這種效果是明顯的、速效的。例如,我校10月27日舉辦的文化藝術節英語分會場,話劇表演、英語歌曲演唱、英文詩歌朗誦、你演我猜、異域美食秀等節目真切地讓我們感受到學生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爲英語老師,我們需要的是給予學生展示的舞臺,善於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使其個性得到更好的發揮和張揚。

最後,在分層作業方面,對於程度弱一些的學生,在其能力範圍內,佈置的作業發揮出診斷、鞏固、學情分析等功能的作業,如易錯題再現、單詞默寫定量佈置等;對於程度較好的學生,佈置訓練高階思維發展的作業,如傳統節假日海報、思維導圖、樹形圖、英語小報等知識脈絡圖;在分層佈置的基礎上,也要突出個性化作業佈置,如針對擅長唱英文歌曲的同學,設計錄製英文歌曲或在班級內展示的作業,對於口語表達能力較強的同學,設計錄製用英文講述故事小視頻等方式的作業。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提質增效是時代背景的要求,與時俱進是教師個人綜合素養的體現,努力讓學科教育成爲學生認可、家長放心、學校滿意的育人文化。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優化設計心得體會篇3

“雙減”政策背景下,學校作業改革將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那麼,“雙減”背景下,該如何進行作業建設,才能達到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對課內學習進行鞏固和輔助,同時保證學生學習質量,做到減量不減質,真正達到爲學生減負的學習目的?爲了給教師做好更好的思路指引,學校邀請區教研室趙也茗副主任爲我們進行“雙減”背景下作業建設的培訓。

通過這次培訓,我更加清楚:什麼是作業?作業有何價值?如何理解作業系統?這三個問題。尤其對作業系統有了系統又全新的認識。同時認清目前作業有作業功能單一、缺乏目標意識、作業難度走向兩個極端、作業類型單一、作業差異不明顯缺乏有效操作、作業時間過長、作業結構不合理、作業內容與教學內容脫節、作業批改單一、缺乏作業分析、教師作業設計能力弱、作業管理內涵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作業的質與量,導致學生學習低效、負擔越來越重、甚至嚴重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所以要想真正爲學生減負,必須克服以上問題。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作業建設理論基礎,站到一定的高度,宏觀把控作業設計。

通過這次培訓,我深入瞭解到單元作業設計的理念。什麼是單元作業設計?單元作業關鍵要素及具體要求?如何評價單元作業設計質量?在作業建設時,要以育人爲本,與教學目標一致,設計要科學、新穎,難度要適宜,時間需控制,體現選擇性,結構要合理。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優化設計心得體會篇4

自7月24日“雙減”政策出臺以來,“雙減”就成爲了老師和家長熱議的話題,作爲人民教師隊伍中的一員,從個人做起,積極落實“雙減”政策責無旁貸。

文件規定:“國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看到這幾句話,作爲英語教師的我,有些惴惴不安起來,國中階段的孩子平均學習8-9門學科,如果大部分學科每天佈置作業的情況下,平均分到每個學科的作業時間也就只有十幾分鍾,作業佈置量的問題就成爲了我們英語老師考慮的首要問題,除此之外,作業設計的質量是保證學生學習效果的核心,只有設計得有質量,學生完成得纔會有質量,那麼如何把控英語作業的量和質呢?

在英語作業量方面,我認爲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第一,佈置給學生的作業前,老師必須自己完成一遍,在把握了自己完成作業時間後,才能估算出學生完成作業的大概時間,必要時,可以讓班裏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同一項作業,得出普遍學生需要多長時間完成作業,這樣根據完成的時長對作業進行精挑細選。這樣佈置出來的作業量顯然是合理的。

第二,英語作爲一門語言類學科,有效的作業量在鞏固語言知識、提升語言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量的層面上,只關注語言知識而忽略語言表達能力、素養提升方面也是片面的。在鞏固語言知識方面,紙質作業習題在精心挑選的前提下,口頭表達類作業也是在作業量方面需要考慮到的,比如,我校使用的智慧課堂也是我們英語學科充分利用的工具,通過平板每天佈置定量的聽說練習,3-5分鐘就能完成口頭練習,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打開了學生的嘴巴,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第三,語言重在閱讀,贏在日積月累。我們不能直接甩給學生一套閱讀題,提供給學生適合其程度又能“伸手夠一夠摘個桃”的閱讀是作業量的一個重要方面,每日一篇閱讀作業,既能訓練閱讀技巧,積累語言知識,又能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

第四,在作業時長的前提下,英語作業的類型既要豐富又要有趣,豐富是爲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要求,這樣的分層使得每一項作業都能找到優秀的代表,從而爲生生互助創造了有利的環境;有趣是爲了激發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願望和形成持之以恆的態度。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是教師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認真研磨的一件大事,每份好的作業設計是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更是發揮學科育人的重要依託。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優化設計心得體會篇5

“雙減”政策明確指出要減輕作業負擔,這就要求教師既要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又要保障作業質量。

面對“雙減”,英語教師無疑應更加聚焦英語課堂,凝練學科核心素養,思考如何高效利用課堂,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因此,“作業設計”成爲了老師們關注的焦點問題。

“雙減”下,作業設計的基本理念

英語學科作業應堅持立德樹人,基於課程標準與教學目標,尊重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體現單元整體意識,創新作業實踐。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作業效率,提高作業質量,做到減負不減質?英語教師應關注作業本身。

01何爲作業?學生在課餘時間自主進行的學習活動是課外作業,是檢查學生是否掌握課上所學知識點的一種手段。因此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拓展,是課前、課後完成的練習和任務以及課內練習。

02爲何作業?對老師來說,教師可以從作業中發現問題,掌握並診斷學生所學內容,從而優化教學設計,改進教學方法,彌補課堂不足。對學生來說,首先,對學生知識技能方面產生影響:作業能夠檢驗學生學習狀況、鞏固和強化知識、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其次,對學生自我目標、學習觀的影響:學生能獲得更強的自我目標定向的能力,合理安排時間完成作業,潛移默化中學生變得更自律,更好地組織時間,好的家庭作業能更好的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去思考,去探索。

對家長來說,合理必要的作業,能幫助家長更好地瞭解學生的真實水平,發現孩子的真實需求,幫助家長爲孩子做有效的個性化選擇。家校合力,優化教育過程,可以爲孩子建立終身學習觀,而不是讓作業成爲負面影響,佔據學生休息時間,使得學生身心疲憊,失去學習興趣。

“雙減”下,作業設計的質量要求

育人爲本遵循全面育人的原則,推進素質教育,落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目標一致:作業目標應該與教學目標相一致。

科學設計:作業難度應契合學生認知水平與能力,順應課程標準。

時間合適:作業時間應嚴格把控,合理安排,在有限的時間設計有效的作業。

分層選擇: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不同水平以及不同需求,進行分層設計,體現作業的豐富性、趣味性以及生活實用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雙減”下,作業的優化設計與實踐

以新課標的教學目標及要求爲導向,踐行優化分層設計學生作業的理念,從聽、說、玩、演、唱、讀、寫、看、思、辨等多方面入手,以內驅調動外驅力,激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多樣化的作業選擇中體會作業帶來學習成就感,在愉悅的氛圍中快樂地成長。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優化設計心得體會篇6

讓學生作業減負落到實處,如今,我國“雙減”工作已全面開展,落實“雙減”政策,需要老師轉變觀念、改變策略,讓學生作業減負落到實處。近期,根據李翠梅工作室的任務安排,我觀看了浙江省教研室組織的關於“作業減負”的系列報告。特別是周紅星老師《區域作業管理的檢驗視角反思》講座,他的講座分爲三個話題:金華市雙減工作概述,學校作業管理經驗分享,教研視角反思作業設計。下面就周紅星老師的講座,談談自己的感受。

“雙減”工作,最核心的是關注“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對於學生的作業管理,要通過“四個強化”來落實作業管理:強化作業總量控制,強調一校一案,建立作業公示;強化作業提升,鼓勵佈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強化學生習慣培養,國小晚九點不做作業;強化教師責任落實,提高作業管理效率。作業管理,老師不能簡單地停留於時間管理,應該聚焦於每一天所面臨的極爲真實的作業問題,以課題認領的方式研究作業問題,以作業爲媒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發揮全體教師的智慧是做好作業管理的重要路徑。

作業設計,要突出“減量、提質、增趣”。要想提質,老師可以通過精編題目提升習題的質量,通過錯題庫提升學習的質量。錯題庫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學生的個人錯題庫,另一類是學生的班級錯題庫。要想增趣,學生的作業形式可以是“浸作業”,浸作業是指學生親臨問題現場,使用現有的材料或者工具,綜合運用知識、經驗和技能,經過操作、計算和推理,使問題得到解決的作業,這種作業能豐富作業的形式。還可以採用“小鬼約題”的作業形式,小鬼約題是指組織學有餘力的學生從作業中選取題目,模仿教師進行出題、改編並講解,達到作業分層的目的。

教研視角反思作業設計,分爲三個角度:鞏固知識的視角,診斷教學的視角,作業編寫的視角。從鞏固知識的視角來說,對作業設計應該追求的是主幹性、基礎性和針對性。鼓勵教師參與“校本作業”的編寫,一個學校的校本作業一定要由自己學校的老師來編寫,因爲本校的老師最瞭解學生的學習,能夠有效提升作業的針對性,符合教學評一致性的原則。建立共同體學校,組織各校名師參與作業設計的審稿工作。這樣,學校的校本作業才能夠在情境創設、問題設置、答案組織等方面做到科學規範。

從診斷教學的視角來說,診斷教學分爲兩個內容,一個叫結果診斷,另一個叫過程診斷。現在大多是利用信息技術,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診斷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利用學生作業的結果來進行個性化的診斷。在教學中,老師及時把學生的課堂作業進行反饋,讓學生的思維可視化。依據學生錯在哪裏,分析錯在哪裏,得出它的問題在哪裏,這是作業結果診斷,是作業最重要的功能。過程記錄,是做作業的時候,隨時把自己的思維記錄在試卷的頂端或者作業本的頂端。學生做選擇題的時候,第一下選的是a,過一會選的是b,最後選b對了,老師就認爲學生懂了,其實我們發現學生的糾結過程,我們並不知道。實際上,也許學生在a和b之間猶豫了很久,學生猶豫的過程就特別有價值,就應該及時記錄自己猶豫及思考的過程。

從編寫作業的視角來說,不僅要提倡教師設計和編寫作業,也要嘗試讓學生設計和編寫作業。學生參與作業的設計過程,就會不斷豐富作業的形式,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正因爲學生自己設計和編寫作業,我們才能充分理解教師和學生之間思維的差異,以達到作業最優化的效果。

總之,對於“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我們要經常反思,學生做作業的過程,是否鞏固了知識,提升了能力,習得了方法,激發了興趣,促進了發展。作業設計,依然是我們今後研究和探索的重點,努力設計出真正使學生減負、增效的作業,體現作業的功能和價值。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優化設計心得體會篇7

減負勢在必行增效永無止境,作業是折射學校教育價值觀和專業水平的“名片”,是“教學”與“評價”相結合的支撐點,是學校、社會和家庭的連接點,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負擔和成績的關鍵點。因此,“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成爲老師和家長格外關注的重要話題。那麼“雙減”後,是不是作業都不用佈置了?佈置的話,又該如何通過作業設計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帶着這些疑問,我認真觀看了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舉辦的主題教研活動《“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與管理》,收穫頗豐,使我認識到:

一、做到“理想的作業管理”——提高課堂效率

理想的作業管理要做到“精選、先做、全批、反饋”這八個字,這八個字的出發點,全都是爲了學生的發展。精選的目的是爲了減少學生作業總量,提升作業效率;先做的目的是爲了瞭解學生的作業難度,體驗學生做作業時間;全批的目的是爲了瞭解學生的作業水平,減少教師過多佈置作業;反饋的目的是爲了給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糾正的機會。

爲了更好地體現作業的功能,在精選的基礎上,更要提倡設計,體現素養導向的作業設計,是今後發展的方向,也是研究的重點。最好的狀態是學生能喜歡上做一些作業,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發展能力,獲得成就感。是的,作業是一個我們熟悉的“陌生人”,做得最多,卻又瞭解得最少。在課堂上達到教學目標,是教師的基本職責。不要把落實教學目標的行爲延伸到家庭作業,更不要把查漏補缺的希望寄託在家庭作業上。如果課堂低效,作業就是學業負擔;如果課堂高效,作業是錦上添花。作業減負,關鍵在於課堂提效。

二、作業是老師送給孩子們的“禮物”——形式多樣化

繆校長說,“作業是教師精心設計送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一位優秀的老師,可以通過一項作業,讓孩子變成詩人、音樂人、剪輯師、畫家……最重要的是收穫了自我價值,發現了興趣愛好,同時也懂得了感恩!”所以我們要積極探索作業的多種形式,比如一、二年級沒有書面家庭作業,但可以有多種非書面“好作業”:學校依託校本閱讀課程開展全員暢讀,親子閱讀;引導每一個家庭踐行“把體育帶回家”的理念,開展健身、親子運動……閱讀與運動,讓學生豐盈精神,強健體魄。三—六年級可以每月開展一次“無作業日”,如學期之初可以有計劃地結合每月的節日或節氣等排定一個學期的無作業日主題,給出無作業日的實踐體驗建議,讓學生放下作業,親近自然,瞭解中華傳統文化;還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家務勞動,融入家庭生活,參加各類體育、藝術活動,展現個人才藝等。

設計單元類作業,引導學生系統的學習;設置合作類作業,引導學生學會合作;設置體驗類作業,帶領學生學會體驗;設置創智類作業,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設置遊戲類作業,讓作業充滿無限趣味;設置表達類作業,讓學生展示多元的自我;設置手工類作業,培養學生的手腦聯盟;設置探究類作業,引導學生提升思維品質;設置跨學科作業,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發展;設置分層作業,讓每一個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營養餐……相信通過形式多樣的“作業”,一定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達到減負目的。

學然後知不足。我們要通過優化作業的設計與實施,真正落實學生減負增效的目標,讓學生不再把作業當成一種負擔,還給學生一個輕鬆健康的作業空間,真正實現育人的全面化、個性化、精準化。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優化設計心得體會篇8

渾身裹着冬日的料峭,我熱情似火地來到夏津縣教體局七樓會議室,聆聽了上海市教委研究室王月芬博士題爲《雙減背景下單元作業設計與實施》的講座,獲益良多。結合講座內容,我談一談我的感悟。

一、我的“作業觀”

國中英語作業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佈置作業,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運用所學到的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培養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作業設計的是否有效直接關係着英語教學的實際效果。

我們的教育一直就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這一說法。這就要求我們的英語教學必須關注每一個有差異的個體,適應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最大限度地開啓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潛能。然而教學發展到今天,在班級授課制的前提下,作爲一名國中英語教師,如何因材施教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教師面前的難題,如何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這就決定了現行的教育必須遵循因材施教原則,作業設計亦應遵循該原則。

二、結合新課程理念,從實際生活出發,瞭解英語學科特點。

與其他學科相比,英語作業有其特殊性。一是綜合性。英語知識的運用是綜合的,孤立地掌握某一項知識不能直接形成英語能力。二是模糊性。英語知識沒有很明確的界限,掌握的程度也因人而異,水平高低不是用對錯就能衡量出來的。三是個性化。英語學習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學生形成個性化的語言風格、獨特的審美能力以及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習英語的最佳途徑就是多讀多寫,形成自己的語言個性。英語與生活密不可分,聽說讀寫是生活之必需,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完成英語作業就是培養生活能力。

三、設計針對性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

我對某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通過適當減少他們的作業量或適當的降低作業的難度,讓他們做一些抄寫、簡單動手、有趣味的作業,使他們易學,樂學。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適當拔高要求,設計一些積累語言文字、擴展課外閱讀、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業。這樣,學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鍛鍊,而且滿足了他們渴求知識的心理。爲了避免同學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大家做的作業是一樣的,但是對已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於他們的作業要求、側重點、評價卻不一樣。例如:同一課的作業,學困生只要把生單詞、基本句型、基礎語法掌握了,他的作業就可以得到“a”,而對於優等生對於他們則要求每課的能力拔高,拓展作業做的好纔有資格的“a”。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側重點,卻可以達到相同的評價。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四、結合學生的特點,設計趣味性比較強的作業。

對學生而言,不想做英語作業的根本原因就是對作業提不起興趣。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跟時間的佔用是成正比的。興趣越濃,就越捨得花時間。所以當我們在英語課上通過種種途徑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是有趣的事情之後,還應該在作業佈置的過程中也讓學生感受到作業也是一件非常有趣而快樂的事,從而激發他們完成作業的積極性。當學生的智慧與趣味化的作業設計碰撞在一起,常常會產生很多閃亮的火花,讓我們爲之驚歎。因此在設計作業時,我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作業讓學生做一做,畫一畫,演一演……

1、做一做。例如:在佈置八上module2 my hometown and my country的作業時,我讓同學們做一份手抄報介紹祖國或自己的家鄉。

2、畫一畫。例如:學完七上module10 spring festival一模塊時,讓學生畫一畫過春節的畫面。

3、演一演,講一講。例如:學完七下module8storytime,八上module5 lao she tea house,八上module7 a famous story等故事情節較強的課文,可以讓學生把的故事表演出來或將講給別人聽。

4、查一查,讀一讀。例如:佈置九上module1 wonders of the world的作業時,可以讓學生查一查世界奇觀的相關信息,讀與觀世界奇蹟的英文文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總之,我今後在佈置作業時,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作業有一定的層次,給不同層次的學生留下適合自己地發揮空間,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收穫。分層作業起點低、多層次評價,學生容易下手,能使所有的學生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切入點,進行思考,體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