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經濟讀書的心得體會多篇

經濟讀書的心得體會多篇

經濟讀書的心得體會篇1

學習胡延傑老師教授的《管理經濟學》,收穫頗豐。經濟學是一門偏重理論的學科,而管理經濟學就是在經濟學在企業實踐中的應用。在圍繞需求、供給、成本、規模、市場等方面,爲企業經營者提供了一系列的經營理論及決策支持,同時爲企業管理者引入了“彈性”、“邊際”工具的分析方法。深入的學習以及深刻的理解後,就會發現,枯燥的理論學習也可以是一種心靈的“雞湯”。

在剛剛拿到講義時,看到老師的名字,一直以爲“延傑”是位男老師,等見到老師本人時,我們才反應過來。胡延傑老師總喜歡笑眯眯地講課,大大咧咧的性格有着文科生浪漫、發散的思維,同時卻更多的是理科生的嚴謹。生動的課程把我們長久積壓在工作中的枯燥和繁瑣,在瞬間轉化成爲前進的動力。

胡老師是經歷了中國經濟轉型的一代人,年輕時所接觸到的西方經濟學以及政治經濟學,再到向我們教授的管理經濟學,胡老師用不同年代的經濟理念做比較,讓我們從她的經歷中,側面瞭解到中國經濟轉型成功的歷史背景以及現實意義,同時學以致用的將這些經濟理論的運用、延伸以及發展到現實管理決策中來。中國的改革開放給西方的宏觀經濟理論帶來了很大的變革,而西方的微觀經濟理論是否仍然適用於中國的國情呢?答案是肯定的。“市場均衡”、“需求彈性”、“邊際收益”、“規模報酬”等等,雖然具有理論的抽象性,但是他們充分揭示現實的經濟形態,在實際的工作生活中,又給我們提供了另外一種思維方式,教會我們去透過現象去發現事物的本質屬性。

學習不是每週的幾堂課就可以解決,學習是一個長途跋涉的過程,是一種別樣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堅持不懈人生態度。我們非常努力地想把課堂上的知識轉化成爲生活和工作中一把“鑰匙”,胡延傑老師的管理經濟學就成功的做到了這一點,讓我們受益匪淺。很感謝胡延傑老師將這門課成功引入我的學習、生活以及工作中,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轉變思維模式,更爲成熟的運用邏輯方法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將正確理論以及方法運用到工作中來,分析現狀,然後做出合理決策。再次感謝胡老師的辛勤工作,讓我們銘記終身、受益終身。

經濟讀書的心得體會篇2

近日閱讀了一部揭示市場經濟奧妙的宏篇鉅作——《經濟學原理》感悟頗深,本書是19世紀初英國最著名的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馬歇爾所著,該書被西方經濟學界看成是劃時代的著作,也是繼《國富論》之後最偉大的經濟學著作,它所闡述的經濟學說被看作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繼承和發展。

全書由七篇構成。第一篇《導言》討論研究對象方法和目的。馬歇爾說“政治經濟學或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異端生活事務的學問。它研究個人和社會生活中與獲取和使用物質福利必需品最密切相關的那一部分。”第二篇《若干基本概念》研究了財富、財產、消費、勞動、必需品、資本和收入等概念。第一、第二篇具有總論的性質,爲以下幾篇的原理作了理論鋪墊。第三篇至第六篇是《經濟學原理》的主體部分,依次考察了消費、生產、交換、分配。第三篇《論需求及其滿足》研究人的需要和消費。第四篇《生產要素——土地、勞動、資本和組織》研究了包括人自身在內的,能夠作爲滿足慾望手段的因素。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的第五篇《需求、供給與價值的一般關係》中,把第三篇中研究的需求理論和第四篇裏研究的攻擊理論結合起來,依據供求平衡的原理,提出了均衡價格理論。在第六篇《國民收入的分配》中,馬歇爾提出了以均衡價格理論爲基礎的分配理論。在他看來,各種生產要素所創造的價值分別形成它們各自的收入。所以,分配論不過是用供求均衡觀點去研究各個生產要素的價格。總體來看,供求均衡價格體系是貫穿《經濟學原理》各篇的理論核心和主線。

?經濟學原理》中的各個理論因素,基本來源於傳統的經濟學原理。它以邊際效用論來說明需求,而以生產費用論來說明供給。但是本書對傳統的經濟學原理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它不再把邊際效用論或生產費用論當作是決定價格的獨立因素,而是通過供求理論,把這兩種原來互不相容的理論結合起來,形成了本書的理論核心——均衡價格理論,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他的分配論,應該說,《經濟學原理》的基本結構爲當代微觀經濟學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框架。

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一書中所運用的分析方法也是對各經濟學派的綜合。在此,我作一個簡要總論。

第一、以心理分析爲基礎。馬歇爾和主觀學派一樣,認爲經濟學要研究人類行爲的動機。他認爲人的心理動機會有力地影響人的選擇行爲,從而支配人的經濟活動。人類行爲動機分爲兩類:一是追求滿足,這可以激發人們經濟活動的動力。二是避免犧牲,這可以成爲制約經濟活動的阻力。這兩類動機的均衡是絕大多數經濟範疇和經濟規律的基礎。

第二、強調“邊際增量”分析。這是受到數理經濟學派的啓發而產生的。馬歇爾認爲“在精神和物質世界中,我們對自然的觀察,與總數量的關係沒有與增加量的關係那樣大”。因此,在《經濟學原理》一書中,他廣泛運用了邊際增量的分析方法。例如,作爲需求理論的基礎的邊際效用就是效用“增量”與消費“增量”的比值,而需求彈性則是需求量變動比率和價格變動的比率之間的比率;同樣,供給理論和供給彈性也是這樣,只不過他們是以報酬遞減率和“邊際”生產費用原理爲基礎的。

第三、強調“局部均衡”分析。馬歇爾把物理學中作用和反作用達到均衡的觀念用來說明經濟力量的均衡。馬歇爾強調的均衡不是一般均衡而是局部均衡。在局部均衡之下,馬歇爾研究的是單個生產者或消費者,而不考慮廠商,消費者之間的相互聯繫和影響,這種方法已經成爲當代微觀分析方法的基礎。

第四、強調“靜態”分析。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中總是將自己研究的現象置於經濟關係和相關因素不變的環境中,認爲靜態下,生產和消費、分配、交換的一般條件多是不變的。

由於馬歇爾一方面繼承大衛李嘉圖和約翰穆勒的古典經濟學理論,另一方面引入邊際分析、均衡分析等方法,使古典經濟學理論獲得發展,所以他的〈經濟學原理〉一書可看做是“新古典經濟學“的代表作。

總之,此書是當代主流經濟學的入門之作,她關注於現實生活,深入淺出地爲人們描述了理性人的選擇和市場行爲。從而對社會中的經濟活動起到指導作用,因此它是經濟學者們必須拜讀的經典。

經濟讀書的心得體會篇3

?曼昆經濟學原理》很意外的想法,老師推薦這本書,其實經濟學的書很多,以前本來選擇學金融。但是我想教科書,我是沒法看的。因爲那是枯燥無味的,但是看這本書的時候,我被書吸引了。給我的結論就是這本書讓人很輕鬆快樂的接受他,不像其他經濟學的教科書充滿了哲學的味道,讀來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講述人身的。學經濟的同學,在課堂上聽得像一個機智善辯的老師滔滔不絕地步道,讓人有着醍醐灌頂的新鮮感,但總擔心老師咄咄逼人的提問。但是《曼昆經濟學原理》則是用例子說話,像年輕的老師談吐風趣,總是與學生平起平坐的講課一樣,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讓我們願意去接受他。曼昆在書裏有說過:本書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幫助你學會經濟學家的思考方式。並且本書通過把理論、案例研究和新聞中的經濟學事例結合起來,將給你提供充分發展和實踐這種技能的機會。在深入瞭解經濟學的本質和細節之前,概述一下經濟學家如何研究這個世界是有幫助的。

本書第一章就有十大原理:前面七大原理闡述了人們如何做出選擇,以及人們之間如何相互貿易。像這樣研究家庭和企業如何做出決策,以及他們如何在市場上相互交易的領域叫微觀經濟學。而接下來的三大原理描述了整個經濟運行的輪廓,原理八: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原理九:當政府發行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原理十: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在這是個原理裏,就有內容、體系結構到表述、體例都體現了經濟學學生的入門教科書的定位。給讀者很大的吸引,對一些不是學本專業的學生和看者來說,是個很好的入門教材。讓人懂得生活中學經濟,這本書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我不需要把他全部看完。書是要慢慢的琢磨,不是把他讀完就可以了,而是讀出他的精華,那樣只是一點,你也受益匪淺。然而這十大原理,讓我明白經濟學的博大精深。在各個領域中,經濟運行特點,對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帶來的影響。小到我們家庭瑣事,大到國家經濟實力。從簡單的例子到複雜的,在此期間,你可以提高閱讀能力,辨別經濟力度。這本書的內容側重於應用和,而不是象同類教科書那樣側重於正式的經濟理論。作者試圖使讀者通過這本書的學習,在將來讀書看報、經商或從政時都能夠應用經濟學知識。但是這不意味着這本書沒有提供系統的經濟學基本理論,事實上這本書包含了經濟學初級教程所有的中心論題和基本原理。

剛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很好奇這是一本什麼書。可是網上的讓我匪夷所思,在我覺得一本寫理論的書,是乏味的,但是我卻看到了這本書的影響力不是一般的大,讓我很有興趣去看他。並且看了後也沒有失望,這本書的特點之一是在每闡述一個經濟學原理以後就儘可能地回到與這種原理有關的應用和政策上來。例如,這本書在第4章到第6章闡述了供給和需求的基本原理以後,緊接着在第7章至第9章把這些原理應用於市場經濟社會所面臨的三個重要問題:爲什麼自由市場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的途徑?稅收是如何妨礙市場機制運行的?誰是國際貿易的贏家和輸家?案例研究原本是工商管理課程中常用的教學方法,現在曼昆把它運用於經濟學原理教科書,來說明如何應用經濟學原理。《經濟學原理》一書的絕大多數章節都有相關的案例研究。除此之外,這本書的大多數章節還設有新聞信箱,引用報紙上的新聞來說明如何運用經濟學思想來闡述當前的社會問題。最後,這本書的體系結構也不同於流行的經濟學初級教程。它不是從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或經濟學研究什麼開始,而是在開篇第一章集中概述了經濟學的十個基本原理,這使初學者一開始就能抓住經濟學的精髓。這本書也沒有嚴格遵守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傳統二分法,而是儘量模糊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界限。第一章的經濟學的十個原理既有微觀經濟學原理,也有宏觀經濟學原理。國際貿易這個宏觀經濟學內容現在被曼昆放在了供給和需求

經濟讀書的心得體會篇4

兩天的課程,聽了一大堆新名詞“針尖式頭位法”、“五品五行”、“成長6度”、“6w4h”、“邊際效用”、“經濟成本”、“利潤最大化原則”等等,單從字面上有點難理解,但在課堂上聆聽老師娓娓道來,不但輕鬆解惑,而且茅塞頓開。

第一天《品牌營銷管理》,張鐫銘老師用其豐富的實戰智慧詮釋品牌營銷的重要性,特別是大量的例證,頓時令課堂妙趣橫生。

很多企業都希望自己的品牌出衆,讓自己的品牌深入人心,如何才能做到?張老師說把握好一句話就行——“我、他、媽是誰?”“我”就是自己的企業、自己的品牌,“他”就是市場環境、競爭對手,“媽”就是上帝,我們的客戶。只要搞清楚這三者的關係,處理好這三者的定位,品牌、形象、營銷策略纔有可能獲得成功。

品牌,我理解需要一個長期的建設過程,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起來,但它是如何累積而來的呢?自己並未有深刻的認識,也沒有深入去研究,我經營的朗逸商務酒店也走過了8年了,它在品牌戰略上有什麼成功之處,又有什麼忽略的地方呢?許多人(朋友、同學、合作伙伴)一聽到“朗逸酒店”,就會問朗逸有幾家,好像在大家心目中,“朗逸”就是一個連鎖品牌。爲什麼會這樣?在每年兩屆廣交會期間,我們酒店接待的外賓人數一般都達到總住店人數的70%,這在周邊同檔次酒店中是絕無僅有的,爲什麼外賓(我們酒店接待過幾乎是我聽到過的所有的國家或地區的賓客)都認同warmyes?從張老師這一課的。引經據典中,再加聯想就把一些點滴的認知串聯起來了,也豁然開朗了。爲什麼大家覺得“朗逸”是一個連鎖酒店品牌,我覺得可能“朗逸”二字寓意天舒氣朗,和風飄逸,極易讓人產生溫馨、溫暖、舒適、舒暢的聯想,符合“品名”的四易要素;而獲得外賓認同也是因爲英文品名(根據調查數據),因爲“warmyes”寓意“溫暖舒適(的酒店)正是這一家”。可見品牌效應的威力。這更促使我要將“朗逸”這個品牌建設好、維護好。

看來品牌建設的某一部分,朗逸獲得了一定的優勢,但老師說“五品五行”關鍵要在“品位”上下功夫,即在品牌文化建設上不斷投入纔會有鮮明的個性顯現。這可是個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啊!

第二天,孫洛平老師的《管理經濟學》。本以爲是枯燥乏味的課程,但孫老師用了許多顯淺的例子把那些生澀難懂的經濟學名詞通俗化了。給我最大的啓示有兩個:一是市場價格機制不是建立在個人思想覺悟上的,所以要用“以利己行爲制約利己行爲”這個經濟方法;另一是利潤最大化原則(亦即邊際決策方法思想)就是“讓過去的成爲過去,不要讓它影響你未來的決策”這個觀點。

以前,我們在經營管理中總希望通過培訓、教育、開會、學習等手段做員工的思想工作,提高他們的覺悟,一直認爲,只要他們覺悟提高了,工作積極性就高了,他們創造的價值也就高了。無可否認,這也是一種調動員工積極性,實現企業效益增長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這種方法的弊端也顯而易見,就是不能持續。那什麼是持久有效的方法呢?孫老師說,就是要用經濟手段,“以利己行爲制約利己行爲”就是好方法。在市場經濟中,自利行爲無可非議,關鍵在用那隻“看不見的手”(市場價格機制)來引導人們的行爲,用消費者的利己行爲制約生產者的利己行爲。

“讓過去的成爲過去,不要讓它影響你未來的決策”這個利潤最大化原則,看似簡單,實際上能做到並不容易,在決策時,一點不受過去影響,一點都不受以往的成績、經驗、失誤、環境(人、事、物)等因素影響真的是非常的難,但以前未明瞭這個原則而受影響了,那現在弄懂了,就儘量地不要讓它再來影響以後的決策了。

經濟讀書的心得體會篇5

這學期我選擇了管理經濟學這門學科,剛剛開始有點不習慣,因爲別的課程都是有書本的,而選修課卻沒有課本。並且,在我的`認知中,文科都是比較枯燥乏味的,都是一些死記硬背的東西。但是上到這門課程的時候,我才發現裏面的內容各種各樣,不僅僅是一門文科,更是一門綜合課程。學習方法全變了樣,管理經濟學這門課讓我頗有感觸。

首先,我對這門課程有了初步的瞭解,自我感覺衆多理論中,我對企業理論聽得最多。當然裏面包括了成本理論,生產理論等等。

因爲我對企業方面比較熱衷,畢竟我們即將離開學校,步入企業,在進入企業之前,必須要對企業有一定的理解。到時候對我們的收益必然相當的可觀。

其次,學習了管理經濟學之後,我對金錢有了更多地認知。有的學生在大學期間出去打工,兼職。還有人花了更多地時間在學校周圍上網,泡吧。這都是浪費了自己學習的機會成本。作爲一名理性人,做事必須考慮其收益。有人在考試時作弊,但是在考試過程中所承受的煎熬是多麼的難受。這種過程和看一點書相比,哪一個收益更高,大家自然明白。

對這門課的學習,武老師的要求是我們對管理經濟學有一定的理解。能夠知道周圍一些圍觀經濟學的現象,我們都覺得比較難,但是學完以後,我們做的都是有意義的。感謝老師將我們帶入管理學的領域。

經濟讀書的心得體會篇6

自工業化開始發展以來,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對氣候造成的不利影響逐漸增大。氣候的變暖導致海平面升高、世界範圍內的冰川減退、北冰洋冰層變薄和世界部分地區極端性氣候事件增加。由此,世界各國一致認爲,氣候變化問題是人類目前必須要高度重視並努力解決的。對於困擾人類的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突圍只有三條路:

一是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排放;

二是大力開發低碳或無碳能源,從而滿足能源需求而不增加碳排放量;

三是利用土地和林業的碳匯功能,吸收二氧化碳,降低溫室氣體濃度。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根據市教育、人事等相關部門文件精神,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中心爲林場每位職工開通了《低碳經濟》網上學習培訓平臺,通過這次學習,我發現,原來我們對於低碳經濟的理解是那樣的平面。

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儘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爲基礎的經濟模式,旨在圍繞人類經濟活動、生產、消費各個環節全面考慮溫室氣體排放的因素,其本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新行綠色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追求綠色gdp。

同樣,在中國處於經濟高速發展的現階段,我們要澄清一些認識上的誤區。首先,低碳不等於貧困,貧困不是低碳環保經濟,低碳環保經濟的目標是低碳高增長;第二,發展低碳環保經濟不會限制高能耗產業的引進和發展,只要是產業技術水平領先就是符合經發展需求:第三,低碳環保經濟不一定成本很高,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甚至會幫助節省成本,並且不需要很高的技術,但是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礙;第四,低碳環保經濟不是未來需要做的事情,而是應該要從現在做起;第五,發展低碳環保經濟是關乎每個人的事情,應對氣球變暖,關乎地球每個國家和地區,關乎每個人。

對個人而言,我們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老百姓來說是一種生活態度。應該積極地提倡並去實踐低碳生活,要注意節水,節電,儘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紙盒,筷子等等。就像陳迎老師說的那樣,低碳生活是一種態度,是和大自然的一種和諧統一。

只要你我都願意,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逐步改進自己的生活方式。爲低碳經濟做出自己的貢獻,只有這樣人類才能成爲自然的朋友,才能與自然和諧共處,才能實現人類與自然和諧友好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