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中學生圍城讀書心得多篇格式

中學生圍城讀書心得多篇格式

學生圍城讀書心得1

《圍城》表達的是一種文化困境、一種時代的困境,這座沒有圍牆的“城”,圍住了多少人的心。小說的主人方鴻漸就生活在這個圍城當中。方鴻漸是個典型的知識分子,而且是那種帶着玩世的態度處世又有點良心的知識分子,這樣的性格、這樣的態度構成了他的“圍城”,似乎影響了他的一生。

讀《圍城》好像是讀上個世紀的故事,體驗這個時代的無奈。他的假學位在小說一開始似乎就埋下了命運的.伏筆,他到底是個知識分子。《圍城》讓我們看到了以方鴻漸爲代表的知識分子的無聊與無奈,方鴻漸作爲知識分子的一員,參與到了這場遊戲當中,他的人生充滿了無奈、算計,一些讓我們憤憤不平的無聊。而他本人的被動、無能、意志不堅定、經不住誘惑,註定了他的失敗,他的無奈。縱然時代的力量是一隻無形的大手掌控着他的人生,方鴻漸自己的性格特點纔是他真正失敗的原因。

有人說只有兩種人才能真正立足。—種是真正大寫的人,他們有他們獨特的才能,他們有他們高尚的情操。他們是因爲他們近乎模範的舉止,才贏得別人的尊重。而另—種人則是完全相反的。他們用旁門左道,說謊時,能夠把自己都騙過來。他們深有城府,他們的行爲舉止有時真是沒有良心可言。而社會上更多的是後者,從古到今都是如此。方鴻漸既不屬於前者,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或獨特的才能或者模範的舉止,也不具有後者的特質,不能良心盡失地使用旁門左道騙人騙己不擇手段。於是,方鴻漸成了那個時代不倫不類的人,註定生活在圍城當中。

多數的人都像方鴻漸—樣,有那麼一點的良心,有那麼一點的虛榮。他們處處做小人,又不得處處提防小人。他們也知道世道的艱險,可是並沒有好好地去接納它。或許《圍城》的文學價值也正在此,它寫出了人們不願意正視的真實的社會環境,寫出了人們不願意接受的真實的處事方式。

中學生圍城讀書心得2

對《圍城》慕名已久,在這個暑假中讀完了錢鍾書的《圍城》。

《圍城》是錢先生1946年的作品,如今已過去了六十多年,然而在我閱讀的過程中卻未感到晦澀和隔閡,相反卻產生了很多的共鳴。主人公及其他人物的對話,或調侃或咒罵,與當下現實生活仍有着太多的共同點,因此初看此書,通過詼諧的語言,我發現了很多的樂趣。

這本小說共五章,情節並不複雜,取代離奇故事的是功力深厚的語言以及形象鮮明獨特的人物。作者文筆從不落入俗套,無論是引用或是比喻,都可謂匠心獨具、妙語連珠。他的語言並非深奧晦澀,相反,常常通俗淺顯,然而讀過後往往要再次品味,方能令人拍案叫絕,仔細回味,實在精妙絕倫。作者用心深刻,書中處處可見。

開篇方鴻漸留學回國,在回國的船上"遭遇"了蘇文紈,被視爲愛慕者,然而卻是落花有情流水無意,猶猶豫豫中被趙辛楣當成頭號情敵,展開一番口舌之爭,在情感事業雙失敗後,受趙辛楣的舉薦,前往三閭大學,又被看似柔弱單純的孫柔嘉"千方百計"變爲丈夫,被辭退後回鄉與妻子爭吵不斷,受到雙方家庭的排擠並最終導致離家出走,不歡而散。這樣一看,主人公方鴻漸在故事的發展中始終是被動的,本性善良正直,卻又懦弱寡斷,不甘心受舊社會禮教拘束,卻仍要買文憑遮羞;面對包辦婚姻的長輩、蘇文紈、唐曉芙以及三閭大學,總選擇逃避而不敢爭取。他始終受周圍人左右,常爲自己看穿別人心思而自鳴得意,卻最終落入孫小姐的`"圈套"中。小說中,主人公的感情線索貫穿始終,而這也成爲了他的圍城。

即使如此,他也算是小說中,除卻遙不可及的唐小姐外最正面的人物了,面對迂腐的父輩、僞君子李梅亭、招搖撞騙的韓學愈、猥瑣小人陸子瀟等種種人物,僅有的智慧和志向也被消耗殆盡,陷入醜惡人性的"圍城"中,無論如何努力也難以自拔。在我看來,這個新舊文化交融的社會,這個令人們迷惘混亂的時代纔是的圍城,圈住了所有的人,無論善與惡,都可能成爲犧牲品。

在讀《圍城》的過程中,有笑有罵,然而看完後便只有感慨。書中的各種人不斷地在欺騙別人,逃避自我,一方面奮力要逃出圍城,一方面又在自己建造城牆。作者的幽默一經品味便令人感到酸楚,不僅爲書中人而無奈,更爲在其中發現了自己或是周圍人的影子,如面對挫折的自我欺騙式的安慰,或是如今購買假學歷的等等事件,無不是圍城的縮影。看來,想衝出圍城,我們還要努力。

中學生圍城讀書心得3

說句實話,看完《圍城》後心裏空蕩蕩的,還想有什麼東西切實存在過,現在卻消失得無影無蹤,只剩下一片空白。我努力去尋找那些空白處透明腳印的主人,可是怎麼也沒有結果。我並不是讀每一本名著都這樣,只知道在合上《圍城》的那一剎那,內心充滿了讀完後的成就感和悵然若失的寂寞。

在讀《圍城》時,我總是覺得我和方鴻漸很像,明明只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卻時刻受到時代和社會的束縛;明明不想傷害周圍的人,卻在無形中傷害了每一個;明明在時代背景下只想混混日子卻有時還存在一點點的正義感和良知。常常因爲做錯事想要懺悔和道歉,卻在後來默默騙自己,事情過去了就算了。唐小姐是小說中沒有染上被嘲諷調侃意味的人物,他們之間的感情不摻雜任何的世俗的東西,可以說是給人新鮮純真的感覺,好像讓人們想起了年輕時的自己。原以爲他們可以經歷種種挫折然後在一起,但是沒有想到他們竟然如此輕鬆的就放棄了對方,就好像我也不能堅持我的所愛一樣,很難將自己喜歡的東西進行到底,最後被別人說成半途而廢的人。

我很喜歡錢鍾書的語言,從不弔書袋子,沒有半點浮誇風。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寫出最貼近我們內心的東西,用最溫柔的話語批判周圍的人和社會上的事,有可能他經歷的比我們多,所以想到的比我們深刻。方鴻漸的一生就像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生,有些東西是註定的,有些東西是我們錯過的,肯能我們最後得到的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太多太多的人,而大部分都是過客,我們想留都留不住。就像是船隻,別人在我們的`港口停留過,我們也在別人的港口停留過,可是這只是時間長多的問題,船不可能永遠停留在一個港口,我們終將離去,駛向遠方,雖然沒有人知道終點是什麼,但我還是前進了。

有可能你會認爲我這樣看待方和唐的愛情太過於庸俗、膚淺和幼稚,可能有些人說作者就是要營造出這樣的氣氛,讓人們感覺得不到的纔是的。但是我真的希望他們在一起,我不明白,爲什麼美好永遠只屬於片刻,而圍繞我們周圍更多的卻是生活的艱辛和無奈。也許會有人說這就是生活,但是我覺得這話只是一個世俗的人長期被生活壓迫所發出的嘆息。至於,爲什麼美好的東西總是留不住這個問題,沒有人能夠回答。

中學生圍城讀書心得4

整本書裏,錢鍾書先生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沒有蕩氣迴腸的愛情。那麼,是什麼使《圍城》具有如此大的魅力,讓一批又一批的學者們爲之傾倒呢?我想這部小說的真正魅力似乎主要不在閱讀過程,而在讀完整本之後才產生。讀完全書,再將主人公方鴻漸所有的經歷簡化一下,那就是,他不斷地渴求衝出“圍城”,然而衝出之後又總是落入另一座“圍城”,就這樣,出城,等於又行城,再出城,又再進城……永無止境。

回國的郵船與世隔絕,百無聊賴,自然如同“圍城”,對方鴻漸來說,到了上海就應該是走出郵船這個“圍城”,可是戰時的上海實際上是另一座“圍城”,方鴻漸到上海之後失業,愛情又碰壁,這境況更如同“圍城”,因此他纔不惜歷盡艱辛到內地,希望走出“圍城”,內地“三間大學”並不如他所設想的那樣好,那裏的勾心鬥角的環境又使他重陷“圍城”,於是他又渴求回到上海,以擺脫“三間大學”這座“圍城”,重回上海後生活愈是困頓,方鴻漸又打算再次衝出上海這座“圍城”去重慶。

小說結束了,讀者並不知道方鴻漸後來的情形,但依其生活的邏輯可以推見,他又進入另一座“圍城”,而且他可能永遠也擺脫不了“城”之困。

這是爲什麼?爲什麼一個留學生歸國帶來的不是滿腹的知識;不是新思想;不是能報效祖國的本領?而是使自己陷入一個又一個圍城,不能自拔。顯而易見是因爲他軟弱無能,因爲他處處爲他人左右。回國後工作是三閭大學施捨的;自己的愛情是在孫小姐千方百計的設計下,方鴻漸下圈套的;自己的婚姻是所謂好友趙辛楣一句話促成的。在每一個人生重要選擇裏方鴻漸都沒有找到自己。所以他註定會不幸福、會被視爲可有可無。

錢鍾書先生筆下的方鴻漸是悲哀的。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每個人的命運都應該由自己主宰;每個人都應該爲自己想要的生活去拼一把。在面臨選擇時我們應該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然後去努力,遇到挫折,想辦法解決,再努力,就這樣!不要像方鴻漸一樣在選擇的漩渦中迷失了自己,成爲社會的附庸。

中學生圍城讀書心得5

從《圍城》發表以來,就有好多人對方鴻漸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報道說,方鴻漸就是作者的化身,甚至有的人還懷疑作者的博士學位是否也是虛構的。但無論如何,方鴻漸是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形象這句話是不容置疑的。但正因爲他是知識分子,而且是那種帶着玩世的態度處世又有點良心的知識分子,才構成了他一生的第一圈“圍城”。方鴻漸是有點虛榮的,有點玩世不恭的,但是,他又並不像辛楣一樣有真才實學,也不像韓學愈等人一樣完全昧着良心。他希望做個大人物,這樣的性格,似乎就決定了他的一生。

方鴻漸的第二圈“圍城”就是給他帶來多災多難的假學位。方鴻漸到底是個知識分子,在買假文憑之前,他也問問良心,他爲自己起了的藉口:“父親是科舉中人,要看‘報條’,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據。”假如方鴻漸玩世能夠徹底點那也好,可是他沒有像韓學愈一樣將他的假文憑發揚光大。以他自己的口氣,就是“說了謊話,還要講良心。”說謊就說謊嘛,講了良心這謊話就變得不倫不類了。既然講良心,就乾脆別買學位了。既然都不講良心了,就乾脆把學位發揚光大吧?害得自己當個副教授忍氣吞聲的,兩頭不着岸。

方鴻漸一生的第三圈“圍城”,我想沒有人會反對,是他在處理感情問題時候的玩世態度。蘇文紈在歸國的輪船上就表現出對方的愛慕了。可是對方並沒有表達什麼。到後來鴻漸的博士學位鬧笑話之時,本來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的。蘇文紈一點就會破。蘇博士不點破,這擺明白了,是因爲愛。可是方鴻漸還一頭栽下去,當起了一個愛慕蘇小姐的角色,與趙辛楣爭風吃醋,甚至在月亮底下“一吻定江山”,這都不無是他自己的錯誤。他以爲玩世無所謂,但卻不知道是他自己破壞了自己與唐小姐本應美好的感情,流落到三閭大學裏去。與孫小姐完婚一起到上海打工後,他是被生活所迫,才拋棄了玩世的態度,如他自己所說:

撒謊往往是興奮快樂的流露,也算得一種創造,好比小孩子游戲裏的自騙自欺。一個人身心愉快,精力充沛,會不把頑強的事實放在眼裏,覺得有本領跟現狀開玩笑。真到憂患窮困的時候,人窮智短,謊話都講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