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民族院校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心得體會

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民族院校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心得體會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要積極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強調,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民族院校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築牢各族學生接力實現中國夢的思想根基和信念之魂,必須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納入教育教學改革體系,完善培育模式,創新方式方法,推動人文化、實體化、大衆化發展,找準教與學的心理契合點、情感共鳴點、價值結合點,突出“中華民族一家、同心共築中國夢”這一主線,擴大覆蓋面、點線面有機結合,各要素靶向聚焦,增強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實效。

基本國情教育是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的邏輯起點。要充分利用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形勢與政策課等課程教學和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和主題教育,引導大學生深刻認識多民族是我國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國發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民族共同開發了祖國的錦繡河山、廣袤疆域,共同譜寫了悠久的中國歷史,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和諧共生格局。中華民族和各民族的關係是一個大家庭和家庭成員的關係;各民族的關係是一個大家庭裏不同成員的關係。深刻認識到我國民族問題的重要特點,深刻把握當前我國民族工作的階段性特徵以及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牢固樹立“一條道路”“兩個共同”“三個離不開”“四個自信”“五個認同”和“五個維護”的思想,牢固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視民族團結爲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自覺將個人理想追求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緊密結合起來,在促進民族團結、共建美好家園,擔當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同使命的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成就夢想、體現價值。

民族院校是我國民族工作和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承擔者,發揮着“三基地一窗口”的獨特功能。強化主打功能,就是要切實履行傳承和弘揚我國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多元一體中華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特殊使命;彰顯主場優勢,就是要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家國情懷、社會關愛和人格修養、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基本國情和中國夢教育;發揮主力作用,就是要有效發揮師生員工傳承弘揚各民族優秀文化的特殊作用,在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中華文化教育宣傳、黨的民族理論政策貫徹落實、民族團結生命線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結合等方面更加有爲;提高民族高等教育質量,就是要在着眼點於鑄魂立格、正心立人的自身文化建設的同時,及時跟進和深度融入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發揮大學資政育人功能,幫助民族地區培訓民族文化幹部,助力民族文化特色優勢資源綜合開發,服務民族地區發展。

“五個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基,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的根本。因此,應以“五個認同”爲切入點,將其納入教育教學重要內容和綜合考覈體系,明確目標要求:引導各族學生把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和加強民族團結作爲自身的神聖職責,旗幟鮮明地維護國家利益和祖國尊嚴,同一切分裂祖國的言行作堅決鬥爭;引導各族學生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意識,始終把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擺在首位;引導各族學生充分認識到文化認同是最基本、最深層次的認同,人人充當中華文化的傳播者;引導各族學生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忘初心忠於黨、砥礪前行爲人民;引導各族學生堅定四個自信,凝聚信仰力量,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爲人民利益的不懈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