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幼小銜接專項行動心得體會及感悟 幼小銜接課題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幼小銜接專項行動心得體會及感悟 幼小銜接課題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幼小銜接心得體會 篇一

天上午的幼小銜接講座,園長主要講了幼兒園階段與國小階段的不同以及家長和孩子需要在家裏準備的相關工作,聽了以後覺得非常接地氣,受益匪淺。

幼兒園與國小階段完全不同,幼兒園教養並重,主題遊戲較多,小夥伴固定,朝夕相處,老師像媽媽一樣照顧孩子的起居,且整天陪伴,上學時間彈性,有加餐,有午休,相對較寬鬆;而國小以學科學習爲主,規範學科,限時課堂,格式作業,老師相對較多且不是一直陪伴,沒有午睡,沒有加餐,相對較嚴格,所以在幼小銜接階段,各項習慣和意識的培養就顯得尤爲重要。

那麼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培養呢?

1、首先要給孩子一種期待感,讓孩子覺得我馬上就要變成一個小學生了,這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因爲長大本身就是一件超級驕傲的事情。

2、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包括起居時間,遊戲時間,閱讀時間,做家務時間,與家人共處時間,作業時間。有句話說想讓孩子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你首先先變成那樣的人,所以最好是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時間表,父母也早睡早起,這樣就以身作則的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是自律,良好的作息習慣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自律。

3、家庭環境:在家裏爸爸媽媽要做好環境建設,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書桌,父母以身作則,平時也多看書學習,變陪讀爲共讀;在家裏家庭成員之間要經常說謝謝,你好等文明語,和睦相處,關愛彼此就是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4、學習習慣:八個力的培養: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維力,閱讀能力,說的能力,做的能力。培養觀察力,可以多觀察身邊的細小事物,找不同,擺積木,報些興趣班如音樂,多做家務,培養孩子的忍耐力堅持力,多讀書。

5、其他能力培養:如獨立自主的能力,獨立完成作業,面對挫折的能力,時間管理的能力,精神專注能力,能坐的住,鍛鍊身體,有固定的體能訓練,負責任的意識,社會公德意識,辨別是非的能力等等。

聽完真心覺得家長的責任重大,育兒就是一場修行,期待我們都變得更好,再次謝謝幼兒園舉辦的這場活動。

幼小銜接心得體會 篇二

非常榮幸聽了李娟老師的講座,讓我們更加了解和有效銜接的相關知識。讓我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使我對如何做好幼小銜接有了更明確的目標和方法。

在幼小銜接的過程中,孩子的學習興趣、自理能力、安全意識、生活習慣…等方面,都很重要,並不只是提前學習國小知識,就能讓幼兒更好的適應國小生生活,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品質,更有助於幼兒國小的學習生活。學校裏的生活不只是學習,能與他人友好交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安全意識、對待事物有好奇,探索意識等等,都是學校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每個環節,都是爲培養幼兒各方面進步的。我們的教育內容是全面性的,啓蒙性的,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各方面發展,幼教工作的我們,要勤思考,在幼兒園裏的一日生活中,教學設計中…我們如何讓幼兒在玩、操作實踐中得到全方面進步!更好的培養幼兒喜歡學習喜歡探索,拓展幼兒學習經驗和視野。我們要全面培養幼兒,身心、生活、社會和學習等各方面的能力。

在李老師的講解中,我瞭解到,幼小銜接工作並不只是開始幹大班下學期,它是貫穿於整個幼兒園生活,這些好習慣應該是作爲幼兒園老師的我們,幫助孩子養成的。老師和家長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一些鍛鍊的機會,放手讓孩子們慢慢自己去適應,給他們信心。其實幼兒從進幼兒園的第一天起,老師們就在做了,只是大班的時候要求更高一些,更接近國小一些。

幼兒幼小銜接心得體會 篇三

被通知去聽了一場關於科學做好“幼小銜接”的講座,報着嘗試的態度去聽,卻有了受益匪淺的感悟。教養孩子是一門學問,陪伴孩子更是一種修煉。成長,是雙向的!

記得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兒園,我激動地整夜無眠。第一次看她邁入幼兒園大門,我已在遠處泣不成聲。還記得當初的落寞,還記得當時的承諾。對於孩子的教育,我一直覺得好性格好習慣的培養要比成績單上的數字重要的多,雖然這與傳統觀念有些背道而馳,但是幼兒園期間我對孩子的要求就停留到此,嘗試過就好。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雖然我的要求沒有那麼高,但是經過幾年的幼兒園生活,孩子“回報”給我的卻是太多的驚喜和意外。

而今,即將進入國小,我的觀念有了稍微的改變。從之前性格的培養,到了現在自律的加強。我是一個自律性比較差的媽媽,一直以來都是隨心所欲的做所有的事情。在鍛鍊孩子的同時,也在無形中約束着自己。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指導。

關於困難:

講座中,老師提到幼小銜接過程中要注意三個適應:身體適應、社會適應、學習適應。回家後第一件事就做了一份近期的作息時間表,令我萬萬沒想到是,她把作息表很認真的貼到門上,非常認真的執行。這一點,令我感到萬分慚愧。社會適應能力我沒有太多的擔心,但是細節方面還是需要更好的把控。之前有培養孩子理財的經歷,卻因忙碌而夭折。講座結束後,又做了詳細的計劃並實施。彌補之前的不足,應該以堅持爲前提。學習適應是我比較擔心的問題,前輩媽媽們都反應說現在國小作業都比較多,現在孩子偶爾寫字多了也會嚷着手疼。之前以爲是爲了逃避書寫,後來查閱相關資料才知道,孩子手腕的協調力量與手指協調力量沒有得到平衡發展,孩子寫字多了是會容易感覺手腕痛手指酸。這種痠痛就是手部肌肉羣與手臂肌肉羣負荷過大造成的。從幼兒園沒有作業過渡到國小的多門學科,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關於成長:

講座中,老師用“修煉”詮釋了這個版塊,這讓我不由想到了曾經看過的一本書《整理好自己,再去做父母》。裏面列舉了種種問題爸媽。之前看過之後特地拿出這本書和朋友們一起探討,對號入座,幾乎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這或許也是現在家長都存在的一個通病。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學會放慢孩子的速度,用等待、堅守與信任的心來看待孩子,讓節奏慢下來,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生活節奏,學會放手,讓孩子自由的飛翔,教與養,我們和孩子一起行走在成長的路上。

幼兒園與國小銜接研討會心得體會 篇四

幼兒園和國小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階段,它們之間有着前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同時又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學習階段。從5日的研討會中,我感覺到了國小老師和幼兒園老師之間存在的“代溝”,正是這些“代溝”造成了幼小銜接中的諸多障礙,也致使我們走了許多的彎路。增加幼小之間的聯繫,吸收先進的教育觀念,明確幼小銜接正確的教育方向正是我們現階段所要急迫解決的問題。

一、幼小形式大不同

幼兒園和國小在內容和形式上存在有着諸多差異,從幼兒園進入國小,幼兒的學習和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1、學習形式的差異。幼兒園教育主要以遊戲爲主要活動形式,在遊戲中幼兒可以無拘無束的模仿、學習,幼兒在遊戲的同時收穫知識。而國小教育以學習爲主,孩子們要在課堂上認真地、系統地學習文化科學知識,完成各科作業,並要認真地遵守學校、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相對來說較爲枯燥。

2、課程內容的差異。幼兒園課程是綜合性的,將各領域內容有機整合起來,以主題方式呈現。而國小則要依據一定的培養目標和課程標準對孩子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德、智、體、美等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各學科分科明確:語文、英語、數學、自然、體育與健身、唱遊、美術等,還有各類興趣活動和探究活動等。區別於幼兒園每班固定配備兩名教師,進行五大領域的教學活動,國小則各學科都有專門的教師傳授知識。

3、學習方式的差異。從幼兒園到國小,不但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生活環境也隨之改變。在幼兒園,活動室佈置得五彩繽紛,桌椅可以移動,遊戲材料豐富多樣,有各種活動區、各類圖書、玩具,可供兒童自主遊戲、觀察、娛樂,活動的空間較大。而在國小,教室佈置比較單調,密密麻麻地排滿了桌椅,幾乎沒有活動的空間。幼兒的自由、活潑、自主的學習環境轉換成學科學習、有作業、受教師支配的學習環境。 在幼兒園,教師像母親一樣照顧幼兒的飲食、睡眠、冷暖、衛生等,與幼兒有相當多的個別交流。在國小,教師固然也會去照顧兒童的生活,與他們個別交流,但其主要 精力放在課堂教學、批改作業和班級管理上。

4、行爲要求的差異。在幼兒園,老師們雖然也很重視幼兒行爲規範的要求,但紀律的約束度並沒有國小那麼高。孩子一旦上了國小,他們不僅要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還要學習他雖不感興趣但又必須掌握的知識。因此兒童爲了完成學習任務必須有較強的控制和調節自己行爲的能力。而幼兒園是從尊重孩子角度出發,以孩子興趣點爲重。所以,我們更側重對幼兒三大能力:自控能力,自理能力, 理解能力的培養,爲幼兒跨入國小更能適應國小生活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幼小銜接全方面

何爲幼小銜接?孩子從幼兒園走向國小教育這個過程也就是幼小銜接。在這幼兒人生的重大轉折點,作爲幼兒教師的我們該如何幫助幼兒實現兩個階段的平穩過渡呢?

1、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避免重知識準備,輕能力培養的片面教育觀,拒絕國小化教育傾向。根據幼小行爲要求上的差異,教師應該爲幼兒適應國小的學習模式而打下堅實基礎。幼兒園應當更加側重學習興趣,學習和生活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的培養。而幼兒自控能力,自理能力,理解能力的培養,更能爲幼兒跨入國小更能適應國小生活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以語言領域的教學爲例:教師可以在一些活動中通過引導幼兒聽故事、兒歌、看圖書等使幼兒喜愛文學作品。同時,引導孩子對這些文學作品大膽提出質疑,激發幼兒積極動腦思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提高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不要放棄任何可以幫助幼兒閱讀的途徑,讓孩子之間相互學習,以互相帶教的方法一起閱讀,增加閱讀興趣。

2、培養幼兒對國小生活的熱愛和嚮往。幼兒對國小生活的態度和情緒狀態,直接影響着幼兒入學後適應能力。所以,幼兒園階段應注意培養幼兒上國小的願望,激發幼兒對於國小生活的興趣和嚮往,從心底裏準備好成爲一名國小生。從而在主觀上有配合做好幼小銜接的願望和行動。同時幼兒園應當讓幼兒有機會獲得對國小生活的積極情感體驗,可以和國小相互配合,開展參觀國小,聆聽國小課堂,嘗試成爲一日國小生等等活動。

3、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本次研討會中,我們接收到了許多國小老師的希望,老師們希望幼兒園更多的關注到幼兒的良好傾聽的習慣、正確的握筆姿勢、養成課前做好課堂準備的好習慣。是的,這些都是幼兒學習所需具備的良好習慣。幫助幼兒養成這些良好習慣,除了平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的提點和滲透外,我們還可以在教室中的區域角中創設模擬小課堂的情景遊戲。讓幼兒在遊戲中,獲得國小學習的知識經驗,促使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4、幫助家長轉變教育理念。許多幼兒的家長教育理念不正確,因擔心幼兒在國小跟不上班級學習進度,爲孩子報了國小課程的興趣班。以至於幼兒因在進入國小後重復學習相同的知識內容而對學習喪失了專注力和興趣,對其一生的學習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許多教師都有被家長要求增加國小學習內容的要求,這時候老師應當進行耐心的解釋和疏導,幫助家長轉變錯誤的教育觀念。同時,爲了解除家長的顧慮,幼兒園可以和國小相銜接,家長和國小教師相銜接,請國小教師爲家長朋友開展一次座談會。幫助家長了解國小的學習環境,解除家長的顧慮。

幼小銜接,需要的是多方面的密切聯繫,才能讓幼兒平穩過渡。雖然,幼兒園和國小的差異巨大,但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讓幼兒擁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願在我們幼小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孩子們能順利的過渡到國小生活,從而快樂的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