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對創新教育的心得新版多篇

對創新教育的心得新版多篇

對創新教育的心得篇1

一、應地制宜積澱校園文化在海門,不管走到那所學校,你都會被他們獨具特色,匠心獨運的校園文化吸引着。

海門實驗學校的“陽光教育”,追求溫暖、共生、激情、多彩的陽光教育生活,讓孩子們唱好歌、寫好字、畫好畫、愛讀書、愛運動、講衛生、善競爭;三和國小的“和文化”,無論是小小中國館,還是圍繞操場一圈的大中國省份介紹,還是主席臺背後各省份孩子的笑臉都讓這所學校離家在外求學的孩子們時時刻刻有一種家的溫暖,有一種被認同被接納的驕傲。另外,學校校門口那棵高高的大樹不就是一代又一代三和人共同的回憶嗎?那校門裏曲折的迴廊也是孩子們讀書,休息的場所,校園裏隨處栽種的小辣椒及移植的浮萍也更是妙趣橫生,這些微小的細節一點點裝飾着校園,也一點點打動我們。海門經濟開發區國小更是大氣,一棟小樓的社團教室,涵蓋文學、科技、藝術等方方面面。太空植物的陽光房裏種着大大的南瓜、茄子還有葫蘆。學校一側的綠地裏爲孩子們擺置好了可供他們讀書下棋的桌椅,孩子們坐在桌椅上還可以觀看附近的書畫介紹。一所學校既溫文爾雅又現代發達。

在這幾天的學習中,海門每個學校從校歌、校徽、校訓,到書香班級的佈置,都讓我感受到正置身於知識的殿堂,整個人被濃重的文化氛圍包圍着,盡情享受着豐盛的文化大餐。每班都有個性化的名字,那富有個性化的班級口號、頗具內涵的班級精神以及班級美好的願景,時時都在激勵孩子們努力奮進。

二、百花齊放創設多彩課程朱永新教授說:“如果把教室比作河道的話,課程則是水流。兩者相得益彰時,纔會有教育的精彩涌現。有了課程的汩汩水流,田間地頭也可以成爲教室的延伸部分;課程的水流枯竭了,精心佈置的教室也會成爲禁錮生命發展的囚籠。”

在參觀的學校裏海門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小的社團課程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益智吧”開發了孩子們的智力;“創意吧”培養了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水電吧”裏將各時代的水電模型展示給孩子,還有二胡吧、圍棋吧、童謠吧?一間間佈置精美的小屋,讓孩子們的愛好和個性得到充分發展。這樣豐富多彩的社團課程展示起來也是創意無限,迎賓的鐘磬齊鳴,將古典禮儀傳承至今;魅力課程展示中以兒童劇形式展示的航天科技課程《想太空出發》,在故事中讓觀看者知曉了整個課程從準備,實施到數據採集及不斷調整的各個階段;書本劇課程《夏洛的網》孩子們精彩的表演將這個善與大愛的故事娓娓道來;藝術課程《賽馬》,一個數學老師基於自身興趣創設的課程,讓人不由得敬畏而又感慨:教育本無界,興趣則是最好的老師;神算子課程《最強的大腦》,珠心算選手們自信而又鎮定的氣度,那常人看來不可能完成的'心算難關被他們一一攻破時,我想這些孩子的國小一定是幸福的,因爲至少這樣的學習及展示一定早已帶給了他們深遠的影響。

除了社團課程,江蘇海門通源國小校長吳建英校長的閱讀課程也讓我受益匪淺,閱讀給孩子帶來了快樂,也讓老師嚐到了閱讀給教育教學帶來的甜頭。積極營造書香校園,美化、亮化、淨化、綠化學校育人環境,讓每一面牆壁都能說話,處處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學校向全體師生開放圖書室,鼓勵師生借閱圖書,並設置班級圖書角,隨時隨地讓學生有書看。此外,極提倡師生共寫隨筆,讓閱讀和寫作成爲師生生命成長的雙翼,這也是新教育所倡導的“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專業共同體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各種活動,提高師生積極參與的熱情和能力,如:“閱讀課”、“讀書交流會”、“國旗下經典誦讀”、“家校鏈接”等。爲給學生搭建交流的平臺,將讀書活動進行到底。每個學段都從中國國小生基礎閱讀書目中篩選書籍,爲了讓低年級學生愛上讀書,提議老師常給學生講一些有趣的故事,讀一些詞句優美、情節感人的詩詞文章,甚至讀整本書給孩子聽。中年級,老師挑選書中最精彩的片段讀給學生聽,引起他們閱讀的興趣,通過辦手抄報,成爲孩子們傾聽閱讀感受,交流閱讀心得,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高年級,讓班上的孩子每天輪流上講臺把自己最感動的文章讀給全班同學聽,並和孩子靜靜地共讀。

除此以外,海門實驗國小的全學科閱讀課程,將學科整合,也提高了孩子們的讀書質量。其他學科與語文學科整合,讓語文老師做好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幫助學生明確閱讀內容並掌握閱讀方法。與美術學科整合開展開展“西遊人物繪畫、剪紙及泥塑教學,讓西遊人物駐進孩子們心中。與科學課程整合,繪製西遊地圖,將一路地理知識,風土人情介紹給孩子,拓展孩子們的視野。將班會課整起來,一起辯論人物功過是非,一起組織百家講壇講人物講法器,全學科整合,讓孩子們的所有課程都有聯繫且有新意。

我想,這次學習的收穫還不僅限於此,它會在我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起到更多潛移默化的推動作用。新教育前期的躬行者們在自己新教育的樂園裏不斷追求,而這份追求讓他們不僅快樂而又滿足。這份對於教育行無止境的追求,對於自己所幹事業孜孜不倦的快樂也將推動我們這些後來的同行者,在新教育的路上,且行且思,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對創新教育的心得篇2

在實施新《義務教育法》過程中,我有這樣的思考。:教師應當熱愛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業務水平,愛護學生,忠於職守。《教師法》告訴我們: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和使命。教師應當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雖然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卻肩負着爲祖國的未來夯實基礎的重任。《新義務教育法》的學習讓我深深感受到:

一、德育是我們工作的首位。身爲教師必須要做到全身心去愛自己的學生。因爲當你走進學校大門時,你的一切就已經不屬於你自己了,而是屬於孩子們。喜歡學生、愛護學生,應當是教師的天職,正所謂:師愛即師魂。可是在實際中真正做到這一點,尤其是做到喜歡每一個孩子,卻是非常不易的。教師不應因爲學生的家庭背景、人情的親疏、智力水平的高低等因素而對學生另眼相看,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公正合理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只應在乎學生是否學會做人,是否學會求知,在教學中應本着求真、求善、求美,最後纔是求知這樣一個原則來教書育人,必須把德育放在首位,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已經成爲學校教師勢在必行的工作。打破傳統教育模式,讓學生在更爲廣闊、寬鬆的學習和生活空間裏,接受全面的培養,獲得真正的全面發展纔是一切爲了學生,那麼除了針對課堂教學加以改革之外,我對學生的作業佈置中也應該丟掉了以前的簡單重複的內容,改爲根據學生的水平差異分層次設置不同的作業。

導致師德失範現象的因素很多,我認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教育理念陳舊,其理念還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框框裏,只注重學生的智育發展,忽視了學生人格培養,沒有注意心靈的溝通。二是教師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質,而教育學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質,心理品質的缺乏輕者對學生惡語中傷,重者對學生體罰。三是在利益的驅使下急功近利,缺少愛心,不會關愛學生。四是教育評估機制,仍以應試成績爲核心,教師面對各方面的壓力,延緩了師德建設的進程。師德形成決非一種表面的具體行爲。任何一種師德表現都能折射出深層的東西,它包含着人才觀、學生觀、質量觀、管理觀、學習觀、評價觀等一系列相關理念在內的綜合觀念。一句話,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就有什麼樣的師德表現。

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當然很重要。因作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麼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爲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於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着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因而,我們這些爲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爲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

通過學習,我深知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付教書育人的重擔。

這段時間的學習與實踐,讓我深刻地認識到:要想成爲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須不斷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實自己。二十一世紀的學校教育需要的是對學生有愛心,對工作敬業,對自身不斷充實的高素質、強潛能和綜合知識能力完備的教師。希望我能在自己的努力後,早日成爲這樣一名高素質的、合格的教師。

對創新教育的心得篇3

?義務教育法》的頒佈和施行,對於保障少年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戰略,對於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教育能決定和改變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前景,教育也能夠決定和改變一個人未來的命運。6月29日會議通過了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這是義務教育法頒佈以來的一次重大修改,它進一步明確了義務教育的公益性、統一性和義務性。

20多年前《義務教育法》的出臺標誌着我國義務教育走上了法治化軌道。20多年來,我國在普及義務教育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然而,由於社會轉型等諸多因素,義務教育推行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這是此次義務教育法修訂的時代背景。

?義務教育法》的涵義和精神,是對義務教育中的“義務”二字有了一個正確而深刻的詮釋。比如羣衆反映強烈的教育亂收費、上學貴問題,其中固然有部分學校片面逐利等原因,但財政投入不足以及政府部門監管不力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原因。修訂後的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實行xx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職責共同負擔,並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財政預算中將義務教育經費單列,“哪個部門違反了義務教育法關於經費的規定,就應當依法追究責任。”

再比如羣衆普遍不滿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上學難問題,其中可能有地區發展不平衡等原因,但確保教育改革發展成果由全體公民共享卻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特別是像義務教育這樣的公益事業,更當如此。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明確要求各級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出要縮國小校之間的辦學差距,要加強對薄弱學校的改造,並且提出在義務教育階段,不分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還對農民工子女,以及進城的務工人員的子女提供平等的教育條件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這些都直指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更是對“義務”二字的延伸解讀。

受教育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這一基本權利所對應的正是國家和政府的基本義務。制定義務教育法,實施義務教育法,正是國家和政府履行這種義務、落實公民權利的必由之路。對於廣大公民而言,義務教育並不僅僅意味着適齡兒童家長及監護人的責任和義務,義務教育首先是國家和政府的義務。採取各種有效措施確保每一個適齡兒童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學校教育,是現代政府不容推辭的責任和義務。

制定並實施新的義務教育法,也是切實提高國民文化素質的客觀需要。在現代社會,通過實施義務教育,普遍提高公民文化素質已經成爲各國政府的共識。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全世界有170多個國家宣佈實施義務教育制度。多方面研究表明,國民的高水平教育對於個人和整個社會都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教育能夠決定和改變一個人未來的命運,教育也能決定和改變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前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進自主創新,要變人口大國優勢爲人力資源大國優勢,我們就必須確保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貫徹落實。在這個事關國計民生的問題上,政府責無旁貸。正是因爲準確把握了義務教育中“義務”二字的科學內涵,此次的新義務教育法才能亮點頻現;同樣,也只有正確理解這“義務”二字的涵義,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在實踐中才能確保真正的貫徹落實到位。通過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要想作爲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從思想上、方化上、政治上充實自己,我希望通過不懈努力學習和不斷提高,早日成爲一名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新教師。

對創新教育的心得篇4

有機會翻開了那本藍色封面的《新教育之夢》,思想如脫繮之馬,讓我在過去、現實和未來之間穿梭往來。我的腦海中彷彿是一片寬闊的海洋,朱永新作者在平靜的海面上投入一塊石頭,擊起了層層漣漪,向外擴展久久不能平息。而緊緊抓住我的是那一句樸素而卻又有粘合力的話語:一個理想的教師,他應該是個天生不安分的、會做夢的教師。

該書從十個方面談了作者理想中的教育。它有着清新、樸實的語言風格,而字裏行間無不浸潤着作者對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滿着對教育熱愛的激情。這深深地感染了我,讓我對教育書籍有了不同的認識!該書摒棄了書齋式研究,紮根教育的沃土,圍繞構成現代教育諸要素的核心詞彙——德智體美勞課程、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等,以對教育的至愛、激情、理性和建設態度,向我們描繪了理想的教育圖景,闡述了作爲教師、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 官員的教育主張 。

這是一本寫給教育的書。它的大部分章節都是從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象入手,然後分析其弊端,並給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它像一盞明燈,爲我們的教育導航。如《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一篇中這樣一段話:一名理想的教師,應該不斷地追求成功,設計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擊成功。因爲人來到世上並不知道他會成爲什麼樣的人,只有去撞擊每一個可能成功的暗點,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教師有這樣或那樣的衝動,有這樣或那樣的撞擊,是難能可貴的。當一個教師停止了撞擊,就意味着他對生活失去了意義,對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給了我激勵和希望。從作者的自我簡介中知道,特殊的時代給了作者特殊的經歷,他能從一個普通人成爲一位教育家,這是他撞擊成功的結果。

爲什麼我就不能呢?我怎樣去撞擊成功呢?我應該怎麼提高挑戰自己?我正在思考着。這些都是我以前所沒有想到的問題,它給了我啓示,爲我今後的教育生涯找到了目標。我的目標是不斷尋求突破,找尋適當的教育方法。其中又有這樣一段: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後重複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他們的成績是不一樣的。給了我警示和啓迪。年輕的我應該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個實實在在地教書的人。

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對於我們所有年輕教育者來說,這既是作者的真誠規勸,更是作者的殷切期望。從本書裏,我還讀出了作者成功的祕訣——不要羨慕別人,不要感嘆時運,要做起來,要不停地做下去,哪怕不順,哪怕艱難。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書中說的那樣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

對創新教育的心得篇5

假期裏,我讀了朱永新寫的《新教育之夢》這本書,我讀得最多的是第七章理想的老師和第十章理想的父母,因爲我不但爲人師而且爲人母。我的孩子馬上就升入國中了,在教育孩子時,我感到了莫名的壓力,當我讀了朱永新老師寫的理想的父母這一章時,我豁然開朗,我尋找到了答案。

一、作爲父母,要先教會孩子做人,然後再教會孩子做學問。

朱永新在書中說到:理想的父母,應該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養孩子追求卓越、獨立自主、持之以恆、勤儉節約等個性品質和良好習慣的父母。我認爲這一點非常重要,所謂做學問之前要先學會做人,不管孩子將來在學業上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我覺得培養她健全的人格非常重要。一個人將來會達到什麼樣的調度誰也不知道,但是有了健全的人格,有了良好的心態,有了良好的習慣,纔會更好地與人相處,更好地適應社會。

二、作爲父母,要給予孩子更多地遊戲和玩耍時間。

朱永新在書中說到:理想的父母,應該永遠保持年輕的心境,懂得把童年、童心還給孩子,讓孩子輕鬆、自由、愉快成長的父母。

孩子的童年的時間是很短暫的,作爲父母應該認識到遊戲是孩子認知世界、創造世界的源泉,應該放手讓孩子去玩,讓孩子在遊戲中找到快樂,發展自我。但由於教育體制的原因,大多數家長在應試的壓力下把學習看得太重。因此剝奪了孩子大量的遊戲、玩耍的時間,孩子在壓力下變得沉默寡言,這真是得不償失。所以,作爲理想的父母,要儘量給孩子更多地遊戲時間和玩耍的時間,讓孩子在遊戲中學會做人,感受生活。

三、作爲父母,要能夠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交流。

朱永新在書中說到:理想的父母,應該是以一個大朋友的平等身份來對待孩子,而不是以長輩的身份來壓制孩子和以棍棒的方式教訓孩子了父母。其次父母要尊重孩子,在做與孩子有關的事情之前,要能夠與孩子商量,達成共識之後再做,這樣可能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我的孩子和我不止一次地說過:媽媽,爲什麼您和您的學生說話時,態度是那麼和藹,而與我說話時,您的態度卻很生硬。現在想起這句話,我意識到我做得不對,看來距離理想的父母還有很大的距離,以後我會努力做朱永新文中寫的那樣的理想的父母,我決心把給學生的愛多分一點給我的孩子,這不但是對孩子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因爲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

總之,教育是一門大學問,作爲父母,應該是孩子的後備軍,孩子的支持者,孩子的知心朋友。爲了保證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我們在坐的所有的教師都努力做理想的父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