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風險管理心得體會【多篇】

風險管理心得體會【多篇】

風險管理心得體會 篇一

一直以來,無論對於旅客還是鐵路,安全出行、平安歸來都是大家共同的願望。

安全是鐵路永恆的主題。當前,鐵路工作引入安全風險管理方法,構建安全風險控制體系,提高鐵路安全管理的科學化水平,是鐵路繼開展“服務旅客創先爭優”活動後的又一重要舉措,彰顯了鐵路對待安全工作的積極態度。

20xx年,鐵路運輸安全工作面臨着新的挑戰。我們要深刻吸取“7?23”事故教訓,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始終把確保高鐵、客車和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繼續強化安全基礎建設,全面推進安全風險管理。鐵路要實現持續、穩定的科學化發展,安全是必要的前提。

在目前召開的全國鐵路工作會議上提出了新思路,鐵路將在“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暨20xxx年,全面推進安全風險管理。鐵路各級部門要根據本單位、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風險制度,適度拉大安全風險獎勵機制,把安全風險責任落實細化到班組和崗位上,增強全路廣大職工保安全的風險意識,形成全員共保安全的良性循環。

那麼,安全風險管理的舉措好在哪裏?

好就好在它尊重鐵路安全生產規律,循序漸進地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學化水平。任何事物都有規律可循,鐵路發展也要講究科學。鐵路的發展還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想一蹴而就達到鐵路大發展的目的的想法是不現實的。我們應該看到,近年來高鐵的發展過於快速,人員素質、行車設備等短板效應已日益顯現,給鐵路安全、持續、穩定發展構成了一定的威脅。尊重鐵路安全生產規律,確立安全風險管理的新思路,從根本上提高鐵路安全管理的科學化水平,最大限度地減少或消除安全風險,從而實現運輸安全的長治久安。

近期,爲進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確保安全生產持續穩定,開展了安全風險大家談活動,經過大中修和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重點風險源排查,以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並認真學習了段有關“安全風險管理”的文件精神,深刻領會了通過實施安全風險管理,增強安全風險的防範意識,構建安全風險的防控體系,達到強化安全基礎、最大限度減少或消除安全風險、確保鐵路安全爲目的的指導思想和主要內容。

通過此次活動和有關文件精神的認真學習,要不斷強化全員安全風險管理意識,開展安全風險控制活動,用風險理論來指導安全生產實踐。針對近期天氣異常、設備變化大的實際,準確研判安全風險點,採取有效措施,狠抓安全風險控制責任落實,全力確保運輸安全萬無一失。

此次“安全風險管理大家談”活動,使全體幹部職工切實把“三點共識”、“三個重中之重”和安全風險意識根植于思想深處,明確了兩個認識,即:安全風險可以砸了自己的“飯碗”;風險管理可以保住自己的“飯碗”。通過統一干部職工的思想認識,爲確保安全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爲確保風險點判定準確,段裏分別對線路工、橋樑工、道口工、探傷工、焊接工等主要行車崗位安全風險卡和管理人員風險職責,做到“一人一卡,一崗一卡”,要求上崗人員必須熟練掌握風險卡中安全風險點和控制措施。

以月度安全考覈制度爲有效手段,狠抓安全基礎管理。我們要進一步強化月度安全考覈,提高段實行的安全風險管理,加強對現場的控制,通過月度安全考覈這一有力的管理抓手,激發職工安全生產的積極性,逐步規範各項作業標準,達到對安全關鍵環節、關鍵作業、關鍵人員的有效控制,不斷減少違章問題的發生,逐步消滅違章。

實行安全風險管理,目的是消除一切風險,是在現有安全管理的基礎上,對安全意識的強化、安全理念的提升、工作思路的優化,有利於安全基礎工作的加強和各項措施的落實。現在鐵路人逐漸放下“鐵老大”的架子,服務質量提升了,更要重視安全。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從制度上健全完善,從行動上付諸實施,切切實實落實安全風險管理。

鐵路運輸安全沒有“秋後算賬”,鐵路人要變以前的事後補救,爲事前預防,不能等事故出了再去總結教訓。

鐵路實施安全風險管理,把安全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這一項重要舉措,一定能使鐵路人與旅客大步邁進常態的平安、和諧、溫馨之路。

風險管控管理制度 篇二

一、爲進一步規範煤礦安全管理工作,全面體現預防爲主的思想,明確安全風險的辨識範圍、方法、和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管控工作流程,實現對風險的超前預控,以預防事故的發生,根據《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要求評分辦法》,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領導組辦公室負責建立健全全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並嚴格監督落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包括:管理方針、風險預控管理、保障管理、員工不安全行爲管理、生產系統安全要素管理、綜合管理、檢查審覈與評審。安全風險預控責任體系應符合“PDCA”的運行模式。

注:PDCA分別表示:P-Plan(計劃);D-Do(實施);C-Check(檢查);A-Action(改進)。

三、風險預控管理流程

(一)危險源辨識。

1、年度危險源辨識

(1)每年底由礦長組織各分管負責人和相關業務科室、隊進行一次重點對瓦斯、水、火、粉塵、頂板及提升運輸系統,爆破、機電運輸等容易導致羣死羣傷事故的危險因素開展一次全面安全風險辨識;

(2)危險源辨識前由培訓中心組織全體職工對相關知識進行培訓;

(3)辨識範圍要覆蓋全礦所有生產及輔助系統作業場所、工序、流程;

(4)各相關業務科室要對本科室負責的所有工作任務建立清冊並逐一進行危險源辨識,並對危險源辨識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整理、歸檔;

①危險源辨識可採用安全檢查表法(SCL),也可由各相關業務科室根據具體情況提出建議,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領導組確認後實施;

②危險源辨識時考慮正常、異常和緊急三種狀態及過去、現在和將來三種時態;

③採掘系統、機電運輸系統、“一通三防”系統等應採用事故樹分析法對系統中存在的危險源進行辨識;

(4)各相關業務科室要結合本年度的安全工作情況及下一年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風險對發生風險性質、危害、原因、易發地點、預兆、應採取的安全措施進行評估,並形成初評報告,並於當年10月15日完成分管領導與總工初步審查,上傳礦QQ工作羣。

(3)年度安全風險辨識工作由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領導組組織,所有礦領導、科隊長、技術員參加及相關隊職工代表參加。

3、專項危險源辨識

(1)專項危險源辨識前由專項危險源辨識組織人安排相關科室組織相關職工進行相關知識培訓;

(3)辨識範圍要覆蓋所有涉及到的生產及輔助系統作業場所、工序、流程;

(4)各相關業務科室要對本科室負責的所有工作任務建立清冊並逐一進行危險源辨識,並對危險源辨識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整理、歸檔;

①危險源辨識採用的方法和程序要與現場實際相符,具體由各相關業務科室根據具體情況提出建議,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領導組確認後實施;

②危險源辨識時考慮正常、異常和緊急三種狀態及過去、現在和將來三種時態;

③採掘系統、機電運輸系統、“一通三防”系統等應採用事故樹分析法對系統中存在的危險源進行辨識

(2)新採區、新工作面設計前,由總工程師組織有關業務科室重點對地質條件和重大災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1次專項辨識;

生產系統、生產工藝、主要設施設備、重大災害因素等發生重大變化時,由分管負責人組織有關業務科室進行重點對作業環境、生產過程、重大災害因素和設施設備運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1次專項辨識;

啓封火區、排放瓦斯、綜採工作面初放、收尾等高危作業實施前,新技術、新材料試驗或推廣應用前,連續停工停產1個月以上覆產前,由分管負責人組織有關業務科室、隊重點對作業環境、工程技術、設備設施、現場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1次專項辨識;

發生死亡事故、涉險事故、出現重大事故隱患或所在省份發生重特大事故後,由礦長組織分管負責人和業務科室對安全風險辨識結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區進行1次針對性的專項辨識;

(二)風險評估

1、危險源辨識完成後相關負責人應及時組織職工對辨識出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並確保:

(1)各相關科室對職責範圍內所有辨識出的危險源要逐一進行風險評估,並對風險評估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整理、歸檔;

①風險評估應採用依據風險矩陣表或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MES)進行風險等級判定,各業務科室也可根據具體情況提出評估辦法建議,由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領導組確認後實施;

②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對辨識出的風險源分以下幾個等級:

評估結果分級

①藍色風險5級風險:輕稍危險,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崗位人員應引起注意。

②深藍色風險4級風險:輕度(一般)危險,可以接受(或可容許的)。班組、隊應引起關注。

③黃色風險3級風險:中度(顯著)危險,需要控制整改。(業務科室、安全科)應引起關注。

④橙色風險2級風險:高度危險(重大風險),必須制定措施進行控制管理。煤礦對重大及以上風險危害因素應重點控制管理。

⑤紅色風險1級風險:不可容許的(巨大風險),極其危險,必須立即整改,不能繼續作業。

(2)在以下情況時執行持續風險評估,並保留評估的記錄:

①新改擴項目前;

②新設備、設施、工藝和技術應用前或有重大改變時;

③ 爲特定項目(採煤工作面安裝、初次放頂、收尾、回撤,採掘工作面過構造、過沖刷帶、過富水區、過空巷,排放瓦斯、井下電氣焊、大型設備安裝與檢修等)制定安全措施前;

④執行重大風險任務前;

⑤執行特定檢查和實驗前;

⑥審覈發現重大不符合項;

⑦調查事故(包括未遂)暴露的新風險。

年度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由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領導組組織,所有礦領導、科隊長、技術員參加及相關隊職工代表參加。

專項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由相關組織人員組織,有關有礦領導、科隊長、技術員參加及相關隊職工代表參加。

(三)風險管理對象、管理標準和管理措施

1、在對危險源進行辨識、分析的基礎上,應提煉出相應的風險管理對象,並符合下列要求:

①風險管理對象的提煉應具體、明確,一般應按照人、機、環、管四種風險類型來確定;

②各業務科室組織對提煉出的風險管理對象制定相應的管理標準和措施並形成程序;

③管理標準和措施的制定應遵從全面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和全過程原則;

④管理標準和措施的制定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管理制度的要求;

⑤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領導組或分管領導應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對管理標準和措施進行修訂和完善。

(四)危險源監測

煤礦應採取措施對危險源進行監測,以確定其是否處於受控狀態。並確保:

1、危險源監測方法適宜,並在風險管理程序中予以明確;

2、危險源監測設備靈敏、可靠;

3、危險源監測信息傳遞暢通、及時,相關信息能及時錄入管理系統。

(五)公告警示

1、由安全科負責在井口公示重大安全風險、管控責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

2、由各相關科室負責在分管範圍內存在重大安全風險的區域的顯著位置地點公示重大安全風險、管控責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

3、由各相關隊負責在各崗位公佈各崗位存在的安全風險及防範措施。

(六)分級管控

1、分級管控

①藍色風險5級風險:輕微危險由崗位人員自己注意。

②深藍色風險4級風險:輕度(一般)危險由班組、隊應進行監管。

③黃色風險3級風險:中度(顯著)危險由業務科室、隊進行監管,安全科登記關注。

④橙色風險2級風險:高度危險(重大風險),由各分礦領導、安全科對重大及以上風險危害因素應重點控制管理。

⑤紅色風險1級風險:不可容許的(巨大風險)必須立即停止作業進行整改。

2、各業業務科室應建立程序以確保風險管理標準、風險管理措施及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的貫徹與執行,以實現對風險的控制。並符合:

(1)對危險源及其風險的控制遵循消除、預防、減弱、隔離、聯鎖、警示的原則;

(2)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估、風險管理標準與措施制定及隱患消除、控制效果評價等環節符合PDCA的運行模式;

(3)制定年度生產作業計劃時應以上年度風險評估報告爲依據,充分考慮本年度計劃實施時潛在風險;

(4)根據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估結果和相關規定,編制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計劃、應急預案及其它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5)在進行重大以上風險任務時,應編制專門的安全措施,並明確安全工作程序。

3、及時完善相關標準、制度

(1)各相關業務科室要根據年度安全風險辨識會議形成的決定及時編制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建立可能引發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

(2)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領導組要根據年度辨識評估結果確定下一年度安全生產工作重點,調度中心與技術科要根據辨識評估結果指導和完善下一年度生產計劃、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應急救援預案。

(3)新採區、新工作面設計前專項辨識評估完成後、各相關科室要及時補充完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並制定相應管控措施;根據辨識評估結果及時完善設計方案,科學合理選擇生產工藝、佈置生產系統、對設備設備進行選型、確定勞動組織等。

(4)生產系統、生產工藝、主要設施設備、重大災害因素等發生重大變化時專項辨識識評估完成後,各相關科室要及時補充完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並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根據辨識評估結果重新編制或修訂完善作業規程、操作規程。

(5)啓封火區、排放瓦斯、綜採工作面初放、收尾等高危作業實施前,新技術、新材料試驗或推廣應用前,連續停工停產1個月以上覆產前專項辨識識評估完成後,各相關科室要及時補充完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並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並將辨識評估結果作爲編制安全技術措施依據。

(6)發生死亡事故、涉險事故、出現重大事故隱患或所在省份發生重特大事故後的專項辨識完成後、各相關科室要及時補充完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並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並根據辨識結果修訂完善設計方案、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等技術文件。

(七)風險管控

1、管控措施

(1)每年由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領導組組織制定安全風險預控管理實施方案,確保人員、技術、資金有保障。

(2)採取設計、替代、轉移、隔離等技術、工程手段,制定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並符合相關規定

(3)對劃定的重大安全風險區,由風險管控領導組根據具體情況劃定作業上限人數。

2、監督檢查

(1)定期檢查

①礦長每月組織對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管控效果進行一次檢查分析,針對管控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調整完善管控措施,並結合年度和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結果,佈置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明確責任分工。

②分管負責人每旬組織對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實施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檢查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完善改進管控措施。

2、現場檢查

(1)所有帶班礦領導要嚴格執行《煤礦領導帶班下井及安全監督檢查規定》與礦領導下井帶班制度,跟蹤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並填報重大安全風險管控表。

(2)各級安全管理人員要對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責令立即或限期整改。

(3)場安全員、瓦斯員要對當班所管區域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責令立即或限期整改

(八)保障措施

1、信息與溝通

煤礦應建立並保持程序,以確保員工與相關方能夠及時獲取風險預控管理信息,並可相互溝通、告知,煤礦應確保:

(1)各級要保證職工參與風險預控管理方針和程序的制定、評審;

(2)各級要保證職工參與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估及管理標準、管理措施的制定;

(3)班組長要明確現場或當班急救人員,並確保不職工瞭解誰是現場或當班急救人員;

(4)班組長必須組織當班職工進行班前、作業前風險評估,作業中存在不符情況,應及時彙報,並組織班後或作業後評估,並留有記錄。

(5)各級應採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實現對安全風險記錄、跟蹤、統計、分析等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

2、教育培訓

(1)所有入井人員安全培訓內容包括年度和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結果及本崗位相關的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

(2)培訓中心每半年至少組織參與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工作的人員學習1次安全風險辨識評估技術,第二次必須於10月份前完成。

3、資金保障

煤礦應建立並保持安全投入資金管理與控制程序,爲實施和改進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並符合:

(1)礦長對安全投入資金進行統一決策、管理、支配;

(2)財務科對安全專項資金的提取、使用應遵循“統籌安排、突出重點、注重實效、規範使用”的原則,確保專款專用;

(3)後勤副礦長負責對安全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確保投入的安全資金有效使用。

4、安全文化保障

(1)煤礦應加強安全文化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動。

(2)培訓中心要認真組織各科隊推行一崗雙述安全工作法。

5、員工不安全行爲管理

(1)員工准入管理

勞資科應建立並保持員工准入管理標準,員工准入管理標準應,明確崗位設置要求和崗位需求計劃和准入條件(包括員工身體條件、專業技能、文化水平等)。

(2)員工不安全行爲分類

安全科要認真制定三違處罰管理辦法,對煤礦可能出現的不安全行爲進行分類,並嚴格監督實施。

(3)員工培訓教育

培訓中心要建立健全職工培訓檔案,認真制定年度培訓方案,並嚴格進行落實。

6、制度保障

(1)各相關科室要認真組織制定與全風險預控管理相關的目標、責任、獎懲、舉報、投入保障、風險控制、員工行爲、文化建設、安全會議、教育培訓、技術審批、安全監測、人員操作、設備使用、應急救援、監督檢查、考覈評審、災害預防、人員入井、跟班帶班、班組建設、衛生健康、環境保護等管理制度,並確保:

①各相關科室負責相關制度的制定、修訂。

②各項規章制度制定、修訂完成後相關科室要及時與培訓中心聯繫對全體職工進行培訓。

③培訓中心要加強對各項制度的培訓監督。

④質量標準化辦公室負對相關制度的制定、修訂、培訓的監督檢查進行考覈。

2、煤礦應建立並保持程序,以識別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和相關要求,並確保:

煤礦相關活動遵守適時的法律、法規、標準和相關要求;

(2)每年至少評價一次本單位對在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和相關要求的遵守情況,並形成評價報告;

(3)及時更新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和相關要求的信息,並將這些信息傳達給員工和其他有關的相關方;

(4)資料齊全完善,有目錄清單。

(三)辦公室應建立並保持程序,以規範體系文件、記錄的管理,保證在體系運行的各個場所、崗位都能得到相關有效的文件、記錄,並確保:

(1)文件收發、傳達、歸檔;

(2)文件收發、歸檔應有記錄,並形成目錄清單;

(3)作廢文件有標識,銷燬文件有記錄,無在用的無效、失效文件;

(4)與風險預控管理體系相關的各種記錄應字跡清楚、標識明確,並可追溯相關的活動;

(5)記錄保存和管理應便於查閱,避免損壞、變質或遺失,並明確記錄保存期限。

7、技術保障

技術科應建立並保持安全技術管理與控制程序,以消除和控制重大危險源。並符合:

(1)應優先採用國際、國內先進安全技術標準、方法、工藝、設備、設施;

(2)及時根據生產作業過程中的實際制定或安排相關科隊專項安全技術方案。

8、各業務科室要加強對各生產要素的管理

起源 篇三

金融風險管理的產生與發展主要得益於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在過去的三十多年時間內,世界經濟與金融市場的環境和規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金融市場大幅波動的頻繁發生,催生了對金融風險管理理論和工具的需求;其次,經濟學特別是金融學理論的發展爲金融風險管理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最後,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迅猛發展爲風險管理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與保障。

世界經濟環境主要發生了以下兩個方面的變化: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浪潮席捲全球。世界各國的經濟開放程度逐漸提高,任何國家的經濟發展、經濟政策的制定都受到外部經濟環境的制約;其次,20世紀70年代初,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宣告了世界範圍內的固定匯率制度的衰落。從此以後,公司以及個人就必須要面對諸如匯率風險等各種各樣的金融風險了。特別是在過去短短的十多年內,爆發了幾次震驚世界的大規模金融危機,如1987年美國的“黑色星期一”大股災,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等等。這些事件的發生給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同時也使人們意識到了金融風險管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2O世紀7O年代以後,新古典經濟學佔據了經濟學研究的主流地位。新古典經濟學建立了一套基於信息和不確定性的經濟分析框架,從而使人們對傳統的經濟發展理論和模式進行了重新審視。同時,2O世紀6O年代以後,金融學作爲-FJ獨立學科的地位得以確立。期間產生了大量爲廣大金融學理論界和實務界廣泛接受和運用的經典金融理論和模型,比如說,20世紀60年代由被稱爲“有效資本市場之父”的尤金·法瑪提出的“有效市場假說”,威廉·夏普和約翰·林特納等人創立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斯蒂芬·羅斯的“套利定價模型”以及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Model)等。上述經濟和金融理論的確立,爲金融風險管理理論和工具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計算機硬件技術和軟件開發能力的迅猛發展,使人們有能力運用數學模型、仿真模擬等手段來解決各種金融風險管理問題,從而直接導致了2O世紀8O年代一門新興學科——“金融工程學”的產生和發展。

風險管理的內容包括什麼 篇四

一、風險及風險管理的概念

企業風險指未來的不確定性對企業實現其經營目標的影響或者指對企業目標實現過程中有不利影響的某一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以能否爲企業帶來盈利機會爲標誌,將風險分爲純粹風險(僅帶來損失一種可能性)和機會風險(帶來損失和盈利的可能性並存),通過對風險概念的解讀,不難發現風險是把雙刃劍,其蘊含着造成損失的可能性,又蘊含着轉化爲利益的機遇。

全面風險管理指企業圍繞總體經營目標或戰略,制定風險管理策略,在公司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和業務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落實風險理財措施,培育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建立健全風險管理的組織體系、信息系統和內部控制系統的過程和方法。主要內容包括目標確定、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價和風險應對。

企業風險管理的舉措 篇五

(一)深化全員危機意識,統一企業風險文化

《COSO: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中強調企業風險管理是企業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員工共同參與的一個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各個層次員工的思想、行爲等影響,所以提升全員危機意識、風險意識,努力使意識印在腦海裏,溶化在血液中,落實在行動上,將是推動企業風險管理的保障,加強企業風險文化的培育將是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