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風險管理的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風險管理的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優化整合業務風險,統籌企業風險管理 篇一

爲避免業務部門過度風險管理給企業帶來機會損失的可能性,風險部門應該從企業層面上總體把握分散於企業各層次及各部門的風險暴露,以統籌考慮風險對策,防止分部門分散考慮與應對風險,如將風險割裂在市場、財務、工程、安全、質量、人力資源、審計、預算等部門,並考慮到風險事件之間的交互影響,防止兩種傾向:一是部門的風險處於風險偏好可承受能力之內,但總體效果可能超出企業的承受程度,因爲個別風險影響並不總是相加的,可能是相乘的;

二是個別部門的風險暴露超過其限度,但總體風險水平還沒有超出企業的承受範圍,因爲事件的影響有時有抵消的效果。因此,還能進一步承受風險,爭取更高回報與成長的空間。按照風險組合與整體管理的觀點需要統一考慮風險事件之間以及風險對策之間的交互影響,統籌風險管理方案。

梳理經營管理流程,識別標識風險節點 篇二

企業各業務部門(包含項目部)應該梳理所經營業務範圍內的所有流程,以流程爲着手點,以資金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直接損失、無形損失等等標準進行流程的再造與梳理,標識出流程中的各個風險節點,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對成本進行管控,而且還可以將風險進行掌握。

目標 篇三

金融風險管理的最終目標是在識別和衡量風險的基礎上,對可能發生的金融風險進行控制和準備處置方案,以防止和減少損失,保證貨幣資金籌集和經營活動的穩健進行。

起源 篇四

金融風險管理的產生與發展主要得益於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在過去的三十多年時間內,世界經濟與金融市場的環境和規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金融市場大幅波動的頻繁發生,催生了對金融風險管理理論和工具的需求;其次,經濟學特別是金融學理論的發展爲金融風險管理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最後,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迅猛發展爲風險管理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與保障。

世界經濟環境主要發生了以下兩個方面的變化: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浪潮席捲全球。世界各國的經濟開放程度逐漸提高,任何國家的經濟發展、經濟政策的制定都受到外部經濟環境的制約;其次,20世紀70年代初,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宣告了世界範圍內的固定匯率制度的衰落。從此以後,公司以及個人就必須要面對諸如匯率風險等各種各樣的金融風險了。特別是在過去短短的十多年內,爆發了幾次震驚世界的大規模金融危機,如1987年美國的“黑色星期一”大股災,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等等。這些事件的發生給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同時也使人們意識到了金融風險管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2O世紀7O年代以後,新古典經濟學佔據了經濟學研究的主流地位。新古典經濟學建立了一套基於信息和不確定性的經濟分析框架,從而使人們對傳統的經濟發展理論和模式進行了重新審視。同時,2O世紀6O年代以後,金融學作爲-FJ獨立學科的地位得以確立。期間產生了大量爲廣大金融學理論界和實務界廣泛接受和運用的經典金融理論和模型,比如說,20世紀60年代由被稱爲“有效資本市場之父”的尤金·法瑪提出的“有效市場假說”,威廉·夏普和約翰·林特納等人創立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斯蒂芬·羅斯的“套利定價模型”以及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Model)等。上述經濟和金融理論的確立,爲金融風險管理理論和工具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計算機硬件技術和軟件開發能力的迅猛發展,使人們有能力運用數學模型、仿真模擬等手段來解決各種金融風險管理問題,從而直接導致了2O世紀8O年代一門新興學科——“金融工程學”的產生和發展。

拓展內容:金融風險管理指的是什麼 篇五

一、金融風險管理

金融風險管理就是營利性組織和非營利性組織衡量和控制風險及回報之間的得失。金融風險管理這個詞彙是金融語言的核心。隨着金融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金融風險日趨複雜化和多樣化,金融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愈加突出。金融風險管理包括對金融風險的識別、度量和控制。由於金融風險對經濟、金融乃至國家安全的消極影響,在國際上,許多大型企業、金融機構和組織、各國政府及金融監管部門都在積極尋求金融風險管理的技術和方法,以對金融風險進行有效識別、精確度量和嚴格控制。

全面改善內部環境,提供風險管理基礎 篇六

企業的內部環境是風險管理要素的基礎,爲其他要素提供規則和結構,內部環境影響企業戰略和目標的制定、業務活動的組織和風險的識別、評估和執行等等,還影響控制活動的設計與執行、信息和溝通系統以及監控活動。內部環境包括公司治理結構、員工道德與勝任能力、人員培訓、經營模式、分配權利與職責方式等,只有改善內部環境中不適應的環節,努力培育出與風險管理運作相適應的內部環境,從而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風險管控管理制度 篇七

一、目的:

識別、評價影響職業安全健康的危險源,確定、更新《重大危險源清單》,爲公司職業安全健康目標的制定和危險源的控制提供依據。

二、適用範圍:

適用於公司在各項管理、生產和服務過程中危險源的識別、評價、確定和更新。

三、術語

1、事故:造成死亡、疾病、傷害、損壞或其它損失的意外情況。

2、事件:造成或可能導致事故的情況。

3、危險源(危害):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

4、相關方:關注組織的職業安全健康狀況或受其影響的個人或團體。

5、風險:某一特定危險情況發生的可能性與後果的組合。

6、風險評價:評估風險大小及確定風險是否可允許的全過程。

7、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風險的狀態。

8、可容許的風險:組織根據法律義務和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已降至組織可接受程度的風險。

四、評價時機:

1、總經理承諾常規活動每年一次(一般不超過12個月)。

2、非常規活動開始之前,遇有下列情況應在開始之前:

新建、改建、擴建項目;

技術改進項目;

生產設施的變更項目。

五、評價依據:

1、有關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

2、有關行業的規範,技術標準。

3、公司的安全管理標準、技術標準。

4、公司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

5、合同規定。

六、職責

1、各部門負責人組織本部門進行危險源的識別、評價、確定和更新,並將結果填入《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評價表》,書面報送安全環保科。

2、安全環保科負責對全公司的危險源作進一步辯識、彙總、登記及評價。

3、綜合辦公室、安全環保科負責組織各部門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以及熟悉工藝、設備、電器儀表等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風險評價。

4、安全環保科負責確認重大危險源清單。

七、評價程序

xx

八、評價方法:

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確定選擇:安全檢查表分析(SCD對設備設施(安全生產條件)、工作危害分析表(JHA)對作業活動、預危險性分析(PHA對系統危險性、HAZO就對危險性工藝等進行風險評價。

九、風險評價

1、風險評價的組織,公司設立風險評價組織。

組長:總經理。

副組長:分管安全生產副總經理。

成員:安全環保部、設備管理部、生產管理部、技術中心、工會有關人員。

2、重大危險源風險評價

(1)頻次、時機

A、安全環保部對公司級五個重大危險源(包括上報鹽城市安全局的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等),每季度評價一次,分別在每季度上旬找出其危險因素,確定其危險等級,注意其變化趨向,寫出安全評價報告,報到鹽城市安監局,制定安全措施,使其風險降低。

B、對其他危險部位每年進行兩次風險評價,分別在第二、四季度每月上旬關注其他危險部位危險動態,特別是隨氣溫變化趨勢,寫出報告報到安全環保部備案。

C、班組級危險點,每年進行一次風險評價,時間定在大中修後的10天內,針對情況變化,確定其危險程度,特別注意工藝設備變動後的人員培訓教育。

D、隨時進行風險評價,生產運行中突然出現問題或經過短暫超溫、超壓運行,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後或重大變更時,發生各類事故時或按照實際要求接受同行業事故教訓時,由公司安全環保部組織一次風險評價。

(2)重大危險源風險評價

A、依據已確定的風險評價方法、評價準則,定期進行風險評價。風險評價應從影響人、財產和環境等三個方面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分析,評價內容應全面。

B、根據風險評價,正確劃分風險等級,記錄重大風險,形成《重大風險清單》。

控制措施

A、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及經營運行情況等,確定優先控制的順序,逐項採取控制措施,並形成控制措施清單。

B、控制措施應包括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個體防護措施。

C、安全部門應建立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按照《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8)的標準確定企業的重大危險源。

D、安全部門應對重大危險源登記建檔,並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

E、安全部門應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採取的應急措施;

F、公司安全環保監察處應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及有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地方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G、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儲存設施,新建企業與周邊的防護距離應滿足國家標準或有關規定。老企業與周邊的防護距離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應採取切實可行的防範措施,並在規定期限內進行整改。

風險控制

A、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落實所選定的風險控制措施。

B、對確定爲重大隱患的項目,應建立檔案。

C、評價結果應對從業人員進行宣傳、培訓。

3、非重大危險源的評價頻次、時機。

A、按照公司生產裝置和生產管理分工,按廠房所在的位置,內部各種設備裝置及工藝性質,所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人數狀況、活動頻次等,作業流程各階段、各步驟、分析每一個生產經營活動,每個時段存在什麼危害,一旦出問題,首先會受到傷害的人員及人數,傷害程度可能性大小進行全面分析形成文件,提出措施,一方面單位以一定形式進行公佈、學習、考覈,另一方面車間備案。

B、非重大危險源評價由車間安全第一責任人任組長,由安全員、技術員和個別班組長爲成員,進行經常性危害辨識,辨識結束寫出報告,經生產處、設備處、安全處審閱批准後實施。

C、各車間按其各白的工作性質以崗位、工段或工種爲主,每年進行一次評價。當遇有重大變更時,應隨時進行。

4、風險評價結束

編制風險評價報告,除本單位留存外,還應報送上一級管理部門備案。

十、風險信息更新

A、對常規活動每年應定期進行風險評價和評審,非常規活動應在實施前進行風險評價,要求識別出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風險和隱患。

B、每年定期評審或檢查風險控制結果。

C、當發生事故或變更時,應及時進行風險評價。

評估業務風險等級,建立預警反應系統 篇八

在風險節點的基礎上,根據風險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作出風險座標圖,通過深入討論或者打分法對風險進行分級,並在座標圖中進行區域的劃分,針對每一區域進行風險管理戰略的制定,是接受還是轉移,是利用還是規避;與此同時,應該建立相應的預警反應系統,即劃分風險各階段的預警標準,以指導具體風險應對措施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