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風險管理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風險管理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風險管理的心得體會 篇一

一、企業風險管理的定位

一系列令人矚目的企業醜聞和失敗事件的發生,使人們越來越清楚的認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對一個提供關鍵原則和概念、共同的語言以及明晰的方向和指南的企業風險管理框架的需要變得尤爲迫切。《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不僅提供了關鍵的原則,還拓展了內部控制框架,關注於企業風險管理這一更寬泛的領域。

企業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它由一個主體的董事會、管理當局和其他人員實施,應用於戰略制訂並貫穿於企業之中,旨在識別可能會影響主體的潛在事項,管理風險以使其在該主體的風險容量之內,併爲主體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

COSO在對企業風險管理的定義中重點強調了7個屬性和理念:

1、一個過程,它持續地流動於主體之內;

2、由組織中各個層級的人員實施;

3、應用於戰略制訂;

4、貫穿於企業,在各個層級和單元應用,還包括採取主體層級的風險組合觀;

5、旨在識別一旦發生將會影響主體的潛在事項,並把風險控制在風險容量以內;

6、能夠向一個主體的管理當局和董事會提供合理保證;

7、力求實現一個或多個不同類型但相互交叉的目標。

COSO認爲《企業風險管理》應發揮如下作用:

1、協調風險容量(riskappetite)與戰略——管理當局在評價備選的戰略、設定相關目標和建立相關風險的管理機制的過程中,需要考慮所在主體的風險容量;

2、增進風險應對決策——企業風險管理爲識別和在備選的風險應對——風險迴避、降低、分擔和承受——之間進行選擇提供了嚴密性;

3、抑減經營意外和損失——主體識別潛在事項和實施應對的能力得以增強,抑減了意外情況以及由此帶來的成本或損失;

4、識別和管理多重的和貫穿於企業的風險——每一家企業都面臨影響組織的不同部分的一系列風險,企業風險管理有助於有效地應對交互影響,以及整合式地應對多重風險;

5、抓住機會——通過考慮全面範圍內的潛在事項,促使管理當局識別並積極地實現機會;

6改善資本調配——獲取強有力的風險信息,使得管理當局能夠有效地評估總體資本需求,並改進資本配置。企業風險管理所固有的這些能力幫助管理當局實現所在主體的業績和贏利目標,防止資源損失。企業風險管理有助於確保有效的報告以及符合法律和法規,還有助於避免對主體聲譽的損害以及由此帶來的後果。總之,企業風險管理不僅幫助一個主體到達期望的目的地,還有助於避開前進途中的隱患和意外。

二、企業風險管理的目標

企業風險管理框架力求實現主體的以下四種類型的目標:

1、戰略(strategic)目標——高層次目標,與使命相關聯並支撐其使命;

2、經營(operations)目標——有效和高效率地利用其資源;

3、報告(reporting)目標——報告的可靠性;

4、合規(compliance)目標——符合適用的法律和法規。

對於目標的實現,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一樣只能提供合理保證,而且對於不同的目標所提供合理保證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對於合規目標和報告目標而言,因爲有關報告的可靠性和符合法律、法規的目標在主體的控制範圍之內,所以可以期望企業風險管理爲實現這些目標提供合理保證。但是,對於戰略目標和經營目標而言,由於這些目標的實現還取決於一些不在主體控制範圍之內的外部事項,所以,企業風險管理可以提供合理地保證的是對目標的`實現過程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既管理當局和起監督作用的董事會及時地瞭解主體朝着實現目標前進的程度。

三、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的構成

爲了保證風險管理目標的完成,《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整合框架》提出了企業構成全面風險管理的八個要素: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項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監控。它們源於管理當局經營企業的方式,並與管理過程整合在一起,是八個互相關聯體。其中,內部環境是全面風險管理其它構成要素的基礎,影響戰略和目標的制定、經營活動的組織、對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採取的行動,進而影響控制活動、信息和溝通系統、監督活動的設計和職能。而內部環境本身由衆多要素組成,包括企業的價值觀、管理當局經營風格、權利與責任的分配和員工的發展和任職能力。董事會是內部環境中的關鍵因素,他們不僅提供合理的建議、忠告和指導,而且要對管理當局進行監督和制衡。

管理當局的態度和經營風格會影響到企業的風險偏好。目標設定主要包括長期戰略目標、短期經營目標、有效報告目標和法律法規遵循目標的設定,其中,長期戰略目標與高層目標相關,與企業任務和願景一致並提供支持,短期經營目標與企業經營的效率性和效果性相關,包括業績、盈利目標以及保障資源,有效報告目標與企業報告的真實準確完整性相關,包括對內和對外報告,涉及財務或非財務信息,法律法規遵循目標則與企業遵守使用的法律和法規相關。事項識別是指管理當局識別對主體產生影響的潛在事項,包括外部和內部因素,即確定潛在事項是機會還是風險。

風險評估是評估風險對企業實現目標的影響程度或風險價值等,有定性與定量兩種方法,定性方法包括問卷調查、集體討論、專家諮詢、政策分析、行業標杆比較、管理層訪談和調查研究等,定量方法包括統計推論(如集中趨勢法)、計算機模擬(如蒙特卡羅分析法)、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事件樹分析等,COSO建議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相結合。風險應對的部分則要求管理當局在風險容忍度和成本—收益原則下確定風險應對方案並考慮其對事項的可能性和效果的影響,然後設計、確定和實施選擇的應對方案。風險應對措施通常包括風險迴避、風險降低、風險分擔和風險承擔四種。相信大家對這四種措施都已有一定了解,在此就不再贅述了。控制活動通常包含兩個要素:確定應做什麼的政策和有效地實施政策的程序,也可以分爲預防性控制、檢查性控制、糾正性控制和補償性控制等類型。信息和溝通的部分提倡的是:企業必須有效識別、收集來源於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經營信息,並以適當的方式與相關利益者進行有效溝通。監控則是一個對風險要素當前功能及其業績質量進行評估的過程,通常通過兩種方法進行:通過持續的活動或者個別評價。持續監控建立在企業日常重複發生的業務活動和風險管理活動之上,個別評價則是在事後進行的,可以作爲對持續監控的補充。

四、企業風險管理的職能與責任

企業風險管理由諸多方面實施,每一方面都有重要的職責。一個組織中的每個人都對企業風險管理負有一定的責任。首席執行官負有最終的責任,並且應該假設其擁有所有權。其他管理人員支持風險管理理念,促使符合其風險容量,並且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根據風險容限去管理風險。董事會對企業風險管理進行監督。外部方面經常提供對實現企業風險管理有用的信息,但是他們對主體企業風險管理的有效性並不承擔責任。

五、啓示

做爲企業進行風險管理的風險管理人員,搞好風險管理應當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三個方向。

一是掌握風險管理理論知識。沒有高學識,不能站在理論高處,就不能知道什麼是風險管理的基礎所在。不曾上高樓,何曾見萬家燈火。做風險管理不能侷限於狹義的風險管理概念,還要儘量將相關理論打通來理解,比如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關係、COSO體系與巴賽爾協議體系的差異與共通之處。

二是服務於公司業務運作和發展。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風險管理的目的是什麼,風險管理是服務於企業發展目標的,是企業整體目標的一部分,是爲了業務更好地運作的。那麼風險管理人員對於業務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也極大程度地影響到風險管理的實施效果。風險管理人員要與業務條線的前臺人員保持密切的溝通聯繫,要取得相互的理解和支持。我們如果時時能以業務人員的眼光去理解業務,來對待業務發展的需求,對我們的風險管理有很大的修正空間。

三是不斷提高風險管理技術。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又對業務運作有了相當的理解,但具體的風險管理方法和工具的運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風險管理人員在工作流程的掌握和數據處理的能力比如準確性和效率性方面,也要不斷追求改進和提高的。在工作時,我們要反覆詢問自己,我們所採取的管理方法是不是完善的,所運用的工具是不是適當的,對於業務風險的判別和評估是不是切合實際的。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就不要輕下結論或提出控制,要不斷地研究和改進我們的方法和工具。

簡言之,在實施風險管理時,企業應結合自身發展階段和公司戰略,並考慮其管理基礎,制定出適合企業需要的企業風險管理體系。同時,並根據企業內外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和修正公司的企業風險管理體系,使其充分發揮規範企業管理的作用,爲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全面改善內部環境,提供風險管理基礎 篇二

企業的內部環境是風險管理要素的基礎,爲其他要素提供規則和結構,內部環境影響企業戰略和目標的制定、業務活動的組織和風險的識別、評估和執行等等,還影響控制活動的設計與執行、信息和溝通系統以及監控活動。內部環境包括公司治理結構、員工道德與勝任能力、人員培訓、經營模式、分配權利與職責方式等,只有改善內部環境中不適應的環節,努力培育出與風險管理運作相適應的內部環境,從而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企業風險管理的舉措 篇三

(一)深化全員危機意識,統一企業風險文化

《COSO: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中強調企業風險管理是企業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員工共同參與的一個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各個層次員工的思想、行爲等影響,所以提升全員危機意識、風險意識,努力使意識印在腦海裏,溶化在血液中,落實在行動上,將是推動企業風險管理的保障,加強企業風險文化的培育將是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一步。

風險管控管理制度 篇四

一、目的:

識別、評價影響職業安全健康的危險源,確定、更新《重大危險源清單》,爲公司職業安全健康目標的制定和危險源的控制提供依據。

二、適用範圍:

適用於公司在各項管理、生產和服務過程中危險源的識別、評價、確定和更新。

三、術語

1、事故:造成死亡、疾病、傷害、損壞或其它損失的意外情況。

2、事件:造成或可能導致事故的情況。

3、危險源(危害):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

4、相關方:關注組織的職業安全健康狀況或受其影響的個人或團體。

5、風險:某一特定危險情況發生的可能性與後果的組合。

6、風險評價:評估風險大小及確定風險是否可允許的全過程。

7、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風險的狀態。

8、可容許的風險:組織根據法律義務和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已降至組織可接受程度的風險。

四、評價時機:

1、總經理承諾常規活動每年一次(一般不超過12個月)。

2、非常規活動開始之前,遇有下列情況應在開始之前:

新建、改建、擴建項目;

技術改進項目;

生產設施的變更項目。

五、評價依據:

1、有關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

2、有關行業的規範,技術標準。

3、公司的安全管理標準、技術標準。

4、公司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

5、合同規定。

六、職責

1、各部門負責人組織本部門進行危險源的識別、評價、確定和更新,並將結果填入《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評價表》,書面報送安全環保科。

2、安全環保科負責對全公司的危險源作進一步辯識、彙總、登記及評價。

3、綜合辦公室、安全環保科負責組織各部門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以及熟悉工藝、設備、電器儀表等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風險評價。

4、安全環保科負責確認重大危險源清單。

七、評價程序

xx

八、評價方法:

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確定選擇:安全檢查表分析(SCD對設備設施(安全生產條件)、工作危害分析表(JHA)對作業活動、預危險性分析(PHA對系統危險性、HAZO就對危險性工藝等進行風險評價。

九、風險評價

1、風險評價的組織,公司設立風險評價組織。

組長:總經理。

副組長:分管安全生產副總經理。

成員:安全環保部、設備管理部、生產管理部、技術中心、工會有關人員。

2、重大危險源風險評價

(1)頻次、時機

A、安全環保部對公司級五個重大危險源(包括上報鹽城市安全局的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等),每季度評價一次,分別在每季度上旬找出其危險因素,確定其危險等級,注意其變化趨向,寫出安全評價報告,報到鹽城市安監局,制定安全措施,使其風險降低。

B、對其他危險部位每年進行兩次風險評價,分別在第二、四季度每月上旬關注其他危險部位危險動態,特別是隨氣溫變化趨勢,寫出報告報到安全環保部備案。

C、班組級危險點,每年進行一次風險評價,時間定在大中修後的10天內,針對情況變化,確定其危險程度,特別注意工藝設備變動後的人員培訓教育。

D、隨時進行風險評價,生產運行中突然出現問題或經過短暫超溫、超壓運行,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後或重大變更時,發生各類事故時或按照實際要求接受同行業事故教訓時,由公司安全環保部組織一次風險評價。

(2)重大危險源風險評價

A、依據已確定的風險評價方法、評價準則,定期進行風險評價。風險評價應從影響人、財產和環境等三個方面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分析,評價內容應全面。

B、根據風險評價,正確劃分風險等級,記錄重大風險,形成《重大風險清單》。

控制措施

A、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及經營運行情況等,確定優先控制的順序,逐項採取控制措施,並形成控制措施清單。

B、控制措施應包括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個體防護措施。

C、安全部門應建立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按照《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8)的標準確定企業的重大危險源。

D、安全部門應對重大危險源登記建檔,並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

E、安全部門應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採取的應急措施;

F、公司安全環保監察處應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及有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地方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G、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儲存設施,新建企業與周邊的防護距離應滿足國家標準或有關規定。老企業與周邊的防護距離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應採取切實可行的防範措施,並在規定期限內進行整改。

風險控制

A、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落實所選定的風險控制措施。

B、對確定爲重大隱患的項目,應建立檔案。

C、評價結果應對從業人員進行宣傳、培訓。

3、非重大危險源的評價頻次、時機。

A、按照公司生產裝置和生產管理分工,按廠房所在的位置,內部各種設備裝置及工藝性質,所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人數狀況、活動頻次等,作業流程各階段、各步驟、分析每一個生產經營活動,每個時段存在什麼危害,一旦出問題,首先會受到傷害的人員及人數,傷害程度可能性大小進行全面分析形成文件,提出措施,一方面單位以一定形式進行公佈、學習、考覈,另一方面車間備案。

B、非重大危險源評價由車間安全第一責任人任組長,由安全員、技術員和個別班組長爲成員,進行經常性危害辨識,辨識結束寫出報告,經生產處、設備處、安全處審閱批准後實施。

C、各車間按其各白的工作性質以崗位、工段或工種爲主,每年進行一次評價。當遇有重大變更時,應隨時進行。

4、風險評價結束

編制風險評價報告,除本單位留存外,還應報送上一級管理部門備案。

十、風險信息更新

A、對常規活動每年應定期進行風險評價和評審,非常規活動應在實施前進行風險評價,要求識別出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風險和隱患。

B、每年定期評審或檢查風險控制結果。

C、當發生事故或變更時,應及時進行風險評價。

風險管理的`心得體會 篇五

一、企業經營中的存在風險

1.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

首先是政治法律因素,涉及市場秩序、交易公平與社會誠信的法規制度基礎。如果違法與合規經營之間的空間或自由度過大,監管不力導致投機收益的產生,而合規經營又不能被及時認可,還要支付守法成本,就會導致市場規則被逐漸淡化、扭曲或踐踏。二是經濟因素、全球化因素,影響着行業競爭、交易規則等經濟行爲。三是社會大環境、文化氛圍,影響着企業參與市場交易活動的心態和行爲。企業風險管理需要有社會誠信、守法的大環境,需要得到全社會的一致認同。

2.內部環境因素的影響

企業內部環境的本質是內部成員個體與集體行動的協調關係、利益分配關係與制度安排,影響着企業的組織結構、運行機制和運作模式,是風險管理的組織基礎。由於人的知識、經驗與理性有侷限性,缺乏有效監管的。內部環境能夠產生機會主義,形成或誘發風險因素,並能夠影響風險管理的其他要素,從而影響風險管理目標的實現路徑、效率和效果[1]。推行風險管理還需要一定的基礎資源條件。包括風險分析技術、信息數據與管理信息化支撐,資金、人才等資源條件的硬基礎,還有內部環境中的公司治理結構、激勵制度設計、管理成熟度與組織文化等軟基礎。

3.利益相關者的阻力與影響

企業內外環境中的多種因素,通過利益相關者來影響管理變革的具體環境,利益相關者的思想認識、動機和意願直接影響着企業風險管理的進程和效果。在企業推行風險管理的過程中,關係最爲直接的利益相關者主要有外部監管者、推動者和評價者,內部的領導者、組織者、執行者。由於角色不同、利益關係不同,各利益相關者在風險因素髮展到風險事件、產生風險結果(損失或收益)的風險運行全過程中,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風險後果,包括風險收益或損失的差異。這種差異就使涉及利益關係調整的管理變革面臨多種干擾。

二、企業風險管理控制

1.加強政策風險管理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國家及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會對企業的經營效益產生直接影響。比如筆者所在的企業,由於是涉及到民生的國有控股企業,企業產品的定價受到價格管理部門相關政策的限制,企業在進行相關的生產和銷售時,若一味追求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不顧及社會效益,企業甚至公衆的利益將會承受巨大的損失,因此企業不僅要適應顧客需求,還要時刻注意相應的社會責任,使兩者很好的結合,才能避免相應的風險。

2013年以來,中央提出的有關“八項規定”,限制“三公消費”政策對企業經營影響較大,因公務差旅與公務飲食消費受到限制,令企業接待的商務會議規模與數量以及高檔餐飲上座率均相應下降,這對大部分服務行業以及行業上下游產業鏈的營業收入均產生一定的衝擊。爲了應對這一政策風險,企業應根據市場新動向,提前部署營銷策略,重新定位目標市場,靈活整合產業資源,調整客源結構,設計符合新市場需求的產品組合,適時推廣促銷活動,提高市場佔有率,積極擴大企業盈利空間,將政策風險對企業經營效益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

2.加強法律風險管理

加強對合同等法律文件的管理,切實防範法律風險,維護企業權益。企業的所有合同條款,包括銷售合同、物品採購合同、工程類合同、物業租賃合同、勞務合同等等都應充分聽取企業法律顧問的專業意見,要求在法律顧問審閱所有合同條款後,合同纔可執行。重要承諾以正式書面回覆確認,避免法律糾紛。企業與客戶或是相關部門的承諾都應以正式的書面回覆確認,以書面往來等穩妥方式保障企業權益,避免口頭承諾造成日後舉證困難的法律風險隱患,進一步規避潛在的法律糾紛[2]。

3.應對內部環境的不利影響

首先,在企業組織層面形成統一的思想認識和管理思維。企業決策者要順應風險管理的大趨勢,能夠認同並遵守市場運行規則,在合規守法、遵從商業倫理的思維框架下從事企業經營管理。要積極構建符合風險管理要求的公司治理結構和管理關係,形成自上而下統一的風險管理意識,爲風險管理提供變革的組織基礎。

其次,重視內部溝通協調,形成全員參與的一致行動。風險管理要特別關注“人”在風險管理過程中的角色和作用。變革的推動者、決策者要通過有效溝通,引導各方正確認識風險管理的過程與結果,提升各方的參與度;要用風險管控的閉環管理解決羅素悖論中“理髮師的頭髮沒人剪”問題,使各級成員都能夠真正接受並主動參與風險管理。

再次,通過風險管理與實際業務的融合,使企業管理活動與風險管理相適應。企業推行風險管理的內生動力來源於對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促進。要細緻考慮風險管理工作與日常業務工作的融合,明確“管理風險”和“風險管理”的關係、定位與分工,通過有效的風險管理促進流程優化與管理提升。

4.建立風險預警體系

企業不僅應定期對日常經營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排查,提前部署應對風險的措施,做到及時糾正相關業務流程,還需不斷健全有效的風險預警體系,利用信息化系統中的統計模型,運用單因素變量與多因素變量對重大的市場風險,運營風險等進行綜合的定量與定性分析,進一步從風險規避,風險降低,風險分擔,風險承受等多方位評估風險,從而更好地預測風險,制定合理的經營決策,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

風險管理心得體會 篇六

2xxx年3月我段在全面總結房建多年來安全管理中取得的經驗以及對一些典型事故案例進行認真剖析的基礎上,明確了全段各專業管理中需要高度關注和嚴格控制的安全風險環節,制定了安全風險控制措施。

安全是段生產經營的永恆主題。加強安全風險控制,是“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爲主、綜合治理”方針的重要體現,是抓好安全管理的重要舉措,是確保安全生產穩定有序的重要手段。

那麼,怎樣才能讓安全風險控制措施落地、生根、發芽、結果呢?我認爲,關鍵還是在於抓好落實。

一是要抓好安全風險意識的強化。要把安全風險意識根植於幹部職工的思想深處,貫穿到現場施工的全過程,增強搞好安全生產的自覺性。要採取有效措施,讓幹部職工牢固樹立“三點共識”,做到任何時候都把安全作爲大事來抓,任何情況下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來考慮,任何影響安全的問題都要立即解決,牢牢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動權。 二是要抓好安全風險過程控制。以人身和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爲重點,建立有施工現場項目部特點的安全風險控制體系,增強防範安全風險的能力。突出人員、設備和管理三大要素,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科學確定安全風險點,制定和落實管控措施,實現對各種安全風險的有效控制。以落實安全管理規範化和職工作業標準化爲重點,完善規章制度和各崗位的作業標準,實現對現場施工作業的有效控制 三是要抓好安全風險應急處置。進一步完善非正常情況下各項安全措施,分系統、分層次、分崗位制定應急處置預案,明確處置流程、處置措施和職責分工,做到簡明實用、便於操作。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應急處置演練,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做到應急有備、響應及時、處置高效。

四要抓好安全風險管理的考覈評估。建立安全風險評估機制。對安全風險管控實行有效的監督,進行定期評審考覈,對風險防控不力的,及時進行糾正;對觸及風險 “紅線”的,尤其是可能引發嚴重事故的問題,嚴肅追究責任,提高安全風險管理的效能。

總之,實行安全風險管理,關鍵在於緊盯消除風險的目標、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真正把我段安全風險控制措施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

2xxx年6月

行動方案執行100%,確保控制活動100% 篇七

在風險預警標準的指導下,對風險關鍵點、風險責任部門(人)、防控規則、具體應對措施等進行詳細的描述,使風險防控方案可操作,風險管理常態化;在業務執行過程中嚴格按照制度、流程進行操作,確保控制活動的落實,達到風險防控、成本管控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