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大學語文的心得體會多篇

學大學語文的心得體會多篇

學大學語文的心得體會篇1

在這一學期,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學習了大學語文。在老師的教導下,我明白大學給我們開這門課的目的是培養我們今後在職業生涯對應用文體的應用能力,加強我們的口才,提高我們的競爭力,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以前一直認爲,語文嘛,無非就是叫你這樣去鑑賞詩歌詞賦,怎樣去找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怎樣去體會一篇文章的美。但現在美味人事到自己錯了,真的錯了。剛開始上了兩節語文課,老師就讓我們瞭解了大學爲什麼要給我們開這樣一門看起來沒有多大用處的課程,讓我們知道大學語文不僅僅是教怎樣寫鑑賞詩歌辭賦,它還教我們怎樣寫應用公文,還教我們怎樣鍛鍊口才,那些都是在我們今後的職業生涯中極其有用的東西,誰都不敢說,他再今後的職業生涯中不會用到“應用公文”,而僅僅是沉浸在那些你看都看不懂的文章的欣賞之中。《高職實用語文能力訓練》,從這書名中我們就應該能看出:大學語文不同於以前我們所學的語文。

在第一節課,老師就開始教我們利益,比如我們的坐姿,走路,如何表示對他人的尊重等等,這些東西,就已經是完全脫離我們印象中的語文課程了,在之後的一整個學期,老師都在對我們言傳身教,使我們獲益良多,在這半年中罵我們學到的不是鑽到書堆中,讀者深奧對不實際的理論,而是如何創造實際中有用的東西,這些是我職業中一定會用到的東西,卻是我們所缺乏的,那就是應用公文的寫作。

在學習中,我知道了應用公文有十三種,它們都有自己的格式,有自己的模板,但我卻不知道如何去貫通。於是,在老師的知道下,我知道,它們是有共通之處的,是可以用一個膜拜去寫作的。知道公文不是小說,它不會讓你看起來流連忘返,更不是散文,讓你看一兩遍都看不出它在講什麼,它要求的是言簡意賅,語言簡短,而意思明確,不需要什麼華麗的辭藻,不需要什麼生動的比喻,只需要你把你要說的,要表達的,言簡意賅的說清楚,讓人家一看就知道該做什麼,就可以了,這是我對應用公文的理解。

在這一學期的學習中,我有過慌神,因爲我一時難以接受大學語文,十幾年的語文學習,使我對語文的理解已經根深蒂固,不過還好,老師的教學方式讓我很快地融入大學語文的學習中,並且每次的錯也我都很認真地完成,每堂課我都很認真地聽,每篇文章我都很仔細地去讀,盡我最大的努力去學習。語文的學習不是一觸而就的,而是一個終身的,實踐的過程。因此,老師的教學方式使我感觸很深,那就讓學生自己備課,並上講臺講課,再由老師點評。

以前上課時,如果哪個老師有哪一點沒講好,我就會跟同學一塊,指點老師的不足,認爲他們講的課好無聊,我自己上還能講得更好。終於,上大學後,我有了這樣的機會,那就是學校提出的要求,安排學生上臺講課,自己備講課稿。剛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我很興奮,終於有表現的機會了,並不斷地再腦海裏想象着自己上課時的情景:應付自如,滔滔不絕,並且想着到時要做些什麼樣動作才能讓自己感覺更瀟灑……

在接下來的備課過程中,困難重重,一來是我沒跟同組其他成員達成團隊合作。因此有些方面備課效果不好;二來我選的是古文,有句話說的好,“現在的學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我把學生們最怕的古文選來作爲講課內容,而備教材,不僅要知道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還要聯繫上下教材,準確的把握你所教的這節課的知識、能力、情感目標。因此所備教材內容雜亂,沒有把握住輕重點,這就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我漸漸地感覺到力不從心,原來做老師並不輕鬆。

在經歷了一週的煞費苦心之後,我那從四面八方收集整理得來的備課稿中終於出來。爲了寫這份備課稿,我曾一次性在網吧待了幾個小時,查找資料,也去找過其他的教案來參考,又去圖書館翻閱關於《春江花月夜》更詳細的資料。這些資料,打印出來後一共七頁紙。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得來的成果,一週來的鬱悶全拋到了腦後,興沖沖地到班上後,找來其他組員,開始分配任務,並商量了一些講課步驟,就等着時間的到來。

終於輪到我講課了,我心裏既興奮又有些緊張,興奮的是因爲我沒想到自己居然能上臺講課,多天的努力終於可以展示出來了,緊張的是沒有把握講好課,畢竟這是第一次,而且講古文,最大的難題便是調動積極性。果然,如之前所預料,上課沒多久,同學們就開始無精打采,而我也因爲資料太多,沒能分配好時間,導致後面的講課內容全亂了,很多準備的內容都沒有講。

這次的上臺講課,給我的最大感受便是:當老師,不容易啊。當然講課最終結果對我來說是失敗了,但卻也使我獲益良多。第一,這次講課,使我更深刻地瞭解了教師這一職業,知道了老師爲了給學生上一節課是多麼的不易。平時上課,我們不但不聽課,還說話聊天,無視老師的存在,而當自己站講臺上看下面的同學也是同樣的情況後, 我終於知道了老師心裏的滋味,因此,這次活動教會我們要尊重老師。第二,這次活動,讓我更加深刻體會到團隊的作用。老師在安排活動時,讓我們五人一組,評分自然以組爲單位,這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增強我們的集體榮譽感,鍛鍊我們的團隊合作能力。一個好漢三個幫,一條籬笆三個樁,一個人的能力始終不如一個團體強,只可惜,這次活動沒能領會到老師的用意,不能發揮出更大的團隊力量,不過,它還是加強了我們對團隊合作的認識,我想,如果今後再遇到需要團隊合作的情況,我一定會讓其發揮出應有的力量。第三,許多東西不在於多,而是在於精,這次備課,找的資料太多了,因爲害怕內容不夠,到時講課面臨尷尬的時間太多,而且本身古文內容就多,再加上對內容的不熟悉,使得自身沒能把握內容分寸,時間分配不合理,直接導致了講課的失敗。第四,這次活動,也讓我學會了閱讀,因爲在備課過程中,爲了把課講好,我們會從多方面、多角度地去看待同一個問題,讀懂作者的心思,體會他們的心境,感受他們的思想,這樣才能夠真正得欣賞一篇文章。除了以上這些,我們還學會了冷靜,學會了如何去把握輕重等。

這個學期,老師除了安排了講課活動外,還給我們佈置了另一項任務,那就是課外閱讀,讀一本你覺得好的書。我選擇的是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

學大學語文的心得體會篇2

語文是語言文字的簡約式統稱。語文是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文字的能力和語言知識及文化知識的統稱。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語文知識幾乎包羅萬象。語文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哲學認爲語文是進行表述、記錄、傳遞口頭或書面信息的文字言詞的物質存在形式;語文是描述事實、引證思維、陳述思想、表達意志、抒發情懷以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種意識存在內容。而大學語文帶給我的確是無盡的享受和人生的思考。在我看來大學語文,已經不是簡單的一門大學學科,她豐富了我們的思想,洗滌我們的靈魂。

通過這一個學期以來對語文的學習,讓我發現在大學學習語文與中學是非常不同的。在大學,學習語文更多的是強調能從欣賞語文的角度上出發,語文沒有像以往學習時枯燥乏味的練習,沒有以往的那種生搬硬套,她不再要求我們爲了考試而循規蹈矩地學習。相反,她是讓我們在愉悅的氛圍中通過對她的接觸和了解逐漸去感受語文的獨特文化魅力,以自己的真實來承接她所表達的真實情感。在這種輕鬆自主的環境之下,我自己認爲更能發揮自己的長處,去學習和吸收並掌握知識。這樣的學習方法猶如我們的人生,剛開始我們必須爲了生存學習文化知識,學習生存方法,但是當我們能獨立自主時,我們的生活也便不再是一般的生存下來,活下去。我們的生活是去享受世界的美好,去聆聽大自然。去昇華我們的人生。現在,大學語文的學習已經告一段落,但是她給我人生的思考卻永遠不會停息。她不僅給了我更爲豐富的語言知識,還如那最溫暖的晨光溫暖着我,讓我在累的時候停下來,爲了明天的昇華,整裝待發。

漢語——我們的母語。儘管買我們從一出生就開始學習,但漢語言文學博大深奧,未必我們各個精通。然而,學習大學語文,我們對基本的語言知識技能有了掌握和運用,系統的學習了語法規則。尤其是在這歷史悠久的雲南農大,我盡情的在書海中沉醉,體驗到的不僅是學到博大精深文學的成就感,更是一份對母語的強烈熱愛。從《詩經》到漢樂府,從唐詩宋詞到明清小說,從中國古典到外國經典,語文承載的不僅僅是人類智慧和勞動的結晶,更傳承着中華厚重的文化和經久不衰的思想之光。我驚歎於先哲們睿智的頭腦,被無數文人墨客恨意的才氣說震撼,更沉醉於流傳萬世而不滅的經典之中。我讚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我欽佩,華夏兒女才智驚人;我迷醉,千古美文精妙絕倫。“啊,我親愛的祖國!”每當徜徉在經典中的時候,我就想這麼高聲吟詠一句,尤其是在今天,當你看到無數的白皮膚·黑皮膚·藍眼睛的人們捧着漢語書時,但你微笑着用英語和他們交流中華名著時,但你聽到他們用結結巴巴的漢語和你交談時,一種來自內心深處的自豪,一種深埋了幾百年的揚眉吐氣的自豪,像彩虹一樣的繽紛色彩的絢麗光環將你包圍,享受這世界最矚目的光輝。大學語文你給我的還有民族自豪感。

在金錢腐蝕權力,物慾吞沒崇高的今天,我們需要一片寧靜的天空,讓我們放飛思想,放飛靈魂。當我們看到某某高管腐敗落馬時,我們需要大學語文給我們一個靈魂昇華的天堂,讓我們堅信泱泱大國,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廉之風必定會打敗那些歪風習氣。當我們爲某一次的困難止步不前的時候,我們需要大學語文給我們一個充滿力量的擁抱,讓我們期待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豪邁。當我們在大學生活中迷茫時,我們需要大學語文給我們敲響警鐘指明道路,讓我們憧憬雨過天晴後的美麗與溫暖。大學語文,你必將陪伴我終生,我也必將受益終生。

學大學語文的心得體會篇3

這學期我們開設了《大學語文》課程,經一學期的學習,我對大學語文知識有所掌握,同時,對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及外國的優秀文學有了新的、較爲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我感受到了學習語文不只是課堂內老師的講解,更是出於自己對語文或者說對文學的一種熱愛,一種欣賞。

儘管我們從一出生就開始學習,但漢語言文學博大深奧,未必我們各個精通。然而,學習大學語文,我們對基本的語言知識技能有了掌握和運用,系統的學習了語法規則。大學語文與我們以往國中和高中學習的有所不同,它更多的是強調能從欣賞語文的角度上出發,語文沒有像以往學習時枯燥乏味的練習,它不再要求我們爲了考試而循規蹈矩地學習。相反,它是讓我們在愉悅的氛圍中通過對它的接觸和了解逐漸去感受語文的獨特文化魅力。在學習當中,我們分別學習了中國的詩歌、散文、戲曲和小說。一方面,對語文的學習使我們的國學文化積累有了一定的幫助,另一方面,它通過文化的手法像我們展示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尤其是在這歷史悠久的千年學府,讓我盡情的在書海中沉醉的同時,也培養了我的悟性和對美的感受,提升了我的修養。

從《詩經》到漢樂府,從唐詩宋詞到明清小說,從中國古典到外國經典,語文承載的不僅僅是人類智慧和勞動的結晶,更傳承着中華厚重的文化和經久不衰的思想之光。我驚歎於先哲們睿智的頭腦,驚歎於文人墨客的才氣,驚歎於那流傳萬世而不滅的經

一首《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追尋的恍惚迷離,詩意的朦朧唯美,彷彿是棉紗線的神祕女郎,彷彿是蒙娜麗莎的微笑??每個人讀後都各自詮釋着心中的嚮往。在年少輕狂的青年人眼裏,“伊人”是心中美好的戀人;在求賢若渴的政客眼裏,“伊人”

是寶貴的助手,遙遠而美麗。大學語文啓發的正是這樣一種發散思維,多角度,多立場地看問題。以前,雖然學了那麼多年語文,但從未這樣深入的分析,體會鬼文學這種立體的美感。應試教育束縛了我們斯文的翅膀,而在大學裏,我們幸好有找到了那些遺失的美好。

雖然如今,人們對大學語文的教育提出質疑,但還沒有得出實用結論之前,學習大學語文,偶爾回顧一下經典,在忙碌的鑽研中給心靈一個暫時休憩的家,何樂而不爲呢?

當我們目睹金錢腐蝕權力,物慾吞沒崇高而感到萬分困惑時,當我們面對無情的生存競爭,“讀書只爲稻粱謀”時,讓大學語文課帶我們走進文學天地,去與人類最優秀的心靈對話。

我以爲,學習大學語文,首先是爲了培養我們對美的感受力,陶冶我們的性情,提高我們的文學藝術修養。而文學藝術在激發人的精神的豐富性、保存和發展人對世界的多樣性想象方面,是其他東西不可替代的。在這個消費主義和功利主義喧囂塵上的時代,人們的生活與心靈越來越粗糙化和粗鄙化,而文學藝術可以潤澤我們的靈魂。大學語文就是一門帶領大家賞析文學經典的課程,在賞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陶冶情趣,提升境界,徹悟生命。

在這裏,我們可以瞻仰到壯觀的人格之美:屈原的獨立不遷、陶潛的沖虛高遠、李白的豪邁飄逸、杜甫的憂情熱腸;還有僵臥孤村猶思報國的陸放翁,欄杆拍遍淚灑衣襟的辛棄疾,拼將熱血力挽乾坤的秋瑾??真是言爲心聲,文如其人哪,滾燙的詩篇正是他們人格的顯現。這人格的聖光會照亮我們,使我們摒棄爲一己私利而營營苟苟的庸碌生活,在大至人生的進退取與,小到日常的飲食起居中,健全自己的人格,並努力使之臻於完美。

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慷慨悲壯的“建安風骨”、生氣盎然的“盛唐氣象”,還可以遇到命運坎坷卻終身歌唱土地與太陽的艾青,以及鄉愁濃郁而堅守中國文化傳統的余光中??堅強樂觀是整個中國文學的基調,雖然有些作家個人面臨黑暗世事,個人命運多舛,但他們並不悲觀頹唐,“入世”則建功立業,“出世”則擁抱自然。不僅是詩文,在戲曲中也常常洋溢着樂觀精神,與西方古代悲劇中主人公在命運面前的無力相比,我國戲曲中的善良人民哪怕死去,也會化仙變神,懲治邪惡,伸張正義。讀着這樣的作品,我們怎會不受感染和薰陶呢?又怎麼會不昂揚進取,追求崇高的生命價值呢?

在這裏,我們可以還受到優雅品味的陶冶。品味是一種藝術修養,也是一種人生修養。藝術品味高的人用“詩眼”觀察生活,用“詩心”體味生活,待人率真,處世樸拙。這在人心被銅臭所浸染、社會被假貨充斥之時,不啻是一劑自救的良方。要自救還可以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去淨化靈魂。許多文學作品能夠引導人們欣賞和熱愛大自然:例如“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壯闊、“平沙茫茫黃入天”的蒼茫,“玉鑑瓊田三萬頃”的澄澈,“波心蕩、冷月無聲”的悽清,等等。

學習中國文化,這極大的培養了我們當代大學生對於祖國文化的熱愛,也增強了我們的愛國情操和文化責任感,而且,大學語文讓我從哲學的角度去審視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大學語文所提倡的“以人爲本”和“人文精神”,幫助我認識了“我自己”,即傾聽自我心靈深處的呼聲和需求,學會去愛人,去關心人,達到對個人和社會的終極關懷。我個人覺得,在弘揚文化的今天,大學語文讓我們體驗了中國傳統文化和人文語文的魅力和智慧,實現了科學和人文的迴歸,讓我們不斷的完善自我。讓我們想不斷的探索,不斷的求知,進而不斷的完善自我,讓自己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

當然,想在短短的大學語文課內就達到培養美感、陶冶情趣的目的,是不現實的。然而,這就如同培育花木,只要在它們的根部培上了肥沃的泥土,它們就能漸漸地從中汲取養份,抵抗病蟲害,蓬勃生長。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就如廣袤豐腴的土,爲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成長提供了豐厚的養料,我們只能不斷學習才能充實自我,到達一個更高的層次。

學大學語文的心得體會篇4

以前一直認爲,語文嘛,無非就是叫你這樣去鑑賞詩歌詞賦,怎樣去找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怎樣去體會一篇文章的美。但現在美味人事到自己錯了,真的錯了。剛開始上了兩節語文課,老師就讓我們瞭解了大學爲什麼要給我們開這樣一門看起來沒有多大用處的課程,讓我們知道大學語文不僅僅是教怎樣寫鑑賞詩歌辭賦,它還教我們怎樣寫應用公文,還教我們怎樣鍛鍊口才,那些都是在我們今後的職業生涯中極其有用的東西,誰都不敢說,他再今後的職業生涯中不會用到“應用公文”,而僅僅是沉浸在那些你看都看不懂的文章的欣賞之中。《高職實用語文能力訓練》,從這書名中我們就應該能看出:大學語文不同於以前我們所學的語文。

在第一節課,老師就開始教我們利益,比如我們的坐姿,走路,如何表示對他人的尊重等等,這些東西,就已經是完全脫離我們印象中的語文課程了,在之後的一整個學期,老師都在對我們言傳身教,使我們獲益良多,在這半年中罵我們學到的不是鑽到書堆中,讀者深奧對不實際的理論,而是如何創造實際中有用的東西,這些是我職業中一定會用到的東西,卻是我們所缺乏的,那就是應用公文的寫作。

在學習中,我知道了應用公文有十三種,它們都有自己的格式,有自己的模板,但我卻不知道如何去貫通。於是,在老師的知道下,我知道,它們是有共通之處的,是可以用一個膜拜去寫作的。知道公文不是小說,它不會讓你看起來流連忘返,更不是散文,讓你看一兩遍都看不出它在講什麼,它要求的是言簡意賅,語言簡短,而意思明確,不需要什麼華麗的辭藻,不需要什麼生動的比喻,只需要你把你要說的,要表達的,言簡意賅的說清楚,讓人家一看就知道該做什麼,就可以了,這是我對應用公文的理解。

在這一學期的學習中,我有過慌神,因爲我一時難以接受大學語文,十幾年的語文學習,使我對語文的理解已經根深蒂固,不過還好,老師的教學方式讓我很快地融入大學語文的學習中,並且每次的錯也我都很認真地完成,每堂課我都很認真地聽,每篇文章我都很仔細地去讀,盡我最大的努力去學習。語文的學習不是一觸而就的,而是一個終身的,實踐的過程。因此,老師的教學方式使我感觸很深,那就讓學生自己備課,並上講臺講課,再由老師點評。

以前上課時,如果哪個老師有哪一點沒講好,我就會跟同學一塊,指點老師的不足,認爲他們講的課好無聊,我自己上還能講得更好。終於,上大學後,我有了這樣的機會,那就是學校提出的要求,安排學生上臺講課,自己備講課稿。剛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我很興奮,終於有表現的機會了,並不斷地再腦海裏想象着自己上課時的情景:應付自如,滔滔不絕,並且想着到時要做些什麼樣動作才能讓自己感覺更瀟灑……

在接下來的備課過程中,困難重重,一來是我沒跟同組其他成員達成團隊合作。因此有些方面備課效果不好;二來我選的是古文,有句話說的好,“現在的學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我把學生們最怕的古文選來作爲講課內容,而備教材,不僅要知道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還要聯繫上下教材,準確的把握你所教的這節課的知識、能力、情感目標。因此所備教材內容雜亂,沒有把握住輕重點,這就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我漸漸地感覺到力不從心,原來做老師並不輕鬆。

在經歷了一週的煞費苦心之後,我那從四面八方收集整理得來的備課稿中終於出來。爲了寫這份備課稿,我曾一次性在網吧待了幾個小時,查找資料,也去找過其他的教案來參考,又去圖書館翻閱關於《春江花月夜》更詳細的資料。這些資料,打印出來後一共七頁紙。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得來的成果,一週來的鬱悶全拋到了腦後,興沖沖地到班上後,找來其他組員,開始分配任務,並商量了一些講課步驟,就等着時間的到來。

終於輪到我講課了,我心裏既興奮又有些緊張,興奮的是因爲我沒想到自己居然能上臺講課,多天的努力終於可以展示出來了,緊張的是沒有把握講好課,畢竟這是第一次,而且講古文,最大的難題便是調動積極性。果然,如之前所預料,上課沒多久,同學們就開始無精打采,而我也因爲資料太多,沒能分配好時間,導致後面的講課內容全亂了,很多準備的內容都沒有講。

這次的上臺講課,給我的最大感受便是:當老師,不容易啊。當然講課最終結果對我來說是失敗了,但卻也使我獲益良多。第一,這次講課,使我更深刻地瞭解了教師這一職業,知道了老師爲了給學生上一節課是多麼的不易。平時上課,我們不但不聽課,還說話聊天,無視老師的存在,而當自己站講臺上看下面的同學也是同樣的情況後,我終於知道了老師心裏的滋味,因此,這次活動教會我們要尊重老師。第二,這次活動,讓我更加深刻體會到團隊的作用。老師在安排活動時,讓我們五人一組,評分自然以組爲單位,這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增強我們的集體榮譽感,鍛鍊我們的團隊合作能力。一個好漢三個幫,一條籬笆三個樁,一個人的能力始終不如一個團體強,只可惜,這次活動沒能領會到老師的用意,不能發揮出更大的團隊力量,不過,它還是加強了我們對團隊合作的認識,我想,如果今後再遇到需要團隊合作的情況,我一定會讓其發揮出應有的力量。第三,許多東西不在於多,而是在於精,這次備課,找的資料太多了,因爲害怕內容不夠,到時講課面臨尷尬的時間太多,而且本身古文內容就多,再加上對內容的不熟悉,使得自身沒能把握內容分寸,時間分配不合理,直接導致了講課的失敗。第四,這次活動,也讓我學會了閱讀,因爲在備課過程中,爲了把課講好,我們會從多方面、多角度地去看待同一個問題,讀懂作者的心思,體會他們的心境,感受他們的思想,這樣才能夠真正得欣賞一篇文章。除了以上這些,我們還學會了冷靜,學會了如何去把握輕重等。

這個學期,老師除了安排了講課活動外,還給我們佈置了另一項任務,那就是課外閱讀,讀一本你覺得好的書。我選擇的是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

學大學語文的心得體會篇5

本學期我通過對大學語文的學習和網絡教學對13 個專題的學習。讓我對於人文,歷史和科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一定的認識,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有了進一步完整的瞭解和感悟。

大學語文與我們以往在基礎學習的有所不同,它更多的是強調能從欣賞語文的角度上出發,語文沒有像以往學習時枯燥乏味的練習,它不再要求我們爲了考試而循規蹈矩地學習。相反,它是讓我們在愉悅的氛圍中通過對它的接觸和了解逐漸去感受語文的獨特文化魅力。在學習當中,我們分別學習了中國的詩歌、散文、戲曲和小說。一方面,對語文的學習使我的國學文化積累有了一定的幫助,另一方面,它通過文化的手法像我們展示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

通過本學期我們網絡教學對一些古代文學,當代文學和寫作部分的學習。首先,對《紅樓夢》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和清代時期的文化進行了瞭解。其次是秦漢文化和司馬遷傳紀的學習。對秦漢文化諸子百家有了一些認識。

爛漫主義詩人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開始了詩人從集體歌唱到個人獨立創作的新時代。他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作家,他的詩歌創作標誌着我國文學史上從集體歌唱到個人專著的新紀元。屈原“楚辭”的特點是一種騷體形式,這一形式是從民間歌曲,特別是楚聲歌曲學習來的。它打破了《詩經》的四言形式,而代之以從三言到七八言的參差不齊的形式,而想象豐富、詞采瑰麗的藝術風格又是我國文學浪漫主義的遠祖下面是唐代,唐代文學的最高成就是詩歌,有一代文學之稱譽。詩歌的創作不僅古體、近體等各種形式及藝術技巧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且作家和作品衆多。《全唐詩》所收詩歌近5萬首,作者2800餘人,而且傑出詩人和優秀作品的數量和質量都是其它時代無法比擬的。唐代詩歌一般分爲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時期,這也是整個唐代文學的一般劃分。

在唐代,中國詩歌出現了四句的絕句和八句的律詩,而詩歌的發展也達到了頂峯,“初唐四傑”爲唐詩的發展起了積極進步的作用,他們一改前朝詩歌綺麗餘習、浮誇之風,把詩歌從狹隘的宮廷轉到了廣大的市井,從狹窄的臺閣移向了廣闊的江山和邊塞,開拓了詩歌的題材,豐富了詩歌的內容,賦予了詩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當時詩歌的思想意義,展現了帶有新氣息詩風,推動初唐詩歌向着健康的道路發展,爲唐詩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隨着唐朝經濟的發展,唐朝出現了所謂的“開元盛世”,社會文化也發展到了鼎盛,在這個時期,詩歌創作領域也出現大批優秀詩人,寫下內容異常豐富的詩歌。唐朝最具代表的兩位詩人李白、杜甫也出現在這時。

在宋代,詞逐漸被人們接受,並代替了詩歌成爲當時的主流文化,宋詞也逐漸形成兩大派,一個是豪放派,豪放派特點大體是是創作視野較爲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其中以蘇軾和辛棄疾最爲突出。另一個這是與之相對的婉約派,其代表人物有李清照、柳永等,婉約意爲婉轉含蓄,因此婉約詞派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慎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

而元代出現了曲,元代的詞,比較宋詞,頗爲遜色。元詞可以約分爲兩個時期。第一時期的詞人大體上包括由金入元、由南宋入元的詞人和在蒙古王朝統治下的北方詞人三個部分。這時候的詞作中寫得比較動人的是表現故國之思的作品。其中還有表達愛情的《西廂記》等一些著作。

外國文學主要是歐洲文學從古希臘、羅馬到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文學中很豐富的一部分。

古希臘、羅馬文學是歐洲文學的開端。古希臘文學中的神話和史詩則反映了從氏族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時的希臘生活和鬥爭。希臘神話是古希臘人最早的意識形態,是古代希臘人民留給後世的一份珍貴的口頭文學遺產。希臘神話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突出征服自然的戰鬥精神和樂觀主義情感。《伊利亞特》[《伊利昂紀》和《奧德賽》(《奧德修紀》)]是歐洲文學史中最早的重要作品,相傳是公元前九至八世紀由一個名叫荷馬的盲詩人根據在小亞細亞口頭流傳的史詩短歌綜合編成的,因而被稱爲“荷馬史詩”。

學習中國文化,這極大的培養了我們當代大學生對於祖國文化的熱愛,也增強了我們的愛國情操和文化責任感,而且,大學語文讓我從哲學的角度去審視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大學語文所提倡的“以人爲本”和“人文精神”,幫助我認識了“我自己”,即傾聽自我心靈深處的呼聲和需求,學會去愛人,去關心人,達到對個人和社會的終極關懷。我個人覺得,在弘揚文化的今天,我覺得大學語文讓我們體驗了中國傳統文化和人文語文的魅力和智慧,實現了科學和人文的迴歸,讓我們不斷的完善自我。其次,在當代文學的學習中,我們認識到,這個時期隨着歷史的不斷髮展,社會上不斷涌現出文人雅士。他們也爲我們創造了許多文學作品,讓我們通過對這些文學作品的不斷學習,瞭解和認識到了各個時代顯著特點,並讓我們不斷的反思當下,進而促進我們歷史的不斷前進。

當然,語文也讓我體會到了不同朝代,不同年代的文化元素、文化品位、歷史事件,瞭解了某些詩人的氣節與處世之態。

語文就像是一幅美麗的錦繡山河圖畫,它有優美的線條和斑斕的色彩,既道出了語文的複雜性,也說明了語文的重要性。 語文天生重要。學習大學語文使我更加嚮往文學的世界,[爲您編輯]想用最簡潔的文字表達複雜的情感,想用最平淡的語言創造一個不平凡的意境,想用粗糙的文筆記錄被揮霍的幸福。它讓我深深地感到文學的魅力,讓我想不斷的探索,不斷的求知,進而不斷的完善自我,讓自己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

學大學語文的心得體會篇6

轉眼睛間,這個學期短暫的大學語文生活隨着緊張的複習階段到來而結束了。

回想這段時間以來,在語文課堂上,老師每一次生動精彩地講解,都能讓我聚精會神地聽着並認真做好筆記,在老師的言語中彷彿自己已從枯燥的書本文字裏走進了另一個世界,瞭解文章中的更多相關知識,促使我對文中的內容起了更濃厚的閱讀興趣。雖然自己白天的工作比較煩瑣,但是也利用空閒的時間閱讀課本,感覺課本中的每篇文章都是難得欣賞的好作品,所以更會細細的品位作者文中所用的詞句,和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在這些課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有這樣一段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是出自《老子死章》這篇課文,它形象地證明了大的事物是從細小的事物發展而來的,同時也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靠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我相信學習也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我知道要學習好語文這門課程,並不能只侷限於課本,雖然書本中的內容涉及的知識面也很廣,從古代的詩、詞、歌、賦到近代的散文、小說,以及外國的文學作品等等的選取,都是教育家們精心編制的,但是我們更應該注重多方面的知識積累,只有這樣才能收穫更多的人生哲理,領悟人性中的真善美,啓發心智,開拓視野。

語文是我最喜歡的課程之一,回憶起那大學生活前的學習,語文這門課程就一直伴隨着我們成長,從最基本的“聽、說、讀、寫”開始,到歸納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由淺入深的走了過來,可是當時卻有着爲“考試而學習”的被動心理,並沒有把知識牢固的掌握。如今自己經參加了工作,接觸的人和事物相對更多,越發自己的知識面狹窄,選擇繼續學習,目的就是爲了進一步提高個人素質和心理素質,並且總結出語文學習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取其精華,剔除糟粕。

大學的學習是一個自發性的完善自我、塑造自我的階段,學習心態要轉爲“爲自己的發展而學習”,同時也把自己的人生聯繫在一起。語文課程的學習就是一種必要的補充,不論學習什麼專業,或是從事任何一種工作,乃至將來從事複雜的管理工作等,都需要與他人交流、溝通,說話的語言色彩以及感染力、說服力的培養等也都離不開語文。

只要掌握語文的學習方法,即使離開了課堂上的學習,我們還依然能把它運用到其他的知識積累上,這對今後的工作、學習、生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的,語文讓我們學會了追問人生的真諦,讓我們不知不覺地樹立了人文關懷的意識,讓我們知道作爲一個時代青年所肩負的責任。我也開始學着用獨立的思維和充滿想象的創造力來完善自己,確信學好語文便可以受益終身。

學大學語文的心得體會篇7

今年我選修了中國民間文學,在認真聽完了吳新鋒老師的每一堂課後,使我對於民間文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完整,更全面的瞭解和感悟。下面就是我對民間文學學習的總結和心得。

首先,我想從教育的本質和大學教育的宗旨來了解中國民間文學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我一直認爲教育的本質是完善一個人,即“取長補短”,而非“揚長避短”,去充分發掘人的潛力,認識自我的價值,即“天生我才必有用”,“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所以,大學教育更重要的是加強通識教育,並非專業教育,是爲了發展學生的個性,而不像高中時的培養學生的共性。這正是中國民間文學存在的大背景,大前提和大環境。通過我的學習感受,民間文學的存在,是作爲中國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必要環節。

然後,吳新鋒老師帶領我們學習了中國民間文學史上的經典神話與傳說,從盤古開天地,到女媧造人,從神話到傳說,從傳說到史詩。這極大的培養了我們當代大學生對於祖國文化的熱愛,也增強了我們的愛國情操和文化責任感,在“重理輕文”的今天,我覺得民間文學讓我們理科學生體驗了中國傳統文化和人文的魅力和智慧,實現了科學和人文的迴歸,因爲感性的終點是理性,理性的終點是感性,哲學則是最高的智慧,也是兩者的終極目標。

最後,我想起了當代中國的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所畢生追求的人生哲學和治學態度—“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

極高明而道中庸。”我覺得,這就是民間文學教會我們應有的生活態度。

學大學語文的心得體會篇8

語文,19xx年,清朝在廢除科舉制度以後,開始開辦新學堂。當時的課程以至教材,都是從西方引進的,只有語文一科,教授的仍是歷代古文,當時稱爲“國文”課。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而在進入大學之前,我們已經上了大概xx年的語文課程。而這次語文課程的學習之前,我已經有一年沒有接觸到語文課程了。

國小的語文學習,是以抄、聽爲主,每次語文的課後作業基本上都是,把今天所學的字抄十遍,把今天所學的課文抄幾遍,回家聽寫字詞還有造句到了國中、高中,就是以記和做爲主,十篇課文有八篇會有背誦要求,碰到優惠的時候,就是寫着,背誦你認爲好的段落,而碰到了詩詞的話,百分百的需要記憶而在選修大學語文的時候,我已經做好了死大量腦細胞,掉大量頭髮的準備。可是在第一節課上,老師只是告訴我們,要寫5篇觀後感、讀後感之類的,並且在後來的學習中,也是在學習的過程中記憶了大學和中庸。

但是觀後感、讀後感又讓我頭疼了,在進入大學後論文寫的比較多,而且很多都是蠻官方的,在之前,因爲考試的原因,也是議論文練的比較多些。並且在看書,或者看電影、電視劇的時候,可能娛樂的佔多數,碰到好的,有意義的也只是摘抄下來,或者和朋友調侃幾句,很少有用筆記下來。而且老師說的字數不限,讓進入大學後挺多了20xx字、3000字的要求的我很沒有安全感。但是,在這之後,在每次看書、或者看電視劇的時候,我關注的地方更多了,會想他的

背景,會把裏面的人物做比較,也會想他是這樣的,而我碰到同一種遭遇的時候,我是怎樣的。在後來的學習中,覺得老師的上課方式真的很吸引人,並不像去年我上老師教的中國茶酒文化那麼枯燥,老師在教的過程中,經常用象形文來解釋,而且偶爾也會放些視頻讓我們,觀看。在後來中庸和大學的學習中,詳細的解釋,讓我很容易的理解了它們的意思,並且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