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黨的十八心得體會 黨的18大心得體會怎麼寫精品多篇

黨的十八心得體會 黨的18大心得體會怎麼寫精品多篇

有關黨的十八心得體會 篇一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重大任務,深刻回答了在當今中國建設什麼樣的法治國家、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爲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瞭前進方向。

<>

經過65年的不懈探索和追求,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不斷推進,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擘畫了建設法治中國的新藍圖,我國法治建設步入了嶄新的歷史階段。

——中國共產黨執政歷史上第一次以法治爲主題的全會。十八屆四中全會是我們黨第一次專題研究依法治國問題的中央全會。以法治作爲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體現了我們黨對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政治文明發展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體現了我們黨對擔當執政使命,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等根本性問題的深刻認識,體現了我們黨對人民羣衆的法治需求和依法治國期待的積極迴應,表明了黨中央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首次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是我們黨在探索和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的又一次重大飛躍,體現了黨對法治建設更高目標的追求。

——深刻分析了我國法治建設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必然遇到這樣那樣的諸多問題,法治建設也不例外。全會指出了我國法治建設領域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如:有的法律法規未能全面反映客觀規律和人民意願,立法工作中部門化傾向、爭權諉責現象較爲突出。出國留學網

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比較嚴重;羣衆對執法司法不公和腐敗問題反映強烈;一些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依法辦事觀念不強、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現象依然存在,等等。這表明,我們黨敢於正視這些問題,並且有能力通過實踐解決這些問題,不斷推動我國法治事業健康發展。

——清晰部署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即完善以憲法爲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這些重大任務渾然一體,涵蓋法治中國建設的各個領域和重要環節,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法律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內在要求。

——極大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學理論的創新。全會圍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重大任務,提出了許多重大的創新觀點,比如,關於“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的觀點。

關於“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的觀點;關於“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的觀點;關於“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司法不公對社會公正具有致命破壞作用”的觀點;關於“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的觀點,等等。這些重大理論創新,必將有力推動法治中國建設實踐。

——系統提出了法治建設的保證機制。主要體現在:黨的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最根本的保證。要加強和改進黨對法治工作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過程,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特別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爲本、法治爲民,以維護和發展最廣大人民羣衆的利益爲法治建設的根本出發點、落腳點;深化法治領域的綜合改革,充分發揮改革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法治中國中的重要推動作用。

<>

根據《決定》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思路、新目標和新任務,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在什麼樣的道路上推進法治建設,是一個管根本、管全局、管長遠的重大問題。實踐表明,照抄照搬他國的法治道路模式行不通,會水土不服,甚至會把國家前途命運葬送掉。

只有紮根本國土壤、汲取充沛養分的道路,才最可靠、也最管用。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規律、人類社會法治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進行實踐探索,成功開闢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能夠切實維護人民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安全穩定、保障經濟持續發展的法治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這條道路的鮮明特徵在於: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本質特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最根本的制度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理論指導、學理支撐和行動指南。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做到五個堅持,即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注重借鑑人類法治文明成果,傳承中華優秀法律文化。

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法學理論的新概念,是法治建設的新思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後,我國法治建設邁入新的歷史階段的必然要求。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就是要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共同推進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形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三位一體新格局,爲國家治理體系構建堅實的憲法基石和法治基礎。

三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十六字方針”。即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其中,科學立法是依法治國的前提。依法治國,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要恪守立法爲民,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

堅持立改廢釋並舉,增強法律法規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加快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確保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嚴格執法是依法治國的關鍵。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當前法律實施環節存在的很多問題,不少是由於執法失之於寬、失之於鬆,選擇性執法、隨意執法等問題引起的。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健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依法懲處各類違法行爲,加大關係羣衆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對執法的監督,堅決查處執法犯法、違法用權等行爲,堅決排除對執法活動的干預。

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國的重心。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要使人民羣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如果司法不能堅持公平正義,司法就沒有公信力,依法治國就難以全面推進。當前實現公正司法,要加快推進司法管理體制改革,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的制度。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優化司法職權配置。推進嚴格司法,開展以審判爲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切實保障人民羣衆訴訟權利。

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國的基礎。人民羣衆是法律實施的重要主體,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力量。人民羣衆以主人翁意識,發自內心地認同法律、信仰法律、遵守和捍衛法律,把依法辦事當成習慣,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礎。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

要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在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弘揚法治精神。要不斷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深化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依法自治,支持各類社會主體依法自我約束、自我管理。

四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國家治理體系本質上就是國家制度體系,只有通過法制化,將各種國家治理制度上升爲憲法和法律,以法律的普遍約束力和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才能提升國家治理體系的執行力。

國家治理能力,包括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能力,國家機構依法履職的能力,人民羣衆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經濟社會文化事務、自身事務的能力。提高這些能力,最關鍵是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五是樹立憲法法律權威,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樹立憲法法律權威。憲法和法律是黨和全體人民共同意志的凝結,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要建立健全全社會忠於、遵守、維護憲法法律的制度,通過國家憲法日、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向憲法宣誓等,讓人們感受到憲法法律就在身邊,與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

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保證權力正確行使,必須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建立公民法人權利負面清單制度,保證公民法人法無禁止皆可爲;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監督政府法定職責必須爲、法無授權不可爲,確保權力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加強法治建設,歸根結底就是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要堅持法治建設爲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爲出發點和落腳點。

要依法保障公民權利,加快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實現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要特別重視土地徵用、房屋拆遷、環境保護等熱點領域的人權保障,充分保障公民的財產權和救濟權。

六是堅持依法執政和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相結合。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對國家各項事業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黨依法執政體現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上。執政黨能不能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依據憲法和法律治國理政,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直接關係到依法治國的成效。

堅持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關鍵是要健全黨領導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完善保證黨確定依法治國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的工作機制和程序,確保黨依照憲法法律行使執政權,實現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法治化。

堅持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關鍵是要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完善黨內法規制定機制,形成配套完備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實現從嚴治黨有規可依、有章可循、有紀可執、執紀必嚴、違紀必究。把加強權力制約監督、嚴懲腐敗、整風肅紀作爲當前黨內法規制度建設重點,決不允許有超越黨紀國法的特權和特殊黨員,決不給腐敗留有制度空間。

<>

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是法治建設的中堅力量,擔負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的歷史使命。要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自覺堅持講政治與講法治的統一,自覺抵制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堅定不移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要增強創新意識,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積極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創新發展,用法治理論創新引領法治體系創新和法治實踐創新;要注重實踐,在立法、執法、司法、法律監督、法治宣傳、法學教育等領域,創造性地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努力成爲依法治國的實踐者和推動者。

法學會作爲黨領導的人民團體、羣衆團體、學術團體和政法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事業的重要力量,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偉大進程中要發揮好團結、引領、組織、推動、協調作用,努力形成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強大合力。

認真抓好全會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落實。要通過多種形式,運用多種平臺,學習、宣傳、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決定》精神,把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組織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圍繞法治建設的全局性、根本性、前沿性問題,圍繞全會精神貫徹實施中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積極開展調查研究,爲黨和國家建言獻策,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諮詢服務,當好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思想庫”和“智囊團”。

積極開展法律服務,更好更有效地服務大局、服務基層、服務羣衆。要立足基礎廣泛、聯繫面廣、人才薈萃等顯著特點,特別是聯結法學研究、法學教育、法治實踐各個領域的獨特優勢,努力作好各方面法律服務工作,夯實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各項基礎性工作。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爲法治中國建設提供高素質人力資源。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高素質法治專門隊伍支撐。我們要發揮作爲法學界法律界跨界羣衆團體的優勢,積極推進法治隊伍建設。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推動形成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培養造就熟悉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法治人才及後備力量。

推進法治專門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促進高校科研院所與法律實務部門的高層次人才“雙千”計劃實施;通過課題研究、學術研討、對外交流等多種形式和平臺,培養、舉薦優秀人才特別是中青年法學、法律人才,不斷壯大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

學習十八大心得體會 篇二

十八大在全國人民和世界的關注中結束了!全國各地颳起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熱潮。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是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內容。

一、十八大修訂了一篇好黨章

黨章是黨的總章程,對推進黨的工作、加強黨的建設具有根本性的規範和指導作用。黨的十八大根據形勢和任務發展變化對黨章進行適當修改,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召開的黨的十八大,大會一致同意在黨章中把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xxxx”重要思想一道確立爲黨的行動指南;將“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寫入黨章;同意將生態文明建設寫入黨章並作出闡述。

二、領會十八大修黨章的意義

此次的黨章修改有利於全黨更好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更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向前進。把黨的十八大報告確立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戰略思想寫入黨章,使黨章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充分體現黨的xx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充分體現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的新鮮經驗,以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對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這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三、深入學習貫徹新黨章內涵

更加深入地學習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不斷完善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機制,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各方面。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我們要繼續貫徹改革開放偉大方針,實現甚至並趕超“十二五”規劃計劃,實現國家綜合實力的飛躍。將生態文明建設寫入黨章並作出闡述,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更加完善,使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更加明確。這一舉措不僅使得精神文明能更好地跟上物質文明的發展,而且能夠從戰略角度來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於黨的十八大心得體會 篇三

第二批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聚焦在作風建設上,其核心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密切聯繫羣衆,這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在總體上得到了人民羣衆的信任和支持。但是,仍有部分黨員幹部對羣衆感情淡薄。這次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首先要從思想上加強黨員幹部的羣衆觀點、羣衆感情、羣衆立場和羣衆路線等意識。

一、作風建設最關鍵的環節是黨員幹部與人民羣衆的關係問題

當前,有部分黨員幹部在所謂的官場潛規則侵染下,蛻變成只關心個人利益,對羣衆缺乏感情的人。因此,常常用做秀來代替做事,這勢必涼了廣大人民羣衆的心。在當前存在的城鄉、貧富、勞資、幹羣四大社會矛盾中,幹羣矛盾起主導作用。偶發性的羣衆性事件往往和作風不好、相互推諉導致矛盾激化分不開,大規模的羣體性事件經常反映兩個問題:一是制度不公,二是有腐敗介入其中。諸如:國企改制中的腐敗、徵地拆遷中的腐敗,都最能觸動社會神經,也使黨風廉政建設面臨挑戰。在每個重大事件發生後的調查裏面,一般都少不了“玩忽職守、管理混亂”八個字。

二、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爲本、執政爲民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高速發展,我國現在多種隱患浮出水面,需要黨員幹部增強責任意識,排查各種隱患。責任意識是每一名黨員幹部宗旨意識、羣衆意識的一個重要體現。

三、惜民力、重民意、增強民主意識

只有大家的事大家議,才能兼顧大多數人利益,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實現民生工程惠民、利民。黨的執政基礎是民心、民生、民意。得民心者得天下,要得民心,必須搞好民生,要搞好民生,關鍵在於是否合乎民意。不是我們自認爲給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而是老百姓是不是認可我們做的這些事;“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凡是涉及羣衆切身利益的決策,都要充分聽取羣衆意見;凡是損害羣衆利益的做法,都要堅決防止和糾正。在給羣衆辦實事上,不能有居高臨下的恩賜思想,更不能有脫離監督的不規範操作。要嚴禁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爲,勞民傷財的形式主義,耗資巨大的形象工程。

四、通過真心實意給羣衆辦實事、求實效來強化宗旨意識

指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要關心人民羣衆疾苦,爲人民辦實事。並身體力行地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就是沒有把羣衆疾苦真正放在心上,當官做老爺,嚴重脫離羣衆;形式主義就是重形式,輕內容,搞形式主義勢必造成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浪費,助長弄虛作假,投機取巧和好大喜功的浮華作風。因此,同志說,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他反覆強調三實:求實、務實、落實,這就要求黨員幹部深入實踐,深入基層,深入羣衆,爲老百姓幹實事、求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