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關於紅色之旅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關於紅色之旅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參觀紅色基地學習心得體會 篇一

在鄂托克旗關工委的精心安排下,我們阿爾巴斯蘇木關工委兩名常務副主任與全旗的同行們一道赴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鄂托克前旗城川、三段地等革命老區進行參觀學習。雖然只有短短兩天的日程安排,我們精神飽滿地參加了本次教育活動。

熾熱的革命情懷和搞好蘇木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強烈信心、責任感鼓舞着我們,沿途所見所聞,所感所悟激勵着我們。

我和阿。朝都是鄂托克旗人,從小就聽說過烏蘭夫,高司令等革命前輩以及馬良成,顧壽山等革命先烈的故事,這次有機會去實地考察學習,重溫了革命歷史,瞻仰了習仲勳、王震、烏蘭夫等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

通過本次教育活動,學到了很多,收穫也很多,充分領悟到“紅色基因”的精神和真諦。下面我們就淺談一下參加本次學習活動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一是要給後代傳承學習革命先輩堅定理想、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的革命精神。社會主義江山來之不易,就像馬良成、顧壽山等無數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換來,是來之不易的。當我們站在他們的紀念碑前懷念他們的英雄事蹟時感到悲喜交集。悲的是他們沒有親眼看到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天,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翻身做主。喜的是他們爲黨的事業,爲鄂托克旗各族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受到了人民的尊重和愛戴。所以我們要傳承他們的遺願,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在實踐中把這一理想和信念落實到我們關工工作上,努力培養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時代新人,確保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打下的社會主義江山千秋萬代永不變色。

二是要給後代傳承學習革命先輩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中國革命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開展的,廣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不畏艱難團結一致,以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戰勝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學習革命先輩們的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革命精神,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不畏艱難勇於開拓,善於創新,努力培養出時代新人。

三是要給後代傳承學習革命先輩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我們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鬥發展壯大,成就偉業的。沒有艱苦奮鬥、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歷史和現實一再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因此我們必須學習革命先輩們的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樹立爲黨和人民長期艱苦奮鬥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堅韌的革命品格,努力培養出代代傳承的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堅決反對鋪張浪費的時代新人。

參加紅色之旅心得體會 篇二

爲了科學發展觀學習,加強我們對黨的認識,局黨支部組織我們進行了一場紅色之旅,到具有重要政治歷史好處的廬山,英雄城南昌,革命聖地井岡山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3月22日,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一行24人來到了秀麗的廬山,參觀中國共產黨廬山會議舊址、毛澤東舊居、蔣宋美廬別墅、白居易草堂;飽覽如琴湖、錦秀谷、仙人洞、三寶樹的秀美;佇立含鄱口,仰觀“領袖峯”。挺拔的雲杉,險峻的峽谷。雖然天公不作美,整座山霧氣瀰漫,但祖國錦繡山河讓我們忘卻了疲勞,讓我們有身處仙鏡一般的感覺。

3月23日下午,我們來到八一軍旗升起的地方――南昌。登上了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滕王閣”。隨後我們來到八一廣場,瞻仰了南昌起義紀念碑,應對廣場上一幅幅石雕,想起一幕幕驚天動地的革命壯舉,深深地感受到了老一輩革命在革命時期的艱苦,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在革命鬥爭中的英勇,更加感受到了和平時期進行愛國主義革命教育的重要性。能夠說石雕給我的不止是視覺的感受,更多是心靈上的思索。

3月24日,經過5小時多的車程,我們來到了中國革命的搖籃,天下第一山――井岡山。當天,在導遊的引導下,我們來到了井岡山斗爭時期着名的五大哨口之一,海拔1343米的黃洋界哨口,參觀了黃洋界哨所陳列館,站在黃洋界哨口,濃霧鎖住了我們的視線,看不清遠處的景物,但更憑添了幾分神祕的氣氛。黃洋界上的哨所仍在,戰壕依舊,大炮和滾木嚴陣以待。在翻滾的濃霧深處,我們彷彿聽到了往日的隆隆炮聲和當年紅軍的喊殺聲,感受到了當年戰場的廝殺,更體會到了革命者的豪情和勇敢。在三年多的艱苦歲月裏,黃洋界經受了多次血與火的考驗,“我自巍然不動”。濃霧中的黃洋界,別有一種韻味,也給了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身後,掩映在綠陰深處聳立的漢白玉的紀念碑,給人第一印象,是那樣莊嚴而肅穆!壁牆上刻着朱德元帥題寫的“黃洋界”三個鎦金大字。經過黃洋界,我特意來到那棵毛委員和朱軍長當年挑糧走過的羊腸小道和他們上山時曾歇息過的菏樹邊照了張相,讓那琬蜓崎嶇的山道和如今枝繁葉茂的菏樹見證我們年輕一代對老一代革命家的敬仰之情,讓前輩們的高風亮節指明我的人生方向。

小井的“紅光醫院”是一九二八年井岡山斗爭時期,我軍在那裏建的第一所醫院,所謂的醫院,是一幢兩層樓的舊式樓房,共有50餘間,樓房並沒我想像中那樣破爛不堪,也許是修理過的緣故。樓下是醫生的辦公室,但裏面陳設有當時極其簡陋、原始的醫療器械――有當時使用的傷口消毒藥品“鹽水”、“石灰水”;手術器械居多的是土法炮製的竹器製品;因當時缺乏麻痹藥物,就把需要手術的傷員捆綁固定在一個巨大的柱形圓石上,謂其石爲:“鎮定石”。隔壁是看護排的住處,其餘的是重傷員和重要幹部的病房,樓上全部是傷勢較輕的傷病員住處。那裏一切的一切,唯有親歷目睹,才能深深體會到紅軍當時生活、戰鬥、醫療條件的艱苦。如今,人去樓空,只見幾牀草蓆,已見不到滲血的繃帶,聽不見疼痛的呻吟,更聞不到紅米飯,南瓜湯的味道……據導遊說,當年這所醫院是曾志牽頭建立的,在國民黨反動派“圍剿”井岡山時,紅軍醫院當年曾遭敵人襲擊,上百個傷病員被捕殺害。最年輕的紅軍烈士才十四歲。離紅軍醫院約百米處小溪邊,建有紅軍烈士紀念碑和墓,四旁綠樹掩映,羣山環抱。那裏埋葬着一百四十位紅軍烈士的忠骨。聆聽了導遊的介紹後,我想無論是誰只要有一點正義感和愛國之心的人聽了這一段經歷後心裏總會有一點想法

的。我們也永遠不會忘記在這次遇難中的每一位遇難者,是他們換來了我們這天完美的生活。雖然我們不明白他們的名字,但是他們的精神,他們的事蹟,將永不磨滅!我們就應向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我們系統全面地瞭解了中國工農紅軍從1927年9月到1930年期間的革命歷程。我們在館內一步一步走着,目睹着井岡山怎樣樣從一塊默默無聞的土地發展成爲中國革命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根據地。我們腳下每邁出的一步都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鋪墊而成的。一件件遺物使我們肅然起敬,看到了當年廝殺用過的大刀、長矛、土炮、土槍,經過無數戰鬥的軍裝、軍旗、軍鞋布衣,上面還帶着戰場的硝煙,還有帶血的遺蹟,一張張先烈的照片,經過了血與火的洗禮,是那樣的陌生,又是那樣的熟悉,千千萬萬紅軍的遺容,是我們零距離,應對面,臉對臉,凝固在歷史的瞬間。我們的腳步因此變的沉重而緩慢,我們不願放過博物館裏的每一個細節。《朱德的扁擔》那是我在國小課本上讀過的故事,而這天,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我親眼目睹到了那根記錄着傳奇故事的扁擔。它靜靜地擺放在玻璃櫥窗內,與其他扁擔相比沒有一點特殊的地方,扁擔內側用黑色楷書寫着“朱德的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這幾個字是那麼的醒目,從中我們看到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的光輝形象。講解員還詳細地向我們介紹了毛澤東同志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創立了中國革命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第一支工農紅

軍――紅軍第四軍,第一個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第一部土地法――《井岡山土地法》的整個過程。隨後,我們參觀了紅軍造幣廠、毛澤東銅像館、朱德和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居住和工作過的茨坪舊居。

第二天清晨,我們冒着細雨,來到英烈們長眠的地方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重溫入黨誓詞。當我舉起握緊的右手在陸局長的帶領下莊嚴宣誓:“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此刻,我們,在那裏莊嚴承諾將永遠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那一刻,自己心中對共產主義的信仰更加堅定,對那面鮮紅的黨旗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穿過黨政領導、井岡山老戰士和書法名流留下墨寶的碑林,我們站到了紀念碑前。擡頭瞻仰紀念碑,碑上鐫刻着鄧小平同志題寫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十個大字,紀念碑像一枚欲升空的導彈。碑的上端是形態各異的金屬圓柱,閃閃發亮,寓意星星之火,能夠燎原。紀念碑底座上的浮雕再現了井崗山革命鬥爭史,呈現出一幅前赴後繼、奮勇激戰的畫面,一名紅軍指揮員,左手攙扶着受傷的戰友、右手拿着武器指向前方,側過頭召喚戰友,同時也是在召喚之後人,號召我們加入前進的隊伍,激勵着我們完成未盡的偉業。碑前是一位老漢和小紅軍的雕塑,栩栩如生,似乎在給我們講《井岡山的鬥爭》故事。憑欄遠眺,能夠看見五指峯;俯視能夠看見彭德懷、陳毅、何長工、伍若蘭等人的雕像。

走進紀念館,導遊告訴我們,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共安息着一萬五千七百四十四名有名烈士和四千多名的無名烈士。爲了紀念他們,把他們的名字和介紹安放在了紀念館裏,供參觀者們敬仰。導遊一一介紹,並講述了他們的故事。聽了烈士們的事蹟,我的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和無限的感慨。我們此刻過的幸福生活正是靠這些英雄用生命換來的。我們不必須要記住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但是必須會記住他們的精神,他們的精神將代代相傳。

四天的紅色之旅是短暫的,但她給我們的震撼卻是巨大的,是我們來之前無法想象和感覺到的。來到革命聖地,不僅僅讓我們學習了革命戰爭的歷史,理解了靈魂的洗禮,更重要的是,我們來到革命聖地,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們這天的生活是用先輩的鮮血換來的這句話的分量;才體會到無私奉獻的意識在我們青年人心中的薄弱;才明白鑄造靈魂、錘鍊信念,對我們來說是如何的重要。

總之,我將把此次“紅色之旅”吸取的精神運用到今後的工作學習中去,以實際行動繼承革命先烈遺志,努力工作,不斷創新,立志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不斷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刻苦學習,以更加昂揚的精神和更加用心的工作態度投入到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去。

紅色之旅學習心得體會 篇三

五月十日,惠山國稅四分局一行12人,開展了紅色教育活動。懷着崇敬的情緒,我們參觀了渣滓洞、白公館,透過參觀學習,同志們深受教育。

在渣滓洞,看到了《紅巖》小說中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等烈士被關押的牢房。在白公館,聽到了《紅巖》小說中許雲峯的原型許建業、陳然、王樸等烈士的感人事蹟。

看着一張張令人亢奮的照片,聽着講解員講述着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英雄故事,我們的靈魂震撼了,眼眶止不住的潮溼。青山依舊,歷史永遠不會忘記江姐、小蘿蔔頭、許雲峯等那些在鐵窗歲月裏依然威武不屈、樂觀向上的革命志士,那些以“瀝盡肝膽爲中華”、“願以我血獻后土,換得神州永太平”的崇高胸懷恨飲槍彈,倒在重慶解放前夕的英雄先烈。正是他們,在那段風雨如磐的鬥爭歲月裏,用鮮血和生命爲我們這天偉大的紅巖精神鑄就了震撼人心的內涵。

在渣滓洞、白公館的鐵窗黑牢裏,他們吃的是黴米飯,睡的是“一腳平寬”的潮溼牢房,經受着種。種非人的折磨和慘絕人寰的毒刑。在那種環境下,他們爲什麼臨危不懼,視死如歸?最根本的是因爲他們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這種理想就是爲了爭取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自由、幸福,爲了振興中華。

紅巖英烈們的偉大人生實踐昭示我們: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在短暫的生命歷程中獲得有好處的人生價值。

這天,應對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應對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幸福生活,應對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大潮,作爲新時期的共產黨員,我們必須要緬懷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蹟,弘揚艱苦奮鬥、求真務實的精神,增強職責感和使命感,用無產階級的人生觀、世界觀武裝自我,找到自我準確的人生座標和價值取向。我們務必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真正把理想信念牢固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基礎上,在思想上築起拒腐防變的防線。堅持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社會主義必勝的信念,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勤奮學習,堅持勤奮工作,兢兢業業創造一流業績。堅持黨的根本宗旨,始終做到立黨爲公,執政爲民,堅持遵守黨的紀律,堅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堅持兩個務必,永葆共產黨員本色。只有這樣才能經得起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考驗,只有這樣才能弘揚正氣,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作爲一名國稅幹部,更作爲一名黨員,我們慶幸遇上了這天好的年代,我們必須要以更飽滿的熱情、更昂揚的精神狀態,用心投身稅收工作,切實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我,在工作生活中努力學習,身體力行,自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尊重納稅人,服務納稅人,讓納稅人滿意”爲工作理念,在平凡的崗位上認真履行本職,埋頭苦幹,奮發進取,以一流的工作業績來告慰烈士的英靈。

紅色之旅心得體會範文 篇四

帶着從書本及各種媒介方面所瞭解的井岡山歷史,在早餐過後我們便深入井岡山各處革命遺址,切身感受當年那血雨腥風的戰鬥場面,我們乘車向山上進發,先後來到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黃洋界哨口,參觀了哨口處當年的戰壕及炮臺遺蹟並觀看了黃洋界保衛戰影片,切身體驗了當年那壯懷激烈的戰鬥場面,敵衆我寡以一個連兵力對戰敵人一個團兵力尤其是陳毅安營長一炮定乾坤的精彩瞬間造就了新中國革命的無限前途及今天的繁榮昌盛,對我們今天如何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重重困難有着極強的借鑑意義,那就是我們處處要以國事百姓事爲天事並心無旁驁,方能把自身融入到一種崇高的忘我的爲地稅事業奮鬥的境界中去,也就是井岡山精神中的“堅定信念”,即堅定“爲國聚財,執法爲民”的信念不動搖。

穿過黃洋界哨口來到紅軍挑糧歇腳處,那崎嶇蜿蜒的山路,爲了挑一擔糧往返近百里路,而且幹部和戰士一起挑糧,連朱總司令也親自挑糧並刻於自己挑糧扁擔上的史實以及參觀完了大井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當年極其簡陋惡劣的生活住宿環境,讓我感受到當年紅軍在嚴酷的生活環境下依然把革命事業開展得轟轟烈烈,這是井岡山中的“艱苦奮鬥”精神的真實寫照,想想我們在工作中有時怕工作量大有時怕工作難度高有時怕工作條件差而具有的畏首畏尾心理感到萬分慚愧,我們如果有當年紅軍那種十分之一的艱苦奮鬥信心,那麼我們的工作質效將不是現在這樣的狀況的。在小井參觀了當年的紅軍醫院,聆聽了曾志大姐的革命故事和張子清軍長讓鹽於紅軍戰士而自己卻犧牲了寶貴生命的故事,使我認識到了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那可歌可敬的崇高品德,認識到自己作爲一名共產黨員尚須努力的方面還有很多。回顧一路經過的紅軍醫院、紅軍造幣廠、井岡山紅軍被服廠、湘贛邊區貿易中心等等遺址讓我感受到當年以毛澤東爲主的老一輩革命家爲消除國民黨反動勢力的圍剿,以一種高瞻遠矚的革命家胸懷和對國家長遠建設周詳規劃考慮的英明決策,這不正是井岡山精神中的“實事求是、敢闖新路”又一真實映照嗎?那麼我們工作中是否存在瞞報藏私、歪曲事實、畏首畏腳現象呢?的確值得我們反思,如果這樣我們的地稅事業又將走向何方?這不能不引起我們警惕。在井岡山聽到袁文才、王佐真實的革命事蹟,1927年10月秋收起義後因國民黨反動派前堵後追的圍剿政策,毛澤東不得已將革命隊伍拉向了井岡山,得到了井岡山開明武裝派別袁文才、王佐的真誠幫助,在紅軍部隊真誠開導和共產主義思想宣傳下,袁文才、王佐部隊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二人並先後加入中國共產黨,但是革命鬥爭形勢的複雜性及地方武裝對革命認識上的偏差使我們的隊伍走了一定的彎路而錯殺了袁文才、王佐兩位優秀的革命同志,給革命造成了巨大損失。

這則革命故事及井岡山在革命時期先後犧牲了五萬餘人的史實,使我認識到要想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們必須要具有依靠羣衆善於發動羣衆及時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善於啃硬骨頭,孰知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同時要有勇於勝利的雄心和決心。所以我們在切身瞭解井岡山歷史過程中應當把井岡山的精神融會貫通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這可能是我們此行的一大收穫了。

同時我認爲我們若能夠把井岡山精神融入到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中,我們的人生追求將會達到最高境界,那又有何難事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呢?那將又是何等的妙哉人生呀!這也算不虛此行了。

紅色之旅心得體會 篇五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聖地。多少年來,我只能從書本里、影視中、報刊上了解到它光輝的歷史,看到它雄偉的身影。總想有一日能親臨延安去瞻仰它的風采,感受老區人民淳樸的風情和崇高的風範。近日,藉着建黨九十週年的東風,本單位組織了延安紅色之旅去參觀學習,我有幸參加了這次活動,幾天下來,感慨多多,一言難盡!

延安,陝北的一個小城,這裏留下了黨的戰鬥足跡。翻開中國的現代革命史,延安這個名字永遠都閃耀着光輝,對它的功績,怎麼評價也不會過分。陝西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開展革命運動較早的地區之一。1931年以後,劉志丹、謝子長等,在陝甘寧邊區和陝北領導遊擊戰爭、創建革命根據地,使這裏成爲土地革命戰爭後期,全國保存的一塊較大的紅色區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領紅一方面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徵到達陝北,與西北紅軍和先期到達陝北的紅25軍勝利會師,最終成爲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從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戰鬥了13個春秋,被後世稱爲“延安時代”。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動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遺址,這裏是我們新中國紅色政權的搖籃。懷着崇敬的心情,我們到王家坪、楊家嶺、棗園參觀了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張聞天、彭德懷等中央領導的故居和中央機關辦公地。就是在這樣狹小、陰暗、簡陋的窯洞裏,毛澤東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雄才大略,運籌帷屋,決勝千里,指揮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就是在這窯洞的小油燈下,他們寫下了一篇又一篇決定中國革命方向、指導中國革命的光輝著作,在這裏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人民共和國的堅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歷史篇章。延安,作爲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聖地而永載史冊。

這次活動我們還參觀了黃帝陵、黃河壺口瀑布、大唐芙蓉園,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等。黃土地、黃皮膚、黃河水,這裏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發源地,華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黃帝在這裏留下光輝的足跡,九曲黃河,萬里泥沙,浩浩蕩蕩,想我中華泱泱大國,幅員遼闊。觀大唐芙蓉園,彷彿重回我大唐盛世,使我們見證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而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則是我國與世界交流的橋樑,代表了改革開放的成果。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讓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感到自豪,都深深的熱愛這片土地。歷史上多少英雄兒女爲之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今天的中國。瞭解歷史,展望未來,這也激勵着我們爲了祖國的繁榮富強,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奮鬥!

延安之行,使我們受到了一次最生動的黨性教育。延安之行堅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艱苦的年代,延安的抗戰大學吸引了全國無數的人,雖然那裏的條件很艱苦,露天食堂,集體宿舍等,是黨的方針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懷着崇高的理想,奮鬥目標,也正是這樣,大家一塊趕走了日本帝國主義,打倒了蔣家王朝。現在改革開放了,國家發展稍有進展,一些人便忙不迭的開始利用手中權力謀取私利,同時損害廣大人民羣衆和國家的利益,給國家的復興帶來風險。新的時期,我們更要堅定信仰,在黨的領導下,和全國人民一塊,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使我們綜合國力持續上升,重回世界巔峯。

延安精神是黨的傳家寶,是我們民族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貫徹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我們進一步弘揚延安精神,始終堅持艱苦奮鬥,執政爲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弘揚廣大偉大的延安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不忘爲人民服務的本質,牢記實事求是、艱苦奮鬥精神,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好好學習,踏實工作,爲偉大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紅色之旅心得體會 篇六

這次在學校黨支部的組織下,我們有幸來到了這座山城——重慶。有幸不僅是因爲這裏是美麗的山城,有別有韻味的夜景、文明深邃的人文,更是因爲它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是我們當代青年、當代共產黨員的敬仰高地、英雄之城。

這座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古城,以重慶爲中心的古巴渝地區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這片土地孕育了重慶悠久的歷史。這座城市的紅色文化非常濃郁,踏足這片土地,您不能不想到江姐、葉挺、張學良,還有在我們的國小課本里讓我們敬佩不已的小蘿蔔頭宋振中,他們的英勇事蹟無不在我們眼前一一浮現。

歌樂山,一個如此動聽的名字,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然而,六十年前,這裏卻是陰森恐怖的人間地獄,幾百名戴着腳鐐手銬的共產黨員、革命志士、青年學生、婦女甚至小孩遭到國民黨軍統特務慘絕人寰的折磨和屠殺,他們的鮮血染紅了歌樂山上的渣滓洞、白公館,當我們在英雄紀念碑前有力地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時,我們的心靈在洗禮、我們的信念更堅定。

渣滓洞,一個原本就不會討人喜歡的地方。今天,順着蜿蜒崎嶇的山路進入中美合作所集中營舊址——渣滓洞監獄,呈現在眼前的仍然是一派蕭殺的景象。院落的四周是虎視眈眈的碉堡、暗哨、鐵絲網,院中的牢房是黑暗、潮溼、陰冷,僅三米見方的小屋。每個房間住十人左右,房中惟一通風的地方是那個巴掌大的窗戶。看到一組組陌生的名單,看到一張張發黃的照片,眼前浮現出革命志士寧願把牢底坐穿的視死如歸的音容笑貌。

進入渣滓洞我們每個人都面色凝重,想着當年監獄的恐怖氣氛、感受着革命者寧死不屈的堅強革命精神。試想一下,當年的渣滓洞監獄是怎樣的一種環境:高牆上如蜘蛛網般密佈的高壓鐵絲網、外院崗樓上如臨大敵的哨兵和那黑洞洞地對着各個監室的槍口,還有那在放風壩四處遊動着特務看守、不時從審訊室裏傳來的鞭打聲和特務們如狼似虎的嚎叫聲,這隻能讓人想起這是一所人間地獄,陰森、恐怖,對於被關押的革命者來說,如果沒有鋼鐵般的堅強革命意志,很難在這樣的環境中保持高昂的革命鬥志,堅守革命立場。

參觀了渣滓洞我的心情異常的沉重,想當年無數的革命烈士被關在這裏,長期忍受敵人的嚴刑拷打,但絕不動搖自己的共產主義信念,不叛變,不消沉,用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支撐着自己,他們堅信中國的革命會迎來成功的那一天。他們的意志比磐石還要堅定,正是這樣的信念和意志築起中國革命固若金湯的精神統一戰線。

在回程的客車上,我仰望這座被歷史薰染的城市,一座英雄之城,是誕生了偉大紅巖精神的紅色城市,紅巖魂是中國之魂,是民族之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將接過先輩的旗幟,使革命的精神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我相信更堅信,紅巖之城、革命之城必將成爲人生的敬仰高地。

紅色之旅心得體會 篇七

延安,一座讓我魂牽夢繞的聖地。曾讀罷詩人賀敬之的《回延安》,詩中“幾回迴夢裏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多年來一直在我耳邊縈繞,又拜讀過《樑家河》,在書中習近平總書記講述“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樑家河。不要小看樑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讓我更加渴望走進延安,尋找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足跡,接受延安精神的洗禮。這個願望在2018年終於實現,在我人生的心歷旅程中會永遠記住這段時光:20xx年6月30日—7月1日在院黨支部領導的帶領下親身感受紅色文化洗禮。

幾天來,我們聆聽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輝歷史,到寶塔山上感受寶塔的神聖,在樑家河體會一代知青人的成長曆程,在棗園與偉人心靈對話……一路走來,一路讀,無處不感動,無處不神聖,對自己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更是平添了自豪和驕傲。“延安整風精神、張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南泥灣精神、勞模精神”等共同凝聚成以那個時代延安同志們的精神爲精髓的“延安精神”,成爲我們黨歷久彌新的寶貴精神財富。

“滾滾延河水,巍巍寶塔山”,成爲無數革命青年和愛國人士嚮往的地方,這座古塔也煥發了青春,成爲聖地的象徵。當我親身駐足寶塔山下,一股滄桑感撲面而來,新中國成立以來,雖然對寶塔山多次維修,但是你仍然可以感受到那種歷經戰火的彈痕累累、遍體鱗傷之感,瞬間讓我回到了那革命先輩們爲了新中國不屈不撓、奮勇殺敵的紅色年代,從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戰鬥了13個春秋,被後世稱爲“延安時代”。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動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遺址,這裏是我們新中國紅色政權的搖籃。

“難忘樑家河”。當年在樑家河,鄉親們生活十分貧困,經常是幾個月吃不到一塊肉。習近平當了這個村子的黨支部書記,帶領鄉親們發展生產,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讓鄉親們飽餐一頓肉,並且經常吃上肉。但是,這個心願在當時是很難實現的。習近平回憶說,曾有三個月沒見過一滴油星子。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艱苦生活對人的鍛鍊很大,經受了磨礪,重鑄了筋骨和靈魂,無論後來遇到什麼困難,就想起那個時候、在那樣的困難條件下還可以幹事,就不會覺得苦。今日的樑家河,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村中修起了柏油路,鄉親們住上了磚瓦房,用上了互聯網,老人們享有基本養老,村民們有醫療保險,孩子們可以接受教育,吃的是大米白麪,肉什麼時候想吃就什麼時候吃。可以說樑家河這個小村莊的變化,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縮影。

2015年2月13日,習近平回樑家河探望鄉親,給全國人民拜年,對樑家河的變化異常高興。他說:“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樑家河獲得。不要小看樑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還說:“當年,我人走了,但是我把心留在了這裏”。這種真情的告白,讓樑家河的所有人怦然心動,深受感動。作爲一名青年黨員幹部,要立足本職崗位、練就過硬本領,自覺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不斷拔高自己,努力工作,樹立當代青年正確人生觀、價值觀。而《樑家河》更是激勵我們青年幹部錘鍊自我、健康成長的生動範本。

我們此行還參觀了棗園和中央領導的故居和中央機關辦公地,還學習了白求恩精神。在舊居前,我久久肅立,心情無法平靜,窯洞裏光線昏暗,簡陋的木桌陳列在窗前,而正是在那張木桌上,毛主席撰寫出了《論持久戰》等大量遠見卓識的政論著作,給中國革命指明瞭正確的道路,讓中國人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就是在這樣狹小、陰暗、簡陋的窯洞裏,毛澤東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雄才大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指揮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就是在這窯洞的小油燈下,他們寫下了一篇又一篇決定中國革命方向、指導中國革命的光輝著作,在這裏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人民共和國的堅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歷史篇章。

如今,見證了中國革命艱苦歷程的排排窯洞已經成爲珍貴的歷史遺蹟,讓人無時無刻不感受到它所流經的是怎樣一段中國革命的崢嶸歲月,給後來人以警醒與力量。

延安之行歸來,忽然有一種強烈的學習慾望,感覺到很飢渴,要好好學習中國的歷史,學習黨的歷史,學習黨的一些基礎理論,同時要學習一些新的方針政策,新的事務,與時俱進,用知識和文化來武裝自己,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關於紅色之旅心得體會 篇八

“我一定要去毛主席紀念堂看看毛主席!”每一個從老家來北京的親戚都會對着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說出他們的旅行計劃。這些計劃裏面都有看望毛主席的活動。我對此很好奇,特地去查了很多資料,知道了毛主席是我們國家的第一位領導人,帶領着紅軍們經過艱苦的戰鬥,用鋼鐵般的意志翻雪山,過草地,最終長征勝利後解放了全中國,讓我們擁有了現在的幸福生活。

今年的十月一日,媽媽說要帶着我去位於郊區的紅星快樂教育基地重走長征路。我一聽,十分激動。我多想長出一雙翅膀,立刻就飛到那裏,看一看,體驗一下長征路呀!在溫暖的陽光下,我們很順利的到達了目的地——紅星快樂教育基地。一進大門就看到了十分高大的一個雕像,雕像上就是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只見他昂首挺胸,目視前方,好像在思考,又好像在演講。雙手背到身體後側。風兒吹起了他的髮絲,也吹起了他的衣角。那雕塑下面大大的“紅星快樂營”映入了眼簾。我們在雕像面前跟着教練一起認真有莊嚴地學唱了《我是中國人》這首歌曲,嘹亮的歌聲響起,和我一起進來的小朋友們都凝望着毛主席,彷彿看到了許多我們不曾看到過的場景,我真爲我是一名中國人而驕傲!

終於到了媽媽口中所說的“長征路”,教練帶着我們踏上了需要平衡與合作才能走過的繩索道路,我和新認識的朋友一起把雙手搭在對方的肩頭,一點一點地向前挪動着,邊挪動邊輕輕喊着口令,生怕自己掉下去。可就是這樣小心,我還是不小心一腳踩空,掉到了地上。如果真的在長征路上,我們肯定會受傷的吧!

還沒等我回過神來,又到了林間軍事挑戰時間,看着大家排着隊伍,整齊的飛奔上了一架高空獨木橋,一隻腳踩上去就會把整個橋面全部佔滿。只有提前到達橋中央的這位“戰士”纔有可能獲得勝利。時間就是勝利的法寶,我大聲地對前面的隊友喊着加油,目不轉睛地盯着他們,我從心底希望這次挑戰我們勝利。但是我前面的這位小朋友,哭着不敢上去,我們眼睜睜地看着對方獲得了勝利。

一天的時間過得很快,我還去韶膳參觀了毛主席的紅色文化牆,增長了許多知識,真開心!我愛來紅星快樂教育基地,這次的旅程真愉快呀!

紅色之旅學習心得體會 篇九

爲了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培養黨員幹部的愛國主義情操,嘉中黨支部精心組織和安排了這次紅色旅遊二日行活動。我很榮幸的得到了本次學習的機會。

在瑞金踏上革命紅土地,我們尋找着先人的革命足跡,切身體會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紅土地沐浴着新世紀的曙光,更添風采,更具魅力,紅土地薪火正紅。紅土地上許許多多的英雄詩篇,使我深刻地受到了共產黨員先進性的薰陶,令我心潮澎湃難以平靜。

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相繼參觀了葉坪舊址羣、蘇大會址、國家郵局、國家銀行、紅軍廣場、紅井等。紅井是當年毛主席爲了解決蘇區人民的用水問題而親自帶領戰士們挖的,井口很大但不算深,井旁立着一塊石埤,上方是蘇區人民爲了感謝毛主席而題寫的十四個大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當然我們也喝了這革命的水,體驗了毛主席給我們帶來的這天甘甜生活的來之不易。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登上了長征第一山??雲石山。由於受以王明爲首的左傾錯誤的影響,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於年月日,從瑞金出發開始了震憾全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徵。長征歷時天,經過了十一個省,最遠的走了二萬五千裏,最後勝利到達陝北會師。能夠說長征在世界歷史上都是一個奇蹟。

在黨旗下莊嚴地宣誓:“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以這種特殊的方式表達我們對黨的忠誠與熱愛。重溫入黨宣誓儀式,理解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後率領秋收起義和“八一”南昌起義等部隊向井岡山進軍,創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同時也揭開了中國革命的新篇章,隨着毛主席《星星之火能夠燎原》,革命隊伍不斷髮展壯大,在瑞金、興國、寧都等地建立了紅色蘇區。在歷時3天的行程中,我懷着無比崇敬的情緒,參觀了瑞金沙洲壩“紅井”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舊址、興國的將軍館等地。瑞金是享譽中外的“紅色故都”,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誕生地,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出發地,是全國革命傳統教育名城。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十位開國元帥中的九位元帥、十位開國大將中的七位大將以及其他黨和國家的早期領導人都曾在瑞金這塊光榮的土地上工作、戰鬥、生活過,留下了大批珍貴的革命史料和舊居舊址。

紅井是當年毛主席爲了解決蘇區人民的用水問題而親自帶領戰士們挖的,井口很大但不算深,井旁立着一塊石埤,上方是蘇區人民爲了感謝毛主席而題寫的十四個大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我們喝了這革命的水,體驗了毛主席給我們帶來的這天甘甜生活的來之不易。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登上了長征第一山??雲石山。由於受以王明爲首的左傾錯誤的影響,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於1934年10月10日,從瑞金出發開始了震憾全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徵。長征歷時367天,經過了十一個省,最遠的走了二萬五千裏,最後勝利到達陝北會師。

瞻仰瑞金烈士陵園,每到一處,我無不被每件歷史實物及革命先輩英勇事蹟所感染;爲了革命事業的成功,爲了新中國的誕生,江西蘇區人民浴血奮戰,前仆後繼,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這天幸福生活。應對黨旗,我要恪守入黨誓詞,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革命宗旨,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各種專業知識,努力提高爲人民服務的本領,大膽實踐,勇於創新,與時俱進,創造輝煌業績;自覺遵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祕密,執行黨的決定,服從組織分配,用心完成黨的任務,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密切聯繫羣衆,隨時準備爲黨和人民的利益犧牲一切。

紅色旅遊點,人生大課堂。瞻仰革命遺址,佇立烈士墓前,目睹滄桑鉅變,心靈怎能不受到震撼,思想怎能不得到昇華!紅色文化作爲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教育資源和精神遺產,過去是、此刻是、將來永遠是我們前進奮鬥、富民強國的精神動力,是我們自強不息的精神財富,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取得勝利的精神源泉。

透過本次學習與考察,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氣概,經歷了一次夢境般的心靈滌盪。深切體驗到這天生活的來之不易。同時也爲我們的企業文化建設添上了濃重的一筆。感謝公司黨組給了我們這次絕好的機會,我們要把這次理解教育的經歷與感受帶到廣大職工當中來共同分享,共同進步。我們要繼續發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榮傳統,求真務實、腳踏實地的做好各自的崗位工作。爲明天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