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潤鄉土心得體會多篇

潤鄉土心得體會多篇

潤鄉土心得體會篇1

這是一本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共有14篇文章構成,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的社會結構、道德體系、禮法、鄉村權力的分配、血緣地緣等各方面,各篇之間相互聯繫遞進,費孝通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於當時中國基層社會進行了分析與概述,並由此提出了一些具有創造性的想法與觀點。

讀完這本書,我認爲作者的核心觀點是表達了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傳統儒家觀念的影響,是一個追求穩定的、變化漫長的熟人社會。但在這種社會中也在不斷孕育出新的概念,權力的不斷髮展,社會發展產生的變化,對於鄉土社會的衝擊等等,但我們並不能否認,作爲中國社會基層的鄉土社會仍然是當今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部分。無論我們的社會如何發展,都離不開對這個最基本的問題的研究與探索。

該書主要描繪的是四十年代後期中國基層社會的現狀,以及費孝通先生對於鄉土社會的一種展望。隨着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進步,中國的基層社會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對於這本書的學習,不僅僅是透過費孝通先通俗易懂的語言來了解社會學的知識,更加是通過這些文章的閱讀,結合現在發展的現狀,感悟出新的觀點和主張,同時要做到溫故而知新。

受到地理環境、文化作用的影響,鄉土文化是一種我國獨特的文化狀態,幾千年來文化形態的培養造就了我們獨特的國民性和文化性格。至今,我們還是一個熟人社會,人情社會,我們並不能否認儒家思想的價值體系至今還在直接影響着我們。

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變化,我們的“鄉土社會”也在不斷地“打怪升級”,賦予了它一些新的內涵,鄉土社會也意識到了思想解放與學習的必要性。經濟的發展也不僅僅單純的依靠土地,現代工業的下鄉提升了農民的效率,農產品深加工提升效益,新經濟形式的出現和快遞產業的發展,拓寬了交易的範圍等等,鄉土社會保留下來的精華我們仍在繼承,同時鄉土社會爲適應現代新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的努力。

“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閱讀《鄉土中國》這本書,不僅僅是爲了瞭解當時的基層社會的狀況,更加是發覺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探尋現代社會發展的規律。

潤鄉土心得體會篇2

早就聽說費孝通老師的這本書,一直沒有騰出時間拜讀,近期抓緊時間終於看完了。一本關於社會學的著作,在裏面融入了質性研究和比較研究的科學探索方法,通過對比現代經濟下西方的團體格局和鄉土經濟下中國的差序格局,引出中國情境下的關係社會的緣起等,更深層次解釋了現實生活中的社會現象,受益匪淺。裏面有很多喜歡的語句和思想,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下面這幾段話:

1.中西社會結構的不同: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2.中西社會關係的理解:穩定社會關係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瞭解。所謂瞭解,是指接受着同一的意義體系。同樣的刺激會引起同樣的反應。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爲,社會的聯繫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而西方現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衝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改變。

3.最欣賞的戀愛觀:戀愛是一項探險,是對未知的摸索。這和友誼不同,友誼是可以停止在某種程度上的瞭解,戀愛卻是不停止的,是追求。這種企圖並不以實用爲目的,是生活經驗的創造,也可以說是生命意義的創造,但不是經濟的生產,不是個事業。戀愛的持續依賴於推陳出新,不斷地克服阻礙,也是不斷地發現阻礙,要得到的是這一個過程,而不是這過程的結果。

潤鄉土心得體會篇3

看完鄉土中國,對我的影響很大,我思考了好多問題。最主要當然是從法的角度想了好多。法也是一種傳統,在中國這樣一個情大於法的社會,的確,要想實現法治,還得經過我們漫長歲月的奮鬥,前赴後繼的法學家的奮鬥。

費先生所描述傳統基層的鄉土社會與我的生活環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甚至可以說它將我的生活環境用簡單而明瞭的文字抽象之後,再還給我。原來以爲是個例或是當做笑話的事情也有其必然性,生活中墨守成規的風俗、慣例也有深刻的成因,最重要的是它讓我感受到:學術與生活在我的腦海裏第一次這樣緊密的聯繫起來。

?鄉土中國》研究的是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改革開放的當代中國,“鄉土中國”這一符號有着實實在在的研究意義。費孝通認爲:靠務農爲生的鄉下人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爲常態,即便因爲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農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裏,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裏生活。

在這樣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形成了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規矩”即可約束行爲,法律則大可不必;“常識”即可應付變化,“規律”就可有可無了。

他還說中國人有“私”的毛病,費孝通從社會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波紋的中心是自己,推及的遠近視財富和勢力而定。波紋的中心既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己的親疏遠近爲出發,因此中國人缺乏團體意識、缺乏對權力和義務的共識和遵從。這一點其實我是不太同意的,中國人團隊意識也挺強啊。

他還認爲,在“推己及人”的波紋式社會結構中,也形成了維繫人際關係的道德因素:“親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這句話我也不同意,中國自古就有:“國爲重,家爲輕”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說法,難道這不是中國人思想裏的個人之於團隊的要素嗎?

現下的農村也不是當初那個封閉自守的鳥籠村,由於改革開放的影響和西方經濟的帶動下,農村人也不得不走了出來,爲何農村和城鎮都有私的現象,其實根本原因還是競爭帶來的副產品,費孝通先生說的認爲,打個比方來理解,就是說明“當一羣鳥是一個團體的,因爲熟識而在無形中有了一種關係,有了這個關係就減少了不良競爭”,而一隻只不相聯繫的鳥之間,由於沒有這種關係,就容易產生“私”的現象,人也一樣,俗話說的好,“芸芸衆生,皆爲利來”,這裏的“利”是泛指對自己有好處的事物,如果沒有好處的事,從相反角度就是無益之事,試想誰願意做對自己無益的事呢?有句話也說的蠻有意思,就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如果連自己也吃不飽,又怎能照顧到別人的肚子呀。要人做好事,也必須先自己做好事,做表率,當人人做好了自己的本分事,國家地區也就達到興盛繁榮了,而一些對個人無益的事,對羣體有益的事,有時也不得不捨小爲大,建立制度,法律,建立一種關係,強行實施。

長久以來,人們總認爲凡事要按慣例行事,卻不曾想到要依法行事。鄉土自身的禮儀和秩序有效的應付着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但是並不決斷於個人專斷的權力,或者呆板的法規條文,秩序的維護者是漫長的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傳統,以及在此傳統中爲人們所認同的風俗、人情、習慣、禮儀等等。因此我認爲,中國的法治事業要得到發展,必須先改變人們的思想,樹立法治觀念。

費老推論,既然是禮治社會,那麼禮就不僅僅是禮貌,不懂禮就簡直是個道德問題,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爲有人破壞了規矩。我非常贊同他的觀點,中國鄉土社會的理想是沒有法律和政治的,因爲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來的規矩進行,政府的統治以教化爲主,苛政猛於虎,來到這個世界的新生兒自有父母教化他們適應這些規矩。這就實現了無爲而治的理想。

費孝通先生在書中還談到當時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鄉。很多人認爲鄉下人愚,但是費老認爲不應該這麼說,鄉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識上不足,更確切的說是知識結構不一樣。他們的知識足以應付他們的生活,而對於城市的文明生活當然不甚瞭解了,這種不瞭解就像城裏人分辨不了麥子和韭菜、不會爬樹、不會抓魚一樣,沒什麼值得取笑的。作者進而探討了語言的產生以及和人類生活的關係。文字的產生原是爲了不同空間和時間的人交流的,但是在鄉土社會,由於生活的一成不變和空間的穩定性和封閉性,口頭語言完全可以滿足他們的生活需要,這使得鄉土社會對文字的依賴性大大減弱,而且人們通常認爲面對面的交流遠比書面語言表達的東西豐富準確。

總之,中國現在正處在轉型階段,是一個現代性與鄉土性矛盾着的國家。中國的法制化還需要努力,很艱苦的努力,中國要進行現代化國家建設,必須處理好鄉土性的問題。加強人們的規則意識,完善法律法規,推行依法治國,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這些都是我們國家必須要面對的事情,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思考。這也是讀完費老先生的鄉土中國,我能想到的,在我們這樣一個情大於法的有這太沉重的歷史積澱和文明傳統的國家實現法治社會所要做的最關鍵的一面。

潤鄉土心得體會篇4

在近期的語文學習中,我進行了《鄉土中國》整本書的閱讀。在老師的指引下,我不僅懂得了如何構造思維導圖,更對中國的鄉土社會有了更爲深刻的瞭解。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根據“鄉村社會學”的講義整理修訂而成,它代表着中國的鄉土社會,同時也是中國鄉土生活的真實寫照。

?鄉土中國》是田野調查研究的產物,是一個實地研究者借文字來描摹中國基層社會結構的文稿。書中的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段落,每一個文字,都流露着作者最真摯的情感,也抒發了對理想中國鄉土社會的熱切盼望。換言之,中國社會學有今天之繁盛,是費孝通教授及其同事們艱苦創業、辛勤耕耘的成果。

在這本書中,作者根據自己對鄉村社會學的理解,從不同角度對鄉土社會進行了全面而又深刻地剖析與解答,深入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與內在聯繫,將一個淳樸的中國社會展現於人們眼前。我們細細品味,不難讀出費孝通老先生勇於爲科學獻身、不斷付諸實踐的高貴品質,這是他畢生的學術追求,將永遠激勵我們參與到中國現代化的宏偉事業中去。

“經驗是實踐的源泉”。費孝通先生雖然不是文學家,但是從他富於變化的語言中同樣可以體會到中國社會變與不變的辯證,切實感受到鄉土社會真正的存在價值,而這恰是《鄉土中國》這本書的永恆魅力之所在。

當今時代,社會正處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之中,中國在不斷得到書寫。有誰可以否認,數千年的農業文明所構築的中國意識能夠離開“鄉土”這兩個字去獲得一種額外的理解呢?這又恰是《鄉土中國》這本書的另一價值所在。

“我是你的一片綠葉,我的根在你的土地”——這不僅是費孝通老先生所固守的原則,更是每個鄉土中國人的心聲!

憶鄉土,憶中國,憶文明之魂!讓我們共同展望鄉土中國更加美好的明天!

潤鄉土心得體會篇5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於上世紀40年代創作的一本介紹中國基層——農村的一本書。距離現在已近80年,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問題已經不復存在。但以先生獨到的見解去看當時的農村,還是頗具新鮮感的。

開篇先生首先爲大多數人認爲農村人存在的“土”和“愚”進行了反駁。“土”不應該是貶義詞,中國的基層是鄉土性的,是由於中國幾千年來都是農業大國,鄉下人離不開泥土,土地孕育了世世代代的人,是鄉下人的命根,所以沾染土氣是難免的。“愚”也是由於所處環境的不同導致。鄉下人見車慌了手腳,不知所措,成里人認爲他“愚”,城裏人對於農耕知識不懂裝懂,鄉下人也可以認爲他“愚”,文字難以傳入鄉下是環境所致,農村圈子小,是熟悉的人之間的交流。一個動作,一個神情,一句話就可以將想表達的表達的清清楚楚,文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但是城市是陌生人與陌生人組成的圈,不能用鄉土社會的習俗應付。於是,“土”成了罵人的詞彙,“鄉”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

先生還解釋中國社會結構是差序結構,就如一個石頭丟入水中,掀起一層層漣漪,以己爲中心,人脈由權利和財富的大小一圈圈排列出去,遠處的波紋淺,關係也薄。但漣漪的範圍大,到哪都想找點關係。所以說中國人是“私”的,缺少西方人的團結意識。先生見解獨到,比喻生動,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我國社會存在了多年的問題。

書中還提到了很多當時中國鄉村存在的問題,如男女有別,長老秩序,禮治秩序等,我就不一一贅述了,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了解,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其實書中的大多數提出的問題如今都不復存在,但書中許多描述如今又可以引出不同的感受。先生在書中提到自己出國留學時奶媽給他包了一包鄉土,水土不服時可以給飯菜裏放些。讓我想到表妹出國時帶了一盆花,我嫌麻煩,花在哪都可以買。她告訴我“重要的不是花,是這盆土,走到哪看到這一盆土,都會覺得心安。”這大概就是如今鄉土的魅力吧,鄉土還是那孕育生命的鄉土,中國不再是那個風雨飄搖的中國!

潤鄉土心得體會篇6

費孝通先生把這本小冊子稱爲“不成熟的果實”,但這本小冊子卻是展現中國鄉村圖景、研究中國傳統社會不可或缺的一份參照。費先生用自我的親身經歷與感悟,將自我在鄉村實踐中的所見所感融合在了社會學這一偌大的智慧體系中,將中國鄉村社會中的一幕幕具體情境抽象成一些符號和概念,或許正如他自我所說,“那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勾勒成像的色彩線條背後更爲凝練點睛的筆道與風骨,是鄉村社會生活習俗背後的文化沉澱與精神承載。

鄉土中國以《鄉土本色》開篇。的確,用“土”字來形容鄉下人是最恰當可是的,土地不僅僅養育着一方人的成長,還寄託着他們的終老;不僅僅寄棲着他們的一生,還替他們養育繁衍着世世代代。生活在鄉村的人以土地爲生活的根基,絲絲縷縷都牽扯着泥土,怎樣能不沾染點土氣,又怎樣不是鄉土本色呢。中國人歷來安土重遷,這也是因爲以農業爲生的農民是附着在土地上的,土地是根本,是搬不動也離不開的,僅有當一個地方繁衍至人口到了極限,纔會有一部分人去開拓新的地方。正是這種與土地相依相息的生活方式,成就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特有文化。鄉土就是本色,即便隨着現代化的推動鄉土早已成爲粗俗、野莽的象徵,在國際化中的經濟較量中農村總是作爲城市化進程的阻礙被擠壓、貶低,誰也改變不了,多少年前的我們祖上先輩都是依存着土地代代相傳的事實,誰也否定不了,當今社會再先進發達也離不開靠着一身鄉土氣耕種收穫的衣食父母。

說起鄉村社會的不變求穩,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是深有體會。這種不變的心理不僅僅在個人中、一個家庭中,而是在整個農村的普遍觀念中、在代際相傳中,根深蒂固。以前我將這理解爲傳統、保守,因爲農村社會圈子封閉,對外來事物和變動的理解本事差,只是想着在自我的一畝三分地上過着知足的生活,大概實在是沒什麼可失去了,所以即使日復一日地碌碌無爲,他們也樂得求個平平淡淡。於是乎,鄉村中的許多生活習慣於模式都由這個不變而衍生出了來。

因爲不變,空間的固定和時間的簡單複製,文字在鄉土社會成了剩餘的東西。當今社會,人們把不識字、不會寫字的人叫做文盲,現代教育的發展目標之一就是全面掃除文盲,可是在鄉土社會,文字這個東西卻是可有可無、不見得受待見。很多農村人文化水平低,被城裏人嘲笑愚蠢,費孝通先生卻認爲鄉下人不是因爲“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決定其不需要文字,在《文字下鄉》和《再論文字下鄉》中他分別從空間和時間兩個角度論證了這一點。首先從智力上說,鄉下人和城裏人是沒有高下之分的,這一點有過親身經歷的費老在文中就以自我孩子的例子做比。所不一樣的是,城裏的孩子受教育的機會、和文字打交道的機會更多,見的世面更廣,所以在學習上容易顯得更勝一籌;鄉下的孩子沒有有文化的父母,沒有接觸更好教育的機會,但同時他們也沒有養尊處優的條件,而是從小見慣十分接地氣地生活技巧,學做各種農活,積累了不少生活經驗,所以從解決問題的實踐本事上看,鄉下孩子不必須比城裏孩子低。

在這個基礎上再看文字在鄉村的應用也就不用扯到智力問題了。農村其實是一個個小圈子社會,是一種熟人社會,圈子裏的人都是世代生於斯、長於斯的,是天天都能見面的,是互相瞭解得不能再瞭解了,在這種應對面的直接接觸中,語言就已經足夠滿足交往的需要,作爲間接工具容易產生歧義又多有不便的文字就顯得沒那麼必要了。

潤鄉土心得體會篇7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忘本”是什麼意思。根據新華字典的說法,是忘記自己原來的處境,忘記處境變好之後的幸福之根。

這有點像一些城市人。他們忘記了他們的祖先也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今天的幸福是80%的人口貢獻的結果。不僅忘了,更讓人難過的是,他們反過來取笑我們國家的人“蠢”“蠢”。真的是這樣嗎?費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解釋:這不是智力的問題,而是知識的問題,當鄉下人不知道車來了該怎麼逃,看不到世界就不知所措的時候。

與城市裏的人相比,鄉下人會更加重視這一點。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農村人對土地的高度重視。他們深深紮根於土地!我在任何地方都不會忘記我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世代代在斯里蘭卡出生、長大、死去,幾本書不流。這個村莊幾百年來一直有那些姓氏。村裏的人口好像都依附於土地,世代之間變化不大。正因爲如此,地方社會是熟人社會,熟悉並自覺遵守傳統規範,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利用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於人的熟悉程度。但是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感嗎?答案是否定的!但與此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缺乏完善的法律原則來規範各種行爲,導致許多人徘徊在空白的空間裏,許多城市人不可避免地會忘記自己的出身,因爲他們中的許多人面臨着信仰危機。不像鄉下人相信土地,他們相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潤鄉土心得體會篇8

夕陽西下,五六歲的小女孩拿着一個瓢,緊緊的跟在拎着水桶的爺爺後面,舀起一瓢水,澆在綠綠的葉片上,水混合着金色的陽光,緩緩流下。小女孩再蹦蹦跳跳的去舀一瓢水,繼續輕輕的澆灌在下一株秧苗上……

這是我三十餘年的生活裏,每每想起都覺得溫暖的回憶。這回憶裏有中國人最離不開的土地,有溫暖的夕陽,有前面引着路帶着我走過溝壑的爺爺,還有那些待熟的秧苗,以及對成熟的果實的嚮往。

看《鄉土中國》,最難忘的便是“鄉土本色”。無論現在我在哪裏,無論我生活在怎樣的圈子,鄉土才能給我最爲溫暖而安定的回憶。

鄉下人離不了泥土,而我,故土難離。

讀大學之前,我沒有想過我會到一個乘火車需要近30個小時才能抵達的城市讀書。考研究生的時候,我沒有想過畢業後我會到一個離家兩千多公里的城市定居。

如今,我生活在一個小城,城市邊緣有大片大片的耕地,一年四季各種農產品交替上市,人們總是津津樂道於本地出產的特色產品,說起的時候臉上就滿是自豪。

冬天,冬筍破尖而出,挖出幾顆,煎炒烹炸,任君選擇。

春天,枝頭上桃花爛漫,等着夏季的成熟與甜蜜。

夏天,楊梅、桃子、蜜梨、葡萄輪番登場,家家戶戶的餐桌上總是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土地帶給鄉村人的滿足,從餐桌上延伸到生活中,走親訪友時帶的特產是熟人社會最常見的親情友情交流方式。

土地帶着鄉村人的留戀,是無論距離故土多少公里,總有一碗菜讓你馬上能想起家鄉。

隨着網絡時代的興起,我們可以很容易的在網上下單買到各地特產,前不久我在網上訂購了家鄉特產紅腸粉腸,欣喜的等着收貨,切片,開吃,但又總覺得吃到的好像不是那個味道。

是的,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哈爾濱,而現在我生活在幾千裏之外的浙江。再多好吃的海鮮水果也總是抵不過我對地三鮮鍋包肉的想念,再多的美麗的風景也無法讓我忘記家裏午後的葡萄藤。

雖然我只在鄉村生活過短暫的幾年,但是故土難離,那些土地帶給我的回憶總是無法忘記,那些回不去的地方,是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