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家校教育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家校教育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家校教育心得體會篇1

人生會面臨許多選擇,當你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抉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後悔一生,當然,尤其是我們青少年。

爲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瞭解法律,學習法律,增強法制意識和維權意識。學校爲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課.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場及時雨。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問題不僅是學校、公安局的事情,更是全社會的事情,很多案例的發生讓我們爲那些誤入歧途的青少年大爲惋惜,在惋惜之餘我們更清醒地認識到他們是法律的無知者,在法律面前沒有敬畏之心,只憑一時衝動而鑄成大錯。

我們要從小樹立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要慎重交友,無論處於何時何地都不忘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是一個處於失去自由的天空的少年發自內心的悔恨和領悟.他想把這些道理傳達給擁有自由的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很大的啓發,甚至可以產生心靈的震撼。

這節課對於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它給了我們許多真理和啓發,告訴我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們會一直受用!

青春是美好的,但青春又是脆弱的!我們要用法律來擦亮自己的眼睛,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掌好人生之船的舵。

家校教育心得體會篇2

通過一個月的教育整頓和學習活動,我深刻地認識到當前在部隊開展紀律作風教育整頓活動的正確性,也更加清醒地感受到在我們隊伍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的普遍性和嚴重性,看到了我們中隊建設所面臨的挑戰。而教育整頓活動的開展必將有利地推動正規化建設的步伐,特別是對各項工作中依然存在的突出問題起到了較好的督促整改的作用。

因此,我深刻的意識到在紀律作風教育整頓的過程中,在認真作好各項工作的同時,緊密聯繫個人的思想和工作實際,認真查擺,深刻反思,找準存在問題,分析根源,制定整改措施對照這些要求,認真回顧自已這幾年來的工作,我確實感到與中隊和同志們之間還有一定的差距,還有許多問題和不足之處。

第一,思想教育和理論學習有待進一步加強。

教育整頓活動已開展一段時間了,但由於近期各項工作任務比較多,沒有按照中隊的要求一步一步的落實,特別是在教育整頓的學習和查擺階段,由於工作的原因,平時各項任務比較多,一些學習任務沒有完成。表現出自己在思想上的認識不高,認識不夠,對理論學習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高。還須進一步加強思想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教育和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和政治素質。

第二,工作責任心、事業感還需進一步加強。

在工作中有時存在等靠的心理,總是等着上級領導部署,不能自己積極主動地開展一些工作。工作責任心、事業心還需進一步加強。

上述這些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爲部隊的建設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雖然有一定的客觀因素,但更主要的還是主觀因素影響。在教育整頓的查擺剖析階段,我也利用一些時間,自已結合理論學習,對照工作實際,對自身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也多次進行認真的反思,深刻剖析了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從主觀上找不足,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存在一定形式主義思想。即在有些工作中,沒有實事求是,狠抓落實,浮於表面,制度、規定的具體落實還不夠堅

二是政治理論學習抓得不夠,政治思想認識不能緊跟形勢的要求。每次除了參加單位組織的學習外,只是看文件,報紙,電視新聞等,對於其他方面知識的攝取的還不夠廣泛。也有時,由於工作比較繁忙,涉外工作較多,沒能按時、積極的參加集體組織的學習活動。有缺課落課現象。

針對上述問題和主要問題根源,我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主要抓以下幾方面:

一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努力改造世界觀。實際中自已要像對待業務工作一樣,制定出詳細的政治理論學習計劃,擠出時間予以落實,通過學習,不斷提高個人政治修養,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辯別是非的能力,並注意與實際結合起來,指導實際工作;要從思想上徹底清除存在的不良思想,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利益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做到立警爲公,執法爲民,清正廉潔,一身正氣。二是加強紀律觀念,提高爲基層服務意識。在工作中我要時刻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爲基層服務的思想,對待官兵如對親人,積極工作,努力爲官兵多辦實事,多辦好事。

三是嚴格管理,真抓實幹。在工作中,我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

四是堅決執行五條禁令。要牢固樹立立警爲公、執法爲民的思想觀念,努力提高爲基層服務意識,努力工作;通過深入基層搞調查研究,切實爲基層排憂解難、多辦實事。五是求真務實,大膽改革,努力鑽研本職業務,在支隊創收方面多開渠道,爲基層連隊多辦實事好事。

以上是我在紀律作風教育整頓活動的查擺整改階段的個人剖析情況,請各位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

家校教育心得體會篇3

對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爲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通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已成的我”,爲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爲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角色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着新鮮芳香、體現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於啓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聖信仰與追求!

有人說,教師是春蠶,是蠟燭,是航標燈,是導航員。而我要說,教師就象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營養:有科學的教育思想,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時代特點的教育言論,有廣博的學識,有令人佩服的教學藝術,有較強的人格魅力,有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

爲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在不斷的學習,也在不斷的研究、不斷的探索,從教材、教參、課程標準中去觸摸新課改的靈魂,準確把握教學的尺度。研究會考題體會其中蘊涵着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在同行身上學到的好方法也及時去應用。我和學生們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我想,所謂的教學相長就是這個意思吧!

我希望自己成爲能夠歷經風雨的參天大樹,在課改這片肥沃的大地上茁壯成長。

家校教育心得體會篇4

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沒有水就沒有地球上的萬物,但有時水也會吞沒人類的生命;水,她溫柔平靜,但有時也會變得肆無忌憚;水,她清澈見底,但有時也會變得殺人如麻。什麼是幸福的家庭,無非是完整無缺的溫馨家庭,然而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常常會被無情的河水毀於一旦。同學們,生命是非常的脆弱的,它需要你的精心呵護。因此,我們要時時刻刻地做到防溺水。

我曾經聽外婆給我講過這樣一個真真實實的故事:在我外婆小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很窮,家裏沒有電風扇更別提什麼空調了,呆在家裏又嫌熱。有一天中午,我外婆就和小夥伴們一起趁家人午休的時間偷偷溜到仁川鎮好溪邊玩耍,小朋友們看到清清的溪水很高興,就開始玩起了打水仗,玩了一會兒,一個個小朋友就想去溪裏游泳了。此時此刻,有個十一二歲的大哥哥帶頭先下了水,於是別的小朋友也跟着一個個下去游泳了,在水裏你追我趕,玩的可開心了。可是有幾個小朋友根本就不會游泳,快天黑了,小朋友盡興的回家了,到了吃晚飯的時間,隔壁鄰居家的阿姨找不到自己家的女兒了,我的外婆心想壞了,是不是剛纔在水塘游泳還沒回來。於是我的外婆和他們一起去找,剛到好溪邊就看到了他的衣服還在岸邊,可是左找右找就是看不到人影,此時此刻,大家都慌了,連忙找來各種工具進行打撈,幾個小時過去了,最後終於在一處水流湍急的石縫邊找到了,可是她已經停止了呼吸,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我的外婆講完了故事已淚流滿面,外婆告訴我水有時是很無情的。因此,我們必須時時刻刻防溺水。

20xx年的5月20日,在仁川鎮的好溪又發生了一起學生溺水事件,6名國小生結伴到老銀灘遊玩,其中1名五年級女生在溪邊洗手時,不小心踩空滑落水中,其他同伴伸手去救落水學生,結果這6名同學相繼墜入水中,溺水身亡。6條鮮活的生命就在一瞬間消失了,不僅給他們的家庭帶來巨大悲痛,也爲我們敲響了警鐘。他們的生命就如初開的蓓蕾,前程無限,然而卻被無情的好溪水所吞噬,難道不令人痛心嗎?

生命是寶貴的,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她不像財富能失而復得,也不像離離原上草周而復始。人失去了生命,不僅僅是自己失去了一切,還要給活着的親人留下心靈的悲傷。同學們,我們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和希望,我們一定要珍惜青春,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爲自己,爲祖國創造有意義的人生。讓我們行動起來,讓防溺水時時刻刻地紮根在我心中。

家校教育心得體會篇5

我很榮幸參加了江西教師網國小語文教師的遠程教育培訓。通過學習,我感到收穫很大。

這次學習內容豐富,涉及國小語文教育的意義和教學目標要求,教材分析,教學設計,教學評價,教學進程中聽說活動的組織,教與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等。教育專家精闢的分析和獨到的見解,讓我們茅塞頓開。許多平時工作中的疑惑迎刃而解。而老師要儘可能蒐集個方面的東西,提供信息源,製造信息溝,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要因地制宜,利用好身邊的教學資源,無論城市還是農村。但像我們農村老師,條件艱苦,教學設施儘管不如城市,學生素質也不比城市學生佔優勢,,那麼我們的任務更重,所以我們更應該立足於自己的教學陣地,爲學生創造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素質。

一、不斷更新知識、學會學習。

聽了培訓中專家們的講座,我明白了什麼是學習型老師和其真正的意義,從大處說是爲了國家的發展,而從小處說則是爲了每一個學生、每一位教師的成長和生活。所以,成爲一名學習型老師不應只是一句口號,更應該具體地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常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常流水。那麼水源從哪裏來?從書中來,歷史的、哲學的、自然的、科學的……我們都應有所涉獵。這樣我們的知識才能時時處於更新的狀態,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去引導學生,並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而不是爲應付讀書而讀書。

二、加強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素養。

“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是新課程的核心思想。而作爲語文老師的責任就是:要想方設法去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新課程中也說到: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直接培養能力。”這也告訴我們:我們教師必須發現學生的優勢智能,發展他的優勢智能,爲他們的“成才”提供方向,讓每一個人都能爲社會發展盡己所能。

三、還原學生主體,促進學生髮展

只有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學生才能主動地發展。我們要更新觀念,要敢於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條條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於創新。繼而走上務實之路,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學生出發,實事求是,講求實效。

語文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形態,有特定的目標和任務,有獨特的個性,這就是語文的本。在以後的語文教學中,我要牢牢把握住這個本,從關注內容到關注學生,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傳統教學中可取的東西,學生新課和的先進理念。

四、教育觀念發生轉變

一切教學改革的嘗試都是新舊教育觀念鬥爭的結果。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育觀念不轉變,教學改革無從談起;教育觀念一轉變,許多困難迎刃而解。新課程的教學改革要求我們,首先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諸如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師生的交往互動,重視課堂的開放生成,等等。只有這樣,纔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素質。

五、改變課堂教學模式

通過教學活動,我們要達到:

(1)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並把這種激情轉化爲自覺學習的動力;

(2)教給學習方法,使之逐步具備自學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去掌握知識。遠程教育培訓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改革的一個新舉措,不同於以往我們所接受的傳統的教育培訓,它是應用網絡平臺,搭建了一個虛擬的教育空間,在這個嶄新的學習環境中,參加培訓的學員不需要統一的時間和地點,可以根據自己的計劃隨時進行學習。這種全新的教育培訓方式給我們充分自由的同時,也需要我們充分了解自己所處的學習環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掌握學習技巧、策略,最終學會學習。

六、加強科學文化學習,做一專多能的教師。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這幾位輔導教師講的課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他們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徵博引給學員們講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深受啓發。我們面對的是一羣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這就要求我們加強"教育藝術"的學習,加強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例如學習"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新課程理念下課堂評價策略"等。我們只有不斷的加強學習,不斷加強修養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

七、積極推動課程改革,做課程改革的實踐者。

課程改革現在雖然還處於探索階段,許多未知的領域需廣大教師去進行認真摸索和總結。經過這一次的培訓,認識到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而應去推動它朝正確方向發展,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我想只有經過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新課程改革就會遍地生根、遍地開花、遍地結果。這樣中華民族將會是一個富有創新能力的民族,並會永葆青春、永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總之,這次培訓對提高教師素質,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逐步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也使我獲益良多。這次培訓對於我將會有很大幫助,特別是在開展教學工作中的影響。

家校教育心得體會篇6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的重大時刻,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全黨上下正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交通運輸局機關支部組織學習黨史,每月至少精讀一本指定學習材料。

我通讀了習近平總書記《論中國共產黨歷史》全書,並對每一個重要論述的重要講話精神作了筆記,通過全書的學習,感覺到心靈上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禮,全書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開篇,習近平總書記說中華民族的昨天,可以說是‘雄關漫道真如鐵’;中華民族的今天,正可謂‘人間正道是滄桑’;中華民族的明天,可以說是‘長風破浪會有時’。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使我們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的兩個歷史時期的正確評價。高度評價毛澤東、鄧小平的豐功偉績。講述了古田會議、五四運動、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中國共產黨的寶貴精神財富。通過《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七十週年大會上的講話》,讓我們永遠銘記英雄前輩爲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通過學習《深刻總結經濟特區建設的寶貴經驗》、《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大會上講話》、《在浦東開發開放三十週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使我們更加堅定地走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通過對《中華民族偉大歷史進程的大跨越》的學習,充分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通過學習《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使我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奮發前進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今後工作中我始終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學黨史以堅定理想信念

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學原著,深入思考,聯繫實際,在政治理論學習中學出對黨忠誠,堅定共產主義思想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

二、學黨史以推動方法創新

立足實際,守正創新,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的能力水平,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和拼搏鬥志,更好地開創未來。

三、學黨史就是要不忘初心,實現中國夢

只有不忘歷史,學習歷史,才能不斷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中汲取營養,才能不忘昨天,把握今天,創造明天,才能凝聚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

歷史就是最好的教科書,作爲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迎來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的神聖時刻,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與時俱進,時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在學黨史中汲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智慧和力量,以優異成績獻禮百年華誕。

家校教育心得體會篇7

近年來,我國中國小校學生傷害事故案件逐年增多,由此引發的學校與學生家長之間的糾紛與日俱增,學生家長因學生在校期間受傷致殘甚至死亡向學校索賠的金額不斷攀升。校園傷害事故不僅僅會影響學校與學生家長的正常工作與生活,而且是造成社會不安定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前我國校園傷害事故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僅僅波及教育系統內部,而且已經成爲一個世人關注的社會問題。因此,如何預防校園傷害事故、妥善解決和處理此類糾紛。最近,透過在教管課程班學習《教育法規》這門課程得到很多啓示,幾天的學習中,首都師範大學程振勇教授在學校傷害事故方面進行了精闢的講解,感覺收穫頗豐。以下是本人這方面的學習心得。

一、學校是否屬於學生的監護人之爭

分清職責主體是承擔損害賠償的前提,妥善解決學生傷害引發的經濟糾紛,是校方與家長之間化解矛盾、消除分歧、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穩定社會的關鍵。當前我國校園傷害事故之所以難處理、處理難,就在於人們對校園傷害事故職責主體的認定上,存在着觀點分歧,導致在法律規定上,無法可依,在實際問題的處理中,也無據可尋。

是不是隻要學生在上學(上課)期間發生傷害事故,學校都要承擔職責?如果不盡然,學校又是在什麼情形下應對在校學習期間受到傷害的學生承擔職責?在諸如此類的問題上,學校與家長之間的看法常常相悖。家長認爲,學生只要到校學習,家長就將其監護職責轉移給了學校,學校不僅僅應當對學生的學習負責,而且應當承擔學生在校期間的安全;而校方則認爲,學校不是學生在校期間的監護人,不負有對學生的監護職責,學校是否承擔學生事故損害賠償的職責,是基於教育法對學校管理職責的規定,對學生承擔有限的管理職責。那麼學校與學生之間究竟存在着一種什麼樣的法律關係?我國現行法律卻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

學校對未成年學生的保護職責與學生監護人的監護職責雖有相近資料,但這兩種職責的性質和法律淵源卻有不同。前者是學校作爲承擔公共教育職能的社會機構,基於《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有關法律,而構成的一種公法範疇的職責與義務;後者是基於民事法律所確定的監護權,而在監護人與被監護人之間構成的司法範疇的權利與義務關係。兩種權利由於來源與性質上的差別,不能混淆。尤其監護權是建立在親權基礎上的,不能脫離法律的有關規定和親權的範疇而談監護權的轉移。視學校爲未成年學生監護人的認識,不僅僅使學校承擔難以擔負的職責,而且也難以解釋何以學校只有監護職責而沒有相應的權利,何以學校對學生的管理要貼合法律規範,而不能像父母管理被監護人一樣管理學生。

就目前的民事法律規範而言,沒有明確學校是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或應當承擔監護職責。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係,總體上來講是基於教育與受教育而構成的教育關係,存在一些不同於其他法律關係的特殊規律,應當適用教育法調整。因此,學校並非學生法定好處上的監護人,儘管學校在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同時,負有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護的職責。

二、學校管理職責範圍與學校事故職責承擔

根據過錯職責歸責原則,決定學校及教師對事故的發生及其後果有無過錯、過錯大小,來確定職責主體,依此進行損害賠償,應是分析、解決此類糾紛遵循的一般原則。

1.意外事件。中國小生意外傷害事件是無法預見和不可避免的,學校及教師對事件無任何過錯,不負任何職責。但如果事故發生之後,教師沒有在學校條件允許的狀況下采取措施救險,延誤了治療,造成傷害者傷情加重,就應負責,這是一種事後職責承擔。

2.學生在上課期間因互相打鬧而受傷害。上課期間,教師負有監督管理職責。對在此期間發生的學校事故,教師承擔職責大小,要思考到學生的年齡。但需要強調的是,對不同年齡段學生在管理職責上的不同要求並不意味着人爲地降低教師應盡的管理職責。

3.學生受傷不是學校所爲,但與學校場所設施管理不完善或教育教學儀器、設備保管、存放有關,學校要承擔部分民事職責。需要注意的是,學校場所設施造成的學生傷害承擔職責,與學校建築設計、施工中暴露的質量問題關聯,但更多地與教職工是否及時發現事故隱患並及時向學校報告有關。

4.學生課餘時間受傷。課休時間是事故多發段。教師的職責,是要培養學生安全意識和躲避危險的潛力,這是其一;其二,一旦發生事故,要及時採取措施做好善後處理。中國小教師的職責並不是如幼兒園阿姨那樣履行保育員主角,也不是超市中的保安,不可能全天候地監視每個學生的一舉一動。關鍵看學校在課間是否負有監管職責及到位狀況。

5.學生自殺、自殘。學生的自殺與教師有無關係,取決於:一是學生自殺與教師的行爲有無必須因果關係;二是教師的行爲是否違法。如教師毫無根據地懷疑學生有偷竊行爲,停其課,強迫其交待甚至拳腳相加,學生不堪受辱,憤而自殺,教師自然要承擔法律職責;學生考試作弊,被監考教師當場抓往,學生因羞愧而自殺,儘管教師的行爲與學生自殺有關係,但行爲是合法的,不應承擔職責。

6.教師上課期間離開教室。教師在上課時隨便離開課堂,期間學生打鬧造成傷害,學校職責所負的大小,主要決定於學生的年齡對該行爲後果的決定潛力。美國大多數法院在審理此類事故時,並不是將教師在不在場作爲唯一的侵權職責要件,還要思考教師離開的時間長短、離開的原因、學生身心發育狀況、上課資料及活動性質等。

7.學生上下學發生傷害事故。學生每日上下學,是維持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起點和終點,這時學生的雙親對其子女的保護監督基於親權關係,而學校教師也務必加以指導並採取必要保護措施。但每一位學生在上學時從家中出發到學校放學時由學校出發回到家中,期間的安全,除有特殊狀況外,應由學生個人及親權等保護者負擔職責。如果學生羣衆上下學是學校規定,則可解釋爲學校已介入學生上下學的生活領域。這時,學校在法律上對於羣衆上下學就有安全維護的義務。

8.公休時間(包括寒、暑期)學生傷害事故。原則上說,學校對學生安全保護職責的職責範圍限於學校正常教育教學時間,但這並不等於說學校對於公休時間發生的學生傷害事故就不負任何職責,問題的關鍵在於學生在這些時間內發生的傷害事故的原因與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有無聯繫。如日本學校教育法規定,學生在寒暑期做作業時發生了傷害事故,教師是否承擔職責的前提是,教師在佈置學生作業時有沒有充分思考到這些作業資料對學生人身傷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後果。

中國小生在校期間受到損害或致他人損害,學校是否就應承擔職責,就應承擔多少職責?我認爲,應視具體狀況綜合分析,其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學校方面是否應當爲去或留校活動的所有學生承擔職責,而在於學校事先是否承擔了對這種活動管理監督的職責。

三、我國目前現行的關於學生傷害事故的立法狀況

在處理校園傷害事故案件時,我國法院一般依據現行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處理。而民法通則的相關條款過於原則,一旦發生校園傷害事故,同一類案件可能導致司法實踐中兩種完全不同的判決。實踐證明,僅僅依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處理學校發生的學生人身傷害事故,已經不適應司法實踐的需要。依據民法精神,充分思考學校教育教學實際,參照國外校園傷害事故依法處理的已有經驗和做法,針對校園傷害事故這一特殊人身侵權行爲,制定處理校園傷害事故的專項法律,依法處理,就成爲解決校園傷害事故的必由之路。

可喜的是《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方法》(簡稱《方法》)已經實施。這是目前我國第一部處理校園傷害事故的專項法規。《方法》中明確了學校對學生承擔的職責性質是教育、管理、保護職責,確立認定學校承擔職責的劃分原則是過錯職責,細化了學校管理職責的範圍,規定了處理校園傷害事故的方式,界定了學生傷害事故損害賠償的項目和標準,提出瞭解決校園傷害事故損害賠償的資金來源。《方法》實施以來,法院及其他處理機關嚴格按照《方法》的規定,依法處理了中國小校學生傷害事故,既保護了未成年學生的權利,又維護了學校的合法權益。實踐證明,制定校園傷害事故的專項法律,依法處理校園傷害事故,不僅僅是務必的,而且是可行的。

總之,透過學習程老師講授的《教育法規》這門課程,我學習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尤其是老師的案例分析,個性精闢到位,爲處理教育教學實際問題帶給了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