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莊子讀書心得(精品多篇)

莊子讀書心得(精品多篇)

最新莊子閱讀心得 篇一

在中國古代的文學史上,有一類書可以稱之爲“奇書”。這類書既是思想深邃的哲理之書,有閃耀着文采精華;既充滿詩意的感性文字,有包蘊着深邃的哲學思辯,超凡脫俗。在這類“奇書”中,最有趣,最有靈性的作品莫過於講《莊子》了。

在中國歷史上有無數的仁人賢士,可謂是百花盡放,各有千秋。但在這百花之中,我最看好莊子,莊子是繼老子道家學派的又一大思想家,是一個讓人猜解不透、與衆不同的人。他懂的一切,卻沒有割捨一切,他知道人類有着無窮的缺陷和疾病,但他自己卻沒有隱居山林,過孤獨而清淨的生活。他做的事是唱着歌悠遊於人間。

莊子追求絕對的思想自由。《逍遙遊》便是代表之一。充滿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沒有任何限制的絕對自由。“北冥有魚,其名爲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而且團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在那樣的年代裏,只是何等的心胸與氣魄,這是怎樣的宏大的想象力,能穿越眼前的狹小的空間,把思想插上翅膀飛上九天翱翔,距今兩千年了,我們才得以真正的飛上藍天。如果我們和我們的學生心中能藏有這種乾坤,哪還有什麼人生的苦惱不能隨運氣而飛至九天之外呢!

“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看看這句話,現在中國人中許多人都被平均化、標準化、中庸化了,鮮少有像莊子這樣特立獨行的人。我們自己生活在標準裏面,爲了這個,爲了那個,爲了面子而生存,爲了別人的眼光而生活,卻從來很少想到過自己,所以大家都是一個面孔,一個模式的標準化,世界因爲多彩而精彩。我們什麼時候能夠做到全世界的人讚譽我我也不會因此而更加勸勉呢,這且不論,因爲更加努力總歸是好事!但是一旦遭到不同意見,不要說是舉世,即便是一部分人就足以讓我們痛苦不堪了,不知道下一步是做下去還是不做了呢。因爲心中無境界,所以終其一生也只是活在別人的眼光裏,哪有什麼自己。莊子的一個一般境界就已值得我們去研究學習在生活中實踐了。

莊子言,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予無所用天下爲,這亦是我崇拜莊子的一個方面,紅塵滾滾,物慾橫流,我們當世難得發現人不去爲了名利而奮鬥的認了。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大家都是爲食而死的人,是否有人爲了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去做點事情,那樣的人生纔有意思。即便是一個普通人,我們的人生也應該是雲淡風輕,過的詩情畫意一點兒!不應該在物慾中用盡心機,心情負重,了無生趣!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爲一。”拋棄了個體的思想,身心的束縛,而獲得宇宙天地的大智慧,與萬物永恆同在。不必苦心追求事物的究竟、是非的標準,遠離那些不值一顧的煩惱,一切自然就好。

對於莊子,最讓我讚歎的是他的一些議論。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爲友。我對莊子,正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一語驚醒夢中人。“凡人之心險于山川。”一句道破,怪不的在中國人都沒興趣去探索自然山川,原來都去探索人心了。“不樂壽,不哀天,不榮通,不醜窮。”隨遇而安,知天樂命,逍遙自在,多好。太追求功名利祿,反而一事無成。倒不如早些收手,也落個知足常樂,自然一切都好。古人說:“戰國之文深於比興,即深與取象也。”這對與莊子來說,尤其恰當。

《莊子》一書,“寓言十九。”莊子的散文,汪洋四溢,機趣橫生,在古典散文中是罕有倫比,更是因爲如此,才構造了一個瑰麗的藝術境界。我讀莊子,讀他:“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事之業。”我讀莊子,讀他:“知天之所爲,知人之所爲。”我讀莊子,讀他:“謹守而無失,是謂反其真。”

讀莊子,亦如流水行雲,細看來,是樓外青山,山外白雲,斜水繞孤村。

至人無已,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莊子的境界我一生的夢!一聲的追求!

讀莊子心得體會 篇二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戰國時代宋國蒙人,曾任蒙之漆園吏。貧而樂道,不慕富貴。他是莊子學派的創始人。莊子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代表作《莊子》(又被稱爲《南華經》)闡發了道家思想的精髓,發展了道家學說,使之成爲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哲學流派。他的學說涵蓋着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爲“老莊”,他們的哲學爲“老莊哲學”。《莊子》共三十三篇,分“內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一般認爲“內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莊子所寫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認爲是莊子的弟子們所寫,或者說是莊子與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寫成的,它反映的是莊子真實的思想;“雜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複雜些,應當是莊子學派或者後來的學者所寫,有一些篇幅就認爲肯定不是莊子學派所有的思想,如《盜跖》、《說劍》等。

《于丹莊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過解讀莊子中的寓言,結合現代社會的現象,引導我們用莊子的思想來指導人生,認爲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大境界,這種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逍遙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種精神生活,靈魂生活,是一種“無”的境界,“歸零”的境界,需要不斷反觀內心,需要大覺悟才能體會得到,而且更需要時間,因爲“悟”本身是一個過程。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們就會逐漸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如果沒有大境界的指引,我們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樣,用刀亂砍筋骨而損壞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和利所擾,在社會中被五顏六色,紛紛紜紜的表面現象所惑,不知不覺地浪費我們寶貴的生命。于丹用內心、自然流露的語言,借尊者、名人之口說出自己的觀點看法,並用那些虛擬的、寄寓於他人他物的寓言小故事詮釋着人生的哲理,那就是:寬容感恩於外在世界,融合於一切自然規則,清醒地認知自己的內心,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祿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擁有健康的人生心態和快樂的生活狀態。

莊子的人生哲學,就是教我們要以大境界來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態,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是一種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讀過此書,讓人在不經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碼,給予了力量的源泉,伴隨了身心的成長,滿足了心與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纔是真的細膩意境。於己於人,無論你在何種崗位上,環境只是一種需要你去順應的外在世界,卻需要你堅持自己內心的秉性而不隨波逐流,並讓自己盡力把自身的潛能激發到最佳狀態,那何嘗不是一種超越自我的成功;無論在家庭還是社會,你充當的任何一個角色都需要你用心面對,真心付出,等到再回首時,我們可以無怨無悔,因爲我們已經盡心盡力。作爲一名教師,更是如此,我們的快樂,就是可以從孩子們一雙雙清澈的眸子裏,看見他們對你的喜愛,夫復何求!

讀莊子心得體會1000字 篇三

大家都會知道一本叫《莊子》的書。可是看完這本書都會發出許多讚歎。于丹就把她的慷慨記錄了下來,寫成了一本書,書名就叫《莊子心得》。

在百家講壇節目中也談論過這個話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領悟于丹心語。

于丹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影視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 藝術 與窗某學院長助理,影視傳媒繫系主任。20__年 春節期間在《百家講壇》欄目解讀《莊子》心得,受到觀衆熱烈。

《莊子》心得也講述了許多深奧的論語,裏面講的都是莊子何許人、境界有大小、感悟與超越認識你自己,總郵路可走,談笑論生死, 堅持與順應,本性與物性,心態與狀態,和大道與自然。

下面就讓我們先了解一下莊子這個人,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氣勢磅礴,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闊,籠蓋古今;他的風格嬉笑怒罵,了無拘囿。他上窮碧落下黃泉,嬉笑怒罵,說盡天下英雄,其實他的內心並不激烈。他曾經做過漆園小吏,相當於現在的保管員。他一輩子就生活在一個戰國紛爭、戰亂頻仍,而到處求賢若渴的時代裏。他隱居不仕,終老天年,沒有什麼社會名分。莊子的生活一直是相當貧困的,經濟抗面也很差。所謂“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嚷嚷皆爲利往。”人生在世,從古至今很難看破的就是“名”與“利”兩個字。應該說,大家首先面臨的就是利益的紛擾和誘惑,因爲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會面臨着經濟問題,生存 的困窘。莊子也不例外。

看到《種子心得》這本書的人都知道于丹可以把每一句話,和每一個字分析的十分透徹。椰油許多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人活在當下,在當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懼生死,那麼我們的心靈將擁有一個多大的空間、一份多大的境界啊!是啊,每個人的境界都不同,有的人高過雲端卻有些人低於雲端。可是每個人只要穿透名和利,那麼你個人的空間就會有許多色彩斑斕的花朵和溫暖的太陽。站在大境界上,就會看到天生我才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無爲。莊子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境界的大小,決定了他(她)的思維方式。人們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規地去判斷事物的價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價值。

往往一個人是不能輕易的認識一個事物的真正價值。每一個人都 希望 人世間所有的事物都是 美好 的。只有真正清醒地認識了事物的價值,纔可能獲得人生的 目標。而認識一個事物自身的價值卻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

讀了《莊子心得》這本書,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了。不仿你也可以去文中瞭解莊子,從中受到感悟。

讀莊子心得體會 篇四

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沒有覺得擁有生命而可喜,面對死亡來臨而可怕。那情形,該像路邊的野花,莊子對妻子的去世就鼓盆而歌。真人不易,學者說儒家教人入世,道家導人出世,曾經,至親的人離世,讓我感到生命無奈,生活疲憊,很多時連世也分不清,混混沌沌,顧此失彼,隨波逐流,以爲明瞭的事多了,卻是越發失了方寸和方向。我翻開書,參照已心。

有時,成年人比少年成熟,是成年人多經歷了幾場葬禮。生死是莊子一個永恆的命題,也是的,生死糾集了一切利益所在,物質、精神、愛憎,是人就逃不了。朋友學佛,說人世是苦難的集合體,要歷無數生離死別,得失禍患,來日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下世不要爲人。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莊子也說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悲乎。所以莊子說,我們要懂得順應,去面對,當你已無能力握着的本文來自站的領頭羊時候,去放開。世上沒什麼是理所當然,或是橫加於人的。多經歷了葬禮,我懂得無論對人對物,如果只去憂患失去的悲哀,而不感恩曾經相遇相守的幸運,那去到哪個世界,也並不能真正快樂。有人問佛祖,什麼是佛?佛說,無憂是佛。原來,現在腳下的土地,也可以是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與衆不同的生命力量。生命在思潮裏龐雜,迴歸自然便直觀,生命是八個數目字和一條小橋,像德蘭修女19101997,周18981976,在看這篇文章的人,生命尚缺四個數字。我是人類社會的瑰寶,也是大自然的一棵草,我笑笑自勉,能踏上小橋賞過風光,活好當下活出真我就不悲乎。

何爲真我?生活的本原,生命的本初,願望的本真,書裏娓娓而出。外面實在太吵了,在信息、物質、慾望膨脹的今天,滋長出原始森林裏蔓藤一樣的人際網,已天天疲於奔命,卻發覺滿足更難,快樂變小。心爲形役原來心被外物奴役着,心當然是高興不起來。是時候靜下心來,聽聽自己的聲音。見過有種培訓課程,學員要每日停下來和自己的手手腳腳,耳朵肚子身體各部說說話,關心它們過得怎麼樣。這近本文來自站的領頭羊公於莊子的觀心入門。吾所謂聰者,非謂其聞彼也,自聞而已矣;吾所謂明者,非謂其見彼也。自見而已矣。莊子說的耳聰目明,不在於聽得、看得有多高遠,而是能聽見自己的聲音,看見自己的心。心要見,必先靜。水靜尤明,況精神乎,聖人之心靜乎。水能映照天地萬物,是水清靜的時候,風浪大作之下水映不出東西,人心亦然,心湖急流暗涌,世界萬物也照不進人的心。

莊子把真正瞭解自己內心的人叫善養生者。以心爲鏡,纔可看清現狀,聯繫過去,看到未來。前半生不要怕,後半生不要悔。閉上目,靜靜的,我問我自己的心,你曾經有過什麼樣的夢,怎樣努力過?你心裏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一幅畫卷?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爲;達命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奈何。懂得生命真諦的人,不會花時間在不該當的事情上,不會因爲執拗、較勁追逐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于丹老師說,爲了娶絕色女子,爲了虛榮嫁給富商,離開了愛情,於是此生與他(她)錯過了;捨不得放下手中的一撮米,結果猴子給逮着了。喪己於物,失性站的領頭羊於俗,謂倒置之民。將眼前的利益和自己的心分開,以心爲鏡照見自己,再去思索問題,我看到了前面的清朗。一個人的心態,決定他的生活狀態。且好的心態,比生活中好的技巧和技藝重要,像運動員往往場上顯不出場下的好成績;搭在板凳上的板條我可以輕易走過,但橫到懸崖上就我就卻步了。靜心達而見心,心能以天合天,能以一顆清明的心,以規律迎合規律,忘利忘名忘我,做事做人都會遊刃有餘,做得更好。

書禪明瞭一種道法自然的生命狀態,以真求真,以真發現真,大道合乎自然是莊子所有理論的核心。大道合乎自然,不是人們平常斷章取義的無爲、懈怠、隱世避事,大道合乎自然我們才能最後獲到大自然裏和緩的凝聚力。天地運行,萬物更迭,四時有序,生生不息,正是天地間有着一股和緩的凝聚力。大聖大哲,能聚賢納士傳授至理,是他們不可或缺地擁有和緩的凝聚力。中華民族五千年泱泱大國,骨子裏就是有着一股和緩的凝聚力,團結共濟和諧發展,在大浪淘沙的歷史長河裏不息不滅。和緩的凝聚力,讓我們的心恆久澄靜清明,精神有了足夠的強大,便能找到自己心的大道。

靜而觀己心,洞明規律,勉力,順應!

讀莊子心得體會 篇五

《莊子》是莊子一生的思想結晶,也是他本人寫的唯一一部自傳體小說。莊子去世後,由他的兒子莊圓整理後形成的這部傳記。

中國古代思想家莊子是幾千年來的一大奇人,他給世人的是另類的思考面向,以及深層的哲學思維。莊子姓莊名周,“子”是尊稱。他於公元前396年生於宋國蒙地,逝於前286年,一生著有《養生主》等7篇著作。

《莊子》通過許多個莊周講述的短小精煉、意味深長的寓言故事及他的生平佚事詮釋着他對生命的理解及對社會的看法、對世俗的厭惡及對自由的追求。一個個故事雖看似有些荒謬,但細細品味,卻是內涵深刻,讓人回味無窮。

“莊周夢蝶”講述了莊子一個變爲蝴蝶的夢。在夢中,他在空中翩翩起舞,與蝴蝶渾然一體,甚至分不清他到底是蝴蝶還是莊周。這個故事雖然短小,但體現出了莊子對自由的嚮往,對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他對世俗的思考,而飛向遠方,不正是莊周的心解脫了塵世的束縛,飛向了世界那端完美的國度?一天,莊周在濮水河邊釣魚,兩個人勸他做官,可正是因爲他喜歡自由自在安詳自得的性格,使他免受世俗的打擾,一輩子生活得無憂無慮,快快樂樂。否則,或許 本站…他也整天與世人一樣生活得緊張繁忙,在日常事務中掩埋像他這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了。而莊子最令我折服的莫過於他參透生死的從容。對於人的一生,固然會經歷生、老、病、死,莊子面對妻子顏玉的死時顯得很從容,不但不哭,反而敲着瓦盆唱歌。原來,莊子認爲顏玉本身是沒有生命,神氣與身體的,在似有若無之間,產生了最初的氣,氣是大自然的精華,飄浮不定,成爲人的樣子。現在他的妻子死了,只是身上的氣散開了,她又安靜地回到了大自然。莊周如此平靜的面對生死,參透生死,不得不說是令人驚歎的!

莊子認爲,生和死,只不過是一場夢罷了。如果生時一天天虛度光陰,那麼死後,這一場夢就只能留下無盡的遺憾了。

莊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六

有人說學習老莊是爲了排解心中的苦悶,那些積極入仕一路順風的人往往更推崇儒家。連鮑鵬山都說“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可見老莊的思想確實是可以消人憂愁,減人煩惱的。也許因爲此,老莊的思想便被賦予了淡淡的消極。不順,心煩乏時,老莊便是良藥;順意之時,又哪管道家是什麼呢!

可是事物都是兩面的啊。假使用佛家的機鋒來解釋,消極就是積極,積極便是消極。老莊也一樣,淡泊名利、不求功名、不念生死、順乎自然似乎是一種不追求,無追求,一種消極之心隱於其中;追求逍遙、釋放本性、心隨性至、堅守本心似乎又是千百年來文人志向的追求,又是積極的。只不過積極入仕的文人追求功名,這便是儒家;消極避世、追求本心的'文人迴歸自然,這便是道家。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說,儒道兩家沒有本質的區別,他們都有追求,只不過追求的對象不同罷了。

可無論歸隱之人如何說其此行爲旨在追求本心,他們歸隱的根源往往都是因爲不得志吧。若是高官得做、駿馬得騎、擁“顏如玉”、住“黃金屋”,又有幾人仍會追求本心而放棄這些呢?所以老莊便常常在文人失意落魄無路可走之時,闖入他們的世界,以追求本心來掩飾官場不得志的落魄,這麼說來,老莊真的又是消極的了。

說來說去,似乎什麼都沒有說,可事物的真與假、善與惡、美與醜、積極與消極不都源於內心麼?內心是怎麼看的,事物便怎樣存在。只要內心是積極的,採百家之長,必也是一種積極的思想了。

2021《莊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七

無意中在書攤買了《于丹莊子心得》一書,讀來感到相當有趣,覺得很舒服。那是一個遙遠又近在咫尺的世界;那隻一種難以理解的豁達。他包容萬千,將一切化爲烏有。有人說年輕人讀了《于丹莊子心得》會受到不求上進的影響,但在我認爲恰恰相反,其實《莊子》裏面的精神,在今天這個社會,很多人都需要。這是需要你辨證的去感受,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嘛。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戰國時代宋國蒙人,曾任蒙之漆園吏。貧而樂道,不慕富貴。他是莊子學派的創始人。

莊子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代表作《莊子》(又被稱爲《南華經》)闡發了道家思想的精髓,發展了道家學說,使之成爲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哲學流派。

他的學說涵蓋着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爲“老莊”,他們的哲學爲“老莊哲學”。《莊子》共三十三篇,分“內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一般認爲“內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莊子所寫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認爲是莊子的弟子們所寫,或者說是莊子與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寫成的,它反映的是莊子真實的思想;“雜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複雜些,應當是莊子學派或者後來的學者所寫,有一些篇幅就認爲肯定不是莊子學派所有的思想,如《盜跖》、《說劍》等。

但是我認爲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覺是一個瞬間,悟是一個過程。把所有覺的瞬間,與長長一生的悟結合起來,你所到達的就是主語看見我的心。這是人生的大覺悟。”

覺悟是一個佛家語。用現在的話就是“看見我的心”。我曾經覺得“覺”很重要,但是看過書之後反而覺得“悟”更爲重要。“悟”纔是人生中的經歷。當我80歲時,回想這一生的點點滴滴,時光流逝,腦子裏的每段篇章,可能那還是一個過程。但是他是我的經歷,我的積累。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而“覺”是瞬間,好像一點過程都沒有。有些不勞而獲的意思。

同樣在我的工作中也應該多“悟”而不是“覺”。只有在工作中積累經驗,纔能有機會或是有資本“覺”的。古人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同樣,我認爲“覺”是在“悟”的基礎上的。不論是什麼,人只有在自己努力的基礎上纔可以成功的。

讀莊子心得體會 篇八

聞一多先生曾經說過,中國人的生命終將永遠留着莊子的印記。是的,莊子作爲中華民族偉大樂章上一個不朽的音符,將永遠迴響在千萬華夏兒女的心中,莊子作爲一份中華民族血脈的奔騰,將永遠流淌在炎黃子孫的心中。

逍遙,逍遙,這是莊子的夢想,也是莊子的寫照,莊子,他始終不渝的堅持着他自己的一份自在與逍遙。

曾幾何時你從歷史的深處走來,長衫上帶着上古遺民的風采,曾幾何時,你立在荒野,蔑視這朝堂與紛爭;曾幾何時,你鼓盆而歌,用歌聲爲妻子送去真誠的悼念……是得,你是人,一個真真切切的人,不是什麼南華真人,不是什麼神仙上帝,你只是一個人。

但是,你卻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大寫的人。

你不同與那個時代的走卒販夫,庸庸碌碌,不同於那個時代的政客將軍,勾心鬥角,不同於那些縱橫策士,唯利是圖,你是一個有着自己理想與信念的大寫的人。

我們不會忘記在楚地河畔的一幕,你拒絕了諾大一個楚國拱手相送的相位,因爲你已看透官場的黑暗與腐敗,你毅然決然的拒絕了唾手可得的權位與財富,對着身後的兩位楚王特使,淡然地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我們不會忘記在你牀前的一幕,當你一夢而醒,恍然大悟之時,我們聽見了中國古代哲學長河源頭的滴水之音,你說:“蝴蝶與周必有分也,此之爲物化”

我們更不會忘記在那個孤寂的山頭,你鼓盆而歌,用歌聲表達你的悽愴,用曠達掩飾你的悲傷,爲你的亡妻送行。你的妻子走了,你也走了,只有淡淡的哀傷留給這個世界。

你生在戰國,生於亂世,滿眼的哀鴻遍野,你自甘貧賤,蔑視權貴,拋卻一切榮華富貴,一生做過的最大的官不過漆園小吏,你雖然在物質上貧苦,卻在精神上富足,用你那智慧的雙眼爲華夏打開宇宙的天空,你懷着那永恆的的鄉愁,對精神故園的鄉愁,在華夏的長河之中,留下了逍遙一嘆。

你不同與同時代的其他諸子百家,他們志在朝堂,而你卻隱居山野,他們熱心都市,你卻終生遊蕩在楚地的廣袤江湖之上。你是這個時代的叛逆者,一個黑暗的時代的叛逆者,你懷着一份永恆的鄉愁,對這個時代露出一個哂笑,轉身從朝堂上走開,走向你自己的無何有之鄉,廣漠之野,逍遙之境。

你輕輕的來正如你輕輕地走,你從這個世界走過,留下的只有你的智慧,恍然間,我看見了你漸漸遠去的背影的背影,看見了你那永恆的鄉愁,看見了你在那逍遙之境中的一聲嘆息。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裏,或許,沒有人懂你,但在你的身後,你的精神不會斷了傳承,千百年來,縱使封建的專制與壓迫,縱使政客的誣賴與詆譭,你始終活在中國人的心中。縱使君主們高高的將僞儒學舉起,總是封建的禮教不斷將三綱五常掛在嘴邊,縱使一次又一次的反老倒莊運動,你卻以強大的生命力在國人心中紮下根來,成爲中華民族民族性的一部分。

因爲,你說過

指窮於爲薪也,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莊子》讀書心得 篇九

我們已經走的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爲什麼而出發。

——題記

經濟滑坡,名不聊生,貪腐橫行,物慾橫流。

合縱連橫,人才輩出,製法變革,思想彙集。

這,便是戰國。

時代呼喚英雄,人民期盼變革。商鞅、毛遂、白起、趙奢……無數英雄豪傑匯成了不朽的詩篇。在歷史的星河上閃爍。然而,有這麼一位老人,他不求聞達於諸侯,不屑錦衣與玉食,他只願在自己的爛泥巴里快樂而又自由地打滾。其人謂誰?蒙城莊周也。

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氣勢磅礴,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闊,宏蓋古今;他的寓言想像奇特,寓意深遠;他的風格嬉笑怒罵,了無拘囿。

讀《莊子》,讀到的是豁達與超越。莊子在《齊物論》裏提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爲一。”萬物的知識、標準不一。所以“人爲”的標準,並不是“唯一”絕對的標準。就像《逍遙遊》中所述的那隻龐大的怪鳥,當大鵬在九萬里高空的渾然蒼茫境界,便是打破了一切人爲的“相對”。昭文不再彈琴,因爲他在彈琴時,只要發出一個聲音便失掉了其他的聲音,只有不彈時,纔會五音俱全。這正如陶淵明的“五絃琴”。

讀《莊子》,讀到的是灑脫與淡然。何謂逍遙?列子御風而行,自由自在,這是逍遙嗎?答案是否定的。列子飛行忘不了風,也只能成爲世俗的幻想與淺見。真正的逍遙在我們的心。如莊子“無爲而無不爲”“天人合一”,面對世俗,嬉笑怒罵,皆由性情,他逍遙於世間,淡泊於名利。面對惠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淡然一笑,“今子以樑之宰相而嚇吾也。”何等淡然。正如南朝詩人柳惲就曾在他的《詠薔薇》裏有言:“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

讀《莊子》,讀到的是坦然與欣慰。莊子妻子死時,他鼓盆而歌,有人不解,有人譴責,但他卻悠然地依舊如此,因爲他滲透了生命的真諦,生是自然,死亦是自然,生固然可賀,死何嘗不是迴歸,一如中國民間的紅是喜事,白亦是喜事。

《莊子》是哲學的天籟,更是我們心靈的琴音,他讓我們找到了那個最本質的自己,花開花落,靜謐無聲,這是心靈的盛宴。

無論你再走多遠,請你一定一定不要忘記,自己原來出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