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真幫實扶 謀求脫貧致富出路

真幫實扶  謀求脫貧致富出路<?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真幫實扶 謀求脫貧致富出路

—開展“聯村聯戶、爲民富民”行動調研報告

上壩鎮黨委副書記(掛職)  常  耿

 

根據全鎮“聯村聯戶、爲民富民”行動統一安排,我多次深入自己的聯繫點上壩村,圍繞該村發展的制約因素有哪些,脫貧的出路在何方等一系列問題,採取徵求意見建議等形式,在對上壩村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分析思考中,形成了發展規劃和幫扶對策。

一、牢牢把握村情分析發展現狀

上壩村共11個村民小組,542戶,人口2410人,耕地面積9240畝。主要農作物以玉米制種、甜葉菊,大棚蔬菜、花卉等爲主,全村困難羣衆28 戶 91人。

摸清底子只能找對路子。在調研的過程中,我重點走訪了因不同原因而致窮的貧困戶。在交談中,農民普遍反映,雖然村上整體比較貧困,但近年來發展變化比較大,他們有着深切感受。綜合各方面反饋的情況,我認爲上壩村有四個方面的發展優勢,在一定程度上爲實現小康目標奠定了殷實基礎。

一是農民求富願望比較強烈,發展思想內力集聚。貧困戶雖然因各方面原因處於貧困狀態,但是求發展、求富裕、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比較強烈,或修建住房民居、或購置現代化農具、或外出務工創收,對家庭收入項目和居住條件改善都有着明確打算。農民飽受勞苦,進行改造產田的願望強烈,自主投工投勞的熱情高漲。糧食種植投資大、效益低,農民自己也有了一本“收支賬”,對於經濟作物種植和農業新技術應用所帶來的實惠,感同身受。絕大多數羣衆求富思富的思想“內驅力”,必將成爲儘早脫貧致富的動力之源。

二是生產生活條件逐年改善,發展基礎不斷夯實。2005年以來,村上先後實施了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農電線網改造項目、自來水入戶項目和村級道路硬化項目等,農民生產生活條件較之以前有了較大改善。全村目前建成牛棚80座,300戶建成了沼氣池,接通了沼氣。2014年,村上多方籌措配套資金,投資85.4萬元,水泥硬化村級主幹道路3條4公里,交通條件進一步改善。同時,實施了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廣播電視入戶率達到100%。

三是村級班子能夠履職盡職,組織保障比較有力。堅強有力的村級班子,既是一面鮮明的旗幟,也是一種無聲的號召。在調研過程中,我對該村班子履職情況進行了重點了解。上壩村現有村幹部7人,普遍具有多年的村級事務管理經驗和較強的羣衆組織能力、社會管理能力以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羣衆認爲村幹部能夠勝任目前工作,羣衆普遍認爲村班子堅強有力、團結協作,熱心村級事務,模範帶頭作用發揮較好,在村中威信較高。村班子成員主動跑部門、搞銜接。

二、抓住發展瓶頸深挖致貧根源

只有把致貧的原因找準,把根源挖深,才能把思路理清晰,把措施定具體。導致該村貧窮的原因不是單方面的,制約因素諸多,我認爲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從羣衆素質來看,受教育程度低、致富技能欠缺導致農民致富能力不強。在調研中,我發現,該村農民整體受教育程度不均衡、產業技術掌握不到位、致富技能欠缺的問題比較突出。村上統計數據顯示,該村國小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口達到407人,所佔比例高達50.2 %。文化程度偏低,導致農民接受新事物、新觀念、新技術過程緩慢,在學習產業技術、掌握致富技能上事倍功半、提升過慢。全村現有的320名青壯年勞力中,能夠熟練掌握建築、運輸、養殖、餐飲等實用技術的僅有35人,佔10.9%。絕大多數外出務工人員因缺乏一技之長,一些收入高、待遇好的行業進不去,只能選擇從事建築小工、餐飲服務等勞動強度高、工作時間長、收入低的重體力工種,嚴重地制約了農民增收。同時,由於農民自學能力弱,對於農村實用技術教材和農家書屋藏書讀不懂、學不會、用不上,雖然求富願望強烈,但是苦於創業無門,只能盯着幾畝地,守成有餘,闖勁不足。

二是從產業發展來看,投入高收益低、產業結構比較單一導致增收效益不高。國家稅費改革後,不再向農民徵收稅費,並且每畝補助52元的糧食直補,但近年來,化肥、地膜、種子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節節攀升,而糧食價格卻基本保持平穩不變,種糧只能讓農民停步在吃飽飯、滿足基本生活的階段,致富奔小康無從談起。我與農戶粗略算了一賬,按照今年的農資價格,種植一畝小麥除投勞外,投入高達240元,以目前的糧食價格,每畝地淨收益只有350元左右。在收穫季節,因勞力不足,如再僱勞收割、打碾,每畝地的收益將更加有限,這種高投入、低收益的農業模式,使得土地產出在農民收入方面所佔比重非常小。

三是從經濟狀況來看,集體經濟收入過低、無力措辦實事導致改善民生實力不足。村上無村辦企業,集體經濟收入來源主要依靠部分集體用地退耕還林補助、公用地承包費和轉移支付的村級辦公經費,全年僅爲1.39萬元,除去每年的報刊徵訂和辦公運轉等費用後,所剩寥寥無幾。但每年村上辦公費用、農民培訓、等支出都在10萬元以上,在集體收入不能保障的情況下,只能採取貸款的措施來解決,這對於本就薄弱的村集體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重重負債之下,村兩委班子雖有心幹事,但無力辦事的問題顯得尤爲突出。

四是從家庭支出來看,婚嫁看病建房支出大,負債過多導致農民收支失衡。該村近年來因結婚、患病、子女教育、修建房屋導致貧困或返貧的現象比較普遍。據統計,全村現有在校大學生和高中生65人,供讀一個大學生每年支出在1.5萬元以上,供讀一個高中生每年支出在1萬元左右,過高的教育支出使許多家庭陷入了困境。由於該村所處地理條件較之城區鄉鎮較爲落後,加之受社會風氣影響,近年來結婚所需彩禮節節攀升,農戶舉債建房的現象也比較多,這些都是導致貧窮的重要因素。

五是從勞作投入來看,青壯年勞力外流,老齡化比較嚴重導致發展勞力供給不足。目前該村16歲以下的人口有400人,佔全村人口的21.2%,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有120多人,佔全村總人口數的14.8%,下剩的勞動年齡人口,40%選擇外出務工,實際留在村內的勞力少之有數,絕大多數家庭中只剩老人、婦女和兒童,這部分人體力不足、勞動效率不高,但卻承擔着家務、種養等多項繁重的勞動任務。同時受年齡、教育程度等各方面條件所限,自我發展的能力不強,勞作技術掌握不夠。隨着產業快速發展,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勞動強度越來越大,這麼重的勞動量,讓我在對他們身體能否承受充滿擔憂的同時,也對耕作質量產生質疑。

三、瞄準小康目標謀求致富良策

“聯村聯戶、爲民富民”行動的落腳點就是爲了羣衆。面對農民羣衆對脫貧致富的極度渴望,我深感肩上責任重大。針對下壩村目前現狀和麪臨形勢,我個人認爲應該要抓住以下5個方面。

第一、要抓住農民素質提升這一關鍵,在提高農民致富能力上做文章。發展爲了羣衆,發展更要依靠羣衆,這就要把提升農民素質緊緊抓在手中,抓出成效。一要抓緊抓好農民素質教育。要有效整合農民技術學校、遠程教育等教學資源,大力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涉及“三農”工作的土地流轉、農業科技、計劃生育、安全維穩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黨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切實增強廣大羣衆的政策意識、法制意識和發展意識。要抓緊抓好致富技能培訓。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結合產業形勢,利用個人自學、村上組織集中學習等形式,有針對性地對農民開展培訓,着力提高養畜、種菜等產業技術的管理落實效果。要積極開展外出務工技術培訓,確保每個農民都能擁有一技之長,實現在家創業是產業技術能手,外出務工是行業技能人才。要抓緊抓好農民思想觀念轉變。採取組織外出觀摩、邀請專家到村講課等形式,引導農民摒棄陳舊觀念,樹立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和開拓意識,提高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術的主動性,爲主導產業發展、農民致富增收奠定深厚基礎。

第二、抓住農業結構調整這一主線,在提高農村主導產業發展水平上做文章。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是實現農民增收的主渠道,要全力以赴抓好制種產業,持之以恆地做好新技術的推廣運用。要引導農民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儘快着手改變目前單純以小麥、玉米爲主的種植業結構,不斷加大高效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要切實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

第三、抓住農民自我教育這一核心,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把村級活動場所和“農家書屋”的作用真正發揮起來,建立定期開放和值班制度,豐富報刊、圖書內容,組織黨員羣衆積極開展文化知識學習,滿足農民對文化知識的多元化需求,最大可能地爲農民創造學習條件,引導農民學知識、學文化,在全村營造崇尚學習、尊重知識的良好氛圍。要切實加大幫扶力度,對單親家庭和因子女教育致貧的家庭進行幫扶,給予適當資金補助,培育樹立一批文明新風先進典型,形成尊老愛幼、團結和睦、鄰里互助、文明衛生、積極向上的良好村風。

第四、抓好村級班子建設,發揮基層黨組織及黨員作用。黨組織是農村工作的領導核心,黨員隊伍是推動農村發展進步、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的中堅力量。要積極創新模式,組建專業經濟合作社、產業黨小組等組織。認真落實 “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掌握黨員羣衆對村級經濟社會發展的所思、所盼,珍惜民力、集中民智,用最廣大黨員羣衆的意願確定思路、指導工作,關心羣衆疾苦,幫助羣衆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多爲羣衆辦實事辦好事。落實好議事決策制度和民主生活會等制度,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等基本制度,積極創造條件,組織黨員幹部到外地參觀學習,落實好黨內關懷激勵措施,培養優秀的村級後備幹部,增強黨員的示範帶動意識,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