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彩多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彩多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讀書筆記 篇一

從小到大我都不是一個愛寫作的人,但是當我讀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這本書後,給我的感受真的很多,多得我自己都無法想像。記得那時候每讀完一點點,我都會結合自己的平時的工作,晚上回家在自己的日誌上記錄那麼一點點、反思那麼一點點。

作爲一個有十幾年工齡的老教師,當我讀完這本書後,有一種全身通透的感覺,就好像武打小說裏說得:打通了任督二脈。每次遊戲時我就會突然想那哪個案例,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如何解決等等。說了這些多還是把我的一點具體心得寫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心得之一:

我們作爲教師,應該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的特點,以遊戲爲基本活動,保教並重、並關注幼兒個體差異。仔細地解讀綱要,讓我更明白了“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深刻含義。

心得之二:

就是在活動中要善於營造課堂氣氛。教師只有把自己的情緒調得很高漲,幼兒才能更好的進入角色。特別是音樂活動時,教師唱歌時的表情很豐富的,那麼幼兒的表情一定也是很豐富。反之教師在活動中的表現只是平平淡淡,那麼幼兒的情緒也不會特別高漲,學習興趣也沒有那麼濃厚的。所以我覺得在活動中,課堂氣氛的營造直接影響到了活動的成功與否。

心得之三:

是活動中我們應尊重每一位幼兒個性差異,爲每一位幼兒創設自主寬鬆的學習環境。以前在設計活動的時候,往往我考慮到的只是“我該如何教”,而忽視了“幼兒如何去學”的問題。現在我會站在幼兒的角度來設計活動。遊戲時我也會多發揮引導作用,讓幼兒學會自己去學習,自己去探索。

比如:13年前我在小班的建構區遊戲時,往往會說:“來,今天我們來搭一座房子吧!”可是幼兒確愛理不理,不怎麼感興趣。現在我會在小班建構區裏投放了一個小熊,然後我會驚奇的發現小朋友們會說,這是給小熊搭的房子、這是給小熊搭得小汽車等等。

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幼兒教師的工作更是默默無聞的,但是當我們用整顆愛心去愛孩子們的時候,才能領悟到幼兒教師工作的偉大;只有我們把自己當成孩子媽媽的時候,才能體會到幼兒教師工作給我們帶來的幸福和快樂。讀完這本書後我的教育教學理論有所提高,我還學到許許多多的教育教學方法。以上是我讀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一點點心得,今後我將要努力落實到自己的教學中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讀書筆記 篇二

關於幼兒園教育目標價值取向的問題,我認爲,在幼兒階段動作技能的教育主要是對大小肌肉的鍛鍊和使其良好的發展,至於掌握比較複雜的動作技能對幼兒來說其實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在動作技能方面的學習上,教師應儘量簡單和清楚化,以便幼兒學習。情感教育,應該加入適當的挫折教育,鍛鍊幼兒的承受能力,和幫助幼兒心理素質的提高。

而關於行爲教育,筆者認爲行爲其實只是教育的具體表現形式,所以我比較傾向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法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動作技能領域。只是教育理念應該與社會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將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良好的運用到現代幼兒的教育中。而且將其具體和簡單化,使家長可以理解的更透徹。更好的體現家長的價值取向。

家長的職業也是決定價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本身是教師的幼兒家長,由於長期與孩子,與教育打交道,所以他們的價值取向應該有所不同。而作爲農民的幼兒家長,由於周圍環境和社會地位的不同,他們的價值取向也應有所不同。居住地是對周圍環境的重要詮釋,而文化程度本身就顯示了人的社會閱歷。同時,家長的收入應該對教育目標的價值取向也有一定的影響,收入越多,往往在孩子身上花的錢也相應會多。

除此之外,應該說越年輕的家長越追求進步,越懂得怎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筆者瞭解到對於此項研究,我國學者只對西北農村做了相關研究,但是幼兒教育不僅僅是存在農村與城市的差別。各類教育機構,各種周邊環境都影響着幼兒教育以及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家長本身的價值取向也是決定幼兒教育發展與否的重要因素。大多數家長還是認爲學前教育是孩子成才的重要階段。而對幼兒園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孩子的未來。而教育目標的確定已經基本上確定了幼兒園的教育模式和發展方向。家長對幼兒園的選擇也可以體現家長的價值取向。

事實上,綱要與其他有關幼教的行政法規一起構成一個受共同原則指導的,具有內在協調一致的層次不同的幼教法規體系,共同推動我國幼教的法制化科學化和人性化進程,促進幼教朝更加健康正確的方向前進。綱要鮮明的體現着國家的意志。

幼兒園教育目標是促進幼兒素質全面、和諧發展的目標。“全面”,指體、智、德、美髮展的整體性,缺一不可;“和諧”,指體、智、德、美的有機性,不可分割。說明在實施幼兒教育目標的教育過程中,“四育”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又相互融合的有機結合體。單從幼兒心理髮展講,例如強調知、情、意、行與個性、能力的培養,也是一個諸要素有機結合體;只有把素質培養融於體、智、德、美的全面教育過程中,才能使幼兒獲得卓有成效的和諧發展。

“全面和諧發展”是幼兒園教育目標的核心要求,既是出發點,也是歸宿。教育目標對幼兒園來說,是實施教育活動的工作目標;對幼兒來說,是成長過程的發展目標。“面向全體幼兒”,是實施教育目標的立足點,也是我國幼兒教育的優良傳統。有些教師把它與強調“因材施教”對立起來,是片面的。

其實,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面向全體”是強調共性要求,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發展;“因材施教”則是強調關注個性特點,讓每個個體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發展。因爲每個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其身心發展因先天基質、原有基礎、發展速度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差異,呈現着個體發展特點;集體中的每個幼兒又都在不斷髮展着,共性與個性總是處在對立統一之中。

由此,要求教師在實施教育活動中,既要“面向全體幼兒”,又要“因材施教”,注重每個幼兒的“個性發展”。只有面向全體,才能保證每個幼兒的發展;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促進幼兒個性發展。也只有二者統一,才能培養出多樣性人才,適應社會的不同需求。

總之,幼兒教育只有根據幼兒教育的啓蒙性質,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以及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及其需求來進行。才能使幼兒教育有一個穩步的發展,才能促進幼兒的茁壯成長。不管是家長還是社會以及幼兒園老師,都不能將自己的主觀思想強加於幼兒以及幼兒教育身。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讀書筆記 篇三

通過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我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體會到我國對學前教育的重視,也感覺到我們作爲幼兒教師身上的擔子很重,我們應該踏踏實實的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用自己的熱心去培育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棟樑,我們要爲他們的一生打好基礎。

在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之後,使我感覺到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着每個幼兒,所以我們要爲幼兒創設一個寬鬆、自由的、安全的環境,讓幼兒自由自在地在這環境中生活、遊戲、學習。老師與孩子相處應是和諧的,我們應該尊重每個幼兒的人格,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我們要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結合本班的發展水平,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語言方面的發展,還有包括每個幼兒的作品。

記得在一次區域活動中,我不小心弄壞了一個小朋友在區域中完成的粘貼畫,當時我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這種行爲就足夠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對孩子造成不尊重,嚴重的話,說不定還會給孩子產生消極的影響。我無意中聽到一個幼兒在說:“老師都不珍惜,不重視我的作品,我幹嘛還要粘貼作品呀?”足以證明孩子跟成人也是一樣的,他們也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別人的讚美,作爲幼兒園老師,就得具備與孩子一樣的心跟孩子相處,就像與自己的朋友相處一樣,用動聽的語言,不能用命令式的語言。

我認爲教書育人的關鍵是教師本身的`素質問題,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現代化的教育,所以在今後我更應該提高自己的業務教育水平,多通過各種教育活動的觀摩,互相交流,取長補短,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發展。

作爲教師應平等對待每一個幼兒,尊重和關心幼兒。教師應從領導者的位置上走下來,蹲下身,帶着一顆充滿好奇的童心與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觀察孩子,瞭解孩子的所想。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把教師視爲他們中的一份子,他們才願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告訴老師,師幼之間才能建立良好的關係。幼兒都具有好動,好奇,好問的特點,他們對一切都充滿好奇,成天總是問東問西,摸摸這兒,碰碰那兒,一不小心,就會犯錯誤。教師應以理解、寬容的心態對待幼兒的錯誤,心平氣和地幫助幼兒分析錯誤的原因,幼兒也就能心悅誠服地接受教師的批評。

這是我學習《綱要》後的一點體會,在以後的工作實踐中,我將不斷的更深入的學習,把《綱要》精神逐步落實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讀書筆記 篇四

近些年來,在幼兒教育改革《規程》的指導下,獲得了極大的發展,老師們的教育觀念有了明顯的更新,幼兒園的保教質量逐步提高,現在,教育部又頒佈了《綱要》,《綱要》對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標準,對教師的專業水平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我積極參與學習綱要,利用教研活動的時間和同事一起探討、思考。對照《綱要》,我認爲,我們作爲教師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爲基本活動,保教並重、並關注個別幼兒差異。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就要求幼兒園的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讓他們成爲學習的`主動者。因此,教師應儘可能把期望幼兒學習的內容轉化爲幼兒自身的興趣和需要,充分調動每個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自由地、愉快地展現自己。

幼兒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傳授技能,而應以幼兒生命活力的不斷增強,生命內涵的不斷充實作爲幼兒教育的終極目標。在以往的幼兒園教育中,教師往往偏重於爲幼兒鋪設一條求知、學藝的道路而忽視幼兒還有屬於自己的世界,最終只會貽害幼兒的健康成長。所以,作爲一名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善於順應幼兒的性情,走進幼兒的情感世界,要學會傾聽他們的心聲,學會接納他們的個性差異,在教學中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積極的氣氛和情境,將每一個教學過程當成師幼雙方一次心靈的對話,敞開心扉,讓幼兒在遊戲中無拘無束地交流,讓幼兒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習,在愉快地學習中求得發展。所以教師要結合工作實際努力實現教育方式的轉變:

一、從過去比較單一的室內教育爲主,向現在豐富的室內外結合活動轉變。

如認識花草樹木,四季的變化,教師可以把孩子帶到大自然中,讓他們自己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體驗大自然,在自己的動手實踐中去獲得關於花草樹木,四季的知識和體驗。

二、從過去的“問答式”教學,向現在的“鼓勵式”教育轉變。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更多的運用嘗試、鼓勵的方式,鼓勵幼兒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教師也要特別注意尊重幼兒的想法和創造,不能從成人的眼光來評價幼兒的行爲、表現。

三、活動中以遊戲爲主。

興趣是幼兒學習活動的助推器,有了興趣,再困難的學習活動幼兒也會樂此不疲,少了興趣,再重要的學習活動幼兒也會覺得索然無味。因此能否激發幼兒的興趣是幼兒園教育成敗的關鍵,遊戲是幼兒的生命,是幼兒的至愛,最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因此將遊戲活動貫穿於幼兒一日活動中,教師重要的是搭建適宜的遊戲舞臺,提供豐富的遊戲材料,選擇符合幼兒生活實際的遊戲主題,給予孩子空間和時間,讓他們自主地去選擇,根據選擇的內容按自己的方式或在與教師、同伴的交互作用中開展活動,引發孩子的興趣,滿足孩子進一步探索的需要,這是使教師的計劃與孩子的需要和興趣儘可能相符的重要一環。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讀書筆記 篇五

“遊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關於遊戲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精神。

幼兒園教育以遊戲爲基本活動。就是幼兒園所開展的活動本質上應該具有遊戲的性質。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看,幼兒園絕大部分時間要以遊戲性活動爲主,幼兒從晨間遊戲開始,上下午有專門的遊戲時間開展區域遊戲、體育遊戲、戶外遊戲等。從方法和手段的角度來看,遊戲作爲一種方法和手段融入幼兒園教育的一日活動之中。比如在教育教學中我們常以遊戲手段開展,象色彩遊戲“顏色變變變”、科學遊戲“一切都在變”、數學遊戲“誰排第一”、語言遊戲、手指遊戲等等,以各種方法手段豐富教學,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從內容和形式的角度來看,遊戲作爲一種內容和形式融入幼兒園教育,遊戲不應該是孤立的、分割的,他應該以反映幼兒完整的經驗爲活動目的。安排遊戲的目的不是爲遊戲而遊戲,而是爲了藉助遊戲這種幼兒最有效的學習方式來促進幼兒的發展。因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他們在參加遊戲活動中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當然可想而知。對於遊戲,相信在座的大家都知道他的重要性。現在我們肯定也能在平時教育教學中有意識地組織各種遊戲,以達到最佳教育效果。

“尊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總則第5條極力強調對幼兒的人文主義教育,強調以幼兒爲“主體”,尊重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及創造和發展的需要;尊重他們的人格,相信他們的力量,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並以深厚的。感情來對待和教育他們。毋庸置疑,兒童也是一個社會的人,他生來就具有人的尊嚴和價值,不是成人的附屬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形成一種使人感到溫馨、親切、和諧的氛圍,讓幼兒對進入幼兒園學習、生活有一份歸宿感,這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一直追求的目標,也是我們實施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根本。我們認爲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保證幼兒擁有自己的尊嚴、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獨立意志和獨立追求,是當今教育者的責任,我們要從幼兒的生活活動、教學活動和遊戲活動入手,實施平等教育,把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放在首位,把平等與尊重精神滲透到各種活動中,達到傳統教育模式所達不到的效果。

不過,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雖然頒發了幾年,但是我們有些老師的言行舉止還是讓我們感到有些遺憾。比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的教師對待幼兒猶如製造盆景一樣,扭扭這枝,彎彎那葉,按照自己的設計來“改造”孩子,幼兒稍一越軌她們即認爲“太調皮”、“不聽話”;經常把“你住嘴”、“靠邊去”、“站在那裏不許動”、“再抓人剪掉你的手指頭”等厭煩、恐嚇的話語掛在嘴邊;有幼兒幾次呼喊“老師,我穿不上鞋子,”教師既不彎腰相幫也不授之以漁,就是不告訴孩子繫鞋帶的方法,置若罔聞,這都是不尊重幼兒的表現。所以我們一定要儘快更新觀念,以新的行爲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我有幾個建議:

提倡“蹲下來跟孩子說話”

“蹲下來跟孩子說話”這不僅是教師體位的改變,也不只是爲了表示大人對孩子的“親密接觸,”更重要的是爲了表示大人對孩子的尊重。蹲下來跟孩子說話,既在有形之中縮短了大人與孩子之間的形體距離,使孩子沒有壓抑和恐懼感,又在無形中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同大人一樣是平等的,有利於培養孩子自尊、自信的人格。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因爲要讓自己下意識的蹲下和孩子說話,需要教師長時間的歷練才能將有意識行爲轉化爲自覺的無意識行爲。

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捕捉孩子的內心活動

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反映了他們的內心活動。作爲教師就要勤於觀察,善於捕捉並分析這些信息,做出相應的反應。比如:吃飯時有個孩子在偷偷的看你,這是爲什麼?原來他想扔掉不願意吃的蔬菜,這時候,你不要看他的眼睛,而是要看他的手,他就會停止動作,如果扔掉了,我們再去批評他,那就晚了。教師只有善於把握最佳教育時機,走進童心世界,方能讀懂兒童這本書。

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發現孩子的優點

儘管每一個孩子性格不同,出身環境不同,所受家庭教育不同,但他們卻各自有着不同的優點。作爲教師就要用發現的眼睛、欣賞的目光去探求每一個孩子的特點,尊重他們的個性,平等地善待每一個孩子,切忌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告訴孩子即使你尿牀了或者打壞東西了老師照樣喜歡你。教師要承認每一個孩子都是沒經雕鑿的好孩子,“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得當的教育。”我們不能用同樣的尺度要求於所有的孩子,要因人施教。

教師公平、民主的對待每個幼兒,才能使每個幼兒對自己與教師的關係充滿信心。這樣孩子的心情得到放鬆,自尊心得到加強,有利於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生活中,促進身心健康發展。我們有的教師在組織遊戲時,生怕幼兒放開了,收不住,因而叮囑了再叮囑,規矩了再規矩,更不用說開展體育活動了,能減的步驟儘量減,能縮小的範圍儘量縮小,給每個孩子都套上一個緊箍咒,“誰玩不好,下次不能玩,”使幼兒在遊戲中畏首畏尾,瞻前顧後,小心謹慎,不敢大膽嘗試新的玩法,不敢超越老師規定的活動範圍。幼兒一旦離開自己的位置,即被教師視爲不遵守紀律,罰出場地——儘管遊戲規則中,從來沒有這一條!幼兒想獲得當“角色”的機會,即被視爲不安分、想出風頭。長此以往,幼兒失去遊戲的興趣,缺少遊戲投入的熱情,有的老師問“爲什麼有的孩子不愛玩遊戲?”原因就在我們老師的身上,教師只有自然而真實的瞭解幼兒的興趣、需要,才能滿足幼兒的遊戲慾望,不至於鎖住幼兒的手腳,限制幼兒的創造。教師要“站在下一個路口等孩子,”給孩子一個單獨的空間,一個獨立嘗試機會。

再比如區域活動時,本來是孩子們自由選擇的時間,但有的教師以這個活動區域人數已滿爲由,將其調整到幼兒不願玩的安靜區域,讓其“靜坐。”有時教師爲了便於管理,好多室外區域只選擇聽話、不惹事的孩子的去玩,而許多天生活潑好動、富有創造性孩子卻失去了玩室外遊戲的機會,只有等到父母來接時,才能去室外過上一把癮,在父母急切的催促下,把玩具櫃弄得一塌糊塗,也來不及收拾,久之,形成亂拿亂扔的習慣,難以改掉。

我們應該明確,幼兒教育中要儘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儘可能的尊重一個人。當對一個人提出更多要求時,在這種要求裏也包含着對這個人的尊重。這就是我們所提倡的“平等教育”、“尊重原則。”留美博士黃全愈曾說過孩子應該有六種權利,我們可以借鑑一下:發問的權利和了解的權利;說‘不’的權利;不同於他人的權利;保留不同觀點的權利;保有個人祕密的權利;發展自己個性和興趣的權利。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應該保護孩子的這些權利,尤其是孩子學習的主動權,尊重他們的人格,與孩子之間進行高層次的互動式的教學活動。

具有良好素質的教師,對教育教學工作充滿熱情,對孩子充滿愛心,她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能夠發揮巨大的潛能,創設出良好的學習情境吸引幼兒進入主動、自願的學習狀態,而不是僅做出一般的、形式上的姿態而已——“我是教師,一切聽從我的安排,我說了算”,這就形成了“有教無學”的局面。我們應該積極倡導啓發式和討論式教學,因爲這種教學方式本身就是互動式的,是建立在尊重孩子學習鑽研具有主動性基礎上的。幼兒教育的目的性是開啓智力,誘發興趣,不能爲追求“熱室效應”而進行拔苗助長式的教學,不能強迫或力促幼兒忙着踏入下一個階段學習,而是根據幼兒的愛好進行正確引導。新入園的幼兒,沒有繪畫基礎,用彩筆作畫比較困難,有的幼兒說“老師,我不會畫,”明智的教師會給他端來顏料,讓他用手指蘸着顏料代替彩筆來畫,孩子很感興趣;而有的老師一句“你真笨,”打擊了他的積極性,挫傷他了的自尊心,使他對繪畫失去了興趣,對學習失去了信心,更不用說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了。

人與人相互影響的方式有很多種,溫和的、嚴厲的、舒緩的、激烈的,可是無論哪一種方式,我們都希望留在幼兒心中的是快樂而不是陰影。用溫和取代嚴厲,用舒緩取代激烈,用獎勵取代懲罰,這便是我們在幼兒生活活動、遊戲活動和教學活動中遵循的平等與尊重的原則。每個幼教工作者,都應深入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積極探索最佳教育手段,密切關注幼兒日常言行,尊重幼兒學習主動權,開展互動式教學活動,讓我們的孩子長大以後,能昂首傲視於國際社會中,成爲一個有自信、有能力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