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中國傳統文化故事精品多篇

中國傳統文化故事精品多篇

傳統文化經典故事 篇一

【傳統故事】談遷是明朝末年的窮秀才,他歷盡千辛萬苦,花費27年時間,寫出了一部關於明朝的史書,並將其定名爲《國榷》。不料,就在書稿完成後不久的一個晚上,談遷家裏鬧賊了。小偷見談遷家裏沒什麼可偷的,就順手把談遷的書稿拿走了。變遷發現書稿丟失了,不禁痛哭流涕。

這一年,他已經53歲了。但談遷很快就振作起來,並對自己說:“我的手還在,怎麼能這麼消沉呢?”於是他決定重新寫《國榷》。4年過去了,談遷終於重新寫出了一本《國榷》。這部書資料翔實,內容完備,成爲後世學者研究明史的必讀之書。

【人生感悟】一介窮書生,用27年的時間編纂史書,他所付出的精力和遭遇到的窘境是可想而知的。屋漏偏逢連夜雨,在他53歲那年,書稿丟失,可以想象他當時的心境是何等悲痛。

但談遷並沒有消沉,再一次重寫《國榷》,成爲了千古美談。魯迅先生說過:“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去應付一切不幸。遇到困難、挫折、失敗就惆悵、迷惘、灰心喪氣,這是軟弱的表現。”

傳統文化經典故事 篇二

茶,是一種很健康的飲品,從古至今,受到世界各地無數人的喜愛。

茶的味道,很難用語言去表述。剛剛入口時略顯得苦澀,但是慢慢的,就會一點點地轉甜,香甜的味道一點點變得濃郁,漸漸充滿了整個口腔。雖爲濃郁,但卻不是像巧克力般甜膩的,而是一種淡淡的,清新的味道,口齒留香。但是,嚐到這樣的味道,是要慢慢地去“品”的,只有先忍受入口時的苦澀,纔會感覺到到香甜的餘味。也只有先感受到苦澀,纔會愈發地去珍惜後來的甜美。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鑑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

忙裏偷閒地泡上一杯香茗,坐在藤椅上,鋼琴輕靈的聲音飄蕩在空中,手中捧着一本詩集……這不僅僅只是物質上的享受,更是靈魂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界的一個過程。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利用茶葉和栽培茶樹的國家。茶樹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萬年的歷史。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大概在晉代、南北朝時期,隨着佛教傳入、道教興起,飲茶已與佛、道教聯繫起來。在道家看來,茶是幫助煉“內丹”,升清降濁,輕身換骨,修成長生不老之體的好辦法;在佛家看來,茶又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秀之物。儘管此時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飲茶儀式和闡明茶的思想原理,但茶已經脫離作爲飲食的物態形式,具有顯著的社會、文化功能,中國茶文化初見端倪。

中國,與茶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中國人制茶、飲茶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不但茶有好壞,連水,也分三六九等。中國自古就有“品茶先品水”的說法,並非什麼水都能泡出好茶。除了有好的茶葉外,水,也是至關重要的。

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的`“五之煮”中介紹了煮茶和水品。“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這是當時有茶聖之稱的陸羽的評價。

茶有健身、治疾之藥物療效,又富欣賞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國個人高雅的娛樂和社交活動,坐茶館、茶話會則是中國人社會性羣體茶藝活動。中國茶藝在世界享有盛譽,在唐代就傳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總之,中國茶的歷史及其發展,不僅僅是形成簡單的一種飲食文化的過程,而同樣映射出一個具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質。

傳統文化經典故事 篇三

一、“神”話不再

《故事新編》收錄的小說歷時跨度13年,魯迅在創作《不周山》之時“不記得怎麼一來,突然停了筆”,以致“《不周山》的後半部是很草率的,決不能成爲佳作”①。《不周山》後來改題爲《補天》,且放在了《故事新編》的之首,可見它在魯迅心中的地位並不像所說的那樣低,也不是一篇“誤人”之作。

《補天》始於女媧造人,終於女媧逝世。在《補天》中,女媧被描寫成一個與時代脫節形象,她在人類戰爭中被武器刺的不知所以,而刺痛她恰恰是人類不斷進步的文明,她在現代文明的大浪淘沙中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本篇中魯迅對女媧持一定的肯定態度,女媧造福於人類社會,但人們不懂得惜福。女媧的死是淒涼的,她被人類不斷進步的文明所拋棄,與此同時,魯迅對民衆的無知更是不惜筆墨,“嫡系”之爭,但竟不識自己口中的神。他們只是從表面上承襲了傳統,而未得其精髓;雖秉承着傳統,卻又活生生地拋棄了它。魯迅運用“故事新編體”②,“並不直接鍼砭社會,而是用“曲筆”的形式表露自己的是非觀念”③。在歷史故事上加以現代改編,虛實結合,起到了很好的諷刺批判效果。

二、英雄末路

《奔月》中的羿,《理水》裏的禹,《鑄劍》的黑衣人,筆者都將他們納入英雄形象系列,但在《故事新編》中,他們並沒有神話中的英勇神武。

《理水》裏相較於其他官員,大禹踏踏實實孜孜不倦的爲民辦實事,在故事中其他官員的諂媚與禹的正直不阿相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官場形態現今也是普遍存在。當舜要求百姓都學禹的行爲時,嚇煞了一批官員,但最後禹還是接地氣兒,沒讓大家難堪,反而天下太平到人與自然和諧的境地,對此結局,嘲諷之意盡顯其中。

《奔月》中塑造了一個與我們所接受的傳統文化中大相徑庭的羿。在這裏,羿是懦弱的,他怕老婆,甚至一個普通大媽都可以呵斥他。在嫦娥心中,他早已是一末路英雄。如今荒蕪的田地已承載不了他的本領,即使利器在手也無濟於事,與以往富庶的生活相比嫦娥無法適應現今的平淡。時勢造英雄,時事亦覆英雄。羿一直都以英勇的形象被後人謹記,在這裏,卻儼然失色,時過境遷。這篇小說暗含了魯迅先生對當時中國很多能人異士的惋惜,他們以天下爲己任,但由於處在動盪的年代,不得不爲形勢所逼,身懷絕技卻無處施展。

《鑄劍》中的眉間尺貪玩、弱懦、猶豫不決、優柔寡斷,而黑衣人果敢、決絕、膽大心細、目的性強。兩人在性格、處事方法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黑衣人的復仇是成功的,但又帶有戲謔的色彩,故事在滑稽幽默中結束。前半部分緊張、恐怖,後面略顯噁心,而結局又是喜劇的。不得不說魯迅有超強的語言駕馭能力,這也不失他對“油滑”的表現。《鑄劍》的結局和開場一樣悲涼蒼勁,黑衣人不僅是爲了眉間尺復仇也是一場文化復仇,他賦予了復仇更深層的含義,文化復仇的道路註定不是一帆風順的,要付出血的代價才能完成。

這三篇以英雄人物爲主題的小說,所刻畫的英雄形象一反常態,並不像我們在傳統文化中所接受的那樣,光芒萬丈,被視爲崇高的神,他們性格的弱點與社會現實的寫照,都映照着灰色的底調。魯迅對傳統的反向分解,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融會貫通,極具嘲諷戲謔色彩,英雄在魯迅筆下也到了末路。

三、智者遁形

《采薇》、《出關》、《非攻》、《起死》四篇都寫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智者,他們一直是中國精神文化的支柱。但在《故事新編》中,他們的精神能量並非長存於世。

《采薇》中的伯夷、叔齊逃離自己的國家,來到深山裏,靠采薇過活,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刺激斷了他們維持生命的最後一點希望。他們一直活在歷來被視爲傳統的倫理綱常之中,這是他們萬萬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線,這使得他們的性格在小說中難免顯得固執,他們一直堅持的信仰將他們逼上了死亡的道路。魯迅對此類文人的教條做了適時的諷刺,將他們執拗的形象刻畫的鮮明生動,他們的死亡,也是對當時儒者道路的終結。

《出關》裏的孔子、老子均爲古聖人,雖然他們主張不同,但都具有時代意義。孔子的 “入世”,老子的“出世”,這與傳統相符,但魯迅在老子身上頗下功夫。故事中老子較爲弱懦,他一直逃避,在連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無法保障時,還是堅定自己的'計劃。這是對自己人生態度的執拗,逃避只會將自己的處境變得更糟。老子在關口被請過去做講座、寫書,但他的講座和書又有幾個人能搞明白呢?故事最後,關尹喜還盤算起了請老子的成本,覺得老子的思想根本就不值錢。故事伊始,魯迅在無形中將老子的“出世觀”變的無處遁形,這也是他自己對傳統文化中的部分思想提出的質疑。

《非攻》主角是墨子,墨子成功勸住了楚攻宋,並向公輸般灌輸了“義”的思想,這一思想卻不爲楚王所接納,因爲他是君王,要的是既得利益,是天下。在墨子看來,得天下者非“義”不可。在這裏,魯迅順便諷刺了一下儒家,“你們儒者,說話稱着堯舜,做事卻要學豬狗,可憐,可憐!”,儒家在他心目中的似乎已失去了作爲傳統文化根基的地位。

《起死》是《故事新編》的最後一篇,寫莊子與鬼魂相遇的巧合。中間有他們對於“死”“活”的辯論、莊周夢蝶和骷髏還魂後的對話。這裏莊子並不是一派威嚴,作者在幽默、滑稽中穿插了無釐頭的情節,讓人哭笑不得,莊子與鬼魂的對話就像人與野獸,不可理喻。 莊子一直忙於公務,分身乏術,這與傳統文化中莊子的形象恰恰相反,莊子主張自由,逍遙,又怎會輕易受到官場的束縛!他與老子不同,老子是順從的,而莊子似乎摻雜了不羈的性格,雖說都是無爲,相較於老子,莊子更加主動地參與政治,他更加適合官場那一套。在無形中形成了對比,在上一篇諷刺老子懦弱,這一篇則又譏諷莊子的那一套,對道家思想的開創者如此調戲,不正是他對道家的抨擊嗎?

四、絕望之於希望

《故事新編》從宏觀的角度可以說是對中國古代魂靈複雜品性的闡釋。他們被奉爲崇高的存在,然而在當時社會,他們的作用被削弱了,從而產生矛盾性。這些歷史人物在中國傳統中都是光輝的,他們對中國後代的影響一直根深蒂固,他們都是中華文明大廈的建構者,但在這裏,魯迅卻大反其道,透過這些文化先鋒,將中華傳統加以戲謔的思考,這也就是爲何國民無法擺脫其自身桎梏的原因,因爲傳統中偉大的先人已如此不堪了,更何況是承繼傳統的後人。人性的愚懦、固執也是承襲的,想要改變如此艱難的現狀,不可一蹴而就。

筆者認爲,魯迅並不是對傳統文化的全盤否定,他也曾試着從傳統中尋求救贖人性的出路。從《故事新編》來看,他抨擊儒、道,目前找到的是墨家,但墨子的“兼愛、非攻”,在人們苦苦追尋既得利益的**世界裏,行不通。他寄希望於傳統,有望從五千年的文明中尋覓精神放存處,但是絕望大於希望,絕望的背後又是對傳統文化堅定不移的信仰。他對先人的嘲諷,也是自嘲,他對傳統文化嘲諷的越深,也就對自己所接受的傳統質疑得越厲害。但就是這根深蒂固的五千年傳統文化,曾讓中華民族大放光彩,但又讓中華民族深陷其中,魯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是矛盾的,在《故事新編》中他對此極盡諷刺的手筆。

傳統文化經典故事 篇四

【傳統故事】戰國時期,有個著名的音樂家叫公明儀。他彈奏的曲子優美動聽,很受人們推崇。有一天,公明儀看到田野裏有一頭黃牛,心想:“音樂乃天地之神韻,能通宇宙之靈,何不爲牛彈奏一曲呢?”於是,他端坐樹下,爲那頭黃牛彈起了一支很動聽的曲子。可是那黃牛根本不理會美妙的音樂,仍舊頭也不擡地吃草。

公明儀以爲它嫌這支曲子太高雅,就又換了一支通俗一點兒的曲子,可黃牛仍然無動於衷,公明儀很失望。旁邊有人見了,連忙安慰他說:“你不要生氣,不是你彈的曲子不好聽,而是你彈的曲子不入牛的耳朵啊!”於是公明儀用琴模仿蚊子、牛虻的叫聲以及小牛的“哞哞”聲。這時,黃牛立刻搖頭尾巴,豎起耳朵,認真地聽了起來。

【人生感悟】世上萬事萬物無定律,對牛彈琴的故事說明要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有的放矢,對症下藥。同樣如此,在學習過程中,青少年不要今天讀這,明天看那,就像瞎子摸象,碰啥算啥。到最後什麼也沒有學好。真正會學習的人,善於取捨,知道學習的目的是什麼,想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成效,所學知識能夠在哪個方面對自己有所幫助。也就是說,學習要突出針對性和實效性。

傳統文化故事 篇五

徐霞客6歲去私塾讀書,他天資聰明,最喜愛讀遊記,經常能在父親的書櫃裏找到許多好看的書,便廢寢忘食地讀。

有一天,徐霞客從書中看到別人遊歷五湖四海的事蹟之後,不以爲然地說:“哈哈,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早晨面對大海,晚上面對蒼松。遊八州,登五嶽,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哼,我以後不但要涉足九州,親登五嶽,還要去遊歷海外呢!”

徐霞客從22歲開始出遊,經過三十多年的艱苦跋涉,憑藉一雙腳走遍了16個省的山川。一路上他不怕險阻,登險峯:涉危洞,對地質:植物:氣候進行了實地考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所著的《徐霞客遊記》把他遊歷的所見所聞真實地記錄了下來,爲後人的研究工作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故事啓迪】徐霞客從小就樹立了遠大的志向,爲他的人生航船指明瞭方向。同樣,年輕人在人生經歷中,要克服自卑心理和自暴自棄情緒,建立切合自身實際的奮鬥目標。

傳統文化經典故事 篇六

濟寧始祖文化

濟寧曾是富庶地區,是古代農業的發達地區,也是三皇五帝角逐的地區。這些傳說中的人物,是當時的部落集團首領,他們各自代表着自己的氏族集團,他們是中華民族的祖先。史籍中有關“三皇五帝”的資料較爲豐富,但說法不一。學術界一般認爲:三皇是指青帝伏羲(太昊)、黃帝軒轅、炎帝神農,五帝是指:少昊、顓頊、、虞舜。這些始祖,除了嚳和堯外,都與濟寧文明史有着密切的關係,成爲濟寧古代歷史上的閃光點。

人祖伏羲,被我們濟寧人當做直系祖先加以崇拜,因爲濟寧夏商之際的任國,即是伏羲的後裔建立的國家。據記載他始定父權人道,“畫八卦以治下”;

炎帝神農氏教民播種五穀,“嘗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從而區分出宜農植物及中醫藥物,奠定了農業的基礎;據史書記載,炎帝曾“都陳,徙曲阜”(曾經在河南‘陳’定都,後來遷到濟寧曲阜)。

少昊,“因執太昊之法,故稱少昊”,他也被我們濟寧人當做直系祖先加以崇拜,他死後被葬在曲阜,斤濟寧曲阜城東即有少昊陵,因其外形與埃及金字塔類似,故有東方小金子塔之稱。

顓頊也是東夷部落的著名首領,爲五帝之一。他所處的時代在少昊之後,山東龍山文化當是顓頊、虞舜等東夷族團的物質文化遺存。帝顓頊,爲高陽氏,其部落活動範圍與少昊相同,其中心地在魯南,是濟寧人的先祖之一。先秦邾國(鄒國)就是顓頊後裔曹俠建立的諸侯國,其國都地、先在濟寧城南,春秋魯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遷至嶧山之陽。

虞舜,又名重華,是夏代之前虞氏部族最有名統治者,故稱虞舜。堯舜禹禪讓的故事傳爲千古佳話,舜是人們心目中的聖人。《孟子·離婁下》說:“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人也”,諸馮在今濟寧東鄰平邑縣境,靠近泗水縣歷山鄉,諸馮村尚在;負夏在今兗州城西北40裏的新驛鎮頓村,秦之後這裏是瑕丘縣縣城。《史記·五帝本紀》說:“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意思是說,舜曾在歷山耕地,在雷澤捕魚,在河濱製作陶器,在壽丘製作工具及工藝品,在負夏作買賣。以上五個古代地名均在濟寧境內,歷山在今泗水縣歷山鄉;雷澤即歷山腳下的窪地,老百姓至今仍稱“雷夏澤”;河濱即今泗水縣柘溝,自古就是製陶中心;壽丘在曲阜城東,今名舊縣村;負夏即上文提到的今兗州城西北頓村。因此,舜年輕時活動的範圍在今濟寧地區,成年後,入主中原,取代了堯的地位,成爲海內各部族推舉的“盟主”,成爲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

另外,我國古代傳說中的除“三皇五帝”之外的另一位始祖蚩尤也與濟寧史前史有着密切的關係。蚩尤是東夷族一位著名的部落酋長,他在世的時間與炎、黃二帝基本同時,其部落活動的範圍在今魯西豫東一帶。《逸周書·嘗麥解》記有“命蚩尤宇於少昊,以臨四方”,其文表明,蚩尤建設宮室的地方就是少昊之地。史學家王獻唐先生的《炎黃氏族文化考》中認爲:“蚩尤之名,亦出邾婁,蚩—邾,尤—婁,音近,以其言邾婁,呼之曰蚩尤”,是說蚩尤是邾婁之地的人,其人名與地名音近,有蚩尤,故稱邾婁。邾婁即邾國的前身,後演變爲鄒縣。《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龍魚河圖》說:“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81人,並獸身人語”。今人認爲,蚩尤部落有81個氏族,是一個強悍好鬥的部落,炎帝與其作戰“弗能徵”,敗走中原。《本紀》記載,蚩尤部族研製了兵器,有戈、矛、戟、酋矛、夷矛,稱爲“五兵”。黃帝之時,“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爲暴,莫能伐……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擒殺蚩尤。”《皇覽》載:“蚩尤冢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城中”。闞鄉城即今汶上縣南旺鎮村西。蚩尤是濟寧人的先祖,近年來,曾有部分南韓客人前往汶上蚩尤冢祭掃認祖。

傳統文化經典故事 篇七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爲指導的文化流派。儒家學說爲春秋時期孔丘所創,倡導血親人倫、現世事功、修身存養、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其核心是“仁”。儒家學說經歷代統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後學的發展和傳承,使其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中國文化的深層觀念中,無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

濟寧是儒家文化的發祥地,後人稱這裏問聖賢之鄉,“儒家五聖”均在濟寧。

孔子(前551-前479)儒家思想創始人,列爲“儒家五聖”之首,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魯國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曆八月二十七日)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其與孔府、孔廟並稱“三孔”,於1994年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

亞聖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爲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爲“孔孟”。

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爲千古美談孟子,是後世母教之典範。

復聖顏子(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魯國人。名回,字子淵,亦顏淵,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他爲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他異常尊重老師,對孔子無事不從無言不悅。以德行著稱,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反、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爲七十二賢之首,有時祭孔時獨以顏回配享。此後歷代統治者不斷追加諡號:唐太宗尊之爲“先師”,唐玄宗尊之爲“兗公”,宋真宗加封爲“兗國公”,元文宗又尊爲“兗國復聖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復聖”。山東曲阜還有“復聖廟”。

宗聖曾子(前505~前432),姓曾,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嘉祥縣)人。十六歲拜孔子爲師,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孫子孔汲(子思子)師從參公,又傳授給孟子。因之,曾參上承孔子之道,下啓思孟學派,對孔子的儒學學派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和建樹。他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省身、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爲本的孝道觀影響中國兩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寶貴的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是當今建立和諧社會的,豐富的思想道德營養。

述聖子思子,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孫。生於東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於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終年八十二歲。

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受教於孔子的高足曾參,孔子的思想學說由曾參傳子思,子思的門人再傳孟子。後人把子思、孟子並稱爲思孟學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參,下啓孟子,在孔孟“道統”的傳承中有重要地位。

運河文化

承載了千萬智慧與汗水的運河,綿綿延延了兩千八百多年,她的精髓流進了沿岸數十個城市,她的品質流進了運河人的心中。尤其是作爲沿河重鎮的濟寧,在運河千百年的薰

陶下形成了其極具特色的運河文化。濟寧也被稱爲“運河之都”。

濟寧位於京航大運河的中點,是運河與黃河的交匯處,又是整條運河海拔最高處,故有“河脊”之稱。堪與都江堰工程媲美的南旺分水樞紐工程,是運河全線科技含量最高的工程,也是濟寧之所以被譽爲“運河之都”的重要砝碼。早在元代,僅濟寧一個碼頭就轉運30萬擔皇糧,佔全國北調南糧的三分之一。每日裏河道內帆檣如林,舟船如練,官船商舟,畫舫遊艇,千帆競發,百舸爭流,船工搖漿擊水,拉縴號子響徹雲霄,河兩岸百物堆山,商賈雲集,南船北馬,人煙擁簇,酒樓歌館,笙歌喧嚷,一片熱鬧繁榮景象。濟寧由此成爲魯西南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號稱“江北小蘇州”。當時總管運河的最高行政管理機構“河道總督衙門”就設在濟寧。

今天,漕運當然早已廢止,濟寧以北也常常斷航,不過盛產煤炭的濟寧仍靠這條運河北煤南運,其中的60%運往蘇州、浙江、上海。

傳統文化經典故事 篇八

【傳統故事】呂蒙是三國時期東吳的名將。他出身貧寒,所以他讀書不多,懂得的知識很少。有一次,吳王孫權勸他多讀些書,說讀書對治軍有很大的益處。呂蒙就決定下一番苦功夫,不辜負吳王的`期望。從那以後,呂蒙不管軍務如何繁忙,每天都要抽出一些時間讀書,漸漸地,學問大有長進。

一天,東吳大都督魯肅跟呂蒙談起了軍事。呂蒙提出的見解非常深刻而精闢。魯肅聽後,覺得他跟自己以往印象中重武輕文的呂蒙大不相同,就大爲讚賞。呂蒙開玩笑地說:“咱們三日不見,你當然要刮目相看(擦亮眼睛看人,即另眼相看了)了呀!”

【人生感悟】呂蒙的先天條件並不好,但他具有不斷進取的精神,所以最終達到智勇兼全。對青少年來說,爲了今後堂堂正正地做人,能夠適應社會的需要和滿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必須從現在開始,抓緊寶貴的學習時間和機會,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培養競爭意識,樹立憂患意識。

傳統文化經典故事 篇九

【傳統故事】春秋時,有一個叫梓慶的木匠,他技藝高超,製作出的木器精巧而耐用。這天,他雕琢了一把木頭鋸子。這把鋸子造型美觀,上面的花紋纖巧,從沒有一把鋸子這麼美。每一個見過這把鋸子的人無不歎爲觀止。大家都不相信是梓慶做的,都認爲只有鬼神才能做出這種極品。

魯國國君聽說後,也跑來欣賞。他很驚奇,也不相信這是人工做出來的,於是問梓慶:“你是不是會法術?這把鋸子是不是用法術做成的?”

梓慶笑了笑,說:“我不過是一個普通人,怎麼會懂法術呢?”

魯國國君不相信他的話,接着又問:“那好,你告訴我他的製作過程。”

梓慶回答說:“做這把鋸子之前,我先養神靜氣。齋戒三天,以獲得內心平靜。在這三天,我使自己摒棄掉對榮華富貴的渴求;然後再齋戒五天,使自己去掉雜念,忘掉技巧;接着再齋戒七天,這時我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存在,已經能做到‘不以物喜’。我的眼中已沒有朝廷和家庭,外界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影響到我的技藝了。齋戒過後,我會去森林中尋找製作鋸子的原料。

我仔細觀察各種樹木,以選擇與鋸子外形最匹配的。而這時鋸子的樣子已經成竹在胸了。只要選好木料,鋸子也差不多完成了,只需要加工就可以了。做任何木器,我都要經過這樣一個過程。我想這大概就是製作出來的木器好像神工鬼斧製作一樣的原因吧,以一顆純真的心,加上木料的自然天性,製作出精巧的木器也就不奇怪了。”國君聽完,恍然大悟,這才明白何爲“鬼斧神工”。

【人生感悟】這個故事源於《莊子》,旨在告訴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精神專注,摒除雜念,達到忘我的境界,才能成功。故事中的梓慶已達到這種境界,他依次淡忘富貴、美名、自我,所以才能夠做到心靈與自然的契合,製作出好像出自鬼神的鋸子。保持內心清淨,不受世俗的干擾,集中精神專注於自己的事業,這種境界也是爲人處事之最高境界,值得我們窮其一生去努力追求。

標籤:多篇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