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七年級語文5《世說新語》兩則導學案精品多篇

七年級語文5《世說新語》兩則導學案精品多篇

《新聞兩則》導學案 篇一

教學目的:

一 瞭解新聞的特點和結構。

二 體會本文語言簡明、準確的特點。

三 瞭解渡江戰役的經過,接受革命教育。

教學設想:

學生初學新聞這種體裁,有必要弄清楚新聞的基本特點和結構。

二 爲了便於學生儘快瞭解新聞的特點和結構,在教學方法上遵循由感性到理性這樣的認識規律,不從知識概念切入,而從對課文內容的複述和概括入手,完成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的。

三 本文語言簡潔、準確,是學生學習語言的好教材,因此,語言的學習與訓練列爲教學重點之一。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學生自讀課文(包括讀“預習提示”,以瞭解背景知識)。讀書時,畫出生字詞(或自己查字典解決)。

[說明]熟悉歷史背景,大致瞭解全文內容。

二、朗讀課文,或聽朗讀錄音。對照書上的示意圖,進一步瞭解三路大軍渡江戰役的經過。提出要求:對照示意圖,能夠複述渡江戰役的大致過程。

三、兩位學生一組,彼此照着示意圖複述渡江戰役的經過。教師巡視,注意發現複述較好的同學,準備請他(她)上黑板前面複述。

四、教師出示一張較大些的渡江戰役示意圖(照教材繪製即可),請剛纔發現的複述較好的一位同學指圖複述,其他同學靜聽。然後,指出其複述的不確之處。

[說明]利用複述這一方法,引導學生理清三路大軍渡江的情況,從而認清本則新聞主體部分的內容。學生指圖複述時,教師可隨之板書如下:

中路軍

西路軍

東路軍

增強學生認識本文內容的條理性。

五、藉助問題,傳授新聞結構的知識。

1.文中哪兩句話概括了同學們剛纔複述的內容?

[參考答案]

(第1句、第2句)

2.有沒有哪一句能夠概括全文主要內容?

[參考答案]

(標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教師講知識:

1.這則新聞的前兩句是“導語 ”(板書),它一般是對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導語 在新聞的開頭,一般不長,往往是一兩句話,有時也用一段話。

2.新聞報道的主要內容,稱爲“主體”,剛纔同學們複述內容就是這則新聞的“主體”。評述三路大軍渡江戰鬥的經過,指出我軍勝利渡江的重大意義。

3.新聞還要有“標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就是本文標題。標題以凝鍊的語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

標題、導語 、主體是一則新聞不可缺少的三個部分(如有條件,教師可適當增加些知識給學生,如副標題、結語等)。一則新聞,往往由這三部分構成。

[說明]教師隨着講解,板書:標題、導語 、主體。這是傳授知識的環節。作爲學生新接觸的一種體裁,講些必要的知識是有用的,不能忽視。在學生對本文內容和構成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礎上傳授有關知識,顯得自然,學生接受起來也不太困難。

六、通過比較,傳授新聞特點的知識。

1.這則新聞起始,括號裏的內容表明這則新聞報道的單位、時間。這些內容去掉與保留有沒有不同?

[參考答案]

(括號及其中的內容屬於新聞的“電頭”──學生答題後教師再講,這些內容表明所報道的材料的真實性,報道的及時。“預習提示”介紹“22日夜,毛澤東同志又撰寫了這一則全面報道前線最新戰況的新聞稿”,證明了報道的及時。)

2.從這裏我們能看出“新聞”具有怎樣的一個特點?

[參考答案]

(材料真實,報道及時)

3.主體部分中,有兩處寫到“至發電時止”。這樣寫說明了什麼?

[參考答案]

(報道準確)

教師板書:真實、及時、準確

這是新聞的三個特點。此外,簡明也是新聞的一個重要特點(板書“簡明”)。渡江戰役頭緒多,戰線廣,但這則新聞卻寫得簡明扼要,並及時報道,使廣大人民羣衆儘快瞭解到戰役的進展。關於簡明扼要問題,課後有短文專門講解,課下閱讀。

[說明]以上完成了教學的第一個內容,即瞭解新聞的特點和結構。

七、體會本文語言表達的一些特點。

1.題目是“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百萬”是實數,還是虛數?

[參考答案]

(是實數。中路軍30萬人;西路軍35萬人;東路軍35萬人)

人數的確切,更體現了報道的真實、準確、嚴密。

2.“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其中,“不含”有什麼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參考答案]

(“不含”在這個表明地點的句子裏,準確反映了當時的情況,因爲九江尚未解放)

3.本文是一則新聞,客觀、真實地報道渡江戰役的經過,但是,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的感情。請你找出一兩處帶有較強感情色彩的語句,讀一讀。

[說明]以上是體會本文語言上的一些特點。鑑於學生實際情況,條件好的,教師還可以將練習四的部分練習題在課上討論。

八、正音、正字。

教師出示已制好的字詞卡片(或寫好詞語的小黑板),正音、正字。

荻港銳不可當殲滅要塞

[說明]可同時進行字音、字形的比較。如:荻獲殲阡纖(要)塞(阻)塞(堵)塞

佈置作業

一、課後練習二、三。口頭完成。

二、課後練習六。書面完成。

課後記:

新聞文體知識教學,如何能與新聞的內容結合起來,是本文教案設計時思考的一個問題。結果是:先引導啓發學生找出能夠概括全文內容的語句,而後講授有關“導語 ”的知識,因爲“導語 ”在全文之首,作用就是能夠概括表述全文內容。學生既練習了辨析關鍵語句的能力,又對“導語 ”的位置和作用留下較爲清晰的印象,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自然結合在一起。實踐證明教學效果較好。

《世說新語》兩則導學案 篇二

在我國的文學史上誕生過無數著名的傳世名作。而古代小說又是其中最燦爛的一個部分,大家知道哪些古代小說呢?但任何一個偉大的作品都是在繼承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才產生的,古代小說的源頭在哪裏?六朝時期風行一時的筆記體小說就是古典小說的搖籃。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世說新語》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世說新語》,劉宋臨川王劉義慶編著。主要描寫從東漢到劉宋時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傳聞、軼事,以短篇爲主。全書共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夙慧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通過本次學習希望大家能夠達到以下目標:

1、學習一些摹景狀物、刻畫人物的手法

2、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

3、學習古人機智、誠實等美德

一、疏通句篇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劃分正確停頓。(自讀過程中有疑問則舉手提出)2、請學生試讀課文3、教師範讀4、學生齊讀

二、理解文義、探究深層含義1、結合書下注釋,理解句意、文意(如有不懂的地方可由全班討論)2、請大家在討論時注意下列句子中的詞(1)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  兒女:子侄輩,現代專指兒子和女兒。俄而:不久,一會兒。驟:迅速欣然:高興地(2) 空中撒鹽差可擬   擬:比,比擬(3) 未若柳絮因風起   未若:比不上

(4) 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期:約定    乃:才(5) 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期:約會,約定。  委:捨棄。(6) 元丘入門不顧顧:回頭看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什麼不同?(“君”是有禮貌的稱呼對方;“尊君”是對別人父親的尊稱;“家君”對人稱自己父親時的謙詞)

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內容

3、提問:大家對於課文有沒有什麼疑問?(引入下面的問題)(1) 文中的這一家人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氛圍下聚會的?(輕鬆,溫馨)從哪裏看出來?(內集,欣然,大笑)(2) “公大笑”一句中省略了謝安的話,如果你是謝安,你會說出什麼話來?爲什麼把雪比作“柳絮因風起”比“撒鹽空中”好?(前者較有韻味)(3) 文末爲什麼要強調謝道韞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種讚揚與敬佩)(4) 從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陳太丘的朋友是個什麼樣的人?(暴躁、易怒)(5) 結尾處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辦? (6) 讓學生表演這篇的情景。(7) 齊讀課文,要求讀出感情來。4、總結:全文以寥寥數筆,就將當時的環境和一個生動的人物形象展現在我們面前。作者能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鍊生動的語言,點出了人物與環境的特點,使之躍然紙上。

三、拓展延伸1、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種寫作手法,我們先看看蘇軾的兩首詞,都與飛雪有關,都表達了思念之情。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水晶鹽,爲誰甜?手把梅花,東望陶潛。雪似故人人似雪,雖可愛,有人嫌。這兩首詞把景色和人物情感交織在一起,大家能不能想一些恰當的比喻來形容不同的雪景。2、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客有問陳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 :“吾(於)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上爲甘露所沾,下爲淵泉爲潤。當斯之時,桂樹焉知泰山之高,淵泉之深?不知有功德與無也?”(1) 用自己的話複述原文的內容。(2) 陳季方真的不知道自己父親有無功德嗎?

四年級上冊《奇妙的國際互聯網》第二課時導學案 篇三

一、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動詞。

文字資料 ( )形象音樂

新聞“大網”信息地球

二、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近在咫尺( )快捷( )單調( )麻煩( )

三、在下列句子的括號裏填上合適的關聯詞語。

1、我們從北京的一臺電腦上發一封信到悉尼,( )幾秒鐘,對方( )能收到。

2、我們可以在網上和親朋好友通電話,電腦裏( )能傳來對方的聲音,( )能呈現他的形象。

3、( )親友遠在天涯,( )國際互聯網能讓人感到彷彿近在咫尺。

四、課文內容填空。

1、“息息相關”的意思是( )。聯繫我們的生活實際,我可以舉許多例子說明國際互聯網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1)(  );2)( );3)( )。

2、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引號的用處,給大家介紹一下吧:1)用於行文中直接引用,如:(“國際互聯網”)、(“網”)、(“上網”)、(“入網”);2)用於需要着重論述的對象,如:(“網上商場”)、(“網上錢包”);3)用於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如:(“線”)、(“大網”)、(“地球村”)。

3、通過學習課文,我們還知道了國際互聯網(構造奇特)、(傳輸速度快)、(內容非常豐富)的特點。

四年級上冊《奇妙的國際互聯網》第二課時導學案 篇四

【學習要求】

世界在飛速發展,科技在不斷進步,過去人們難以想象的事,今天正一一變爲現實,“國際互聯網”就是其中一項發明。本文緊扣時代脈搏向我們介紹了這一“奇妙”的新事物。學習這一課,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新詞,會用“奇妙”、“甚至”造句。

3、認識課文中引號的作用。

4、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初步瞭解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息息相關。

【閱讀提示】

這是一篇介紹現代高科技的說明文。課文通過對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工作原理及與人們關係的詳細介紹,讓我們瞭解到國際互聯網的奇妙之處,認識到世界的豐富多彩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

全文可分三個部分。

第1自然段從人們平時談論的話題切入文章,引出問題“‘網’是怎麼回事”。

第2、3自然段解答問題,具體介紹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以及跟人們的密切關係。

第4自然段總結課文,指出互聯網對我們的意義和價值。

【字詞點擊】

請大家看生字表,共有九個生字,其中“蜘”、“蛛”、“咫”都是翹舌音。“纜”、“尼”聲母分別是邊音“l”和鼻音“n”。

“尼”、“咫”、“閱”、“逛”均爲半包圍結構的字,且包圍形式各不相同,書寫時要注意每個部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學習生字,要善於發現一些規律,便於巧記。

學習生詞時,要弄清楚其中不理解的字的意思,這樣,理解詞語的意思就容易了。

天涯:涯,水邊,泛指邊際。天涯,形容極遠的地方。

咫尺:古代稱八寸爲咫。咫尺,比喻距離很近。

甚至:提出突出的事例(有更進一層的意思)。特別提醒同學們,用“甚至”造句時,“甚至”後面的意思要比前面進一層。

息息相關:“息”指呼吸時進出的氣。“息息相關”的意思是呼吸也相互關聯,形容非常密切。它着重強調與自己的密切關係。

有一個成語叫“休慼相關”,“休”是喜悅、吉利的意思,“戚”是憂愁、悲哀的意思。這條成語的意思是憂喜、禍福彼此相互關聯,它強調的是利害相關,關係密切。這樣對比理解,既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詞語,又利於我們積累詞彙。

【疑難解析】

理解句子意思時,要注意抓住關鍵詞,如:

雖然對方遠在天涯,但是卻讓人感到彷彿近在咫尺。

——我們首先要弄懂“天涯”和“咫尺”的意思,“天涯”,形容極遠的地方。“咫尺”,比喻很近。我們自然而然聯想到一個成語叫“咫尺天涯”,指距離雖然很近,但很難相見,就像在遙遠的天邊一樣。這裏是對這個成語的反用,由於互聯網傳播信息的速度很快,所以親朋好友即使在很遠很遠的地方,通過互聯網卻能一下子把距離拉得很近很近。

再請大家看第三自然段:

人們可以在網上讀新聞、聽音樂、看電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遊戲;可以在家裏聽老師上課,或者在網上查閱資料並向國內外專家請教……

——這是一個排比的句式,用“可以……可以……可以……還可以……”表示互聯網功能之多和作用之大。請大家還要留心這一自然段最後的省略號,最後的省略號說明,互聯網的功能遠不止以上幾點,還有更大的潛力等待挖掘,更突出了國際互聯網的功能之多。

【品評賞析】

這是一篇科普讀物,是讓國小生初步接觸一些國際互聯網方面的知識,所以在注意語言淺顯易懂的同時,還用了一些形象化的比喻,如“‘國際互聯網’就像這張包住地球的‘大網’”,又如“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個‘地球村’”。“大網”非常生動地把連接億萬臺電腦的無數有形和無形的線所形成的一種網狀結構表現出來,而“地球村”則表明國際互聯網使生活在世界各地人們之間的溝通就像生活在一個村子裏那樣容易。像這樣,用形象化的比喻來說明抽象的科學知識的方法,值得我們欣賞借鑑。

【課文鏈接】

[電腦]

電腦是電子計算機的俗稱。電子計算機的發明是20世紀科學技術最卓越的成就之一。1946年,美國科學家研製成功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數字計算機——“埃尼阿克”。從那時算起,至今已經歷了四代:

第一代(1946~1957年)稱爲電子管計算機時代。

第二代(1958~1964年)稱爲晶體管計算機時代。

第三代(1965~1971年)爲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時代。

第四代(1972~)爲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時代。

[因特網]

網絡是指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把各個地區的計算機互聯起來,組合成一個規模巨大、功能很強的計算機網絡,能使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的計算機共享信息資源。

因特網是迄今最大的全球性網絡集合,它連接了全球幾十萬個網絡,並通過這些網絡彼此間的合作,共同遵守着一定的網絡協議來運作。所以因特網也稱國際互聯網。

[悉尼]

澳大利亞最大港市。它是全國經濟、交通、貿易中心。2000年9月,第27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此舉行。

四年級上冊《奇妙的國際互聯網》第二課時導學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瞭解國際互聯網的奇妙之處,認識國際互聯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情感。

重點難點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感悟、體會其奇妙之處。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準備powerpoint課件

一、扣題導入,明確中心

談話導入:由超短獲獎小說《網》談起,(板書)網

也許大家現在還不能理解這篇小說的意義,以後可能會明白的。不過,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卻與“網”關聯。

先說說你們見過哪些網?

1、引導大家說出所知道的網:

絲網、拖網(捕魚的網);羅網、罩網(捉鳥的網)——繩線織成的網。

蜘蛛網、電網、水網——像網一樣的東西。

關係網、人情網——比喻意義上的網……

2、說出新鮮的網——國際互聯網

3、引向課題:奇妙的國際互聯網

介紹的對象:國際互聯網;

介紹的中心:國際互聯網的“奇妙”。

二、讀題、質疑

1.讀好課題,讀出對國際互聯網的好奇與神往。

2.圍繞課題質疑。

3.就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走向課文,去閱讀,去思考,去探究。

三、自讀、初感

1.明確讀書要求:

⑴讀準字音、讀懂詞語。

⑵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⑶想想課文從哪些方面來介紹了“國際互聯網”的奇妙之處的。

四、檢查自學效果

1.讀詞

話題 跨過 一封信 悉尼 快捷 方便 無所不有 豐富多彩 天南海北

郵遞 查閱 資料 付款 息息相關 萬水千山 足不出戶 咫尺天涯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3.說說你認爲國際互聯網“奇妙”在哪裏?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課文是從結構、工作原理及與作用三方面來說明國際互聯網的奇妙的。

板書:大、快、多

4.指導學生分段。

五、指導寫字,課堂描紅。

1.你認爲在寫本課生字時應注意些什麼?

2.重點指導:題款

3.課堂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六、佈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課後第3題詞語。

板書設計

18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 互聯網

國際互聯網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

大、快、多

《新聞兩則》導學案 篇六

〖創意說明〗

文章的時代與今天學生的生活相距較遠,如果能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模擬經歷,感受體驗,課堂會別有洞天。

〖教學步驟〗

序曲:

電視,以其五彩繽紛的視頻、極富渲染力的音響、精彩的製作、豐富的內容吸引着我們,而新聞,又是電視節目中的重頭戲,今天,我們學習《新聞兩則》,讓我們試着走進電視──

下面老師和大家一起先學習《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然後大家按照老師的方法學習《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一、來當製片人

將學生分成地圖繪製、場景設置、鏡頭剪輯三個小組,要求: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完成自己小組的任務。

1、地圖繪製組:

分別將西路軍、中路軍、東路軍已佔領的地方用紅色標線,向前進發點用尖頭標出。可以將課本上的圖掃描後放大,再根據課文內容標上記號,有條件的話可以進行 flash 製作。

2、場景設置組:

如果電視臺想在新聞播報之後還進行一次軍事訪談,請你設計一下訪談時人物的背景、服裝、道具等。

3、鏡頭剪輯組:

如果這則新聞出現在電視上,與新聞播音相配的畫面應是哪些?

二、進入演播廳

1、噹噹播音員:

如果你來當播音員,你在重音、語調、情感、節奏上應怎樣讀這則新聞?

學生自瀆、討論、交流。重點指導:

⑴ 全文的朗讀基調:慷慨激昂、豪情萬丈。

⑵ “衝破”“橫渡”“均是”“英勇善戰”“銳不可當”等應重讀,讀出一種勝利的喜悅。

“控制”“封鎖”“切斷”應乾脆利落地重讀,讀出一種自豪與驕傲。

⑶ “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應讀出奚落、嘲諷的語氣。

……

2、噹噹軍事家:

如果你來當軍事家,你應該向觀衆介紹哪些方面的情況?

討論明確:背景:1949年4月20日,國民黨政府拒絕簽定國內和平協定。解放軍執行毛澤東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舉行了規模空前的全面大進軍。第二、三野戰軍和地方武裝在長江南北廣大人民的支援下,在西起湖口、東至江陰,長達500餘公里的戰線上強渡長江。

戰況分析:二十日夜解放軍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

二十一日下午開始已佔領貴池、殷家匯、東流、至德、彭澤之線的廣大南岸陣地,並佔領揚中、鎮江、江陰,並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

形勢預測:解放軍很快會佔領南京,國民黨大勢已去。

3、噹噹主持人:

如果你來當主持人,你將怎樣設計導播語、採訪問題、結束語?

設計示例:

導播語:大家知道。國共和平談判破裂後,解放軍於昨天凌晨在西起九江的湖口、東至江陰長達1000餘華里的戰線上發起了渡江戰役,那麼現在戰況如何呢?戰爭又將如何發展呢?今天我們請來了著名的軍事專家來到了我們的演播現場,下面我們就請專家來爲我們分析分析。

採訪問題:

⑴ 請您給觀衆朋友們就最新戰況作些介紹。

⑵ 請您預測一下明天的戰事。

⑶ 您認爲戰爭還會持續多少天?

⑷ 現在的情況對哪一方有利?

⑸ 您認爲最終的勝者是哪一方?

結束語:好,剛纔專家對戰爭的熱點和焦點問題進行了分析,對戰爭的形勢也進行了預測,那麼戰爭究竟會怎樣發展呢?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們的節目,明天這個時間再會!

三、坐上觀衆席

如果你是觀衆,你需要完成如下任務:

1、你聽出了新聞報道者的情感傾向嗎?

2、對軍事家的分析,你還有異議嗎?

3、對這場戰爭,你好可以補充一些“獨家”的資料嗎?

四、學生仿照上面的學習過程,自主學習《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備選創意】

〖創意說明〗

《新聞兩則》都是寫勝利,但情感的強烈程度、寫法等方面存着較細微的差別。有比較纔有鑑別,在比較中能更準確地把握文章內容、寫作特色,進而訓練思維,進入較高層次的閱讀境界。

〖教學步驟〗

一、找“同”

分別閱讀兩則新聞,將兩者相同的地方找出來:

1、作者相同:

兩則新聞的作者都是毛澤東。

2、目的相同:

鼓舞士氣,指明方向,爭取進一步的勝利。

3、主旨相同:

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

4、大背景相同:

都處於解放戰爭的戰略進攻階段。

二、找“不同”

1、具體時間不同: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寫於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寫於1948年11月5日,遼瀋戰役結束,淮海戰役前夜。

2、具體地點不同: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發生在長江沿線;《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發生在地處中原的南陽。

3、具體寫法不同: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巧用對比,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善戰與敵軍的節節敗退形成對比;《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妙用暗示,關於歷史上南陽所發生的重要戰事的介紹,點名南陽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陽解放的重大意義及蔣介石的暗淡前途。

4、構思特點不同: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總括千里戰線,分步敘寫,多而不雜;《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勾聯歷史與現在,縱橫揮寫,引而有度。

5、語言風格有別: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大氣磅礴,如“百萬”“均是”“佔領”“控制”“切斷”等;《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廣博儒雅,語言含蓄,如“我們在所有江淮河漢區域,不僅是樹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雲如不再逃,康澤的命運是在等着他的”。

三、將自己的發現寫成小段的鑑賞性文字

《世說新語》兩則導學案 篇七

1、解釋句中加點的字詞:

a、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

期:___________________ 行:___________________

b、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過:_________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________

c、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_____

d、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慚:_________ 引:_________ 顧:_________

2、補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組織編寫的。

4、“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這一句總述了謝太傅家人詠雪的背景,極精煉地交代了時間“________”、地點“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等要素。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期日中,過中不至”這一句話點明瞭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陳太丘

b、“與兒女講論文義”一句中“兒女”指的是謝太傅的兒子和女兒

c、“未若柳絮因風起”這句話的意思是:還不如化做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詞,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後者是謙詞,是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6、解釋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

⑴ 與友期約________

⑵ 去後乃至________

⑶ 撒鹽空中差可擬________

⑷ 俄而雪驟________

7、《詠雪》一文結尾謝太傅對兩個人的回答的優劣未做評定,只是“大笑樂”,十分耐人尋味,請簡要說說你對此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a、約定時間 外出 b、超過 才

c、捨棄 離開 d、慚愧 拉 回頭看

2、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友)過中不至,太丘舍(友)去,(太丘)去後(友)乃至。

3、南朝宋 劉義慶

4、時間寒雪日 地點內集 人物謝太傅與兒女 事件講論文義

5、b

6、⑴ 約定 ⑵ 才 ⑶ 化 ⑷ 一會兒,不久

7、答:此題答案爲開放性的。①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 ②“笑”前喻,“樂”後喻 ③爲“柳絮”一喻而“笑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