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地球內部結構新版多篇

地球內部結構新版多篇

地球名稱來源 篇一

地球這個名字來源於對大地形狀的認識,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從球體哲學上“完美性”和數學上的“均衡性”提出“地球”這個名稱和概念。

西方人常稱地球爲蓋亞,這個詞有“大地之神”、“衆神之母”的意思。

地球是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住在地球上的人類又常稱呼地球爲世界。

地球的地貌劃分 篇二

因爲地球氣候從亙古都有發生巨大變化並且這種變化將繼續演進,很難把地球氣候概括。地球上與天氣和氣候有關的自然災害包括龍捲風、颱風、洪水、乾旱等。

兩極地氣候被兩個溫度相差並非很大的區域分隔開來:赤道附近寬廣的熱帶氣候和稍高緯度上的亞熱帶氣候,降水模式在不同地區也差異巨大,降水量從一年幾米到一年少於一毫米的地區都有。

地貌

海陸分佈

地球總面積約爲5.10072億千米,其中約29.2%(1.4894億千米)是陸地,其餘70.8%(3.61132億千米)是水。陸地主要在北半球,有五個大陸:歐亞大陸、非洲大陸、美洲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和南極大陸,另個還有很多島嶼。大洋則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五個大洋及其附屬海域。海岸線共35.6萬千米。

極端海拔

陸地上最低點:死海-418米

全球最低點:馬裏亞納海溝-11,034米

全球最高點:珠穆朗瑪峯8,844.43米

地球內部結構 篇三

研究結果表明,地球內部可以分成好幾個同心圈層。粗略地看,它大致可以分爲地殼、地幔(又稱“中間層”)、地核三個圈層。

地殼是地球外部的一層堅硬外殼。地殼由各種岩石組成,除地表覆蓋着一層薄薄的沉積岩、風化土和海水外,上部主要由花崗岩類的岩石組成,而下部則主要由玄武岩或輝長岩類的岩石組成。地殼的平均厚度爲33千米,但各地並非一樣,一般大陸比海洋厚,高山比平原厚。大陸地區的地殼厚度一般爲35千米,大洋地區卻只有5—10千米。我國西藏地區地殼厚達60一80千米,東部平原地區則爲30多千米。地殼密度在2.6~3之間;壓力自上而下由1個大氣壓增加到1300個大氣壓;溫度至底部增加到1000~C左右。

地幔介於地殼和地核之間,可分爲兩層。上層(即上地幔)離地面33~900千米,物質成分除硅、氧外,鐵、鎂顯着增加,鋁則退居次位。壓力爲50萬個大氣壓,溫度爲1200~1500℃,物質狀態爲固態結晶質,但具有較大的可塑性。下層(即下地幔)離地面900~2900千米,物質成分除硅酸鹽外,金屬氧化物與硫化物,特別是鐵、鎳顯着增加,平均密度爲5.6,壓力爲150萬個大氣壓,溫度爲1500~2000~C,物質狀態屬非結晶狀態。地幔的體積佔地球總體積的83%,質量佔整個地球的66%。由於高溫高壓的結果,地幔物質常處於熔岩狀態,成爲岩漿的發源地。

地核是指地幔以下到地球核心部分。地球中心壓力可達350萬個大氣壓,溫度約爲3000—5000~C,在這樣的高溫高壓下,地球中心的物質,已不能用我們熟悉的“固態”或“液態”的字眼來表示,它可能是一種人們還不熟悉的物質狀態。這種物態的特點是在高溫高壓長期作用下,猶如樹脂和蠟一樣具有可塑性;但對於短時間的作用力來說,卻比鋼鐵還要堅硬。但是,關於地核的物質組成,科學界尚有不同的爭論,有待於人們進一步去研究、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