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觀贏在中國心得體會優質多篇

觀贏在中國心得體會優質多篇

觀贏在中國心得體會篇1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是黨員幹部的一門必修課。學習歷史,不僅是爲了瞭解歷史事實、理清歷史脈絡、把握歷史規律、得出歷史結論,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學習四史,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爲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爲什麼好。

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是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長效機制的重要部署,要準確把握四史學習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講活歷史故事、用活紅色資源,打牢黨員幹部的思想根基,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力量,爲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提供強大思想保證。

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四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學好四史,可以讓我們更好回望源點,不斷增強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歷史擔當。

要結合金山實際,切實提高四史學習教育的現實效果。尤其要緊扣主線學,把學習四史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密結合起來。要融會貫通學,推動黨員幹部以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視角思考問題。要聯繫實際學,把學習教育的成果轉化爲幹事創業、善作善成的實際效果。

要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做到理論上清醒和政治上堅定。

觀贏在中國心得體會篇2

一是認識上的轉變。在以前的學習和工作中從沒有真正接觸過國學方面的知識,只知道是儒家學問,還有些封建思想意識,認爲學這些也沒有多大的用處,與自己的工作關係不大。然而,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認識有了新的轉變。我認爲,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樑。中國之所以成爲世界上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爲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爲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

學國學是當今很熱門的一個詞兒,是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和正視。其概念廣泛、內涵豐富、分類多樣,把我們祖輩們的經歷、體驗、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這些文字中,爲我們後人所一一品讀,並領悟其中的奧妙。他們把這些經典留給我們,自然是希望我們代代相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是學習的重要。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爲樂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幹,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我感到愛學習是一種快樂,想學習是一種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種喜悅。學習新知識,溫習舊知識是一件讓我們感覺愉悅的事情,學習能使我們提高素質、增長才幹。所以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傳統文化凝聚了五千年來所有人的智慧,我們的先輩爲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學習機會,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把傳統文化學好?我們不僅要學習傳統文化,也要把它運用到現實當中,與時代結合,讓五千年來祖輩的智慧在現代生活中熠熠生輝,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我龍的傳人背後的悠久歷史帶給我們的力量!

觀贏在中國心得體會篇3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這是對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進一步創新和豐富,爲我國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指明瞭方向。作爲本季,也是本學期“青年大學習”網上團課的最後一期,團中央邀請到唐山師範學院物理系2019級應用物理學團支部書記張哲塬擔任主持人。下面,就讓我們加入他們的團日活動,一起學習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社會治理制度的有關安排。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12月黨外人士座談會上說:“經濟穩定才能爲深化改革開放和經濟結構調整創造穩定的宏觀環境。”他進一步講:“實現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堅持穩增長和調整結構平衡,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託底的總體思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確保民生特別是困難羣衆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首力提高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作爲一名青年大學生,我們要堅持習近平總書記的總“中國信心”不變,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邁向2020,堅只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信心,凝聚同心,同心同德,我們一定能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

觀贏在中國心得體會篇4

有一種精神,歷經磨難而屹立不倒;有一種精神,雖經打壓而堅強不屈;有一種精神,百折不撓而又力挽狂瀾。這,便是那代代相傳而永不磨滅的五四精神!

在那個風雲變幻而動盪不安的革命年代,是什麼,指引着無數的革命志士前仆後繼,死而無憾?又是什麼,讓祖國在經歷過絕望的黑暗之後,迎來光明的重生?沒錯,就是五四精神。它就像那茫茫大海上的燈塔,指引着航海孤舟的方向;它就像那沙漠裏的指南針,指引着旅人生存的希望;它就像那暗夜的啓明星,指引着光明的到來!

披荊斬棘之後,無數的革命志士用熱血和生命鑄就的成果——五四精神,如深海孕育的明珠,熠熠生輝;如沉寂而起的旭日,冉冉而升;如浴火重生的鳳凰,翱翔九天!

沒有什麼,能如五四精神這般的讓人仰視,這是無數革命先輩所遺留給我們的巨大精神寶藏,需要我們代代相承而發揚光大,這,是靈魂的力量!是的!這就是偉大的五四愛國運動。

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落在我們青年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傳到了我們青年人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們青年人發揚光大。可是要弘揚“五四”精神,就必須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怎樣的人生?是在渾渾噩噩中度過,還是在拼搏中進步?在學校裏,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面,有的同學經常遲到、甚至曠課;這些不良的行爲不僅嚴重地危害到同學們的身心健康,更爲重要的是,這也影響到學校的形象,是一種嚴重破壞校風校紀的行爲。

這些不良習慣爲什麼會產生呢?有的是因爲有的同學在生活方面完全沒有自覺性,不能約束和控制自己,隨心所欲;也有的是因爲有的同學認爲學校的紀律太嚴,完全限制了他們的自由;也有同學認爲那是酷的表現,然而不管是什麼原因,這些不良習慣都是不能適應學校生活的表現。我們在學校裏,只有在校風校紀的約束下,才能正常地完成學業,如果養成了我行我素的惡習,今後走向社會,是很難立足的。如果這些不良習慣不及時改正,就會誤入歧途,小錯就會釀成大錯。

作爲21世紀的青年,我們身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早已不聞那曾經的戰火紛飛與槍林彈雨。如今的我們,在安寧祥和的環境裏,過着我們自由自在的生活,而這,亦是曾經的革命志士們爲之不懈奮鬥的目標所在。然而,時過境遷,現在的我們,生活雖安寧了,精神卻匱乏起來。似乎,遺忘掉的,不僅僅是那曾經殘酷而惡劣的社會生存環境,更是那骨子裏堅強而不屈的五四精神!殊不知,恰恰是現在的我們,才更需要五四精神這種強大的精神動力,支撐着我們在當代的社會裏,揚帆起航,踏破長空!

讓我們永遠記住梁啓超先生的那句話: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觀贏在中國心得體會篇5

8月23日—29日,本人有幸參加了由肇慶市教育局組織的爲期7天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與交流,深入學習了《中國傳統文化概觀》、《弟子規》等課程,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教授們的講座理論聯繫實際,深入淺出,使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同時讓我深有感觸,受益匪淺。

一、對傳統文化有了新的認識

在以前的學習和工作中從沒有真正接觸過國學方面的知識。然而,通過這段時間對《道德經》、《弟子規》、《論語》等的學習,認識有了新的轉變。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樑。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管是對歷史負責,還是對未來負責,都應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幾千年文化的積累,其概念廣泛、內涵豐富,是我們祖輩們的經歷、體驗、方法以及感悟結晶。因此,我要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代代相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對爲人處世有了新的認識

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爲樂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知識可以增長才幹,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愛學習是一種快樂,想學習是一種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種喜悅。學習新知識,溫習舊知識是一件愉悅的事情。所以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是《弟子規》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在爲人處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準則,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和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凡出言,信爲先;詐與妄,奚可焉?說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心得體會《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就是指凡事說出去的話,首先要講信用,不可以欺詐別人或者胡言亂語,話說得多,不如說得少,說話只要恰當,切題就行,不要花言巧語。尤其是我們面對學生,要爲自己說過

的話負責,“言既出,行必果”,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三、對學校教育有了新的認識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有着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孩子受到外來的影響,對中國傳統文化變得冷漠起來:他們愛吃的是“肯德基”、“麥當勞”;手裏的玩具大多是芭比娃娃、奧特曼?;總是談論着一些日韓卡通人物;大多數幼兒在家以看電視、玩電腦遊戲來消磨時光,很少外出散步、與小夥伴們玩戶外遊戲。

在我們這樣一個文化大國,孩子不僅對民族、民間文化的感受越來越少,而且他們離真實的民族文化也越來越遠,這是不利於他們成長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會讓人受到很好的薰陶,三字經、弟子規 、論語和四書五經等等,這些古人給後人傳承下來的優秀文化遺產,特別值得我們深入的學習和思考。在學生的教育活動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能使學生體驗到傳統文化的精華,提高學生一定的素質和能力,喚醒學生對燦爛的傳統文化的熱愛,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個人若能在孩童時期就汲取人類最好的精神營養,早早培養起自學能力,自主思考能力,走上卓越的人生之路是必然的。開展以中國傳統文化爲根基的教育就是爲了讓學生能夠廣泛地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輝煌成就,這對於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日常道德修養大有好處。相信通過以中國傳統文化爲根基的教育,能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傳統文化的滋養,給他們的成長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用傳統文化的教育來點亮孩子的心靈。

人的道德必然與他的成功與否有着密切的關係,學校教育就要讓孩子先學會做人,然後再做事。萬事德爲先,一個人有了良好的品德,纔會在學習和工作中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認可。同時作爲一名人民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作爲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者,承擔着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的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都成爲學生和社會的楷模。

輝煌燦爛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而且也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使之能夠在現代化建設中發揮更好和更大的作用,是當今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觀贏在中國心得體會篇6

朋友,你到過我的家鄉——新疆嗎?你飽覽過新疆的山水風光嗎?你瞭解新疆的風土人情嗎?這裏確實是一處讓你迷戀的地方。

我愛新疆,因爲她不僅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還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更是和祖國各地血肉相連的地方。當年,由於軍墾戍邊的需要,許多漢族青年隨軍入駐這塊少數民族聚集的西北邊陲。從此,他們紮根雪域,世代繁衍,與這裏的兄弟民族一起創建了西北的安定與繁榮。

說起新疆,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春夏之際,遠望巍巍雪山聳入藍天,山腳下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鑲嵌在一望無垠的牧場邊上,羊羣灑在碧綠的草場內,如同點點白帆遊弋在綠色的海洋。那一眼望不到邊的麥海、棉田、玉米,生機無限,簡直是美麗江南的翻版。如果你到南疆走一走,定會感受到與內地不同的奇特風光:頭頂是藍天白雲,遠處是茫茫沙海,近處是綠色的莊稼,徜徉在遠接天際的林蔭道上,你很遠就會聞到田裏飄來哈密瓜的清香。

十月金秋,新疆的美景更讓你目不暇接:金燦燦的玉米,雪白的棉花……陣陣風送五穀香。走進村莊,一排排整齊的房舍櫛次鱗比,家家門前綠蔭環抱,果滿枝頭,葡萄架遮掩着庭院的天空。綠蔭下的石桌上經常擺放着瓜果、清茶,隨時招待來自遠方的客人。走進果園,看,綴滿了果實的樹幹壓彎了腰:黃澄澄葫蘆似的鴨梨、光鮮泛亮的紅富士蘋果,會讓你垂涎欲滴;葡萄架上一串串珍珠似的馬奶葡萄彌散着甜蜜的馨香,你會感到象來到仙境一樣。

這時候,正是哈密瓜成熟的季節。晝暖夜寒,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釀就了哈密瓜的奇特甘甜。紅瓤、綠皮、個兒大、味美的哈密瓜吸引着無數遊人的目光。林蔭道上穿梭往來的汽車、馬車把甘甜送往祖國的四面八方。

當你滿載着新疆的情誼,乘着汽車來到邊陲小城,撲面而來的是改革與時尚的'新風。你看,那一幢幢高樓大廈,光彩耀眼;一排排琳琅滿目的商業街,穿梭着服飾各異的人流;一陣陣隨風飄來的樂曲讓你真正領略到少有的異域風情。此時,你會真實感受到這裏與祖國內地一樣的心的律動。

看到新疆的今天,你一定憧憬她明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