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優美散文隨筆(多篇)

優美散文隨筆(多篇)

散文隨筆大全 篇一

水真的把一個鎮子滋潤活了,也火了。

開山引水的地方叫寨灣。一條水奔下,扯出一匹瀑布,千變萬化的,做盡了姿態。可惜不是唐代,不然的話,李白騎着他的白鹿來了,一張嘴就是一個品牌,也不會輸於廬山瀑布。詩仙是永遠不會來了,小鎮人另有辦法。

在山崖埡口,他們修了一座亭子,專門請來開山的那個戴眼鏡的專家取名。專家眼鏡一推說:“叫‘聽水亭’吧。”於是,就叫“聽水亭”了。

那一條長堤叫綠堤,可惜沒有斷橋,沒有白娘子和許仙雨裏借傘的傳說,沒有水袖輕揚黃梅戲婉轉。不然的話,西湖又怎麼的?蘇堤又怎麼的?堤壩的那邊,是一片荷葉,在風中波盪起無邊的綠色漣漪,一到六七月間,也算得“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了,取名“千畝蓮塘”,讓人一見,想起採蓮女,想起“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的情景,以及江南如水的民歌。

小鎮的戲樓上,傳來老人們的二胡咿呀聲,是一個自樂班,唱不了京劇,也唱不了秦腔和黃梅戲,唱的是本地即將失傳的劇種,叫漢劇二簧,聲音時而高亢蒼老,時而低沉柔韌。別小看了這個自樂班,竟然驚動了縣裏市裏的專家,一羣羣挎着相機搖着摺扇趕來,聽了之後,長嘆道:“活化石啊,真正的活化石啊!”也不知說人是活化石,還是劇種是活化石。

總之,自樂班火了,上了電視,幾個老頭唱得口水拉得老長,還樂呵呵的。

鎮外的同齡老頭,一個個眼巴巴地望着,咂巴着沒牙的嘴道:“走了狗屎運啊,一條水一滋潤,風水就來了。”說過了,嘆口氣,巴巴地找到鎮裏來,死掰活扯的,要求也加入自樂班,露上一手。一來二去,一個個會漢劇二簧的都趕來了。人多了,定了制度,三六九唱戲,二四六練功,絕不含糊,不許請假。

小鎮,也隨着自樂班上了電視,一下子火起來。

旅遊界的人見了瞪大眼問,這哪兒啊?這麼古的鎮,這麼好的水,這麼精美的建築:幹嘛不搞旅遊啊?

旅遊,不是搞出來的,是旅遊者哄起來的。

也不知啥時,一羣羣揹着揹包的人出現在鎮上,個個戴着小帽,自稱驢友。驢友一波一波地來,下了車,嘰嘰喳喳的,有用相機拍古鎮戲樓的,有拍山上古寺的,也有拍鎮上的水和水邊人家的。

小鎮人不知道什麼是驢友,但很歡迎他們。因爲,他們來了,小鎮更火了,小鎮生意更火了,小鎮的生活也火了。於是他們打出一幅廣告:來微型小鎮,看水色江南。

一直,他們沒忘記那條水,連廣告上也帶上那條水。因爲,是一條水,涵蘊了他們這座小鎮啊,養活了這座小鎮啊。

小鎮人,懂得感恩。

(原創作者:餘顯斌)

猶記淺光陰

這夜,煙雨濛濛,風吹落了一地花瓣,筆下一簾月,紙上一流年,思緒,縈繞在時間之外。容顏在窗外,凝眸淺思,若隱若現,期待的視線裏徘徊,徘徊……

推開季節的窗,看陽光點點將溫暖蔓延,溫潤了心底深處的那片柔軟;輕攏歲月的薄紗,鋪開記憶的畫卷,讓快樂或憂傷,在風中消散。然,南苑與北國的季節各懷好景,當山水相阻,隔岸相望,你是否會在深夜醒來,輕問自己安之若素,將萬千繁華賞盡,攜一抹風輕雲淡,笑看流年?

南苑的冬季,天空深邃、悠遠。如諾這夜的冬雨有淡淡的月光夾着露珠的晶瑩裸露些許禪意,是否可以抱着夜色,懷着匆匆的喘息?眼眸對着煙雨,朦朧,透明我的世界,落紅無數,哀傷遍地。寒蘭,已於風中黯然,在荒蕪的年華里形成了一道道的明媚。風景如畫,青春華豔。當思念染上歲月的底色,那段一塵不染的時光,搖搖欲墜在風雨間,惹起無數思念。伸手翻開塵封的扉頁,清晰地看見那些曾爲歲月寫下最初的詩行,傾世詞章,想你如初,念你如歌。你恰似曇花一現,芳華在一霎那間綻放時,我便握住了雙手,便匆匆闖進你的世界。從此,以文字溫暖彼此,並肩風雨,共度錦瑟的年華。

時光裏,用熾熱的目光目送你離開,這夜,借你一絲昔日的明眸,送我一程,暖這季不曾溫熱的心扉。陌上歌,一寸愁腸斷。人間裏,幾許清歡散。綻放的花,縱有千般嬌好,萬般妖嬈,又豈能抵上回首一笑雙靨如花,洞簫一曲傾盡天下?只可惜,琴瑟琵琶,你卻披了夜的蒼衣,默然轉身,那起身斜過的衣袖,將滴滴難捨的情釀灑了一地,溼了我心。一曲枉凝眉,終是亂了心絃,瘦了容顏……

這夜,註定望穿秋水。一把油紙傘,一曲離人歌。以思念爲墨,許你朝夕相伴,偶遇江南雨巷,踏遍江南湖畔,任季節的風雨,陶醉兩情相悅的呢喃,傾城前世今生的繾綣眷戀。然,這夜,我獨坐空城,反彈琵琶,上天卻傾我半城風沙。不知今夜的相思河畔是否還有人橫笛,臨風吹一曲亂紅,把那雨聲約住,將思念打結?天涯近若咫尺。而今,一簾幽夢,只爲一人編;滿腹癡言,只爲一人淺吟。如諾信紙上的淺光陰,北國的你可如期婉約?

躲在歲月的風塵裏,把一些不安和躁動收斂,風,美麗了這一季的風景。歲月,是一盞空杯,而我只想一杯如水的寧靜,在四季裏從容,波瀾不驚。流年,是一盞琉璃,在浮塵裏細緻地瘋長。如若這夜不爲眷戀迷惑了心,是否能安靜的讀你,哪怕一段淺光陰,也會涌動微亮,在落花飄香的路上。不經意翻閱泛黃的信箋,溫習,某些熟悉的片段。或許,時光裏最初的心動依然漸行漸遠。念,卻一直都在,且,從未走遠。歲月沉澱之後依舊未改的眷戀。閉上眼睛,慢慢的書寫這一份寧靜,累了,揮手,作別昨日的記憶;疼了,細數胸中的溝壑。

或許出於南苑的自己,終究不知北國的詩韻悠長。然,可知?在這裏細數流年的芬芳,獨守一紙墨染,瘦筆如花,只爲書寫一段眷戀。此刻,我只想擁着馨香淡淡,把遠方捎來的紀念與心情一起放飛,讓想念的安暖在季節裏繽紛呈現。此刻惟願,時光,永如初見。倘若幾許年華深處,默默地靜守候,想念的一席相思眷戀成雲霧一般瀰漫在心海,淺淺的色變,那些多次淡忘了季節裏的美,亦如流水一去不復返,不泣離別淚,不訴終成傷。我便能流光似水,錦年無寄,凝眸處,你是否也如我一樣,將心事塵封在曾經相約的地方?

採一曲清歡對月而眠,唱一曲悲歌獨自把盞,不惹半朵紅塵絕戀,不安之若素,心就能如煙花絢爛,你問。不然清風易冷,花已不紅,落葉已成塚。這樣我們是否可以淺寫華年?或許,便可寵辱不驚,靜靜地,等你,在來生的路口,在十里桃花處,猶記淺光陰,且與你,低斟淺唱,一曲紅塵美……

這夜,猶記淺光陰……

與“水”有緣

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大概就是剛剛記事的年紀,對水就有了一種摯着。那時候壓根兒還不知道什麼叫“摯着”的,只是父親時常帶着我到離家不近不遠的小溪溝背水,有的時候,我便用膠壺灌滿一壺水,同樣用揹簍將水揹回家。那時候心裏的印記大概要算背水最刻骨銘心了。

後來,就到了上學的年紀,學校組織春遊什麼的,免不了又要到小溪去玩耍。放了學幫助家長們做家務,父母親總是吩咐說:將羊們拉出去,讓它們到山澗吃喝夠。每當這個時候,我又總是要到小溪邊,經不住同行的夥伴們的邀約,我又玩起了“狗刨水”。對水,從此就有了特別深厚的情感。沒水的日子像掉了魂,就有了一種失落。我以爲:那時候的水,當數家鄉的那條小溪流淌的水清澈、甘甜。

溪水長流,常年不斷。溪水是從洞內溢出的,一路蜿蜒曲折,一路散發出清香,讓人迷戀,讓人沉醉。有時候渴了,隨便棒一捧大喝一口:好涼。彷彿就有了沁人心脾的感覺,至今讓人忘卻不得。在這條小溪邊,留下了我許多童年的記憶。小溪呢,也肯定記得曾經有過這麼一個不懂世事的孩子在這裏背過水,每次盛滿水就要將褲腿打溼一大片。然後,落地有聲地沿溪邊的小徑往回走,留下一串腳印……

長大了,參加了工作,像是與水有緣,陰差陽錯地幹起了“水”行當。最初接觸水,只是覺得水有許多好處,最愜意的當然是在水中暢遊,然而接觸的時間長了,彷彿覺得它不僅僅有這些好處。有一次,出差大漠,一路風塵,滿面黃沙。晚上歇下來,打一盆水,正想痛痛快快地洗個澡,女主人卻面露難色,問即原委才知道原來這裏太需要水了。

往往是一勺水淘菜、洗臉、洗腳,最後將水潑在地裏,瞭解到這一過程我當即難爲情地把水倒回缸裏,熱情好客的女主人的一再道歉,反倒使我無地自容。這乾涸的土地多麼需要一滴甘露啊!從那以後,我才真正覺出水的價值:它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可以這樣斷言,沒有水就不會有人類。過後的日子,對水就有一種全新的認識,及至管理城區供水的日子,總要囑咐每一個用水的人家都要珍惜這賴以生存的“水”。

與“水”相處的日子,卻又似乎少了緣分。每次疲憊而後跳入小溪擺弄“狗刨水”的時候,總是被嗆幾口水以後就發出“再不洗澡”的誓言。是被水嚇壞了,還是肆意蹂躪潔淨的溪水的行徑必須遭到這樣的報應麼?我無法清楚,最終歸結爲“緣”故的了。

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霍然對水有了一種摯愛。自然的變遷,留給人類的生存的空間是越來越狹小了。這才喚醒人類必須從“零”開始重建家園,於是有了世界的環保日、地球日了;於是有了中國的退耕還林;於是有了南水北調工程。

人類總是在他(她)們的生活出現困境的時候,才意識到生存的危機,這未必也不是好事。好歹總算讓人明白了這樣的結局是何等悲哀的結局,讓人有一種“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奮博,對水的感受纔會不一般。

每每打開電視,總要有一些畫面、一些文字是關於水的,給人留下最深刻的映像,那就是: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請珍惜沒一滴水!

狼山

對狼山的興趣,不在其多高,也不在其多美,更不在乎其道有多深。

狼山在江蘇南通境內,並不高,也並不美。關注狼山,是衝着它的名字。

在富庶的江淮平原上,各處風景大多都頂着一個文縐縐的名稱。一座荒村、一所破廟、一口老井,也可以因爲名字成了名勝。

早就這麼想着,突然看到千里沃野間愣頭愣腦冒出一座狼山,不禁精神一振。這個名字,野拙而獰厲,像故意要與江淮文明開一個玩笑。

起這個名的由頭,有人說是因爲山形像狼,有人說是因爲很早以前這裏曾有白狼出沒。不管什麼原因吧,一定是和狼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宋代淳化年間,當地官僚把它改成“琅山”。幸虧後來又被改了回來。

狼山蹲在長江邊上。長江走了那麼遠的路,到這裏快走完了,即將入海。江面在這裏變得非常寬闊,渺渺茫茫看不到對岸。長江一路上曾穿過多少崇山峻嶺,在這裏劃一個小小的句點。狼山對於長江,是歡送,是告別,它要歸結一下萬里長江的不羈野性,因而把自已的名字也喊得粗魯非凡。

狼山其實並不高,海拔才96米,從地平線算起,也才一百多米高,實在是山中小弟了。

但登上山頂,南邊腳下是浩蕩江流,北邊眼底是無垠平川,東邊遠處是迷濛的大海,立即會覺得自己是在俯視着大半個世界。

狼山沒有云蒸霞蔚的仙氣,沒有松石筆立的風骨,只有開闊和實在,造物主在這不再佈置奇巧的花樣,讓你明明淨淨地鳥瞰一個現實世界的尋常模樣。

我想,長江的流程也像人的一生,在起始階段總是充滿着奇瑰和險峻,到了即將了結一生的晚年,怎麼也得走向平緩和實在。

狼山很小,遊覽無需狼山多長時間,山裏除了一系列的廟宇和巍峨的大勢至菩薩外,也沒有太多可以流連的地方。只是,在山腳下,有不少文人的遺蹟,使小小的狼山加重了分量,使萬里長江在入海前再發一聲浩嘆。

狼山東麓有“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墓。隨着稀疏的幾個遊人,信步漫走,突然看到一座冷僻的墳墓,墓碑上赫然刻着五字:“唐駱賓王墓”。歷史名人的墓見過不少,但一見他的墓,我不由大吃一驚。駱賓王的歸宿,歷來是一個玄祕的謎。有人說他已經被殺,有人說他出家做了和尚,都沒有確實憑證。他像一顆瞬息即逝的彗星,引得人們長久地關注着他的去路。怎麼,猜測了一千多年,他竟躲在這裏!

狼山腳下還有另一座墓,氣派大得多了,墓主是清末狀元張謇。

張謇中狀元是一八九四年,離一九0五年中國正式廢除延續千年的科舉制度只有十年,因此,他也是終結性的人物之一,就像終結長江的狼山。

張謇中狀元時四十一歲,已經感受到大量與科舉制度全然背逆的歷史信息。他站在萬人羨慕的頂端上極目瞭望,他看到了大海的湛藍。

只有在南通,在狼山,才望得到大海。只有在長江邊上,才能構成對大海的渴念。

不管怎樣,長江經過狼山,該入海了。

狼山離入海口還有一點距離,真正的入海口在上海,現代中國文人的命運纔會受到更嚴峻的`選擇和考驗。

汽笛聲聲,海船來了又去了,來去都是滿載。狼山腳下的江流,也隨之奔走得更加忙碌,奔向大海,奔向大海。

汽笛聲聲,驚破了沿途無數墳地的寧靜。

歷史的變遷和現實的變化總有驚人的相似。選在這樣一個江流入海,不見經傳的狼山腳下謀劃機構改革後的事情,是狼來了,還是死死固守的山沒了,我無從得知。

狼山依然寧靜地竦峙在那江海邊,濠河的水也依然顫顫抖抖地盪漾着,只是,遠處,好像傳來隱隱約約的狼嚎……

散文隨筆 篇二

喜歡一切透明的東西,那份透明是清澈的,淡雅的,恬靜的,沾有梅花的幽潔,蓮花的底蘊。

這份愛起初於琥珀,那通透的富有彈性的黃韻搖曳着我無數美的遐想,特別是亮光下熠熠閃光的有彈性的骨肉,那麼地潔淨。有一點瑕疵也是毫不掩飾,那份簡單的直白和坦誠讓人自感卑慚。

喜歡胸前佩戴一塊心形的白玉,那份日日心與心相撞的妙覺一同滲透肌膚,滲透得心都是清亮的,清亮的心更能看清凡事凡人,便有清雅的日子清透的過感。這起始於和好友鳳同遊禪寺,正值中午,寺門口小灘上一個個白中透有淺粉淺蘭的塑料玉在陽光裏閃動着笑盈盈的純真。我們一下子喜歡上她,在正值憂鬱迷惘的青春之際。買下後那份晶瑩在胸前陪伴無數個日日夜夜,透明中自有點點清歡,後來線斷不翼而飛,心在婉惜中很是失落了一陣,也懊悔了一陣,至今仍悵然猶存。

而今,玉早已成了女人的點綴,透明也自有她本身的度。那份從外到內的清亮仍閃爍着我的情思。愛到透明,已是至極,而透明的東西往往易碎,只有用心呵護才能讓她永存。愛情如此,親情如此,萬事萬物莫不如此。

透明的人自有一份真在裏面,這份真不會被任何灰塵蒙蓋,也不會被任何的虛榮的烈火所焚燒。她自始自終保持自我的本性,不攀附,不低微,只以她的純真影響衆生佛向,猶純度的烈酒,甘冽怡人,魅力四射,透明中折射出雅的光芒,集歲寒三友爲一體,兼百花骨爲一身,包蘊着細柔和鮮嫩。她是綠葉上的露珠,大紅大紫中的白合,屋檐上的琉璃,雖有瑕疵,但沒有缺憾。

喜歡透明,她自有她的深度和厚度,這份深厚足以包納山川河流,包容一切污垢和血光。

給予總是最好的,也是透明的。輕如翼,薄無形,不嬌嗔,不含蓄。柔和着生命,體貼着衆生。

優美散文隨筆 篇三

風,吹動着帆,在茫茫大海上漫無目的。黃昏的海平面,鋪灑一片殘陽的血,暗紅色暈染了我的眼睛,我看看自己和船,又望了一次天空:海闊天空,我如一顆塵埃……

夜幕降臨,海上飛起一羣羣海鷗,偶爾夾雜着幾隻不知名的鳥,盤旋遠去。

我坐在船上,海上的星空,兩種黑暗在地平線交匯,兩種光明在各自的領土綻放。星光璀璨,波光粼粼……

天空沒有一絲雲,純淨得讓人驚訝。在這樣的環境裏,我總是想起許多年前的日子,想起少年時代的朦朧,想起那時候的歡聲笑語……我們泛舟,我們歌唱,我們大聲的笑,我們朦朧的愛,在那片星空那片海,化作永恆的回憶……

我站起來,閉上眼,卻禁不住淚流滿面,一顆一顆,從我臉上滑落,風把他們吹進海里,吹向天空,星光照耀下,每一顆淚都像一顆珍珠,閃着耀眼的光……

風欲靜,無垠的天空;雲一動,心也被震痛。今天,只有風而沒有云,星空如此清澈,而海上看星空的人卻無法入眠……

那片星空,那片海。埋葬過去,是否可以看見未來?

散文隨筆大全 篇四

秋天,落英繽紛,被秋風吹光下來的葉子,飄落入地,掉落幹估的土地下。

春天來了,大地恢復了生機,嘰嘰喳喳的燕子從南方飛來瑰麗芳芳的花朵,讓人一見產生愛慕之心,從古至今,沒有人不讚美它的豔麗,有多少的畫家繪過它的非姿。

潔白的蓮,富貴的牡丹,碧綠的湖水。有那一朵不是開得美麗的呢?蓮它是潔白的,有着君子高尚的品德。牡丹這看起來十分濃豔,所以說它富貴。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了,花開的燦爛。在落日時分,它們都悄悄的說話,蓮說:我是潔白的,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是清清白白的,詩人們給我的稱讚“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牡丹說:我是富貴的,有多少人日思夜想的要富貴,都想瘋了。你說你是潔白的,難道世人的眼裏只有你嗎?我看未必世人眼中只想富貴,所以他們纔會讓我落在家中。

一天,一個畫家路過這裏,正是落日對蓮的美麗大爲欣賞,便爲它畫了一張畫,並題名爲“天下第一花”這可使牡丹生氣了,明明就是我最美,他爲什麼不畫我呢?蓮說: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愛你的,因爲他是一個君子,他不畫你並不是因爲你不美麗,而是你身上的衣服太過於妖豔了,而我是一身潔白,所有你不用生氣。

“胡說,簡直是胡說”牡丹氣勢洶洶的說。我怎麼會妖豔,和你比,我好看多了,我不允許你敗壞我的名稱!說罷,牡丹離開了,高傲的坐在石頭上,覺得自己不僅美麗而且高貴。

沒過幾天,它終於倒下了。

散文隨筆文章 篇五

青春之於紅顏,鮮花之於春天,是非人爲的力量所能改變的。宿命地說,是緣。是自然之手,是上帝之手的那一握一散。

沒有人能改變自然的變更交替,就如沒有人能改變人的生老病死一樣。洞悉了,也就釋然了。

昨,一夜的大風疾雨,聽雨點噼噼啪啪地敲打着窗戶,擔心沒有燈光沒有月亮的暗夜裏,春日土地上的繁花,不知將接受一種怎樣的浩劫。初綻的,盛放的,繁茂的,稀疏的,不同顏色,不同姿態,沒有那一朵能躲過自然之劫。

我靜靜地聆聽着風過雨滴的聲音,杞人憂天地憐惜並牽掛着曾經去過看過的那一野一樹的風姿萬千的花。

早上,睜開眼,又能開始新的一天,感覺自己是幸福的。無所不能的人與自然之中的花花草草無二,許多的未知,許多的不定數在看不見的拐角和暗處。感觸頗多,所以在微薄上留下了這樣一句話:一夜風雨,亂紅飛渡,早上醒來還活着,就是幸福。

中午上班的路上,看到賣水果的攤主夫婦,坐在滿滿當當的水果中間,對喧囂往來的車輛人流熟視無睹,兩人說笑着,有滋有味地吃着簡單的午飯。想起孔子對弟子顏回的稱頌: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或許這不是“賢哉”“堅哉”所能容括的特定境遇裏的滿足與通達。相信人都是向上的,也都是煙火的,高樓華屋錦衣玉食應都是每一個紅塵中人的夙夢。不是不想要而是境遇的無能爲力。也許是我以一己之心度他人之腹,我驚訝於自己的的坦誠和自以爲是的猜測。

不管怎樣,我依舊在感觸,在思考,在這個物慾的時代,還有多少人能這樣滿足於如此簡單的生活,如此坦然,如此快樂。我又能做到多少。

一花一春,時日如白駒過隙,記取一枝的好,足矣。

散文隨筆 篇六

今日立夏,萬物直立生長。有詩:無可奈何春去也,切將櫻筍餞春歸。

夏天在長裙短衫中,愉快的來了。經歷了春天孕育與盛開的花朵,都悄悄地藏起了芬芳,果實已經立在枝頭。走在後山的山路上,不時都會遇上一些也桃子,桑椹子,很多果子,在夏天來臨之時,擁抱而來。

山路的兩旁,綠意鋪滿了路徑。尋着一彎春風,拾起野花的嫵媚,已經走在了夏天的門口。一擡腳之際,踏進了夏季。和一幫友人,送春歸,迎夏來。遇見桑椹子熟了,歡悅的如孩童,立在樹下,順手採摘。不斷地送入口中,一絲酸甜入口之際,夏意在瀰漫。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了故作深沉。在大自然裏,迴歸到天真的本性。就那樣站在桑椹樹下,邊摘邊吃,滿手的紫色汁液,滿嘴的酸甜,沁人心脾。一陣山風吹過,仰起的臉龐上掛滿了純真。就是那樣的美好啊,在春末夏初,嚐到了生活的味道。

滿眼的綠,輕嗅草木香。春深淺夏,清和安寧。這個季節,最喜這樣的果子。櫻桃,桑椹,帶着酸甜。

夏天來了,又是一年游泳時。穿了厚一點泳衣,泡在家鄉的漢江裏,蔚藍的天空,映襯着碧水,不遠處得高樓林立,大橋在夕陽裏,拉伸。盡情的歡笑吧,在水中,在山路,在夏之初。水溫剛好,游出一尾舒展。在水中,拋開了雜亂的瑣碎,安享那片刻的寧靜。水包圍着身子的溫柔,撫摸着心臟深處的脈搏,呼吸之間,吐陳納新。

今年立夏的前一天是青年節,和一幫友人相約,爬山游泳。大家熱情依然,說着:青春不散場,回憶那些年一起追過的女孩。

夏天就這樣在熱情中,來了。帶着對青春的留戀,帶着對流年的守候。

立夏,讓我們一起擁抱夏天。

散文隨筆 篇七

當我一口氣讀完曹文軒的純美小說《青銅葵花》後,我的臉頰上已掛滿了淚痕,淚光在我眼中不停地閃動着,那小說中感人的一幕幕情景,久久浮現在我眼前。

這是一個男孩和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12歲那年,殘酷的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蘆蕩的盡頭,遙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啞巴青銅愛妹妹勝過愛自己,當他發現妹妹藉着月光艱難地寫作業,上舞臺沒有銀項鍊時,他想盡辦法給她做南瓜花燈、冰凌項鍊……

現在的我們豐衣足食,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父母也時常陪在我們的身邊。和青銅葵花相比,我感覺自己真的太幸福了:我不必去賣蘆花鞋掙學費,也不必在南瓜燈下寫作業,更不必爲填不飽肚子而苦惱。但我們有些人還在嫌這嫌那,吃飯要挑,穿衣要挑,整天覺得父母欠他們似的,父母被他們折騰得叫苦連天,他們還不知足。與青銅葵花比比,我們不覺得慚愧嗎?青銅葵花不僅自己掙學費,還幫奶奶掙醫藥費。和青銅葵花相比,我感覺自己真的太脆弱了,青銅葵花面對各種困難時所表現出來的堅強、樂觀正是我缺少的,我無論學習和生活中,只要遇到了一丁點兒困難,我都要向別人尋求幫助。青銅和葵花哪有這樣的條件呀,他們有很好的學校嗎?他們有一件件漂亮的衣裳嗎?他們有可以填飽肚子的一天嗎?

通過看這本書我覺得青銅一家人是那麼的純樸、善良,充滿愛心。如果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像青銅一家人那樣關心別人,那麼這個世界該會有多麼美好呀!

標籤:散文隨筆 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