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幼兒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精品多篇】

幼兒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精品多篇】

關注幼兒心理健康 篇一

幼兒的心理健康是幼兒人格完善的必要條件,是幼兒的精神與發展的內在基礎。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兒就可能有充分的發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麼幼兒的發展就會受到限制,在其以後的發展就有可能出現人格障礙或心理疾患。

目前,在幼兒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經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順心就會哭鬧、發脾氣。幼兒期的兒童正處於自我意識的發展階段,其知識與能力,生理年齡與心裏年齡普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第二、缺乏與人交往和應付人際事件的能力。幼兒從不同的家庭進入幼兒園,面對新的生活環境,在心理上會面對一些困惑。對於大多數獨生子女來說,在家庭中凡事以他們爲中心,而在集體中他們卻必須考慮到別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見,獨生子女的增多使越來越多的幼兒少有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導致在人際關係中無所適從,正如我國心理學家丁瓚教授所說:“人類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對人際交往的適應,所以,人類的心理病態,主要是由於人際關係而來的”。

因此,加強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維護和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是我國幼兒教育界乃至整個社會十分必要的緊迫的任務。我就以下四個方面談談如何做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提高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知識和心理素質。

隨着社會的進步,社會現象也愈來愈複雜多樣,複雜的現實也對幼兒產生複雜的影響,特別是心理健康的影響。幼兒心理呈現出複雜現象,有些是健康的、純潔的,而有些是不良的、不端正的。如何才能發現幼兒這些心理現象,並對其健康的加以激勵,對其不良的加以矯治呢?首要的條件就是教師要懂心理知識,特別是幼兒心理知識。幼教工作者爲了幼兒的心理健康,應該努力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方面的有關知識,並將所學心理知識積極運用到幼教工作中。教師心理知識的缺失是不可能做好幼兒的心理健康工作的。

同時,幼兒教師不僅要掌握心理知識,而且教師本人也要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因爲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感染性,加之幼兒心理髮展又有易感染性,他們很容易受到老師的影響。在老師和幼兒相互交往過程中,如果老師心理失常或心理不健康,那麼就會在有意無意中把一些不健康因素傳染給幼兒,進而影響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教師要擁有一個健康心理,也是幼兒心理健康工作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條件。

二、創造一個有利於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環境。

人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生活,在一定的關係條件下形成其思想、感情、行爲和作風的。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環境影響人的一般表述。由於幼兒年紀小,可塑性大,他們的心理髮展很容易受到外環境的影響。因此,創造一個健康的環境是作好幼兒心理健康工作的又一重要方面。

1、樹立一個良好的班風、園風,以利於幼兒的心理健康成長。班集體或園集體,是幼兒生活的一個主要環境。這個環境建設得好與不好,對幼兒心理髮展影響深遠。如果班風、園風不正,幼兒的心理就會被扭曲,心理健康就會受到衝擊。相反如果具有一個積極向上、相互團結、相互尊重、相互關心且富有同情心的班風、園風,幼兒的心理就能得到健康的發展。因此要使幼兒心理健康成長,就要着力樹立一個良好的班風、園風,這也應該是不爭之論了。

2、教師要端正對幼兒的態度、行爲。人與人互爲環境,對幼兒來說教師就是其環境。要形成健康環境,教師行爲態度必須端正,否則創造幼兒心理髮展的健康環境只能是一句空話。我們一些幼兒教師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幼兒心理抹上了一層灰色。如我班上有一位小朋友,他小便總撒在身上,如果作爲老師的我們說:“走開、走開,你又髒又臭。”這樣就會在他的心理造成傷害,而且也使其他的孩子從小形成了不平等的觀念以及對有缺陷人的偏見心理,並且從中染上了不尊重他人、小看他人的習性。可見,教師的言行態度是否端正對幼兒心理髮展產生深刻影響。因此,教師要熱愛、要尊重、要嚴而有格,不能借“嚴師出高徒”爲口實懲罰幼兒,在處理教師和幼兒的關係中要努力創造一種平等、民主、鼓勵的心理安全氣氛,對幼兒要公正、不偏愛,杜絕那些有損於幼兒心理健康的言行。比如,謾罵、侮辱、指責、壓制、強迫、威脅、挖苦、無情的懲罰等等。

3、辦好家長學校,向家長們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使他們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學校、社會、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三大主要環境。學校環境健康,而家庭環境不好,也是不能說幼兒心理髮展有了健康環境。因此要想幼兒心理健康,除了教師努力外,家長也同樣需要努力。當前許多家長由於種種原因,對“心理健康”、“心理衛生”等概念十分陌生,而幼兒心理健康工作,在許多方面需要家長的長期配合和支持。因而對家長宣傳心理方面知識就變得必要了,再者幼兒和父母呆的時間長,只有父母懂得心理健康知識,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進而給小孩心理施以健康的影響。

三、創造愛的氣氛,滿足幼兒正當的心理需要。

愛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和必要的環境因素。實踐證明,一個充分受到成人正確而有理智的愛的孩子,總是充滿自信,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厭棄的幼兒則常常自暴自棄,形成一種自卑感反社會的心理。比如,平時有些孩子上課時“喜歡”搗亂,

活動時常打人,這往往是由於我們對他付出的愛的關心太少所至。他想通過“搗亂”、“打架”來引起教師對他的關注,進而獲得老師對他的愛。

要讓幼兒接受我們的愛,就要讓幼兒懂得我們的愛。爲此我們就要懂得一些向幼兒表露師愛的技巧。如關切的說上一句,或輕輕地撫摸一下頭,也是愛的表示。這些看似簡單、平常的言行,可以讓孩子快樂一天甚至幾天、幾年、一生。因此,教師平常應該通過各種形式,向每個幼兒表示愛意,讓孩子在愛的氛圍裏健康成長。

四、積極培養和積極防治相結合。

幼兒心理呈現出的各種不良預兆,教師要及時糾正,積極防治。如“問題家庭”的小孩。這裏的“問題家庭”指的是父母中一方亡故或父母不和或父母離婚的家庭。這類家庭的小孩,心靈上都受過創傷,若缺少正確的引導,往往容易形成自卑、不合羣、膽怯、多疑等消極心理特徵。因此,對這一類幼兒要多關心,讓其在幼兒園裏得到家裏本應得到的那份愛,從而有效地防治此類幼兒的心理扭曲。又如,身體發育畸形和有生理缺陷的幼兒。此類幼兒往往自卑、敏感、多疑,若我們不注意、不關心他們,就很容易使他們的心理髮展偏離正常軌跡而變得仇視社會,淡漠人生。因此,對這一類幼兒千萬不能取笑、不能嘲諷。同時,對這類小孩比較好的辦法是培養他們各方面的興趣特長,如樂器、畫畫、書法等等,並鼓勵他們不斷努力,取得成績。這樣他們因有了某方面的興趣或特長而會逐漸產生優越感,性格也會在活動中因得到鍛鍊而日益堅強、日漸開朗,從而形成一種積極正常的心態。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關係着一代人的成長。願每位幼教工作者(也包括家長在內),都來關心幼兒的心理健康!願每個幼兒的心理都能健康地成長!

關注幼兒心理健康 篇二

兒童時期是心理的黃金時期,其思維、個性、道德觀念的形成,情感、意志的發展,無不需要教師的密切注視和科學的教養。因此,教師應關注兒童的心理髮展,做好幼兒心理輔導和心理健康教育。

一、接納幼兒個性,尊重心理需要

接納幼兒的個性,教師才能尊重幼兒,爲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我發現有些教師喜歡當着幼兒的面議論某幼兒身上的缺點、不被教師理解的言行或數落幼兒所犯的錯誤,言談中無不透露出對幼兒的偏見,這些不負責任的言論通常會挫傷幼兒的自尊心。特別是對於敏感膽小的幼兒更會雪上加霜,使這些幼兒對教師有種畏懼心理,不敢接近教師及其他小朋友,久而久之便產生孤僻心理,這很不利於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對於調皮的幼兒,聽到教師對自己的議論或數落後首先會懷疑自己到底是一個受人喜愛的人還是一個令人討厭的人,這使他們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從而逐漸失去應有的自信心。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指出:得到他人的尊重是人的最高層次的需要。每一個人,包括幼兒,都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我們強調對待幼兒要採取民主教育的方法,我想這種民主應該是建立在接納幼兒的個性之上的。試想,如果教師不能從心理上真正接納幼兒的個性,不以一顆熱忱的心愛幼兒,總是高高在上地隨意評論幼兒,或對幼兒的一切採取敷衍的態度,教師是不可能與幼兒溝通、爲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創設良好心理環境的。

二、運用訓導方法,培養心理素質

我們對孩子的訓導多以約束孩子行爲作爲出發點,明確告訴孩子哪些事情不能做,而很少告訴孩子哪些事情可以做,以及怎麼做。如孩子從學會走路一開始,就受到很多“不準”的限制,這往往是孩子形成心理障礙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們的做法該是把訓導轉化爲對孩子正確的具體行爲指導,這將使孩子受益終身,因爲在孩子的心裏,老師和父母的話都是對的,而且記憶猶深。但若是老師或父母訓導不正確,方法不得當,造成訓導與具體環境和具體事物相矛盾,或發生尖銳衝突時,孩子就會感到困惑而懷疑老師和父母,最終失去對老師或父母的信任,形成不合羣的孤僻性格。

三、正確運用表揚,激發良好發展

正確的表揚能夠正面地激發孩子的心理朝着良好方向發展。表揚要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使孩子從表揚中對自我作出實實在在的認知。當孩子做了一件值得表揚的事時,做父母的就要及時地抓住表揚的時機,通過表揚來塑造孩子健康心理,讓孩子知道好的言行是有價值的,應繼續做下去。在表揚之前,父母要注意表揚的標準和方法,因爲表揚總是通過孩子的心理起作用,正確的表揚使孩子有時恰如其分的感受,長期對他潛移默化,從而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方法錯誤的表揚是會給孩子心理帶來不良的影響,一旦表揚使孩子面對現實而陷入困境,難以正確認識自己時,就會造成孩子缺乏積極向上、不怕困難的進取精神。

四、消除嫉妒心理,塑造快樂童心

別看4~6歲的孩子,心思可不比成人簡單。他們競爭中暗暗滋生一種名爲嫉妒的消極心理,轉而形成一種不正確的嫉恨。老師表揚了一個好的孩子,而另一個孩子沒有得到讚揚,可孩子他們就會表現出悶悶不樂的情緒,因自己沒有得到表揚而不高興,壓抑久了,這種“不高興”便轉移到個別幼兒身上變成嫉恨。有的孩子爲了攻擊對方,會在老師面前詆譭他,打小報告,甚至揚言和他有仇,爲他的失敗而幸災樂禍等等。嫉妒是表現在幼兒身上的一種十分典型的毛病,它強烈地影響到幼兒情緒的穩定和快樂,影響集體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因此教師應力除孩子的嫉妒心理,給他們純粹、爛漫的童心。

作爲保教工作的我們在教育活動中,先讓孩子瞭解競爭是必然的,大家都要踊躍地競爭,爭做最好的。其次讓孩子知道競爭終歸是在友好關係的基礎上進行的。我就經常在組織活動時或比賽時加以灌輸。如:幼兒要相互合作、幫助,爲彼此取得的進步而高興。對於那些已經存在嫉妒的孩子,教師應小心婉轉地詢問他不高興的原因,讓孩子傾吐心中的不快樂。對於有些好勝心強的孩子,應正確地進行疏導,並加以鼓勵,你下次也一定做得很好,給予孩子信心,他的嫉妒心也會自然而然煙消雲散了。

幼兒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篇三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的教育和行爲指導而實施,也可以結合健康、社會、體育、語言、常識、計算、音樂、美術等不同方面的教育活動影響兒童,還可以通過家院合作實施形成心理健康教育。

1.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指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和內容,精心設計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

2.心理諮詢和行爲指導。心理諮詢師通過有效的談話方式,提供需要的知識,增進兒童的自我認識,並充分發揮其潛能,協助他們自己去克服困難,追求自我實現,達到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心理諮詢是幼兒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良好的心理諮詢效果,取決於進行心理諮詢的教師,醫生具有豐富的知識,認真友好的態度,科學、熟練的諮詢技術,並能遵循心理諮詢的職業道德和規則。狹義的行爲指導概念有行爲矯正的意思,在兒童行爲指導方面,目前主要用於口吃、暴怒發作、說謊、偷竊、恐懼等行爲異常的矯正。廣義的行爲指導還包括道德與情操培養、榜樣作用、規範行爲的建立與訓練等。行爲指導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行爲指導有個別指導和集體指導之分,個體指導適於幫助兒童解決個人特殊問題,集體指導是指認真制定指導計劃,仔細安排指導內容。

3.家院同步教育。家庭是兒童生活如初級社會化的場所。教育的一致性要求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必須協調同步,才能得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家院同步實施幼兒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教育的重要途徑。

(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

1.遊戲 遊戲是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遊戲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實踐活動,他對幼兒認知、情緒、情感和社會性發展都起着積極的促進作用。對幼兒來說,通過遊戲進行學習比通過說教更容易接受。遊戲是兒童學習社會交往的重要方法。兒童在遊戲中建立的現實夥伴關係和角色關係爲兒童之間的人際交往,克服自我中心以及自覺的按照社會行爲規範約束自己等創造了有利條件。

2.示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爲幼兒樹立榜樣,讓兒童藉助模仿,從無意到有意。

從自發到自覺,學習示範榜樣的行爲和習慣,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榜樣可以是同齡兒童的良好行爲,在幼兒健康心理和行爲的形成過程中,具有決定性影響作用的榜樣是父母和教師的行爲。

3.情境演示。情境演示是讓兒童以表演的方式,思考和表現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中做出行爲對策的教育方法。它能幫助兒童認識在社會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衝突,並對之做出合乎社會行爲規範的反應。情境演示的課題都取決於幼兒現實生活,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情境演示的方法生動形象,具有趣味性,能夠引起兒童的注意和興趣。通過兒童的表演和演示,能幫助兒童摸索和領悟到解決問題和衝突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兒童決策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增強社會適應性。

4.行爲練習。行爲練習指的是讓兒童對已經學過的技能和行爲進行反覆練習,加深兒童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形成穩定的行爲習慣。

5.討論評議。討論的話題應選擇與兒童當前生活聯繫最緊密的心理健康問題,允許兒童發表不同的意見和議論,也允許兒童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和情緒,鼓勵兒童對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發表評議。